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微创内窥镜下经不同入路治疗重度脱出移位腰椎间盘突出症
被引量:
40
1
作者
蒋毅
左如俊
+5 位作者
吴磊
黄承
石岩
宋华伟
王艺伟
李斌
《中国骨伤》
CAS
2017年第2期100-104,共5页
目的:分析不同入路脊柱内窥镜下治疗重度脱垂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1年6月至2014年6月接受微创内窥镜治疗的68例重度脱垂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应用3种不同入路完成手术。其中采用经椎间孔入路4...
目的:分析不同入路脊柱内窥镜下治疗重度脱垂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1年6月至2014年6月接受微创内窥镜治疗的68例重度脱垂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应用3种不同入路完成手术。其中采用经椎间孔入路45例(A组),经椎板间隙入路15例(B组),经椎弓根入路8例(C组)。男43例,女25例;L2,3节段1例,L3,4节段12例,L4,5节段36例,L5S1节段19例;头端移位23例,尾端移位45例;年龄11~77岁,平均(42.29±15.92)岁。术前通过MRI证实诊断,术后复查MRI明确摘除情况。记录手术时间、出血量、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术后返回工作岗位时间(术后恢复时间),观察术前及末次随访时的腿痛视觉疼痛模糊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及JOA(Japanese Orthopedic Association)评分,应用Mac Nab评价标准评定其临床疗效。结果 :所有手术顺利完成,6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40个月,平均(18.0±15.9)个月。术后7例(A组3例,B组3例,C组1例)患者出现患肢短暂性感觉异常(痛觉过敏或皮节支配区减退),予以对症营养神经药物治疗后缓解,末次随访无残留症状。B组1例推挤管道时硬膜撕裂,未予处理,术后无头痛及皮肤窦道等并发症。A、B、C组术前腿痛VAS评分分别为6.93±1.34,6.33±1.23,6.13±1.73,末次随访时分别为0.80±0.87,0.73±0.70,0.38±0.52;JOA评分术前分别为9.09±2.62,9.80±2.31,10.50±2.93,末次随访时分别为26.82±1.53,25.93±1.58,26.50±1.51;3组间各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术后的VAS及JOA评分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3种手术入路在出血量、术后返回工作岗位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经椎板间入路手术时间较短。依据Mac Nab评价标准评定疗效,优42例,良21例,可5例。结论:微创内窥镜技术可以很好地治疗重度脱出移位型腰椎间盘突出症,3种不同入路应依据术前患者解剖学特点选择,经椎弓根入路摘除向尾端重度脱出移位髓核直接方便,但对手术技术及设备要求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移位
经椎间孔入路
经椎弓根入路
经椎板间入路
内窥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L_(5)~S_(1)椎前路经椎弓根安全置钉的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
1
2
作者
卢笛
徐卫星
+3 位作者
徐彬
丁伟国
许新伟
盛红枫
《浙江临床医学》
2020年第11期1570-1572,共3页
目的对正常成人L_(5)~S_(1),脊椎标本进行解剖学测量,评价L_(5)~S_(1)前路经椎弓根固定的可行性。方法取30套正常成人L_(5)~S_(1)脊椎骨架标本,测量椎体高度、宽度、前后径,椎弓根高度、宽度,前路椎弓根螺钉进钉点距椎体上下终板、椎体...
目的对正常成人L_(5)~S_(1),脊椎标本进行解剖学测量,评价L_(5)~S_(1)前路经椎弓根固定的可行性。方法取30套正常成人L_(5)~S_(1)脊椎骨架标本,测量椎体高度、宽度、前后径,椎弓根高度、宽度,前路椎弓根螺钉进钉点距椎体上下终板、椎体中线的距离,椎骨螺钉通道长度(BSPL)。取30具其软组织结构完整的腰骶段成人尸体标本,测量腹主动脉分又与髂总静脉汇合点至Ls椎体下缘的距离,髂总静脉汇合点至Ls椎体下缘的距离,髂总静脉内缘在L_(5)~S_(1)椎间盘水平的距离,第一骶孔间距离,计算腰骶前路手术“安全工作区”区城面积。结果Ls椎体宽(47.5±3.2)mm,椎体前后径(33.6±1.7)mm,高(27.5±4.2)mm;椎弓根高(14.6±1.1)mm,椎弓根宽(14.0+1.2)mm;椎骨螺钉通道长(48.2+4.4)mm。L;前路进钉点距上终板为(12.4±1.3)mm,距下终板为(17.5±1.5)mm,距中线距离为(6.4±0.7)mm。S.椎体宽(29.5±3.8)mm,前后径(32.5±19)mm,高(31.2±3.2)mm;椎弓根高(17.5±1.4)mm,椎弓根宽(11.4±1.4)mm;椎骨螺钉通道长(45.4±4.3)mm。S前路进钉点距下终板(26.6±1.3)mm,距中线(6.6±0.7)mm。腹主动脉分叉至Ls椎体下缘的距离为(40.5±9.4)mm,髂总静脉汇合点至Ls椎体下缘的距离为(27.8±8.6)mm,髂总静脉内缘在Ls椎体下缘水平的距离为(37.5+1.3)mm,第一骶孔间距离为29.3±1.3mm,安全工作区面积为(2058.2±84.3)mm^(2)。结论通过分析L_(5)~S_(1)前路椎弓根螺钉置钉的相关解剖学参数,同时证明L_(5)~S_(1)前路椎弓根螺钉置钉是安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腰骶段
前路
椎弓根螺钉
解剖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经皮椎间孔入路的脊柱内镜术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评价
被引量:
6
3
作者
蒋红明
《罕少疾病杂志》
2022年第9期92-93,共2页
目的浅析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以下简称腰突症)患者实施经皮椎间孔入路的脊柱内镜术(PTAE)疗效。方法从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本院收入老年腰突症患者98例开展研究,随机数字表法分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4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手术治疗,实验...
