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3篇文章
< 1 2 4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联合净化法结合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同时测定鸽蛋中5类24种兽药残留 被引量:1
1
作者 张静 马丽娜 +6 位作者 刘茵茵 周倩 唐修君 陆俊贤 樊艳凤 赵敏 高玉时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5-112,共8页
为建立一种可同时检测鸽蛋中多类兽药残留的高通量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试验采用正己烷去脂,联合QuEChERS净化结合冷冻脂质过滤法,建立检测鸽蛋中5类24种兽药残留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样品中的5类兽药(氯霉素类、磺胺类、硝基咪... 为建立一种可同时检测鸽蛋中多类兽药残留的高通量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试验采用正己烷去脂,联合QuEChERS净化结合冷冻脂质过滤法,建立检测鸽蛋中5类24种兽药残留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样品中的5类兽药(氯霉素类、磺胺类、硝基咪唑类、喹诺酮类和抗病毒类)经1.0%乙酸乙腈溶液提取,氮气吹干,冷冻过夜后,结合QuEChERS净化和正己烷去脂,采用1 mL 0.1%甲酸水-乙腈溶液(v/v,90∶10)复溶;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内标法定量,采用实际样品建立方法的初步应用。结果显示:24种兽药在2.0~200 ng/mL线性关系良好(R2>0.99),该方法的定量限为2μg/kg,平均回收率为62.2%~117.1%,相对标准偏差4.3%~18.9%;实际样品检出的7种目标化合物与标准方法相比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34%~5.20%。研究表明,建立的检测鸽蛋中多类兽药残留的高通量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省去固相萃取步骤,成本较低,灵敏高效,回收率优良、重复性稳定,适用于鸽蛋中多类兽药的快速监测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净化法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QUECHERS 兽药残留 鸽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ICP-MS)法测定稀土矿石中稀土元素 被引量:2
2
作者 徐进力 陈润莎 +3 位作者 陈卫明 张鹏鹏 杜雪苗 白金峰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44-651,共8页
稀土元素(REE)是现代高科技领域不可或缺的功能材料,稀土矿石中稀土成分的准确分析对于资源开发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考察两种稀土矿石样品的前处理方法:氢氧化钠-过氧化钠体系碱熔法和盐酸-硝酸-氢氟酸-高氯酸-硫酸(五酸)敞开酸溶... 稀土元素(REE)是现代高科技领域不可或缺的功能材料,稀土矿石中稀土成分的准确分析对于资源开发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考察两种稀土矿石样品的前处理方法:氢氧化钠-过氧化钠体系碱熔法和盐酸-硝酸-氢氟酸-高氯酸-硫酸(五酸)敞开酸溶法,并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对稀土元素进行测定。实验表明,碱熔法在消解复杂基体的稀土矿石样品时具有更高的消解效率和更好的精密度(RSD≤4%),尽管其样品空白本底值略高于五酸消解法,基本不影响分析结果的准确度。通过优化仪器工作参数,建立了准确度、精密度高的分析方法。方法的检出限低(如Y为0.02μg/g,Lu为0.001μg/g),精密度良好(RSD小于3%),相对误差(RE)小于11%,适用于稀土矿石中稀土元素的准确测定。研究表明,碱熔法是稀土矿石样品前处理的优选方法,而五酸消解法可作为对比验证手段,可确保分析数据的可靠性。ICP-MS的高效性和准确性使其成为稀土元素分析的理想工具,为稀土资源的开发和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元素 稀土矿石 碱熔 酸溶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柱前衍生-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鸡蛋中五氯苯酚的含量
3
作者 鲁晋南 王丽 +1 位作者 王云 梁杭曦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0-194,共5页
