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特征优化和机器学习的水稻叶片氮素反演及检测仪设计
1
作者 王益烜 白驹驰 +3 位作者 解克强 王楠 相爽 于丰华 《农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254-262,共9页
叶片氮素含量是衡量水稻健康的重要指标,无损检测叶片氮素含量对于确保水稻的生长发育和产量至关重要。然而,现有的检测仪存在价格昂贵、体积大、操作环境要求高、无法大面积推广等问题。该研究基于氮素光谱特征的优化与组合,设计了便... 叶片氮素含量是衡量水稻健康的重要指标,无损检测叶片氮素含量对于确保水稻的生长发育和产量至关重要。然而,现有的检测仪存在价格昂贵、体积大、操作环境要求高、无法大面积推广等问题。该研究基于氮素光谱特征的优化与组合,设计了便携式多光谱水稻氮素无损检测仪。该设备的硬件系统由主机和外部叶夹组成,主机包括光谱采集模块、控制与显示模块和外部电源模块,外部叶夹用于固定水稻叶片。在Python3.11.4开发环境下使用PyQt5框架设计了上位机操作界面,用以实现光谱数据的采集、保存以及水稻氮素结果的显示。利用所开发的检测设备采集了“沈农9816”水稻叶片的光谱反射率,以光谱特征为输入,氮素含量为输出,分别构建基于偏最小二乘回归(partial least square regression,PLSR)、极限学习机(extreme learning machine,ELM)、基于蝙蝠算法优化的极限学习机(extreme learning machine based on bat optimization algorithm,BA-ELM)的水稻氮素含量预测模型,其中以特征波段和氮素特征转移指数(nitrogen characteristic transfer index,NCTI)组合所构成的光谱特征为输入的BA-ELM反演精度最高,模型训练集R2为0.792,RMSE为0.423%,测试集R2为0.783,RMSE为0.423%。将预测模型导入到检测设备后对设备的准确性和稳定性进行验证,使用最大残差验证设备检测准确性,得到最大残差绝对值为0.737%,使用变异系数验证设备稳定性,得到最大变异系数为1.901%。结果表明,该研究研发的便携式水稻氮素检测设备具有良好的准确度和稳定性,可以满足水稻氮素含量实时检测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光谱 水稻 便携式检测仪 机器学习 特征波段 植被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光谱遥感的克氏针茅群落生物量估算
2
作者 程云湘 贾子玉 +2 位作者 庄前友 红梅 张凡凡 《草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3-34,共12页
利用高光谱遥感技术能够高效、无损、快速地获取草地地上生物量,对草地畜牧业的动态监测、高效管理及草畜供求关系平衡等具有重要意义。为了估算生长期克氏针茅(Stipa krylovii)群落地上生物量最适宜的光谱变量与植被指数,本研究在内蒙... 利用高光谱遥感技术能够高效、无损、快速地获取草地地上生物量,对草地畜牧业的动态监测、高效管理及草畜供求关系平衡等具有重要意义。为了估算生长期克氏针茅(Stipa krylovii)群落地上生物量最适宜的光谱变量与植被指数,本研究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镶黄旗牧场获取光谱反射率与地上生物量数据,通过原始高光谱数据以及一阶微分、植被指数、绿峰与红谷等变量,运用回归模型建立相应地上生物量估算模型并对比评价模型精度。结果表明:克氏针茅群落在7月-8月的牧草生长过程中,生物量逐渐增加,8月-9月牧草枯黄明显,生物量显著下降(P<0.05)。对原始高光谱进行微分处理有助于提高敏感波段与地上生物量的相关性;在高光谱变量中,利用红边斜率(Dr)构建的线性模型精度最佳,R2为0.94,均方根误差(RMSE)为1.97 g·m^(-2),平均相对误差(MAE)为1.97 g·m^(-2)。在植被指数中,利用土壤调整植被指数(SAVI)构建的多项式模型精度最佳,R2为0.92,RMSE为1.15 g·m^(-2),MAE为1.39 g·m^(-2)。本研究能够为不同高光谱变量估算针茅群落地上生物量提供科学依据,为牧区天然草地实现快速精准的遥感监测提供方法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量 高光谱遥感 模型估测 波段优选 植被指数 光谱变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波段植被指数(TBVI)的柑橘冠层含氮量预测及可视化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王巧男 叶旭君 +2 位作者 李金梦 肖宇钊 何勇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715-718,共4页