目的浅析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以下简称腰突症)患者实施经皮椎间孔入路的脊柱内镜术(PTAE)疗效。方法从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本院收入老年腰突症患者98例开展研究,随机数字表法分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4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手术治疗,实验组实施PTAE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腰背肌生物力学相关性能指标(包括F/E、PT、AP),脊柱对称性的指标(包括M、LR、HA)。结果治疗后,60°/s与120°/s角速下,实验组腰背肌的F/E明显低于对照组,PT、AP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脊柱的对称性相关指标(包括M、LR、HA)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PTAE治疗老年腰突症临床疗效显著,有效改善患者腰背肌的生物力学相关性能以及脊柱的对称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老年
经皮椎间孔入路的脊柱内镜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微创内窥镜下经不同入路治疗重度脱出移位腰椎间盘突出症
被引量:
40
1
作者
蒋毅
左如俊
吴磊
黄承
石岩
宋华伟
王艺伟
李斌
机构
北京市海淀医院骨科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海淀院区
出处
《中国骨伤》
CAS
2017年第2期100-104,共5页
文摘
目的:分析不同入路脊柱内窥镜下治疗重度脱垂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1年6月至2014年6月接受微创内窥镜治疗的68例重度脱垂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应用3种不同入路完成手术。其中采用经椎间孔入路45例(A组),经椎板间隙入路15例(B组),经椎弓根入路8例(C组)。男43例,女25例;L2,3节段1例,L3,4节段12例,L4,5节段36例,L5S1节段19例;头端移位23例,尾端移位45例;年龄11~77岁,平均(42.29±15.92)岁。术前通过MRI证实诊断,术后复查MRI明确摘除情况。记录手术时间、出血量、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术后返回工作岗位时间(术后恢复时间),观察术前及末次随访时的腿痛视觉疼痛模糊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及JOA(Japanese Orthopedic Association)评分,应用Mac Nab评价标准评定其临床疗效。结果 :所有手术顺利完成,6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40个月,平均(18.0±15.9)个月。术后7例(A组3例,B组3例,C组1例)患者出现患肢短暂性感觉异常(痛觉过敏或皮节支配区减退),予以对症营养神经药物治疗后缓解,末次随访无残留症状。B组1例推挤管道时硬膜撕裂,未予处理,术后无头痛及皮肤窦道等并发症。A、B、C组术前腿痛VAS评分分别为6.93±1.34,6.33±1.23,6.13±1.73,末次随访时分别为0.80±0.87,0.73±0.70,0.38±0.52;JOA评分术前分别为9.09±2.62,9.80±2.31,10.50±2.93,末次随访时分别为26.82±1.53,25.93±1.58,26.50±1.51;3组间各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术后的VAS及JOA评分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3种手术入路在出血量、术后返回工作岗位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经椎板间入路手术时间较短。依据Mac Nab评价标准评定疗效,优42例,良21例,可5例。结论:微创内窥镜技术可以很好地治疗重度脱出移位型腰椎间盘突出症,3种不同入路应依据术前患者解剖学特点选择,经椎弓根入路摘除向尾端重度脱出移位髓核直接方便,但对手术技术及设备要求较高。
关键词
椎间盘移位
经椎间孔入路
经椎弓根入路
经椎板间入路
内窥镜
Keywords
Intervertebral disk displacement
Transforaminal
approach
transpedicular approach
Tanslaminar
approach
Endoscopes
分类号
R681.53 [医药卫生—骨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L_(5)~S_(1)椎前路经椎弓根安全置钉的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
1
2
作者
卢笛
徐卫星
