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73篇文章
< 1 2 19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hibitory effect of the interlayer of two-dimensional vermiculite on the polysulfide shuttle in lithium-sulfur batteries
1
作者 CHEN Xiaoli LUO Zhihong +3 位作者 XIONG Yuzhu WANG Aihua CHEN Xue SHAO Jiaojing 《无机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661-1671,共11页
A functional interlayer based on two-dimensional(2D)porous modified vermiculite nanosheets(PVS)was obtained by acid-etching vermiculite nanosheets.The as-obtained 2D porous nanosheets exhibited a high specific surface... A functional interlayer based on two-dimensional(2D)porous modified vermiculite nanosheets(PVS)was obtained by acid-etching vermiculite nanosheets.The as-obtained 2D porous nanosheets exhibited a high specific surface area of 427 m^(2)·g^(-1)and rich surface active sites,which help restrain polysulfides(LiPSs)through good physi-cal and chemical adsorption,while simultaneously accelerating the nucleation and dissolution kinetics of Li_(2)S,effec-tively suppressing the shuttle effect.The assembled lithium-sulfur batteries(LSBs)employing the PVS-based inter-layer delivered a high initial discharge capacity of 1386 mAh·g^(-1)at 0.1C(167.5 mAh·g^(-1)),long-term cycling stabil-ity,and good rate proper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ermiculite nanosheets two-dimensional materials INTERLAYER shuttle effect lithium-sulfur batteri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fluencing factors analysis of hard limestone reformation and strength weakening under acidic effect
2
作者 HOU Ming-xiao HUANG Bing-xiang +2 位作者 ZHAO Xing-long JIAO Xue-jie ZHENG Chen-yang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7期2446-2466,共21页
Roof disaster has always been an important factor restricting coal mine safety production.Acidic effect can reform the rock mass structure to weaken the macroscopic strength characteristics,which is an effective way t... Roof disaster has always been an important factor restricting coal mine safety production.Acidic effect can reform the rock mass structure to weaken the macroscopic strength characteristics,which is an effective way to control the hard limestone roof.In this study,the effects of various factors on the reac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limestone were analyze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cid with stronger hydrogen production capacity after ionization(pK_(a)<0)has more prominent damage to the mineral grains of limestone.When pKa increases from−8.00 to 15.70,uniaxial compressive strength and elastic modulus of limestone increase by 117.22%and 75.98%.The influence of acid concentration is manifested in the dissolution behavior of mineral crystals,the crystal defects caused by large-scale acid action will lead to the deterioration of limestone strength,and the strength after 15%concentration reformation can be reduced by 59.42%.The effect of acidification time on limestone has stages and is the most obvious in the initial metathesis reaction stage(within 60 min).The key to the strength damage of acidified limestone is the participation of hydrogen ions in the reaction system.Based on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method,the influence weights of acid type,acid concentration and acidification time on strength are 24.30%,59.54% and 16.16%,respectively.The research results provide theoretical support for the acidification control of hard limestone roofs in coal min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ard roof acidic effect structural reformation strength weakening influencing factor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rge-scale two-dimensional nonlinear FE analysis on PGA amplification effect with depth and focusing effect of Fuzhou Basin 被引量:2