氮素(nitrogen,N)是果树生长发育的必需重要元素,及时准确地无损检测果树的氮素水平对果实增产、合理施肥以及减少环境污染等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了基于高光谱成像技术进行柑橘冠层含氮量预测及可视化的可行性。实验采用高光谱成像光谱仪... 氮素(nitrogen,N)是果树生长发育的必需重要元素,及时准确地无损检测果树的氮素水平对果实增产、合理施肥以及减少环境污染等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了基于高光谱成像技术进行柑橘冠层含氮量预测及可视化的可行性。实验采用高光谱成像光谱仪ImSpector V10E(Spectral imaging Ltd.,Oulu,Finland)分别采集柑橘叶片实验室样本和野外整个植株冠层的高光谱图像。利用ENVI软件提取每个叶片样本感兴趣区域(ROD的平均光谱数据作为整个样本的光谱数据进行分析,同时采用杜马斯燃烧法快速定氮仪(Elementar Analytical,Germany)测定叶片样本的含氮量。通过简单相关分析和双波段植被指数(TBVI)的获取,建立基于光谱数据的含氮量预测模型。计算表明,基于811和856nm的双波段植被指数(TBVI)能够建立最佳的柑橘叶片含氮量预测模型(R^2=0.607 1)。在此基础上,计算上述TBVI的冠层图像,把基于该TBVI的含氮量预测模型导入到TBVI图像中计算生成冠层含氮量的预测分布图。图中直观地显示柑橘嫩叶、中叶、老叶的含氮水平从高到低分布,实现了冠层含氮量的可视化。结果表明,利用高光谱成像技术可以实现柑橘冠层氮素水平的检测和诊断,这为实施基于每颗果树信息的变量施肥技术提供了参考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成像技术 养分可视化 双波段植被指数(tbvi) 温州蜜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红光波段日光诱导叶绿素荧光逃逸率的小麦条锈病遥感监测
4
作者 竞霞 张震华 +3 位作者 叶启星 张二妮 赵佳琪 陈兵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179-187,共9页
小麦条锈病是影响小麦产量的主要病害之一,及时探测到病害信息对小麦条锈病的防控具有重要意义。红光波段日光诱导叶绿素荧光(red solar-induced chlorophyll fluorescence,RSIF)能够敏感反映植物光合生理状态,SIF逃逸率与冠层几何结构... 小麦条锈病是影响小麦产量的主要病害之一,及时探测到病害信息对小麦条锈病的防控具有重要意义。红光波段日光诱导叶绿素荧光(red solar-induced chlorophyll fluorescence,RSIF)能够敏感反映植物光合生理状态,SIF逃逸率与冠层几何结构、叶片光学特性和植被光能利用率密切相关。为实现小麦条锈病及时准确的探测,该研究基于SIF逃逸率函数计算方式,利用野外实测数据计算不同尺度SIF(冠层尺度SIFCanopy、光系统尺度SIFPS)及其逃逸率(εCP),分析了RSIF逃逸率(RεCP)监测小麦条锈病的生理基础,探讨了条锈病胁迫下RεCP的响应特性,并将其与SIF及其衍生参数(荧光产率ФF、表观SIF产量SIFy)、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MERIS陆地叶绿素指数(MERIS terrestrial chlorophyll index,MTCI)、简单比值植被指数(simple ratio vegetation index,SR)进行比较。结果表明:RεCP与氮平衡指数(nitrogen balance index,NBI)、叶绿素(chlorophyll,Chl)、类黄酮(flavonoid,Flav)和花青素(anthocyanin,Anth)4个生理参数的相关性均达到了极显著性水平,且优于光系统尺度RSIF和远红光波段SIF(far-red solar-induced chlorophyll fluorescence,FRSIF),与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LAI)的相关性则优于冠层尺度FRSIF,RεCP能够更好地反映病害胁迫引起的作物生理和冠层结构的变化。在冠层尺度FRSIF(FRSIFCanopy)、光系统尺度FRSIF(FRSIFPS)和RSIF(RSIFPS)、红光波段表观SIF产量(RSIFy)及其荧光产率(RФF)、NDVI、MTCI、SR等特征变量中,RεCP与病情严重度(severity level,DSL)的相关性最高。低叶绿素含量(Chl≤30)和中高叶绿素含量(Chl>30)下,RεCP对小麦条锈病胁迫的响应均最为敏感,其与DSL的相关性均优于达到极显著性水平的SIF及其衍生参数和植被指数。RεCP是小麦条锈病遥感监测的适宜因子,研究结果对提高小麦条锈病的遥感监测精度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亦对其他作物胁迫的遥感监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 指数 日光诱导叶绿素荧光 红光波段 逃逸率 光合生理 小麦条锈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去除土壤效应的烤烟叶面积指数及烟碱含量的无人机高光谱监测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蒋薇 严定春 +5 位作者 李栋 孙伟超 薛博文 程涛 李军营 汤亮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30-1240,共11页