考虑到鸡蛋样品基质复杂,其中五氯苯酚(PCP)检测的相关研究较少,基于PCP和其钠盐可在一定酸度条件下相互转化的特点,提出了题示方法。取鸡蛋样品5.00 g,加入30μL 10.0 mg·L^(-1)2,4,6-三溴苯酚内标溶液、10 mL体积比9∶1的正己烷... 考虑到鸡蛋样品基质复杂,其中五氯苯酚(PCP)检测的相关研究较少,基于PCP和其钠盐可在一定酸度条件下相互转化的特点,提出了题示方法。取鸡蛋样品5.00 g,加入30μL 10.0 mg·L^(-1)2,4,6-三溴苯酚内标溶液、10 mL体积比9∶1的正己烷-乙酸乙酯混合溶液和2.5 mL 5%(体积分数)三氯乙酸溶液,涡旋振荡5 min,超声提取10 min,在0℃下离心5 min。吸取上层有机相,于60℃氮吹至3 mL,加入3 mL 0.1 mol·L^(-1)氢氧化钠溶液,涡旋振荡3 min,在0℃下离心2 min。弃去上层有机相,在水相中加入0.5 mL 6 mol·L^(-1)盐酸溶液和5 mL正己烷,涡旋振荡2 min,在0℃下离心2 min。吸出上层有机相,于60℃氮吹至干,加入1.5 mL乙腈,超声2 min,离心2 min,吸取上层乙腈相,过活化好的SLC固相萃取柱,用4 mL乙腈洗脱柱子,收集洗脱液,于60℃氮吹至0.5 mL,加入0.2 mL体积比1∶1的乙酸酐-吡啶混合溶液,密封后于60℃反应15 min。加入1 mL正己烷和2.0 mL 0.2 mol·L^(-1)碳酸钾溶液,涡旋振荡2 min,离心2 min,吸取有机相,注入气相色谱-质谱仪,在Rtx-5ms色谱柱上以升温程序分离溶液中的PCP,电子轰击(EI)离子源电离,选择离子监测(SIM)模式检测,内标法定量。结果显示:标准曲线的线性范围为10~200 ng,检出限(3S/N)为0.11μg·kg^(-1);按照标准加入法进行回收试验,回收率为83.0%~104%,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为4.2%~9.4%。方法用于18份市售鸡蛋样品的分析,在1份鸡蛋样品中检出PCP,检出量为5.07μg·k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氯苯酚 气相色谱-质谱法 内标法 柱前衍生 鸡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马尾松松针提取液的成分分析与抗氧化活性研究
4
作者 刘亚群 陈良辉 +2 位作者 张泽坤 郑玉忠 张振霞 《轻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1-71,共11页
为系统研究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松针的化学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法研究其挥发油、水提液和醇提液的主要成分,对活性成分进行网络药理学分析,并采用自由基清除实验评估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挥发油中... 为系统研究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松针的化学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法研究其挥发油、水提液和醇提液的主要成分,对活性成分进行网络药理学分析,并采用自由基清除实验评估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挥发油中鉴定出60种化合物,占比达95.13%,主要为烯萜类化合物,水提液和醇提液分别含有10种和16种化合物,主要为酮类化合物。不同提取液的成分分布差异显著,变量权重值(Variable Importance for the Projection,VIP)分析确认蒎烯(VIP=1.31)、1-石竹烯(VIP=1.47)、L-β-蒎烯(VIP=1.80)、α-蒎烯(VIP=3.32)、3-硝基-1-苯基丙基-1-酮(VIP=7.86)、2-乙氧基异硫氰酸苯酯(VIP=1.13)这6种成分为候选差异化合物。差异化合物可能通过醛酮还原酶AR等影响氧化应激和自由基清除相关的生物通路发挥作用。在抗氧化活性评估中,当DPPH自由基清除率达到80%时,醇提液、水提液和挥发油的质量浓度分别为0.2 mg/mL、0.9 mg/mL和80 mg/mL;当ABTS+清除率达到80%时,三者的质量浓度分别为0.07 mg/mL、0.2 mg/mL和10.0 mg/mL;当·OH自由基清除率达到80%时,醇提液的质量浓度为3.5 mg/mL,而水提液和挥发油的清除能力较低且不稳定;当提取液质量浓度为1.00 mg/mL时,醇提液的总还原能力最强。因此,马尾松松针具有显著的抗氧化潜力,可以通过不同提取方式获得多种具有抗氧化活性的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松针 提取方式 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法 网络药理学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水中全氟与多氟烷基化合物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5
作者 龚利强 李志鸿 +1 位作者 周波 周正元 《岩矿测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62-575,共14页
全氟与多氟烷基化合物(PFAS)是一类人工合成的化学品,属于典型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和新兴污染物,在全球范围内的水环境中被广泛检出,对人体健康及生态系统构成潜在威胁。地下水中的PFAS浓度通常为痕量水平,这对现有监测方法的灵敏... 全氟与多氟烷基化合物(PFAS)是一类人工合成的化学品,属于典型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和新兴污染物,在全球范围内的水环境中被广泛检出,对人体健康及生态系统构成潜在威胁。地下水中的PFAS浓度通常为痕量水平,这对现有监测方法的灵敏度和准确性提出了严峻挑战。然而,现有的主流监测方法仍存在样品代表性不足、成本高昂、操作复杂等问题,难以全面满足实际需求,亟需进一步优化和创新。针对研究现状,本文系统梳理了近年来地下水中典型PFAS监测涉及的样品采集、样品前处理及分析检测技术研究最新进展。在样品采集领域,被动采样技术的兴起为地下水低成本持续监测提供了可能;在样品前处理领域,膜式固相萃取、分散固相萃取等新技术的引入有效地缩短了现今固相萃取法的样品前处理时间,提高了分析效率;在检测方法领域,高灵敏度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仍是PFAS定量检测的主流手段,高分辨质谱非靶向筛查使地下水中PFAS的定性识别不再依赖标准品,而传感检测等技术的运用则为地下水现场快检提供了新的手段。未来相关研究应重点关注高通量、自动化的前处理方法及灵敏、准确、特异的PFAS定性、定量检测方法的开发与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氟与多氟烷基化合物 地下水 新污染物 样品前处理 检测方法 质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散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鱼塘底泥中氯硝柳胺的含量
