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行为转变理论的团体接纳承诺疗法在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病人中的应用效果
1
作者 付子悦 金瑞华 +3 位作者 穆兰 武佳琪 宋丽芳 王改珍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33-640,共8页
目的:研究基于行为转变理论的团体接纳承诺疗法对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病人病耻感、心理弹性水平与心理僵化程度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5月—6月山西省某三级甲等医院神经内科入院诊断为缺血性脑卒中的青年住院病人76例,采用随机数字... 目的:研究基于行为转变理论的团体接纳承诺疗法对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病人病耻感、心理弹性水平与心理僵化程度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5月—6月山西省某三级甲等医院神经内科入院诊断为缺血性脑卒中的青年住院病人7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其中试验组38例,对照组38例。对照组接受神经内科的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基于行为转变理论的团体接纳承诺疗法护理。干预前后采用慢性病病耻感量表(SSCI)、心理弹性问卷(CD-RISC-10)、接纳与行动问卷(AAQ-Ⅱ)及认知融合问卷(CFQ-F)进行评估。结果:两组病人干预前各项指标得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即刻、1个月、3个月,试验组SSCI、AAQ-Ⅱ、CFQ-F得分低于对照组,CD-RISC-10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D-RISC-10、SSCI、AAQ-Ⅱ、CFQ-F得分处理效应、时间效应及交互效应均显著(P<0.05)。结论:基于行为转变理论的团体接纳承诺疗法可有效降低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病人病耻感,提高心理弹性水平并改善心理僵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 缺血性脑卒中 病耻感 行为转变理论 接纳承诺疗法 心理弹性 心理僵化 调查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理论模型指导的321健康教育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治疗中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3
2
作者 张丽 余春华 +1 位作者 许春燕 朱月萍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942-946,952,共6页
目的 评价跨理论模型指导的321健康教育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为提高患者营养状况、自我管理能力及建立良好的健康素养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收治的204例维持... 目的 评价跨理论模型指导的321健康教育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为提高患者营养状况、自我管理能力及建立良好的健康素养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收治的204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102例)和干预组(10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干预组采用跨理论模型指导的321健康教育,均干预6个月;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分析干预前后2组的健康素养、自我管理、营养状况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干预6个月后,干预组信息获取能力、交流互动能力、改善健康意愿、经济支持意愿和健康素养总分分别为(28.33±1.04)分、(26.37±1.35)分、(27.05±1.05)分、(26.74±1.57)分和(108.49±8.55)分,均高于对照组的(25.48±3.07)分、(24.94±3.65)分、(23.97±3.42)分、(24.34±2.86)分、(98.73±7.03)分;干预组伙伴关系、问题解决、执行自我护理、情绪处理和自我管理总分分别为(18.03±0.65)分、(17.24±1.28)分、(16.97±1.18)分、(16.04±1.85)分和(68.28±5.99)分,均高于对照组的(16.55±1.49)分、(15.12±1.06)分、(14.35±1.15)分、(13.62±1.26)分和(59.64±4.82)分;干预组血清总蛋白(TP)、前白蛋白(PA)、血红蛋白(Hb)和白蛋白(ALB)水平分别为(69.17±4.15) g/L、(345.94±20.13) mg/L、(114.76±12.05)g/L和(44.05±3.11) g/L,均高于对照组的(64.74±3.92) g/L、(332.06±17.45) mg/L、(106.34±11.42) g/L和(39.58±2.66) g/L;研究期间,干预组的并发症发生率13.73%低于对照组的32.35%;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应用跨理论模型指导的321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患者的营养状况、自我管理能力,帮助其建立良好的健康行为素养,降低其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321健康教育 跨理论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跨理论模型的膝骨关节炎患者行为分层管理效果评价
3
作者 张隽雅 周文娟 +3 位作者 胡梅园 王金明 罗雪芬 胡颖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25-30,共6页
目的评价基于跨理论模型的膝骨关节炎患者行为分层管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纳入142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各7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组实施基于跨理论模型的膝骨关节炎患者行为分... 目的评价基于跨理论模型的膝骨关节炎患者行为分层管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纳入142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各7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组实施基于跨理论模型的膝骨关节炎患者行为分层管理。干预前及干预4周、12周、24周评价两组行为变化阶段、关节炎自我效能感和骨关节炎指数。结果干预组66例、对照组63例完成研究。干预12周后,两组行为变化阶段的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4周后,两组关节炎自我效能感和骨关节炎指数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时间效应、组间效应和交互效应显著(均P<0.05)。结论基于跨理论模型的行为分层管理能促进膝骨关节炎患者行为阶段的改变,提升自我效能感,改善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关节炎 跨理论模型 行为分层管理 自我效能感 关节功能 骨科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跨理论模型的动机性访谈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及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98
