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51篇文章
< 1 2 4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al-time State Monitoring During Switching Mode Transitions in High Power Three-level Inverters 被引量:9
1
作者 HE Xiangning WU Yansong +2 位作者 YANG Bingjian WANG Jun DENG Yan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0期I0008-I0008,10,共1页
大功率多电平逆变器近年来在实际工业生产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多电平逆变器由于结构复杂,采用元器件较多,因此在设计和实验中,实现各个工作状态下运行参数的同步监测和分析较为困难。本文针对大功率三电平逆变器,实现开关动态特性... 大功率多电平逆变器近年来在实际工业生产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多电平逆变器由于结构复杂,采用元器件较多,因此在设计和实验中,实现各个工作状态下运行参数的同步监测和分析较为困难。本文针对大功率三电平逆变器,实现开关动态特性的在线测试,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三电平逆变器在开关状态变化时理论与实际负载运行工况下电路拓扑的转换变化规律。通过全电路电气参数和元器件状态的实时监测,发现在三电平逆变器非正常运行状态下开关转换时额外电应力,同时,深入研究在实际工况运行条件非正常状态下该额外电应力出现的机理和原因,为三电平逆变器的故障诊断提供了参考,对于设计高可靠性的多电平逆变器系统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状态监测 三电平逆变器 模式转换 大功率 多电平逆变器 开关 拓扑结构 高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控阵测控技术(六):相控阵的时变滤波特性及其对通信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刘嘉兴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27-733,共7页
孔径渡越效应是相控阵的一个特殊问题,针对此推导出了它产生的幅度/相位频率特性表达式,提出将相控阵等效为传输链路中的一个时变滤波器,构成相控阵带限通信系统,进而可利用通信系统的一些成熟理论对其有效性、可靠性、适应性等主要性... 孔径渡越效应是相控阵的一个特殊问题,针对此推导出了它产生的幅度/相位频率特性表达式,提出将相控阵等效为传输链路中的一个时变滤波器,构成相控阵带限通信系统,进而可利用通信系统的一些成熟理论对其有效性、可靠性、适应性等主要性能指标进行深入研究。作为例子,分析了它引起的附加误码及其等效的载噪比恶化等通信可靠性指标,并给出了改进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控阵测控系统 孔径渡越效应 时变滤波 限带通信 最佳传输 匹配滤波 奈奎斯特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元宇宙优化算法的超声信号估计方法
3
作者 王大为 高新怡 +2 位作者 解郁欣 李尚璋 敖博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49-53,共5页
为解决超声无损检测中微弱超声检测信号回波渡越时间估计的难题,提出一种基于多元宇宙优化(MVO)算法的超声检测信号渡越时间参数估计方法。首先,通过构建超声信号的高斯卷积模型,将渡越时间参数估计的问题转化为函数优化问题;然后,运用... 为解决超声无损检测中微弱超声检测信号回波渡越时间估计的难题,提出一种基于多元宇宙优化(MVO)算法的超声检测信号渡越时间参数估计方法。首先,通过构建超声信号的高斯卷积模型,将渡越时间参数估计的问题转化为函数优化问题;然后,运用多元宇宙优化算法对目标函数进行求解,从而实现渡越时间参数的准确估计。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所提出的方法估计信噪比为-10dB的微弱超声检测信号参数时,均方误差和估计信噪比分别为0.0003和7.8241,该处理结果显著优于小波变换和经验模态分解方法,可实现对渡越时间参数的准确估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宇宙优化算法 高斯卷积模型 超声信号处理 超声检测 余弦相似度 渡越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有序聚类的分时段停站时分标尺优化