3
作者 金丹丹 陈国兴 董菲蕃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4年第7期2894-2903,共10页
Based on the explicit finite element(FE) method and platform of ABAQUS,considering both the inhomogeneity of soils and concave-convex fluctuation of topography,a large-scale refined two-dimensional(2D) FE nonlinear an... Based on the explicit finite element(FE) method and platform of ABAQUS,considering both the inhomogeneity of soils and concave-convex fluctuation of topography,a large-scale refined two-dimensional(2D) FE nonlinear analytical model for Fuzhou Basin was established.The peak ground motion acceleration(PGA) and focusing effect with depth were analyzed.Meanwhile,the results by wave propagation of one-dimensional(1D) layered medium equivalent linearization method were added for contrast.The results show that:1) PGA at different depths are obviously amplified compared to the input ground motion,amplification effect of both funnel-shaped depression and upheaval areas(based on the shape of bedrock surface) present especially remarkable.The 2D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PGA displays a non-monotonic decreasing with depth and a greater focusing effect of some particular layers,while the 1D results turn out that the PGA decreases with depth,except that PGA at few particular depth increases abruptly; 2) To the funnel-shaped depression areas,PGA amplification effect above 8 m depth shows relatively larger,to the upheaval areas,PGA amplification effect from 15 m to 25 m depth seems more significant.However,the regularities of the PGA amplification effect could hardly be found in the rest areas; 3) It appears a higher regression rate of PGA amplification coefficient with depth when under a smaller input motion; 4) The frequency spectral characteristic of input motion has noticeable effects on PGA amplification tendenc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ismic effect of basin LARGE-SCALE fluctuation of topography inhomogeneity site focusing effect two-dimensional refined finite element model nonlinear analy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alysis of effect factors-based stochastic network planning model 被引量:1
4
作者 Chu Chunchao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08年第1期112-118,共7页
Looking at all the indeterminate factors as a whole and regarding activity durations as independent random variables, the traditional stochastic network planning models ignore the inevitable relationship and dependenc... Looking at all the indeterminate factors as a whole and regarding activity durations as independent random variables, the traditional stochastic network planning models ignore the inevitable relationship and dependence among activity durations when more than one activity is possibly affected by the same indeterminate factors. On this basis of analysis of indeterminate effect factors of durations, the effect factors-based stochastic network planning (EFBSNP) model is proposed, which emphasizes on the effects of not only logistic and organizational relationships, but also the dependent relationships, due to indeterminate factors among activity durations on the project period. By virtue of indeterminate factor analysis the model extracts and describes the quantitatively indeterminate effect factors, and then takes into account the indeterminate factors effect schedule by using the Monte Carlo simulation technique. The method is flexible enough to deal with effect factors and is coincident with practice. A software has been developed to simplify the model-based calculation, in VisualStudio.NET language. Finally, a case study is included to demonstrate the applicability of the proposed model and comparison is made with some advantages over the existing mode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ochastic network planning ACTIVITY DURATION effect facto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盐碱地治理:现状、问题与展望 被引量:5
