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5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面向新型电力系统的S-CO_(2)循环发电技术进展
1
作者 李红智 张一帆 +6 位作者 白文刚 杨玉 李凯伦 周毓佳 孙山 张旭伟 倪依柯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5342-5357,I0001,共17页
超临界二氧化碳(supercritical CO_(2),S-CO_(2))循环发电是以CO_(2)为工质、整个循环系统均在CO_(2)临界点以上运行的新型动力循环发电技术,具有高参数效率高、全负荷灵活性好、机组占地面积小和热源适用性广等优点,是国内外普遍认可... 超临界二氧化碳(supercritical CO_(2),S-CO_(2))循环发电是以CO_(2)为工质、整个循环系统均在CO_(2)临界点以上运行的新型动力循环发电技术,具有高参数效率高、全负荷灵活性好、机组占地面积小和热源适用性广等优点,是国内外普遍认可的变革性热力发电技术。该技术在高效灵活火电、高参数光热发电和液态金属小型核电等应用领域,相比传统蒸汽动力循环更具优势,对我国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意义重大。该文重点分析S-CO_(2)循环系统构建、核心设备设计、动态仿真和运行控制等关键技术国内外的最新研究进展及下一步亟待解决的技术难点,可为S-CO_(2)循环发电的技术迭代和示范应用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二氧化碳动力循环 循环构建 新型换热设备 旋转机械 运行控制策略 新型电力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对地震科考工作的可操作性余震概率预测及检验——以西藏定日M_(S)6.8地震为例
2
作者 张盛峰() 张永仙 《地震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35-849,共15页
2025年1月7日发生的西藏定日6.8级地震对当地经济和群众生命造成了重大灾害。震后,中国地震局围绕此次地震,采用不同学科手段开展了跟踪式分析的科考工作,其中序列特征分析和震后余震概率预测分析是一项重要且有意义的工作内容。为增进... 2025年1月7日发生的西藏定日6.8级地震对当地经济和群众生命造成了重大灾害。震后,中国地震局围绕此次地震,采用不同学科手段开展了跟踪式分析的科考工作,其中序列特征分析和震后余震概率预测分析是一项重要且有意义的工作内容。为增进对此次地震序列的认识并及时为科考工作提供支撑,文中针对震后7.1d已经积累的余震序列数据,采用时间ETAS模型,以0.1d为间隔进行了跟踪式分析,对未来1d进行余震短期概率预测,并使用描述概率预测结果与实际观测一致性的Brier评分方法对模型效能进行检验,获得以下主要认识:1)余震序列整体呈现贴近正常水平的衰减速率(p=1.06),触发产生的“子事件”比例不高(α=1.58),模型整体拟合情况与余震实际发生情况基本一致;2)模型参数从震后第2.8d开始趋于稳定,震后短时间内余震记录不全的问题会对模型拟合产生影响;3)该模型的预测曲线能够快速反映第6.5d发生的5.0级余震情况,显示出该模型对此类工作中余震短期预测较强的适应性和应用的潜在价值;4)针对以上跟踪式分析预测结果的Brier评分结果显示,该模型对3.5级、 4.0级和5.0级以上余震的预测优于随机预测(score<0.25),其中对4.5级和5.0级以上余震的预测效能随时间不断提升。文中探讨了将Brier评分方法应用于时间ETAS模型概率预测效能评估中的潜力,发现其在综合评估预测表现及预测能力随时间变化方面具有较大优势,该模型的可操作性预测框架对支撑地震科学考察和辅助地震决策具有重要价值,同时讨论了下一步开展此类工作需要解决的潜在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定日M_(s)6.8地震 可操作的地震预测 传染型余震序列模型 余震概率预测 效能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梯形算法的步进电机控制研究
3
作者 夏国峰 冯楼静 +3 位作者 郭延川 余杨 李欣 郝向阳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8-91,111,共5页
针对步进电机启、停环节的失步和过冲现象,提出一种S-梯形算法,对步进电机精确控制展开研究。建立S-梯形算法的数学模型,并在步进电机主控制程序中实现,采用仿真计算方法和试验测试方法对比分析采用S-梯形算法与梯形算法和S形算法情况... 针对步进电机启、停环节的失步和过冲现象,提出一种S-梯形算法,对步进电机精确控制展开研究。建立S-梯形算法的数学模型,并在步进电机主控制程序中实现,采用仿真计算方法和试验测试方法对比分析采用S-梯形算法与梯形算法和S形算法情况下的控制精度和工作效率。研究结果表明,提出的S-梯形算法相对现有算法,可有效提升步进电机的控制精度和工作效率,对于提升步进电机控制精度和工作效率研究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步进电机 s-梯形算法 控制精度 工作效率 仿真计算 试验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NIX系统V中的STREAMS机制
4
作者 尤晋元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5期7-11,67,共6页
STREAMS机制是操作系统设计和实现中使用的一种重要新技术.本文说明这种机制的主要优点、它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包括:队列、消息、流首、模块、流量控制和基于流的管理等.
