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u(bipy)_3^(2+)-CO_3^(2-)-SO_3^(2-)-KClO_3体系化学发光法测定空气中的二氧化硫 被引量:9
1
作者 王园朝 何治柯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53-456,共4页
提出了 Ru(bipy) 2 +3 - CO2 -3 - SO2 -3 - KCl O3 体系化学发光法测定溶液中亚硫酸盐的方法。SO2 -3 浓度与化学发光强度在 1 .0× 1 0 - 7~ 1 .0× 1 0 - 4mol/L 范围内成正比 ,检出限为 8.76× 1 0 - 8mol/L,对 1 .0&#... 提出了 Ru(bipy) 2 +3 - CO2 -3 - SO2 -3 - KCl O3 体系化学发光法测定溶液中亚硫酸盐的方法。SO2 -3 浓度与化学发光强度在 1 .0× 1 0 - 7~ 1 .0× 1 0 - 4mol/L 范围内成正比 ,检出限为 8.76× 1 0 - 8mol/L,对 1 .0× 1 0 - 4mol/L SO2 - 3 溶液 6次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为 2 .9%。该法用三乙醇胺作为吸收液 ,成功地用于测定空气中二氧化硫的含量 ,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发光法 测定 空气 二氧化硫 三联吡啶合亚 氯酸钾 大气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细管电泳-电致化学发光法同时测定鼻炎康片中马来酸氯苯那敏和盐酸麻黄碱 被引量:4
2
作者 吴迎春 任传清 +2 位作者 郝亮 王建伟 聂峰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73-876,共4页
基于马来酸氯苯那敏(Ch)和盐酸麻黄碱(Ep)同时增强联钌吡啶的电致化学发光信号特性,利用Ch和Ep在毛细管电泳分离时组分保留时间的差异,建立了毛细管电泳-时间分辨电致化学发光同时在线检测鼻炎康片中Ch和Ep含量的新方法。实验表明,在保... 基于马来酸氯苯那敏(Ch)和盐酸麻黄碱(Ep)同时增强联钌吡啶的电致化学发光信号特性,利用Ch和Ep在毛细管电泳分离时组分保留时间的差异,建立了毛细管电泳-时间分辨电致化学发光同时在线检测鼻炎康片中Ch和Ep含量的新方法。实验表明,在保持初始电位1.20V、运行高压为15kV、pH为10.5的NaH_2PO_4-Na2HPO_4缓冲液(添加10%乙腈和5%甲醇)的分离条件下,以及工作电极电位为1.2V、电动进样13kV和进样时间10s、pH=8的磷酸盐作为运行缓冲液的检测条件下,Ch和Ep在6min内可实现分离与检测,其线性范围分别为2.0×10^(-7)~2.0×10^(-4) mol/L和3.8×10^(-7)~6.0×10^(-4) mol/L,检出限分别为4.0×10^(-8) mol/L和1.5×10^(-8) mol/L(n=11),迁移时间的RSD分别为1.9%和2.2%,方法的RSD分别为3.9%和4.6%,方法回收率分别为97.97%和95.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来酸氯苯那敏 盐酸麻黄碱 毛细管电泳 电致化学发光 联钌吡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E-ECL法测定人血浆中的盐酸哌唑嗪 被引量:5
3
作者 徐泉秀 陆桦 +1 位作者 谢芳 邓必阳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4-57,共4页
基于盐酸哌唑嗪能增强钉联吡啶的电致化学发光信号,建立了一种测定盐酸哌唑嗪的毛细管电泳-电致化学发光分析新方法。对毛细管电泳分离条件和电致化学发光检测条件进行了优化,并对人血浆样品中的盐酸哌唑嗪进行检测。在优化的实验条... 基于盐酸哌唑嗪能增强钉联吡啶的电致化学发光信号,建立了一种测定盐酸哌唑嗪的毛细管电泳-电致化学发光分析新方法。对毛细管电泳分离条件和电致化学发光检测条件进行了优化,并对人血浆样品中的盐酸哌唑嗪进行检测。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测得盐酸哌唑嗪在0.001-5.0mg·L^-1与峰高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86),检出限为0.35μg·L^-1(S/N=3)。对1.0mg·L^-1的盐酸哌唑嗪平行测定11次,峰高和迁移时间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2.4%和1.9%。应用该方法测定人血浆中盐酸哌唑嗪含量,具有简便、快速、灵敏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哌唑嗪 毛细管电泳 电致化学发光 血浆 钌联吡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化学发光成像技术及其在阵列传感分析和潜在指纹成像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4