6
作者 索纹纹 陈湘艺 +5 位作者 杨霄 曾春芳 刘伶俐 雷琴 李小玲 万译文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93-598,共6页
为简化前处理过程,降低方法的检出限,进行了题示研究。采集鱼塘底泥样品,混匀、缩分、冷冻干燥、除杂、研磨、过筛后混匀,分取5.00 g,加入10.0μg·L^(-1)^(13)C_(6)-氯硝柳胺水合物标准溶液0.2 m L和含2.0%(体积分数)氨水的乙腈溶... 为简化前处理过程,降低方法的检出限,进行了题示研究。采集鱼塘底泥样品,混匀、缩分、冷冻干燥、除杂、研磨、过筛后混匀,分取5.00 g,加入10.0μg·L^(-1)^(13)C_(6)-氯硝柳胺水合物标准溶液0.2 m L和含2.0%(体积分数)氨水的乙腈溶液20 m L,涡旋1 min,超声10 min,离心8 min。上清液于45℃旋蒸至近干,加入2.00 m L 70%(体积分数)乙腈溶液涡旋溶解残留物,再加入200 mg C18涡旋振荡30 s,离心5 min。收集上清液,过0.22μm有机滤膜,滤液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在色谱分析中,以Waters Atiantis^(TM) d C_(18)色谱柱为固定相,水-乙腈体系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在质谱分析中,以电喷雾离子源负离子(ESI-)模式电离,选择反应监测(SRM)模式检测,内标法定量。结果显示,氯硝柳胺的质量浓度在0.20~50.00μg·L^(-1)内和其定量离子峰面积与同位素内标定量离子峰面积的比值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N)为0.2μg·kg^(-1)。按照标准加入法进行回收试验,回收率为92.1%~113%,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为1.6%~5.9%。方法用于实际样品的分析,检出的氯硝柳胺的质量分数为0.580~2.18 mg·k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同位素内标法 分散固相萃取法 氯硝柳胺 鱼塘底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游离氨基酸呈味分析结合SPME-GC-MS探究不同干燥方式对豆豉风味的影响
7
作者 侯智勇 张浩 +4 位作者 易宇文 王林 杨静 胡佳莉 张静茹 《中国调味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16-124,共9页
为探究干燥方式对豆豉风味的影响,寻求预制豆豉粉的最佳干燥方式,通过游离氨基酸、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SPME-GC-MS)与电子鼻(E-nose)技术检测4种豆豉... 为探究干燥方式对豆豉风味的影响,寻求预制豆豉粉的最佳干燥方式,通过游离氨基酸、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SPME-GC-MS)与电子鼻(E-nose)技术检测4种豆豉粉干燥后的氨基酸、化合物变化。游离氨基酸检测结果表明精氨酸、谷氨酸、缬氨酸、丙氨酸使豆豉呈现苦味、鲜味、甜味、酸味,是主要的呈味氨基酸。采用SPME-GC-MS共检出50种化合物,醛类10种、醇类8种、酯类6种、烯类7种、烷类3种、酮类3种、酸类3种、硫醚类5种、苯酚类5种;豆豉粉主要由酯类(27.79%~42.97%)、烷类(23.51%~28.06%)和醛类(10.03%~22.49%)构成。气味活度值确认3-甲基丁醛是对风味影响最大的关键化合物,邻-异丙基苯、庚醛、壬醛、苯甲醛、正戊烯、氯甲烷、2,3-戊二酮、羰基硫、茴香脑、四甲基吡嗪、甲苯是对香气有贡献的化合物。研究发现真空冷冻干燥和冷冻干燥对氨基酸的鲜味有较大影响,不同干燥方式的传热条件及其他环境因素可能影响化合物含量变化。该研究结果对豆豉粉深加工中风味形成具有参考和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制豆豉粉 干燥方式 游离氨基酸 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电子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浸提加工处理对八角茴香风味化合物释出规律的影响
8
作者 侯智勇 易宇文 +2 位作者 张浩 杨静 关雎 《保鲜与加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38-147,共10页