关键词 操作系统 unix sTREA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S Zorb装置运行情况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韩乔昆 艾中秋 王卿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73-78,共6页
介绍了国内S Zorb装置的分布情况以及其中28套工业装置在2023年的运行情况,通过对比不同S Zorb装置的2023年运行数据发现,不同S Zorb装置原料硫含量和烯烃含量、主要操作参数、辛烷值损失、吸附剂活性虽然存在较大的差别,但所有装置均... 介绍了国内S Zorb装置的分布情况以及其中28套工业装置在2023年的运行情况,通过对比不同S Zorb装置的2023年运行数据发现,不同S Zorb装置原料硫含量和烯烃含量、主要操作参数、辛烷值损失、吸附剂活性虽然存在较大的差别,但所有装置均可稳定生产满足国Ⅵ标准的汽油,说明S Zorb装置具有较好的适应性。汇总了2011年以来中国石化S Zorb装置的运行数据,结果发现,中国石化S Zorb装置的原料硫含量波动较大,烯烃含量呈逐年下降趋势,而装置脱硫率基本不变,烯烃饱和反应及辛烷值损失变化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 Zorb 装置分布 运行参数 烯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S面算法的小型ROV艏向和深度运动控制研究
6
作者 李国虎 周焕银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4-38,共5页
带缆遥控水下机器人(ROV)系统艏向与深度运动具有强非线性和运行环境不确定性等特点。针对ROV的运动特点,构建运动控制模型并进行化简,通过构建自适应S面控制法对艏向与深度进行控制,并利用Lyapunov的稳定性判据证明该控制法的稳定性,... 带缆遥控水下机器人(ROV)系统艏向与深度运动具有强非线性和运行环境不确定性等特点。针对ROV的运动特点,构建运动控制模型并进行化简,通过构建自适应S面控制法对艏向与深度进行控制,并利用Lyapunov的稳定性判据证明该控制法的稳定性,通过仿真验证了该控制法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控制品质。同时,与S面控制法相比,自适应S面控制具有更好的动态性能与静态性能,调节速度快、稳定性强,能够准确控制ROV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V 自适应s面控制 艏向控制 深度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D-S证据理论的相控阵雷达作战效能评估 被引量:1
7
作者 郑丽莎 尹东亮 王旋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30-1336,共7页
针对相控阵雷达作战效能评估中战场环境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采用改进Dempster-Shafer(D-S)证据理论对其进行作战效能评估方法的优化。首先,通过构建相控阵雷达作战效能评估指标体系,明确评估指标并赋值权。其次,引入Kulsinski差异和模... 针对相控阵雷达作战效能评估中战场环境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采用改进Dempster-Shafer(D-S)证据理论对其进行作战效能评估方法的优化。首先,通过构建相控阵雷达作战效能评估指标体系,明确评估指标并赋值权。其次,引入Kulsinski差异和模糊熵方法,对传统的D-S证据理论进行改进,减少指标在融合过程中的融合权重不确定性的影响。最后,通过改进D-S证据理论对评估指标进行数据融合,建立评估准确性较高的相控阵雷达作战效能评估模型。通过算例验证分析,所提方法能够有效减少融合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影响,可实现相控阵雷达作战效能评估的目的,提高作战效能评估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控阵雷达 Dempster-shafer(D-s)证据理论 作战效能评估 Kulsinski差异 模糊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沙灾害区铁路运营系统安全韧性评价
