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态文化视角下公众参与国家公园建设的心理模型及实践路径
1
作者 纪泽宇 罗倩 +5 位作者 陈雪峰 郑华 杨燕 于瑶 龚园超 孙彦 《国家公园(中英文)》 2025年第2期126-134,共9页
国家公园是协同推动生态保护与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平台,其建设离不开公众的深度参与和支持。基于生态文化视角,1)从心理学理论出发,构建了生态意识、生态情感与生态行为三维框架,系统分析了生态文化对国家公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践... 国家公园是协同推动生态保护与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平台,其建设离不开公众的深度参与和支持。基于生态文化视角,1)从心理学理论出发,构建了生态意识、生态情感与生态行为三维框架,系统分析了生态文化对国家公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践的促进作用;2)梳理了国家公园生态文化的建设实践及其在生态保护、社区参与、文化认同等方面的成效与挑战,并提出了以生态文化教育增强生态意识、以社会互动激发生态情感、通过完善激励机制和社区共治推动绿色生活方式转变的策略建议,旨在促进公众对生态行为的自觉参与,助力国家公园生态保护目标的实现;3)从多学科整合的视角揭示了生态文化对公众心理过程与行为实践的作用机制,提出了以生态文化为核心的社区参与和生态治理路径,为国家公园生态保护与社区发展目标的协同推进提供了新思路与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公园 生态文化 心理机制 生态意识 生态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保护地社区生计保护兼容性评价 被引量:6
2
作者 何思源 王博杰 闵庆文 《国家公园(中英文)》 2024年第1期7-19,共13页
自然保护地内及其周边社区生计活动关乎生态保护成效,推动保护兼容性生计成为协同保护与发展的可行路径。针对保护兼容性生计所强调的土地的多元价值及其在保护管理下生态、文化向经济价值的转换,探索开展自然保护地社区生计活动保护兼... 自然保护地内及其周边社区生计活动关乎生态保护成效,推动保护兼容性生计成为协同保护与发展的可行路径。针对保护兼容性生计所强调的土地的多元价值及其在保护管理下生态、文化向经济价值的转换,探索开展自然保护地社区生计活动保护兼容性评价,衡量其在与保护目标的协同性和保障社区生计可持续的程度。研究在保护兼容性生计理论体系基础上,通过比较视角阐释社区生计保护兼容性的内涵,进一步整合文化生态学、社会-生态系统理论与可持续生计框架构建生计活动保护兼容性快速评价指标体系,形成生态文化、资源管理、生态影响和生计结果4个准则层、12个评价指标,利用层次分析法和专家打分法相结合的方法对武夷山和祁连山国家公园传统产业进行评价。研究表明,该体系能够在初步判断生计活动的典型特征后,相对精准地识别生计活动在实现保护目标时的协同性和可持续性的优势与不足;案例研究表明国家公园社区的传统生计活动存在相对持久的文化传承、较强的生态系统韧性和较为稳定的经济惠益,但在资源管理体系中实现现代与传统融合、经营主体合作共赢、生态产品价值转化等方面还需内力激发和外力引导。研究建议在运用快速评价体系的基础上,对标保护兼容性生计总体模式开展更为精细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应评价,寻求生计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兼容性 生产性景观 可持续发展目标 文化生态 自然保护地 国家公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公园生态系统文化服务研究进展及展望
3
作者 杨良健 章锦河 +3 位作者 王静玮 钱张睿 郭丽佳 陶洁怡 《国家公园(中英文)》 2024年第8期524-533,共10页
文化服务是生态系统服务(ESs)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升国家公园生态系统文化服务(CESs)水平,是贯彻生态文明思想、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需求、弥合工业文明造成的物质与精神失衡的有效路径。研究综合CESs理论、实证研究以及国家公园特征,阐述... 文化服务是生态系统服务(ESs)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升国家公园生态系统文化服务(CESs)水平,是贯彻生态文明思想、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需求、弥合工业文明造成的物质与精神失衡的有效路径。研究综合CESs理论、实证研究以及国家公园特征,阐述了国家公园CESs概念及内涵;基于国家公园个体需求和特点,提出了“认知-情感-精神-信仰”四位一体的CESs类型框架。基于现有研究,梳理了CESs功能评估、价值测度、具身体验以及保护利用等四个主要议题,从研究内容和方法等方面展开了系统述评。研究认为进一步明晰国家公园CESs内涵、构建CESs功能评估体系、揭示CESs具身体验机制以及创新应用现代科技等,是未来研究的趋向,有助于重塑国家公园CESs认知,拓展相关研究领域,为国家公园发挥更大的生态经济效用提供科学指导,助力国家公园生态保护与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公园 生态系统文化服务 生态文明 研究进展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顺市少数民族生态文化研究
