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GC×GC-QTOF-MS分析不同品种汝城白毛茶白茶的香气特征 被引量:3
1
作者 安勤 鲍肃都 +6 位作者 陈宏宇 安会敏 陈圆 张欣仪 刘洋 刘仲华 黄建安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63-171,共9页
采摘汝城白毛茶1号(RT1)、汝城白毛茶2号(RT2)和汝城白毛茶群体种(QT3)3个品系(种)的一芽二叶鲜叶按照相同的加工工艺(萎凋、干燥)加工成白茶,并探究其香气品质特征。感官定量描述法、顶空固相微萃取法和全二维气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 采摘汝城白毛茶1号(RT1)、汝城白毛茶2号(RT2)和汝城白毛茶群体种(QT3)3个品系(种)的一芽二叶鲜叶按照相同的加工工艺(萎凋、干燥)加工成白茶,并探究其香气品质特征。感官定量描述法、顶空固相微萃取法和全二维气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分析法被用于评价不同品系(种)汝城白毛茶白茶的香气属性和定性定量其挥发性成分。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法、相对香气活性值被用于筛选汝城白毛茶白茶的关键香气成分,并探究不同茶树汝城白毛茶品系(种)对白茶香气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品系(种)汝城白毛茶白茶的香气感官特征存在差异,RT1和QT3虽都有花香,但RT1清香特征显著,QT3具有毫香特征突出,RT2则呈现薄荷香。使用多元统计分析并以P<0.05、变量投影重要性值大于1和相对香气活性值大于1.00为准则,共计10种香气成分被认为是3个茶树品系(种)所制白茶香气差异的原因。苯甲醛对3个汝城白毛茶品种(系)所制白茶的清香具有关键作用。正己醛对RT1的清香形成具有关键作用。苯甲醛、芳樟醇氧化物II、芳樟醇氧化物I对RT2的薄荷香形成具有关键作用。蘑菇醇、柠檬醛和顺-4-庚烯醛对QT3的毫香具有关键作用。研究结果可为汝城白茶香型多元化及不同品系(种)的品系(种)茶关键呈香物质基础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茶 品系(种) 全二维气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分析法 香气 多元统计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斑点追踪超声在左心室壁增厚患者中鉴别Fabry病的价值
2
作者 王崇慧 王涵 +6 位作者 杨颖 刘琳 范芳芳 赵亚雯 张巍 于扬 马为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848-853,879,共7页
目的探索二维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在左心室壁增厚患者中鉴别Fabry病左心室壁增厚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4年8月—2023年2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经临床确诊的23例左心室壁增厚Fabry病患者作为左心室壁增厚组,选取同期北京... 目的探索二维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在左心室壁增厚患者中鉴别Fabry病左心室壁增厚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4年8月—2023年2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经临床确诊的23例左心室壁增厚Fabry病患者作为左心室壁增厚组,选取同期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诊断为高血压左心室壁增厚、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各23例,进行常规超声心动图测量和二维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分析左心房应变以及左心室纵向应变,比较3组间相关参数的差异。运用LASSO回归筛选变量建立鉴别3种疾病的模型。结果Fabry病左心室壁增厚组的左心室整体纵向应变,左心室基底段前壁、前侧壁、中间段下壁纵向应变比高血压左心室壁增厚组明显降低(P<0.05)。Fabry病左心室壁增厚组与肥厚型心肌病组左心房应变、左心室整体及节段纵向应变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常规超声建立的模型相比,联合常规超声心动图与应变的模型诊断效能未明显增加(Z=-1.314~-0.594,P>0.05)。结论肥厚型心肌病及Fabry病患者较高血压左心室肥厚患者左心房、左心室整体及节段纵向应变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下降;但在左心室壁增厚的情况下,相比于常规超声心动图,进一步测量左心室纵向应变以及左心房应变未显示出对3种疾病的鉴别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布里病 超声检查 肥大 左心室 应变 二维斑点追踪超声 诊断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bSe_(2)纳米片优化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埋底界面
3
作者 董鹏宇 姜月 +8 位作者 杨正池 刘立城 李固 文鑫洋 王祯 施信波 周国富 刘俊明 高进伟 《物理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7-136,共10页
