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钯掺杂SnO_(2)强化界面电荷传输用于三乙胺检测
1
作者 刘锦梅 冯韶涵 +3 位作者 孙丽霞 李子萱 廖丹葵 孙建华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24-435,共12页
为了促进SnO_(2)基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的界面电荷传输和表面反应,基于贵金属掺杂策略,通过溶剂热法和原位还原法制备了钯掺杂SnO_(2)微球复合材料(Pd-SnO_(2)),成功在Pd-SnO_(2)复合材料上构建了Pd活性物种并用于三乙胺气体传感。结果表明... 为了促进SnO_(2)基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的界面电荷传输和表面反应,基于贵金属掺杂策略,通过溶剂热法和原位还原法制备了钯掺杂SnO_(2)微球复合材料(Pd-SnO_(2)),成功在Pd-SnO_(2)复合材料上构建了Pd活性物种并用于三乙胺气体传感。结果表明:由于Pd活性物种有效促进了界面电荷转移并显著加速了材料表面反应动力学,优化后的质量分数为5%的Pd-SnO_(2)的复合材料显示出了多重传感优势。具体地,在132℃的操作温度下,其对质量浓度为50 mg/L三乙胺显示了超大的响应值(1 406),是SnO_(2)响应值(26)的54倍。此外,5%Pd-SnO_(2)还显示出了优越的选择性、超低的检测限和良好的长期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锡 钯掺杂 三乙胺 气敏特性 电荷载流子传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电离电荷影响的电荷输运模型研究
2
作者 贡新浩 赵军涛 +5 位作者 贺逸飞 张梓轩 朱铎坤 刘海钧 梁郑钊 吴锴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30-136,共7页
电缆接头作为高压直流电缆的关键附件,其绝缘性能决定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稳定性。为验证仿真模型计算电缆接头电场分布中的电荷输运模型有效性,本文通过阻挡实验计算注入载流子迁移率和电离电荷电导率,提出了同时考虑注入电荷和电离电... 电缆接头作为高压直流电缆的关键附件,其绝缘性能决定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稳定性。为验证仿真模型计算电缆接头电场分布中的电荷输运模型有效性,本文通过阻挡实验计算注入载流子迁移率和电离电荷电导率,提出了同时考虑注入电荷和电离电荷作用的电荷输运模型,并简化了输运模型中的待定参数。然后利用仿真模型对XLPE-EPDM双层结构的电场分布进行模拟和计算,并与实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XLPE-EPDM双层结构的界面电荷极性随着场强的增加发生反转,仿真模型计算的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证明了仿真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缆接头 电离电荷 双极性载流子输运模型 电场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O_2纳米管阵列光电极的电化学阻抗及动力学特性分析 被引量:10
3
作者 张知宇 桑丽霞 +2 位作者 孙彪 张晓敏 马重芳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935-2940,共6页
采用声电化学阳极氧化法,在无机溶剂(H3PO4+NaF水溶液)和有机溶剂(NH4F+水+乙二醇)体系电解液中加20V直流电压制得TiO2纳米管(TNT)阵列,其中无机溶剂样品(记为TNT-A)的管长为650nm,有机溶剂样品(记为TNT-E)的管长为2μm.基于X射线衍射(X... 采用声电化学阳极氧化法,在无机溶剂(H3PO4+NaF水溶液)和有机溶剂(NH4F+水+乙二醇)体系电解液中加20V直流电压制得TiO2纳米管(TNT)阵列,其中无机溶剂样品(记为TNT-A)的管长为650nm,有机溶剂样品(记为TNT-E)的管长为2μm.基于X射线衍射(XRD)图谱、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图(FESEM)、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DRS)的表征和电流-时间(I-t)曲线、Mott-Schottky图和电化学阻抗谱(EIS)的分析可知,在空气中经500℃煅烧后,TNT-E的吸光性能明显好于TNT-A的吸光性能.在紫外光((365±15)nm)辐照下,测得TNT-E的平均光电流密度与TNT-A的仅差0.05mA·cm-2,这是由于管长的增长增大了电荷转移电阻,并使得传质路径增长,增大了反应所需克服的势垒,降低了电极的反应速率,两者的电荷载流子密度分别为5.31×1020与9.86×1020c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2纳米管阵列 电荷转移电阻 动力学特性 电荷载流子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极性载流子输运模型的高压直流电缆附件绝缘EPDM/LDPE界面电荷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4
