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UPLC-QTOF/MS结合网络药理学探讨诃子与草乌配伍“异病同治”类风湿性关节炎和痛风性关节炎作用机制
1
作者 阿如娜 韩志强 +5 位作者 娜仁朝克图 呼和木仁 王布和朝鲁 乌兰其其格 乌日力嘎 青萨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24年第10期1678-1690,共13页
目的:探讨诃子与草乌配伍“异病同治”类风湿性关节炎(RA)和痛风性关节炎(GA)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数据挖掘技术找出治疗“图赖”病的核心药物组合(诃子-草乌),并使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法(UPLC-QTOF/MS)检测大鼠灌胃... 目的:探讨诃子与草乌配伍“异病同治”类风湿性关节炎(RA)和痛风性关节炎(GA)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数据挖掘技术找出治疗“图赖”病的核心药物组合(诃子-草乌),并使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法(UPLC-QTOF/MS)检测大鼠灌胃诃子与草乌配伍药物后的入血成分;运用PubChem、Swiss Target Prediction、GeneCards、OMIM、DisGeNET、Metascape等多个数据库检索诃子与草乌化学成分对应靶点、RA和GA的疾病靶点,以及代谢通路等信息,利用Cytoscape3.8.2软件构建成分-靶点-通路-疾病网络,并利用分子对接方法证实诃子与草乌的主要成分与关键靶点之间的高亲合力。结果:诃子与草乌入血成分相应靶点与RA靶点交集后得到323个交集靶点、与GA靶点交集后得到24个交集靶点,两者共有靶点24个,主要有肿瘤坏死因子(TNF)、肿瘤蛋白p53(TP53)、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酶2(PTGS2)和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与十八碳四烯酸、绢酸、5-(3-羟基-4-乙酰氧基-1-丁基)-2,2'-联噻吩、灵芝酸H等有紧密联系,涉及通路有TNF信号通路、破骨细胞分化通路、癌症通路等。分子对接结果显示灵芝酸H和TNF、5-(3-羟基-4-乙酰氧基-1-丁基)-2,2'-联噻吩和MMP-9有强烈对接活性。结论:蒙古族药诃子与草乌配伍治疗RA和GA具有多靶点效应,可能通过炎症反应的调节、细胞对生物刺激的反应、对细菌源分子的反应、磷酸盐代谢的正调控和对激素的反应等通路发挥“异病同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诃子 草乌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网络药理学 类风湿性关节炎 痛风性关节炎 异病同治 数据挖掘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小舌根草苷的制备及其在大鼠体内代谢产物的UPLC-QTOF/MS鉴定 被引量:2
2
作者 陈家全 王慧 +3 位作者 张志远 翟小婷 殷蓉 朱粉霞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77-682,共6页
通过AB-8大孔吸附树脂对胆木药材水提液进行吸附,用不同比例的乙醇水溶液对其梯度洗脱,通过分离纯化获得纯度较高的短小舌根草苷单体。用UPLC-QTOF/MS分析技术鉴定大鼠灌胃短小舌根草苷后,尿液、粪便以及胆汁中该成分可能的代谢产物。... 通过AB-8大孔吸附树脂对胆木药材水提液进行吸附,用不同比例的乙醇水溶液对其梯度洗脱,通过分离纯化获得纯度较高的短小舌根草苷单体。用UPLC-QTOF/MS分析技术鉴定大鼠灌胃短小舌根草苷后,尿液、粪便以及胆汁中该成分可能的代谢产物。采用全扫描方式采集所有成分准确MS/MS数据,利用MetaboLynx软件分析处理,获得了纯度较高的短小舌根草苷单体并鉴定出了其在大鼠体内的4种代谢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小舌根草苷 制备 代谢产物 uplc-qtof/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PLC-QTOF/MS法快速靶向筛查与测定克氏原螯虾中的三环唑 被引量:2
3
作者 陈建武 彭婕 +3 位作者 甘金华 杨总 张涛 何力 《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 2020年第5期25-30,共6页