有机-无机金属卤化物钙钛矿太阳能电池(PSC)因其优异的光伏性能和低成本制造工艺成为下一代太阳能电池的有利候选者。其中,氧化锡(SnO_(2))具有优异电荷迁移率和电子提取效率,广泛用作钙钛矿太阳电池的电子传输层(ETL),相应的n-i-p型单... 有机-无机金属卤化物钙钛矿太阳能电池(PSC)因其优异的光伏性能和低成本制造工艺成为下一代太阳能电池的有利候选者。其中,氧化锡(SnO_(2))具有优异电荷迁移率和电子提取效率,广泛用作钙钛矿太阳电池的电子传输层(ETL),相应的n-i-p型单结钙钛矿器件已获得高达26.21%的认证效率。SnO_(2)层作为钙钛矿薄膜生长的基底,对钙钛矿埋底界面的形成和薄膜的结晶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然而,由于SnO_(2)和钙钛矿的热膨胀系数存在差异,在后续的退火过程不可避免地会在钙钛矿薄膜中产生残余应力导致晶格畸变,这严重影响了电池的光电性能和稳定性。针对残余应力释放问题,研究人员将不同的聚合物和小分子作为缓冲层应用于SnO_(2)/钙钛矿界面,并取得了一些进展。而与这些绝缘材料相比,二维(2D)纳米片具有高载流子迁移率、宽带隙和优异光吸收性能等特性,是很有前景的界面材料。尤其,2DNbSe_(2)纳米片具有溶液可加工性、高固有电导率以及干净光滑表面(即没有悬空键)等优点。因此,本工作在SnO_(2)/钙钛矿界面引入2D NbSe_(2)纳米片以释放钙钛矿薄膜中的残余拉伸应变,并构建更匹配的能级排列结构。最终,我们制备出了高质量的钙钛矿薄膜,并将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效率从21.81%提高到24.05%。另外,文本的未封装电池在大气条件下老化1000h后,仍保持了91%的初始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二维材料 应变释放 能级排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心动图监测45例法布雷病患者心脏早期受累的特征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李杰 叶敏 +5 位作者 范瑞 张婧薇 刘艳秋 陈艺莉 董吁钢 姚凤娟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13-621,共9页
【目的】分析45例临床确诊的法布雷病(AFD)患者的临床特征,同时应用超声心动图二维斑点追踪技术(2D-STE)评估法布雷病患者应变图像,以期探索法布雷患者心脏早期受累在超声心动图(UCG)上的表现。【方法】本研究为观察性研究。共纳入确诊... 【目的】分析45例临床确诊的法布雷病(AFD)患者的临床特征,同时应用超声心动图二维斑点追踪技术(2D-STE)评估法布雷病患者应变图像,以期探索法布雷患者心脏早期受累在超声心动图(UCG)上的表现。【方法】本研究为观察性研究。共纳入确诊为AFD的患者45例,根据UCG测量左室壁有无肥厚,分为左室壁肥厚组(17例,室间隔或左室后壁厚度≥12 mm)和无左室壁肥厚组(28例)。收集患者基线资料,并对所有患者进行常规UCG检查及二维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分析。应用TomTec工作站分析超声心动图图像,比较两组的临床基线资料、UCG常规参数及心肌应变特征。【结果】本研究共纳入45例AFD患者,年龄(32.33±16.11)岁,其中男性27例(60.00%)。左室壁肥厚组17例(37.78%),无左室壁肥厚组28例(62.22%)。45例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均正常(>50%)。与无左室壁肥厚组相比,左室壁肥厚组患者的靶器官受累比例明显增加。与无左室壁肥厚组相比,左室壁肥厚组患者的E/A,平均E/E'明显升高(P<0.05);左室壁肥厚组的整体、心肌层、心内膜以及各节段的纵向应变(LS),周向应变(CS)及径向应变(RS)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AFD患者心肌层的整体和各节段LS、CS的绝对值均低于心内膜的对应值(P值均<0.05)。AFD患者的中间段的LS、RS绝对值较基底段和心尖段高(P值均<0.05)。【结论】早期收缩功能障碍与左室壁厚度无明显关系。2D-STE心肌应变可以早期监测AFD室壁肌层受累较心内膜严重,而中间段受累较心尖段和基底段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布雷病 左室壁肥厚 二维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 应变 左室功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估长新冠综合征患者早期亚临床心肌损害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赵迪 张艳娟 +1 位作者 王连生 刘加宝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5-190,共6页
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长新冠综合征患者早期亚临床心肌损害的应用价值。方法: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连续入组2022年12月7日我国放开疫情管控后新冠感染患者59例作为观察组,选取新冠流行前门诊者6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 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长新冠综合征患者早期亚临床心肌损害的应用价值。方法: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连续入组2022年12月7日我国放开疫情管控后新冠感染患者59例作为观察组,选取新冠流行前门诊者6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收集患者基本临床资料及心肌损伤标志物等化验指标,采用二维心超及二维斑点追踪技术(two⁃dimensional speckle tracking imaging,2D⁃STI)评估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左室舒张功能E/A、E/e’,左心室整体纵向应变(global longitudinal strain,GLS)及十八节段应变值,计算并比较各组间心率、LVEF、E/A、E/e’、GLS及十八节段应变值。