4
作者 颜萍平 汤观秀 +4 位作者 高飞 王艳 雷俊 曾晖 夏妙娟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5期1763-1767,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跨理论模型的动机性访谈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及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3月在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老年科住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16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80例)和对照组(82例)。... 目的探讨基于跨理论模型的动机性访谈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及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3月在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老年科住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16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80例)和对照组(82例)。对照组患者入院后采用常规护理和健康教育进行干预,试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和健康教育基础上采用基于跨理论模型的动机性访谈进行干预。干预前及干预后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_(1c))、餐后两小时血糖(2 h PBG)以及2型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评分(包含饮食控制、锻炼、遵医嘱服药、血糖监测、足部护理、高低血糖处理6个方面)。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FBG、2 h PBG、HbA_(1c)水平及干预后2 h PB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患者FBG、HbA_(1c)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饮食控制、锻炼、遵医嘱服药、血糖监测、足部护理、高低血糖处理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患者饮食控制、锻炼、遵医嘱服药、血糖监测、足部护理、高低血糖处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跨理论模型的动机性访谈能帮助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有效控制血糖,并改善其自我管理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老年人 跨理论模型 动机性访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跨理论模型对公务员体育锻炼行为改变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13
5
作者 马爱国 王雪芹 +2 位作者 王念辉 张红品 孙国栋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51-54,共4页
采用跨理论模型的相关问卷,对公务员的体育锻炼行为进行了大样本调查。探讨我国现阶段公务员体育锻炼行为的基本状况,为建立我国公务员群体体育锻炼行为的常模打基础。结果显示:公务员体育锻炼行为存在阶段性的特点,且在准备阶段男性人... 采用跨理论模型的相关问卷,对公务员的体育锻炼行为进行了大样本调查。探讨我国现阶段公务员体育锻炼行为的基本状况,为建立我国公务员群体体育锻炼行为的常模打基础。结果显示:公务员体育锻炼行为存在阶段性的特点,且在准备阶段男性人数最多,前意向阶段女性人数最多,有交叉重叠情况;公务员不同性别,在5个变化阶段存在显著的分布差异,男性分布呈依次减少趋势,女性分布呈正态趋势;公务员存在变化程序的6个因素,即自我释放、自我管理、意识控制、互助关系、效果评估和社会释放。体育锻炼行为的研究,可以分为外部和内部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锻炼心理学 跨理论模型 公务员 锻炼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行为转变理论的饮食教育对血液透析患者的作用 被引量:31
6
作者 范建桢 黄云娟 +3 位作者 朱亭立 杜爱燕 周薇 张渊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6年第23期77-79,共3页
目的探讨基于行为转变理论的饮食教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作用。方法将9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门诊血液透析常规的饮食相关健康教育,观察组成立行为转变理论模式健康教育团队,实施以行为改... 目的探讨基于行为转变理论的饮食教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作用。方法将9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门诊血液透析常规的饮食相关健康教育,观察组成立行为转变理论模式健康教育团队,实施以行为改变理论模式为指导的饮食健康教育。结果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饮食依从性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钾、血磷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基于行为转变理论的饮食教育可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饮食依从性,从而控制血钾、血磷,达到饮食管理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行为转变理论模式 饮食依从性 健康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跨理论模型的延续护理对治疗依从性的影响——以中青年高血压患者为例 被引量:18
7
作者 吴立新 徐九云 +1 位作者 马萍 乔锐 《医学与哲学》 2019年第18期26-31,共6页