5
作者 赵耕毛 杨梦圆 +4 位作者 陈硕 苏纪康 吕慧琳 贾慧昕 刘兆普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26,共13页
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与日俱增,可持续发展的压力越来越大。与耕地一样,盐碱地作为以盐类集积为主要特征的土地资源,不仅承载着污染净化、生物资源、生物多样性、全球碳库、自然文化遗产、景观旅游等重要功... 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与日俱增,可持续发展的压力越来越大。与耕地一样,盐碱地作为以盐类集积为主要特征的土地资源,不仅承载着污染净化、生物资源、生物多样性、全球碳库、自然文化遗产、景观旅游等重要功能,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农业生产资料。盐碱地治理是以减少作物逆境胁迫、作物健康及其高产优质为主要目标,对于国家粮食安全、生态环境安全、人类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几十年来,历经几代人的努力,我国科技工作者已基本厘清了盐碱地治理理论体系,并建立了符合我国国情的盐碱地治理技术模式。但是,由于盐碱地类型复杂多样,盐碱化程度不同、治理措施多元化等原因,我国尚未建立起分类分区,精准治理,兼顾高水平与低成本的高效治理方法,更没有建立起盐碱地治理及其长效管理的技术与服务体系框架。本文在论述盐碱地概念的基础上,重点介绍盐碱地主要障碍因子、盐碱地治理基本理论与技术方法、盐碱地治理效果判别标准以及盐碱地农业生产的主要模式,阐述盐碱地治理主要问题及展望,以期启发人们对盐碱地的科学认识,强化盐碱地治理技术的应用与实践,结合现代农业新成果,更好地推动盐碱地农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碱地 治理 粮食安全 障碍因子 技术模式 效果判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建筑业减污降碳协同效应的空间收敛性及驱动因素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任晓松 梁宇琪 +2 位作者 赵敏 高彩虹 薛晓达 《环境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24-735,共12页
建筑业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对中国有序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为了厘清减污降碳协同效应的时空格局与影响路径,基于2012−2022年中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不包括西藏自治区和港澳台地区数据),构建了建筑业减污降碳协... 建筑业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对中国有序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为了厘清减污降碳协同效应的时空格局与影响路径,基于2012−2022年中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不包括西藏自治区和港澳台地区数据),构建了建筑业减污降碳协同效应评价指标体系,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空间收敛模型和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分析了建筑业减污降碳协同效应的时空演变特征、收敛趋势及其驱动因素。结果表明:①2012−2022年,中国建筑业减污降碳耦合协调水平持续提升,从勉强协调阶段逐渐过渡到中级协调阶段,处于中级协调阶段的省份数量占比由10%升至20%。东南沿海经济发达省份的协同水平高于其他地区,北京市和江苏省始终保持在中级协调阶段。②2012−2022年建筑业减污降碳协同效应呈现出明显的空间收敛趋势,以5.7%的年均速度逐渐趋于稳定状态并呈现空间溢出特征。③建筑业碳排放总量、碳排放密度、碳排放强度、能源消耗量、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污染治理投资额是影响建筑业减污降碳协同效应的核心驱动因素。研究显示,建筑业减污降碳协同效应逐渐增强,区域差异趋于缩小,各影响因素表现显著的空间异质性。因此,建议统筹制定多维减污降碳协同治理政策,充分发挥北京市和江苏省的引领作用,进一步推动建筑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业 减污降碳 协同效应 收敛性 驱动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药结合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及对血清炎症疼痛介质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刘艳伟 沈健 +1 位作者 于瑞杰 孟爱霞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6-219,共4页
目的研究针灸联合中药汤剂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及对血清炎症疼痛介质的影响。方法将2020年8月—2022年1月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膝骨关节炎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治疗组40例。对照组单纯应用火针... 目的研究针灸联合中药汤剂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及对血清炎症疼痛介质的影响。方法将2020年8月—2022年1月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膝骨关节炎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治疗组40例。对照组单纯应用火针治疗,治疗组应用火针联合中药汤剂治疗。