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规则截面无限长柱体的光散射研究
1
作者 颜兵 张华永 +1 位作者 陈平 刘晨华 《激光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2-66,共5页
为了研究任意规则截面的无限长柱体对入射光束的散射特性,提出了一种半解析方法。采用适当的圆柱矢量波函数来展开散射场和内场,通过电磁场边界条件和投影法确定展开系数;以基模高斯光束和径向环状光束照射横截面为圆形、椭圆形和矩形... 为了研究任意规则截面的无限长柱体对入射光束的散射特性,提出了一种半解析方法。采用适当的圆柱矢量波函数来展开散射场和内场,通过电磁场边界条件和投影法确定展开系数;以基模高斯光束和径向环状光束照射横截面为圆形、椭圆形和矩形的无限长柱体为例,对归一化的近场强度分布进行了数值仿真。结果表明,光束经过圆柱和椭圆柱传输后发生明显的干涉现象,而矩形柱对光束具有一定的汇聚作用。该研究为求解任意规则横截面的无限长柱体对任意光束的散射提供了一个应用方便的半解析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射 干涉现象 半解析方法 规则截面无限长柱体 圆柱矢量波函数 归一化场强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激光辐照面阵CCD串扰现象时空分布特性 被引量:2
2
作者 于程浩 叶继飞 +3 位作者 常浩 李南雷 李兰 韩枭 《激光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9-43,共5页
研究了532 nm连续激光辐照面阵CCD串扰现象的时空分布特性。以CCD垂直传输沟道的最上游、中游、最下游三个部位作为典型辐照部位。研究结果表明,激光辐照CCD垂直沟道方向上不同位置,不会影响主光斑出现的时序,只要连续激光开始辐照时刻... 研究了532 nm连续激光辐照面阵CCD串扰现象的时空分布特性。以CCD垂直传输沟道的最上游、中游、最下游三个部位作为典型辐照部位。研究结果表明,激光辐照CCD垂直沟道方向上不同位置,不会影响主光斑出现的时序,只要连续激光开始辐照时刻或结束辐照时刻在读出转移动作之前,主体信号电荷将形成干扰图像中的主光斑;但辐照部位对串扰线的时空分布具有重要影响。串扰线长度和空间分布位置,在激光结束辐照于读出转移时刻之前时,与携带溢出电荷的垂直传输势在读出转移时刻到达的位置有关;在激光结束辐照于读出转移时刻之后时,与获得溢出电荷的垂直传输势阱对应的绑定像素位置有关。研究结果进一步完善了连续激光对面阵CCD成像器件的干扰效应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干扰 连续激光 面阵CCD 串扰现象 时空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层反射波非零炮检距的属性特征 被引量:9
3
作者 蔡希玲 刁文川 +2 位作者 周兴元 刘学伟 勾丽敏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77-280,共4页
本文从薄层顶、底界面反射波的走时入手,研究了薄层反射波在非零炮检距集上出现的干涉现象,导出了薄层反射波在出现干涉时的炮检距计算公式,说明薄层干涉出现的炮检距是多变量函数,即随着埋藏深度h、地层速度v、薄层厚度Δh以及地震波... 本文从薄层顶、底界面反射波的走时入手,研究了薄层反射波在非零炮检距集上出现的干涉现象,导出了薄层反射波在出现干涉时的炮检距计算公式,说明薄层干涉出现的炮检距是多变量函数,即随着埋藏深度h、地层速度v、薄层厚度Δh以及地震波的主频f*的变化而改变。本文重点分析了地层厚度Δh和地震子波主频f*对反射波振幅特性和频率特性的影响。在充分分析薄层反射的振幅、频谱随炮检距变化关系的基础上,指出在应用叠前信息(如AVO分析)进行储层预测等方面的研究时,应充分考虑薄层反射波的干涉和调谐现象带来的振幅和频率特征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层 非零炮检距 干涉 调谐现象 振幅特性 频率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涉谱法测量水下竖直运动目标轨迹 被引量:5
4
作者 江磊 惠俊英 +1 位作者 蔡平 杨娟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8-42,共5页
以被动测量竖直运动目标轨迹为目的,通过分析多途信号声压场模型,讨论了经过相干多途信道的目标辐射噪声在接收点产生相干干涉的现象。在目标水平距离已知的情形下,给出了干涉频率周期与目标深度的关系,提出了利用多途信道的相干干涉信... 以被动测量竖直运动目标轨迹为目的,通过分析多途信号声压场模型,讨论了经过相干多途信道的目标辐射噪声在接收点产生相干干涉的现象。在目标水平距离已知的情形下,给出了干涉频率周期与目标深度的关系,提出了利用多途信道的相干干涉信息来解算目标深度轨迹的方法。时频分析可以得到干涉条纹、条纹粗细变化的规律与目标深度变化有关。通过对实测数据的分析,说明本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涉现象 被动目标 轨迹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电装备行星轮系过盈接触特性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向东 沈岗 +2 位作者 朱戡 沈银华 蒋李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7-22,共6页