结果:研究发现长新冠综合征患者的左室舒张功能E/A(1.14±0.34 vs.1.46±0.44,P<0.001)、E/e’(8.01±2.08 vs.7.21±1.53,P<0.05)及左室GLS[(-20.57±2.15)%vs.(-21.90±1.73)%,P<0.001]较健康对照组显著下降。进一步行十八节段应变分析发现新冠组患者主要表现为前间隔基底部、前壁中间部、前间隔中间部、下侧壁中间部、前侧壁中间部、前壁心尖部、前间隔心尖部、下壁心尖部、下侧壁心尖部和前侧壁心尖部等十个节段的显著降低(P<0.05)。通过感染后时间的亚组分析发现,随着新冠康复时间延长,患者GLS呈现逐渐改善趋势。结论:新冠后患者常出现左室舒张功能及GLS的下降。而随着新冠康复时间的延长,上述指标呈现逐渐改善趋势。应用2D⁃STI可以定量评估长新冠综合征患者早期亚临床心肌损害,可能为新冠患者的临床诊治提供一定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感染 长新冠综合征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 左室整体纵向应变 心脏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斑点追踪成像评价的心尖相对纵向应变指标对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诊断价值
6
作者 吴永鑫 林胜男 +2 位作者 崔婕琳 黄惠美 阮琴韵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086-1091,共6页
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2D-STI)寻找能反映心尖肥厚型心肌病(AHCM)患者心肌功能学特征的纵向应变指标。方法:回顾性纳入2015年1月至2019年5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确诊的典型AHCM患者30例(AHCM组),另纳入35例原发性高血... 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2D-STI)寻找能反映心尖肥厚型心肌病(AHCM)患者心肌功能学特征的纵向应变指标。方法:回顾性纳入2015年1月至2019年5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确诊的典型AHCM患者30例(AHCM组),另纳入35例原发性高血压左心室肥厚(HTLVH)患者(HTLVH组)和45名健康志愿者(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应用二维超声心动图测量三组患者的心腔大小及室壁厚度,应用2D-STI分析左心室收缩期纵向应变,获得左心室整体纵向应变(GLS)及心尖段、中间段、基底段纵向应变(LS_(A)、LS_(M)、LS_(B))。以心尖与整体及其余节段纵向应变的比值作为心尖相对纵向应变指标,包括心尖与基底段纵向应变比(ABLR,LS_(A)/LS_(B))、心尖与整体纵向应变比(AGLR,LS_(A)/GLS)、心尖与基底-中间段纵向应变比[ABMLR,LS_(A)/(LS_(B)+LS_(M))]。结果:AHCM组与HTLVH组的GL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均<0.05);AHCM组与HTLVH组的LS_(A)、LS_(M)、LS_(B)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但AHCM组以LSA降低为著且低于HTLVH组,而HTLVH组则以LSB降低为著且低于AHCM组(P均<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AHCM组的ABLR、AGLR、ABMLR均明显降低,而HTLVH组的ABLR、AGLR、ABMLR均显著增加(P均<0.05)。ROC曲线显示,在诊断AHCM时,ABLR、AGLR、ABMLR及LS_(A)的AUC为0.873~0.916,ABLR<1.28诊断AHCM的灵敏度(90.0%)和特异度(88.7%)最好。结论:心尖相对纵向应变指标较单一心尖纵向应变值更能反映AHCM患者的心肌功能学特性,尤其ABLR可能有助于鉴别AHCM与其他原因所致的左心室肥厚,可作为AHCM心肌功能损伤的评价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尖肥厚型心肌病 二维斑点追踪成像 心尖收缩功能 心尖相对纵向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斑点追踪技术对心肌梗死患者室壁运动的二维应变研究 被引量:47
7
作者 熊莉 邓又斌 +4 位作者 申屠伟慧 余芬 张芸 黄润青 张清阳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990-993,共4页
