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羽流UV-VIS辐射在液体火箭发动机故障诊断中的应用技术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赵永学 张育林 +1 位作者 李麦亮 周进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4-39,共6页
为发展基于羽流 UV - VIS辐射光谱的液体火箭发动机故障诊断技术 ,以光谱采集系统为测量手段 ,对三组元模型发动机排气羽流及用以模拟煤油 -氧发动机燃烧的气氧 -煤油火焰的近紫外与可见光谱辐射进行了实验研究 ,利用辐射传递模型对实... 为发展基于羽流 UV - VIS辐射光谱的液体火箭发动机故障诊断技术 ,以光谱采集系统为测量手段 ,对三组元模型发动机排气羽流及用以模拟煤油 -氧发动机燃烧的气氧 -煤油火焰的近紫外与可见光谱辐射进行了实验研究 ,利用辐射传递模型对实验结果进行了理论计算 ,利用演化算法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反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体火箭发动机 故障诊断 羽流 辐射光谱检测 uv-v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硅沸石 UV-Vis 谱的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李钢 郭新闻 +1 位作者 王祥生 周卓华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359-367,共9页
研究了以TPABr为模板剂合成的TS-1的UV-Vis谱,考察了配料方式、模板剂用量、络合剂、酸处理等对270~280nm峰强度的影响.研究发现:晶化条件对此峰强度影响不大,模板剂用量有一定影响;采用络合剂和酸处理可... 研究了以TPABr为模板剂合成的TS-1的UV-Vis谱,考察了配料方式、模板剂用量、络合剂、酸处理等对270~280nm峰强度的影响.研究发现:晶化条件对此峰强度影响不大,模板剂用量有一定影响;采用络合剂和酸处理可显著降低此峰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沸石 TS-1 uv-vis 分子筛 模板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_(59)(CHPh_2)N的电子结构、UV-Vis光谱、NMR谱及非线性光学性质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任爱民 封继康 +4 位作者 孙秀云 郭景富 潘革波 李伟 孙家锺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593-597,共5页
用INDO系列方法对由(C59N)2和CH2Ph2合成的第一个C59N衍生物C59(CHPh2)N进行了理论研究,得到了C59(CHPh2)N的稳定分子构型,表明C59(CHPh2)N为Cs对称性,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 用INDO系列方法对由(C59N)2和CH2Ph2合成的第一个C59N衍生物C59(CHPh2)N进行了理论研究,得到了C59(CHPh2)N的稳定分子构型,表明C59(CHPh2)N为Cs对称性,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C59(CHPh2)N的UV-Vis光谱、NMR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59(CHPh2)N uv-vis NMR 电子结构 C59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镍催化剂乙烯聚合原位UV-Vis光谱研究
4
作者 杨志洪 罗河宽 +3 位作者 毛炳权 唐瑞国 余鼎声 王桂花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60-464,共5页
An apparatus was set up for in situ UV- Vis determintion of ethylene polymerization under atmospheric pressure. In three different solvents, tetrahydrofuran(THF), chlorobenzene and dimethyl formamide (DMF), and using ... An apparatus was set up for in situ UV- Vis determintion of ethylene polymerization under atmospheric pressure. In three different solvents, tetrahydrofuran(THF), chlorobenzene and dimethyl formamide (DMF), and using MAO as cocatalyst,α- diimine/nickel catalytic system was prepared for ethylene polymerization