8
作者 樊燕燕 王伟宇 冯莉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815-1827,共13页
随着我国铁路线路在风沙灾害区的建设,其运营系统的安全问题也不断突出。为保障我国风沙灾害区铁路运营系统的安全,提出一种安全韧性评价模型。首先,结合压力-状态-响应(Pressure-State-Response,P-S-R)模型,从铁路运营系统和韧性属性... 随着我国铁路线路在风沙灾害区的建设,其运营系统的安全问题也不断突出。为保障我国风沙灾害区铁路运营系统的安全,提出一种安全韧性评价模型。首先,结合压力-状态-响应(Pressure-State-Response,P-S-R)模型,从铁路运营系统和韧性属性的维度出发,通过文献检索与指标筛选,构建了包括压力韧性、状态韧性和响应韧性等2级指标以及风蚀气候侵蚀力、沙丘活化指数、输沙势等3级指标在内的风沙灾害区铁路运营系统安全韧性评价指标体系;其次,以灰色关联分析法改进序关系分析法,结合熵权法和最小信息熵原理得到组合权重,并用可拓云模型理论进行风沙灾害区铁路运营安全韧性评价;最后,选取兰新铁路、包兰铁路和青藏铁路的实际运营线路,通过计算得到5段待评价段的综合云隶属度分别为Ⅱ级、Ⅲ级、Ⅲ级、Ⅳ级和Ⅲ级,并结合压力、状态和响应维度,提出了针对性的安全韧性提升措施。研究结果表明:依据P-S-R模型能构建风沙灾害区铁路运营系统安全韧性评估体系;影响风沙灾害区铁路运营系统安全韧性的2级指标主要是响应韧性,应当给予重视;基于可拓云模型理论的风沙灾害区铁路运营安全韧性评价模型,解决了评估过程缺乏模糊性和随机性的问题。研究中建立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为进一步研究风沙灾害区铁路运营系统的安全韧性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沙灾害区 铁路运营系统 安全韧性评价 P-s-R模型 可拓云模型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S+C/S模式的防洪调度决策支持系统研究及其应用 被引量:10
9
作者 王国利 彭勇 +2 位作者 何斌 梁国华 吕涑琦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58-263,共6页
阐述了我国流域防洪调度系统研究与应用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基于B/S+C/S模式的防洪调度决策支持系统的解决方案.利用桥模式、保护代理模式和Hibernate等先进技术实现了系统设计并完成了系统开发,减少了用户界面、业务逻辑、权限管... 阐述了我国流域防洪调度系统研究与应用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基于B/S+C/S模式的防洪调度决策支持系统的解决方案.利用桥模式、保护代理模式和Hibernate等先进技术实现了系统设计并完成了系统开发,减少了用户界面、业务逻辑、权限管理和数据库几者之间的强耦合关系.较之目前广泛存在的重复开发、资源浪费现状,新方法不仅使两模式的成果得到最大程度的复用,还提高了系统的运行效率.该系统成功运用于辽浑太流域防洪调度决策支持系统,运行结果表明整个系统具有很强的可移植性、通用性与可扩展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s%PLUs%C/s模式 B/s模式 C/s模式 防洪调度系统 设计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S到B/S模式转换的技术研究 被引量:75
10
作者 查修齐 吴荣泉 高元钧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2014年第1期263-267,共5页