4
作者 张琦 葛健豪 陈蕴祺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436-3447,共12页
为实现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停站时分的精细化管理,提升线路的整体运能和服务水平,构建一种基于乘客上下车需求分析的停站时分精细化管理机制,以乘客服务需求为导向,动态调整停站时分,以确保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高效、安全与可持续发展。为... 为实现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停站时分的精细化管理,提升线路的整体运能和服务水平,构建一种基于乘客上下车需求分析的停站时分精细化管理机制,以乘客服务需求为导向,动态调整停站时分,以确保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高效、安全与可持续发展。为保证所提出管理机制在不同类型车站的泛用性,围绕高峰车门理论,首先依据现场调研数据,建立基于分段线性拟合模型的考虑上下车总人数、列车满载率与高峰车门系数的分段乘客乘降时间计算公式,然后结合列车设备动作时间与司机作业时间,得到列车停站时分需求。鉴于过度灵活的列车停站时分需求在实际列车运行图编制过程中所面临的实施难度,采用改进的有序样本聚类技术,设计考虑最小分段时长、分段差异性等现场实际约束的列车停站时分标尺精细化分段及计算方法,并通过时间差法及手肘法确定不同情况下的分时停站时分标尺最优分段数,以确保在精细化识别乘客需求的同时能够具备充分的现场可实施性。最后,以上海地铁13号线为实证案例,验证了该优化方法的有效性。结果显示,相比目前实际采用的停站时分标尺,从车站层面,优化后的停站时分方案能更好地识别停站时分需求的变化,平均误差降低约2 s;从运行图层面,优化后的停站时分能够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更好地节约运力资源,列车平均旅行时间至少节约1 min,高峰时期运力资源可提升约2%。研究结果为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停站时分标尺的精细化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停站时分 乘客乘降 有序样本聚类 最优划分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轨车底出段时空路径与列车时刻表一体化优化研究
5
作者 李超 唐金金 +3 位作者 白紫熙 赵晴晴 董秋含 邵欣昀 《铁道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34,共11页
为在满足乘客出行需求的条件下降低列车运行成本,确保列车运行图的可行性,重点针对车底出段时空路径与时刻表一体化优化问题进行研究。其中,车底出段时空路径规划问题用于确定车底的出段位置及其驶入正线车站的到达时间,时刻表问题用于... 为在满足乘客出行需求的条件下降低列车运行成本,确保列车运行图的可行性,重点针对车底出段时空路径与时刻表一体化优化问题进行研究。其中,车底出段时空路径规划问题用于确定车底的出段位置及其驶入正线车站的到达时间,时刻表问题用于确定担当运输任务列车的到发时刻。车底出段时空路径及时刻表的合理性是列车运行图可行性的重要保障。引入列车区间运行模式作为状态维度,构建描述车底运行的时空状态网络。基于此,进一步考虑客流需求与列车运行约束,以最小化列车运行成本与乘客出行成本为目标,实现车底出段时空路径与列车时刻表的一体化优化。通过拉格朗日松弛,将原问题转化为经典的最短路搜索问题,并提出启发式动态规划算法进行求解。以重庆地铁3号线为例验证模型与算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相比基于经验编制得到的列车运行计划,该模型与算法能够有效地降低乘客的出行成本和企业的运营成本,列车运行计划的总成本降低27.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出段时空路径 列车时刻表 时空状态网络 启发式动态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挠力河保护区退耕模式对鸟类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6
作者 吴庆明 孙雪颖 +4 位作者 林晓刚 陈露 吕泓学 邹红菲 朱井丽 《林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62-273,共12页