4
作者 娄仁彪 《安顺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34-39,共6页
安顺作为黔中腹地,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这些世居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了多彩的民族文化,并蕴藏着丰富的生态文化资源。从生态文化及其价值角度出发,研究少数民族民间信仰、传统节日和传统民歌,挖掘少数民族文化所蕴含的生... 安顺作为黔中腹地,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这些世居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了多彩的民族文化,并蕴藏着丰富的生态文化资源。从生态文化及其价值角度出发,研究少数民族民间信仰、传统节日和传统民歌,挖掘少数民族文化所蕴含的生态文化资源,提升少数民族的文化自信,能为地方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和旅游资源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 生态文化 安顺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家族烧龙习俗的文化生态变迁与体育价值——湘西马颈坳镇的田野调查报告 被引量:10
5
作者 万义 白晋湘 胡建文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94-97,共4页
运用文献资料调研、田野实地调查、历史过程比较,对土家族烧龙习俗的仪式过程、文化生态变迁以及体育价值等方面展开研究。研究结果表明:20世纪80年代后,土家族烧龙习俗在当地政府的引导下,逐渐由祛灾祈福向休闲娱乐的社会功能转型,体... 运用文献资料调研、田野实地调查、历史过程比较,对土家族烧龙习俗的仪式过程、文化生态变迁以及体育价值等方面展开研究。研究结果表明:20世纪80年代后,土家族烧龙习俗在当地政府的引导下,逐渐由祛灾祈福向休闲娱乐的社会功能转型,体育价值逐渐呈现。土家族烧龙习俗是土家人体育传承的纽带,是尚武精神的遗存和精诚团结的象征,在社会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安全阀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传统体育 烧龙习俗 土家族 文化生态 体育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符号学的土家族服饰图案解读 被引量:11
6
作者 王雪筠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54-59,共6页
土家族服饰图案是土家族文化的视觉主体,是其民族历史与文化的符号。从符号学的角度,对土家族传统服饰图案的历史意义和文化内涵进行解读。并以相关实物资料为线索,分析土家族服饰图案的符号的能指、所指和意指关系。研究表明,土家族服... 土家族服饰图案是土家族文化的视觉主体,是其民族历史与文化的符号。从符号学的角度,对土家族传统服饰图案的历史意义和文化内涵进行解读。并以相关实物资料为线索,分析土家族服饰图案的符号的能指、所指和意指关系。研究表明,土家族服饰图案能指抽象化,所指具有叙事性,意指关系不固定。土家族传统民族文化在其服饰图案的解读过程中得到进一步的挖掘和传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家族 服饰图案 符号学 民族文化 文化内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民俗传统的“遗产化”过程——以土家族“毛古斯”为个案 被引量:14
7
作者 王杰文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9-66,共8页
"毛古斯"是湘西土家族在传统年节期间表演的一种仪式歌舞,其原始古拙的表演风格与内容近年来吸引了学者的关注,而这些学者的研究成果又为当地政府部门、地方专家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文化保护以及旅游民俗开发提供了话语... "毛古斯"是湘西土家族在传统年节期间表演的一种仪式歌舞,其原始古拙的表演风格与内容近年来吸引了学者的关注,而这些学者的研究成果又为当地政府部门、地方专家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文化保护以及旅游民俗开发提供了话语资源。目前,"毛古斯"正经历着被对象化、僵化地认知与理解的过程,这也是当地民众被疏离于自身传统的过程。作为"文化表演"的传统正在被异化为一种被复兴的、被重新发明的所谓"传统文化",地方社区的经济模式、社会关系、心理世界也因此而经历重组。湘西土家族"毛古斯"的个案表明,只有给予当地人经济发展与文化发展的"自主性"与"主导性"以足够的尊重,其文化传统与民俗才能鲜活地、必不可少地存在于当地社区民众的日常实践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表演 身份认同 非物质文化遗产 异化 遗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司城土家族村落群体育文化传承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何剑 周道平 《山东体育科技》 2018年第2期39-42,共4页