目的应用超声斑点追踪技术测量心肌梗死患者梗死节段室壁的二维应变,探讨其诊断局部室壁运动异常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30例正常人及30例心肌梗死患者,分别记录左室短轴(二尖瓣,乳头肌,心尖部)图像和心尖位四腔切面,二腔切面,左室长轴高... 目的应用超声斑点追踪技术测量心肌梗死患者梗死节段室壁的二维应变,探讨其诊断局部室壁运动异常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30例正常人及30例心肌梗死患者,分别记录左室短轴(二尖瓣,乳头肌,心尖部)图像和心尖位四腔切面,二腔切面,左室长轴高帧频图像,应用二维应变软件测量各个节段的二维应变值。结果心肌梗死患者梗死节段共177个,其中158个节段通过超声斑点追踪技术,获得二维应变值。基底段,中间段及心尖段纵向应变值与正常对照组均明显减低,有显著性差异,P<0.01;左室短轴(二尖瓣,乳头肌及心尖部水平)的径向应变及圆周应变与正常对照组均明显减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旋转角度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超声斑点追踪技术可准确评价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为临床评价心肌梗死患者左心收缩功能提供无创性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图描记术 二维应变 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 心室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应变对左心室整体应变与应变率的研究 被引量:33
8
作者 杨颖 陈峰 +3 位作者 张宝娓 齐丽彤 赵锋 何萍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018-1020,共3页
目的评价新的超声软件二维应变(2DS)用于定量左心室整体应变与应变率的可行性与价值。方法采集21例心衰患者与15例正常对照者心尖二腔、三腔、四腔长轴与乳头肌水平短轴二维灰阶动态图。采用心尖双平面Si mpson法测量左室射血分数(EF)... 目的评价新的超声软件二维应变(2DS)用于定量左心室整体应变与应变率的可行性与价值。方法采集21例心衰患者与15例正常对照者心尖二腔、三腔、四腔长轴与乳头肌水平短轴二维灰阶动态图。采用心尖双平面Si mpson法测量左室射血分数(EF)。应用2DS软件由心尖长轴图像测量左室长轴收缩峰值应变(GSL)与应变率(GSrL);乳头肌短轴图像测量左室轴向收缩峰值应变(GSC)与应变率(GSrC)。比较心衰组与对照组各参数测值,分析EF与应变及应变率参数相关性。结果心衰组GSL、GSrL、GSC及GSrC均显著低于正常组(P<0.001)。EF与GSL、GSrL、GSC及GSrC均有良好的相关性(r=0.88,0.87,0.85,0.83)。结论2DS可用于定量左室整体应变与应变率,有望成为客观准确定量左室功能的新方法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应变 应变率 心室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二维应变评价正常人左室扭转和径向位移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4
9
作者 张丽 谢明星 +4 位作者 韩伟 王新房 吕清 王静 王蕾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31-534,共4页
目的应用超声二维应变技术(2DS)探讨正常左室扭转及径向位移运动特征,构建左室-扭转位移环。方法健康成人志愿者58例,取胸骨旁左室心尖和心底短轴观对各水平旋转及径向位移进行定量分析,计算左室扭转及径向位移,构建左室-扭转位移环,并... 目的应用超声二维应变技术(2DS)探讨正常左室扭转及径向位移运动特征,构建左室-扭转位移环。方法健康成人志愿者58例,取胸骨旁左室心尖和心底短轴观对各水平旋转及径向位移进行定量分析,计算左室扭转及径向位移,构建左室-扭转位移环,并记录心底部与心尖部旋转角度峰值和左室扭转角度峰值及达峰时间,收缩期及等容舒张期左室径向位移。结果正常人扭转运动主要表现为心底部顺时针旋转和心尖部逆时针旋转,心脏整体表现为心动周期内逆时针方向为主的扭转运动。左室扭转-位移环均呈"8"字构型。收缩期及等容舒张期左室扭转与径向位移呈线性相关。结论应用2DS技术可无创性评价正常人左室扭转及径向位移运动特征,构建左室-扭转位移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二维应变 左室 心肌收缩 位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二维应变技术评价动脉粥样硬化颈动脉壁弹性 被引量:13
10
作者 朱英 邓又斌 +4 位作者 毕小军 熊莉 刘蓉 伍玉晗 赵策瑶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379-1381,共3页
目的应用超声二维应变技术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颈动脉管壁短轴方向的圆周应变及圆周应变率的分布特点,评价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颈动脉弹性的变化。方法病例组47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根据所采集切面斑块的有无分为斑块组和无斑块组;... 目的应用超声二维应变技术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颈动脉管壁短轴方向的圆周应变及圆周应变率的分布特点,评价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颈动脉弹性的变化。方法病例组47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根据所采集切面斑块的有无分为斑块组和无斑块组;对照组44例正常人。以超声斑点追踪二维应变技术测量各组颈总动脉管壁短轴方向整体及各节段的收缩期峰值圆周应变、峰值圆周应变率。结果病例组中,有斑块组、无斑块组收缩期峰值整体圆周应变、收缩期峰值整体圆周应变率及3~5点、5~7点的收缩期峰值圆周应变、收缩期峰值圆周应变率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有斑块组收缩期峰值整体圆周应变、收缩期峰值整体圆周应变率及3~5点、5~7点、7~9点收缩期峰值圆周应变、峰值圆周应变率较无斑块组明显降低(P〈0.05)。收缩期峰值整体圆周应变率与僵硬度参数(β,r=-0.26,P〈0.05)、压力应变弹性模量(Ep,r=-0.24,P〈0.05)呈显著负相关。结论超声斑点追踪二维应变技术为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颈动脉管壁弹性的评价提供了新的方法,使早期血管壁病变的评价成为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粥样硬化 超声斑点追踪二维应变技术 血管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技术评价肺切除患者早期左心室局部及整体心肌收缩功能 被引量:8
