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EOAE和AABR联合应用在婴幼儿听力复筛中的意义 被引量:29
1
作者 丁海娜 赵亚丽 +5 位作者 史伟 韩明鲲 王大勇 韩冰 兰兰 王秋菊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4期282-284,共3页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瞬态诱发性耳声发射(transient evoked otoacoustic emission,TEOAE)和自动听性脑干反应(automated 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ABR)在婴幼儿听力筛查中的意义。方法对2004年6月至2006年11月在外院听力初筛未通过而...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瞬态诱发性耳声发射(transient evoked otoacoustic emission,TEOAE)和自动听性脑干反应(automated 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ABR)在婴幼儿听力筛查中的意义。方法对2004年6月至2006年11月在外院听力初筛未通过而转至我院儿童听力诊断中心的270例(540耳)婴幼儿,运用AccuScreen听力筛查仪,同时进行TEOAE和AABR联合听力复筛,其中任何一项检查未通过者均在患儿3个月时进行听性脑干反应、40 Hz听觉相关电位、听性稳态反应、声导抗测试等诊断性检查。结果在540耳(270例)中,450耳通过TEOAE和AABR联合筛查,进入随访阶段;53耳未通过TEOAE和AABR联合筛查,其中,有17耳诊断为分泌性中耳炎,6耳诊断为大前庭水管综合征,30耳诊断为感音神经性聋;TEOAE通过而AABR未通过的2耳,诊断为小儿听神经病;TEOAE未通过而AABR通过的35耳中,17耳诊断为分泌性中耳炎,18耳听力正常。结论AABR和TEOAE联合应用可以优势互补,降低漏诊、误诊率,有利于听力障碍患儿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态诱发耳声发射 自动听性脑干反应 新生儿听力筛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耳声发射在听觉传出神经功能检测中的应用
2
作者 陈潇露 黄珊 +1 位作者 李吉平 钱敏飞 《中华耳科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27-331,共5页
耳声发射对侧抑制是常见的听觉传出神经功能检查方法。本文总结目前临床常用的三种耳声发射对侧抑制研究的相关文献,分别从测试原理,临床进展等角度进行分析。对比3种用于对侧抑制研究的耳声发射特征,为听觉传出神经功能的科研及临床研... 耳声发射对侧抑制是常见的听觉传出神经功能检查方法。本文总结目前临床常用的三种耳声发射对侧抑制研究的相关文献,分别从测试原理,临床进展等角度进行分析。对比3种用于对侧抑制研究的耳声发射特征,为听觉传出神经功能的科研及临床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觉传出神经 对侧抑制 畸变产物耳声发射 瞬态声诱发耳声发射 刺激频率耳声发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EOAE与AABR在高危新生儿听力筛查中的联合应用 被引量:20
3
作者 陶方英 龚正鹏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35-238,共4页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瞬态诱发性耳声发射(TEOAE)和自动听性脑干反应(AABR)在高危新生儿听力筛查中的应用。方法对新生儿科NICU高危新生儿200例(400耳),运用Accu Screen听力筛查仪,同时进行TEOAE和AABR联合听力筛查,根据TEOAE初次筛查结果...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瞬态诱发性耳声发射(TEOAE)和自动听性脑干反应(AABR)在高危新生儿听力筛查中的应用。方法对新生儿科NICU高危新生儿200例(400耳),运用Accu Screen听力筛查仪,同时进行TEOAE和AABR联合听力筛查,根据TEOAE初次筛查结果通过与否,分为双耳TEOAE初筛均未通过组(A组)和双耳TEOAE初筛均通过组(B组),共2组,每组100例(200耳),其中3个月时任何一项检查未通过者均在患儿6个月时进行听性脑干反应、声导抗测试等诊断性检查。结果 A组:3个月时TEOAE未通过12例(22耳),AABR未通过2例(2耳),联合筛查未通过22例。6月龄时确诊1例(2耳)分泌性中耳炎,该两耳均为3次TEOAE筛查未通过、AABR筛查通过者,本组高危新生儿听力损伤现患率为1.7%(2/120);B组:3个月时TEOAE未通过2例(2耳),AABR未通过5例(5耳),联合筛查未通过5例(5耳)。6月龄时确诊2例(2耳)诊断为蜗后性耳聋,该两耳均为3次AABR筛查未通过、TEOAE筛查通过者,本组高危新生儿听力损伤现患率为1.4%(2/146),每组在定期复筛时均有部分失诊患儿。结论通过TEOAE和AABR联合筛查,可以检出中耳、蜗性及蜗后听损伤,证实了TEOAE和AABR是听力筛查的有效组合方式,AABR和TEOAE联合筛查应用可以优势互补,降低漏诊、误诊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态诱发耳声发射 自动听性脑干反应 高危新生儿听力筛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无CAS作用的TEOAE信号的谱分析