with the UV- Vis testing system. In THF, active peak at 545 nm and inactive peak at 660 nm were observed. In chlorobenzene, active peak at 520 nm, 570 nm, and inactive peak at 660 nm were also observed. The regularities of growth and disappearence of active peaks were investigated. The structure of active species and solvent effect were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二亚胺 乙烯 聚合 镍催化剂 催化活性 原位uv-vis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SP UV-VIS2000显微光度计在煤岩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白向飞 张宇宏 《煤质技术》 2005年第2期45-46,共2页
简要介绍了 MSP UV- VIS2 0 0 0显微光度计的技术特点及其在煤岩分析中的应用。实践表明 ,该仪器具有工作条件稳定、光谱特性适宜、光电转换线性良好 ,测试精密度高等优点。所测定的镜质组反射率完全能满足国标要求 ;
关键词 MSP uv-vis2000 显微光度计 煤岩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步合成核壳结构C-TiO_2复合材料及UV-Vis光催化降解染料 被引量:3
6
作者 刘维刚 徐英明 +2 位作者 程晓丽 张现发 霍丽华 《黑龙江大学工程学报》 2016年第3期32-40,46,共10页
以二(乙酰丙酮基)钛酸二异丙酯,异丙醇和尿素为原料,通过简单的一步无模板溶剂热法合成了核壳结构C-TiO_2复合材料前驱体,随后在氩气条件下不同温度煅烧得到高晶相CTiO_2复合材料。运用SEM、TEM、XRD、XPS、Raman、TG、N_2吸附-脱附、UV... 以二(乙酰丙酮基)钛酸二异丙酯,异丙醇和尿素为原料,通过简单的一步无模板溶剂热法合成了核壳结构C-TiO_2复合材料前驱体,随后在氩气条件下不同温度煅烧得到高晶相CTiO_2复合材料。运用SEM、TEM、XRD、XPS、Raman、TG、N_2吸附-脱附、UV-Vis漫反射等技术对样品进行表征、并在UV-Vis光照射下分别对Rh B、MB、CR 3种染料溶液进行了催化降解测试。结果表明:550℃煅烧的样品的催化性能最佳,其为高晶相的锐钛矿相TiO_2材料,并包含少量的碳,而且550℃煅烧的样品依然保持了核壳结构。比表面积能够达到85.69 m^2/g、孔直径为16.4 nm、孔体积为0.423 m^3/g。其优越的催化性能可归于较大的比表面积能够提供吸附更多的染料分子;核壳结构更有利于捕获更多的光量子;高晶相更有利于催化过程中电子-空穴对的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iO2 核壳结构 高晶相 uv-vis 光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诺哌齐结构和性质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7
作者 孙婷婷 王德堂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1-48,共8页
氟诺哌齐是一种新型的抗阿尔茨海默病临床候选药物,目前尚处于临床试验阶段;对氟诺哌齐进行密度泛函理论研究,有助于揭示其分子的性质和功能.在B3LYP/6-311+G(d,p)基组水平上,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的方法优化氟诺哌齐的分子结构;在相... 氟诺哌齐是一种新型的抗阿尔茨海默病临床候选药物,目前尚处于临床试验阶段;对氟诺哌齐进行密度泛函理论研究,有助于揭示其分子的性质和功能.在B3LYP/6-311+G(d,p)基组水平上,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的方法优化氟诺哌齐的分子结构;在相同基组水平下经过谐振频率分析,证实了12种分子构象的稳定结构,并确定了优势构型为DC20-1.根据Marcus理论,对其重组能进行模拟计算,得出氟诺哌齐分子不具备运输性质.通过前线轨道(FMO)分析,发现氟诺哌齐分子具有一定的电子跃迁能力和分子内反应活性,活性反应位点为C15、O28、C23和O26.根据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模拟计算结果,对谱图数据进行了讨论分析,研究结果可作为氟诺哌齐表征和鉴别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诺哌齐 密度泛函(DFT) 重组能 前线轨道(FMO) 红外光谱(IR)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甘青青兰提取过程的近红外及紫外可见双光谱在线监测 被引量:2
8
作者 张文婷 王凯君 +4 位作者 路亚梅 杨吴烨 熊訚然 吴琼 杜一平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46-754,共9页