4
作者 李进 梁虎成 +3 位作者 杜伯学 宋鹏先 孔晓晓 李忠磊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443-1449,共7页
高压直流塑料电缆是直流输电系统的关键装备,作为其重要连接环节的直流电缆附件由于介质的不连续性,容易产生界面电荷积聚,威胁电缆输电系统安全。为此,通过设置界面特性相关的表面态、界面势垒和载流子迁移率等参数,利用双极性载流子... 高压直流塑料电缆是直流输电系统的关键装备,作为其重要连接环节的直流电缆附件由于介质的不连续性,容易产生界面电荷积聚,威胁电缆输电系统安全。为此,通过设置界面特性相关的表面态、界面势垒和载流子迁移率等参数,利用双极性载流子输运模型仿真研究了不同界面条件下空间电荷在乙丙橡胶(EPDM)/低密度聚乙烯(LDPE)双层介质中的注入和输运特性,并分析了界面电荷累积对复合绝缘系统电场分布的影响。仿真与实验结果证明材料表层的深陷阱能级、较高的界面势垒以及两种介质间较大的载流子迁移率差异均能造成界面电荷密度的增大,同时界面电荷积累也使电场分布畸变更加严重。因此可以从改善材料表面态分布,降低界面势垒和提高载流子迁移率匹配程度等方法出发,以解决高压直流电缆附件绝缘界面电荷积累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直流电缆附件 界面电荷 双极性载流子输运模型 表面态 界面势垒 载流子迁移率 电场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子和载流子输运研究 I.有机肖特基型固态太阳电池 被引量:7
5
作者 黄颂羽 邓慧华 +1 位作者 顾建华 陆祖宏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34-141,共8页
提出了有机肖特基型固态太阳电池的理论模型,假设只有势垒区的激子和产生于中性区且扩散到势垒区的激子才能被内建场离解成自由载流子,而被电极收集。该模型综合考察了内建场对激子产生、输运和离解及自由载流子分离和由电极收集的影... 提出了有机肖特基型固态太阳电池的理论模型,假设只有势垒区的激子和产生于中性区且扩散到势垒区的激子才能被内建场离解成自由载流子,而被电极收集。该模型综合考察了内建场对激子产生、输运和离解及自由载流子分离和由电极收集的影响,并解释了场依赖的收集率以及电池的光导作用光谱与份菁薄膜的吸收光谱同相的原因。研究了表面复合速度对自由载流子收集率的影响。据此,认为强的取向内建场、超薄膜化和分子排列取向化是提高有机肖特基固态太阳电池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子 载流子 输运 肖特基势垒 太阳能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瞬态光电压技术对纳米TiO_2薄膜电极中光生电荷传输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张清林 王德军 +3 位作者 魏霄 肇启东 林艳红 杨敏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550-552,共3页
Transient photovoltage(PV) technique was applied to investigate the separation and the transport mechanism of the photo-induced charge carriers on nano-TiO_ 2 film electrode. The positive PV transients were observed w... Transient photovoltage(PV) technique was applied to investigate the separation and the transport mechanism of the photo-induced charge carriers on nano-TiO_ 2 film electrode. The positive PV transients were observed whenever the light was incident from the gauze platinum(top illumination) or the ITO electrode(bottom illumination). This implies that the photo-induced electrons always accumulate near the ITO. Simultaneously, it is found that under