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悬吊下躯干控制训练对脑卒中后遗症期运动功能的康复作用 被引量:28
1
作者 晏小华 熊建忠 +2 位作者 李生伟 周永辉 魏文秀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7年第4期266-269,共4页
目的探讨两种躯干控制训练方法对脑卒中后遗症期运动功能的康复作用。方法共42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躯干控制训练,观察组采用悬吊下躯干控制训练,两组患者均接受其他常规康复训练。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2... 目的探讨两种躯干控制训练方法对脑卒中后遗症期运动功能的康复作用。方法共42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躯干控制训练,观察组采用悬吊下躯干控制训练,两组患者均接受其他常规康复训练。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20 d采用躯干控制能力测验(TCT)、功能性步行分级量表(FAC)、Berg平衡量表(BBS)和10 m最大步行速度(10 m MWS)评价运动功能。结果治疗后两组TCT评分(P=0.000)、FAC评分(P=0.000)、BBS评分(P=0.000)和10 m MWS评分(P=0.000)均高于治疗前,观察组TCT评分(P=0.000)、FAC评分(P=0.002)、BBS评分(P=0.000)和10 m MWS评分(P=0.000)亦高于对照组。结论悬吊下躯干控制训练可以有效提高脑卒中后遗症期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后遗症 运动障碍 悬吊训练(非mesh词) 躯干控制训练(非mesh词) 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躯干控制训练对脑卒中急性期患者平衡功能的康复作用 被引量:16
2
作者 李宝金 李程 +1 位作者 李鲸 高强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7年第4期261-265,共5页
研究背景躯干作为人体核心部分,在维持身体平衡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躯干控制训练可以改善脑卒中患者平衡功能和移动能力,提高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本研究旨在探讨早期躯干控制训练对脑卒中急性期患者平衡功能的康复作用。方法共... 研究背景躯干作为人体核心部分,在维持身体平衡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躯干控制训练可以改善脑卒中患者平衡功能和移动能力,提高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本研究旨在探讨早期躯干控制训练对脑卒中急性期患者平衡功能的康复作用。方法共120例缺血性卒中急性期(病程≤14 d)患者随机接受脑卒中常规药物治疗及康复宣教和指导(对照组,60例)以及在此基础上联合躯体控制训练(观察组,60例),分别于训练前和训练2周时采用Fugl-Meyer平衡功能评价量表(FMA-Balance)和改良Rivermead移动指数(MRMI)评价平衡功能。结果 12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康复训练,无一例发生不良反应。与训练前相比,训练后两组患者FMA-Balance评分(P=0.000)和MRMI评分(P=0.000)均增加;与对照组相比,训练后观察组患者FMA-Balance评分(P=0.002)和MRMI评分(P=0.002)亦增加。结论脑卒中患者进行早期躯干控制训练可以显著改善平衡功能和移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运动障碍 躯干控制训练(非mesh词) 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心控制训练对痉挛型脑性瘫痪的疗效 被引量:25
3
作者 刘跃琴 张惠佳 +6 位作者 覃蓉 杨勇 廖公平 童英姿 刘璨 胡继红 王跑球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071-1073,共3页
目的探讨核心控制训练方法对痉挛型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60例脑瘫患儿分为对照组(n=30)和治疗组(n=30),对照组采用常规运动训练配合针灸、电疗等综合康复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增加核心控制训练。共治疗3个月。治疗前后,... 目的探讨核心控制训练方法对痉挛型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60例脑瘫患儿分为对照组(n=30)和治疗组(n=30),对照组采用常规运动训练配合针灸、电疗等综合康复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增加核心控制训练。共治疗3个月。治疗前后,分别采用粗大运动功能测量(GMFM-88)和躯干控制测试(TCT)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GMFM、TCT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提高(P<0.001),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01)。结论核心控制训练能加强躯干的控制能力,可进一步改善痉挛型脑瘫患儿的粗大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性瘫痪 痉挛型 核心控制训练 粗大运动功能 躯干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跪立位躯干强化训练对脑卒中Pusher综合征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5
4
作者 王海波 李建军 倪波业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049-1051,共3页
