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空间U统计量法在遥感蚀变信息提取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胡波 朱谷昌 +1 位作者 张远飞 肖燃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2011年第3期71-76,共6页
鉴于传统蚀变异常信息提取方法的局限性,试图在二维光谱特征空间(即散点图)中研究遥感蚀变信息的提取方法。在二维散点图中,两个波段灰度值的联合分布体现了各向异性的特点,聚类常呈类似椭圆形分布。对散点图中点的频数使用空间U统计量... 鉴于传统蚀变异常信息提取方法的局限性,试图在二维光谱特征空间(即散点图)中研究遥感蚀变信息的提取方法。在二维散点图中,两个波段灰度值的联合分布体现了各向异性的特点,聚类常呈类似椭圆形分布。对散点图中点的频数使用空间U统计量法逐个获得地物聚类的椭圆参数,将每个椭圆内的点映射到遥感图像上,经过目视解译,最终获得蚀变异常信息的空间分布。以青海省巴音山地区蚀变信息提取为例,对空间U统计量方法进行了应用,并将提取的异常区域与已获得的各种数据进行对比,发现铁化和泥化区域吻合度较高,取得了比主成分分析更好的蚀变信息提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蚀变异常信息提取 u统计量法 聚类各向异性 二维散点图 异常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静态压缩载荷作用下U型折叠式夹层板芯层变形机理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李遥 刘昆 +1 位作者 沈超明 王加夏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223-230,269,共9页
折叠式夹层板具备优越的力学性能,可满足船舶设计的诸多要求,已开始应用于高端船舶的设计制造中。以U型折叠式夹层板为研究对象,从试验、仿真以及解析三方面,研究了面内准静态压缩载荷作用下U型折叠式夹层板的解析预报方法。通过设计开... 折叠式夹层板具备优越的力学性能,可满足船舶设计的诸多要求,已开始应用于高端船舶的设计制造中。以U型折叠式夹层板为研究对象,从试验、仿真以及解析三方面,研究了面内准静态压缩载荷作用下U型折叠式夹层板的解析预报方法。通过设计开展准静态压缩试验以及相应的数值计算,分析得出了U型夹层板在准静态压缩载荷作用下结构变形的特征并对夹层板的变形过程进行归纳分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折叠式夹层板结构在准静态压缩载荷下的变形模式,建立了折叠式夹层板塑性变形的几何数学模型,并推导出夹层板结构变形抗力的解析计算公式,最后以试验和仿真结果为依据验证解析计算方法和公式的正确性。结果表明:解析结果与试验和仿真结果吻合较好,该研究的解析法对折叠式夹层板压皱性能设计及评估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型夹层板 面内准静态压缩载荷 试验和仿真 变形模式 解析计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大纵肋正交异性组合桥面板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36
3
作者 张清华 张鹏 +2 位作者 刘益铭 余佳 叶仲韬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0-35,共6页
为了解新型大纵肋钢-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正交异性组合桥面板对传统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的受力性能的改善效果,以港珠澳大桥深水区非通航孔6×110m连续钢箱梁桥为背景,建立全桥有限元模型,对2种桥面方案的静力性能进行对比,建立节段... 为了解新型大纵肋钢-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正交异性组合桥面板对传统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的受力性能的改善效果,以港珠澳大桥深水区非通航孔6×110m连续钢箱梁桥为背景,建立全桥有限元模型,对2种桥面方案的静力性能进行对比,建立节段有限元模型,对比2种桥面方案U肋与顶板连接焊缝处的疲劳性能,并分析U肋开口宽度和UHPC结构层厚度对大纵肋钢-UHPC正交异性组合桥面板疲劳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桥面方案下钢箱梁控制点的位移和应力相差不大,所提出的大纵肋钢-UHPC正交异性组合桥面板在中等跨度连续梁桥中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大纵肋钢-UHPC正交异性组合桥面板的疲劳性能显著优于传统正交异性钢桥面板;增大U肋开口宽度会导致U肋与顶板连接焊缝应力幅增加,增加UHPC结构层厚度能显著降低U肋与顶板连接焊缝应力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异性钢桥面板 超高性能混凝土 大纵肋 静力性能 疲劳性能 有限元法 应力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ACTS对多机系统静态电压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19
4
作者 孙元章 曹明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6-10,共5页
针对一个两区域薄弱互连的 4机系统 ,利用负荷裕度指标和P U曲线平坦度指标 ,衡量了FACTS设备对系统静态电压稳定性的影响。连续潮流法潮流计算结果表明SVC ,STATCOM ,TCSC等 3种FACTS设备都可以在不同程度上改善系统的静态电压稳定性 ... 针对一个两区域薄弱互连的 4机系统 ,利用负荷裕度指标和P U曲线平坦度指标 ,衡量了FACTS设备对系统静态电压稳定性的影响。连续潮流法潮流计算结果表明SVC ,STATCOM ,TCSC等 3种FACTS设备都可以在不同程度上改善系统的静态电压稳定性 ,改善的效果与设备参数的选取有关。对于所研究的 4机系统 ,为了提高系统的静态电压稳定性 ,装设TCSC进行串联补偿可以取得比装设SVC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态电压稳定 FACTS 连续潮流法 Pu曲线 负荷裕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差分格式收敛性研究的一种新方法 被引量:2
5
作者 刘济科 杨怡 蔡铭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757-760,共4页
提出了一种对差分格式收敛性进行研究的新方法.应用U变换法和有限差分法,分析了均质简支梁的静力问题,求出了在均布荷载作用下梁的挠度和弯矩的精确解析表达式,并研究其收敛性,得到了收敛率系数的精确值.
关键词 收敛性 差分格式 收敛率 精确解 精确值 解析表达式 变换法 静力 均布荷载 弯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损伤简支梁力学响应的解析 被引量:2
6
作者 董文奇 杨怡 +1 位作者 王玉爽 黄炽辉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7-87,共11页
利用有限元法和U变换法相结合,对带损伤简支梁的力学响应进行了解析研究。首先把简支梁均匀划分为具有n个子结构的周期结构,构造一个等效的循环周期结构系统,将损伤部分看作一个局部荷载项,建立其控制方程,然后对控制方程应用U变换进行... 利用有限元法和U变换法相结合,对带损伤简支梁的力学响应进行了解析研究。首先把简支梁均匀划分为具有n个子结构的周期结构,构造一个等效的循环周期结构系统,将损伤部分看作一个局部荷载项,建立其控制方程,然后对控制方程应用U变换进行解耦,得到节点挠度的解析表达式;在求出损伤单元的位移之后,可以得到整个简支梁的所有节点位移;然后,讨论了单元的损伤程度以及损伤位置对简支梁挠度的影响,并给出了结构固有频率的计算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简支梁 u变换法 损伤 静力分析 固有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