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含氟水杨醛亚胺钛配合物的制备及其在乙烯聚合中的应用研究
1
作者 谢玉 张丹 +1 位作者 李君华 钱建华 《现代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225-229,共5页
成功合成了一系列含有不同数目氟取代基的水杨醛亚胺配体(1a~1c)及钛配合物(2a~2c);以甲苯为溶剂,将2a~2c在常压下催化乙烯聚合,考察了配体结构、聚合温度、Al/Ti摩尔比[(n(Al)∶n(Ti)]及催化剂用量对催化性能的影响;采用高温13CNMR、GP... 成功合成了一系列含有不同数目氟取代基的水杨醛亚胺配体(1a~1c)及钛配合物(2a~2c);以甲苯为溶剂,将2a~2c在常压下催化乙烯聚合,考察了配体结构、聚合温度、Al/Ti摩尔比[(n(Al)∶n(Ti)]及催化剂用量对催化性能的影响;采用高温13CNMR、GPC和DSC对聚合物进行了表征分析。结果表明,以甲基铝氧烷(MAO)为助催化剂,在35℃、n(Al)∶n(Ti)=2000∶1条件下,配合物2a的催化活性最高,可达9.33×10^(5)g/(mol·h);随着亚胺基苯环上氟取代基数目的增多,所得聚乙烯的分子量进一步提高;配合物2c在较宽的反应条件下均能催化获得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重均分子量(Mw)可达4.8×10^(6)g/mol,且分子量分布(PDI)较窄为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杨醛亚胺 钛配合物 乙烯聚合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卤阻燃改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2
2
作者 苏家凯 刘双艳 +3 位作者 厉勇 温晓丹 刘艳玲 赵衍逊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9-44,共6页
通过氮磷系阻燃剂复配方式,以三聚氰胺氰尿酸盐(MCA)为主阻燃剂,二乙基次膦酸铝(ADP)为协效阻燃剂,六方氮化硼(h-BN)为杂化改性剂,白油为溶剂,制备了无卤阻燃超高分子量聚乙烯(PE-UHMW)纤维。首先对阻燃剂粉体进行干燥、表面处理,然后... 通过氮磷系阻燃剂复配方式,以三聚氰胺氰尿酸盐(MCA)为主阻燃剂,二乙基次膦酸铝(ADP)为协效阻燃剂,六方氮化硼(h-BN)为杂化改性剂,白油为溶剂,制备了无卤阻燃超高分子量聚乙烯(PE-UHMW)纤维。首先对阻燃剂粉体进行干燥、表面处理,然后与白油共混,经过超声波液相分散、研磨机高速研磨,得到无卤阻燃浆料。将此阻燃浆料分散到PE-UHMW纺丝原液中,经双螺杆挤出机挤出得到冻胶丝,冻胶丝经过溶剂萃取、干燥、热牵伸,最终得到阻燃PE-UHMW纤维,对纤维的阻燃性能和力学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通过研磨机的反复研磨,可将粉体粒径降低到百纳米级别,更易于在PE-UHMW溶胀液中分散,且极大地提升了阻燃纤维的可纺性;杂化改性剂提升了复配阻燃剂的阻燃性和材料的阻燃等级,当h-BN质量分数为4%时,阻燃剂质量分数可以到20%,PE-UHMW纤维的极限氧指数值达到27.5%,材料阻燃等级达到V-0级;通过一系列改性手段,可使PE-UHMW纤维在添加大量的阻燃粉体后,仍能保持良好的可纺性,且改性对纤维力学性能影响较小,拓宽了PE-UHMW纤维的应用领域,提升其使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化 无卤阻燃 阻燃剂复配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 极限氧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烯-丙烯酸共聚物改性环氧树脂/UHMWPE纤维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周典瑞 王伟翰 +3 位作者 高亮 杜宇 吴天宇 张宝艳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2-57,65,共7页
使用乙烯-丙烯酸共聚物(EAA)与环氧树脂复配作为基体,利用水基乳液浸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纤维制备了复合材料,通过在树脂浸润性、树脂耐热性能、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界面结合情况以及微观形貌等方面的测试表征,对比了不同EAA含量... 使用乙烯-丙烯酸共聚物(EAA)与环氧树脂复配作为基体,利用水基乳液浸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纤维制备了复合材料,通过在树脂浸润性、树脂耐热性能、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界面结合情况以及微观形貌等方面的测试表征,对比了不同EAA含量的基体树脂对UHMWPE纤维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EAA与环氧树脂质量比为25∶75的共混体系一方面可发挥EAA组分与UHMWPE纤维间亲和力强的优势,另一方面还能凭借环氧树脂的刚性交联网络保持较高的耐热性能,体系的层间剪切强度达到8.7 MPa,在60℃下弯曲强度保持率接近80%,表现出优异的综合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丙烯酸共聚物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 复合材料 界面性能 耐热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表面纳米ZnO可控生长及其界面性能研究