建立了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中三环唑的快速筛查和定量检测的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法(UPLC-QTOF/MS法)。筛查样品经酸化乙腈(0.1%甲酸)提取,减压旋蒸浓缩后,50%甲醇(0.1%甲酸)复溶测定。该方法采用全扫描方式... 建立了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中三环唑的快速筛查和定量检测的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法(UPLC-QTOF/MS法)。筛查样品经酸化乙腈(0.1%甲酸)提取,减压旋蒸浓缩后,50%甲醇(0.1%甲酸)复溶测定。该方法采用全扫描方式采集,结合保留时间、精确分子量、同位素比与自建的二级标准谱库数据可进行快速准确的定性确证;对于阳性样品采用二级扫描模式(MRMHR)进行准确定量。采用QuEChERS法对克氏原螯虾肌肉样品中的三环唑进行测定,在0.5~100.0μg/L范围内,空白基质匹配标准曲线为Y=694.34X+29.16,r=0.9995,方法检测限(LOD)为0.5μg/kg,定量限(LOQ)为1.0μg/kg,平均回收率为65.15%~94.24%(n=6),相对标准偏差为5.31%~8.12%。结果表明,本筛查和测定方法具有快速、准确等优点,适用于克氏原螯虾中三环唑的快速筛查和定量测定,可为水产品中农药残留的快速筛查和定量测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氏原螯虾 三环唑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法 QUECHERS 快速筛查 定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PLC-QTOF-MS和UNIFI软件的中药非法添加色素筛查平台建设
4
作者 李明华 张佳婷 +5 位作者 王献瑞 张萍 张毅 周娟 程显隆 魏锋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24年第12期2063-2069,共7页
目的: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法(UPLC-QTOF-MS)分析和UNIFI软件,建立包含45种常见中药非法添加色素的筛查平台,以期为中药材(饮片)质量监管提供技术方法,提高监管效率。方法:采用Waters ACQUITY UPLC BEH-C18色谱柱,以5 ... 目的: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法(UPLC-QTOF-MS)分析和UNIFI软件,建立包含45种常见中药非法添加色素的筛查平台,以期为中药材(饮片)质量监管提供技术方法,提高监管效率。方法:采用Waters ACQUITY UPLC BEH-C18色谱柱,以5 mmol·L^(–1)的乙酸铵水溶液和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0.4 mL·min^(–1),同时利用UPLC-QTOF-MS/MSE进行质谱检测分析,基于电喷雾离子源(ESI)在m/z 50~1200范围内进行正、负离子扫描,并与色素对照试剂进行比对。最后,将45种色素的名称、CAS号、分子式、结构图(.mol格式)、碎片离子等信息导入UNIFI软件,构建中药非法添加色素筛查平台并进行验证分析。结果:成功构建了包含45种添加色素的快速筛查平台,45种色素检测下限为0.33~24.83 ng·mL^(–1),此外对蒲黄、红花、五味子3个品种的市售中药进行了色素筛查,检出有红色和黄色添加色素如金橙Ⅱ、柠檬黄和皂黄等。结论:建立的色素快速筛查平台可快速、简便、高效地实现中药非法添加色素的筛查并有效提高药品监管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素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法 非法添加 UNIFI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upport Vector Machine和UPLC-QTOF-MS的人参生长年限数字化鉴定分析
5
作者 王献瑞 郭晓晗 +6 位作者 张宇 张佳婷 贺方良 荆文光 李明华 程显隆 魏锋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24年第12期2049-2055,共7页
目的: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法(UPLC-QTOF-MS)分析并经量化处理,结合支持向量机(SVM)进行数据建模,对人参生长年限进行数字化鉴定分析。方法:对3、4、5、15年生的人参样品进行UPLC-QTOF-MS分析,以混合质量控制样品为基... 目的: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法(UPLC-QTOF-MS)分析并经量化处理,结合支持向量机(SVM)进行数据建模,对人参生长年限进行数字化鉴定分析。方法:对3、4、5、15年生的人参样品进行UPLC-QTOF-MS分析,以混合质量控制样品为基准进行峰位校正、提取并经量化处理,获取反映化学成分信息的精确质量数-保留时间数据对(EMRT)。结合SVM进行数据建模,同时在5、10、20折内部交叉验证的基础上,通过准确率(Acc)、精确率(P)、曲线下面积(AUC)等参数进行模型评价。基于所建数据模型进行人参生长年限的鉴定。结果:经量化处理后80批人参均获得6556个EMRT,结合SVM建立的数据模型具有优秀的辨识效果,Acc、P及AUC均大于0.900且外部鉴定验证正确率为100%。结论:基于UPLC-QTOF-MS分析,并结合SVM算法能够高效准确地实现人参生长年限的数字化鉴定,可为中药材生长年限鉴定探索及中药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 生长年限 机器学习 支持向量机 数字化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不同品种新疆大果沙棘代谢物的差异