the singe pulse illumination, PV transient at bottom illumination needs a shorter time to reach its maximum than that at top illumination. This indicates that the photo-induced carriers are separated faster on TiO_ 2/ITO interface than that in the bulk of the TiO_ 2 film. These demonstrate the existence of the contact potential on the TiO_ 2/ITO interface, with the downward band bending from the TiO_ 2 to ITO, which may cause the excess carriers to be separated by drift. Under the repeated pulses illumination, the PV transients at top illumination remained unchanged, while those at bottom illumination changed significantly. This results from the trapping of the excess electrons on the TiO_ 2/ITO interfa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态光电压 TIO2 接触势垒 光生电荷传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衬底对PTCDA薄膜结构与电荷输运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杨汀 谢吉鹏 +2 位作者 范国莹 吕文理 彭应全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34-340,共7页
在不同导电衬底(Au,Al和ITO)上制备了PTCDA薄膜,用XRD和AFM技术研究了PTCDA薄膜的结构和表面形貌。结果表明,薄膜中的大部分PTCDA分子平面与衬底不平行,这表明薄膜垂直方向的电流传导将以电子传输为主;在ITO和Au衬底上生长的PTCDA薄膜... 在不同导电衬底(Au,Al和ITO)上制备了PTCDA薄膜,用XRD和AFM技术研究了PTCDA薄膜的结构和表面形貌。结果表明,薄膜中的大部分PTCDA分子平面与衬底不平行,这表明薄膜垂直方向的电流传导将以电子传输为主;在ITO和Au衬底上生长的PTCDA薄膜晶粒排列规则,在薄膜垂直方向呈现出较好的电子传输性能;而在Al衬底上生长的PTCDA薄膜晶粒排列无序,电子传输性能差。通过制备单层结构有机薄膜器件,研究了PTCDA薄膜垂直方向的电子迁移率。综合应用金属-有机界面的热电子发射理论和有机层体内空间电荷限制传导理论,并考虑电场强度对迁移率变化的影响,对ITO/PTCDA/Al器件的电流密度-电压曲线进行拟合,得到ITO衬底上生长的PTCDA薄膜在垂直方向随电场强度变化的电子迁移率数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苝四甲酸二酐 有机半导体 迁移率 电荷传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电介质空间电荷分布实验与仿真系统 被引量:3
8
作者 朱明晓 陈继明 +1 位作者 孟庆伟 董磊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09-113,共5页
空间电荷会畸变固体电介质内的电场分布,进而加速绝缘材料的老化与击穿过程。由于空间电荷输运涉及电荷注入、迁移、入陷与脱陷等复杂微观过程,相关知识比较抽象,学生难以理解。为此开展相关课程的实践教学,建立固体电介质空间电荷分布... 空间电荷会畸变固体电介质内的电场分布,进而加速绝缘材料的老化与击穿过程。由于空间电荷输运涉及电荷注入、迁移、入陷与脱陷等复杂微观过程,相关知识比较抽象,学生难以理解。为此开展相关课程的实践教学,建立固体电介质空间电荷分布实验与仿真平台。该平台基于电声脉冲法搭建,由高压直流电源、高压脉冲电源、空间电荷测量模块与数据采集系统组成;仿真平台基于双极性载流子输运模型,考虑了电荷的注入、传输、入陷、脱陷、复合与抽出等微观物理过程。通过实验与仿真的结合,能直观展示空间电荷分布特征;可针对电荷注入与输运等微观过程进行分析,强化学生对高电压技术相关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自主创新和工程实践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电压技术 空间电荷 实验与仿真平台 电声脉冲法 双极性载流子输运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子和载流子输运的研究──Ⅱ.有机 p-n 异质结固态太阳电池 被引量:1
9