随着Internet技术的兴起,致使更多的企业着手将C/S模式向B/S模式迁移。针对传统软件复用技术,对现有C/S模式的遗留系统进行分析,提出一种由C/S模式到B/S模式转换的方法。采用虚拟应用技术和.NET框架下的UIA技术,使用XML文件作为信息交... 随着Internet技术的兴起,致使更多的企业着手将C/S模式向B/S模式迁移。针对传统软件复用技术,对现有C/S模式的遗留系统进行分析,提出一种由C/S模式到B/S模式转换的方法。采用虚拟应用技术和.NET框架下的UIA技术,使用XML文件作为信息交换的载体,实现浏览器对C/S软件的远程操作,利用现有资源完成B/S结构的开发,并且无需修改源C/S软件的代码,体现模式的平台无关性,具有界面统一性、高度可扩展性以及易维护性等特征。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Windows XP的计算器中得到成功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 s模式 B s模式 转换 虚拟应用 UIA技术 远程操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改进多分辨率快速S变换的电能质量扰动识别 被引量:42
11
作者 黄南天 张卫辉 +2 位作者 蔡国伟 徐殿国 李岩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412-1418,共7页
噪声干扰是影响电能质量暂态扰动识别准确率的最重要因素。经过S变换后获得的扰动信号的模时–频矩阵具有灰度图像特点。因此,可通过二维数学形态学方法,滤除噪声干扰,获得更高的识别准确率。首先,针对扰动信号时–频分布特点,设计具有... 噪声干扰是影响电能质量暂态扰动识别准确率的最重要因素。经过S变换后获得的扰动信号的模时–频矩阵具有灰度图像特点。因此,可通过二维数学形态学方法,滤除噪声干扰,获得更高的识别准确率。首先,针对扰动信号时–频分布特点,设计具有不同时–频分辨率的多分辨率快速S变换方法以降低运算量、提高特征表现能力;之后,在阈值滤波基础上,根据信号时–频分布特点,选择线段型、零角度结构元进行灰度级形态学开运算,进一步滤除高频频域噪声;最后,从原始信号、信号傅里叶谱、多分辨率快速S变换模矩阵中提取5种特征建立决策树分类器,识别含噪声信号与6种复合扰动信号在内的12种电能质量信号。通过仿真对比实验发现,新方法具有更好的抗噪能力,更加适用于低信噪比环境下的电能质量信号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能质量 暂态扰动 数学形态学 开运算 s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S波高频衰减参数对云南地区地壳Q值成像 被引量:26
12
作者 周龙泉 刘杰 +2 位作者 苏有锦 马宏生 周俊杰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500-1507,共8页
根据35个数字地震台站记录的云南地区1 999~2007年6429个近震的波形资料,采用遗传算法对S波位移谱的高频衰减进行拟合,得到19009条衰减算子t~*数据.根据这些衰减算子t~*数据,反演得到云南地区地壳Q值分布.结果表明,云南地区的地壳Q值... 根据35个数字地震台站记录的云南地区1 999~2007年6429个近震的波形资料,采用遗传算法对S波位移谱的高频衰减进行拟合,得到19009条衰减算子t~*数据.根据这些衰减算子t~*数据,反演得到云南地区地壳Q值分布.结果表明,云南地区的地壳Q值分布存在显著的横向不均匀性,即红河断裂北侧地壳Q值整体偏低,而红河断裂南侧地壳Q值整体较高.云南地区1900年以来6级以上强震基本上位于低Q值区域,这可能由于强烈构造活动导致地壳产生大量裂隙,且裂隙中充满流体,从而表现为低Q值;但呈北西向的龙陵澜沧—耿马孟连一带的强震却位于高Q值区,这可能与该地区正发育一条新的构造带有关.此外,云南地区的高大地热流点(>80 mW/m^2)基本上位于低Q值区域,热流值与衰减值成负对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地区 s波高频衰减 衰减算子t~* Q值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管道S型铺设过程研究 被引量:13
13
作者 王自发 朱克强 +3 位作者 徐为兵 张天宇 张洋 章浩燕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78-88,共11页
