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9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Nursing Protocols for Wheezing Disease(Bronchial Asthma) 被引量:1
1
作者 DU Furong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8年第8期1-6,共6页
Wheezing disease( bronchial asthma) is a common but refractory disease among pulmonary diseases. It tends to attack repeatedly,and is difficult to be cured. In recent years,some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effective tradi... Wheezing disease( bronchial asthma) is a common but refractory disease among pulmonary diseases. It tends to attack repeatedly,and is difficult to be cured. In recent years,some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effectiv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nursing interventions on the wheezing disease can significantly ameliorate the treatment compliance of patients,reduce the attack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Therefore,it is important for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patterns of syndrome to receive effective and reasonable TCMnursing intervention. This article mainly explored the key points of common syndromes,TCMnursing methods and health guidance of wheezing disease in order to further develop the advantages of TCM,improve its efficacy and standardized its nursing behavio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HEEZING DISEASE BRONCHIAL ASTHMA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nursing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互通:中医药国际化障碍的多元解决路径
2
作者 潘银星 施佳佳 +1 位作者 许晶晶 周亚东 《安阳工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76-80,共5页
随着中国中医药产业进一步迈向国际舞台,其全球化进程受到3大障碍的影响:术语翻译难题,文化差异冲突和国际标准壁垒。就中医药术语的翻译问题,建议采用与人工智能(AI)信息技术相结合的方法,以实现中医术语翻译的准确性和标准化;面对文... 随着中国中医药产业进一步迈向国际舞台,其全球化进程受到3大障碍的影响:术语翻译难题,文化差异冲突和国际标准壁垒。就中医药术语的翻译问题,建议采用与人工智能(AI)信息技术相结合的方法,以实现中医术语翻译的准确性和标准化;面对文化冲突的挑战,强调中医药的科学属性和文化属性并举,从而提高中医药在异国文化中的接受度;为了克服标准壁垒问题,强调要多举措推动建立国际社会互认的中医药标准和认证体系。中医药产业只有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并在国际法律框架下得到合理应用时,才能在全球医疗体系中占据一席之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国际化 中医术语翻译 文化冲突 中医药壁垒 中医药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直肠癌中医证候与术后病理相关性研究
3
作者 李伟婷 彭辉 +4 位作者 沈毅 刘举达 王振 经文善 于庆生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5年第3期532-536,共5页
目的:该研究通过横断面研究,系统总结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探讨其与中医证候的相关性,为中医药在结直肠癌诊疗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该研究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收集了272例结直肠癌患者的详细临床资... 目的:该研究通过横断面研究,系统总结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探讨其与中医证候的相关性,为中医药在结直肠癌诊疗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该研究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收集了272例结直肠癌患者的详细临床资料,包括一般情况、临床表现、肿瘤病理特征等,并通过中医辨证,对结直肠癌患者进行了证候分类,将其分为实证和虚证两种类型,建立了结直肠癌临床信息数据库。运用卡方检验分析结直肠癌患者证候与术后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患者的性别、肿瘤组织学类型、肿瘤大体分型、肿瘤部位、淋巴结是否转移与中医证候无统计学意义,患者的年龄、原发肿瘤的解剖位置、肿瘤的分化程度以及病理分期患者的年龄、原发肿瘤的解剖位置、肿瘤的分化程度以及病理分期与中医证候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结直肠癌患者的性别、肿瘤的组织学类型、肿瘤的大体分型、肿瘤部位以及淋巴结是否转移等因素与结直肠癌的证候分布的相关性较弱,而患者的年龄、原发肿瘤的解剖位置、肿瘤的分化程度以及病理分期等因素与结直肠癌证候的分布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中医证候 术后病理 病理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EAM教育视域下中医药院校新医科人才培养的思考 被引量:21