治疗8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疗效,炎症因子白介素-1(Interleukin-1,IL-1)、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膝关节疼痛及活动度,骨关节炎指数,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50%(39/40)显著高于对照组(80.00%,32/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炎症因子IL-1、IL-6、TNF-α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炎症因子IL-1、IL-6、TNF-α水平均显著下降(P<0.001),并且治疗组炎症因子IL-1、IL-6、TNF-α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治疗前两组膝关节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主动活动及被动活动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显著降低、主动活动及被动活动度显著增加(P<0.001),并且治疗组VAS评分、主动活动及被动活动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estern Ontario and McMaster Universities Osteoarthritis Index,WOMAC)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WOMAC评分显著下降(P<0.001),并且治疗组WOMAC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7.50%(3/40)、10.00%(4/4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联合中药汤剂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显著,能够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更好地缓解患者膝关节疼痛、增加膝关节活动度,从而改善膝关节状况,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关节炎 针灸 中药 汤剂 炎症因子 疗效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旅游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机制研究——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经验 被引量:1
8
作者 刘民坤 邓小桂 +1 位作者 杜芯铭 任莉莉 《旅游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4-72,共19页
城乡收入差距是制约乡村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因素,而乡村旅游发展对乡村经济的影响日益显著。因此,研究如何通过乡村旅游发展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成为学术界的热点话题。文章基于2011—2022年30个省级面板数据,深入分析了乡村旅游发展对... 城乡收入差距是制约乡村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因素,而乡村旅游发展对乡村经济的影响日益显著。因此,研究如何通过乡村旅游发展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成为学术界的热点话题。文章基于2011—2022年30个省级面板数据,深入分析了乡村旅游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乡村旅游发展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具有显著的积极效应,但这种效应呈现明显的区域异质性:在中西部地区,乡村旅游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尤为显著;而在东部地区,这一作用的显著性并不明显。进一步分析显示,乡村旅游发展通过要素配置效应、非农就业效应和乡村创业效应三大渠道影响城乡收入差距,并表现出边际效用递减的特征,即在乡村旅游发展水平较低的中西部省份,这些渠道的影响更为突出。基于此,文章建议坚持走乡村旅游发展道路,进一步提高城乡要素配置效率,不断扩大乡村非农就业规模,持续推进乡村旅游创业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旅游发展 城乡收入差距 异质性 要素配置效应 非农就业效应 乡村创业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技术创新、全要素生产率与企业绩效 被引量:1
9
作者 任颖洁 丁建国 卢阳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69-173,共5页
绿色发展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主旋律,绿色技术创新则是企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引擎。然而,企业在推进绿色技术创新过程中常面临绿色技术创新和传统经营效益提升的双重压力。文章以2012—2021年沪深A股重污染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对绿色... 绿色发展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主旋律,绿色技术创新则是企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引擎。然而,企业在推进绿色技术创新过程中常面临绿色技术创新和传统经营效益提升的双重压力。文章以2012—2021年沪深A股重污染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对绿色技术创新、全要素生产率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企业进行绿色技术创新能够显著提升企业绩效;绿色技术创新通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影响企业绩效。经过更换被解释变量和Bootstrap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稳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技术创新 全要素生产率 企业绩效 中介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人应用与全要素生产率——来自全球生产率分化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永中 刘东升 《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23,共21页