[目的]土壤背景在无人机遥感监测中存在干扰作用,本文旨在对烟草长势和品质无人机高光谱监测进行去土壤效应的研究。[方法]通过实施2个品种、4个施氮水平互作处理的烤烟田间试验,利用无人机平台搭载的高光谱相机获取大田关键生育期的烤... [目的]土壤背景在无人机遥感监测中存在干扰作用,本文旨在对烟草长势和品质无人机高光谱监测进行去土壤效应的研究。[方法]通过实施2个品种、4个施氮水平互作处理的烤烟田间试验,利用无人机平台搭载的高光谱相机获取大田关键生育期的烤烟冠层反射光谱数据,并分别使用土壤植被组分光谱分解(3SV)算法与植被指数阈值法去除土壤效应后的各小区平均光谱,利用植被指数优化算法进行全生育期烤烟叶面积指数和烟碱含量的高光谱监测模型构建。[结果]在使用3SV算法后,波段组合与烟叶烟碱相关关系较高的区域分布在λ1:450~500 nm和λ2:580~660 nm组合以及λ1:630~670 nm和λ2:680~700 nm;波段组合与叶面积指数相关关系较高的区域分布于λ1:730~770 nm和λ2:750~800 nm组合以及λ1:510~600 nm和λ2:680~700 nm。基于3SV算法的烟叶烟碱含量与叶面积指数监测模型验证精度均较植被指数阈值算法处理后有不同程度提高,‘云烟87’烟碱的模型验证决定系数R 2从0.64提高到0.88,RMSE从0.71%降低至0.29%,效果最为明显。利用3SV算法与波段优化算法,筛选出与‘云烟87’和‘K326’叶面积指数关系最佳的指数分别为NDLI_(515,691)和NDLI_(764,799);与‘云烟87’和‘K326’烟碱含量关系最佳的指数分别为NDNI_(450,658)和NDNI_(456,654),并建立了适用于监测大田生育期的叶面积指数与叶片烟碱含量的模型。[结论]通过比较不同去除土壤背景算法,发现3SV算法提高了烟草叶面积指数与烟碱监测模型的精度,为无人机高光谱大面积监测烟草长势与品质提供了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SV算法 植被指数阈值法 无人机高光谱 光谱指数波段优化算法 烤烟 土壤背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见光波段无人机遥感的植被信息提取 被引量:323
6
作者 汪小钦 王苗苗 +1 位作者 王绍强 吴云东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52-159,159+158,共8页
无人机遥感具有使用成本低、操作简单、获取影像速度快、地面分辨率高等传统遥感无法比拟的优势。该文通过分析仅含红光、绿光和蓝光3个可见光波段的无人机影像中植被与非植被的光谱特性,同时结合健康绿色植被的光谱特征,借鉴归一化植... 无人机遥感具有使用成本低、操作简单、获取影像速度快、地面分辨率高等传统遥感无法比拟的优势。该文通过分析仅含红光、绿光和蓝光3个可见光波段的无人机影像中植被与非植被的光谱特性,同时结合健康绿色植被的光谱特征,借鉴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的构造原理及形式,提出了一种综合利用红、绿、蓝3个可见光波段的归一化植被指数——可见光波段差异植被指数VDVI(visible-ban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与其他基于可见光波段的植被指数,如过绿指数EXG(excess green)、归一化绿红差值指数NGRDI(normalized green-red difference index)、归一化绿蓝差值指数NGBDI(normalized green-blue difference index)和红绿比值指数RGRI(red-green ratio index)以及仅用绿光波段的提取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VDVI植被提取精度高于其他可见光波段植被指数,且阈值在0附近,较易确定。为了验证VDVI的适用性与可靠性,选取与试验影像同一时期拍摄但不同区域的另一影像使用同样的方法提取植被信息。结果表明:VDVI对于仅含可见光波段无人机遥感影像的健康绿色植被信息具有较好的提取效果,提取精度可达90%以上,适用于仅含可见光波段无人机遥感影像的健康绿色植被信息提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植被 提取 可见光波段 可见光波段差异植被指数VDV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物病虫害遥感监测研究进展 被引量:118
7
作者 张竞成 袁琳 +3 位作者 王纪华 罗菊花 杜世州 黄文江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0期1-11,共11页
农作物病虫害监测目前在数据采集上主要依靠植保人员田间调查、田间取样等传统方式,不仅耗时、费力,而且存在以点代面的代表性差、主观性强和时效性差等弊端,难以满足大范围病虫害实时监测的需求。近年来遥感技术的发展,为大面积、快速... 农作物病虫害监测目前在数据采集上主要依靠植保人员田间调查、田间取样等传统方式,不仅耗时、费力,而且存在以点代面的代表性差、主观性强和时效性差等弊端,难以满足大范围病虫害实时监测的需求。近年来遥感技术的发展,为大面积、快速获取作物和环境信息提供了重要的手段,是未来大面积病虫害监测和预测预报与产量损失评估的重要手段。该文在阐述植物病虫害胁迫光谱响应的生理机制的基础上,对目前病虫害遥感监测中所常用的光谱敏感波段及植被指数进行了汇总、整理,并对病虫害识别、严重度监测和损失评估等方面所使用的算法进行了综述。在此基础上,指出了目前作物病虫害遥感监测中尚需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并就如何实现大面积作物病虫害遥感监测提出了解决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病害 虫害控制 作物 光谱特征波段 植被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层水平互花米草叶片光合色素含量的高光谱遥感估算模型 被引量:17