为探讨八角茴香风味化合物的浸提、释放及迁移规律,以热油、水煮、油水混合浸提3种方式模拟八角茴香风味化合物在卤水中的释出途径,并采用固相微萃取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SPME-GC-MS)检测风味化合物组成和相对含量,通过主成分分析(P... 为探讨八角茴香风味化合物的浸提、释放及迁移规律,以热油、水煮、油水混合浸提3种方式模拟八角茴香风味化合物在卤水中的释出途径,并采用固相微萃取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SPME-GC-MS)检测风味化合物组成和相对含量,通过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气味活度值(Odor activity value,OAV)分析结合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tion analysis,OPLS-DA)探寻其对风味的影响。结果表明:SPME-GC-MS共检出84种风味化合物,其中,醛类10种、醇类7种、酮类4种、酯类5种、苯酚类6种、烷烃类3种、烯烃类49种;OAV值分析表明,茴香脑(39.24%~64.68%)是八角茴香的关键风味化合物,龙蒿脑(3.99%~15.74%)对风味影响最大,在水煮浸提中其释出效能是热油浸提的2.39倍、水油混合浸提的3.51倍;OPLS-DA结果表明,水煮浸提液风味与八角茴香风味最相似,而油水浸提液和热油浸提液风味相似。茴香脑、β-蒎烯、龙蒿脑、苯甲醛、崁烯、D-柠檬烯、己醛、2-甲基丁醛、苯甲酸甲酯等风味化合物对风味影响较大。综上,水煮浸提八角茴香获得的风味化合物最多,效果最好;八角茴香中的风味化合物在水中的溶解性高于脂。研究结果可为卤水风味调控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角茴香 浸提方式 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挥发性风味化合物 气味活度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位素稀释内标-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抑菌膏霜类产品中9种非法添加糖皮质激素的含量
9
作者 郑仁锦 张文婷 黄棋舒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095-1100,共6页
提出了同位素稀释内标-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抑菌膏霜类产品中倍他米松戊酸酯、倍他米松双丙酸酯、倍氯米松、倍他米松、倍氯米松双丙酸酯、氯倍他索、倍他米松乙酸酯、氯倍他松丁酸酯、氯倍他索丙酸酯等9种常见非法添加糖皮... 提出了同位素稀释内标-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抑菌膏霜类产品中倍他米松戊酸酯、倍他米松双丙酸酯、倍氯米松、倍他米松、倍氯米松双丙酸酯、氯倍他索、倍他米松乙酸酯、氯倍他松丁酸酯、氯倍他索丙酸酯等9种常见非法添加糖皮质激素含量的方法。取0.200 g样品置于15 mL离心管中,加入100μL含2.0 mg·L^(-1)倍他米松-d5、倍他米松乙酸酯-d3、倍氯米松双丙酸酯-d10、氯倍他索丙酸酯-d5、倍氯米松-d5和氯倍他索-d5的混合同位素内标储备溶液,经5.0 mL乙腈涡旋提取,再加入1.0 mL乙腈饱和的正己烷和1.0 mL饱和氯化钠溶液,涡旋2 min,超声提取20 min,涡旋振荡15 min后静置20 min,后弃去上部正己烷层。取中间乙腈层提取液1.5 mL置于离心管中,放入-20℃冰箱冷冻2 h后弃去上层。取0.75 mL冷冻后的乙腈提取液,加0.75 mL水稀释,涡旋混匀后再次放入-20℃冰箱冷冻2 h,于4℃冷冻离心5 min。取上清液过0.22μm聚四氟乙烯滤膜,滤液中的9种糖皮质激素在Acquity UPLC?BEH C_(18)色谱柱上分离,以不同体积比的0.1%(体积分数)甲酸溶液和乙腈的混合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分离后的目标物经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模式扫描,以多反应监测模式检测,内标法定量。结果表明,9种糖皮质激素标准曲线的线性范围为0.50~80.0μg·L^(-1),检出限(3S/N)为0.9~7.5μg.·kg^(-1)。按照标准加入法进行回收试验,回收率为75.7%~112%,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为1.3%~15%。方法用于分析福建省采集的110批次抑菌膏霜类产品,结果显示26批次样品检出糖皮质激素,检出率达23.64%(26/110),包括氯倍他索丙酸酯、倍他米松双丙酸酯、氯倍他松丁酸酯和倍他米松,检出量分别为0.289~332.121 mg·kg^(-1),0.308~0.312 mg·kg^(-1),0.301 mg·kg^(-1)和0.337 mg·k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皮质激素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同位素稀释内标法 抑菌膏霜类产品 非法添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细胞培养基中血清水平优化探索赭曲霉毒素A对HK-2细胞的毒性作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董芳 张志岐 +5 位作者 聂冬霞 范楷 娄秀萍 朱雪婷 韩铮 赵志辉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0-229,共10页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细胞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水平血清对赭曲霉毒素A(ochratoxin A,OTA)毒性的影响,以期更深入了解OTA的毒性,同时为其他OTA体外毒性研究提供重要参考。[方法]测定OTA对人肾皮质近曲小管上皮细胞(human proximal tubule-deri...