随着海洋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对于海洋油气资源认识的不断增加,海洋油气资源的开发从近海走向远海。作为海洋油气运输主要方式的海洋管道,其铺设问题成为焦点。常见海洋管道工程铺设方法为:拖曳铺设、卷筒铺设、J型铺设、S型铺设。通... 随着海洋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对于海洋油气资源认识的不断增加,海洋油气资源的开发从近海走向远海。作为海洋油气运输主要方式的海洋管道,其铺设问题成为焦点。常见海洋管道工程铺设方法为:拖曳铺设、卷筒铺设、J型铺设、S型铺设。通过引入先进的国际海洋工程软件OrcaFlex并结合国内外关于海洋管道铺设的工程手册及相关规范、标准,如DNV、API、AWS等,实时模拟研究S型海洋管道铺设过程。结合作者工作经历及实际海洋铺管工程背景算例分析,研究铺管上弓段接触点、悬垂段及触底段在铺设过程中的各自静力、动力特性。对海洋管道S型铺设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一些有关设计、工艺和HSE低成本安全高效铺设等方面提出几点有用的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管道 s型铺设 OrcaFlex模拟 HsE高效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NIX系统源级调试器设计 被引量:2
14
作者 熊建新 王鼎兴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30-36,共7页
本文探讨在UNIX操作系统上设计和实现源级调试器的原理和方法。文章首先介绍了Solaris操作系统上与调试有关的系统资源,然后讨论了调试器的内部数据结构。
关键词 调试 unix 操作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Sobel算子的遥感图像道路边缘检测方法 被引量:35
15
作者 谭媛 黄辉先 +1 位作者 徐建闽 陈任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7-11,共5页
从遥感图像中提取道路边缘可以大量简化道路网的测绘与规划工作。传统边缘检测算子由于方向和模板尺寸的局限性,易造成检测结果中边缘点散乱、不连续或过多边缘点误判。基于道路边缘完整且连续的特点,针对传统检测效果并不理想的问题,... 从遥感图像中提取道路边缘可以大量简化道路网的测绘与规划工作。传统边缘检测算子由于方向和模板尺寸的局限性,易造成检测结果中边缘点散乱、不连续或过多边缘点误判。基于道路边缘完整且连续的特点,针对传统检测效果并不理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Sobel算子,即5×5的8方向模板。从Sobel算子的基本原理出发,根据Pascal三角形理论推导出各方向的最优模板。研究表明,该算子不仅能较好地检测出更多方向上的边缘,而且能有效减少误判点,检测出的边缘线条更加平滑、完整,轮廓清晰且连续性好,尤其在弯曲道路检测中表现得更为突出,优于其他算子的检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图像 道路边缘 sOBEL算子 8方向 Pascal三角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S和B/S混合结构的管理信息系统运行模式 被引量:103
16
作者 廖志英 董安邦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84-185,249,共3页
文章首先分析了C/S和B/S两种传统管理信息系统运行模式,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一种基于C/S和B/S混合结构的管理信息系统运行模式。
关键词 管理信息系统 客户/服务器 浏览器/服务器 运行模式 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S理论的主动配电网不确定性潮流及运行风险分析 被引量:6
17
作者 蒲天骄 赵灿 +1 位作者 陈乃仕 董雷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53-61,共9页
基于D-S理论建立联合可能性—概率性的不确定性潮流求解方法,针对主动配电网中各类分布式电源及负荷特性,对呈现概率性及可能性分布的输入变量分类建模,并分别选用无迹变换(UT)算法和α-截集算法求解。讨论不确定性潮流结果的越限情况,... 基于D-S理论建立联合可能性—概率性的不确定性潮流求解方法,针对主动配电网中各类分布式电源及负荷特性,对呈现概率性及可能性分布的输入变量分类建模,并分别选用无迹变换(UT)算法和α-截集算法求解。讨论不确定性潮流结果的越限情况,结合停电损失建立运行风险分析体系。通过改进的IEEE 33节点系统算例,分别在三相平衡和三相不平衡情况下验证不确定性潮流联合求解方法的正确性和算法的时效性,得出风险节点及支路,实现主动配电网的风险感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s理论 概率不确定性 可能不确定性 运行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下改良Swenson法治疗小儿先天性巨结肠症 被引量:6