8
作者 艾金泉 陈文惠 +4 位作者 陈丽娟 张永贺 周毅军 郭啸川 褚武道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175-1186,共12页
以闽江河口鳝鱼滩湿地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的实测冠层高光谱反射率和叶片光合色素含量(LPPC)为数据源,在分析LPPC与原始光谱反射率、一阶导数光谱反射率、22种已报道光谱指数和14种新构建的植被指数相关性的基础上,利用直... 以闽江河口鳝鱼滩湿地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的实测冠层高光谱反射率和叶片光合色素含量(LPPC)为数据源,在分析LPPC与原始光谱反射率、一阶导数光谱反射率、22种已报道光谱指数和14种新构建的植被指数相关性的基础上,利用直线回归、指数回归、对数回归以及乘幂回归方法,系统地比较了36种植被指数在估算互花米草LPPC中的表现。研究表明:(1)一阶导数光谱反射率组合的植被指数用于估算互花米草的LPPC优于原始光谱反射率;(2)红边区域一阶导数光谱是估测互花米草LPPC的最佳波段;(3)对于单一色素含量的估算,叶绿素a(Chla)的最佳估算指数为FDNDVI[723,703];叶绿素b(Chlb)的最佳估算指数为FDRVI[723,525];类胡萝卜素(Cars)的最佳估算指数为FDNDVI[723,703];(4)对于使用统一参量同时估算Chla、Chlb、Cars,由FDRVI[723,703]建立的对数估算模型效果最佳。研究成果可为湿地植物生化参量反演提供参考,也可为闽江河口湿地入侵种互花米草的动态监测和生态评估管理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合色素 敏感波段 植被指数 红边 湿地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监测小麦叶片氮积累量的新高光谱特征波段及比值植被指数 被引量:29
9
作者 姚霞 朱艳 +2 位作者 冯伟 田永超 曹卫星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2191-2195,共5页
实时、快速、无损监测作物氮素状况对于精确氮肥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氮素估测方法在时间或空间上难以满足要求,新兴的高光谱遥感技术为作物氮素监测提供了有效手段和技术途径。本研究的目的是基于三个田间试验的系统观测资料,探索... 实时、快速、无损监测作物氮素状况对于精确氮肥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氮素估测方法在时间或空间上难以满足要求,新兴的高光谱遥感技术为作物氮素监测提供了有效手段和技术途径。本研究的目的是基于三个田间试验的系统观测资料,探索可用于小麦叶片氮素监测的新的高光谱敏感波段及比值指数。利用减量精细采样法,系统构建了350~2500nm范围内所有两两波段形成的比值光谱指数RSI(ratio spectral index),综合分析了小麦叶片氮积累量LNA(leaf nitrogen accumulation)(gN·m-2)与RSI的定量关系,发现了监测叶片氮积累量的新高光谱特征波段(990,720)和光谱指数RSI(990,720),建立了相应的监测模型y=5.095x-6.040,模型的决定系数(R2)为0.814。利用独立试验资料检验模型,决定系数(R2)为0.847,相对根均方差(RRMSE)为24.70%,表明模型预测值与观察值之间的符合度较高。因此,利用高光谱比值指数RSI(990,720)来估算小麦叶片氮积累量是精确可行的。该结果为便携式小麦氮素监测仪的研制开发及遥感信息的快速提取提供了适用可行的波段选择与技术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叶片 氮积累量 最佳波段 比值植被指数 监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光谱与高光谱遥感数据的冬小麦叶面积指数反演比较 被引量:49
10
作者 刘轲 周清波 +2 位作者 吴文斌 陈仲新 唐华俊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55-162,共8页