机器人技术作为赋能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不仅直接影响就业需求,还通过就业替代机制和产业结构机制对各国生产率产生分化影响,导致技术红利难以均等惠及所有国家,不利于缩小各国生产率差距。本文通过理论模型分析,推断机器人对生产率具... 机器人技术作为赋能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不仅直接影响就业需求,还通过就业替代机制和产业结构机制对各国生产率产生分化影响,导致技术红利难以均等惠及所有国家,不利于缩小各国生产率差距。本文通过理论模型分析,推断机器人对生产率具有积极影响,且“机器换人”是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重要渠道。基于多个经济体数据的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机器人应用提高了各经济体全要素生产率,但由于高生产率经济体的产业结构与机器人技术的匹配度更高、形成的就业替代效应更强,使其生产率的提升幅度更大,进而总体上加剧了全球生产率分化。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少数产业结构适宜、政策环境良好的低生产率经济体,也能通过大量引入机器人,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与高生产率经济体间的生产率差距,凸显了明确政策导向和优化产业结构以确保机器人等新技术能够带来可持续技术收益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应用 全要素生产率 生产率分化 产业结构 就业替代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我国畜牧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测度及其演变特征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建鑫 《饲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88-192,共5页
乡村振兴背景下,提高畜牧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增强我国畜牧产品稳产保供能力、助力畜牧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前提。文章基于2012—2023年30个省份面板数据,采用熵值法测度我国畜牧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并利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 乡村振兴背景下,提高畜牧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增强我国畜牧产品稳产保供能力、助力畜牧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前提。文章基于2012—2023年30个省份面板数据,采用熵值法测度我国畜牧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并利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深入探究畜牧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我国畜牧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整体呈缓慢上升趋势。从区域层面来看,东部地区畜牧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最高,东北部和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低;从分指标层面来看,我国畜牧业新质劳动资料指数最高,畜牧业新质劳动者指数居中,畜牧业新质劳动对象指数最低。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经济发展水平、科技创新水平、财政支农力度、产业结构和人力资本投入力度均能够提升我国畜牧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因此,文章提出加强畜牧产业科技创新、优化畜牧产业战略布局和转变畜牧产业发展模式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提升我国畜牧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畜牧产业新质生产力 影响因素 双向固定效应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塑料对典型模式生物的毒性效应研究进展
12
作者 张婵 刘彦东 +2 位作者 白雪 席珍华 晋凡斐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8-108,共11页
环境中的新兴污染物——微塑料(microplastics,简称MPs)不仅能通过各种途径进入生物体内产生毒性效应,还易在迁移转化过程中释放有毒化学物质加剧其对生物体的潜在毒性作用.因此,微塑料对生物的毒性效应日益成为环境领域近年来的研究热... 环境中的新兴污染物——微塑料(microplastics,简称MPs)不仅能通过各种途径进入生物体内产生毒性效应,还易在迁移转化过程中释放有毒化学物质加剧其对生物体的潜在毒性作用.因此,微塑料对生物的毒性效应日益成为环境领域近年来的研究热点.笔者通过对大量文献调研,归纳总结了微塑料对生物毒性效应的影响因素,探讨了微塑料对典型模式生物毒性效应与机制的研究现状,旨在对微塑料未来研究方向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塑料 模式生物 毒性效应 作用机制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铁死亡途径探讨针刺联合凉血散瘀汤对脑卒中大鼠的治疗作用
13
作者 江娜 曹奕 +4 位作者 周婷 贾泽坤 杨娅 蒋雷雷 谭辉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734-1740,共7页
目的:探讨针刺联合凉血化瘀汤对缺血性脑卒中大鼠的协同治疗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将SD大鼠按照简单随机法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构建缺血性脑卒中模型)、针刺组(在模型的基础上给予针刺治疗)、药物组(在模型的基础上给予凉血散瘀汤治疗... 目的:探讨针刺联合凉血化瘀汤对缺血性脑卒中大鼠的协同治疗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将SD大鼠按照简单随机法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构建缺血性脑卒中模型)、针刺组(在模型的基础上给予针刺治疗)、药物组(在模型的基础上给予凉血散瘀汤治疗)、联合组(在模型的基础上给予针刺联合凉血散瘀汤治疗),对大鼠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神经行为学评分,并检测脑梗死体积,缺血皮质区铁含量、氧化指标水平、铁死亡相关指标表达。结果:治疗后,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神经学评分、脑梗死体积、铁水平、丙二醛(MDA)表达均显著升高,谷胱甘肽过氧化酶4(GPX4)、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血红素氧合酶1(HO-1)表达均显著降低(均P<0.05);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药物组、联合组大鼠神经学评分、脑梗死体积、铁水平、MDA表达均显著降低,GPX4、Nrf2、HO-1表达均显著升高(均P<0.05);分别与针刺组、药物组比较,联合组大鼠神经学评分、脑梗死体积、铁水平、MDA表达均显著降低,GPX4、Nrf2、HO-1表达均显著升高(均P<0.05)。结论:针刺联合凉血散瘀汤可能介导Nrf2/HO-1通路抑制铁死亡改善缺血性脑卒中大鼠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凉血散瘀汤 缺血性脑卒中 铁死亡 氧化应激 协同作用 核因子E2相关因子2/血红素氧合酶1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维视角的中国交通碳排放与区域驱动要素链分析