风力发电对于保障我国能源安全具有重大意义,但我国风电装备发展中还存在巨大技术瓶颈,如何进一步提高装备可靠性及寿命是亟需解决问题。以行星轮系过盈配合面接触特性与微动磨损关系为切入点,针对NGW型行星轮受力分析,计算获取过盈配... 风力发电对于保障我国能源安全具有重大意义,但我国风电装备发展中还存在巨大技术瓶颈,如何进一步提高装备可靠性及寿命是亟需解决问题。以行星轮系过盈配合面接触特性与微动磨损关系为切入点,针对NGW型行星轮受力分析,计算获取过盈配合接触分析的载荷边界条件;通过对比不同过盈量在无外载工况下的配合面压力值,理论计算与仿真分析结果的平均误差约为5.74%,验证了仿真的可信度;通过对比不同过盈量在无外载下的变形量,行星轮内孔面与轴承外圈变形占比分别为89.5%和10.5%,定量描述了行星轮相较于轴承的变形程度,更易损伤;稳态载荷工况下,通过对比不同配合公差P6和R6下的最大微动滑移量可知,P6公差带下最大微动量随载荷变化幅度较大,因此风电行星轮配合公差应选R6更合适;非稳态载荷工况下,通过数值积分计算获取不同过盈量下的配合面打滑极限载荷,该极限值作为评定实际服役工况下出现剧烈"打滑现象"的准则,因此设计时应考虑该极限工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装备 过盈配合 配合公差 微动滑移 打滑现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干扰系数的分层开采优选新方法 被引量:6
6
作者 王建俊 马奎前 +2 位作者 刘英宪 鞠斌山 许爽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5期32-37,共6页
油井多层合采是一种常见的油藏开发生产方式,但是多层合采常会产生层间干扰现象,降低原油采收率。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基于干扰系数进行分注分采的调整方法。以SZ油田多层合采层间矛盾突出从而进行分采调整为实例,针对实际生产矛盾与小... 油井多层合采是一种常见的油藏开发生产方式,但是多层合采常会产生层间干扰现象,降低原油采收率。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基于干扰系数进行分注分采的调整方法。以SZ油田多层合采层间矛盾突出从而进行分采调整为实例,针对实际生产矛盾与小层地质特征,结合五个不同的干扰系数,提出了三十种分层开采的调整方案。定含水率对比不同方案的预测结果,考虑到海上油田平台寿命有限,同时采用了定年限的对比优选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分层开采方式使生产得以改善,定年限和定含水率方法各自最优的调整方案采出程度分别提高了7.79%与2.63%。为非均质多层系油层的分层开采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合采 干扰现象 干扰系数 分层开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波导不变量的单水平阵被动测距技术 被引量:6
7
作者 宋雪晶 赵安邦 +1 位作者 马骏 毕雪洁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252-2257,共6页
浅海低频声场具有稳定的干涉特性,水听器接收信号声强图中的干涉条纹包含了目标的运动和距离信息。在推导水平直线阵波束域信号声强表达式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可用于单水平直线阵的运动目标被动测距技术。该技术利用波导不变量理论并结合... 浅海低频声场具有稳定的干涉特性,水听器接收信号声强图中的干涉条纹包含了目标的运动和距离信息。在推导水平直线阵波束域信号声强表达式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可用于单水平直线阵的运动目标被动测距技术。该技术利用波导不变量理论并结合水平阵转向前后的波束域声强信息实现目标的被动测距。在使用Hough变换进行运动参数的估计之前,采用对比度拉伸变换和中值滤波的图像预处理方法,以提高低信噪比条件下参数估计的准确性和稳健性。理论分析和仿真研究结果表明,所提算法能够有效地对运动目标进行被动测距,对目标是否通过最近距离点没有限制,具有更广泛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导不变量 声场干涉现象 水平直线阵 被动测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涡旋压缩机型线始端的设计及加工 被引量:2
8
作者 王君 高艳 +1 位作者 赵嫚 刘振全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7-60,共4页
针对动静涡旋齿始端由于设计或加工的不当而在工作中出现的齿碰现象,通过动涡旋齿的运动分析,对涡旋齿始端的齿碰现象进行了详细的讨论,确定了最终啮合点的齿碰区域,提出了既可以避免齿碰,又不减少涡旋齿啮合的型线始端设计和加工方法.