11
作者 陈刘平 邓又斌 +3 位作者 刘红云 刘蓉 朱英 朱美华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10年第3期292-295,共4页
目的应用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技术定量评价肺切除患者手术前后左心室局部和整体心肌收缩功能的变化。方法经胸采集7例全肺切除患者与26例肺叶切除患者术前及术后1周左心室心尖四腔切面、二腔切面、心尖长轴切面的二维灰阶动态图像。运用... 目的应用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技术定量评价肺切除患者手术前后左心室局部和整体心肌收缩功能的变化。方法经胸采集7例全肺切除患者与26例肺叶切除患者术前及术后1周左心室心尖四腔切面、二腔切面、心尖长轴切面的二维灰阶动态图像。运用二维应变分析软件自动测量左心室长轴方向18个节段的收缩应变及左心室心尖四腔切面整体应变(GLS)、二腔切面GLS、心尖长轴切面GLS。对手术前后的检测结果和全肺切除与肺叶切除患者各参数的测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肺切除患者术后各应变参数的测值均显著低于术前(P<0.05)。全肺切除与肺叶切除患者各参数的测值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肺切除患者左心室后壁及侧壁及左心室的GLS术后测值与肺叶切除术患者相比显著减低(P<0.05),其余参数的测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为临床定量评价左心室局部及整体收缩功能提供了简便实用、准确可靠的无角度依赖性的新方法。肺切除患者手术后早期左心室局部及整体收缩功能均低于手术前。肺切除范围越大,左心室心肌的后壁、侧壁以及左心室整体的径向应变受影响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肺切除术 心室功能 二维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应变超声评价室壁运动正常的冠状动脉性心脏病患者的左心室扭转运动 被引量:7
12
作者 沈燕华 高云华 +3 位作者 贺声 杨晔 李馨 张云山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186-1188,共3页
目的应用二维应变超声心动图(2DSE)定量分析常规方法显示室壁运动正常的冠状动脉性心脏病(CHD)患者的左心室扭转运动,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集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38例CHD患者和31例对照组患者的左心室短轴二尖瓣环及心尖水平切... 目的应用二维应变超声心动图(2DSE)定量分析常规方法显示室壁运动正常的冠状动脉性心脏病(CHD)患者的左心室扭转运动,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集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38例CHD患者和31例对照组患者的左心室短轴二尖瓣环及心尖水平切面的二维灰阶动态图像,测量各项左心室扭转指标并获得相应曲线;二维双平面Simpson法测量左心室射血分数。结果各项常规超声指标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心尖及瓣环扭转曲线的正负方向改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整体扭转率的组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心室的扭转方向及整体扭转率可以检出CHD左心室壁收缩异常,敏感性高于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室 二维应变 超声心动描记术 斑点追踪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二维应变成像评价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右室舒张功能 被引量:6
13
作者 胡晓青 谢明星 +4 位作者 吕清 李玲 杨亚利 卢晓芳 贺林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98-201,共4页
目的应用超声二维应变成像技术评价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右室舒张功能。方法选取单纯性甲亢患者43例,正常对照组33例,常规超声心动图测量右室舒张末横径(RVED)、右室射血分数(RVEF)、右室面积变化率(RVP-CA)及三尖瓣口舒张期血流频谱E峰、... 目的应用超声二维应变成像技术评价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右室舒张功能。方法选取单纯性甲亢患者43例,正常对照组33例,常规超声心动图测量右室舒张末横径(RVED)、右室射血分数(RVEF)、右室面积变化率(RVP-CA)及三尖瓣口舒张期血流频谱E峰、A峰及E/A值。经胸采集并存储3个心动周期标准心尖四腔二维图像,运用EchoPAC超声工作站进行脱机分析,在二维应变的模式下,测量右室游离壁基底段、中间段、心尖段3个节段和右室整体的纵向舒张早、晚期峰值应变率(SRe、SRa),并比较各舒张期峰值应变率在两组间有无差异。