4
作者 严成 李露露 +2 位作者 陈天欢 郭帅 俞科静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7-54,共8页
首先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PE⁃UHMW)纤维表面形成聚多巴胺涂层,再通过水热法在纤维表面原位生长ZnO纳米阵列。对聚乙烯亚胺(PEI)介导的合成体系ZnO长径比、改性前后PE⁃UHMW纤维的界面性能进行了研究,并揭示了其增强机理。结果表明,ZnO纳... 首先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PE⁃UHMW)纤维表面形成聚多巴胺涂层,再通过水热法在纤维表面原位生长ZnO纳米阵列。对聚乙烯亚胺(PEI)介导的合成体系ZnO长径比、改性前后PE⁃UHMW纤维的界面性能进行了研究,并揭示了其增强机理。结果表明,ZnO纳米阵列的生长并未对纤维的热稳定性及结晶度产生影响,对纤维的损伤较小;当PEI浓度为3 mmol时,ZnO长径比最高;改性后纤维界面黏结强力提升了63.6%,层间剪切强度提升了70.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 表面改性 聚多巴胺 氧化锌纳米阵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左旋乳酸/聚氧化乙烯共混物的拉伸行为及结构转变 被引量:7
5
作者 熊祖江 张秀芹 +3 位作者 刘国明 赵莹 王锐 王笃金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288-1294,共7页
采用熔融共混方法制备了聚左旋乳酸(PLLA)和超高分子量聚氧化乙烯(PEO)共混物,通过差示扫描量热(DSC)、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二维广角X射线散射(2D-WAXS)等方法系统研究了PEO的加入对不同温度下PLLA拉伸行为及拉伸过程中微观结构变化... 采用熔融共混方法制备了聚左旋乳酸(PLLA)和超高分子量聚氧化乙烯(PEO)共混物,通过差示扫描量热(DSC)、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二维广角X射线散射(2D-WAXS)等方法系统研究了PEO的加入对不同温度下PLLA拉伸行为及拉伸过程中微观结构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PLLA/PEO共混物为非均相体系,PEO粒子均匀分布在PLLA中形成两相结构.PEO的加入能够显著降低PLLA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在25~60℃范围内显著提高PLLA的拉伸性能.在60℃拉伸时,PEO的加入提高了PLLA在拉伸过程中的结晶和形变能力.在80℃拉伸时,共混物的拉伸断裂伸长率下降,但共混物的结晶速度仍高于纯PLLA样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左旋乳酸 超高分子量聚氧化乙烯 拉伸性能 结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子量壳聚糖/聚氧乙烯复合纳米纤维的制备 被引量:8
6
作者 夏鑫 魏取福 李静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1-14,共4页
利用3%的高分子量壳聚糖(HCS)与聚氧化乙烯(PEO)以3∶1的比例溶解在50%的乙酸水溶液中,使用浓度高于临界胶束浓度的不同表面活性剂改善溶液的可纺性,借助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HCS/PEO复合纳米纤维。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复合纳米纤... 利用3%的高分子量壳聚糖(HCS)与聚氧化乙烯(PEO)以3∶1的比例溶解在50%的乙酸水溶液中,使用浓度高于临界胶束浓度的不同表面活性剂改善溶液的可纺性,借助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HCS/PEO复合纳米纤维。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复合纳米纤维形貌进行表征,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方法研究了HCS、PEO及表面活性剂的相互作用,采用单纤维强力仪测试薄膜力学性能的变化,以评价使用戊二醛处理后的HCS/PEO复合纳米纤维膜的力学性能。实验结果表明PEO增强了HCS的成纤性。以胶束形式存在的表面活性剂,通过改变混合溶液中分子间的结合方式,降低溶液黏度,提高了可纺性能。戊二醛交联处理提高了复合纤维的强度。特别是阴阳离子混合表面活性剂的使用,纤维形貌最好,强度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子量壳聚糖 聚氧化乙烯 表面活性剂 静电纺丝 形态结构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磨板对球型支座受力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9
7