目的:探讨单跪立位躯干强化训练对脑卒中Pusher综合征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2014年1月-2016年2月,脑卒中Pusher综合征患者40例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单跪立位躯干强化训练。... 目的:探讨单跪立位躯干强化训练对脑卒中Pusher综合征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2014年1月-2016年2月,脑卒中Pusher综合征患者40例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单跪立位躯干强化训练。训练前后采用Berg平衡量表(BBS)、下肢Fugl-Meyer评定(FMA)及Sheikh躯干控制积分进行评定。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BBS评分、下肢FMA评分和Sheikh躯干控制积分均较治疗前提高(t〉1.756, P〈0.05),观察组高于对照组(t〉1.827, P〈0.05)。结论单跪立位躯干强化训练能有效提高脑卒中Pusher综合征患者平衡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PUSHER综合征 单跪立位 躯干强化训练 平衡 躯干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躯干与骨盆控制训练对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5
5
作者 廖亮华 江兴妹 +6 位作者 叶志卫 罗林坡 古丽梅 黄步哲 滕新 钟志锋 潘洁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43-446,共4页
目的:探讨早期躯干与骨盆控制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能的影响。方法:80例偏瘫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采用常规康复治疗方法,治疗组加躯干与骨盆控制训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采用各项评分量表评定躯干控制能力(TCT... 目的:探讨早期躯干与骨盆控制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能的影响。方法:80例偏瘫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采用常规康复治疗方法,治疗组加躯干与骨盆控制训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采用各项评分量表评定躯干控制能力(TCT)、平衡功能(BB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MBI)、步行能力(FAC)和运动功能(FMA)评分,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躯干控制能力、平衡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步行能力和运动功能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且治疗组差值优于对照组(P<0.05)。躯干控制能力分别与平衡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步行能力和运动功能呈正相关。结论:早期躯干与骨盆控制训练对提高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躯干与骨盆控制训练 偏瘫 平衡功能 步行能力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运动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长大干线的常导高速磁浮列车追踪间隔与控制系统的匹配性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陈光 邓志翔 +2 位作者 姜西 刘涛 徐楠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96-99,共4页
上海磁浮列车示范运营线已开通运行多年,运营情况良好。但由于该线路较短,针对长大干线的追踪间隔和控制系统的匹配性研究仍较为缺乏。讨论了基于长大干线和常导高速磁浮列车在区间运行、出站运行、进站运行的追踪原理;结合追踪间隔模型... 上海磁浮列车示范运营线已开通运行多年,运营情况良好。但由于该线路较短,针对长大干线的追踪间隔和控制系统的匹配性研究仍较为缺乏。讨论了基于长大干线和常导高速磁浮列车在区间运行、出站运行、进站运行的追踪原理;结合追踪间隔模型,对常导高速磁浮追踪间隔和控制系统能力的匹配性进行分析,在追踪间隔一定的条件下,明确控制系统的管辖范围,为后续长大干线工程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磁浮长大干线 列车追踪间隔 控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躯干控制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能力及ADL的影响 被引量:13
7
作者 谭婉雯 杨冰霞 《护理学杂志》 2008年第9期72-73,共2页
目的探讨躯干控制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能力及ADL的影响。方法将64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加做躯干控制训练,8周后比较两组步行能力评分和ADL评分。结... 目的探讨躯干控制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能力及ADL的影响。方法将64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加做躯干控制训练,8周后比较两组步行能力评分和ADL评分。结果观察组的步行能力和Barthel指数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躯干控制训练对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步行能力和ADL有显著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偏瘫 躯干控制训练 日常生活活动 步行能力 康复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强化躯干与骨盆控制能力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4
8
作者 郑舒畅 朱士文 +2 位作者 宋成忠 马平 贾瑞伟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7年第8期716-717,共2页