4
作者 宫琴 关添 +2 位作者 彭诚 刘博 杜悦之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405-1411,共7页
为了利用瞬态诱发耳声发射(TEOAE)信号对耳蜗性和蜗后性两种感音神经性耳聋进行病变诊断和定位,提出了一种基于AR谱分析的方法,用于对感音神经性耳聋病变进行诊断和定位.首先,获取听力正常耳信号的对数AR谱-频率曲线的正常值范围,并获... 为了利用瞬态诱发耳声发射(TEOAE)信号对耳蜗性和蜗后性两种感音神经性耳聋进行病变诊断和定位,提出了一种基于AR谱分析的方法,用于对感音神经性耳聋病变进行诊断和定位.首先,获取听力正常耳信号的对数AR谱-频率曲线的正常值范围,并获得在对侧刺激声作用下,信号受抑制的对数AR谱-频率曲线的正常值范围;然后,计算某一受试耳在有无对侧刺激声作用下的TEOAE信号的对数AR谱-频率曲线及受抑制的对数AR谱-频率曲线;最后,检测受试耳的两条曲线是否分别在正常值范围内,由此对受试耳的耳蜗及内侧橄榄耳蜗系统功能进行诊断定位.此检测结果与目前临床上综合利用耳声发射、脑干听觉诱发响应(ABR)和纯音测听的诊断结果有很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态诱发耳声发射 对侧刺激声 AR谱 蜗性听力损伤 蜗后性听力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常新生儿畸变产物耳声发射 被引量:17
5
作者 廖华 吴展元 +2 位作者 周涛 陶泽璋 黄治物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2期59-62,共4页
目的研究新生儿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听力筛选的最佳时机,了解正常新生儿DPOAE的基本特征;方法应用Celesta503型耳声发射分析仪对20名正常新生儿出生后1~5天逐日进行DPOAE测试。结果随新生儿天龄... 目的研究新生儿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听力筛选的最佳时机,了解正常新生儿DPOAE的基本特征;方法应用Celesta503型耳声发射分析仪对20名正常新生儿出生后1~5天逐日进行DPOAE测试。结果随新生儿天龄的增加,DPOAE的检出率及反应幅值逐渐提高。f0为0.5kHz时,DPOAE的检出率较低,且反应不稳定。f0≥0.75kHz时,DPOAE的检出率迅速接近或达到100%,大部分测试频率在出生1~2天的反应幅值显著低于后几天,至出生后第3天,DPOAE的检出率及反应幅值均趋于稳定;结论新生儿DPOAE听力筛选的适宜天龄应在其出生后3天或3天以上。0.5kHz不宜作为新生儿DPOAE的听力筛选频率。TEOAE和DPOAE相应频谱的反应幅值有显著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瞬态诱发 耳声发射 畸变产物 听力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独立子波函数和小波分析在单路含噪信号盲分离中的应用研究:模型与关键技术 被引量:19
6
作者 成谢锋 陶冶薇 +2 位作者 张少白 张学军 刘琚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522-1528,共7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独立子波函数和小波分析的单路含噪混合信号的盲源分离新方法.首先分析了独立子波函数的组成原理,以及获得独立子波函数的方法;然后通过结合独立子波函数进入单路混合信号,使单路混合信号由一维向量转化成为多维向量...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独立子波函数和小波分析的单路含噪混合信号的盲源分离新方法.首先分析了独立子波函数的组成原理,以及获得独立子波函数的方法;然后通过结合独立子波函数进入单路混合信号,使单路混合信号由一维向量转化成为多维向量;其次讨论了利用小波进行二次去噪和解决数据段顺序不确定性的问题,并且文中还给出了独立子波函数个数判定方法和相似相图;最后通过消除瞬态诱发耳声发射中伪迹的实验,验证了本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盲源信号分离 独立子波函数 单路含噪信号 小波 独立分量分析 瞬态诱发耳声发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常听力青年人诱发性耳声发射测试 被引量:10
7
作者 廖华 吴展元 +1 位作者 周涛 沈立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3期133-137,共5页