作者 陈彦北 孔令俊 +2 位作者 张振兴 李世珩 黄安民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3-16,共4页
为了研究耐磨板对球型支座受力性能的影响,分别建立了无耐磨板、采用PTFE(聚四氟乙烯)及采用UHMWPE(超高分子量聚乙烯)作为耐磨板的球型支座有限元计算模型,并针对各种使用工况进行分析计算和比较。结果表明:使用UHMWPE耐磨板在改善球... 为了研究耐磨板对球型支座受力性能的影响,分别建立了无耐磨板、采用PTFE(聚四氟乙烯)及采用UHMWPE(超高分子量聚乙烯)作为耐磨板的球型支座有限元计算模型,并针对各种使用工况进行分析计算和比较。结果表明:使用UHMWPE耐磨板在改善球型支座的受力方面与使用PTFE耐磨板作用相似,均消除了支座接触部位之间的应力集中,使支座受力更均匀,而且由于UHMWPE耐磨板在密度、耐磨和承载能力等方面的优良特性,特别值得在桥梁支座领域进行大规模的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型支座 聚四氟乙烯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 桥梁支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人工关节研究进展 被引量:8
8
作者 徐玲 黄妍斐 +2 位作者 徐家壮 何本祥 李忠明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2014年第4期244-253,共10页
人工关节是替代病变或损伤关节的植入性假体,除了应满足生物相容性要求外,必须具有足够的耐磨损性能、力学性能和抗氧化性能等。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因其自身优良的理化性能而被广泛应用于人工关节置换用材料。但随着超高分子量聚乙烯人工... 人工关节是替代病变或损伤关节的植入性假体,除了应满足生物相容性要求外,必须具有足够的耐磨损性能、力学性能和抗氧化性能等。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因其自身优良的理化性能而被广泛应用于人工关节置换用材料。但随着超高分子量聚乙烯人工植入体使用时间的延长会导致其不同形式的失效,如磨损引起的骨质溶解,给骨科患者生活带来不便。综述了国内外提高超高分子量聚乙烯人工关节植入体综合性能而对材料进行改性处理的各种方法,包括辐照交联、热处理、加入抗氧剂等。最后总结了通过调控流动场诱导形成自增强结构,来改善人工关节植入体力学性能的最新进展,并展望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人工关节高性能化的未来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 人工关节 耐磨性能 抗氧化性能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O增强UHMWPE在透明质酸钠润滑介质下的摩擦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安应飞 裴金莹 +2 位作者 阎兴斌 刘斌 邰志新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13-119,共7页
采用UMT-3MT往复式滑动摩擦磨损试验机,研究在透明质酸钠(SHA)润滑介质下,氧化石墨烯(GO)对基体材料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摩擦学性能的影响.利用高分辨扫描电子显微镜(HR-SEM)和MicroXAM非接触式3D表面轮廓仪观察试样表面磨痕形貌... 采用UMT-3MT往复式滑动摩擦磨损试验机,研究在透明质酸钠(SHA)润滑介质下,氧化石墨烯(GO)对基体材料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摩擦学性能的影响.利用高分辨扫描电子显微镜(HR-SEM)和MicroXAM非接触式3D表面轮廓仪观察试样表面磨痕形貌并计算其磨损率.结果表明:在SHA润滑介质下,无机填料GO的添加显著降低UHMWPE基复合材料的磨损率,但是,GO的添加对复合材料稳态摩擦系数和残留在SHA润滑介质中的磨粒特征无明显影响.无机填料GO的添加增强了UHMWPE在SHA润滑介质下的耐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 氧化石墨烯 透明质酸钠 摩擦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胎牛血清蛋白润滑环境下GO/UHMWPE复合材料的摩擦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安应飞 邰志新 +2 位作者 阎兴斌 刘斌 裴金莹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33-537,共5页
采用往复式滑动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了在胎牛血清蛋白(BSA)润滑环境下,氧化石墨烯/超高分子量聚乙烯(GO/UHMWPE)复合材料的摩擦学性能.试验结束后,利用高分辨扫描电子显微镜(HR-SEM)和Micro-XAM非接触式三维表面轮廓仪观察试样表面磨痕... 采用往复式滑动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了在胎牛血清蛋白(BSA)润滑环境下,氧化石墨烯/超高分子量聚乙烯(GO/UHMWPE)复合材料的摩擦学性能.试验结束后,利用高分辨扫描电子显微镜(HR-SEM)和Micro-XAM非接触式三维表面轮廓仪观察试样表面磨痕并计算相应的磨损率.结果表明:在BSA润滑环境下,相对纯UHMWPE,尽管无机增强填料GO的添加可以显著降低复合材料的稳态摩擦系数(COF),但是随GO含量增加无明显变化.然而,复合材料的体积磨损率(WR)却随GO含量增加呈现出逐渐减小的趋势.因此无机填料GO可以显著改善UHMWPE在BSA润滑环境下的摩擦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 氧化石墨烯 胎牛血清蛋白 摩擦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CM催化剂在UHMWPE生产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1