结果常规超声心动图测量的RVED、RVEF、RVPCA及三尖瓣口舒张期血流频谱E峰、A峰及E/A值在两组间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维应变成像结果显示,单纯性甲亢组右室游离壁各节段SRe、SRe/SRa比值与对照组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各节段SRa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性甲亢组右室整体SRe较对照组减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Ra较对照组增高,SRe/SRa比值较对照组减低,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右室舒张功能受损,超声二维应变成像技术能够定量评价右室长轴舒张功能,其敏感性和准确性高于常规超声,为临床评价右心功能提供了又一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心室功能 二维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技术量化评价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室整体心肌梗死大小:与磁共振延迟强化成像对照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孙旭东 黄子扬 +3 位作者 陈良龙 孙斌 陈智勇 段青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78-482,共5页
目的探讨使用2D-STI技术量化评价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室整体心肌梗死大小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对43例确诊的连续性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行2D-STI、MR延迟强化成像(DE-MRI)。2D-STI左心室整体水平指标包括整体纵向应变(GLS)、旋转及... 目的探讨使用2D-STI技术量化评价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室整体心肌梗死大小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对43例确诊的连续性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行2D-STI、MR延迟强化成像(DE-MRI)。2D-STI左心室整体水平指标包括整体纵向应变(GLS)、旋转及扭转指标,而量化评价左心室整体水平心肌梗死大小指标包括整体心肌梗死容积率及梗死质量。结果在左心室整体水平,GLS与左心室整体心肌梗死容积率显著相关(r=0.620,P=0.008);GLS和心尖最大旋转率是左心室整体心肌梗死容积率的显著预测因子(P=0.005、0.014),标准回归系数(Beta)分别为0.720和0.592;GLS是左心室整体心肌梗死质量的显著预测因子(P=0.024),Beta为0.545。结论在左心室整体水平,2D-STI技术的左心室GLS可准确量化评价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整体心肌梗死大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磁共振成像 心室功能 心肌梗死 二维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斑点追踪成像评价冠心病患者CABG或PCI术治疗前后左室收缩功能 被引量:10
15
作者 王丽萍 夏红梅 +3 位作者 蒋演 任冰 李晓渝 高云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776-780,共5页
目的应用斑点追踪成像技术(speckle tracking imaging,STI)评价冠心病患者行冠脉内支架置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或冠脉搭桥术(coronary artery by pass grafting,CABG)前后不同阶段左心室的局部和整体收缩功能... 目的应用斑点追踪成像技术(speckle tracking imaging,STI)评价冠心病患者行冠脉内支架置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或冠脉搭桥术(coronary artery by pass grafting,CABG)前后不同阶段左心室的局部和整体收缩功能。方法选取新桥医院心内科2010年11月至2011年10月期间行PCI术治疗的冠心病患者35例(男性21例,女性14例),年龄(56.1±12.5)岁,选取本院心外科同期行CABG手术治疗的冠心病患者30例(男性19例,女性11例),年龄(57.8±14.8)岁,分别于手术前3 d、术后1、3、6个月时行超声心动图检查,采集相应时间点的左心室二维图像;另选年龄性别相匹配的48名健康者作为正常对照组;比较分析其常规超声心动图参数、二维应变参数的变化差异,以及各组在各时间点内的相关性。结果①冠心病PCI组及CABG组术前常规心脏超声参数(E/A、LVEF)STI,参数(GBLS、GBRS、GBCS、Prot apex、Prot base、Ptw)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②冠心病PCI组术后1、3、6个月各阶段的参数值均较术前增高且呈递增趋势,但仍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术后各阶段参数值与术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③冠心病CABG组术后3、6个月STI参数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1个月测值较术前比较无明显改善(P>0.05)。④PCI及CABG组的GBLS、GBRS、GBCS均与LVEF显著性相关(P<0.01)。结论STI可以定量评价冠心病患者行PCI或CABG手术治疗前后左室局部及整体收缩功能,对评价治疗效果及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点追踪成像 冠心病 冠脉搭桥术 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 二维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实验性大鼠慢性心力衰竭模型左心室径向收缩功能 被引量:5