本文利用耳声发射分析仪CELESTA503对20名正常听力青年人进行了DPOAE和TEOAE测试,结果发现平均DPOAE图中有两个反应高峰,分别位于1kHz和6kHz附近,两峰之间于3kHz左右有一反应低谷。左右耳及... 本文利用耳声发射分析仪CELESTA503对20名正常听力青年人进行了DPOAE和TEOAE测试,结果发现平均DPOAE图中有两个反应高峰,分别位于1kHz和6kHz附近,两峰之间于3kHz左右有一反应低谷。左右耳及性别差异对DPOAE无显著性影响。DPOAE的反应幅值随两个初始纯音强度的增加而升高,平均检测阈值在30~45dBSPL之间。当初始音强度≤70dBSPL时,平均I/O函数曲线未见明显饱和现象。若采用不等强度的初始纯音(L1=70dBSPL,L1-L2=5dB)刺激,在中频部分(1.5~4kHz)可获得较等强度初始纯音刺激时高的DPOAE反应。由80dBpeSPL短声诱发的TEOAE检出率为100%,平均幅值4.11±3.99dBSPL(x±s)。两种耳声发射之间有显著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常听力 诱发性 青年人 耳声发射 听力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常新生儿瞬态诱发耳声发射 被引量:13
8
作者 廖华 吴展元 +3 位作者 周涛 陶泽璋 沈立 朱素琴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4期184-186,共3页
本文对20名正常新生儿在出生后1~5天每天进行一次瞬态诱发耳声发射(Transientevoked otoacoustic emissions,TEOAE)测试.结果表明,随着新生儿天龄的增加,其TEOAE检出率及反应幅值逐步提高.新生儿1~2天的检出率显著低于后几天,至出生后... 本文对20名正常新生儿在出生后1~5天每天进行一次瞬态诱发耳声发射(Transientevoked otoacoustic emissions,TEOAE)测试.结果表明,随着新生儿天龄的增加,其TEOAE检出率及反应幅值逐步提高.新生儿1~2天的检出率显著低于后几天,至出生后第3天,TEOAE检出率可达97.4%,反应幅值也趋于稳定,提示应用TEOAE进行新生儿听力筛选时,其天龄至少应在3天或3天以上.对第5天的TEOAE反应进行统计,发现其频谱范围主要在1~4kHz,反应幅值显著高于正常听力青年人,性别差异对新生儿TEOAE无显著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瞬态诱发 耳声发射 听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耳声发射在耳蜗病变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9
作者 于黎明 李兴 +1 位作者 仇春燕 姜泗长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1996年第3期128-129,共2页
人的内耳是一个精细的流体动力学的频率分析器,人对声音感受主要取决于耳蜗的功能状态,而耳蜗的损伤一般来讲是不可逆的,所以对感音神经性耳聋做到早期发现提早防治就显得非常重要。耳声发射(OAE)被认为是一个理想的客观检测方... 人的内耳是一个精细的流体动力学的频率分析器,人对声音感受主要取决于耳蜗的功能状态,而耳蜗的损伤一般来讲是不可逆的,所以对感音神经性耳聋做到早期发现提早防治就显得非常重要。耳声发射(OAE)被认为是一个理想的客观检测方法。TEOAE(瞬态诱发性耳声发射)在正常青年人的检出率为100%。本文就57耳(50~69岁)听力正常者(纯音测听各频率均≤25dBHL),用短声进行了TEOAE检测。结果发现:8.47%的正常耳未记出TEOAE,其中50~59岁年龄组6.98%未记出TEOAE;60~69岁年龄组14.29%未记出TEOAE。说明受试者纯音测听虽然正常,但其耳蜗已有损伤,且似乎随年龄的增长,损伤的机率增加,其原因一般认为是耳蜗外毛细胞损失和耳蜗功能状态改变有关。提示TEOAE可以早期预测耳蜗外毛细胞的功能状态,其敏感性优于主观纯音测听,可弥补纯音测听之不足,为早期诊断提供了有利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蜗疾病 耳声发射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耳声发射在诊断梅尼埃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刘博 刘 +2 位作者 梁凤和 廉能静 陈秀伍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2期58-60,共3页