关键词 涡旋压缩机 齿碰现象 型线设计 型线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钻夹头螺纹副旋合干涉问题的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宋军兰 赵军 李东升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28-30,43,共4页
通过对我国钻夹头产品抗弯曲变形和剪切冲击能力低的问题进行分析,发现因套筒与夹爪螺纹类型不同使旋合时出现干涉现象,造成二者之间接触面积小、旋合不紧密。从图形分析和数学建模两方面对这种螺纹副旋合干涉现象进行了研究,在找到干... 通过对我国钻夹头产品抗弯曲变形和剪切冲击能力低的问题进行分析,发现因套筒与夹爪螺纹类型不同使旋合时出现干涉现象,造成二者之间接触面积小、旋合不紧密。从图形分析和数学建模两方面对这种螺纹副旋合干涉现象进行了研究,在找到干涉现象发生位置的基础上,提出对夹爪螺纹进行修形处理的理论,并推导出修形处理所需公式,为具体实施工艺提供依据。通过修形以实现增加螺纹旋合面积,提高钻夹头性能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纹副旋合 干涉现象 四角修形 六弧修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称多分支水平井煤层气水电模拟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艳昌 刘海龙 贾进章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35-142,共8页
由于多分支水平井是复杂结构井,采用常规数值模拟方法和应用数学解析无法精准描述地下煤层气的渗流规律,为了更为直观地观察在复杂条件下煤层气的流动情况,基于多孔介质学理论,设计并搭建水电模拟试验平台,全面研究了分支数、分支长度... 由于多分支水平井是复杂结构井,采用常规数值模拟方法和应用数学解析无法精准描述地下煤层气的渗流规律,为了更为直观地观察在复杂条件下煤层气的流动情况,基于多孔介质学理论,设计并搭建水电模拟试验平台,全面研究了分支数、分支长度、分支角度等井眼结构参数对煤层气压力分布规律、总产能和单位长度产能的影响,分析并验证多分支水平井之间是否存在支间干扰现象。结果表明:井眼结构参数对煤层气压力曲线的影响主要包括煤层气压力分布随着分支数量增加和分支长度的增加,在同等坐标点所对应的等压线数值不断变小,整体呈现出等压线变稀疏,即随着分支数的增加,煤层气压力曲线的形变幅度增大,抽采范围也随之增大;分支角度在30°、45°和60°情况下,对煤层气压力曲线的影响的形变幅度以45°支间角度最明显;煤层气压力曲线受分支的指端效应影响较大。对称多分支水平井分支井间存在支间干扰现象,控制支间干扰现象的关键是通过调整综合形态参数,合理控制分支数量、分支长度和分支角度关系,三者间的优化级为分支数>分支长度>分支角度;当试验参数为4分支数、200 mm分支长度、45°分支角度时,井眼结构参数可最大程度控制支间干扰现象,使煤层气生产效率和生产成本达到最佳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多分支水平井 水电模拟 支间干扰现象 生产效率 渗流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玻璃中溶剂迁移现象的钠光测试方法
11
作者 刘缠牢 李党娟 +1 位作者 吴慎将 徐昌杰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2006年第5期49-52,共4页
提出一种基于钠光和斐索干涉原理、采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测量高聚物体系中溶剂迁移现象的方法。重点介绍了图像处理的步骤和方法、用K-L变换对细化条纹进行条纹间距的计算。结果表明,用该方法所开发的测试系统有良好的人机对话界面,能... 提出一种基于钠光和斐索干涉原理、采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测量高聚物体系中溶剂迁移现象的方法。重点介绍了图像处理的步骤和方法、用K-L变换对细化条纹进行条纹间距的计算。结果表明,用该方法所开发的测试系统有良好的人机对话界面,能方便、准确地测出干涉条纹的间距值。通过测试丙酮和乙醇在有机玻璃配制的聚合物膜中的迁移过程,得出了相应的干涉条纹变化规律,从而得到两种溶剂迁移过程中高聚物折射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迁移的过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条纹间距变小,而且变化程度逐渐减小;在同样的条件下,不同物质的迁移速度有很大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化学 高分子材料 迁移现象 图像处理 光学干涉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泵用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设计与分析
12
作者 毛华永 王大鹏 +2 位作者 逄学艳 郭彬 郝胜兵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8期65-68,71,共5页
对油泵用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设计中涉及到的变位齿轮、可能引起的过渡线干涉现象及齿轮的失效等进行分析,提出在泵用齿轮设计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和应采取的一些措施。