探讨基于跨理论模型的延续护理对中青年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行为的影响。将60例中青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给予6个月延续护理干预,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治疗依从行为、行为改变阶段及血压控制情况。干预前、... 探讨基于跨理论模型的延续护理对中青年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行为的影响。将60例中青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给予6个月延续护理干预,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治疗依从行为、行为改变阶段及血压控制情况。干预前、后3个月,两组患者治疗行为改变阶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6个月,干预组治疗依从性总分及各维度得分、行为改变阶段和收缩压控制幅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于跨理论模型的延续护理干预可提高中青年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行为,降低血压并维持血压平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跨理论模型 治疗依从性 延续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体育锻炼的阶段变化模型干预对肥胖小学生自我效能、自尊及体重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0
8
作者 杨剑 季浏 +1 位作者 杨文礼 金杰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85-189,共5页
以阶段变化理论模型(TTM)为基础,采用类试验研究法对随机抽取的4-6年级34名肥胖小学生为试验对象,对其自我效能、自尊水平及BMI值运用变化阶段量表、自我效能量表、自尊量表进行基线调查与评估(T0)并依据此结果实施基于体育锻炼的TT... 以阶段变化理论模型(TTM)为基础,采用类试验研究法对随机抽取的4-6年级34名肥胖小学生为试验对象,对其自我效能、自尊水平及BMI值运用变化阶段量表、自我效能量表、自尊量表进行基线调查与评估(T0)并依据此结果实施基于体育锻炼的TTM模型干预,并在指导干预后的第1个月(T1)、第3个月(T3)及第6个月(T6)测量试验对象的自我效能、自尊及BMI值。结果:肥胖小学生从T0-T6时间点的自我效能及自尊在不断增加;自我效能除T1与T0相比不具统计学意义,其余时间点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自尊水平仅在T6与T0、T6与T1相比显示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对象随着锻炼行为不同阶段的向前推进,其自我效能及自尊水平逐渐提升,且不同阶段多重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不同时间点和不同阶段的BMI值有一定幅度的下降,但不具统计学意义。结论:基于体育锻炼的TTM较长时间干预能够有效提高肥胖儿童的自我效能及自尊水平,强化其锻炼动机,使其控制体重和心理健康朝向良心循环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阶段变化模型 肥胖小学生 自我效能 自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理论模型联合意外、死亡、伤害工具包在出院老年人跌倒防范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龙思宇 姜雨婷 丁福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233-1238,共6页
目的:探讨跨理论模型联合意外、死亡、伤害工具包防范出院老年人跌倒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0月—12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老年科,经汉化版Morse量表证实有跌倒风险的住院老年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122例... 目的:探讨跨理论模型联合意外、死亡、伤害工具包防范出院老年人跌倒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0月—12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老年科,经汉化版Morse量表证实有跌倒风险的住院老年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122例)采用跨理论模型联合意外、死亡、伤害工具包防范措施进行干预,对照组(117例)采用常规跌倒防范干预,比较两组老年人出院24周内跌倒防范措施执行率、跌倒和跌伤发生率。结果:试验组的老年人对各类居家防跌倒措施的执行率在出院后的4周(除了视力和足部管理)、12周(除了视力和足部管理)和24周(除了足部管理)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跌倒发生率为8.20%(10/122),低于对照组17.95%(21/117)(P<0.05);试验组跌伤发生率为10.00%(1/10),低于对照组52.4%(11/21)(P<0.05)。结论:跨理论模型联合意外、死亡、伤害工具包能有效提高老年人出院后的跌倒防范措施执行率,降低跌倒和跌伤发生率,可作为一种新的防跌倒策略应用于出院老年人跌倒防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理论模型 意外、死亡、伤害工具包 出院老年人 跌倒防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体阶段性健康行为改变中信息获取行为的特征分析 被引量:11
10
作者 李桂玲 《现代情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92-95,104,共5页
本研究以高校大学生为样本总体,利用跨理论模型,针对其每个阶段的健康信息获取行为进行问卷调查和走访调查,了解个体不同阶段健康信息行为改变中各个阶段的健康信息行为的特征差异,为个体健康行为的改变提供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关键词 跨理论模型 高校大学生 健康信息行为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跨理论模型对高职院校学生体育锻炼行为改变阶段的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崔世君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13-115,119,共4页
目的:探讨我国现阶段高职院校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基本状况。方法:采用以跨理论模型为基础的变化阶段连续性量表和变化程序量表,对高职院校学生进行了大样本的体育锻炼行为调查。结果:高职院校学生体育锻炼行为阶段性的特点是男生在前意... 目的:探讨我国现阶段高职院校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基本状况。方法:采用以跨理论模型为基础的变化阶段连续性量表和变化程序量表,对高职院校学生进行了大样本的体育锻炼行为调查。结果:高职院校学生体育锻炼行为阶段性的特点是男生在前意向阶段的人数多,而女生在意向阶段的人数多。在五个变化阶段中,男生分布呈递减趋势,女性分布意向阶段突出明显;五个变化阶段与变化程序的六个下位因素存在高度相关。结论:高职院校学生体育锻炼行为不同阶段特点不同,需根据学生体育锻炼阶段的特点进行干预。旨在为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心理学 跨理论模型 高职院校 锻炼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锻炼行为跨理论模型问卷的性别等值性 被引量:2
12
作者 方敏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58-63,共6页