文中按我国1997年制定的对梅尼埃病的诊断标准进行诊断后,对感音神经性听力下降一款的问题,应用耳声发射(OAE)对梅尼埃病(MD)患者的耳蜗功能进行评估.实验发现在疑为MD的患者中,尽管纯音测听正常,但OAE却出现反应幅度下降,以低频成分损... 文中按我国1997年制定的对梅尼埃病的诊断标准进行诊断后,对感音神经性听力下降一款的问题,应用耳声发射(OAE)对梅尼埃病(MD)患者的耳蜗功能进行评估.实验发现在疑为MD的患者中,尽管纯音测听正常,但OAE却出现反应幅度下降,以低频成分损失为重的特点;畸变产物耳声发射圈曲线呈上升型特征.瞬态诱发性耳声发射频谱分析显示:低频成份相关符合率小于50%,其它频率成份符合率大于70%.74%耳不能记录到自发性耳声发射.结果表明OAE可首先反映早期MD患者的耳蜗功能状况,此结论对儿童MD病的诊断更具实际意义.总之,按照标准并结合病史,准确适度地应用耳声发射测试手段,可提高MD诊断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发耳声发射 梅尼埃病 诊断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兰州地区新生儿听力筛查初步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虹 郭玉芬 +2 位作者 袁逸铭 程世红 李静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2期132-134,共3页
目的了解兰州地区新生儿听损伤的发病情况及新生儿听力筛查的部分影响因素。方法自2006年4月至2006年12月应用瞬态诱发耳声发射(transient evoked otoacoustic emission,TEOAE)对兰州地区四家医院产科出生的1728例新生儿进行听力筛... 目的了解兰州地区新生儿听损伤的发病情况及新生儿听力筛查的部分影响因素。方法自2006年4月至2006年12月应用瞬态诱发耳声发射(transient evoked otoacoustic emission,TEOAE)对兰州地区四家医院产科出生的1728例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于出生后3~7天初筛,初筛未通过者于生后42天行复筛,复筛仍未通过者于生后3个月时行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检查进行诊断。结果初筛通过率为92.8%(1604/1728),初筛未通过率7.2%(124/1728),复筛率59.7%(74/124),复筛通过率83.8%(62/74),复筛未通过率16.2%(12/74)。最后经ABR诊断为听损伤者3例。结论耳声发射是有效的新生儿听力筛查工具,在兰州地区进行新生儿听力筛查势在必行。复筛率低是本次筛查的突出问题,需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提高复筛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听力筛查 耳声发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营养因素对新生儿初次听力筛查通过率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金兰 林可可 +2 位作者 付欣 刘茉 刘惠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39-242,共4页
目的探讨孕妇孕末期营养对新生儿初次听力筛查通过率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月至2012年3月期间在我院产科接受听力筛查的523名正常新生儿的听力筛查"通过"情况,对其母亲年龄及孕末期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血红蛋白... 目的探讨孕妇孕末期营养对新生儿初次听力筛查通过率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月至2012年3月期间在我院产科接受听力筛查的523名正常新生儿的听力筛查"通过"情况,对其母亲年龄及孕末期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血红蛋白、新生儿身长、体重、体重指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通过"组与"未通过"组在新生儿体重、体重指数,母亲年龄及孕末期总蛋白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通过"组新生儿身长显著高于"未通过"组,"通过"组新生儿母亲的孕末期白蛋白(31.78±3.28g/L)、前白蛋白(0.23±0.04)及血红蛋白(120.99±9.270.22±0.04g/L)显著高于"未通过"组(分别是29.78±4.71g/L,0.22±0.04g/L及115.44±11.67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小于0.05)。结论孕妇孕末期营养状况可能是影响新生儿初次听力筛查的通过率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听力筛查 瞬态声诱发耳声发射 营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外科病房先天性畸形患儿听力筛查结果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魏幼华 王智楠 +1 位作者 陈平 刘萍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62-364,共3页