【目的】分析黑龙江挠力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简称挠力河保护区)退耕区域的鸟类群落结构,辨识不同退耕模式、湿地恢复时间和群落演替阶段对鸟类群落恢复的影响,为湿地恢复和物种保护提供科学依据,为鸟类群落多样性的保护管理提供数据支... 【目的】分析黑龙江挠力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简称挠力河保护区)退耕区域的鸟类群落结构,辨识不同退耕模式、湿地恢复时间和群落演替阶段对鸟类群落恢复的影响,为湿地恢复和物种保护提供科学依据,为鸟类群落多样性的保护管理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采用样线法与样点法相结合的方式,对挠力河保护区退耕区域的鸟类群落多样性进行野外调查,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分析鸟类群落多样性差异,计算鸟类群落Shannon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和优势度。【结果】1)2019年4月—2020年11月,在研究区域共记录到16目36科84种鸟类,其中国家一级、二级重点保护鸟类19种(共占比22.62%);群落的Shannon多样性指数为3.101,Pielou均匀度指数为0.265。2)在不同退耕模式驱动下,鸟类物种丰富度均呈上升趋势,群落多样性差异显著(P<0.05),但自然退耕模式的鸟类物种丰富度明显高于人工退耕模式;自然退耕模式的水鸟比例更高,人工退耕模式的陆地鸟类比例更高。3)随着退耕时间延长,物种丰富度升高;退耕时间越长,水鸟丰富度越高。4)不同演替阶段的鸟类群落多样性差异显著(P<0.05),鸟类物种多样性随生境演替发展而增加。【结论】自然退耕模式和长期生态恢复对提升鸟类群落多样性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这种积极效应需要一定的时间来显现。未来应继续关注退耕模式选择和退耕时间的持续性,以确保鸟类群落多样性的长期稳定和生态系统的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退耕 人工退耕 退耕时间 鸟类多样性 演替阶段 黑龙江挠力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差异出行比较的城轨方案道路总出行时间评价 被引量:1
7
作者 赵墨林 顾保南 陈路遥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24-933,共10页
针对当前轨道交通规划方案评价中综合交通出行时间的道路交通部分不易准确比较的问题,提出利用比选方案道路交通出行的差异部分对全道路网总出行时间进行比较的方法。聚焦轨道交通比选方案下道路交通出行的差异OD,修正差异OD的预测出行... 针对当前轨道交通规划方案评价中综合交通出行时间的道路交通部分不易准确比较的问题,提出利用比选方案道路交通出行的差异部分对全道路网总出行时间进行比较的方法。聚焦轨道交通比选方案下道路交通出行的差异OD,修正差异OD的预测出行路段参数并预测车流量,估算差异OD本体的出行时间。同时基于Wardrop第一平衡准则构建了利用差异OD及其出行路段参数直接估算差异OD的影响时间的计算模型。通过比较差异OD本体出行时间与差异OD影响时间之和,实现比选方案道路网总出行时间的分析。以某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方案比选为例设计了实验案例,验证结果显示该方法的分析结果可靠,在规划工作中容易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出行时间 综合评价 道路交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约束传递的深度主动时序聚类方法
8
作者 霍纬纲 朱旭 张盼 《电子与信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72-1181,共10页