运用多组验证性因素分析,考察跨理论模型(TTM)3个心理问卷在大学生群体测量的有效性、可靠性和普适性。对1 149名大学生进行了TTM问卷的测量,分析了性别组间自我效能、决策平衡和修订后变化过程问卷的因素效度和测量等值性。结果显示,3... 运用多组验证性因素分析,考察跨理论模型(TTM)3个心理问卷在大学生群体测量的有效性、可靠性和普适性。对1 149名大学生进行了TTM问卷的测量,分析了性别组间自我效能、决策平衡和修订后变化过程问卷的因素效度和测量等值性。结果显示,3个问卷都具有相当程度的结构效度和建构信度。自我效能具有完全的因素负荷和因素方差等值;决策平衡问卷具有完全的因素负荷和因素方差-协方差等值及部分测量误差等值;修订的变化过程问卷具有完全的因素负荷等值,部分因素方差-协方差和部分测量误差等值。研究表明,TTM问卷具有性别组间测量的有效性和适用性。未来研究应检验问卷的跨时间、跨年龄的普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心理学 测量等值性 跨理论模型 锻炼行为 大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下大学生网络成瘾干预体系构建及伦理问题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庄兴忠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6年第3期494-496,共3页
以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为理论依据,在论述大学生网络成瘾干预过程的基础上,具体构建了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干预体系,即建构网络成瘾的正确认知:无意图走向有意图;设立网络成瘾干预的具体目标:有意图到准备;扫除网络成瘾行为转变的负面情绪:... 以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为理论依据,在论述大学生网络成瘾干预过程的基础上,具体构建了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干预体系,即建构网络成瘾的正确认知:无意图走向有意图;设立网络成瘾干预的具体目标:有意图到准备;扫除网络成瘾行为转变的负面情绪:准备到行动;建立网络成瘾干预的全面保障:行动到维持,从而为解决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 大学生 网络成瘾 干预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理论模型干预方案改善原发性心衰患者白护行为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
14
作者 娄邦秀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B03期717-718,共2页
目的观察跨理论模型干预方案对心力衰竭患者自护行为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心力衰竭患者。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对其进行编号,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给予基于跨理论模型的干预方案,对照组给予... 目的观察跨理论模型干预方案对心力衰竭患者自护行为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心力衰竭患者。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对其进行编号,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给予基于跨理论模型的干预方案,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比较干预1月后2组患者的心衰自我护理量表(sc]4vi)评分、6min步行试验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评分。结果2组患者干预后与干预前相比,其SCHFI评分均显著改善(P〈0.05),且在干预1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SCHFI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干预前相比,干预1月后2组患者的6min步行试验和LVEF均显著提高(P(0.05),且在干预1月后,观察组的6min步行试验和LVEF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跨理论模型对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干预,具有改善心力衰竭患者自护行为和心功能作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理论模型 心力衰竭 自护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TM的康复护理方案对颜面部烧伤病人歧视感及伤残接受度的影响 被引量:23
15
作者 孙林利 孙丽娟 +3 位作者 何珍珍 李玉凤 许乃丹 孟美芬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2006-2009,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行为转变理论(TTM)的康复护理方案对颜面部烧伤病人歧视感及伤残接受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8月—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颜面部烧伤病人6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护理,干预组在常规康复护... 目的:探讨基于行为转变理论(TTM)的康复护理方案对颜面部烧伤病人歧视感及伤残接受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8月—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颜面部烧伤病人6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护理,干预组在常规康复护理基础上采用基于TTM的康复护理方案。比较两组病人干预前及干预后1个月、3个月的歧视感评分和伤残接受度量表(ADS-R)评分。结果:干预后1个月、3个月干预组歧视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3个月干预组ADS-R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行为转变理论的康复护理方案有助于降低颜面部烧伤病人受歧视的感受,提高其对伤残的接受水平,进一步改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颜面部烧伤 行为转变理论 康复护理 歧视感 伤残接受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青少年运动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53
16
作者 范卉颖 唐炎 +1 位作者 张加林 胡月英 《中国体育科技》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35-45,58,共12页
运动意愿是青少年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基础,基于跨理论模型对我国青少年运动意愿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青少年整体运动意愿较积极,绝大多数青少年能够意识到改变锻炼行为的益处,并不同程度地希望增加已有的锻炼频率;2)男、... 运动意愿是青少年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基础,基于跨理论模型对我国青少年运动意愿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青少年整体运动意愿较积极,绝大多数青少年能够意识到改变锻炼行为的益处,并不同程度地希望增加已有的锻炼频率;2)男、女生之间的运动意愿存在显著性差异,男生的运动意愿整体优于女生;3)不同年级之间的青少年运动意愿呈显著性差异,大致呈年级越高运动意愿越不积极的趋势;4)人均GDP越高的省份其青少年运动意愿越积极;5)学校是青少年运动意愿培养的中坚力量,学校相关公因子中课余社团竞赛因子对运动意愿的影响最大,校内体育支撑因子次之,课余体育锻炼频次因子相对较低,学校应重视课余社团、竞赛的开展;6)朋友支持因子对青少年运动意愿影响显著,在日后开展体育活动时应更多地选择多人或组合的形式开展;7)社区体育因子在各公因子中排名第3,社区应首先增加其辖区内青少年体育活动及技能培训的频率和形式;8)家庭体育因子对青少年运动意愿的影响较小,端正家长体育态度应放在加强家庭体育开展的首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理论模型 青少年 运动意愿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理论模型在脑卒中患者护理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17