18
作者 刘继炎 姜斌 +5 位作者 李涛 易军 孙斌 陆如刚 周勇 张纯德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5年第9期702-703,共2页
目的介绍腹腔镜下改良Swenson法治疗先天性巨结肠症的经验和体会.方法应用改良Swenson法治疗先天性巨结肠症100例,短段型21例,常见型72例,长段型7例,年龄8个月~7岁,平均年龄1.5岁.脐部和左右下腹放置内径0.5 cm的0°或30°腹... 目的介绍腹腔镜下改良Swenson法治疗先天性巨结肠症的经验和体会.方法应用改良Swenson法治疗先天性巨结肠症100例,短段型21例,常见型72例,长段型7例,年龄8个月~7岁,平均年龄1.5岁.脐部和左右下腹放置内径0.5 cm的0°或30°腹腔镜和操作钳,设定CO2压力8~12 mmHg,取结肠浆肌层组织做病理诊断,紧贴肠管处理需要切除的结肠系膜血管,达齿状线上0.5~1 cm水平后经直肠肛门内翻拖出切除,结肠直肠全层心形斜形吻合.结果手术时间80~170 min,平均110 min.术中出血量不足10 ml.全部病例治愈,无一例死亡,皮下气肿5例,尿潴留6例,全部病例随访6~18个月,术后结肠炎5例,污粪2例,吻合口狭窄1例,迟发吻合口漏1例.结论腹腔镜下改良Swenson法治疗先天性巨结肠症创伤小,方法简单,具有改良Swenson法的优点,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巨结肠 根治术 小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S证据理论的群决策专家意见集结方法 被引量:14
19
作者 吕文红 吴祈宗 郭银景 《运筹与管理》 CSCD 2005年第2期10-13,25,共5页
将D S证据理论应用于群决策,指出其优势在于应用基本可信度分配函数描述专家意见,并能区分对所描述对象不知道和否定的差异。在专家意见集结上,Dempster证据合成规则有一定的局限性,当证据发生冲突时,会得到不合理的结果。定义了证据间... 将D S证据理论应用于群决策,指出其优势在于应用基本可信度分配函数描述专家意见,并能区分对所描述对象不知道和否定的差异。在专家意见集结上,Dempster证据合成规则有一定的局限性,当证据发生冲突时,会得到不合理的结果。定义了证据间的分歧度,提出一种专家意见集结方法,使得专家意见发生冲突时亦可得到合理的集结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筹学 专家意见集结 证据理论 群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D-S证据理论的雷达工作模式特征层融合识别 被引量:11
20
作者 王星 王志鹏 +3 位作者 呙鹏程 周东青 杜文红 王超 《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5-40,共6页
日趋复杂的战场电磁环境对雷达工作模式识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传统单平台工作模式识别方法的局限性,提出了一种在多平台协同背景下基于Dempster-Shafer(D-S)证据理论的雷达工作模式特征层融合识别算法。该算法运用隶属度函数获得基... 日趋复杂的战场电磁环境对雷达工作模式识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传统单平台工作模式识别方法的局限性,提出了一种在多平台协同背景下基于Dempster-Shafer(D-S)证据理论的雷达工作模式特征层融合识别算法。该算法运用隶属度函数获得基本信任赋值,根据Dempster合成规则,首先对多平台侦收的同一参数数据进行多平台参数内融合,然后进行参数间融合获得合成信任度,最后依据工作模式判定规则识别雷达工作模式。通过仿真实验,多平台融合识别算法的识别率较单平台识别方法平均提高了27%,实验结果说明融合识别方法有效地提高了识别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工作模式识别 信息融合 D-s证据理论 特征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