已有的深度主动聚类方法未能通过标注样本推理生成必须链接(ML)约束或不能链接(CL)约束,标注成本较高。为此该文提出一种基于约束传递的深度主动时序聚类方法。该方法设置了标注类簇集合(ACS)及相应的辅助标注集合(AAS)。通过预训练时... 已有的深度主动聚类方法未能通过标注样本推理生成必须链接(ML)约束或不能链接(CL)约束,标注成本较高。为此该文提出一种基于约束传递的深度主动时序聚类方法。该方法设置了标注类簇集合(ACS)及相应的辅助标注集合(AAS)。通过预训练时序自编码器得到时序样本的表示向量。在深度聚类的每个训练轮次过程中,采样并标注表示空间中离类簇中心最近的样本存入ACS,使每个ACS内的样本属同一类别而ACS集合间的样本属于不同类别,然后从包含样本数最小的ACS集合中随机选取时序样本,采样并标注与该样本不属于同一类簇且距其所在类簇中心最近的时序样本存入AAS,使ACS与相应的AAS中的样本为不同类别,由ACS及对应的AAS中的样本推理生成ML和CL约束。由基于t-分布的类簇分布与其生成的辅助分布间的KL散度以及使满足ML及CL约束的时序样本在表示空间距离分别变小和变大的约束损失更新时序自编码器中编码网络参数和聚类中心。在18个公开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聚类效果在较低标注预算下平均RI值比已有的典型基线模型均提升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时序聚类 主动学习 约束传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区域结构探测与边缘辨识发现时间序列因果关系转换
9
作者 谢杰 王开军 +1 位作者 方莹 罗天健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89-395,共7页
为了提高现有方法挖掘随时间变化的因果关系的准确性,针对包含一个因果关系区域的二元时间序列,提出通过辨识不同区域结构及结构边缘挖掘时间序列因果关系转换点的方法。该方法将因果关系区域在时间序列中的可能位置设计为左区、右区、... 为了提高现有方法挖掘随时间变化的因果关系的准确性,针对包含一个因果关系区域的二元时间序列,提出通过辨识不同区域结构及结构边缘挖掘时间序列因果关系转换点的方法。该方法将因果关系区域在时间序列中的可能位置设计为左区、右区、中区结构,采用现有的因果关系发现方法探测粗略的因果关系区域,并区分为某种区域结构;根据不同区域结构的特点设计对应的边缘辨识措施,设置渐增的探测窗口及其因果强度指标,以辨识出区域结构边缘作为因果关系转换点,提高因果关系转换点的识别精度;分别在2个模拟数据集和2个真实数据集中实验验证所提方法识别因果关系转换点的准确性。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可分离模拟数据集上使用Granger因果分数得到的因果关系转换点的平均准确性高于对比方法的,在弱耦合模拟数据集上使用收敛交叉映射因果分数得到的因果关系转换点的平均准确性在耦合程度为0.01和0.50时高于对比方法的,在2个真实数据集上使用Granger因果分数得到的因果关系转换点的准确性高于对比方法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序列 因果关系 因果关系转换 收敛交叉映射 GRANGER因果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序特征的城轨能耗异常值检测方法
10
作者 张程熙 荀径 +2 位作者 姬之慧 谢立军 付敏雪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0-129,共10页
针对现有城市轨道交通能耗异常检测方法存在精度不足、适应性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时序特征的地铁牵引能耗异常检测框架.首先,构建融合注意力机制的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CNN)-长短期记忆模型(Long Short-Term ... 针对现有城市轨道交通能耗异常检测方法存在精度不足、适应性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时序特征的地铁牵引能耗异常检测框架.首先,构建融合注意力机制的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CNN)-长短期记忆模型(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与极端梯度提升(Extreme Gradient Boosting,XGBoost)混合预测模型,通过特征提取与非线性集成策略提升能耗典型值预测精度;其次,设计基于密度的带有噪声的空间聚类应用算法与局部离群因子联合检测方法,实现动态阈值标定与异常因子量化;最后,基于某地铁线路实测数据集验证模型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混合模型预测误差较传统LSTM降低47.3%,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稳定在1.02%;采用本文算法后,异常检测模块准确率达到96.8%,较孤立森林算法提升了12.5%;本文算法对数据流中突发性波动具有鲁棒性.研究成果可为地铁能源管理提供异常定位与节能优化的参考依据,有效支撑轨道交通系统精细化能效管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时间序列 牵引能耗 典型值 异常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生理参数的连续无创血压预测