4
作者 周镇宇 许林茹 苏彬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06-514,共9页
电化学发光成像技术作为一种新的生化分析手段,具有设备简单、反应可控、多信息化和可视化等优点.目前,该技术已被用于便携式、微型化、高通量的电化学发光传感器中,并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成果.本文结合作者课题组的研究进展,简要介绍了... 电化学发光成像技术作为一种新的生化分析手段,具有设备简单、反应可控、多信息化和可视化等优点.目前,该技术已被用于便携式、微型化、高通量的电化学发光传感器中,并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成果.本文结合作者课题组的研究进展,简要介绍了电化学发光成像技术在阵列传感分析和潜在指纹检测中的应用,并尝试着展望了今后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发光成像 联吡啶钌 指纹 阵列传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联吡啶钌复合膜修饰电极电化学发光法测定马来酸氯苯那敏 被引量:1
5
作者 张真真 傅崇岗 王立新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60-663,共4页
以氧化铟锡(ITO)导电玻璃为基质,研制了一种SiO2/Ppy/PSS/Ru(bpy)32+复合膜修饰电极。在pH 8.00磷酸盐缓冲溶液中,马来酸氯苯那敏(CM)在修饰电极的电化学发光强度(ECL)有强增敏作用,据此建立了一种灵敏地测定马来酸氯苯那敏的电化学发... 以氧化铟锡(ITO)导电玻璃为基质,研制了一种SiO2/Ppy/PSS/Ru(bpy)32+复合膜修饰电极。在pH 8.00磷酸盐缓冲溶液中,马来酸氯苯那敏(CM)在修饰电极的电化学发光强度(ECL)有强增敏作用,据此建立了一种灵敏地测定马来酸氯苯那敏的电化学发光的方法。其ECL增加程度与CM的浓度在30~100μmol.L-1之间呈线性关系。方法的检出限(3S/N)为9.0×10-2μmol.L-1。对2.0μmol.L-1马来酸氯苯那敏标准溶液连续测定11次,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3%。方法用于维C银翘片中马来酸氯苯那敏的测定,回收率在96.5%~98.8%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发光法 马来酸氯苯那敏 三联吡啶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柱前衍生毛细管电泳-电致化学发光法测定瓜瓤组织中的瓜氨酸含量 被引量:4
6
作者 杨宁 周敏 +3 位作者 王荣 刘芬 王苏霞 马永钧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66-470,共5页
以甲醛和硼氢化钠为主要衍生反应试剂,对瓜氨酸分子中的α-氨基进行N-甲基化得到具有强电致化学发光信号的单一衍生产物。据此建立了一种用毛细管电泳-电致化学发光法(CE-ECL)高选择性测定瓜瓤组织中瓜氨酸含量的新方法。在优化的实验... 以甲醛和硼氢化钠为主要衍生反应试剂,对瓜氨酸分子中的α-氨基进行N-甲基化得到具有强电致化学发光信号的单一衍生产物。据此建立了一种用毛细管电泳-电致化学发光法(CE-ECL)高选择性测定瓜瓤组织中瓜氨酸含量的新方法。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瓜氨酸的衍生物可在5 min内达到电泳分离,且瓜氨酸浓度在9.0~250μmol/L范围内时,其衍生物的电泳峰强度值与待测浓度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 6),检出限(S/N=3)为3.2μmol/L。对同一标准样品平行进样6次,测得其电泳峰强度值和迁移时间值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2.6%和0.92%。此外,采用标准加入法对4种鲜瓜瓤组织中的瓜氨酸进行了定量测定,结果表明西瓜、甜瓜、籽瓜、哈密瓜的鲜瓜瓤组织中瓜氨酸的含量分别为2.75、0.95、1.26、1.19 mg/g,对实际样品的加标回收率为91.4%~1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柱前衍生反应 毛细管电泳 电致化学发光 瓜氨酸 三联吡啶合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