采用田野调查、专家访谈、文献资料等方法,对老司城土家族村落群体育文化及旅游业发展状况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湘西老司城富有丰厚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和生态旅游资源,具有发展旅游的巨大潜力和可持续发展后劲。但村民保护民族文化... 采用田野调查、专家访谈、文献资料等方法,对老司城土家族村落群体育文化及旅游业发展状况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湘西老司城富有丰厚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和生态旅游资源,具有发展旅游的巨大潜力和可持续发展后劲。但村民保护民族文化意识不强、政府对传承人扶持力度不够以及当地发展旅游的基础设施不完善等多方面的因素,严重牵制老司城民族传统体育及旅游业的发展。故提出老司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策略,旨为保护、发展、弘扬优秀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促进地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可靠的理论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湘西老司城 土家族 体育文化传承 旅游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傣族生态文化滨水景观设计探讨 被引量:3
9
作者 刘荣凤 张云 姜海凤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5期10836-10837,10854,共3页
通过提炼傣族文化以及密切相连的小乘佛教文化内涵,融入当地热带雨林风光、湿地环境景致,创造具有植物多样性的热带雨林模式滨水生态景观,融汇了傣族生产、娱乐、歌舞、音乐、美术、宗教、工艺、婚庆等活动内容的文化精髓,向人们阐释了... 通过提炼傣族文化以及密切相连的小乘佛教文化内涵,融入当地热带雨林风光、湿地环境景致,创造具有植物多样性的热带雨林模式滨水生态景观,融汇了傣族生产、娱乐、歌舞、音乐、美术、宗教、工艺、婚庆等活动内容的文化精髓,向人们阐释了景观多元化如何与地方特征相融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傣族 生态 文化 滨水 景观设计 热带雨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侗族“舞春牛”文化生态的变迁——通道侗族自治县菁芜洲镇的田野调查 被引量:19
10
作者 万义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92-95,共4页
运用田野调查法对侗族"舞春牛"文化生态的环境、变迁历程及体育价值等展开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侗族"舞春牛"是侗族立春时节的民俗活动,是侗族宗教思想、生活方式、农耕文化和民族特性的历史沉淀,是一种亚体育文化... 运用田野调查法对侗族"舞春牛"文化生态的环境、变迁历程及体育价值等展开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侗族"舞春牛"是侗族立春时节的民俗活动,是侗族宗教思想、生活方式、农耕文化和民族特性的历史沉淀,是一种亚体育文化形态的活动形式。侗族"舞春牛"的文化生态变迁,是侗族地区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的历史缩影。侗族"舞春牛"具有健身价值、教育价值、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其发展与国家的民族政策、文化政策、体育政策等息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传统体育 体育人类学 舞春牛 侗族 文化生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现代建筑文化的本土语言 被引量:5
11
作者 石孟良 卫军 万敏 《华中建筑》 2003年第2期8-9,共2页
通过解读中国现代建筑文化,感悟中国现代建筑创作对传统建筑及传统文化的理解、尊重、延续、变换和发展,提出“传统再现、传统认同、符号变换、文化隐喻、地方生态、新民族形式”
关键词 中国现代 本土 尊重 感悟 理解 传统文化 解读 建筑文化 建筑创作 传统建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丽中国”视域下民族传统体育生态文明与建设研究 被引量:28
12