6
作者 韩蓉 马燕 +4 位作者 李圣杰 孟新涛 许铭强 张婷 潘俨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9-29,共11页
为探究不同品种新疆大果沙棘代谢产物的差异性,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UPLC-QTOFMS)结合多元统计分析法和通路富集分析对6种新疆大果沙棘样品(‘混果’、‘巨人’、‘深秋红’、‘无刺丰’、‘向阳’和‘状元黄’)进行非靶向... 为探究不同品种新疆大果沙棘代谢产物的差异性,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UPLC-QTOFMS)结合多元统计分析法和通路富集分析对6种新疆大果沙棘样品(‘混果’、‘巨人’、‘深秋红’、‘无刺丰’、‘向阳’和‘状元黄’)进行非靶向代谢组学研究。结果表明,代谢组学分析共得到334种代谢产物。依据log_(2)FC绝对值≥1和错误发现率(FDR)<0.05分析,‘混果’与‘巨人’共筛选出112种差异代谢物;‘混果’与‘深秋红’间筛选出118种差异代谢物;‘混果’和‘无刺丰’共筛选出67种差异代谢物;‘混果’和‘向阳’共筛选出160种差异代谢物;‘混果’和‘状元黄’共筛选出126种差异代谢物。代谢通路富集分析表明,不同大果沙棘的差异代谢物主要富集在不饱和脂肪酸生物合成、脂肪酸生物合成、色氨酸代谢、黄酮和黄酮醇生物合成等通路上。基于VIP值>1、log_(2)FC绝对值≥1和FDR<0.05筛选标准,发现共有差异代谢物5种,且大果沙棘中脂质和类脂质分子、苯丙烷及聚酮类化合物的总体丰度较高,占比分别在38%~81%和15%~49%之间,其中芥酸酰胺、亚油酸、棕榈酸、水仙苷、异鼠李素-3-O-葡萄糖苷、芦丁等可能是鉴别不同新疆大果沙棘的关键代谢物。非靶向代谢组学可从整体水平上阐明不同品种新疆大果沙棘的代谢差异,为新疆大果沙棘品种选育和加工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大果沙棘 非靶向代谢组学 差异代谢物 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PLC-QTOF-MS法研究甘油三酯作为水生环境中农药污染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被引量:3
7
作者 何聿 夏倩 +6 位作者 王文莉 罗芳 陈金凤 郭雅婷 王建 林振宇 陈国南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31-438,共8页
以鲫鱼为代表性研究对象,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技术,分别研究了3种农药(敌百虫,高效氯氰菊酯和吡虫啉)对其体内代谢的影响.通过Masslynx软件在MS E模式下采集数据,使用UNIFI软件进行自动检测和数据过滤... 以鲫鱼为代表性研究对象,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技术,分别研究了3种农药(敌百虫,高效氯氰菊酯和吡虫啉)对其体内代谢的影响.通过Masslynx软件在MS E模式下采集数据,使用UNIFI软件进行自动检测和数据过滤,并将差异性物质与在线代谢组数据库进行比较,鉴定出甘油三酯类(TGs)物质具有明显差异.其中,吡虫啉对TGs代谢的影响最大,且肝脏的代谢差异比大脑更显著,低浓度的急性暴露诱导肝脏中的TGs积累,其含量与暴露浓度之间的关系符合Michaelis-Menten方程的增长趋势.结果表明,TGs可在短时间内(≤2 h)灵敏地反映农药吡虫啉的低浓度(≤20 ng/mL)暴露,可作为考察吡虫啉对水生生物毒性的潜在生物标记物,有助于建立一种快速、灵敏的预警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 甘油三酯 生物标记物 农药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PLC-QTOF-MS分析乌蔹莓成分及多组分定量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许倩倩 包贝华 +3 位作者 张丽 赵学龙 谈瑄忠 李文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17-524,共8页