近年来,高光谱遥感数据广泛应用于农作物叶面积指数(LAI)反演。与常用的多光谱遥感数据相比,高光谱数据能否提高农作物LAI反演的精度和稳定性还存在争议。针对这一问题,该研究利用实测冬小麦冠层高光谱反射率数据,构造了不同光谱分辨率... 近年来,高光谱遥感数据广泛应用于农作物叶面积指数(LAI)反演。与常用的多光谱遥感数据相比,高光谱数据能否提高农作物LAI反演的精度和稳定性还存在争议。针对这一问题,该研究利用实测冬小麦冠层高光谱反射率数据,构造了不同光谱分辨率和波段组合的5种光谱数据。基于ACRM(a two-layer canopy reflectance model)模型、2套参数化方案及上述5种光谱数据,对冬小麦LAI进行反演,分析光谱分辨率、高光谱数据波段选择、模型参数不确定性3方面因素对LAI反演精度与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波段选择适宜、模型参数不确定性较小且光谱数据分辨率较高时,LAI反演精度与稳定性更高,提高光谱分辨率对LAI反演精度的改进作用随光谱分辨率的升高而降低;反之,当高光谱数据波段选择不当或者模型参数不确定性较大时,提高光谱数据的分辨率并未提高LAI反演精度。该研究解释了"高光谱遥感数据能否提高植被参数反演精度"问题,为进一步发挥高光谱数据在农作物LAI反演中的潜力提供了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 遥感 光谱分析 叶面积指数 高光谱 反演 波段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yperion高光谱影像的冬小麦地上干生物量反演 被引量:18
11
作者 任建强 吴尚蓉 +3 位作者 刘斌 陈仲新 刘杏认 李贺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99-211,共13页
在黄淮海粮食主产区选择河北省衡水市深州市为试验区,以冬小麦地上干生物量为研究对象,以作物冠层高光谱和EO-1 Hyperion高光谱卫星数据为主要数据源,在分析冠层高光谱构建的窄波段植被指数(N-VIs)与实测冬小麦地上干生物量间相关性基础... 在黄淮海粮食主产区选择河北省衡水市深州市为试验区,以冬小麦地上干生物量为研究对象,以作物冠层高光谱和EO-1 Hyperion高光谱卫星数据为主要数据源,在分析冠层高光谱构建的窄波段植被指数(N-VIs)与实测冬小麦地上干生物量间相关性基础上,提出了利用拟合精度R2极大值区域重心确定冬小麦干生物量敏感的光谱波段中心的方法,并运用该方法确定了冬小麦生物量敏感波段中心。在此基础上,以敏感波段中心筛选结果为指导,利用窄波段植被指数及相关波段开展Hyperion高光谱卫星遥感区域冬小麦干生物量遥感反演和精度验证。最终,按精度最高原则优选区域冬小麦地上生物量反演结果。其中,研究采用了冬小麦孕穗期Hyperion数据,涉及的植被指数包括窄波段归一化植被指数(N-NDVI)、窄波段差值植被指数(N-DVI)和窄波段比值植被指数(N-RVI)。结果表明,通过与实测冬小麦地上干生物量对比,利用冠层高光谱冬小麦地上干生物量反演敏感波段筛选结果及其相应波段构建的Hyperion窄波段植被指数进行孕穗期作物干生物量估算取得了较好结果,其精度由大到小为:NNDVI、N-RVI、N-DVI。其中,以波段B18(波长528.57 nm)、波段B82(波长962.91 nm)构建的Hyperion N-NDVI估算区域冬小麦地上干生物量精度最高,相对误差(RE)和归一化均方根误差(NRMSE)分别为12.65%和13.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生物量 高光谱遥感 敏感波段 植被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特征信息对TM尺度冬小麦面积测量精度影响研究 被引量:20
12
作者 朱秀芳 贾斌 +3 位作者 潘耀忠 顾晓鹤 韩立建 张宇泉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22-129,共8页
充分挖掘遥感数据信息,改善作物识别环境,一直是农作物遥感监测的重要工作。以往研究表明最佳波段组合、纹理信息和植被指数信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分类精度,但这些手段是否一定可以提高作物识别的精度,不同分类器对不同特征信息组合... 充分挖掘遥感数据信息,改善作物识别环境,一直是农作物遥感监测的重要工作。以往研究表明最佳波段组合、纹理信息和植被指数信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分类精度,但这些手段是否一定可以提高作物识别的精度,不同分类器对不同特征信息组合的响应是否一致等都是值得探讨的问题,也是目前研究甚少的问题。为此,该文将平均值(Mean)、方差(Variance)、均一性(Homogeneity)、反差(Contrast)、相异性(Dissimilarity)、熵(Entropy)、角二阶矩(Angular SecondMoment)、灰度相关(Correlation)7种纹理信息以及比值植被指数(RVI)、土壤调整植被指数(SAVI)、重归一化植被指数(RDVI)、植被液态水含量指数(NDWI)、有效叶面积植被指数(SLAVI)5种植被指数信息分别加入到TM多光谱数据中,同时还进行了最佳波段选择,利用最小距离、最大似然和支持向量机3种方法进行分类提取小麦,研究了不同特征信息对小麦测量精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试验区内最佳波段5、4、3组合,纹理信息和植被指数信息的加入,对小麦面积测量精度的提高没有贡献;同一个特征信息组合对不同的分类器影响不同。在实际小麦面积测量的操作中,作业员不应该盲目的加入特征信息。选用何种信息不仅仅和研究区本身的性质有关,还和使用的分类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征信息 小麦面积测量 最佳波段 植被指数 纹理 TM影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光谱和NSGA2-ELM算法的粳稻叶片氮素含量反演 被引量:9
13