作者 陈永辉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41-45,49,共6页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美丽中国"离不开民族文化生态文明。以"美丽中国"为视域,分析了民族传统体育生态文明的本质以及民族传统体育生态文明建设实质,指出在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环境下,...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美丽中国"离不开民族文化生态文明。以"美丽中国"为视域,分析了民族传统体育生态文明的本质以及民族传统体育生态文明建设实质,指出在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环境下,民族传统体育要为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服务,民族传统体育生态文明建设要关注我国社会环境和文化传统的协同发展。同时着重研究了民族传统体育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路径,指出:"美丽中国"构建下,我们要通过打造农村民俗体育活动圈、创造中国式健身体育、构建生态型休闲体育服务体系、开发大众化民族竞技体育、拓展校园民族特色体育等主要路径,加强民族传统体育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民族文化生态文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丽中国" 民族传统体育 生态文明 民族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彝族原始宗教对生态保护的意义 被引量:12
13
作者 杨甫旺 伍茜溪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第5期29-33,共5页
彝族原始宗教信仰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反映出彝族“天人合一”、自然至上、尊重生命、人与自然物之间平等的生态文化观,对于构建彝族独特的自然、人文生态系统,美化彝区的生活与自然环境,保护彝族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以及传承... 彝族原始宗教信仰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反映出彝族“天人合一”、自然至上、尊重生命、人与自然物之间平等的生态文化观,对于构建彝族独特的自然、人文生态系统,美化彝区的生活与自然环境,保护彝族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以及传承彝族生态保护传统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彝族 原始宗教 生态文化观 生态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家族服饰历史分期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7
14
作者 齐志家 《武汉科技学院学报》 2004年第2期19-22,共4页
成长于复杂恶劣的地理条件下的土家族服饰,在中原族类先进文化的影响下,呈现出阶段性的演化形态。它体现为土家族服饰外观形式上的一些急剧变化,这种急剧变化的原因,直接来自于外来民族(主要是汉、满族)强势的影响、干预乃至强制。并且... 成长于复杂恶劣的地理条件下的土家族服饰,在中原族类先进文化的影响下,呈现出阶段性的演化形态。它体现为土家族服饰外观形式上的一些急剧变化,这种急剧变化的原因,直接来自于外来民族(主要是汉、满族)强势的影响、干预乃至强制。并且它又是以土家族自身的弱小为基础的。与此同时,在这种急剧变化的服饰历史的背后,土家族自身的社会规范强化为维护民族尊严的坚强决心。因此说,土家族服饰在外在的层面体现了外来强大民族文化的直接影响和干预,而又在内在的层面意蕴着土家族自身的民族性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家族 服饰 历史分期 民族文化 社会制度 封建经济 民族性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生态身体文化的田野调查 被引量:17
15
作者 胡小明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10,共10页
源于西方文明的体育运动风靡全球,已是基本事实。借助西方体育的模式把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单纯改造为运动项目的尝试,很难成功。东方体育工作者应该另辟蹊径、扬长避短,运用科学方法深入挖掘与改进传统的养生保健文化,发掘西方体育成熟之... 源于西方文明的体育运动风靡全球,已是基本事实。借助西方体育的模式把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单纯改造为运动项目的尝试,很难成功。东方体育工作者应该另辟蹊径、扬长避短,运用科学方法深入挖掘与改进传统的养生保健文化,发掘西方体育成熟之前在东方已存续千年的独特资源,借助东方各民族携手崛起的后发优势,构建原生态体育发展之路。中国的体育人类学调查原生态体育活动的田野工作法,是为了以建设科学的民族体育志为基础,激发活动群体自身的文化自觉,促进"东方养生保健体育样式"的社会组织制度创新,使东方文明中传统的身体运动文化成为未来体育的新鲜血液,甚至在运动休闲时代自成体系,与西方体育交融互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人类学 田野调查 民族体育 原生态身体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壮族传统聚落及民居的保护与发展——以龙脊古壮寨为例 被引量:4