目的定性分析乌蔹莓化学成分并对其主要成分建立定量分析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技术,选用ACQUITY UPLC HSS T3色谱柱(2.1 mm×50 mm,1.8μm),以0.1%甲酸水溶液(A)-乙腈(B)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 目的定性分析乌蔹莓化学成分并对其主要成分建立定量分析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技术,选用ACQUITY UPLC HSS T3色谱柱(2.1 mm×50 mm,1.8μm),以0.1%甲酸水溶液(A)-乙腈(B)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0.4 mL/min,质谱采用电喷雾(ESI)离子源,在正、负离子模式下采集数据。运用PeakView软件对结果进行分析,根据化合物的相对保留时间、准分子离子峰和碎片离子峰等信息,并结合对照品和相关文献进行成分鉴定。采用UPLC法对4个主要成分(木犀草素-7-O-葡萄糖苷、芹菜素-7-O-葡萄糖苷、木犀草素、芹菜素)建立含量测定方法。结果从乌蔹莓中共推断并鉴定出31个化学成分,包括黄酮及其苷类6个,香豆素类3个,萜类及三萜类7个,脂肪酸酯类7个,其他类8个。3批乌蔹莓中木犀草素-7-O-葡萄糖苷、芹菜素-7-O-葡萄糖苷、木犀草素、芹菜素含量范围分别为0.061%~0.15%、0.077%~0.14%、0.011%~0.028%、0.020%~0.062%。结论该分析方法可以快速、准确地分析乌蔹莓中的化学成分,建立的定量方法为乌蔹莓质量控制及制剂开发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蔹莓 化学成分分析 uplc-qtof-MS 黄酮类 定量分析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多肽识别技术鉴别蜈蚣
9
作者 吴纤愫 周勇 +4 位作者 吴益春 石婧 张红萍 张梦奇 李彬 《化学分析计量》 2025年第1期46-53,共8页
基于特征肽段建立蜈蚣及其混伪品种的专属性鉴别方法。采用胰蛋白酶对正品蜈蚣(少棘巨蜈蚣)及伪品蜈蚣(多棘巨蜈蚣)进行酶解处理,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和Mass Profiler Professional化学计量学统计分析功能,筛选出3个... 基于特征肽段建立蜈蚣及其混伪品种的专属性鉴别方法。采用胰蛋白酶对正品蜈蚣(少棘巨蜈蚣)及伪品蜈蚣(多棘巨蜈蚣)进行酶解处理,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和Mass Profiler Professional化学计量学统计分析功能,筛选出3个专属性特征肽段,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串联四级杆质谱法进一步验证少棘巨蜈蚣和多棘巨蜈蚣特征肽段的专属性。确定了少棘巨蜈蚣的特征肽段m/z 615.2,多棘巨蜈蚣的特征肽段m/z 477.3和m/z 845.9。该方法专属性强,重复性好,操作简便,可用于蜈蚣及其混伪品种的鉴别,为蜈蚣药材质量评价及研究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 蜈蚣 特征肽段 统计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PLC-QTOF-MS法同时测定春季文冠果叶中11种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 被引量:12
10
作者 路橦 王侠 +3 位作者 李佳鸿 林昱宏 李宁 孙璐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47-154,共8页
目的建立UPLC-QTOF-MS法同时测定春季文冠果叶中11种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方法采用ACQUITY UPLC HSS T3色谱柱(100 mm×2.1 mm,1.8μm),以体积分数0.05%甲酸水为流动相A,体积分数0.05%甲酸乙腈为流动相B,梯度洗脱,流速0.4 mL·m... 目的建立UPLC-QTOF-MS法同时测定春季文冠果叶中11种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方法采用ACQUITY UPLC HSS T3色谱柱(100 mm×2.1 mm,1.8μm),以体积分数0.05%甲酸水为流动相A,体积分数0.05%甲酸乙腈为流动相B,梯度洗脱,流速0.4 mL·min-1,电喷雾离子源(ESI),负离子全扫描模式,选择性离子监测定量方式进行。结果表没食子儿茶素,表儿茶素,杨梅素-3-O-芸香糖苷,芦丁,杨梅苷,山柰酚-3-O-芸香糖苷,槲皮苷,杨梅树皮素,山柰酚-3-O-α-吡喃鼠李糖苷,木犀草素和槲皮素质量浓度分别在0.38~38.00、0.46~46.00、0.90~90.00、0.75~75.00、1.60~160.00、0.45~45.00、0.60~60.00、0.016~1.60、0.30~30.00、0.010~1.00、0.010~1.00 g·L-1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9。精密度、稳定性和重复性的RSD值均小于15%,平均回收率在91.5%~110.4%内,RSD小于6.5%。结论所建立的UPLC-QTOF-MS法适用于文冠果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测定,为文冠果叶的合理应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冠果叶 黄酮类化合物 含量测定 uplc-qtof-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PLC-QTOF MS的食品接触用回收PET中非挥发性有机物的非靶向筛查 被引量:10