关键词 渐开线齿轮泵 变位齿轮 过渡线干涉现象 齿轮失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镀锡板无铬钝化液喷射特性数值模拟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树贤 牛文勇 +1 位作者 黄钰迪 李建平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09-516,共8页
通过计算流体力学软件数值模拟和物理实验相结合的方式,研究了喷涂时喷盘的转速、间距、喷盘与带钢之间的距离及喷盘数量对粒度分布和雾化效果的影响.研究表明:喷盘转速越高,雾化出的液滴速度越快,液滴直径越小,雾化效果越好,选取喷盘... 通过计算流体力学软件数值模拟和物理实验相结合的方式,研究了喷涂时喷盘的转速、间距、喷盘与带钢之间的距离及喷盘数量对粒度分布和雾化效果的影响.研究表明:喷盘转速越高,雾化出的液滴速度越快,液滴直径越小,雾化效果越好,选取喷盘转速为6000 r/min;喷盘与带钢之间的距离为100 mm时,带钢宽度范围内液滴粒度分布效果最佳;喷盘之间的间距变化时,液滴干涉区域和液滴之间的碰撞随之变化,间距80 mm效果最佳.采用获得的参数制得的无铬钝化产品优于原钝化产品,表明了参数选取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铬钝化 喷盘雾化 干涉现象 液滴破碎 液滴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各种排列双圆柱绕流相干性研究
14
作者 尚婕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227-234,共8页
本文讨论了各种排列双柱绕流的相干性问题。低湍流度高Re数的实验表明升力是由尾涡诱导引起的,而双稳态现象是由尾涡不稳定性引起的。此外,还对高湍流度状态作了探索性的工作,发现由于尾涡的可分性和狭缝流方向的不稳定性所共同引起的... 本文讨论了各种排列双柱绕流的相干性问题。低湍流度高Re数的实验表明升力是由尾涡诱导引起的,而双稳态现象是由尾涡不稳定性引起的。此外,还对高湍流度状态作了探索性的工作,发现由于尾涡的可分性和狭缝流方向的不稳定性所共同引起的双稳态现象与低湍流度的情况有很大不同,升力和阻力也是如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柱 绕流 相干性 尾涡 湍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_(011)谐振腔测盘形介质的问题研究
15
作者 汪彤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29-32,共4页
本文用传输线理论和数值计算分析研究了在用H_(011)圆柱型腔测介质时由于杂模干扰而引起的异常现象。提出了用该法测量介质时应注意的问题,及避免杂模干扰的方法。
关键词 空腔谐振腔 测量 介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频Z源DC/DC变换器的呼吸现象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崔森 陈敏 +1 位作者 居鑫 况智允 《电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72-78,共7页
Z源变换器因在超高频条件下具有体积小、效率高等特点而备受关注,但该变换器在光伏并网等实际工作过程中更易产生一种规则的噪声,即耦合电路引起的传导和电磁辐射的干扰使得变换器产生呼吸现象,严重影响电网系统稳定。故建立了具有耦合... Z源变换器因在超高频条件下具有体积小、效率高等特点而备受关注,但该变换器在光伏并网等实际工作过程中更易产生一种规则的噪声,即耦合电路引起的传导和电磁辐射的干扰使得变换器产生呼吸现象,严重影响电网系统稳定。故建立了具有耦合干扰信号的超高频Z源变换器模型,通过电路仿真及实验观察到了间歇现象,从理论上将时间分岔映射为参数分岔,利用雅克比矩阵特征值运动变化判定系统的稳定性,从而验证了超高频Z源变换器呼吸现象的存在。最后根据对该变换器的分岔控制行为进行分析,确定该系统处于干扰信号下的电路参数稳定域。结论能够为超高频Z源变换器的稳定运行提供参考,对实际电路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频Z源变换器 耦合干扰 呼吸现象 时间分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厚钣展开及成形研究——可展曲面的等距曲面及等距曲面族
17
作者 孙天杰 《天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1993年第1期70-75,共6页
用画法几何方法研究了几种可展曲面的“等距曲面”,重点是椭圆锥面的等距曲面。结论是:椭圆锥面的等距曲面是切线曲面。指出了一种“干涉现象”,它是与钣材展开成形有关的重要问题。提出了“等距曲面族”概念,并用其分析了一般切线曲面... 用画法几何方法研究了几种可展曲面的“等距曲面”,重点是椭圆锥面的等距曲面。结论是:椭圆锥面的等距曲面是切线曲面。指出了一种“干涉现象”,它是与钣材展开成形有关的重要问题。提出了“等距曲面族”概念,并用其分析了一般切线曲面及“变位中间曲面”的等距曲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距曲面 切断曲面 可展曲面 厚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