16
作者 赵冶 熊伟 谢小英 《华中建筑》 2012年第2期147-151,共5页
长期以来壮族传统聚落及民居的保护与发展较为滞后,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以及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如何保护壮族传统聚落及民居,传承民族文化,发展特色民族旅游业成为日益紧迫的时代命题。该文以龙脊古壮寨为实例,反思其保护与发展中的种种问题... 长期以来壮族传统聚落及民居的保护与发展较为滞后,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以及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如何保护壮族传统聚落及民居,传承民族文化,发展特色民族旅游业成为日益紧迫的时代命题。该文以龙脊古壮寨为实例,反思其保护与发展中的种种问题,探讨了保护与发展的范围和策略,希望能对壮族传统聚落及民居的保护提供有益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壮族 村落景观 文化生态 民族生态博物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沈从文的文化保守主义思想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萧洪恩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82-587,共6页
沈从文是一个具有土家族血统并在一定程度上传承了土家族文化传统的作家,他以湘西民间优秀文化精神及城市下层民众的优秀品德为参照观察"现代"文明,从而发展了自由主义的保守性,成就了一个独具特色的文化保守主义思想家。他... 沈从文是一个具有土家族血统并在一定程度上传承了土家族文化传统的作家,他以湘西民间优秀文化精神及城市下层民众的优秀品德为参照观察"现代"文明,从而发展了自由主义的保守性,成就了一个独具特色的文化保守主义思想家。他虽然与中国文化保守主义传统具有一致性,但更多的是基于救亡与启蒙的使命而"退返民间",从民间优秀文化精神中探索中华民族的活力与重造的根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保守主义 土家族 沈从文 社会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学视角下的湘西土家族吊脚楼价值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黄艳丽 严慧灵 +1 位作者 李泽 沈琳 《家具与室内装饰》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4-27,共4页
深入湘西土家族多个古镇与村寨,对吊脚楼建筑与人居环境进行了调研与考察,从生态学和建筑学的视角分析了吊脚楼的独特特征与生态价值。主要从吊脚楼的选址、材料、建筑文化内涵等方面对其生态观进行剖析,探索了湘西土家族吊脚楼建筑在... 深入湘西土家族多个古镇与村寨,对吊脚楼建筑与人居环境进行了调研与考察,从生态学和建筑学的视角分析了吊脚楼的独特特征与生态价值。主要从吊脚楼的选址、材料、建筑文化内涵等方面对其生态观进行剖析,探索了湘西土家族吊脚楼建筑在生态旅游与生态保护方面的和谐关系,以及在生态文明建设与地域文化传承中的价值,由此推动湘西吊脚楼建筑的传承和发展,助力乡村振兴与精准扶贫,为湘西地区发展生态旅游和建设宜居环境提供可行的范式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家族吊脚楼 生态价值 文化传承 乡村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家族吊脚楼审美文化与现代传承启示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红英 李瑞琪 《建筑与文化》 2018年第2期218-221,共4页
建筑不仅是一个可以居住的物质环境,还是一种艺术创作,是人们精神寄托的情感空间。这也正是建筑审美与文化的内涵所在。通过土家吊脚楼民居与审美文化特征的研究,从吊脚楼单体结构空间到聚落空间,从人文建筑装饰到自然景观,再从物质生... 建筑不仅是一个可以居住的物质环境,还是一种艺术创作,是人们精神寄托的情感空间。这也正是建筑审美与文化的内涵所在。通过土家吊脚楼民居与审美文化特征的研究,从吊脚楼单体结构空间到聚落空间,从人文建筑装饰到自然景观,再从物质生活到精神文化,对鄂西土家吊脚楼进行审美文化研究,并透过土家传统建筑审美角度,探索能否将这些传统审美文化灵活应用到现代建筑与新农村建设中,这对土家吊脚楼的传承与保护意义深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家吊脚楼 审美文化 表现形态 传承 新农村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家族传统农业技术的现代价值与反思 被引量:2
20
作者 龙运荣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9期16609-16612,共4页
阐述了土家族传统农业技术的主要内容,剖析了土家族传统农业技术的现代价值与利用状况,结合中国现代化和现代科技面对土家族的传统农业技术进行了深刻反思。
关键词 土家族 传统技术 价值 文化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