11
作者 闫硕 吴阳 +2 位作者 王世锋 王慧泉 何佳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26-132,共7页
现阶段,因袖带测量血压的方法无法在高气压环境下工作,为了解决在高气压环境下测量血压的难题,本研究提出了结合脉搏波传导时间与心率变异性的K最近邻连续无创血压预测模型。本研究使用兔子做实验,在动物高压舱内从常压加压到深度1000 m... 现阶段,因袖带测量血压的方法无法在高气压环境下工作,为了解决在高气压环境下测量血压的难题,本研究提出了结合脉搏波传导时间与心率变异性的K最近邻连续无创血压预测模型。本研究使用兔子做实验,在动物高压舱内从常压加压到深度1000 m,此过程中采集兔子的心电、脉搏波和有创血压。以30 s的时长为1个数据,最终采用深度为0~300 m数据训练,300~1000 m数据预测,K最近邻模型对于兔子1的收缩压和舒张压预测的平均绝对误差±标准差的结果分别为2.2±1.5 mmHg和1.9±1.4 mmHg,对于兔子2的收缩压和舒张压的结果分别为1.7±1.3 mmHg和1.7±1.5 mmHg。结果表明,本文的方法对不同个体在高气压环境对血压预测取得了良好的结果,并为高气压下血压监测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气压 脉搏波传导时间 心率变异性 连续无创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延迟动脉自旋标记成像的早产儿脑灌注模式研究
12
作者 常苗 岳松虹 张静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13,共7页
目的基于多延迟动脉自旋标记(multidelay arterial spin labeling,MDASL)探讨早产儿脑灌注随经后年龄(postmenstrual age,PMA)的变化轨迹以及足月等效年龄(term equivalent age,TEA)早产儿与正常足月儿的脑灌注差异。材料与方法前瞻性... 目的基于多延迟动脉自旋标记(multidelay arterial spin labeling,MDASL)探讨早产儿脑灌注随经后年龄(postmenstrual age,PMA)的变化轨迹以及足月等效年龄(term equivalent age,TEA)早产儿与正常足月儿的脑灌注差异。材料与方法前瞻性纳入早产儿(胎龄<37 w)36例及正常足月儿(胎龄≥37 w)18例,其中18例TEA早产儿与14例正常足月儿的经后年龄相匹配;受试者均在3.0 T GE premier上行常规MRI及MDASL扫描,MDASL通过8次采集生成来自7个不同标记后延迟时间(post labeling delay,PLD)的脑血流量(cerebral blood flow,CBF)图像,原始图像经Functool软件处理得到动脉通过时间(arterial transit time,ATT)图和经ATT校正CBF(transit time–corrected cerebral blood flow,tCBF)图。使用线性回归分析早产儿与正常足月儿tCBF值随PMA的变化趋势,独立样本t检验用于分析TEA早产儿与足月儿的tCBF和ATT值差异。结果正常足月儿与早产儿的所有区域(脑桥除外)tCBF值均随PMA增加而增长(P<0.05),其中小脑半球tCBF值变化程度最大,正常足月儿小脑半球的变化程度(b=0.829,P<0.05)较早产儿(b=0.518,P<0.05)更大;与正常足月儿相比,TEA早产儿额叶白质、颞叶白质、枕叶白质、额叶皮质、枕叶皮质、豆状核、尾状核、丘脑、海马、小脑半球及脑桥的tCBF值显著较高(P<0.05);正常足月儿额叶皮质、丘脑及海马的ATT值较TEA早产儿长(P<0.05)。结论MDASL可以更准确显示早产儿与正常足月儿脑灌注的区域差异以及早期脑发育的时空轨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脑血流 多延迟动脉自旋标记 磁共振成像 动脉通过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ASL成像技术伪影及其临床研究进展
13
作者 李中欣 贺业新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28-234,共7页