11
作者 董犇 吴学峰 +9 位作者 郝天英 李丹 曾莹 吴思亮 寇筱雪 黎梓城 陈胜 林勤保 钟怀宁 郑建国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545-1552,共8页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技术(UPLC-QTOF MS)对经初步清洗后的回收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rPET)瓶片中潜在的非挥发性有机物进行非靶向筛查,并考察了不同沉淀溶剂、去除溶剂方式、测试样品量等前处理方法,以及不同测...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技术(UPLC-QTOF MS)对经初步清洗后的回收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rPET)瓶片中潜在的非挥发性有机物进行非靶向筛查,并考察了不同沉淀溶剂、去除溶剂方式、测试样品量等前处理方法,以及不同测试方法、流动相及洗脱剂梯度等条件对rPET瓶片中非挥发性有机物测定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以0.2 g的rPET瓶片溶于10 mL六氟异丙醇中,20 mL甲醇作为沉淀溶剂、氮吹去除溶剂的前处理方式,以甲醇-0.1%甲酸水体系作为流动相梯度洗脱,采用数据依赖型采集(DDA)模式进行测试。此时获得方法的回收率为66.0%~80.4%,相对标准偏差(RSD)均不高于5.1%,表现出较好的稳定性和可重复性。采用质谱数据库和二级谱图定性,通过结构类似的化合物进行半定量,rPET瓶片中共检出30种非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含量范围为0.038~4.92 mg/kg。检出物质包括环状和线型寡聚物、助剂副产物或降解产物和污染物等非有意添加物27种,其余3种可能是有意添加物。利用建立的非靶向筛查方法以及主成分分析(PCA)对两个不同地域厂家的24种rPET瓶片(rPETC和rPETN)进行检测,结果显示两组样品在正离子模式下有明显差异,检出差异物质15种;负离子模式下差异不明显。表明同类型但不同来源的rPET瓶片具有不同的差异物质。研究表明,所建立的UPLC-QTOF MS筛查方法具有准确可靠、简单、快速等优点,可有效用于食品接触rPET中非挥发性有机物的分析及安全评价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收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rPET)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法(uplc-qtof MS) 非有意添加物 非靶向筛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PLC-QTOF MS的鱼类鳃靶器官代谢组学分析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英杰 姚明珠 +3 位作者 李姗蔚 陈中祥 王鹏 孙言春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193-1199,共7页
针对鱼类鳃靶器官代谢组学研究缺乏准确高效的高通量检测技术的问题,建立了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UPLC-QTOF MS)的分析方法。以图谱总峰面积、代谢物数目、相对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以及葡萄糖、L-亮氨酸、柠... 针对鱼类鳃靶器官代谢组学研究缺乏准确高效的高通量检测技术的问题,建立了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UPLC-QTOF MS)的分析方法。以图谱总峰面积、代谢物数目、相对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以及葡萄糖、L-亮氨酸、柠檬酸等6种代表性内源代谢物的响应值为指标,考察了不同实验条件对鳃组织中代谢物提取覆盖率、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加入样品-试剂比(mg∶μL)为1∶16的预冷甲醇-水(4∶1)低温研磨,并在-20℃下低温静置30 min后离心提取的方法时,鳃组织样本可获得最佳的提取效果。对数据采集过程中的色谱、质谱参数进行优化,进一步提高了代谢物的分离效果和信号强度,并利用质量控制(QC)样品进行了方法学考察。该方法具有较好的仪器精密度、方法精密度和样品稳定性,6种不同极性代表性代谢物的相对峰面积RSD均小于10%,可以满足鱼类鳃靶器官代谢组学研究的要求。研究结果为鱼类鳃靶器官的代谢组学研究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组学 样品前处理 鱼类 超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接稀释-UPLC-QTOF-MS法快速测定辣椒粉中20种合成染料