作者 杜宏斌 王子强 +1 位作者 陶俭 陈新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0-43,共4页
介绍了CM催化剂的制备、组成和结构,并与生产高密度聚乙烯用催化剂进行比较,发现CM催化剂具有较大孔容和孔径。将CM催化剂应用于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UHMWPE)工业生产,发现采用CM催化剂生产的UHMWPE产品颗粒分布集中,细粉含量少,从... 介绍了CM催化剂的制备、组成和结构,并与生产高密度聚乙烯用催化剂进行比较,发现CM催化剂具有较大孔容和孔径。将CM催化剂应用于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UHMWPE)工业生产,发现采用CM催化剂生产的UHMWPE产品颗粒分布集中,细粉含量少,从而证实了CM催化剂适合生产UHMWP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齐格勒-纳塔催化剂 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复合增强管材的制造及应用 被引量:6
12
作者 王庆昭 廖先玲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55-58,共4页
研制了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复合增强管材 ,这种复合增强管分为三层 :内层为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 ;中间层为钢丝缠绕层 ,作为耐压层 ;外层是聚氯乙烯合金 ,具有良好的刚性、优异的抗冲击性和耐老化性 ,作为保护层。这是一种集耐腐... 研制了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复合增强管材 ,这种复合增强管分为三层 :内层为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 ;中间层为钢丝缠绕层 ,作为耐压层 ;外层是聚氯乙烯合金 ,具有良好的刚性、优异的抗冲击性和耐老化性 ,作为保护层。这是一种集耐腐蚀、耐压、耐磨、保温等特点于一身的管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相对分子质量 聚乙烯 复合增强管材 制造 应用 聚氯乙烯 钢丝增强 复合管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AA对PA6/UHMWPE力学及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建群 魏刚 +1 位作者 严静 王磊明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7-20,29,共5页
采用双螺杆挤出机制备尼龙6(PA6)/超高摩尔质量聚乙烯(UHMWPE)和PA6/UHMWPE/乙烯-丙烯酸共聚物(EAA)共混物,考察共混物的力学性能和摩擦磨损性能,用扫描电镜观察和分析共混物结构及磨损表面形貌。结果表明:在PA6中只加入UHMWPE时,PA6的... 采用双螺杆挤出机制备尼龙6(PA6)/超高摩尔质量聚乙烯(UHMWPE)和PA6/UHMWPE/乙烯-丙烯酸共聚物(EAA)共混物,考察共混物的力学性能和摩擦磨损性能,用扫描电镜观察和分析共混物结构及磨损表面形貌。结果表明:在PA6中只加入UHMWPE时,PA6的力学性能有所降低;再加入EAA后,共混物的相容性得到改善,力学性能提高,摩擦磨损性能也得以改善。当EAA的用量为4份时,共混物的摩擦磨损性能最好,摩擦因数从纯PA6的0.48降到了0.34,磨损率降低了75%;当EAA的用量为6份时,共混物的摩擦因数增加,磨损率也略有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龙6 超高摩尔质量聚乙烯 乙烯-丙烯酸共聚物 相容剂 力学性能 摩擦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及其氧化物填充UHMWPE力学、摩擦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周健松 阎逢元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15-18,共4页
