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吗啡耐受对大鼠脊髓IL-1β和IL-6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简道林 田玉科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20期2245-2247,共3页
目的:观察吗啡耐受对大鼠脊髓促炎性细胞因子IL-1β和IL-6水平的影响。方法:SD大鼠18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吗啡耐受组,每组9只。参照杨建平等犤6犦的方法行蛛网膜下腔置管。吗啡耐受组鞘内注射吗啡20μg/10μL,连续5d。注射吗啡后第6天... 目的:观察吗啡耐受对大鼠脊髓促炎性细胞因子IL-1β和IL-6水平的影响。方法:SD大鼠18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吗啡耐受组,每组9只。参照杨建平等犤6犦的方法行蛛网膜下腔置管。吗啡耐受组鞘内注射吗啡20μg/10μL,连续5d。注射吗啡后第6天,鞘内注射吗啡5μg/10μL,进行吗啡激发试验。吗啡激发试验完成后取腰段脊髓组织,ELISA法测定IL-1β和IL-6。置管后第3天的热伤害刺激缩腿潜伏期(PWL)和对12gVonFrey丝30次刺激的缩足总数,分别表示伤害性疼痛和机械性痛敏的基础值。结果:吗啡激发试验前,吗啡撤药所致的PWL,吗啡耐受组较假手术组显著降低(P<0.01),对12gVonFrey丝30次刺激的缩足总数,吗啡耐受组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1)。吗啡激发试验后的最大镇痛百分比(%MPE),吗啡耐受组显著低于假手术组(P<0.01)。吗啡耐受组的IL-1β(25.8±4.03)pg/mgtotalprotein和IL-6(31.37±2.06)pg/mgtotalprotein均分别显著高于假手术组的(9.8±2.5)和(12.97±1.84)pg/mgtotalprotein,P<0.01。结论:脊髓吗啡耐受导致吗啡抗伤害性作用减弱和疼痛过敏,脊髓IL-1β和IL-6分泌增加。脊髓促炎性细胞因子可能与吗啡耐受形成的机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吗啡 白细胞介素-1Β 白细胞介素-6 脊髓 IL-1Β 吗啡耐受 脊髓组织 IL-6 SD大鼠 prote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颍河铅污染对儿童GH-IGF-1轴和体格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罗毅鑫 黄祺 +9 位作者 唐春宇 程学敏 高亚琳 陈虹钖 黄楠 李桉琪 薛玉堂 左其亭 巴月 崔留欣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5-28,共4页
目的:探讨沙颍河铅污染现状及其对儿童生长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GH-IGF-1)轴和体格发育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淮河沙颍河流域S县两个村庄作为调查点(依距河岸距离远近分别定为对照区和污染区);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检测河水... 目的:探讨沙颍河铅污染现状及其对儿童生长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GH-IGF-1)轴和体格发育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淮河沙颍河流域S县两个村庄作为调查点(依距河岸距离远近分别定为对照区和污染区);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检测河水和调查点饮用水及土壤中的铅含量。整群抽取两村庄小学8~13岁在校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伏安极谱法测定儿童血清铅含量;ELISA法检测儿童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生长激素(GH)和生长激素结合蛋白(GHBP)水平;电子体重计、身高坐高计、皮褶厚度计及Gulick卷尺分别测量体重、身高、皮褶厚度和胸围。结果:河水3个采样断面铅浓度均超过国家地表水水质标准Ⅴ级。污染区饮用水及土壤铅含量均高于对照区( t=2.663和2.300,P<0.05)。污染区儿童血清铅含量高于对照区儿童(t=3.227,P=0.002)。污染区男孩身高、体重、皮褶厚度、胸围与对照区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区女孩身高、体重和胸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污染区女孩皮褶厚度高于对照区(t=3.036,P=0.003)。结论:沙颍河流域的饮用水中铅含量明显升高,污染区儿童血清GH-IGF-1轴相关因子水平受到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生长激素 生长激素结合蛋白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binding protein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RNA沉默转酮醇酶样蛋白1基因对人肝癌HepG2细胞生长微环境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德太 左曙荣 +3 位作者 杨文 张科 宋斌 涂启明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383-1387,共5页
目的:通过siRNA技术沉默肝癌细胞系HepG2转酮醇酶样蛋白1(TKTL1)基因后观察其对生长微环境中乳酸生成水平、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水平及NADPH/NADP+比值的影响,旨在探讨肿瘤细胞TKTL1表达与其转移特性的内在联系。方法:用构建的靶向TKTL... 目的:通过siRNA技术沉默肝癌细胞系HepG2转酮醇酶样蛋白1(TKTL1)基因后观察其对生长微环境中乳酸生成水平、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水平及NADPH/NADP+比值的影响,旨在探讨肿瘤细胞TKTL1表达与其转移特性的内在联系。方法:用构建的靶向TKTL1基因siRNA干扰质粒载体转染HepG2细胞株,RT-PCR检测TKTL1 mRNA表达并结合转酮醇酶(TKT)活性测定判断其干扰效率;以未转染HepG2细胞为对照,进一步观察TKTL1沉默的癌细胞内乳酸生成水平、GSH含量、NADPH/NADP+比值及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活性的变化。结果:siRNA沉默HepG2细胞TKTL1基因后TKTL1 mRNA表达下降、TKT活性显著降低(P<0.01),乳酸生成、GSH水平及NADPH/NADP+比值较对照组细胞均显著降低(P<0.01),但G-6-PD活性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肿瘤可能通过TKTL1高表达调整葡萄糖代谢从而改变乳酸及氧化自由基生成,使细胞生长微环境利于肿瘤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 小干扰 转酮醇酶样蛋白1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 HEPG2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酮酶样蛋白1在人类鼻咽癌细胞生长增殖中的作用
4
作者 张松 杨菊红 +1 位作者 孔维佳 孙宇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05-509,共5页
目的:探讨转酮酶样蛋白1(TKTL1)在体外培养的人类鼻咽癌细胞生长增殖中的作用。方法:构建针对TKTL1 mRNA的干扰RNA质粒,转染人类鼻咽癌细胞(CNE细胞系);检测转染前后CNE细胞中转酮酶活性的变化;实时定量RT-PCR检测转染前后CNE细胞转酮... 目的:探讨转酮酶样蛋白1(TKTL1)在体外培养的人类鼻咽癌细胞生长增殖中的作用。方法:构建针对TKTL1 mRNA的干扰RNA质粒,转染人类鼻咽癌细胞(CNE细胞系);检测转染前后CNE细胞中转酮酶活性的变化;实时定量RT-PCR检测转染前后CNE细胞转酮酶基因家族(TKT、TKTL1、TKTL2)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通过流式细胞术和MTT实验检测转染前后CNE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的改变。结果:实验组CNE细胞中转酮酶活性(携带有pEGFP-C1-U6/TKTL1)明显低于质粒对照组(携带有pEGFP-C1-U6/UC)和空白对照组(未转染细胞);实时定量RT-PCR结果显示转染前后CNE细胞中TKT和TKTL2 mRNA的表达水平均无显著差异。然而,实验组细胞中TKTL1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实验组CNE细胞增殖明显被抑制,癌细胞被阻滞在G0/G1期。结论:转酮酶蛋白TKTL1在人类鼻咽癌细胞的生长增殖中起重要作用,TKTL1可能成为肿瘤治疗研究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酮酶样蛋白1 鼻咽肿瘤 鼻咽癌细胞系 细胞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