使用小型光纤光谱仪构建了近红外光谱(NIR)和紫外可见光谱(UV-Vis)在线监测系统,并利用双光谱监测提取过程。通过采样误差分布分析(SEPA)和稳定性竞争性自适应重加权抽样(SCARS)等化学计量学方法对光谱数据进行处理,建立了偏最小二乘(P... 使用小型光纤光谱仪构建了近红外光谱(NIR)和紫外可见光谱(UV-Vis)在线监测系统,并利用双光谱监测提取过程。通过采样误差分布分析(SEPA)和稳定性竞争性自适应重加权抽样(SCARS)等化学计量学方法对光谱数据进行处理,建立了偏最小二乘(PLS)光谱分析模型。对NIR光谱、UV-Vis光谱以及双光谱融合模型的分析性能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木犀草素的NIR光谱分析模型,绿原酸的UV-Vis光谱分析模型性能较好。木犀草素模型的预测均方根误差(RMSEP)为0.0107μg·mL^(-1),绿原酸模型的RMSEP为0.0295 mg·mL^(-1),模型的预测能力较好。该研究开发的系统操作简便、快速,模型准确性高,为中药提取的在线监测提供了新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光谱监测 NIR uv-vis 在线监测 中药 甘青青兰 木犀草素 绿原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溶液中碳酸铀酰化合物的电子结构(英文) 被引量:9
9
作者 辜家芳 陆春海 +4 位作者 陈文凯 陈勇 许可 黄昕 章永凡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92-798,共7页
应用相对论密度泛函理论系统研究了水溶液中非水合化和水合化碳酸铀酰化合物Cn/m(其中n和m分别为结构中碳酸配体和水配体的个数)的结构.溶剂效应采用类导体屏蔽模型(COSMO),并采用零级规整近似(ZORA)方法考虑标量相对论效应和旋-轨耦合... 应用相对论密度泛函理论系统研究了水溶液中非水合化和水合化碳酸铀酰化合物Cn/m(其中n和m分别为结构中碳酸配体和水配体的个数)的结构.溶剂效应采用类导体屏蔽模型(COSMO),并采用零级规整近似(ZORA)方法考虑标量相对论效应和旋-轨耦合相对论效应.电子跃迁采用包含旋-轨耦合相对论效应的含时密度泛函理论并在相关交换势中采用轨道势能统计平均(SAOP)做近似计算.结果表明碳酸配体对配合物结构和电子跃迁有很大的影响.C3/0配合物的稳定性可归于5f轨道参与了高占据轨道的成键作用.增加碳酸盐配体导致最大波长的蓝移,并在近可见光区域出现高强度的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铀酰 uv-vis 溶剂效应 含时密度泛函理论 旋-轨耦合相对论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硅沸石中非骨架钛的紫外谱图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郭新闻 王祥生 +2 位作者 李钢 张法智 周卓华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61-67,共7页
采用紫外漫反射 ( UV-Vis)光谱对不同方法合成的钛硅沸石的配位环境进行了初步的研究 ,发现参比物对钛硅沸石紫外谱图的峰位影响较大 ,不同方法合成的钛硅沸石中非骨架钛的存在形式不同。水热法中 ,以四丙基氢氧化铵 ( TPAOH)为模板剂... 采用紫外漫反射 ( UV-Vis)光谱对不同方法合成的钛硅沸石的配位环境进行了初步的研究 ,发现参比物对钛硅沸石紫外谱图的峰位影响较大 ,不同方法合成的钛硅沸石中非骨架钛的存在形式不同。水热法中 ,以四丙基氢氧化铵 ( TPAOH)为模板剂合成的钛硅沸石中 ,非骨架钛以锐钛矿型 Ti O2 的形式存在 ;而以四丙基溴化铵( TPABr)为模板剂合成的钛硅沸石中 ,未能进入骨架的钛是以缩合的六配位形式 (非锐钛矿型和非金红石型 )Ti O2 存在。气固相同晶取代法制备的钛硅沸石中 ,非骨架钛则是以锐钛矿型或金红石型 Ti O2 的形式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硅沸石 TS-1 TS-2 TI-ZSM-5 Ti-ZSM-11 Ti-β uv-vis光谱 紫外谱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红菌甲素与血红蛋白相互作用光谱 被引量:12
11
作者 冯玉英 吴晓红 +4 位作者 周家宏 顾晓天 陆天虹 王雪松 张宝文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895-898,共4页