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 (UHMWPE)中分别填充铜粉、氧化铜粉和氧化亚铜粉 ,用万能材料试验机、摩擦磨损试验机等研究了三种填料对UHMWPE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和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几种材料的磨损表面进行了观察和分析。... 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 (UHMWPE)中分别填充铜粉、氧化铜粉和氧化亚铜粉 ,用万能材料试验机、摩擦磨损试验机等研究了三种填料对UHMWPE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和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几种材料的磨损表面进行了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 ,在填料添加量相同时 ,铜粉的减摩耐磨效果最好 ,氧化铜粉的减摩耐磨效果次之 ,氧化亚铜粉的减摩耐磨效果最差 ;以体积分数 2 5 %的铜粉填充的UHMWPE复合材料 ,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摩擦学性能 ,是一种有应用前景的聚合物基减摩抗磨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填充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 UHMWPE 力学性能 摩擦学性能 铜粉 铜氧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HMWPE/nano-ZnO复合材料摩擦特性的正交试验及回归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雷毅 郭建良 张雁翔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86-89,共4页
用热压成型法制备了纳米ZnO填充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复合材料,用销盘式摩擦磨损试验机测定了复合材料的摩擦学性能,采用四水平正交表设计试验,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处理试验数据,分别得到了复合材料的摩擦系数和磨损率与载荷、纳... 用热压成型法制备了纳米ZnO填充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复合材料,用销盘式摩擦磨损试验机测定了复合材料的摩擦学性能,采用四水平正交表设计试验,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处理试验数据,分别得到了复合材料的摩擦系数和磨损率与载荷、纳米粒子含量和相对滑动线速度3个试验因素间的回归方程。结果表明,载荷对复合材料摩擦系数的影响最大,纳米粒子含量和相对滑动线速度的影响相对较小。复合材料摩擦系数随着载荷的增加而减小;试验因素对磨损率的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相对滑动线速度、载荷和纳米粒子含量,复合材料磨损率随着相对滑动线速度和载荷的增加而增大,随着纳米粒子含量的增加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 纳米氧化锌 正交试验 摩擦特性 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及氧化石墨烯增强PE–UHMW复合材料进展 被引量:3
16
作者 黄华栋 倪自丰 +3 位作者 周歆瑶 庞文超 黄国栋 赵永武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30-133,共4页
从力学性能、化学稳定性和摩擦学性能3个方面,叙述了石墨烯及氧化石墨烯增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PE–UHMW)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根据PE–UHMW复合材料所表现出来的优异性能可知,新型复合材料拥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在不远的将来将会取代目前... 从力学性能、化学稳定性和摩擦学性能3个方面,叙述了石墨烯及氧化石墨烯增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PE–UHMW)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根据PE–UHMW复合材料所表现出来的优异性能可知,新型复合材料拥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在不远的将来将会取代目前广泛使用的交联聚乙烯材料,并将获得举足轻重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氧化石墨烯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 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UHMW/GO复合材料的吸水率及耐腐蚀性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黄华栋 庞文超 +1 位作者 黄国栋 赵永武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31-34,共4页