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细胞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水平血清对赭曲霉毒素A(ochratoxin A,OTA)毒性的影响,以期更深入了解OTA的毒性,同时为其他OTA体外毒性研究提供重要参考。[方法]测定OTA对人肾皮质近曲小管上皮细胞(human proximal tubule-derived epithelial cells,HK-2)细胞活力的影响,同时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检测细胞上清液中OTA浓度以间接反应细胞对OTA的摄入量,分析培养基中不同水平血清对OTA毒性的影响。[结果]细胞培养基中添加5%的血清在48 h内不会影响细胞活力,可以作为细胞正常培养条件;添加2%的血清在36 h不会影响细胞活力,可以作为配制OTA工作液的细胞处理条件。基于优化的细胞培养及处理条件,OTA对HK-2细胞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OTA抑制细胞活力呈现时间和剂量依赖性,OTA处理HK-2细胞12、24、36 h的IC50分别为39.29、6.28和2.72 μmol·L^(-1)。同时OTA可以时间依赖性极显著提高细胞释放乳酸脱氢酶水平,并损伤细胞膜的完整性(P<0.01)。[结论]细胞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水平的血清会影响OTA的毒性,且血清水平越高,对OTA毒性影响越大。当使用2%血清的培养基配制OTA工作液时,可在不影响细胞活力的前提下最大限度降低血清水平对OTA毒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赭曲霉毒素A 血清水平 HK-2细胞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C-IMS分析不同提取方法对藏羊油风味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赵玉欣 韩丽娟 +5 位作者 葛世鹏 孙胜男 桂林生 侯生珍 王志有 杨葆春 《中国油脂》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5-132,共8页
为研究不同提取方法所得藏羊油风味的差异,采用感官评价及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GC-IMS)技术结合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对不同提取方法(湿法熬制、干法熬制、微波加热法、索氏抽提法和超声辅助酶解法)所得藏... 为研究不同提取方法所得藏羊油风味的差异,采用感官评价及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GC-IMS)技术结合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对不同提取方法(湿法熬制、干法熬制、微波加热法、索氏抽提法和超声辅助酶解法)所得藏羊油挥发性化合物的差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湿法熬制所得藏羊油其色泽、味道和气味强度感官评价得分均较高,感官品质最好;5种藏羊油中共鉴定出42种挥发性成分,其中醛类20种(13.68%~56.56%)、醇类10种(23.62%~42.11%)、酮类5种(3.01%~34.06%)、酯类5种(1.68%~12.95%)、酸类2种(11.40%~22.13%)。PCA结果表明,索氏抽提组藏羊油的挥发性物质与其他4组藏羊油的差异较大;OPLS-DA建立的模型能够有效区分不同提取方法所得藏羊油,根据变量投影重要性(VIP)值大于1筛选出16种特征挥发性成分,分别为丙酮、乙醇、乙酸乙酯、1-己醛D、丙醛、丁醇M、1-己醛M、2-甲基丁醛、3-甲基-1-丁醇M、3-甲基丁醛、1-戊醇、丁醇D、丁醛M、乙酸M、正戊醛M和丁醛D。综上,不同提取方法所得藏羊油的风味具有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羊油 提取方法 感官评价 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 挥发性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产养殖中地西泮的污染特征及生态风险评估 被引量:1
12
作者 郑皓洁 王旭峰 +3 位作者 张安凯 张汉霞 彭家杰 黄珂 《水生态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1-68,共8页
分析水产养殖中4种地西泮类药物的污染特征、评估生态环境风险,为水产养殖中的地西泮污染防治提供依据。2023年3—7月采集东莞市部分水产养殖场的养殖水和底泥样品各127份,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分析地西泮及代谢物浓度,运用风... 分析水产养殖中4种地西泮类药物的污染特征、评估生态环境风险,为水产养殖中的地西泮污染防治提供依据。2023年3—7月采集东莞市部分水产养殖场的养殖水和底泥样品各127份,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分析地西泮及代谢物浓度,运用风险商值(QR)法及“最大值”原则对该地区检测结果进行分区域生态风险评估。结果表明,127份养殖水样品中检测出含地西泮、奥沙西泮、替马西泮和去甲西泮的样品共82份,浓度范围分别为nd~291.104、nd~3.910、nd~122.132、nd~21.356 ng/L;127份底泥样品检测出含地西泮、奥沙西泮、替马西泮和去甲西泮的样品共38份,浓度范围分别为nd~4.127、nd~0.208、nd~0.330、nd~0.296 ng/g;3个区域的养殖水中地西泮污染均存在中高风险,2个区域的底泥中地西泮污染存在中风险;其他药物在养殖水、底泥中均属于低风险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水产养殖 地西泮 代谢物 风险商值法 生态风险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S-GC-IMS陕西渭北旱塬地区赤霞珠桃红葡萄酒挥发性风味成分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蒋娟 倪学理 +1 位作者 陈正峻 张予林 《中国酿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64-271,共8页