目的分析外科病房中先天性畸形新生儿的听力筛查结果,探讨外科先天性畸形是否为听力损失的高危因素。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09年12月新生儿外科病房中有先天性畸形但不具备国家颁布的13项听力损失高危因素的574例(腹壁及消化系统畸形205... 目的分析外科病房中先天性畸形新生儿的听力筛查结果,探讨外科先天性畸形是否为听力损失的高危因素。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09年12月新生儿外科病房中有先天性畸形但不具备国家颁布的13项听力损失高危因素的574例(腹壁及消化系统畸形205例,心脏与大血管畸形98例,神经系统畸形51例,泌尿及其他系统畸形48例,多发畸形172例)新生儿作为研究组,以6 698例同期产科病房正常新生儿为对照组。研究组在出院前采用AABR和TEOAE进行听力筛查,任意项筛查未通过的患儿3月龄时作全面听力学评估,包括ABR、OPOAE和高频声导抗;对照组出生3~5天采用TEOAE初筛,未通过者在生后1月至42天复筛,仍未通过者进行听力学评估,比较两组听力损失的检出率。结果研究组TEOAE单项未通过12例,AABR单项未通过4例,两项同时未通过30例,有45例进行了听力学诊断,最终2例4耳诊断为听力损失,先天性听力损失的检出率为3.48‰(2/574)。对照组初筛未通过率2.28%(153/6 698),复筛未通过率为1.57%(105/6 698),105例行听力学诊断,最终诊断先天性听力损失15例,检出率为2.24‰(15/6 698),两组先天性听力损失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排除了13项听力损失高危因素以外的外科先天性畸形并不是听力损失的高危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听性脑干反应 瞬态诱发性耳声发射 先天性畸形 新生儿听力筛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耳病变时瞬态诱发耳声发射的表现 被引量:4
14
作者 曾祥丽 钟乃川 李擎天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2期89-91,共3页
目的 了解中耳病变时TEOAE的表现。方法 选择经耳镜检查、纯音听阈及声导抗测试确诊为中耳病变 ,纯音气导听阈不超过 30dBHL的 46只病变耳及对照组正常 2 8耳进行TEOAE测试 ,病变 46耳分别按不同听阈水平及不同病变分组 ,并对其结果... 目的 了解中耳病变时TEOAE的表现。方法 选择经耳镜检查、纯音听阈及声导抗测试确诊为中耳病变 ,纯音气导听阈不超过 30dBHL的 46只病变耳及对照组正常 2 8耳进行TEOAE测试 ,病变 46耳分别按不同听阈水平及不同病变分组 ,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TEOAE反应幅值及反应重复性随听阈提高而降低 ,听阈 >2 0dB时部分耳 ( 8/18)TEOAE消失 ,气骨导间距 >10dB时TEOAE消失者为 5 0 %。在不同中耳病变耳中 ,鼓室负压组TEOAE测试结果各观察值明显低于正常耳及其它各组。病变耳中 ,听阈 <2 0dB组以及耳镜检查存在中耳病变但声导抗正常组其TEOAE亦明显低于正常耳。结论 TEOAE对中耳病变的诊断较纯音听阈测试、声导抗测试敏感。中耳的质量、劲度、摩擦三因素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耳病变 传导性聋 teoae 耳声发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瞬态耳声发射的主频对梅尼埃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5
15
作者 郭维 张素珍 李兴启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4期174-176,共3页
为探讨检测TEOAE的主频对诊断梅尼埃病的应用价值,本研究用ILO 88测试系统以click声为刺激信号,对正常耳和梅尼埃病耳作瞬态耳声发射(TEOAE)检测,观察其主频范围.发现正常耳的主频集中在1.2~l.6kHz之间,梅尼埃病主频集中在0.8~1.1kHz... 为探讨检测TEOAE的主频对诊断梅尼埃病的应用价值,本研究用ILO 88测试系统以click声为刺激信号,对正常耳和梅尼埃病耳作瞬态耳声发射(TEOAE)检测,观察其主频范围.发现正常耳的主频集中在1.2~l.6kHz之间,梅尼埃病主频集中在0.8~1.1kHz之间,正常耳的主频明显高于梅尼埃耳的主频.梅尼埃病人服用甘油后,TEOAE主频发生变化,由低频转为高频,未引出耳声发射耳,服用甘油后耳声反射引出.以上结果提示,检测TEOAE的主频对梅尼埃病的诊断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油试验 梅尼埃病 瞬态耳声发射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瞬态诱发耳声发射用于黄疸新生儿的听力筛查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峥 夏正毅 +1 位作者 迟放鲁 魏崴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3期134-136,共3页