16
作者 覃小娟 谢明星 +4 位作者 王静 吕清 方凌云 付倩 黄桂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25-228,共4页
目的探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2D-STI)技术定量评价实验性大鼠慢性心力衰竭模型的左心室心肌径向收缩功能的价值。方法 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手术组(n=25)和假手术组(n=15),分别于术前、术后2、4、8周行超声心动图检查。于左心室腱索水平测... 目的探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2D-STI)技术定量评价实验性大鼠慢性心力衰竭模型的左心室心肌径向收缩功能的价值。方法 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手术组(n=25)和假手术组(n=15),分别于术前、术后2、4、8周行超声心动图检查。于左心室腱索水平测量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收缩末期内径(LVEDs),舒张末期室间隔(IVST),后壁厚度(PWT),计算短轴缩短率(FS)及射血分数(EF)。采集并储存清晰的高帧频左心室乳头肌短轴动态图像。应用二维应变软件脱机分析左心室6节段的收缩期峰值径向应变(PRS)及整体径向应变(GPRS)。比较各指标在手术组不同观察时点、手术组与假手术组同一观察时点的差异。结果与术前及假手术组同一观察时点比较,术后2周手术组各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4周,手术组IVST、PWT增厚(P均<0.05),各节段PRS及GPRS减低(P均<0.05);术后8周,手术组LVEDd、LVEDs测值较之前各观察时点增大,FS、EF值较前明显减低,各节段PRS及GPRS减低(P均<0.05),IVST、PWT较术前、术后2周及同一观察时点假手术组增厚(P均<0.05),但与手术组术后4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重复性测量显示PRS组间及组内测值比较均有较高一致性。结论 2D-STI能观察后负荷增加导致左心室心肌纤维径向重构与收缩功能变化的进展过程,是评价实验性大鼠慢性心力衰竭左心功能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心室功能 二维斑点追踪成像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后局部心肌存活性 被引量:4
17
作者 付倩 谢明星 +6 位作者 王新房 吕清 方凌云 王静 袁莉 程龙 项飞翔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23-626,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后局部心肌存活性的应用价值。方法2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急性心肌梗死组和假手术组,每组10只。于基础状态和恢复灌注24h后对各组大鼠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记录左心室乳头肌短轴高... 目的探讨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后局部心肌存活性的应用价值。方法2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急性心肌梗死组和假手术组,每组10只。于基础状态和恢复灌注24h后对各组大鼠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记录左心室乳头肌短轴高帧频二维图像,测量节段心肌的收缩期峰值径向应变(PRS)、环向应变(PCS),并采用解剖M型超声测量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I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IDs)、短轴缩短率(FS)、射血分数(EF)和室壁增厚率(TR)。实验结束后取大鼠心脏行左心室乳头肌短轴TTC染色并计算节段心肌的梗死面积(AN)。以TTC染色作为金标准,ROC曲线分析上述二维应变及TR参数评价梗死节段的准确性。结果①与心肌梗死组基础状态及假手术组术后相比,心肌梗死组术后的LVIDd和LVIDs值均明显增加,FS、EF和前间隔TR值均明显降低(P<0.05);②与心肌梗死组基础状态及假手术组术后相比,心肌梗死组术后的前间隔、前壁、前侧壁、后侧壁和后间隔的PRS及PCS值均明显减低,心肌梗死组术后前间隔、前壁和前侧壁的PRS及PCS值明显低于其他节段(P<0.05);③以TTC染色所得节段心肌AN>50%为梗死节段,ROC曲线分析显示PCS为判断梗死心肌的最佳指标,PCS值为临界值(-6.14%)时诊断梗死心肌的敏感度为93.75%,特异度为90.91%。结论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能准确量化局部心肌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心室功能 心肌梗死 二维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应变超声心动图定量评价糖尿病患者左室纵向局部心肌功能 被引量:4
