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林龄华北落叶松优势木生长与空间结构的关联性
1
作者 倪靖峰 吕世琪 +2 位作者 王占印 周超凡 刘宪钊 《陆地生态系统与保护学报》 2024年第1期1-10,共10页
【目的】优势木的生长与其周围的相邻木密切相关,探究不同林龄林分中相邻木构成的空间结构特征对目标林木生长的影响,可以为调整空间结构进而激发林分生长潜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7 a、37 a和46 a 3种不同林龄的华北落叶松人工... 【目的】优势木的生长与其周围的相邻木密切相关,探究不同林龄林分中相邻木构成的空间结构特征对目标林木生长的影响,可以为调整空间结构进而激发林分生长潜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7 a、37 a和46 a 3种不同林龄的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分别设置面积为90 m×60 m、120 m×120 m和120 m×120 m的大样地,以优势木和其最近4株邻近木构建空间结构单元,计算每株优势木的角尺度、大小比数、混交度和密集度等指标,分析不同林龄中优势木在不同空间结构间的生长差异。【结果】优势木胸径和树高年均增长量均有显著的林龄差异,年均增长量随林龄增大而降低。在27 a林分的结构单元中,处于随机分布、优势、零度混交和密集状态的优势木占比最高,优势木平均胸径分别在角尺度为0.50、大小比数为0、混交度为0.75和密集度为1时最大,优势木平均树高分别在角尺度为0、大小比数为0、混交度为0.75和密集度为0.75时最大。在37 a的结构单元中,处于随机分布、优势、零度混交和非常密集状态的优势木占比最高,优势木平均胸径分别在角尺度为0.50、大小比数为0、混交度为0.5和密集度为0时最大,优势木平均树高分别在角尺度为0、大小比数为0、混交度为0.25和密集度为1时最大。在46 a的结构单元中,处于随机分布、优势、零度混交和稀疏状态的优势木占比最高,优势木平均胸径分别在角尺度为0.50、大小比数为0和密集度为0时最大,优势木平均树高分别在角尺度为0、大小比数为0和密集度为0时最大。【结论】水平分布格局、树种多样性、自身个体大小和树冠竞争影响优势木生长特征。在演替过程中,优势木朝着减小聚集程度和竞争压力的方向上发展,适当提升优势木的混交程度和保证优势木个体的生长优势利于其胸径和树高生长。在质量选择阶段,宜进一步选择生长好的优势木作为目标树,适当抚育采伐,优化结构单元,以人工促进天然更新等手段提升林分稳定性。在近自然阶段,应及时清理枯立木,通过人工促进天然更新和清除干扰木,继续优化空间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育阶段 结构单元 空间结构参数 优势木 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牡丹不同生育期茎与根系糖组分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4
2
作者 张开明 王翠丽 +2 位作者 王丹 栗燕 李永华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84-288,共5页
以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品种‘胡红’为材料,利用DionexICS-3000离子色谱仪对7个生育期中茎与根系韧皮部糖组分含量进行测定,探讨牡丹不同生育期根系与茎中糖组分的转运规律.结果表明,整个试验期间蔗糖含量在主根中先下降后... 以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品种‘胡红’为材料,利用DionexICS-3000离子色谱仪对7个生育期中茎与根系韧皮部糖组分含量进行测定,探讨牡丹不同生育期根系与茎中糖组分的转运规律.结果表明,整个试验期间蔗糖含量在主根中先下降后上升,而侧根中则逐渐下降;圆桃期时主根中葡萄糖和果糖含量上升明显,分别比显蕾期增加75.34%和73.68%,开花期达到最高.每个生育期上、中、下茎段中蔗糖含量差异不明显,且表现出相似的变化趋势,立蕾期开始缓慢下降,开花期降到最低,下茎中的蔗糖含量下降幅度最大(43.55%).根和茎中蔗糖含量开花期均降到最低,从圆桃期开始茎逐渐高于根系,谢花期时茎中蔗糖含量比根中高出48.9%.在每个生育期,茎中的葡萄糖和果糖含量均高于根系,根中蔗糖、葡萄糖、果糖含量与茎中相比差异性显著.分析表明,牡丹立蕾期时根系中蔗糖开始转变成葡萄糖和果糖,茎中葡萄糖和果糖含量增加,为开花供应能量;谢花期时,根和茎中葡萄糖和果糖含量开始下降,蔗糖含量则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 生育期 糖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实生树不同发育阶段个体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 被引量:4
3
作者 王白坡 程晓建 戴文圣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395-398,共4页
以不同年龄银杏实生树为试材,研究芽尖和叶片中内源激素赤霉素(GA3)、玉米素(ZT)、吲哚乙酸(IAA)和脱落酸(ABA)含量与个体发育阶段的关系。结果表明,7龄期和13龄期银杏实生树芽尖和叶片中上述4种内源激素含量无明显差别,同时与13龄期首... 以不同年龄银杏实生树为试材,研究芽尖和叶片中内源激素赤霉素(GA3)、玉米素(ZT)、吲哚乙酸(IAA)和脱落酸(ABA)含量与个体发育阶段的关系。结果表明,7龄期和13龄期银杏实生树芽尖和叶片中上述4种内源激素含量无明显差别,同时与13龄期首次开花的雄株接近,但却和3龄期有显著差异。可见实生树在7龄期前后树高2.5~3.0m已处转变期;随后树体继续生长增高到12~13m,在13龄期前后首次出现雄花和雌花开始进入成年期。芽尖中上述4种内源激素水平不是转变期进入成年期的惟一控制因子。转变期长可能是实生树迟果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 实生树 发育阶段 个体 内源激素 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区退耕还林(草)的基本思路 被引量:16