作者 段宏为 王筱筱 +1 位作者 林航 王爱红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49-252,共4页
随着循证医学的发展,跨理论模型作为一种新的有效的护理干预模式受到广泛关注,现就跨理论模型的内涵和理论框架以及在国内外脑卒中护理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 跨理论模型 脑卒中 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锻炼跨理论模型的研究进展、反思及走向 被引量:13
18
作者 郭正茂 杨剑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7-64,共8页
归纳梳理跨理论模型的内涵,盘点跨理论模型构成要素、研究对象、研究类型的最新进展,反思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展望研究领域的未来走向。研究认为:(1)跨理论模型从一个动态的过程描述人类的锻炼行为变化,克服了二分法研究的局限,跨理论模... 归纳梳理跨理论模型的内涵,盘点跨理论模型构成要素、研究对象、研究类型的最新进展,反思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展望研究领域的未来走向。研究认为:(1)跨理论模型从一个动态的过程描述人类的锻炼行为变化,克服了二分法研究的局限,跨理论模型注重个体行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2)在构成要素的研究中,变化阶段划分的合理性受到质疑,变化过程研究罕见以及与变化阶段的关系不清晰;(3)跨理论模型的理论架构解释存在争议;(4)研究对象多为学生,样本代表性不足;(5)研究类型多描述性研究,预测性研究存在争议,干预性研究范式只有2种。未来对跨理论模型构成要素的研究将更全面,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式将走向多元,基于跨理论模型制定的干预策略将更加科学、预测效果更加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锻炼 行为 跨理论模型 走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跨理论模型的肺康复锻炼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质量和肺功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50
19
作者 陈旭 杨晓芸 刘淑敏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6期3240-3245,共6页
目的探讨基于跨理论模型的肺康复锻炼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生活质量和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于宁夏人民医院呼吸科电子病历系统中抽取2015年就诊的COPD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试验... 目的探讨基于跨理论模型的肺康复锻炼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生活质量和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于宁夏人民医院呼吸科电子病历系统中抽取2015年就诊的COPD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9例。试验组患者实施基于跨理论模型的肺康复锻炼干预,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常规肺康复锻炼干预。于干预前及干预后3、6、9个月时,评估患者肺康复锻炼行为依从性、生活质量、肺功能。结果干预后6、9个月时,试验组肺康复锻炼频率高于对照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生活质量测评量表(CAT)评分低于对照组,肺康复锻炼行为阶段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9个月时,试验组第1秒用力呼气末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末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跨理论模型的肺康复锻炼干预可有效提高COPD患者肺康复锻炼行为依从性,改善生活质量,提高肺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呼吸锻炼 跨理论模型 病人依从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溃疡性结肠炎患儿跨理论模型为指导的动机性访谈健康教育 被引量:18
20
作者 于明明 黄艳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2期81-84,97,共5页
目的探讨以跨理论模型为指导的动机性访谈对溃疡性结肠炎患儿自我效能与医嘱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6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儿及其照护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儿及照护者接受常规健康教育... 目的探讨以跨理论模型为指导的动机性访谈对溃疡性结肠炎患儿自我效能与医嘱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6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儿及其照护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儿及照护者接受常规健康教育,干预组患儿及照护者则采用以跨理论模型为指导的动机性访谈。比较两组患儿干预前后的自我效能及用药依从性改善情况,以及干预后的治疗效果、复发率和干预前后改良肠镜Baron评分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患儿自我效能各维度得分及用药依从性得分均明显提高,肠镜Baron评分均明显降低,且干预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干预组患儿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3个月内干预组患儿复发率为6.67%,对照组为26.67%,干预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溃疡性结肠炎患儿及其照护者采取以跨理论模型为指导的动机性访谈的健康教育,可提高患儿自我管理能力及医嘱依从性,并可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减少疾病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溃疡性结肠炎 跨理论模型 动机性访谈 自我效能 用药依从性 健康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