13
作者 贺光云 韩梅 +7 位作者 邱世婷 吴亚姗 李莹 覃蜀迪 夏斯琪 陈思宇 侯雪 付才力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10-118,共9页
采用直接稀释前处理法,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串联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对辣椒粉中苏丹红等20种禁用合成染料进行快速分析。该方法以水/乙腈/丙酮(v/v/v=2/3/3)混合体系为提取溶剂,提取液未经净化,用0.1%甲酸甲醇溶液稀释5... 采用直接稀释前处理法,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串联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对辣椒粉中苏丹红等20种禁用合成染料进行快速分析。该方法以水/乙腈/丙酮(v/v/v=2/3/3)混合体系为提取溶剂,提取液未经净化,用0.1%甲酸甲醇溶液稀释5倍后进行UPLC-QTOF-MS分析,在8 min内实现20种染料的良好分离及检测,定量限(LOQ)为1~40μg/kg,回收率为54.72%~117.77%,RSD在0.56%~16.27%范围,满足检测要求。将建立的方法应用于30个辣椒粉样品中目标染料的检测,未检出阳性样品。该方法样品前处理过程快速简化,节约溶剂、降低检测成本、缩短分析周期,符合绿色检验检测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粉 直接稀释法 uplc-qtof-MS 合成染料 快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PLC-QTOF-MS/MS分析的芪葵颗粒化学成分系统筛选与识别 被引量:5
14
作者 李长印 陆明霞 +3 位作者 廖健城 黄莉吉 居文政 邹建东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7-69,共13页
目的系统定性表征芪葵颗粒(黄芪、制首乌、黄蜀葵花)中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MS)联用分析方法对芪葵颗粒水提液进行分离检测,获取正、负离子模式下的原始分析数据;借助AB Sciex PeakVie... 目的系统定性表征芪葵颗粒(黄芪、制首乌、黄蜀葵花)中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MS)联用分析方法对芪葵颗粒水提液进行分离检测,获取正、负离子模式下的原始分析数据;借助AB Sciex PeakView软件,综合采用靶向和非靶向的筛选方法,对获得的原始分析数据进行处理,系统筛选鉴定芪葵颗粒中的化学成分;以不少于2个准分子离子的同时出现,排除碎片离子的干扰,锁定筛选所得目标化合物;依据准分子离子及特征二级子离子质谱信息,结合标准品比对,并参考数据库搜索匹配和文献数据比对,对锁定的化合物进行鉴定或合理归属。结果从芪葵颗粒中共筛选出89个化合物,鉴定出71个化合物,包括黄酮类45个,皂苷类14个,蒽醌类4个,二苯乙烯苷类3个,多糖类2个,有机酸类3个。鉴定结果表明羟基化、糖基化、葡萄糖醛酸化、乙酰化、甲基化、丙二酰化等多种转化反应参与了芪葵颗粒多样化学成分的形成。结论基于UPLC-QTOF-MS/MS靶向和非靶向相结合的筛选鉴定方法可快速全面表征芪葵颗粒中的主要化学成分及其涉及的转化反应,为深入探讨芪葵颗粒的质量控制、组方优化和药效物质等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芪葵颗粒 uplc-qtof-MS/MS 系统筛选 成分鉴定 黄芪 制首乌 黄蜀葵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PLC-QTOF-MS和多元统计分析的赤芝道地性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国亮 王晓彤 +4 位作者 王汉波 赵建霞 李振宇 俞飞龙 李振皓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22年第6期979-989,共11页