作者 邓慧华 黄颂羽 +1 位作者 蓝闽波 陆祖宏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66-73,共8页
在实验工作的基础上,提出双层p-n异质结有机太阳电池中激子和载流子输运的理论模型。假设只有扩散到结区的激子和该区产生的激子,才对形成光电流有贡献。这些激子被有机/有机界面的内建场离解成自由载流子。而后,电子在北红(n... 在实验工作的基础上,提出双层p-n异质结有机太阳电池中激子和载流子输运的理论模型。假设只有扩散到结区的激子和该区产生的激子,才对形成光电流有贡献。这些激子被有机/有机界面的内建场离解成自由载流子。而后,电子在北红(n型有机半导体)层传导,空穴在酞菁(p型有机半导体)层传导。据此,讨论了双层异质结电池的填充因子和光电转换效率均比单层肖特基型电池获得改善的机制。结合实验分析,认为在北红/酞菁异质结电池中北红(Me-PTC)层和酞菁(ClAlPc)层之间存在Forster能量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子 载流子 离解 有机p-n异物结 太阳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量子点发光二极管功能层厚度确定方法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雯柏 叶继兴 +1 位作者 马航 李邓化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8-14,共7页
为改善量子点发光二极管器件载流子注入平衡,提出一种量子点发光二极管各功能层厚度的确定方法.首先选定量子点发光层厚度,基于隧穿模型进行仿真分析确定电子传输层厚度;然后采用空间电荷限制电流模型进行仿真分析确定空穴传输层厚度.采... 为改善量子点发光二极管器件载流子注入平衡,提出一种量子点发光二极管各功能层厚度的确定方法.首先选定量子点发光层厚度,基于隧穿模型进行仿真分析确定电子传输层厚度;然后采用空间电荷限制电流模型进行仿真分析确定空穴传输层厚度.采用CdSe/ZnS量子点作为发光层、poly-TPD作为空穴传输层、Alq_3作为电子传输层,按照该方法仿真分析得到各功能层厚度进行旋涂-蒸镀法实物器件制备.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当poly-TPD、QDs及Alq_3厚度分别为45nm、25nm及35nm时,获得了较高的发光效率及色纯度,器件性能最好.该方法确定的各功能层厚度有助于减少载流子在发光界面积累,获得载流子的注入平衡,从而改善QLEDs发光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点发光二极管 载流子注入平衡 空穴传输层 发光层 电子传输层 隧穿模型 空间电荷限制电流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改性变压器油中载流子输运特性分析 被引量:12
11
作者 董明 杨凯歌 +3 位作者 马馨逸 胡一卓 谢佳成 徐广昊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1期4597-4608,共12页
将纳米颗粒添加到变压器油中形成纳米改性变压器油不仅可以改善变压器油的散热能力,还可以提高其绝缘水平。研究纳米改性变压器油的载流子输运特性,对纳米改性变压器油性能提升原因的解释和纳米改性机制理论的完善具有重要意义。该文首... 将纳米颗粒添加到变压器油中形成纳米改性变压器油不仅可以改善变压器油的散热能力,还可以提高其绝缘水平。研究纳米改性变压器油的载流子输运特性,对纳米改性变压器油性能提升原因的解释和纳米改性机制理论的完善具有重要意义。该文首次对纳米改性变压器油在强电场下的电导电流进行测量,并对载流子输运特性进行分析。纳米改性变压器油在不同电场下载流子输运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欧姆电阻阶段、隧穿效应阶段和空间电荷限制电流饱和阶段。欧姆电阻阶段,纳米颗粒的加入,增加了载流子的数密度,使得电导电流增加;隧道效应阶段,载流子由液体中的离子和荷电胶粒转变为电极发射出的电子,电子电导起主导作用,随电场强度的增加,载流子迁移率逐渐增大。纳米颗粒的加入增加了界面势垒的厚度,减少了通过势垒进入界面区域的电子,且由于纳米颗粒对电子的捕获作用,增加了由欧姆阶段过渡到隧道效应阶段的电场强度,提高了绝缘强度;空间电荷限制电流饱和阶段,纳米颗粒的加入增加了变压器油的陷阱密度,降低了载流子的迁移率,抑制了放电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改性变压器油 载流子迁移 欧姆效应 隧道效应 空间电荷限制电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金属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微结构及载流子传输机制
12
作者 邓建平 方俊飞 +1 位作者 傅明星 杨智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7-91,共5页