4
作者 彭珂珊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2000年第2期164-171,共8页
朱总理针对 1 998年我国水土流失加剧而致使洪灾造成 2 2 5 1亿元人民币巨大损失的现实 ,于 1 999年 8月提出了“退耕还林 (草 )、封山绿化、个体承包、以粮代赈”的措施 ,为根治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和良化我国的生态环境指明了方向。文... 朱总理针对 1 998年我国水土流失加剧而致使洪灾造成 2 2 5 1亿元人民币巨大损失的现实 ,于 1 999年 8月提出了“退耕还林 (草 )、封山绿化、个体承包、以粮代赈”的措施 ,为根治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和良化我国的生态环境指明了方向。文章在上述背景下分析了我国黄土高原地区坡耕地引起水土流失、肥力低下、水源缺乏、灾害频繁的四大问题 ,根据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脆弱的具体情况 ,提出了以下几条对策 :1提高思想认识 ;2解决好退耕后脱贫 ;3推进东西部合作政策 ;4保证人均一定的农田 ;5实现农林牧业最佳结合 ;6提出合理的措施 ;7健全保障机制 ;8正确处理各种关系。研究的基本思路可供同类地区的干部和群众为退耕还林 (草 ) ,搞好植树造林 ,治理水土流失 ,脱贫致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耕还林还草 坡耕地 土壤侵蚀 黄土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阳县古树名木资源初步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洪震 《福建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0-72,108,共4页
松阳县现有古树名木2515株,隶属36科62属89种,统计分析了该县古树名木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和生长状况,提出了对古树名木保护和开发利用的建议。
关键词 古树名木保护 生长状况 松阳县 数量 开发利用 分布 种类 资源 初步研究 统计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中市蚕业生产现状的问卷调查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刘明鲁 吴强 +5 位作者 封利军 熊晓军 李银超 张永平 黄辉 廖兴茂 《北方蚕业》 2013年第3期1-5,共5页
对全市8个蚕桑生产县(区)66个种桑养蚕农户的问卷调查发现,40.9%的农户表示今后几年仍将继续栽桑养蚕,但只有27.27%的农户表示还要扩大养蚕规模。农户普遍认为蚕桑产业比较效益下降,而且风险大于其它种植业,98.5%的农户希望政府能够补... 对全市8个蚕桑生产县(区)66个种桑养蚕农户的问卷调查发现,40.9%的农户表示今后几年仍将继续栽桑养蚕,但只有27.27%的农户表示还要扩大养蚕规模。农户普遍认为蚕桑产业比较效益下降,而且风险大于其它种植业,98.5%的农户希望政府能够补贴栽桑养蚕的风险损失,同时希望能够稳定蚕茧价格,规范蚕种和蚕药市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桑养蚕 意愿 风险 应对措施 发展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牡丹籽粒发育特性与营养成分动态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18
7
作者 马雪情 刘春洋 +3 位作者 黄少峻 郭香凤 范丙友 史国安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1-75,80,共6页
通过对牡丹种子发育过程中主要形态指标和营养成分的分析,研究了牡丹种子生长与成熟期间营养物质与油脂转化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牡丹籽粒生长发育可以划分为4个时期,即受精与籽粒形成期(S1)、荚果与籽粒快速生长期(S2)、籽粒内含... 通过对牡丹种子发育过程中主要形态指标和营养成分的分析,研究了牡丹种子生长与成熟期间营养物质与油脂转化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牡丹籽粒生长发育可以划分为4个时期,即受精与籽粒形成期(S1)、荚果与籽粒快速生长期(S2)、籽粒内含物充实转化期(S3)、果荚与种子脱水成熟期(S4)。在籽粒发育前期(S1~S2),可溶性糖显著积累,中后期(S3~S4)持续下降;而淀粉呈连续降低趋势,种子成熟期(S4)有所升高;牡丹籽粒形成期(S1)蛋白质含量速下降,而后略有回升维持在相对稳定状态;牡丹籽粒粗脂肪含量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在发育中前期(S1~S3)粗脂肪含量快速升高达到最大值,成熟末期(S4)含量略有下降。牡丹籽粒发育过程中,油脂积累与可溶性糖呈极显著负相关;油酸和亚油酸的含量呈上升趋势,而亚麻酸含量呈下降趋势,两者与亚麻酸含量均呈极显著负相关。花后第106天牡丹果荚和籽粒进入脱水转色期,花后114~121 d牡丹荚果快速脱水开裂前,种子含油量最高是牡丹荚果的最佳采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 种子 发育特性 营养物质 粗脂肪含量 脂肪酸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杉木人工林目标树经营技术参数的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任蕾 徐端妙 +5 位作者 吴初平 焦洁洁 刘日林 朱锦茹 孙杰杰 袁位高 《浙江林业科技》 2019年第2期1-6,共6页