以陕西渭北旱塬地区不同瓶储时间(0~3年)和不同栽培方式(避雨栽培和露地栽培)的赤霞珠桃红葡萄酒为研究对象,采用顶空-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法(HS-GC-IMS)对其挥发性风味化合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从赤霞珠桃红葡萄酒中共检测出55种挥发... 以陕西渭北旱塬地区不同瓶储时间(0~3年)和不同栽培方式(避雨栽培和露地栽培)的赤霞珠桃红葡萄酒为研究对象,采用顶空-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法(HS-GC-IMS)对其挥发性风味化合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从赤霞珠桃红葡萄酒中共检测出55种挥发性风味成分,定性出34种挥发性风味成分,以酯类、醇类、醛酮类化合物为主。不同瓶储时间和不同栽培方式对葡萄酒挥发性风味物质含量影响较大,随着瓶储时间的延长,乙酸异丁酯、乙酸异戊酯、甲酸乙酯等酯类物质含量逐渐减少,花果香特征逐渐减弱,而正己醇、二甲基硫醚、乙酸丁酯等物质含量逐渐增加,生青味、芦笋味、苦杏仁味增加;避雨栽培较露地栽培葡萄酒中异丁醛、异戊醛、乙偶姻、己酸乙酯等物质含量提高,而乙酸、乙醛、乙酸异丁酯、丁酸乙酯、正己醇等物质含量降低,增强了麦仁味、果香和脂肪奶油香味的同时降低了酸果香、生青味,并减少了由乙酸和乙醛带来的不良异味风险,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香气的优雅度、浓郁度和风味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霞珠桃红葡萄酒 瓶储时间 栽培方式 顶空-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法 挥发性风味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中手性农药的检测方法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14
作者 刘瑞敏 吴慧慧 +2 位作者 胥欣欣 胥传来 吴晓玲 《分析测试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78-385,共8页
手性农药是一类典型的手性有机污染物,理化性质相似,但其环境归趋和生物效应与对映体的立体选择性有关。为了更好地评估不同对映体的立体选择性行为,需要从对映体水平对手性农药进行准确定量,目前关于手性农药的检测分析方法已被大量报... 手性农药是一类典型的手性有机污染物,理化性质相似,但其环境归趋和生物效应与对映体的立体选择性有关。为了更好地评估不同对映体的立体选择性行为,需要从对映体水平对手性农药进行准确定量,目前关于手性农药的检测分析方法已被大量报道。该文通过介绍手性农药在环境中的归趋,归纳了不同检测分析方法如色谱法/色谱-质谱联用法、光谱法和电化学法等的特点,并讨论了常规方法和新兴技术在手性农药中的应用,为后续研究手性农药的生物转化和代谢等提供了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性农药 检测方法 色谱-质谱联用法 电化学法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中^(226)Ra分离和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15
作者 徐平 於国兵 +6 位作者 薛惠云 曹世权 唐辉平 康雨佳 闻德运 陈志 吴青彪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28,I0001,共13页
^(226)Ra是高毒组放射性核素,根据国标GB 5749—2022,饮用水中^(226)Ra的活度应低于1 Bq/L;同时,^(226)Ra是海洋学过程研究的地球化学示踪剂。为满足监测需求,本文系统总结了水样中^(226)Ra的预富集方法和放射化学分离方法,重点分析了... ^(226)Ra是高毒组放射性核素,根据国标GB 5749—2022,饮用水中^(226)Ra的活度应低于1 Bq/L;同时,^(226)Ra是海洋学过程研究的地球化学示踪剂。为满足监测需求,本文系统总结了水样中^(226)Ra的预富集方法和放射化学分离方法,重点分析了辐射测量技术和质谱技术分析^(226)Ra的优缺点。预富集方法主要包括共沉淀法、蒸发法和吸附法。共沉淀法因简单、成本低,适用于0.5~10 L的水样;锰聚合物吸附法则可用于海洋和湖泊中的原位富集。分离方法有共沉淀、溶剂萃取、离子交换色谱和萃取色谱法。氡射气法、α计数法和液闪计数法(LSC)仅需共沉淀和溶剂萃取法简单分离,而α能谱法和质谱分析则需色谱法去除Ba离子的干扰。离子交换色谱法成本较低,广泛用于实验室;新型萃取色谱柱(TK100、AnaLig®Ra-01)可选择性吸附Ra,简化了分离流程。在测量技术上,辐射测量法因灵敏度高且成本低,被广泛应用于^(226)Ra监测。LSC结合萃取色谱法可实现^(226)Ra的自动化监测。α能谱法探测限低于1 mBq/L,满足日常监测需求。质谱分析技术具有快速分析优势,适用于应急分析。未来的研究应开发低成本、高选择性的新型萃取材料,简化分离流程。此外,结合辐射测量法和质谱技术可提升分析效率,为环境监测和应急响应提供更全面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26)Ra 环境水样 预富集方法 放射化学分离方法 辐射测量技术 质谱测量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比较分析不同干燥方式下海鲜菇副产物干品的风味特征