目的 探讨瞬态诱发耳声发射 (transientevokedotoacousticemission ,TEOAE)应用于新生儿黄疸听力筛查的可行性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的方法对新生儿病房 2 77例黄疸新生儿及 5 0例健康新生儿应用CELESTA 5 0 3耳声发射... 目的 探讨瞬态诱发耳声发射 (transientevokedotoacousticemission ,TEOAE)应用于新生儿黄疸听力筛查的可行性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的方法对新生儿病房 2 77例黄疸新生儿及 5 0例健康新生儿应用CELESTA 5 0 3耳声发射仪进行TEOAE检测 ,出院前和 3个月后复查。结果 初查时黄疸新生儿TEOAE通过率为 6 4.2 3% ,健康新生儿TEOAE通过率为 96 % ,两组检出率经统计学分析 ,有非常显著差异 (P <0 .0 1)。第一次复查黄疸新生儿TEOAE通过率为 88% ,第二次复查黄疸新生儿TEOAE通过率为 10 0 %。结论 TEOAE是快速可行的高危新生儿听力筛查方法 ;新生儿测试耳TEOAE的通过率与黄疸严重程度有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力筛查 新生儿 黄疸 瞬态诱发耳声发射 耳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瞬态诱发耳声发射在农村学龄儿童听力筛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7
作者 李晓璐 卜行宽 Carlie Driscoll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2期97-99,共3页
目的探讨瞬态诱发耳声发射(transient evoked otoaeoustic emission,TEOAE)应用于中国农村学龄儿童听力筛查的意义和可行性。方法用Madsen Celesta 503耳声发射仪对317例(634耳)正常农村小学1-6年级学生进行听力筛查,并用耳镜、... 目的探讨瞬态诱发耳声发射(transient evoked otoaeoustic emission,TEOAE)应用于中国农村学龄儿童听力筛查的意义和可行性。方法用Madsen Celesta 503耳声发射仪对317例(634耳)正常农村小学1-6年级学生进行听力筛查,并用耳镜、纯音测听和鼓室导抗图系列检查作为“金标准”,验证其结果。结果317例(634耳)儿童TEOAE的通过率为94.64%(600/634),金标准的通过率为94.48%(599/634)。TEOAE测试中,一致百分率为96.69%±0.71%,灵敏度为0.69±0.078(69%±7.8%),特异度为0.98±0.0052(98%±0.52%),漏诊率β=0.31,误诊率α=0.02,Youden指数J=0.67±0.078,阳性似然比LR+=34.5,阴性似然比LR_=0.32,阳性预报值PV+=0.71(71%),阴性预报值PV_=0.98(98.%),AZ=0.8。结论TEOAE测试具有方便、快速、无创、灵敏、客观等优点,是较好的中国农村学龄儿童听力筛查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态诱发耳声发射 农村学龄儿童 听力筛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觉听力正常的后循环缺血患者纯音听阈与耳声发射结果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郭英 周慧芳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4-36,共3页
目的:探讨自觉听力正常的后循环缺血(pos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a ,PCI)患者的纯音测听和耳声发射的结果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经临床确诊为PCI且自觉听力正常的患者40例(80耳)作为实验组,健康成年人30例(60耳)作为对照组... 目的:探讨自觉听力正常的后循环缺血(pos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a ,PCI)患者的纯音测听和耳声发射的结果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经临床确诊为PCI且自觉听力正常的患者40例(80耳)作为实验组,健康成年人30例(60耳)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行纯音测听、瞬态诱发耳声发射(TEOAE)和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检查,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PCI组125~8000 Hz各频率气导听阈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PCI组的TEOAE检出率(47.5%,38/80)低于对照组(95.0%,57/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CI组DPOAE各频率检出率、幅值均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尤以高频区明显(P<0.01)。