利用UV-Vis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研究了在生理pH值条件下竹红菌甲素(HA)与血红蛋白的相互作用。UV-Vis吸收光谱的研究发现,HA的存在使血红蛋白分子中氨基酸残基的吸收峰强度降低,峰位红移,表明HA与血红蛋白分子中的氨基酸残基形成氢键。... 利用UV-Vis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研究了在生理pH值条件下竹红菌甲素(HA)与血红蛋白的相互作用。UV-Vis吸收光谱的研究发现,HA的存在使血红蛋白分子中氨基酸残基的吸收峰强度降低,峰位红移,表明HA与血红蛋白分子中的氨基酸残基形成氢键。同步荧光光谱的结果表明,HA与血红素分子中不同氨基酸残基的作用强度不同,HA对色氨酸残基和酪氨酸残基的荧光猝灭动力学常数分别为5.5×1012和1.7×1012L/mol,表明HA与色氨酸残基之间的相互作用强于与酪氨酸残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心血红蛋白 竹红菌甲素 相互作用 uv-vis吸收光谱 荧光光谱 荧光猝灭动力学常数 1000-0518(2005)08-0895-0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MCM-41的合成及表征 被引量:12
12
作者 郭新闻 李英武 王祥生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26-329,共4页
以钛酸四丁酯为钛源并加入H2O2作为络合剂,在碱性条件下水热合成了不同n(Si)/n(Ti)的Ti-MCM-41.采用XRD、UV-Vis、FT-IR及N2吸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该分子筛具有规则的骨架结构,Ti全部以四配位的形式存在于骨架中.与其他方法相比,该方... 以钛酸四丁酯为钛源并加入H2O2作为络合剂,在碱性条件下水热合成了不同n(Si)/n(Ti)的Ti-MCM-41.采用XRD、UV-Vis、FT-IR及N2吸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该分子筛具有规则的骨架结构,Ti全部以四配位的形式存在于骨架中.与其他方法相比,该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且重复性良好.对Ti物种与H2O2的络合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MCM-41 表征 uv-vis H2O2 钛酸四丁酯 FT-IR 水热合成 碱性条件 骨架结构 络合机理 络合剂 XRD 分子筛 四配位 成本低 重复性 钛源 相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步步种子法制备形态及尺寸可控的花状金纳米粒子 被引量:5
13
作者 杨艳敏 董前民 +2 位作者 梁培 舒海波 王乐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22-226,共5页
系统研究了以20 nm球形金纳米粒子为种子,抗坏血酸和HAuCl4为生长溶液,利用步步种子法制备花状金纳米粒子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抗坏血酸可以快速有效地使HAuCl4还原成Au0单体,并在反应溶液中形成小的金纳米粒子;采用步步种子法以抗坏... 系统研究了以20 nm球形金纳米粒子为种子,抗坏血酸和HAuCl4为生长溶液,利用步步种子法制备花状金纳米粒子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抗坏血酸可以快速有效地使HAuCl4还原成Au0单体,并在反应溶液中形成小的金纳米粒子;采用步步种子法以抗坏血酸还原HAuCl4,通过球形金纳米种子的核生长过程使种子粒径增大,继而通过二次成核过程使金纳米粒子表面出现突起,最终形成粒径均一可控的花状金纳米粒子结构,通过改变抗坏血酸和种子溶液的加入量可以得到不同粒径及形态的花状金纳米粒子。该粒子由于较大的表面粗糙度和分支上的特殊电磁场效应,从而在表面增强荧光光谱中表现出良好的增强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纳米花 种子生长法 uv-vis光谱 荧光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g负载ZnS光催化剂的制备与光催化制氢 被引量:4
14
作者 姚忠平 李春香 +2 位作者 吴昫江 罗霄 姜兆华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00-103,共4页
为实现光催化制氢,通过模板剂水热合成和浸渍还原法制备出Ag负载ZnS光催化剂.利用XRD、SEM和UV-vis对样品进行结构和光学性质表征,利用光催化分解Na2S+Na2SO3溶液制氢评价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在酸性条件下,模板剂质量浓度较低而硫源和... 为实现光催化制氢,通过模板剂水热合成和浸渍还原法制备出Ag负载ZnS光催化剂.利用XRD、SEM和UV-vis对样品进行结构和光学性质表征,利用光催化分解Na2S+Na2SO3溶液制氢评价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在酸性条件下,模板剂质量浓度较低而硫源和锌源较多时,样品为棒状,主要以立方闪锌矿结构存在;反之,样品主要为球状,以纤维锌矿结构和闪锌矿结构共存.碱性条件下,样品成球状,以立方闪锌矿结构存在.EDS分析表明,少量的Ag负载到ZnS样品表面.实验中制备的样品A为混晶结构,其对应的吸收光谱红移最大,同时负载Ag有利于光生电子和空穴的分离,表现出最佳的光催化制氢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S光催化剂 Ag负载 uv-vis吸收光谱 光催化制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芦荟中蒽醌类物质的提取研究 被引量:12