作者 冯帅 曹英丽 +4 位作者 许童羽 于丰华 陈春玲 赵冬雪 金彦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2584-2591,共8页
为提供一种高效、快速和无损的粳稻叶片氮素含量反演方法,以粳稻小区试验为基础,利用高光谱技术和室内化学实验,获取粳稻分蘖期、拔节期和抽穗期三个生育期共280组叶片高光谱数据以及相对应的水稻叶片氮素含量数据,分析不同施氮水平的... 为提供一种高效、快速和无损的粳稻叶片氮素含量反演方法,以粳稻小区试验为基础,利用高光谱技术和室内化学实验,获取粳稻分蘖期、拔节期和抽穗期三个生育期共280组叶片高光谱数据以及相对应的水稻叶片氮素含量数据,分析不同施氮水平的粳稻叶片光谱特征,采用随机青蛙算法(random_frog)与迭代和保留信息变量算法(IRIV)相结合的方式筛选特征波段,并将任意两个光谱波段随机组合构建差值植被指数DSI(Ri,Rj)、比值植被指数RSI(Ri,Rj)和归一化植被指数NDSI(Ri,Rj),分别将较优的特征波段组合和植被指数组合作为模型输入,构建BP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SVR)和非支配的精英策略遗传算法优化极限学习机(NSGA2-ELM)粳稻叶片氮素含量反演模型,并对模型进行验证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施氮水平的增加,粳稻叶片近红外波段范围反射率逐渐升高,在可见光波段范围反射率逐渐降低。采用random_frog与IRIV相结合的方式筛选特征波段共得到8个特征波段,其中可见光波段7个,分别为414.2, 430.9, 439.6, 447.9, 682.7, 685.4和686.3 nm,近红外波段仅有1个为999.1 nm,该方法较好地剔除了干扰信息,大大降低了波段间的共线性。同时从三种植被指数(DSI(Ri,Rj), RSI(Ri,Rj), NDSI(Ri,Rj))与粳稻叶片氮素含量的决定系数等势图中可知, DSI(R648.1,R738.1), RSI(R532.8,R677.3)和NDSI(R654.8,R532.9)与叶片氮素含量相关性最好,R^2分别为0.811 4, 0.829 7和0.816 9。在输入参量不同的建模效果对比分析中,以特征波段组合作为模型输入所构建的模型反演效果略优于植被指数组合,R^2均大于0.7, RMSE均小于0.57。而在反演模型间的对比分析中,提出的NSGA2-ELM反演模型的估测效果要优于BP神经网络模型和SVR模型,训练集决定系数R^2为0.817 2,均方根误差RMSE为0.355 5,验证集R^2为0.849 7, RMSE为0.301 1。鉴于此, random_frog-IRIV筛选特征波段方法结合NSGA2-ELM建模方法在快速检测粳稻叶片氮素含量中具有显著优势,可为粳稻田间精准施肥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数据 叶片氮素含量 特征波段 植被指数 反演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波段遥感植被指数研究进展综述 被引量:37
14
作者 李喆 胡蝶 +1 位作者 赵登忠 向大享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25-130,共6页
植被指数是地表资源环境管理和定量评价中的一个关键性指标,能有效地描述绿色植物长势和生物量信息。从绿色植被遥感光谱特性分析出发,系统介绍几种具有代表性的宽波段植被指数模型,将其划分为3大类型,即数值计算型、土壤调节型和大气... 植被指数是地表资源环境管理和定量评价中的一个关键性指标,能有效地描述绿色植物长势和生物量信息。从绿色植被遥感光谱特性分析出发,系统介绍几种具有代表性的宽波段植被指数模型,将其划分为3大类型,即数值计算型、土壤调节型和大气调节型。数值计算型主要包括比值植被指数、差值植被指数、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等,其计算值的物理意义不清楚。土壤调节型主要包括垂直植被指数、土壤调节植被指数、全球环境监测指数等,通过引入土壤调节因子来突出植被信息,减少土壤背景的干扰。大气调节型主要包括抗大气植被指数、大气影响抗阻植被指数、增强型植被指数等,通过引入大气调节因子来突出植被信息,减少大气气溶胶的影响。最后,对各类模型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波段 植被指数 遥感光谱波段 定量化建模 土壤调节 大气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人机影像的可见光波段植被信息识别 被引量:41
15
作者 高永刚 林悦欢 +2 位作者 温小乐 简文彬 龚应双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78-189,共12页