动脉自旋标记(arterial spin labeling,ASL)技术是一种无创的磁共振灌注成像技术,它利用流动血液中磁性标记的水作为内源性示踪剂来评估脑血流量(cerebral blood flow,CBF)。目前在脑血管病、脑肿瘤、癫痫及神经退行性疾病等方面展现出... 动脉自旋标记(arterial spin labeling,ASL)技术是一种无创的磁共振灌注成像技术,它利用流动血液中磁性标记的水作为内源性示踪剂来评估脑血流量(cerebral blood flow,CBF)。目前在脑血管病、脑肿瘤、癫痫及神经退行性疾病等方面展现出了独特的临床价值。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根据脉冲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四类,目前临床最常采用的是准连续式ASL(pseudocontinuous ASL,PCASL)技术。虽然PCASL技术在临床应用中表现出了巨大的潜力,但在成像过程中仍然面临着伪影产生的问题。这些伪影可能出现在成像的各个阶段,主要可以分为在标记期间、动脉传输期间、读出期间三类,伪影的成因和表现也很复杂。因此,深入研究PCASL技术的伪影对于进一步提高PCASL技术在临床应用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PCASL技术伪影的表现特点、产生原因、补救措施、部分伪影潜在的临床价值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通挖掘其临床价值,提升PCASL在神经影像领域的实用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动脉自旋标记 伪影 准连续式动脉自旋标记 动脉传输时间 标记后延迟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CO_(2)剖面氧活化测井渡越时间ACO-NM混合优化计算方法
14
作者 王争妍 陈猛 +3 位作者 杨国锋 刘国权 裴阳 陈强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05-612,624,共9页
非常规油气藏注入CO_(2)驱油是提升油藏采收率的关键技术手段,脉冲中子氧活化测井是复杂管柱结构油气井监测注入CO_(2)动态的有效方法,准确解析氧元素活化谱并计算渡越时间是明确CO_(2)单层吸入量的重要基础。受活化γ射线计数率统计涨... 非常规油气藏注入CO_(2)驱油是提升油藏采收率的关键技术手段,脉冲中子氧活化测井是复杂管柱结构油气井监测注入CO_(2)动态的有效方法,准确解析氧元素活化谱并计算渡越时间是明确CO_(2)单层吸入量的重要基础。受活化γ射线计数率统计涨落误差、流体性质、多层管柱结构等因素影响,注CO_(2)活化谱峰存在单峰拖尾、双峰重叠等现象,现有方法高精度解析活化谱存在局限性。为降低重叠峰分峰及活化谱峰边界选取给渡越时间计算带来的误差,详细剖析了不同因素影响下活化谱峰形态特征,引入了蚁群优化(ACO)算法对谱线进行初步寻优,再结合单纯形(Nelder-Mead,简称NM)算法完成活化谱峰的快速高精度拟合,实现了氧活化注入剖面测井渡越时间高精度定量计算,相较于传统的人工卡峰确定峰位边界再结合加权平均或高斯函数拟合法,具有拟合效率高、人为干预少、计算误差低等优点。结合注CO_(2)剖面实测井资料处理解释对比分析,发现建立的ACO-NM最优化模型可有效实现油管和套管空间重叠峰双峰分离,通过自动卡峰拟合求取渡越时间,实现复杂管柱结构不同空间CO_(2)流量定量计算。采用ACO-NM混合优化算法计算得到的注入流体流量与井口实际注入量相对误差小于5%,相较于传统的最小二乘法计算精度提高,满足矿场CO_(2)注入动态监测评价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中子氧活化测井 渡越时间 ACO-NM混合优化算法 活化谱 注CO_(2)剖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糊需求下基于中欧班列的中国台湾到欧洲出口货物海铁联运路径选择
15
作者 徐祝源 王文 +1 位作者 张文鸽 曹士连 《上海海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7-75,103,共10页
针对国际形势日益严峻、中东地区局势紧张导致东南亚地区到欧洲的海运通道受阻以及海峡两岸海上直航运力过剩的局面,本文在模糊需求条件下建立基于中欧班列的海铁联运网络。在考虑货物时间价值损失的基础上,运用排队论理论量化国境站以... 针对国际形势日益严峻、中东地区局势紧张导致东南亚地区到欧洲的海运通道受阻以及海峡两岸海上直航运力过剩的局面,本文在模糊需求条件下建立基于中欧班列的海铁联运网络。在考虑货物时间价值损失的基础上,运用排队论理论量化国境站以及沿海中转港口的拥堵时间,构建以总成本最低和运输时间可靠性最高为目标的数学模型,并设计自适应第二代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adaptive non-dominated sorting genetic algorithm-Ⅱ,A-NSGA-Ⅱ)进行求解。