徐彬
丁伟国
许新伟
盛红枫
机构
浙江省立同德医院
出处
《浙江临床医学》
2020年第11期1570-1572,共3页
基金
浙江省医药卫生一般研究计划(2011KYA031)
浙江省基础公益研究计划项目(LGF19H060006)。
文摘
目的对正常成人L_(5)~S_(1),脊椎标本进行解剖学测量,评价L_(5)~S_(1)前路经椎弓根固定的可行性。方法取30套正常成人L_(5)~S_(1)脊椎骨架标本,测量椎体高度、宽度、前后径,椎弓根高度、宽度,前路椎弓根螺钉进钉点距椎体上下终板、椎体中线的距离,椎骨螺钉通道长度(BSPL)。取30具其软组织结构完整的腰骶段成人尸体标本,测量腹主动脉分又与髂总静脉汇合点至Ls椎体下缘的距离,髂总静脉汇合点至Ls椎体下缘的距离,髂总静脉内缘在L_(5)~S_(1)椎间盘水平的距离,第一骶孔间距离,计算腰骶前路手术“安全工作区”区城面积。结果Ls椎体宽(47.5±3.2)mm,椎体前后径(33.6±1.7)mm,高(27.5±4.2)mm;椎弓根高(14.6±1.1)mm,椎弓根宽(14.0+1.2)mm;椎骨螺钉通道长(48.2+4.4)mm。L;前路进钉点距上终板为(12.4±1.3)mm,距下终板为(17.5±1.5)mm,距中线距离为(6.4±0.7)mm。S.椎体宽(29.5±3.8)mm,前后径(32.5±19)mm,高(31.2±3.2)mm;椎弓根高(17.5±1.4)mm,椎弓根宽(11.4±1.4)mm;椎骨螺钉通道长(45.4±4.3)mm。S前路进钉点距下终板(26.6±1.3)mm,距中线(6.6±0.7)mm。腹主动脉分叉至Ls椎体下缘的距离为(40.5±9.4)mm,髂总静脉汇合点至Ls椎体下缘的距离为(27.8±8.6)mm,髂总静脉内缘在Ls椎体下缘水平的距离为(37.5+1.3)mm,第一骶孔间距离为29.3±1.3mm,安全工作区面积为(2058.2±84.3)mm^(2)。结论通过分析L_(5)~S_(1)前路椎弓根螺钉置钉的相关解剖学参数,同时证明L_(5)~S_(1)前路椎弓根螺钉置钉是安全可行的。
关键词
脊柱腰骶段
前路
椎弓根螺钉
解剖研究
Keywords
Spinal lumbosacral segment
Anterior
approach
transpedicular
screw
Anatomical study
分类号
R68 [医药卫生—骨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经皮椎间孔入路的脊柱内镜术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评价
被引量:
6
3
作者
蒋红明
机构
开封市人民医院骨科
出处
《罕少疾病杂志》
2022年第9期92-93,共2页
文摘
目的浅析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以下简称腰突症)患者实施经皮椎间孔入路的脊柱内镜术(PTAE)疗效。方法从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本院收入老年腰突症患者98例开展研究,随机数字表法分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4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手术治疗,实验组实施PTAE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腰背肌生物力学相关性能指标(包括F/E、PT、AP),脊柱对称性的指标(包括M、LR、HA)。结果治疗后,60°/s与120°/s角速下,实验组腰背肌的F/E明显低于对照组,PT、AP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脊柱的对称性相关指标(包括M、LR、HA)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PTAE治疗老年腰突症临床疗效显著,有效改善患者腰背肌的生物力学相关性能以及脊柱的对称性。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老年
经皮椎间孔入路的脊柱内镜术
Keywords
Lumbar Disc Herniation
the Elderly
Percutaneous
transpedicular approach
to the Spinal Column Endoscopy
分类号
R68 [医药卫生—骨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微创内窥镜下经不同入路治疗重度脱出移位腰椎间盘突出症
蒋毅
左如俊
吴磊
黄承
石岩
宋华伟
王艺伟
李斌
《中国骨伤》
CAS
2017
4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L_(5)~S_(1)椎前路经椎弓根安全置钉的解剖学研究
卢笛
徐卫星
徐彬
丁伟国
许新伟
盛红枫
《浙江临床医学》
2020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经皮椎间孔入路的脊柱内镜术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评价
蒋红明
《罕少疾病杂志》
2022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