15
作者 周建青 郭珍 李林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2期6707-6707,6736,共2页
用乙醇和水作提取剂,按正交试验设计,利用紫外-可见光谱法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不同浓度的乙醇为空白,在200-450 nm之间扫描测其吸光度值。研究了芦荟中总蒽醌类化合物的提取条件,结果表明,提取剂的浓度愈高,愈有利于蒽醌类成分的提取;... 用乙醇和水作提取剂,按正交试验设计,利用紫外-可见光谱法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不同浓度的乙醇为空白,在200-450 nm之间扫描测其吸光度值。研究了芦荟中总蒽醌类化合物的提取条件,结果表明,提取剂的浓度愈高,愈有利于蒽醌类成分的提取;影响蒽醌类成分提取率的因素顺序为:溶剂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色素和光照也有一定的影响。综合分析认为,最佳提取条件是以95%乙醇为溶剂,提取时间1.5 h左右,提取温度80℃-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荟 蒽醌 uv-vis 正交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氨肟化工艺失活HTS分子筛的结构特征和Ti物种状态 被引量:3
16
作者 夏长久 郑爱国 +5 位作者 朱斌 向彦娟 忻睦迪 林民 徐广通 舒兴田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95-601,共7页
采用XRD及其Rietveld全谱拟合、低温N2吸附-脱附、XPS、TEM(包括EFTEM和HRTEM)、UV-Vis等手段对失活HTS分子筛的晶胞参数、骨架结构、颗粒形貌和Ti物种的位置与状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HTS分子筛失活后,其拓扑结构保存完整,且晶胞参数... 采用XRD及其Rietveld全谱拟合、低温N2吸附-脱附、XPS、TEM(包括EFTEM和HRTEM)、UV-Vis等手段对失活HTS分子筛的晶胞参数、骨架结构、颗粒形貌和Ti物种的位置与状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HTS分子筛失活后,其拓扑结构保存完整,且晶胞参数未发生明显变化,但部分微孔结构发生溶解,介孔体积增大,比表面积略有下降。HTS分子筛失活后,部分骨架Ti物种转变为非骨架Ti物种,富集且高度分散于分子筛颗粒形成小碎片,可以初步判定该碎片为高度分散的无定型TiO2或TiO2-SiO2氧化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心钛硅分子筛 氨肟化 失活 TEM XRD XPS uv-v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晶型酞菁氧钒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形成机理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博 鲍超 +2 位作者 施柏煊 川上友则 平松光夫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1057-1061,共5页
在水溶液中利用激光消融制备了酞菁氧钒(VOPc)相I型纳米颗粒,在加入一种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情况下通过激光消融制备得到了其相II型纳米颗粒.X射线衍射(XRD)、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和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表征了其纳米颗粒中... 在水溶液中利用激光消融制备了酞菁氧钒(VOPc)相I型纳米颗粒,在加入一种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情况下通过激光消融制备得到了其相II型纳米颗粒.X射线衍射(XRD)、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和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表征了其纳米颗粒中的晶体结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显示相I和相II型酞菁氧钒纳米颗粒的直径分别约为100和60nm.对相II型酞菁氧钒纳米颗粒的形成机理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酞菁氧钒 制备 形成机理 纳米颗粒 激光消融 表面活性剂 金属酞菁 结构表征 XRD uv-vis FT-I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胶-凝胶法制备Al^3+掺杂ZnO薄膜的结构和光学性能 被引量:3
18