16
作者 李龙祥 吴俐 +3 位作者 孙钧政 魏莹莹 陈君琛 赖谱富 《核农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2171-2182,I0001-I0003,共15页
为探究不同干燥方式下海鲜菇副产物干品的风味特征,基于热风干燥、热泵干燥、加热冻干和不加热冻干4种方式干燥海鲜菇副产物,利用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GC-IMS)技术鉴定分析海鲜菇副产物干品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通过相对气味活度值... 为探究不同干燥方式下海鲜菇副产物干品的风味特征,基于热风干燥、热泵干燥、加热冻干和不加热冻干4种方式干燥海鲜菇副产物,利用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GC-IMS)技术鉴定分析海鲜菇副产物干品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通过相对气味活度值(ROAV)分析关键风味化合物,结合主成分分析(PCA)、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筛选风味差异化合物。结果表明,GC-IMS鉴定出116种挥发性成分,包括25种酯类、24种醛类、23种醇类、13种酮类、10种杂环类、8种羧酸类、7种萜类、3种含硫化合物、2种含氮化合物和1种芳香烃;差异性分析结果显示,羧酸类、醇类、醛类、酯类和含氮化合物是主要的挥发性化合物,且杂环类、羧酸类在热风干燥中表达量突出,酯类、醇类在不加热冻干中表达量突出;基于ROAV≥1筛选出4种干燥方式下共有的16种关键特征风味化合物,其贡献了海鲜菇副产物干品的基础气味,气味表现包含酸、可可、水果、鱼腥、清新、蘑菇、洋葱和草青味;此外,筛选了对“海鲜”特征气味有贡献的6种化合物,包括三甲胺、3-辛酮、(E)-2-辛烯醛、二甲基二硫醚、cis-4-庚烯醛和2-甲基丙醛,确定了热泵干燥和加热冻干中的“海鲜”气味最强烈。研究结果揭示了海鲜菇副产物干品的风味特征,为利用其开发高值化产品以提升资源利用率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鲜菇副产物 干燥方式 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 挥发性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C-IMS分析不同杀菌方式对铁皮石斛饮料中挥发性物质的影响
17
作者 刘春晖 龙运忠 +4 位作者 刘未未 吕文平 马朝阳 章雪珍 王洪新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8-98,共11页
【目的】明确不同杀菌方式对铁皮石斛(Dendrobium officinale)饮料中挥发性物质的影响。【方法】采用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metry,GC-IMS)技术测定未杀菌、声热杀菌、高温杀菌的铁皮石斛饮料中... 【目的】明确不同杀菌方式对铁皮石斛(Dendrobium officinale)饮料中挥发性物质的影响。【方法】采用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metry,GC-IMS)技术测定未杀菌、声热杀菌、高温杀菌的铁皮石斛饮料中挥发性物质的组成及相对含量变化。【结果】铁皮石斛饮料中含有61种挥发性物质,包含20种醛类化合物、13种醇类化合物、12种酮类化合物、7种酯类化合物、3种杂环类化合物、3种烯烃类化合物、2种醚类化合物和1种酸类化合物。声热杀菌对铁皮石斛饮料的挥发性物质影响较小,杀菌前后两者挥发性物质的组成和相对含量较为相似;而高温杀菌对铁皮石斛饮料的挥发性物质影响较大,其中2-甲基-3-巯基呋喃、戊酸乙酯、2-庚酮、异戊醛和5-甲基糠醛等物质的相对含量显著增加。差异分析结果显示,声热杀菌和高温杀菌的铁皮石斛饮料特征风味物质差别较大,能够较好区分。【结论】声热杀菌有助于保持铁皮石斛饮料的原有风味,而高温杀菌能丰富其香气,该研究可为铁皮石斛饮料的品质鉴定和杀菌工艺选择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皮石斛 铁皮石斛饮料 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 挥发性物质 杀菌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扰校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测定植物样品中痕量稀土元素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元 谢旭 +3 位作者 杨园 李明亮 秦超 赵文志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41-750,共10页