对浙江省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主要分布区51个不同发育阶段杉木人工林典型样地调查,分析不同优势木高杉木人工林的径级结构,并利用126株优势木数据,建立杉木人工林优势木的胸径、树高、冠幅之间关系,得出胸径与树高相关关系的最... 对浙江省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主要分布区51个不同发育阶段杉木人工林典型样地调查,分析不同优势木高杉木人工林的径级结构,并利用126株优势木数据,建立杉木人工林优势木的胸径、树高、冠幅之间关系,得出胸径与树高相关关系的最佳回归方程为:Y=0.361 8X+4.497 9,模型的拟合度R^2=0.796 5(X表示胸径,Y表示树高);胸径和冠幅的相关关系的最佳回归方程为:Y=0.137 9X+0.858 9,模型的拟合度R^2=0.881 6(X表示胸径,Y表示冠幅)。通过对3株50年生杉木人工林大径级林分优势木的树干解析,研究大径级杉木人工林优势木的胸径、树高与材积的生长规律,结果显示生长率都呈现逐年降低趋势,树高较为明显。树高、胸径、材积生长率最大值出现在10年生时分别为5.278 7%,15.069%,25.895%;而50年生时仅为0.273 3%,0.186 9%,0.921 7%。研究提出杉木人工林目标树经营的发育阶段划分、合理密度、目标树数量等关键经营技术参数,为杉木人工林的目标树经营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目标树 发育阶段 人工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刺桐姬小蜂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30
9
作者 焦懿 陈志麟 +4 位作者 余道坚 康林 杨伟东 陈枝楠 陈小英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6-50,共5页
刺桐姬小蜂QuadrastichuserythrinaeKim是新近发现的重要检疫性有害生物,在新加坡、毛里求斯、留尼汪、中国台湾、美国夏威夷和中国大陆深圳对刺桐属植物造成严重危害。本文结合田间观察和室内实验对刺桐姬小蜂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较为系... 刺桐姬小蜂QuadrastichuserythrinaeKim是新近发现的重要检疫性有害生物,在新加坡、毛里求斯、留尼汪、中国台湾、美国夏威夷和中国大陆深圳对刺桐属植物造成严重危害。本文结合田间观察和室内实验对刺桐姬小蜂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刺桐姬小蜂成虫活动与温度、光照密切相关。补充营养能显著延长雌成虫寿命,但对雄成虫寿命无影响。成虫性比随环境温度变化而变化。该虫的平均怀卵量为275·8粒,30℃时成虫的产卵量和产卵率最高,分别为203·63粒和73·83%。发育起点温度和世代有效积温分别为13·37℃和458·27日·度。温度与发育历期呈显著的负相关(r**=-0·916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桐姬小蜂 刺桐属植物 发育起点温度 发育历期 生活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民义务植树要开拓发展空间
10
作者 肖庆业 张贞 卢洁 《江西林业科技》 2003年第3期37-37,共1页
关键词 义务植树 发展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柞树品种对柞蚕的饲喂效果
11
作者 梁振忠 段卫平 余富德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26期128-129,150,共3页
[目的]为传统养蚕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河南省主要柞树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柞树品种对柞蚕的饲喂效果。[结果]饲喂槲栎的柞蚕发病率比栓皮栎和麻栎高。饲喂栓皮栎和麻栎的柞蚕茧层率都比槲栎高。全龄用栓皮栎和麻栎养蚕的效果最... [目的]为传统养蚕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河南省主要柞树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柞树品种对柞蚕的饲喂效果。[结果]饲喂槲栎的柞蚕发病率比栓皮栎和麻栎高。饲喂栓皮栎和麻栎的柞蚕茧层率都比槲栎高。全龄用栓皮栎和麻栎养蚕的效果最好,用槲栎养蚕的效果最差。[结论]栓皮栎和麻栎是适宜鲁山县区气候和环境条件,是柞蚕喜食、养蚕效果较好的优良柞树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柞树 柞蚕 发育历期 发病率 收茧成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