结论后循环缺血可以影响耳蜗的血液供应,导致常规纯音测听难以发现的耳蜗功能损害,尤以高频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循环缺血 纯音测听 瞬态诱发耳声发射 畸变产物耳声发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听神经病患者瞬态诱发耳声发射的定量分析
19
作者 傅新星 李振明 +1 位作者 刘博 叶大田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7-31,共5页
目的定量分析听神经病患者的瞬态诱发耳声发射(transient evoked otoacoustic emissions,TEO-AE)的时域和频域特性,研究TEOAE在听神经病诊断中的应用,并探讨听神经病的发病机制和病变部位。方法利用ILO96耳声发射仪对76例(152耳)听神经... 目的定量分析听神经病患者的瞬态诱发耳声发射(transient evoked otoacoustic emissions,TEO-AE)的时域和频域特性,研究TEOAE在听神经病诊断中的应用,并探讨听神经病的发病机制和病变部位。方法利用ILO96耳声发射仪对76例(152耳)听神经病患者、80例(160耳)听力正常者进行TEOAE测试,对TEOAE进行分频段的相关率、强度和信噪比的统计分析,求解其自回归(auto-regressive,AR)功率谱并检测其峰值,定量分析听神经病患者AR谱峰值的变化特性。结果听神经病组1、2kHz的分频段相关率、强度和信噪比均显著大于听力正常组(P<0.05);听神经病组3、4kHz的分频段强度大于听力正常组(P<0.05),而两组之间3、4kHz的相关率和信噪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听神经病组与听力正常组TEOAE信号均可检测三个主导频率,且两组之间三个主导频率的位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听神经病组TEOAE信号第一主导频率的反应幅值比听力正常组显著性增大(P<0.01),而第二、三主导频率反应幅值与听力正常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AR谱对TEOAE信号分析可作为对听神经病的诊断依据之一。听神经病组TEOAE第一主导频率反应幅值比听力正常组明显加大,说明耳蜗基底膜处对应第一主导频率的位置处于超活跃状态,第一主导频率的基底膜位置正反馈机制得到加强,即说明连接外毛细胞的内侧橄榄耳蜗束神经纤维的神经冲动活跃,TEO-AE信号AR谱的分析对于研究听神经病的病变机制和病变部位具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神经病 瞬态诱发耳声发射 自回归功率谱 主导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泊酚不同效应室浓度对人瞬态诱发耳声发射信号近似熵的影响
20
作者 张新建 古妙宁 肖金仿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94-96,共3页
目的探讨丙泊酚不同应室浓度对人瞬态诱发耳声发射(TEOAE)信号近似熵(ApEn)的影响以探索麻醉深度监测的指标。方法选择全麻下行择期手术、ASAⅠ~Ⅱ级、年龄18~49岁听力正常的患者15例,麻醉诱导时靶控输注丙泊酚效应室浓度依次设定为1... 目的探讨丙泊酚不同应室浓度对人瞬态诱发耳声发射(TEOAE)信号近似熵(ApEn)的影响以探索麻醉深度监测的指标。方法选择全麻下行择期手术、ASAⅠ~Ⅱ级、年龄18~49岁听力正常的患者15例,麻醉诱导时靶控输注丙泊酚效应室浓度依次设定为1、2、3和4μg/ml,不同效应室浓度代表不同麻醉深度。SmartOAE耳声发射监测仪以声强80dBSPL持续时间80μs的短声作为刺激声,记录诱导前及诱导过程中不同效应室浓度下TEOAE波形数据。数据经MATLAB软件处理,将其分为四段分别对应频带0~2、1~3、2.5~4.5和4~6kHz,求出其相应的ApEn后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不相同频段不同效应室浓度下ApEn的变化。结果同频段TEOAE信号的ApEn在不同效应室浓度下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效应室浓度TEOAE信号的ApEn在不同频段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效应室浓度丙泊酚麻醉对人TEOAE信号ApEn的影响不明显,其ApEn尚不能作为判断麻醉深度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 丙泊酚 瞬态诱发耳声发射 近似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