以高雄至汉堡的机械及电机设备(属于高价值高时间敏感度货物)运输为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由于模糊需求对拥堵时间的影响,在考虑货物时间价值损失的情况下,不同的模糊需求偏好值对应的最优路径也有可能不同。当模糊需求偏好值为0.5时,最优路径为高雄—厦门—西安—阿拉山口—汉堡。该路径既能满足货主对需求量和时间的要求,又能避免运力浪费。与现有海运路线相比,中欧班列海铁联运在时间上快约1/2,总成本低约2/3,对高价值高时间敏感度货物从中国台湾以及东南亚地区运往欧洲具有显著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径选择 中欧班列 海铁联运 运输时间可靠性 瓶颈拥堵 自适应第二代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A-NSGA-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底周转视角下地铁列车区间运行时间节能分配方法
16
作者 李晓明 李恩龙 +2 位作者 赵东升 乔珂 赵鹏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79-88,134,共11页
牵引能耗是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中最主要的能源消耗,减少牵引能耗可有效降低运营成本。本研究基于区间运行时间与牵引能耗的相关关系,提出以周转牵引能耗最小化为目标的区间运行时间节能分配方法,通过合理分配区间运行冗余时间实现能耗优... 牵引能耗是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中最主要的能源消耗,减少牵引能耗可有效降低运营成本。本研究基于区间运行时间与牵引能耗的相关关系,提出以周转牵引能耗最小化为目标的区间运行时间节能分配方法,通过合理分配区间运行冗余时间实现能耗优化。首先,在满足线路受力与运行时间约束的前提下,采用离散仿真法建立单区间内列车运行时间与牵引能耗的关系模型;然后,构建区间运行时分优化模型,并设计基于迭代寻优的冗余时间分配算法,以科学调整各区间的运行时间,从而降低牵引能耗。以实际地铁线路为案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在保证运力不变的前提下,优化方案可使单车次牵引能耗降低7.57%。所构建方法具有实用性和应用价值,为城市轨道交通节能运行图的制定提供了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区间运行时间 列车节能 运行控制 离散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化时间窗改进Dijkstra算法的无人驾驶磁悬浮车路径规划
17
作者 古玉锋 凌浩 +1 位作者 赵耀晶 黎程山 《计算机应用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080-2085,共6页
针对无人驾驶磁悬浮车同轨道多车运营及车辆密度大的特点,研究了一种基于优化时间窗改进Dijkstra算法的磁浮车路径规划算法,考虑了路径冲突、调度成本等一系列现实问题,将Dijkstra算法与时间窗相结合,顺序规划各磁浮车的路径。首先,在... 针对无人驾驶磁悬浮车同轨道多车运营及车辆密度大的特点,研究了一种基于优化时间窗改进Dijkstra算法的磁浮车路径规划算法,考虑了路径冲突、调度成本等一系列现实问题,将Dijkstra算法与时间窗相结合,顺序规划各磁浮车的路径。首先,在路径规划前预处理地图信息,根据地图节点生成最短路径索引,按照索引寻找路径。其次,利用时间窗校验路径冲突;然后,对冲突路径具体分析,冲突时间较短的路径通过车辆变速方式实现避让,避免了路径重规划,在无碰撞的基础上订单运行时间得到了优化。最后,利用OpenTCS进行算法仿真。结果表明:优化时间窗后的Dijkstra算法平均执行时间为0.328 ms,车辆每千米运行时间为36.64 s。在无路径冲突的前提下,提高了订单执行的实时性及车辆运行效率,且随着运行里程数的增加,算法的优势越明显,能满足无人驾驶磁悬浮车的无碰撞路径规划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磁悬浮车 智能路径规划 DIJKSTRA算法 优化时间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平稳时间序列多维隐状态的预测机制
18
作者 张潇 李德识 《计算机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8-77,共10页