14
作者 刘星星 陈媛 +2 位作者 杨青 段召琳 吴婵媛 《环境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67-979,共13页
剖析中国交通碳排放时空关联特征以及要素驱动机制,有利于强化我国区域间碳排放协同治理,对我国“双碳”目标的高质量实现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深入挖掘2010−2022年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交通碳排放的面板数据(不包括港澳台地区数... 剖析中国交通碳排放时空关联特征以及要素驱动机制,有利于强化我国区域间碳排放协同治理,对我国“双碳”目标的高质量实现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深入挖掘2010−2022年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交通碳排放的面板数据(不包括港澳台地区数据)基础上,利用修正引力模型构建交通碳排放空间关联网络,综合社会网络分析模型与机器学习模型,从“时空-集聚-要素”三维视角全面剖析中国交通碳排放的时空动态交互特征、区域集聚效应及差异化驱动机制。结果表明:①碳排放空间网络呈“京津冀−江浙沪”双核心区域关联格局,空间核心虹吸、辐射效应显著。相较于2010年,2022年中部、西部地区中心度占比分别增加2.20%、1.74%,东部、东北地区占比分别下降3.55%、0.39%,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区域融合趋势增强,东北地区近零关联突出其孤立状态。②中国交通碳排放交互路径具有集聚导向性。根据空间关联特征,我国分为交通碳核发展区(京津蒙沪)、交通碳枢溢流区(东南沿海)、交通碳缘低流区(北方内陆)和交通碳中潜力区(中西南域)四类区域,并针对四类区域挖掘多层次驱动要素链。③中国交通碳排放以经济规模、运输结构为主导,人口、能源等多要素“螺旋”波动交织。研究显示,中国交通碳排放网络呈现“高效联通、层级分化、稀疏交织”的区域联系特征,区域集聚效应显著,且要素驱动链具有区域差异性,应当深入实施“统筹协调、区域融合、要素协作”的交通碳减排协同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碳排放 社会网络分析 空间溢出效应 机器学习 驱动要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金融对体育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来自中国体育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艳丽 赵萱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33,共11页
绿色金融是我国体育产业实现高质量的重要驱动力。该研究基于对绿色金融及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内在逻辑的深刻剖析,以我国体育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构建双向固定效应模型,深入探讨了绿色金融发展水平与体育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动态关... 绿色金融是我国体育产业实现高质量的重要驱动力。该研究基于对绿色金融及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内在逻辑的深刻剖析,以我国体育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构建双向固定效应模型,深入探讨了绿色金融发展水平与体育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动态关系及因果链条。研究发现,绿色金融对体育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这主要得益于绿色金融在优化企业生产结构方面产生的积极作用;随着企业外部融资约束的缓解,绿色金融对体育企业生产效率的促进作用进一步增强;在不同经济地带和行业细分领域,绿色金融的影响力呈现出差异性。基于此,从政府、金融机构和企业三个层面提出绿色金融驱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建议:政府应加强绿色政策引导,完善政策体系;金融机构应创新绿色金融产品,促进产业协同;体育服务业企业应瞄准新兴业态提升服务附加值,体育制造业企业应通过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推动新型工业化进程,体育建筑业企业应通过科技赋能推动智慧建造与绿色升级的协同发展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金融 体育企业 全要素生产率 高质量发展 企业生产结构 双向固定效应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维度”比对视角下的研究生课程思政质效评价及改进策略研究——基于江苏省高校研究生课程思政442份有效问卷的实证分析
16
作者 冯绍红 杨静康 高小泽 《江苏高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69-75,共7页
研究生课程思政教育质效评价是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成效的重要检验,也是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持续改进和提升的重要依据。研究综合运用文献调研和深度访谈等方法,探讨能够表征研究生课程思政质效特点的共性因子和表征要素,开发出研究生课... 研究生课程思政教育质效评价是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成效的重要检验,也是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持续改进和提升的重要依据。研究综合运用文献调研和深度访谈等方法,探讨能够表征研究生课程思政质效特点的共性因子和表征要素,开发出研究生课程思政教育质效评价量表,并利用442份面向江苏省高校研究生课程思政教育相关群体的有效问卷进行检验。研究表明:研究生课程思政质效评价有其内在的基本结构,主要包含3个因子50个要素,不同因子和要素的重要度和符合度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性。本研究引入“双维度”差异比概念对这些差异性进行量化解释,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课程思政 质效评价 因子分析 改进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肺息喘汤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疗效及炎症因子、CXCL13和TLR4水平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周明 李炳荣 +1 位作者 骆松梅 张胜娟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82-185,共4页