目的:研究不同产地、不同栽培方式对赤芝中三萜类成分的影响,为赤芝的道地性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法(UPLC-QTOF-MS)对120批赤芝样品进行化学成分分析。将赤芝样品按照浙产/非浙产、浙产段木/非浙... 目的:研究不同产地、不同栽培方式对赤芝中三萜类成分的影响,为赤芝的道地性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法(UPLC-QTOF-MS)对120批赤芝样品进行化学成分分析。将赤芝样品按照浙产/非浙产、浙产段木/非浙产段木、浙产段木/浙产野生、不同发育时期进行模式分类,应用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对赤芝样品进行多元统计分析,用变量重要性投影(VIP)值、t检验筛选出组间差异显著的指标性成分。结果:从供试样品中鉴定出13种响应高、分离度好的灵芝酸类成分。筛选发现,浙产赤芝中灵芝酸D、灵芝烯酸D显著高于非浙产赤芝,可作为浙产赤芝的标志性成分;浙产段木赤芝中灵芝酸D、灵芝酸B、灵芝酸C1、灵芝酸G的含量显著高于非浙产段木赤芝;段木赤芝中灵芝酸A等6个成分均显著高于野生赤芝;随着赤芝子实体逐渐成熟(现蕾期→开伞期→成熟期→采摘期),多数灵芝酸含量呈现下降趋势,但部分样品采摘期(喷孢后)灵芝酸含量较成熟期(喷孢前)高,值得进一步研究。结论:浙产与非浙产赤芝成分差异较明显,且浙产段木赤芝与非浙产段木赤芝成分也存在明显差异,可能与生态环境、种植方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芝 道地性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法 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 灵芝酸D 灵芝烯酸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PLC-QTOF-MS研究不同国家甘草渣黄酮成分差异 被引量:3
16
作者 赵鹏宇 焦利卫 +4 位作者 张志明 杨香瑜 徐建中 连运河 额尔敦巴雅尔 《中国食品添加剂》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11-116,共6页
为详细了解中国新疆省和巴基斯坦俾路支省两国家两个不同产地的甘草经加工后的甘草渣中黄酮类物质的差异,使用超高效液相-串联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Ultra-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quadrupole time of flight mass spectrometr... 为详细了解中国新疆省和巴基斯坦俾路支省两国家两个不同产地的甘草经加工后的甘草渣中黄酮类物质的差异,使用超高效液相-串联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Ultra-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quadrupole time of flight mass spectrometry,UPLC-QTOF-MS)分析方法对两种样品成分进行分析比较。研究结果表明,UPLC-QTOF-MS方法可有效地将各种化合物分离开来,利用此方法检测比较得出,两种甘草渣黄铜成分差异显著,共同物质仅有5种查尔酮类物质,新疆甘草渣额外检出19种黄酮类成分,俾路支甘草渣额外检出10种黄酮类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串联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 甘草渣 黄酮 成分差异 产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PLC-QTOF-MS/MS对乌药中阿朴菲类生物碱炮制前后差异的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佘波 向星亮 +5 位作者 时庆欣 金姝娜 张丽君 宋成武 苏超 黄荣增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1年第13期8-12,F0003,共6页
目的通过UPLC-QTOF-MS/MS对乌药中阿朴菲类生物碱进行鉴别和表征,并考察不同炮制方法对其影响。方法采用Waters ACQUITY BEH C18色谱柱(1.7μm,2.1 mm×100 mm),柱温40℃;流动相甲醇-水,梯度洗脱;采用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模式下MSE... 目的通过UPLC-QTOF-MS/MS对乌药中阿朴菲类生物碱进行鉴别和表征,并考察不同炮制方法对其影响。方法采用Waters ACQUITY BEH C18色谱柱(1.7μm,2.1 mm×100 mm),柱温40℃;流动相甲醇-水,梯度洗脱;采用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模式下MSE(全信息串联质谱技术)扫描采集,分析生品及炮制品中阿朴菲类生物碱类化合物。结果共鉴别出36种阿朴菲类生物碱。与生乌药比较,经炒制后,阿朴菲类生物碱相对含量下降18个,增加9个;经醋制后,相对含量下降21个,增加6个;经酒制后,相对含量下降21个,增加6个;经盐制后,相对含量下降23个,增加7个。结论炮制后乌药中大多数阿朴菲类生物碱的含量变化显著,可为乌药炮制后功效变化物质基础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药 炮制 阿朴菲型生物碱 uplc-qtof-MS/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PLC-QTof-MS研究玫瑰花和月季花非挥发性化学组分的差异 被引量:2