18
作者 丛志斌 任卫东 +2 位作者 李宏宇 杨玉洁 姜镔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82-585,共4页
目的:应用二维应变超声心动图(2D-SE)研究左室射血分数正常的2型糖尿病患者左室纵向局部心肌功能改变,探讨2D-SE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GEVivid7-Dimension超声心动图仪分别采集30例糖尿病患者与30例正常对照者心尖左室长轴、心尖四... 目的:应用二维应变超声心动图(2D-SE)研究左室射血分数正常的2型糖尿病患者左室纵向局部心肌功能改变,探讨2D-SE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GEVivid7-Dimension超声心动图仪分别采集30例糖尿病患者与30例正常对照者心尖左室长轴、心尖四腔和心尖左室二腔观的二维灰阶动态图像。应用自动功能成像软件(AFI)自动测量长轴方向左室18节段收缩峰值应变。结果:糖尿病组和对照组左室舒张末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容积(LVESV)、每搏输出量(SV)及左室射血分数均在正常范围,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对照组比较,糖尿病组左室18节段收缩期纵向峰值应变显著降低,各个节段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均P<0.01)。结论:糖尿病患者左室纵向局部心肌收缩功能受损常早于整体收缩功能出现障碍。2D-SE可以用来定量评价左室射血分数正常的糖尿病患者左室局部心肌功能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应变超声心动图 糖尿病 左心室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量组织速度成像与二维应变成像评价冠心病左心室局部收缩功能 被引量:7
19
作者 赵洋 林萍 姜艳娜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66-868,共3页
目的应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QTVI)及二维应变(2DS)检测冠心病患者心肌运动速度和应变率(SR)的变化,探讨其评价冠心病患者心肌局部收缩功能的价值。方法对心绞痛组20例,心肌梗死组25例,正常对照组30名,应用QTVI及2DS分别获得左心室乳头肌... 目的应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QTVI)及二维应变(2DS)检测冠心病患者心肌运动速度和应变率(SR)的变化,探讨其评价冠心病患者心肌局部收缩功能的价值。方法对心绞痛组20例,心肌梗死组25例,正常对照组30名,应用QTVI及2DS分别获得左心室乳头肌水平短轴切面的动态图像,通过测量前壁和下壁心内膜下心肌收缩期运动速度(Ven-do)和心外膜下心肌收缩期运动速度(Vepi),计算相应心肌的应变率(TVI-SR),并用2DS测量局部心肌的应变率(2DS-SR)。结果三组左心室下壁的运动幅度、室壁增厚率、速度和S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心绞痛组和心肌梗死组前壁的Vendo、TVI-SR、2DS-SR明显下降;与心绞痛组比较,心肌梗死组前壁上述指标也均明显下降,且较室壁运动幅度和室壁增厚率下降明显。结论QTVI和2DS可以敏感地评价心肌缺血时心脏局部收缩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定量组织速度成像 二维应变 心室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二维应变成像对正常人左室壁纵向收缩功能的定量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恒 罗显荣 +2 位作者 刘光杰 赵晓月 权太东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4期4093-4096,共4页
目的:探讨正常人左室心肌纵向应变各参数的正常值及其变化规律。方法:采集100例正常人左心室纵向二维动态图像,测量左室壁各节段纵向收缩峰值应变(Peak Systolic Strain,PSS)、纵向峰值位移(Peak Longitudinal Displacement,PLD)及纵向... 目的:探讨正常人左室心肌纵向应变各参数的正常值及其变化规律。方法:采集100例正常人左心室纵向二维动态图像,测量左室壁各节段纵向收缩峰值应变(Peak Systolic Strain,PSS)、纵向峰值位移(Peak Longitudinal Displacement,PLD)及纵向应变达峰时间(Time to Peak Longitudinal Strain,TPLS),对比分析各参数测值。结果:(1)左室整体各参数的正常值:PSS(-24.46±4.98)%、PLD(12.09±6.26)mm、TPLS(362.57±40.92)ms。(2)左室三段间各参数变化规律:PSS自基底段向心尖段逐渐增高,而PLD、TPLS逐渐减低,三段间参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各参数相关性:PSS和PLD、PSS和TPLS呈负相关(r=-0.548;r=-0.211,P<0.01);PLD和TPLS呈正相关(r=0.233,P<0.01)。(4)左室同步性分析:左室三段相对应室壁最大差值(TPLS-dif)及差值标准差(TPLS-dif-SD)为125ms、31.77ms。结论:PSS、PLD和TPLS可直观、定量地评价左心室局部和整体收缩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图描记术 二维应变 心室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