作者 宋立媛 唐利斌 +5 位作者 姬荣斌 陈雪梅 刘新近 庄继胜 王茺 杨宇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80-84,共5页
采用无机盐溶胶-凝胶方法在载玻片衬底上制备了ZnO:Al薄膜,利用X射线衍射(XRD)、紫外-可见光透射光谱(UV-Vis transmittance spectrum)和扫描电镜(SEM)研究了退火温度和Al3+掺杂浓度对ZnO:Al薄膜结构和光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退火... 采用无机盐溶胶-凝胶方法在载玻片衬底上制备了ZnO:Al薄膜,利用X射线衍射(XRD)、紫外-可见光透射光谱(UV-Vis transmittance spectrum)和扫描电镜(SEM)研究了退火温度和Al3+掺杂浓度对ZnO:Al薄膜结构和光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退火温度的升高或进行适当浓度的Al3+掺杂,可使(002)衍射峰的强度增强,晶粒尺寸增大,半高宽减小,薄膜的结晶质量明显改善,且可见光透过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O:A1薄膜 紫外-可见光透射光谱(uv-vis TRANSMITTANCE spectrum) 扫描电镜(SE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接沉淀法制备异形氧化锌微晶及其表征 被引量:2
19
作者 郭岚 徐鹏 +2 位作者 钟己未 万益群 傅敏恭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44-46,共3页
采用一种操作简单的直接沉淀法制备氧化锌微晶,通过改变碳酸氢铵的浓度制备出不同形貌的微晶氧化锌。利用XRD、SEM及UV-Vis吸收光谱对粉体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ZnO结晶性能良好,而不同形貌的氧化锌微晶对光的吸收能力不同,对进一步应用... 采用一种操作简单的直接沉淀法制备氧化锌微晶,通过改变碳酸氢铵的浓度制备出不同形貌的微晶氧化锌。利用XRD、SEM及UV-Vis吸收光谱对粉体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ZnO结晶性能良好,而不同形貌的氧化锌微晶对光的吸收能力不同,对进一步应用氧化锌微晶降解环境污染物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沉淀法 异形氧化锌微晶 uv-vis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空沉积酞菁铅和酞菁氧钒层状纳米复合膜的吸收光谱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芮祥新 季振国 +2 位作者 王龙成 汪茫 上田裕清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2360-2362,共3页
Nanometer multilayer composite films of lead phthalocyanine(PbPc) and vanadyl phthalocyanine(VOPc) were prepared by vacuum vapor deposition. It is found that a new absorption peak around 940 nm appeared as discovered ... Nanometer multilayer composite films of lead phthalocyanine(PbPc) and vanadyl phthalocyanine(VOPc) were prepared by vacuum vapor deposition. It is found that a new absorption peak around 940 nm appeared as discovered by UV-visible absorption analysis. Compared to the Q bands absorption of single component films of VOPc and PbPc, the new peak is red-shifted. It is also found that the new peak shows a small red-shift when the thickness of the PbPc layer increases.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new peak is a result of composition, and the red-shift is caused by both interface effect and quantum confinement effect of the nanometer multilayered struc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沉积 酞菁铅 吸收光谱 层状纳米复合膜 uv-vis 有机光电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