时间序列预测可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金融决策和灾害预警等领域。然而现有预测方法的研究对象大多是平稳时间序列,难以准确捕捉非平稳序列的演化特征。对于非平稳时间序列的预测方法也未能有效捕捉序列的多维特征,对序列动态感知不够完... 时间序列预测可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金融决策和灾害预警等领域。然而现有预测方法的研究对象大多是平稳时间序列,难以准确捕捉非平稳序列的演化特征。对于非平稳时间序列的预测方法也未能有效捕捉序列的多维特征,对序列动态感知不够完整,从而降低了预测的准确性。鉴于此,提出一种针对非平稳时间序列的预测机制。首先通过建模影响序列平稳性的季节性、局部趋势和长期趋势特征,提取非平稳时间序列的多维隐状态。然后结合前向后向算法与最大似然估计(MLE)计算最大转移概率,进而实现状态预测。由于该机制考虑了多种潜在非线性因素对非平稳序列的影响,且通过感知全局状态转移计算最大转移概率,从而提升了预测的准确性。最后通过方案级预测实例证实了所提机制的有效性。在9种不同领域的非平稳时间序列数据集上进行的消融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机制各部分对于预测准确性的影响。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该机制的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APE)、均方根误差(RMSE)相比于多数预测方法更小,在金融领域的数据集上Legates-McCabe指数接近于1,是一种兼具鲁棒性和准确性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征提取 状态转移链 时间序列预测 非平稳时间序列 隐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移概率一般有界的Markov跳变系统有限时间保成本控制
19
作者 徐萌 张成科 曹铭 《控制理论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49-756,共8页
针对系统信息不完全,本文研究了转移概率一般有界的随机Markov跳变系统有限时间控制问题.一般有界涵盖了部分未知、有界不确定和一般不确定3种不完全转移概率的情况.首先,研究该系统有限时间随机稳定问题,引入自由连接权矩阵分离未知转... 针对系统信息不完全,本文研究了转移概率一般有界的随机Markov跳变系统有限时间控制问题.一般有界涵盖了部分未知、有界不确定和一般不确定3种不完全转移概率的情况.首先,研究该系统有限时间随机稳定问题,引入自由连接权矩阵分离未知转移概率信息,给出开环系统有限时间稳定的充分性判据;其次,借助Lyapunov方法和完全平方技术,得到了实现系统有限时间保成本控制的充分条件,给出了控制增益的设计方式以及性能指标的精确上界;最后,以太阳能锅炉控制系统为实例进行数值仿真,说明本研究结果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RKOV跳变系统 转移概率一般有界 有限时间随机稳定 保成本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中转的高铁快运时空路径优化模型及拉格朗日松弛算法
20
作者 万茜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19,共11页
以提升运输方案与时变箱流需求间的耦合度为导向,基于既有载客动车组列车捎带运输模式,旨在对考虑箱流中转情形下的高铁快运方案进行优化。鉴于箱流运输方案对列车时空资源占用的双重依赖性,以列车及快运箱为研究对象,构建由4类节点与5... 以提升运输方案与时变箱流需求间的耦合度为导向,基于既有载客动车组列车捎带运输模式,旨在对考虑箱流中转情形下的高铁快运方案进行优化。鉴于箱流运输方案对列车时空资源占用的双重依赖性,以列车及快运箱为研究对象,构建由4类节点与5类弧段构成的时空网络。在此基础上,以快运箱总运达时间最短为目标,考虑列车装载能力、箱流上车、中转及守恒等约束,构建运输方案时空网络优化模型。针对模型特性,设计拉格朗日松弛算法求解,将原问题分解为求解单个快运箱的最短运输路径子问题,并设计以消解违背列车能力约束冲突为核心的上界可行化算法。最后,以西安—兰州高速铁路为背景进行实例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所提模型及算法可快速获得满意解,有效提升列车满载率。此外,与直达运输情形相比,考虑箱流中转可有效解决快运箱的滞留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铁快运 运输方案 箱流中转 时空网络 拉格朗日松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