目的观察早期强化躯干与骨盆控制能力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56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8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并配合常规康复训练,45min/次,2次/d,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增加强化... 目的观察早期强化躯干与骨盆控制能力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56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8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并配合常规康复训练,45min/次,2次/d,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增加强化躯干与骨盆控制能力训练,20min/次,2次/d。治疗前后分别对两组患者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FMA)、Barthel指数(BI)、功能性步行分级(FAC)等评定。结果治疗2个月后,两组患者的FMA、BI、FAC和偏瘫步态分析评定均较治疗前提高(P〈0.05~0.01),但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强化躯干与骨盆控制能力训练结合常规康复治疗对提高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有明显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躯干与骨盆控制训练 运动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稳定坐位躯干控制训练对髌股疼痛综合征的疗效 被引量:3
9
作者 解焕鑫 刘晓磊 +5 位作者 李强 章耀华 张鸿悦 郭峰 张耀国 杨华清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770-775,共6页
目的探讨不稳定坐位躯干控制训练对于髌股疼痛综合征患者疼痛和下肢功能的影响。方法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北京康复医院就诊的髌股疼痛综合征患者41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20)和试验组(n=21)。两组均行常规康复治疗,试验组加不稳定坐位... 目的探讨不稳定坐位躯干控制训练对于髌股疼痛综合征患者疼痛和下肢功能的影响。方法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北京康复医院就诊的髌股疼痛综合征患者41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20)和试验组(n=21)。两组均行常规康复治疗,试验组加不稳定坐位躯干控制训练,共4周。治疗前后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膝前痛功能量表(AKPS)进行评定,采用平衡仪测量稳定指数。结果治疗后,两组VAS评分、AKPS评分,以及总体、左右、前后稳定指数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t|>12.089,P<0.001);试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t|>5.864,P<0.001)。结论不稳定坐位躯干控制训练能够改善髌股疼痛综合征患者的疼痛和膝关节的功能,提高平衡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髌股疼痛综合征 躯干控制训练 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吸肌训练对脑卒中后躯干控制和平衡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3
10
作者 韩亮 李惠琳 +2 位作者 欧贻斌 陈晶晶 陈颖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7期538-542,共5页
目的:研究呼吸肌训练结合常规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躯干控制、平衡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6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康复治疗,试验组同时给予呼吸肌训练,共4周。治疗前后,最大吸气压(MIP... 目的:研究呼吸肌训练结合常规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躯干控制、平衡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6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康复治疗,试验组同时给予呼吸肌训练,共4周。治疗前后,最大吸气压(MIP)评估吸气肌肌力,最大呼气压(MEP)评估呼气肌肌力,躯干损伤量表(TIS)评估躯干控制能力,Berg平衡量表(BBS)评估平衡功能,改良巴氏指数(MBI)评估日常生活能力。结果:治疗前两组MIP、MEP、TIS、BBS和MB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及试验组MIP、MEP、TIS、BBS和MBI功能均改善,且治疗后试验组上述指标功能改善较对照组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吸肌训练可改善脑卒中患者的呼吸肌肌力、躯干控制、平衡功能、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呼吸肌训练 躯干控制 平衡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LTE综合承载CBTC与专用无线集群业务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军平 卢晓宇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B08期1-7,共7页
对宁波市轨道交通3号线及宁奉城际铁路工程采用的LTE(长期演进)技术综合承载CBTC(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与专用无线集群信号系统的设计方案进行了介绍。这些设计方案主要包括LTE有线网络、LTE车-地无线通信、LTE时钟同步、业务隔离以及综... 对宁波市轨道交通3号线及宁奉城际铁路工程采用的LTE(长期演进)技术综合承载CBTC(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与专用无线集群信号系统的设计方案进行了介绍。这些设计方案主要包括LTE有线网络、LTE车-地无线通信、LTE时钟同步、业务隔离以及综合供电方案等,系在传统的LTE仅承载CBTC业务的基础上,考虑了同时承载集群业务。为进一步增强整个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独创性地设计了基带处理单元的跨网连接、设备冗余配置、集群无线覆盖、轨旁漏缆安装高度以及跨专业供电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长期演进综合承载 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系统 专用无线集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