采用有机-金属卤化物钙钛矿作为光吸收材料的固态太阳能电池取得了巨大的突破与快速的发展,电池效率已超过20%。对固态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微结构和激发载流子在电池内的产生与传输机制做了详细的综述与分析,指出了电池结构从介孔"... 采用有机-金属卤化物钙钛矿作为光吸收材料的固态太阳能电池取得了巨大的突破与快速的发展,电池效率已超过20%。对固态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微结构和激发载流子在电池内的产生与传输机制做了详细的综述与分析,指出了电池结构从介孔"敏化"结构开始,经历介观-超结构、平面异质结结构、无空穴传输层结构及无电子传输层结构的发展阶段。分析表明电池结构的发展主要取决于对有机-金属卤化物钙钛矿材料中激发载流子分离与传输机制的深入认识,利用既可传输电子又可传输空穴的有机-金属卤化物钙钛矿材料制备的介孔结构和异质结结构的电池都可实现高效率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电池 钙钛矿 微结构 载流子传输 介孔结构 异质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温度下环氧树脂空间电荷特性仿真研究 被引量:11
13
作者 秦司晨 屠幼萍 +3 位作者 金花 陈冰莹 谭天 王璁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44-149,155,共7页
研究直流电压下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电荷输运特性对推进直流气体绝缘金属封闭输电线路的发展至为重要。文中基于双极性载流子输运模型,通过对0、30、60、105℃下环氧树脂内部的空间电荷分布规律进行数值计算研究,获得了温度对环氧树脂材... 研究直流电压下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电荷输运特性对推进直流气体绝缘金属封闭输电线路的发展至为重要。文中基于双极性载流子输运模型,通过对0、30、60、105℃下环氧树脂内部的空间电荷分布规律进行数值计算研究,获得了温度对环氧树脂材料内部空间电荷输运特性的影响规律,以及不同温度下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内电场强度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在0℃和30℃下,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内为电子电荷主导,迁移作用使得靠近阳极附近的电场强度升高。随着温度的升高,电荷分布到达稳态所需要的时间随之减少,而电场强度最大值也随之降低。60℃和105℃下环氧树脂内电荷分布与0℃和30℃下的电荷分布呈现完全不同的趋势。高温下电荷的迁移作用和陷阱的捕获作用加强,使得电荷更为容易积聚与电极附近,从而同时削弱阳极和阴极与材料界面处的电场强度。研究成果可以为直流输电管道绝缘子的材料改性和空间电荷特性的精密调控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 双极性载流子输运模型 数值计算 温度特性 空间电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邻苯二胺合镍(Ⅱ)载流子传输性能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汤肖丹 高洪泽 +2 位作者 耿允 廖奕 苏忠民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66-771,共6页
利用密度泛函理论UB3LYP方法,对二邻苯二胺合镍(Ⅱ)(PHDANI)的基态和离子态几何结构进行全优化,模拟其双自由基特性.运用势能面曲线法计算了PHDANI的空穴和电子重组能.从晶体结构中选出所有可能最近的载流子传输路径,计算相应的传输积分... 利用密度泛函理论UB3LYP方法,对二邻苯二胺合镍(Ⅱ)(PHDANI)的基态和离子态几何结构进行全优化,模拟其双自由基特性.运用势能面曲线法计算了PHDANI的空穴和电子重组能.从晶体结构中选出所有可能最近的载流子传输路径,计算相应的传输积分,结合Marcus电荷转移理论探讨PHDANI的载流子传输性质.计算结果表明,在单重态双自由基特性下,空穴和电子的迁移率分别达到0.253和0.135cm2·V-1·s-1,空穴和电子传输迁移率都很高且能达到平衡,从理论层面上阐明了PHDANI可以作为很好的双极性传输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邻苯二胺合镍(Ⅱ) 双自由基 载流子传输 密度泛函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梯度下油纸绝缘空间电荷特性的数值仿真 被引量:14
15
作者 朱庆东 吴锴 +1 位作者 朱文兵 李杰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923-930,共8页