该文通过对6种典型地物在无人机影像可见光波段的光谱特性分析,提出一种基于红、绿、蓝波段的可见光植被指数—超绿红蓝差分指数EGRBDI(excess green-red-blue difference index),并运用该植被指数与18种基于可见光波段的植被指数进行... 该文通过对6种典型地物在无人机影像可见光波段的光谱特性分析,提出一种基于红、绿、蓝波段的可见光植被指数—超绿红蓝差分指数EGRBDI(excess green-red-blue difference index),并运用该植被指数与18种基于可见光波段的植被指数进行精度比较研究。研究表明,在利用均值和1倍标准差获得的区间范围内,EGRBDI各地类之间的信息无重叠交叉现象;该指数能对植被覆盖相对稀疏区域进行植被信息识别,其总体精度为97.67%,Kappa系数为0.9415,较其他18种指数具有更好的植被信息识别能力。利用不同地物覆盖情况的3幅无人机影像作为数据源,对EGRBDI适用性和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3个研究区中,基于EGRBDI的植被信息识别总精度均高于93%,Kappa系数均大于0.85,提取精度受地物类型差异影响的波动性较小,能较好地削弱影像中阴影等因素的影响,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可靠性和提取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植被 光谱分析 无人机 可见光波段 超绿红蓝差分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ODIS数据的毛乌素沙地土壤水分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0
16
作者 霍艾迪 康相武 +1 位作者 张广军 李薇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9-23,共5页
采用MODIS数据,根据水的吸收率曲线提出使用MODIS影像数据的第6波段和第7波段的反射率来监测土壤湿度,并与温度植被旱情指数(Temperature Vegetation Dryness Index,TVDI)进行对比。通过在毛乌素沙地沙漠化地区准同步实地验证,表明MODIS... 采用MODIS数据,根据水的吸收率曲线提出使用MODIS影像数据的第6波段和第7波段的反射率来监测土壤湿度,并与温度植被旱情指数(Temperature Vegetation Dryness Index,TVDI)进行对比。通过在毛乌素沙地沙漠化地区准同步实地验证,表明MODIS第7波段的反射率与地表土壤湿度之间有较好的负线性相关关系,并建立了回归方程。分析结果表明使用MODIS数据第7波段的反射率可以大面积对沙漠化地区土壤湿度进行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DIS 土壤湿度 TVD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M影像决策树分类中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连华 庞勇 +4 位作者 岳彩荣 李增元 范应龙 谭炳香 车学俭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5,共5页
以云南省西双版纳州一景TM影像为例,分析了影响分类回归树方法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在其他因素均一致的情况下,训练数据如果使用涵盖各类别的外业调查数据比使用系统布设的训练数据分类精度更高,并且多种参数波段的选择也会有效地提高... 以云南省西双版纳州一景TM影像为例,分析了影响分类回归树方法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在其他因素均一致的情况下,训练数据如果使用涵盖各类别的外业调查数据比使用系统布设的训练数据分类精度更高,并且多种参数波段的选择也会有效地提高分类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决策树分类 TM影像 训练数据 植被指数 波段组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见光植被指数的乌海市矿山排土场坡面植被覆盖信息提取研究 被引量:19
18
作者 李鹏飞 郭小平 +3 位作者 顾清敏 张昕 冯昶栋 郭光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02-112,共11页
【目的】利用可见光植被指数快速准确获取矿山排土场坡面植被盖度,为乌海矿区排土场坡面植被调查提供有效方法。【方法】选取乌海市典型矿山排土场,通过样方调查法、无人机遥感及可见光植被指数计算筛选适于研究区排土场坡面植被提取的... 【目的】利用可见光植被指数快速准确获取矿山排土场坡面植被盖度,为乌海矿区排土场坡面植被调查提供有效方法。【方法】选取乌海市典型矿山排土场,通过样方调查法、无人机遥感及可见光植被指数计算筛选适于研究区排土场坡面植被提取的可见光植被指数,并估算其植被盖度,试为排土场坡面植被盖度提取提供新方法。【结果】结果表明:(1)不同可见光植被指数提取植被效果存在一定差异,其中绿红比值指数(RGRI)和绿蓝比值指数(BGRI)的灰度图中越暗的部分代表植被指数越大,而其他常见可见光植被指数是越亮的部分代表植被指数越大。(2)研究区中不同可见光植被指数灰度图像特征值基本分布在[-1,1]范围内,由蓝、绿波段构建的归一化绿蓝差异指数(NGBDI)和绿蓝比值指数(BGRI)的灰度图中植被与裸地像元值范围有较大重叠,即存在部分混淆。(3)常见可见光植被指数中,可见光波段差异植被指数(VDVI)可以快速准确提取研究区排土场坡面植被,通过人工目视解译及误差矩阵得到VDVI植被指数提取结果平均识别精度在93.4%,表明VDVI植被指数更加适用于乌海市矿山排土场坡面植被提取,优于其他常见可见光植被指数,利用该方法估算可得研究区坡面植被盖度约20.4%。【结论】可见光植被指数作为一种非监督分类方法,无需人工选择参考地物即可提取植被,可以作为矿山排土场坡面植被盖度调查的一种新方法,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同时研究表明VDVI植被指数在提取乌海市矿山排土场坡面植被盖度时具有较高提取精度,对指导当地矿山排土场植被恢复具有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可见光波段 植被指数 排土场 乌海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氮水平对多花黑麦草植株氮含量及反射光谱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17