18
作者 吴娟娟 曹凯航 +2 位作者 赵益菲 吴迪 程远欣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2020年第12期91-98,共8页
为了解玫瑰花和月季花两个不同品种的成分组成和差异,利用超高效液相-串联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分析法对两种物质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将样品中的成分进行有效分离。通过实验,玫瑰花共检出43种化合物,月季花共检出25种化合... 为了解玫瑰花和月季花两个不同品种的成分组成和差异,利用超高效液相-串联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分析法对两种物质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将样品中的成分进行有效分离。通过实验,玫瑰花共检出43种化合物,月季花共检出25种化合物。其次,玫瑰花中发现更多的黄酮、磷脂及糖酯类成分,并在其提取物中发现亚精胺类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串联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 玫瑰 月季 成分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PLC-QTOF-MS技术在摩罗丹浓缩丸质量稳定性评价中的应用
19
作者 刘会云 田颖瑞 +3 位作者 睢建亮 王梦蕾 殷苗苗 王珍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20年第9期1539-1544,共6页
目的:利用液质联用技术对中药所含化学成分进行分析,探究其在中药质量稳定性评价中的应用。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串联飞行时间质谱法(UPLC-QTOF-MS)对摩罗丹浓缩丸样品进行测定,通过对比分析10个不同批次摩罗丹浓缩丸的检测结... 目的:利用液质联用技术对中药所含化学成分进行分析,探究其在中药质量稳定性评价中的应用。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串联飞行时间质谱法(UPLC-QTOF-MS)对摩罗丹浓缩丸样品进行测定,通过对比分析10个不同批次摩罗丹浓缩丸的检测结果,并结合主成分分析(PCA),对摩罗丹浓缩丸的质量稳定性进行评价。结果:利用UPLC-QTOF-MS技术,摩罗丹浓缩丸中共鉴定出367种化学成分。通过对比分析10个不同批次摩罗丹浓缩丸所含化学成分种类及数量,得出不同批次样品所含化学成分的平均重复率达到92%,并通过PCA证明其整体质量稳定性较好。结论:利用液质联用技术结合PCA为摩罗丹浓缩丸的整体质量评价提供参考,并为中药作用物质成分分析提供新的检测方法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罗丹浓缩丸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串联飞行时间质谱法 质量稳定性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鸭跖草及其伪品竹节菜的数字化鉴定分析
20
作者 张佳婷 王献瑞 +7 位作者 贺方良 荆文光 郭晓晗 李明华 余坤子 杨建波 程显隆 魏锋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24年第12期2056-2062,共7页
目的: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法(UPLC-QTOF-MS)和数字“身份证”,实现鸭跖草及其伪品竹节菜的数字化鉴定分析。方法:利用UPLC-QTOF-MS对鸭跖草、竹节菜进行分析。经Progenesis QI量化后,分别提取不同批次鸭跖草、竹节菜... 目的: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法(UPLC-QTOF-MS)和数字“身份证”,实现鸭跖草及其伪品竹节菜的数字化鉴定分析。方法:利用UPLC-QTOF-MS对鸭跖草、竹节菜进行分析。经Progenesis QI量化后,分别提取不同批次鸭跖草、竹节菜的共享离子信息,筛选得到各自的特异性离子数组,并根据离子强度输出前n个离子信息分别作为鸭跖草、竹节菜的数字“身份证”。以上述数字“身份证”为基准进行样品的匹配鉴定,反馈匹配可信度。结果:基于鸭跖草和竹节菜的数字“身份证”,能够高效快速地实现两者在个体水平上的数字化鉴定,且鸭跖草和竹节菜的匹配可信度均大于68.00%,即使混合样品中含有5%的竹节菜也能被高效、准确地鉴定识别。结论:基于UPLC-QTOF-MS和数字“身份证”,能够在个体水平上实现鸭跖草及其伪品竹节菜的快速数字化鉴定分析,有利于鸭跖草的质量控制,为中药数字化质量控制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跖草 数字化 数字“身份证” 鉴定分析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