作为换流变压器等直流高压输电设备中的主要绝缘材料,油纸绝缘在直流电压下的绝缘特性受其内部空间电荷的影响。同时,油纸绝缘在工作运行中往往承受较大的内外温度差异的作用,而温度差异对油纸绝缘中空间电荷特性的影响尚不明确。为此... 作为换流变压器等直流高压输电设备中的主要绝缘材料,油纸绝缘在直流电压下的绝缘特性受其内部空间电荷的影响。同时,油纸绝缘在工作运行中往往承受较大的内外温度差异的作用,而温度差异对油纸绝缘中空间电荷特性的影响尚不明确。为此在实验研究基础上,建立了一种基于双极性载流子输运和陷阱势垒理论的油纸绝缘介质电荷迁移模型,经数值计算得到单层与双层油纸中温度梯度效应,即油纸低温侧积聚异极性电荷从而畸变低温侧电场,并通过仿真结果与实验结果的比对,验证了仿真模型的可靠性;利用仿真模型,进一步研究了载流子迁移率、油纸厚度、低温电极温度对温度梯度效应的影响,研究表明:油纸材料迁移率及电极注入电荷速率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是油纸中温度梯度效应的主要原因;载流子迁移率越大,油纸厚度越小,低温电极温度越低,油纸绝缘中的温度梯度效应越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纸绝缘 空间电荷 温度梯度 双极性载流子 陷阱 电荷输运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铒富硅氧化硅发光器件电致发光衰减机制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慧玉 赵静 +2 位作者 郭强 刘海旭 丁文革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60-363,共4页
首先采用多靶射频磁控共溅射结合后退火工艺制备了掺Er富硅氧化硅MIS(金属-绝缘体-半导体结构)电致发光器件,然后通过电致发光(EL)以及电流-电压(I-U)特性测量对发光器件的光电性能进行表征.最后,通过对比不同富硅含量的发光器件的载流... 首先采用多靶射频磁控共溅射结合后退火工艺制备了掺Er富硅氧化硅MIS(金属-绝缘体-半导体结构)电致发光器件,然后通过电致发光(EL)以及电流-电压(I-U)特性测量对发光器件的光电性能进行表征.最后,通过对比不同富硅含量的发光器件的载流子输运机制,并通过分析器件中的电荷俘获过程,对富硅氧化硅器件中铒离子电致发光的激发和猝灭机制进行了解释.结果表明:富硅的存在改变了MIS发光器件中的载流子输运过程,造成外加电场下注入的电子能量降低,进而降低Er离子发光中心的激发效率;而富硅引入的缺陷态会引起电荷俘获及俄歇效应,也会使得发光中心发生非辐射复合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掺铒富硅氧化硅 电致发光 载流子输运 电荷俘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载流子输运与能量积累调制直流击穿威布尔分布特性仿真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蔡姝娆 高梓巍 +5 位作者 纪民尊 姚佳池 李鹏新 闵道敏 李盛涛 武庆周 《电气工程学报》 CSCD 2021年第2期50-59,共10页
聚丙烯因其优异的电气和化学性能被广泛应用于薄膜电容器,但直流电场中电介质的击穿是制约电容器储能密度提高的关键因素。外施强电场作用下,电极/绝缘电介质界面注入的电荷在电场力驱动下输运并积累能量,形成泄漏电流,积聚空间电荷、... 聚丙烯因其优异的电气和化学性能被广泛应用于薄膜电容器,但直流电场中电介质的击穿是制约电容器储能密度提高的关键因素。外施强电场作用下,电极/绝缘电介质界面注入的电荷在电场力驱动下输运并积累能量,形成泄漏电流,积聚空间电荷、畸变电场,最终导致绝缘电介质发生击穿破坏。从载流子输运和能量积累造成绝缘电介质击穿的物理过程,提炼出决定击穿场强分散性的电荷注入势垒、试图逃逸频率、载流子迁移率、陷阱能级、陷阱密度和陷阱捕获概率六个电荷输运特征参数。将电荷输运特征参数设置为随机变量,采用电荷输运和分子链位移调制击穿模型仿真了载流子输运与能量积累过程,得到的击穿强度计算结果服从威布尔分布。建立了威布尔特征击穿强度与形状分布参数随不同电荷输运随机变量方差的变化关系:随着方差的增大,特征击穿强度基本稳定在试验值附近,形状分布参数由于击穿数据分散性增大而下降。对比各输运参数方差与威布尔分布的关系,发现威布尔分布对陷阱能级的依赖性较强,对试图逃逸频率和迁移率的依赖性较弱,对注入势垒和陷阱捕获概率的依赖性最弱。研究结果阐释了电荷输运随机变量通过调控载流子输运与能量积累改变击穿威布尔分布特性的作用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击穿威布尔分布 形状分布参数 电荷输运随机变量 载流子输运与能量积累 分子链位移与自由体积扩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性反转条件下基于双极性载流子-离子混合输运模型的XLPE空间电荷特性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金煜知 宋柯 +2 位作者 任文军 鲍国栋 王伟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6-72,共7页