稀土元素是重要的战略资源,在多个领域都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研究植物体中的稀土元素在生态系统中的迁移转化路径,可明确稀土元素在植物体中的迁移和积累。通过对比植物样品干灰化法、微波消解法和敞开酸消解法这三种不同前处理方法的效... 稀土元素是重要的战略资源,在多个领域都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研究植物体中的稀土元素在生态系统中的迁移转化路径,可明确稀土元素在植物体中的迁移和积累。通过对比植物样品干灰化法、微波消解法和敞开酸消解法这三种不同前处理方法的效果,开展了多原子干扰、同量异位素干扰的校正研究,以及不同干扰的消除策略,建立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对植物样品中稀土元素的准确测定方法。结果表明,干灰化法、微波消解法和敞开酸消解法检出限分别为0.002~0.008、0.002~0.005、0.002~0.007μg/g。通过对国家一级标准物质的测定,实验结果表明,三种前处理方法的准确度(RE)分别在-25.00%~18.18%、-15.79%~12.82%、-11.11%~45.45%,精密度(RSD)分别在0.70%~25.3%、0.8%~12.1%、1.3%~36.9%,为植物样品中稀土元素的准确测定及前处理方法的选择提供了参考,有助于推动植物样品中稀土元素分析技术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样品 稀土元素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消解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小鼠血浆奈玛特韦含量
19
作者 黄松涛 夏志发 +4 位作者 史振伟 胡瑄 姚树森 吴琼 徐风华 《医药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035-1039,共5页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法测定小鼠血浆奈玛特韦浓度的方法,测定给药后小鼠血浆药物浓度。方法以卡马西平为内标,检测设备选用ACQUITY超高效液相分离系统串联API 4000三重四级杆质谱仪,色谱条件:以Waters BEH C_(1...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法测定小鼠血浆奈玛特韦浓度的方法,测定给药后小鼠血浆药物浓度。方法以卡马西平为内标,检测设备选用ACQUITY超高效液相分离系统串联API 4000三重四级杆质谱仪,色谱条件:以Waters BEH C_(18)(2.1 mm×5.0 mm,1.7μm)为色谱柱,流动相为水(含0.1%甲酸)和甲醇(含0.1%甲酸),梯度洗脱,流速0.4 mL·min^(-1),柱温40℃,进样量5μL;质谱条件采用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多反应监测模式,定量分析奈玛特韦母/子离子对m/z 500.3→110.3,卡马西平母/子离子对m/z 237.3→193.3。结果该方法选择性好,定量下限10 ng·mL^(-1),浓度范围10~2560 ng·mL^(-1)线性方程为Y=0.0036X+0.00295(r=0.9974),定量下限、低、中、高浓度质控样品的批内、批间准确度均<±15%,批内、批间精密度均<15%,血浆奈玛特韦室温放置24 h、-80℃反复冻融3次、经提取后4℃放置3 d等几种条件下稳定性良好。小鼠给药后采样检测,该方法能够灵敏、准确对奈玛特韦浓度进行定量检测。结论该方法具有较好专属性和灵敏度,线性范围能满足定量检测需求,方法准确度与精密度均符合202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可用于小鼠血浆奈玛特韦的定量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奈玛特韦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血药浓度 新型冠状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熔融制样-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快速测定肥料中Fe_(2)O_(3)、K_(2)O、Mn、Cu、Zn组分含量
20
作者 姚泽 姚旭耀 +3 位作者 周瑾瑾 彭君 叶鹏 谢练武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454-1462,共9页
肥料中元素的分析对植物的生长研究至关重要,通过研究熔融样品制备玻璃片的稀释比,探究稀释比对荧光强度的影响从而得出最佳稀释比为10∶1,针对X射线荧光光谱法在测量Fe_(2)O_(3)、K_(2)O、Mn、Cu、Zn组分存在缺乏标准曲线及检测范围窄... 肥料中元素的分析对植物的生长研究至关重要,通过研究熔融样品制备玻璃片的稀释比,探究稀释比对荧光强度的影响从而得出最佳稀释比为10∶1,针对X射线荧光光谱法在测量Fe_(2)O_(3)、K_(2)O、Mn、Cu、Zn组分存在缺乏标准曲线及检测范围窄等问题,在最佳测量条件下,选择标准物质等进行互配,采用基本参数法校正基体效应后,建立校准曲线,建立了熔融法-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肥料中Fe_(2)O_(3)、K_(2)O、Mn、Cu、Zn组分的方法。采用熔融法-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快速测定肥料中铁、钾、锰、铜和锌元素。采用Li_(2)B_(4)O_(7)-LiBO_(2)混合熔剂(m∶m=67∶33)熔融制样,以LiBr溶液为脱模剂,在500℃下熔融12 min制得玻璃片。实验表明,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5%,加标回收率均在90.0%~105%,方法简单高效、不需要化学试剂,能够准确测定肥料样品中Fe_(2)O_(3)、K_(2)O、Mn、Cu、Zn组分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融法 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 肥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