19
作者 杨红丽 陈功 吴建付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39-244,共6页
植株氮含量是评价牧草群体长势、估测产量和确定最佳施肥量的重要指标。对不同施氮水平下多花黑麦草植株氮含量及冠层反射光谱特征进行了测试,分析了冠层反射光谱与植株氮含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施氮水平对多花黑麦草植株氮含量具... 植株氮含量是评价牧草群体长势、估测产量和确定最佳施肥量的重要指标。对不同施氮水平下多花黑麦草植株氮含量及冠层反射光谱特征进行了测试,分析了冠层反射光谱与植株氮含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施氮水平对多花黑麦草植株氮含量具有显著影响,植株氮含量随着施氮水平的增加有所升高。在可见光区域,冠层光谱反射率随施氮水平的增加而降低。植株氮含量与单波段反射率呈负相关关系,在波段487~718 nm范围内,相关系数绝对值都大于0.5(P<0.01)。利用敏感波段估测植株氮含量最优模型为y=4.362-0.754x579+0.351x700。以植被指数估测植株氮含量最佳模型为y=3.026-0.670DVI(610,487)+4.997NDVI(700,579)。植株氮含量估测值与实测值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花黑麦草 敏感波段 植被指数 植株氮含量 冠层反射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光谱植被指数的水稻LAI遥感估算 被引量:8
20
作者 张敏 郭涛 +5 位作者 刘轲 黄平 喻君 刘仕川 刘泳伶 李源洪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2651-2658,共8页
【目的】探索植被指数(VI)及其波段选择、回归建模方法、训练样本选取三方面因素对基于统计模型的水稻叶面积指数(LAI)高光谱遥感估算的影响,构建县域水稻LAI估算模型,并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开展实证应用。【方法】本文基于不... 【目的】探索植被指数(VI)及其波段选择、回归建模方法、训练样本选取三方面因素对基于统计模型的水稻叶面积指数(LAI)高光谱遥感估算的影响,构建县域水稻LAI估算模型,并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开展实证应用。【方法】本文基于不同样本量的3套训练数据,分别对增强型植被指数(EVI)、修正三角植被指数2(MTVI2)、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NDVI)和修正比值植被指数(MSR)开展波段选择。在此基础上,以1种VI作为LAI的特征参量,试用指数回归(ER)和人工神经网络(ANN),构建县域水稻LAI估算模型。计算LAI估算值和实测值之间的决定系数(R^(2))和均方根误差(RMSE),开展估算精度验证。【结果】①基于EVI或MTVI2的LAI估算精度优于NDVI和MSR。以ANN模型为例,基于优选波段的EVI和MTVI2得到的R^(2)分别为0.638和0.681,RMSE分别为0.554和0.519;而NDVI和MSR得到的R^(2)分别为0.567和0.560,RMSE分别为0.606和0.611。②基于各VI优选波段组合的LAI估算精度(平均R^(2)为0.574,平均RMSE为0.598)优于默认波段组合(平均R^(2)为0.424,平均RMSE为0.694)。③ANN模型的表现优于ER模型。在基于默认波段、优选波段的LAI估算试验中,ANN模型得到的平均R^(2)比ER模型分别提高40.27%和14.03%;平均RMSE分别降低11.32%和8.11%。④就本项目试验而言,训练样本量对基于ANN模型的LAI估测精度的影响不显著。例如,当训练样本量低至24时,基于EVI构建的ANN模型的测试精度(R^(2)=0.660,RMSE=0.537),仍然优于ER模型(R^(2)=0.597,RMSE=0.585)。【结论】VI及其波段选择与回归建模方法对县域水稻LAI高光谱遥感估算均有明显影响。针对特定区域的目标作物,尝试利用任意可能的波段组合来计算多种VI,遴选与实测LAI相关系数最大的VI及其波段组合,有益于提高基于VI的LAI高光谱遥感估算精度。同时,即使基于小样本训练数据,机器学习算法仍有可能得出优于参数回归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面积指数 遥感反演 植被指数 波段选择 机器学习 样本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