目的 探讨补肺息喘汤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SCOPD)患者疗效及对炎症因子、TLR4和CXCL13水平影响。方法 选择医院于2022年4月—2024年4月SCOPD患者16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80例与对照组80例。对照组吸入茚达特罗格隆溴铵,观察组在... 目的 探讨补肺息喘汤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SCOPD)患者疗效及对炎症因子、TLR4和CXCL13水平影响。方法 选择医院于2022年4月—2024年4月SCOPD患者16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80例与对照组80例。对照组吸入茚达特罗格隆溴铵,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补肺息喘汤。两组治疗周期8周。比较两组治疗疗效;治疗前后肺功能,6MWT和CAT问卷评分,炎症因子、TLR4和CXCL13水平变化。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8周SCOPD患者FEV1/FVC、PEF、FEV1和6MWT高于治疗前,而CAT评分、TNF-α、IL-6、IL-8、TLR4和CXCL13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8周SCOPD患者FEV1/FVC、PEF、FEV1和6MWT高于对照组,而CAT评分、TNF-α、IL-6、IL-8、TLR4和CXCL13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补肺息喘汤对SCOPD患者治疗疗效显著,可减轻细胞炎症反应,及降低TLR4和CXCL13水平,值得临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肺息喘汤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 疗效 炎症因子 TOLL样受体4 趋化因子CXC配体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粤港澳大湾区市域尺度的绿地空间格局、局地大气因素与居民呼吸健康三者之间的作用机制研究
18
作者 冯娴慧 何慕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22,共8页
绿地空间格局、局地大气因素、居民呼吸健康是风景园林研究的重要领域,前人大多研究已证实三者中任两者之间存在相关性。分析了三者之间的直接或间接作用机制及影响路径。选取粤港澳大湾区的7个城市,采用表征植被的NDVI、LAI,以及表征... 绿地空间格局、局地大气因素、居民呼吸健康是风景园林研究的重要领域,前人大多研究已证实三者中任两者之间存在相关性。分析了三者之间的直接或间接作用机制及影响路径。选取粤港澳大湾区的7个城市,采用表征植被的NDVI、LAI,以及表征景观格局的COHESION等12项绿地空间格局指标,采用气温、风速等4项气候指标和4项大气污染指标表征局地大气因素,采用肺癌发病率、死亡率表征居民呼吸健康,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三者之间的相关性,通过偏最小二乘结构方程模型(PLS-SEM)、Bootstrap自助法研究三者之间的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结果表明,绿地空间格局、大气因素、肺癌三者之间在一些指标中存在相关性。中介效应表现为NDVI通过影响空气污染,间接影响肺癌状况,当CONTIG、SHAPE、SHDI指数作为调节变量时,显著增强了风速对发病率的负相关性影响;当气温作为调节变量时,显著增强COHESION、LPI、AI、PLAND指数对发病率的负相关性影响。因此,提升绿地聚集度、形态多样性,不仅影响气温和风速,还能构建出直接或间接路径以降低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绿地空间格局 大气因素 呼吸健康 中介效应 调节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省际碳排放强度时空演变与多因子驱动机制
19
作者 郑德凤 李欢欢 +1 位作者 郝帅 乌日娜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14-723,共10页
作为衡量节能减排的重要指标,碳排放强度在促进绿色低碳转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依据2000—2021年30个省份面板数据,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核密度估计、标准差椭圆分析及地理探测器方法对中国省际碳排放强度时空动态演变特征、空... 作为衡量节能减排的重要指标,碳排放强度在促进绿色低碳转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依据2000—2021年30个省份面板数据,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核密度估计、标准差椭圆分析及地理探测器方法对中国省际碳排放强度时空动态演变特征、空间集聚效应与多因子驱动机制进行全面分析。结果表明,2000—2021年省际碳排放强度总体呈先缓后急的下降趋势,时间尺度上,从38.464 t·十万元^(-1)(2000年)下降到12.872 t·十万元^(-1)(2021年),同时各地区碳排放强度均呈下降趋势;空间尺度上表现为西部地区碳排放强度最高,其次为东北地区、中部地区,东部地区碳排放强度最低。碳排放强度的核密度曲线整体呈左移趋势,主峰形态的高度变高、宽度变窄,并呈多峰分布,说明碳排放强度处于动态减少趋势,且各省份碳排放强度绝对差异缩小。碳排放强度呈东北—西南的空间分布特征,重心转移方向为西南—东北—西北—北。碳排放强度空间格局呈现北高南低,有显著的空间依赖性且集聚性不断增强;热点分析集聚效应为东南冷、西北热。碳排放强度驱动因子中,外商投资水平和能源消费结构对碳排放强度影响程度最大,且多因子交互驱动作用大于单因子作用,因此降碳减排工作要综合考虑多因子驱动机制。研究结果说明,制定和实施地域性低碳策略至关重要,根据驱动因素影响程度提出针对性降碳措施,可为实现双碳目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强度 时空格局 动态演变 集聚效应 驱动因子 地理探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台经济、市场分割与要素错配
20
作者 何文盛 丁乔颖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78-83,共6页
文章以2012—2021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平台经济、市场分割与要素错配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平台经济不仅能够直接改善要素错配,还可以通过降低市场分割程度来间接改善要素错配。市场分割在平台经济与要素错配... 文章以2012—2021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平台经济、市场分割与要素错配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平台经济不仅能够直接改善要素错配,还可以通过降低市场分割程度来间接改善要素错配。市场分割在平台经济与要素错配之间存在双重门槛效应,伴随市场分割程度提升,平台经济对要素错配的改善作用逐渐弱化。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相较于市场化程度较高、东部地区与经济相对发达省份,平台经济对市场化程度较低、中西部地区及经济相对落后省份要素错配的改善作用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台经济 市场分割 要素错配 门槛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