直流电缆在运行时需承受极性反转的电压,这会使得绝缘内部积累的空间电荷增加,进而可能引起绝缘破坏。同时在绝缘材料实际生产过程中引入的交联副产物等杂质解离产生的离子电荷会加剧电荷的积累。因此本文对传统双极性载流子输运模型进... 直流电缆在运行时需承受极性反转的电压,这会使得绝缘内部积累的空间电荷增加,进而可能引起绝缘破坏。同时在绝缘材料实际生产过程中引入的交联副产物等杂质解离产生的离子电荷会加剧电荷的积累。因此本文对传统双极性载流子输运模型进行改进,考虑杂质带电离子的影响,利用改进后的输运模型模拟交联聚乙烯(XLPE)内部空间电荷在电压极性反转期间的分布,研究极性反转时间和电场强度对电荷分布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在满足电压反转前后空间电荷分布基本呈镜像分布的基础上,引入离子电荷会增大两电极附近稳态时积聚的异极性电荷量;电压反转时间越长,两电极处的界面电荷峰值下降的越多,两电极附近的空间电荷变成相反极性的电荷量也越多,即反转完成时电荷分布更接近于反转稳定后的情况;在相同极性反转时间、不同电场强度下,电荷分布规律基本相同,场强越高,各处积累的电荷量越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联聚乙烯 双极性载流子输运模型 极性反转 空间电荷 杂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焦钙钛矿光伏器件中慢速动力学机制研究进展
19
作者 于嫚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5期15059-15062,共4页
利用光伏效应直接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是获取可持续清洁能源的重要途径之一。近年来,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成为光伏领域的研究热点,随着结构调控和制备工艺的不断发展,目前其光电转换效率已经突破25%。虽然钙钛矿光伏器件具有制备条件温和... 利用光伏效应直接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是获取可持续清洁能源的重要途径之一。近年来,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成为光伏领域的研究热点,随着结构调控和制备工艺的不断发展,目前其光电转换效率已经突破25%。虽然钙钛矿光伏器件具有制备条件温和、成本低、效率高等优点,但该类光伏器件呈现出秒量级甚至分钟量级的慢速动力学现象,这对钙钛矿光伏器件性能以及正确认识光电转换动力学造成较大的影响。迄今对慢速动力学的认识仍处于猜测阶段,尚缺乏系统认识。其中离子迁移和缺陷态属性被当作慢速动力学的主要研究目标。本文从钙钛矿光伏器件原初的电荷分离开始,分析了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在多时间跨度内的载流子动力学行为;讨论了可能造成钙钛矿光伏器件慢速动力学的原因,认为可以从关键的钙钛矿活性层切入;揭示了钙钛矿活性层结构对慢速动力学的影响机理;为全新认识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光电转换过程提供新思路,从而进一步指导器件设计和制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光电转换动力学 载流子传输 载流子复合 慢速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给体/受体比对聚合物太阳电池的影响
20
作者 夏亿劼 戴书阳 张婕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492-497,共6页
以PTB7:PCBM材料体系为研究对象,应用Photo-CELIV技术来了解给体/受体比率对器件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同一半导体材料体系的电荷迁移率和复合速率随材料配比的不同而变化。PTB7∶PCBM体系的最佳给体/受体比为1∶1.5,功率转换效率最高可... 以PTB7:PCBM材料体系为研究对象,应用Photo-CELIV技术来了解给体/受体比率对器件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同一半导体材料体系的电荷迁移率和复合速率随材料配比的不同而变化。PTB7∶PCBM体系的最佳给体/受体比为1∶1.5,功率转换效率最高可达到7.1%。最佳配比的共混物具有较高的电荷迁移率和较低的复合速率。原子力显微镜图像证实,在优化的混合半导体薄膜中,均匀的相分离有利于提高填充因子,从而提高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太阳电池 载流子迁移率 载流子传输 给体/受体比 Photo-CELIV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