为了提高超高分子量聚乙烯(PE-UHMW)的耐腐蚀性能,采用改良Hummer法制备了氧化石墨烯(GO),通过液相超声混合后热压成型的方法制备GO质量分数为0.1%的PE-UHMW/GO复合材料。将纯PE-UHMW和PE-UHMW/GO复合材料浸泡在纯水、70%硫酸溶液、50%... 为了提高超高分子量聚乙烯(PE-UHMW)的耐腐蚀性能,采用改良Hummer法制备了氧化石墨烯(GO),通过液相超声混合后热压成型的方法制备GO质量分数为0.1%的PE-UHMW/GO复合材料。将纯PE-UHMW和PE-UHMW/GO复合材料浸泡在纯水、70%硫酸溶液、50%盐酸溶液、20%氢氧化钠溶液中,通过考察其质量随时间的变化,研究加入GO对PE-UHMW吸水性能和耐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GO的加入提高了PE-UHMW的吸水性,同时也提高了其在含氧酸、非含氧酸和碱性环境下的耐腐蚀性能。另外,其在含氧酸和碱性环境下的耐腐蚀性能优于非含氧酸环境。可以通过添加极少量GO的方式,提高PE-UHMW的耐腐蚀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石墨烯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 耐腐蚀性 复合材料 吸水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端基及分子量聚氧乙烯的结晶行为研究
18
作者 袁建军 徐祖顺 程时远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48-151,共4页
通过偏光显微镜和 DSC技术 ,较为详细地研究了不同端基及分子量 PEO的结晶行为。当 PEO的分子量大于 60 0 0 g/ mol时 ,分子量对其结晶行为的影响逐渐变得很小 ;当分子量介于 60 0 0 g/ mol~ 2 0 0 0g/ mol时 ,为一临界分子量区 ,分子... 通过偏光显微镜和 DSC技术 ,较为详细地研究了不同端基及分子量 PEO的结晶行为。当 PEO的分子量大于 60 0 0 g/ mol时 ,分子量对其结晶行为的影响逐渐变得很小 ;当分子量介于 60 0 0 g/ mol~ 2 0 0 0g/ mol时 ,为一临界分子量区 ,分子量变化对其结晶能力有很大的影响。氯乙基酯端基 PEO链的折叠结晶受限较大 ,结晶度损失较大。而且 ,当分子量降至临界分子量区时 ,PEO结晶受限对端基体积更加敏感 ,结晶能力大大降低。羟基端基对结晶熔融焓 (ΔHf)的影响与分子量的大小有强烈的关系。T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基 分子量 聚氧乙烯 结晶行为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VC-U耐压供水管管件专用料的研究
19
作者 杨鸣波 李忠明 +4 位作者 冯建民 潘必纯 贾立蓉 钟蓉 肖玉彬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43-46,共4页
就用于耐压输水管管件的未增塑聚氯乙烯 (PVC -U )的配方选取及材料性能进行了研究。通过不同型号PVC树脂混配 ,获得了具有良好加工性能和力学性能的树脂配混料 ,通过低含量铅系稳定剂与卫生级有机锡混合使用 ,获得了既有较好稳定效果 ... 就用于耐压输水管管件的未增塑聚氯乙烯 (PVC -U )的配方选取及材料性能进行了研究。通过不同型号PVC树脂混配 ,获得了具有良好加工性能和力学性能的树脂配混料 ,通过低含量铅系稳定剂与卫生级有机锡混合使用 ,获得了既有较好稳定效果 ,又有价格优势的稳定体系。本工作考察了润滑剂用量、增韧剂和硅烷偶联剂品种对体系性能的影响。同时还首次使用高强度聚酯纤维和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硅氧烷树脂作为PVC -U体系的改性剂 ,并探讨了各自的改性效果。结果发现因界面作用极弱 ,聚酯纤维并未有预期的增韧效果 ,但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硅氧烷树脂能起到良好的改善流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增塑聚氯乙烯 输水管管件 高强度聚酯纤维 聚硅氧烷树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γ射线辐射医用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自由基的演变 被引量:4
20
作者 刘思梅 刘伟华 +3 位作者 鲁曼丽 张文礼 沈蓉芳 王谋华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602-2608,共7页
采用γ射线对医用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进行辐照处理,利用电子自旋共振波谱仪(ESR)研究了辐照诱导自由基的种类及其在氩气和不同氧分压下的衰减行为.在氩气中,辐射诱导UHMWPE主要产生烷基自由基和烯丙基自由基,总的辐射化学产额约... 采用γ射线对医用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进行辐照处理,利用电子自旋共振波谱仪(ESR)研究了辐照诱导自由基的种类及其在氩气和不同氧分压下的衰减行为.在氩气中,辐射诱导UHMWPE主要产生烷基自由基和烯丙基自由基,总的辐射化学产额约为0.48/100 eV.室温下烷基自由基的稳定性差,其寿命仅有1 d左右.在含氧气氛中,自由基主要通过氧化反应而衰减,其衰减速率随氧分压的增加而增加,半衰期则由1×10^(5)Pa氩气中的224.0 h降至5×10^(5)Pa O_(2)气中的1.8 h.根据此结果推算,室温下陷落在晶区的自由基迁移至微晶表面的速率非常快,仅需小时量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 Γ射线辐照 自由基 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