4
作者 刘杨 李宝琴 +1 位作者 曾雪璐 郭倩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1年第19期80-83,共4页
为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提出的新挑战、迎接世界医学发展的新要求,担负起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新任务,当下培养新医科人才刻不容缓。因而中医药院校应加快推进中医药教育创新发展,促进中医药与工、理、文学科深度融合,创新发展中医药... 为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提出的新挑战、迎接世界医学发展的新要求,担负起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新任务,当下培养新医科人才刻不容缓。因而中医药院校应加快推进中医药教育创新发展,促进中医药与工、理、文学科深度融合,创新发展中医药事业,提高中医药院校新医科人才培养质量。本文基于STEAM教育视角,从教育理念、教育主体、教学设计三个方面与新医科教育进行契合性分析,得出STEAM教育理念对中医药院校培养新医科人才在教育理念、课程体系构建、师资队伍建设、学习模式等方面的启示,为中医药院校新医科人才培养提供新思路,更好地实现我国中医药事业的传承创新发展,助力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eam教育 新医科 中医药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升陷通脉汤辅助瑞舒伐他汀治疗在冠心病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5
作者 徐霞 郭晓丽 段亚军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5年第2期365-367,438,共4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升陷通脉汤辅助瑞舒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120例冠心病患者,1:1匹配设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联合组(n=60)、对照组(n=60),对照组给予瑞舒伐他汀治疗,联合组加用升陷通脉汤治... 目的:回顾性分析升陷通脉汤辅助瑞舒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120例冠心病患者,1:1匹配设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联合组(n=60)、对照组(n=60),对照组给予瑞舒伐他汀治疗,联合组加用升陷通脉汤治疗。治疗20d后对比两组疗效,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氧化应激反应、炎性因子水平、血脂水平。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98.33%)高于对照组(86.67%)(P<0.05);治疗20 d后,联合组气短乏力、心悸、胸部隐痛或刺痛、头晕目眩、自汗等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20d后,联合组丙二醇、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超敏C反应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三酰甘油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超氧化物歧化酶、一氧化氮、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指标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升陷通脉汤辅助瑞舒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疗效确切,能改善临床症状,降低炎性因子水平、氧化应激反应、血脂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升陷通脉汤 中医 瑞舒伐他汀 中医证候积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阶段元学习的小样本中医舌色域自适应分类方法 被引量:1
6
作者 卓力 张雷 +2 位作者 贾童瑶 李晓光 张辉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86-994,共9页
舌色是中医(TCM)望诊最关注的诊察特征之一。在实际应用中,通过一台设备采集到的舌象数据训练得到的舌色分类模型应用于另一台设备时,由于舌象数据分布特性不一致,分类性能往往急剧下降。为此,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双阶段元学习的小样本中... 舌色是中医(TCM)望诊最关注的诊察特征之一。在实际应用中,通过一台设备采集到的舌象数据训练得到的舌色分类模型应用于另一台设备时,由于舌象数据分布特性不一致,分类性能往往急剧下降。为此,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双阶段元学习的小样本中医舌色域自适应分类方法。首先,设计了一种双阶段元学习训练策略,从源域有标注样本中提取域不变特征,并利用目标域的少量有标注数据对网络模型进行微调,使得模型可以快速适应目标域的新样本特性,提高舌色分类模型的泛化能力并克服过拟合。接下来,提出了一种渐进高质量伪标签生成方法,利用训练好的模型对目标域的未标注样本进行预测,从中挑选出置信度高的预测结果作为伪标签,逐步生成高质量的伪标签。最后,利用这些高质量的伪标签,结合目标域的有标注数据对模型进行训练,得到舌色分类模型。考虑到伪标签中含有噪声问题,采用了对比正则化函数,可以有效抑制噪声样本在训练过程中产生的负面影响,提升目标域舌色分类准确率。在两个自建中医舌色分类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在目标域仅提供20张有标注样本的情况下,舌色分类准确率达到了91.3%,与目标域有监督的分类性能仅差2.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舌色分类 小样本 域自适应 双阶段元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食同源中药材中多环芳烃的污染溯源与风险评估 被引量:1
7
作者 郭新颖 陈峰 《食品与药品》 CAS 2024年第1期6-11,共6页
目的研究4种不同药用部位药食同源中药材中多环芳烃的污染现状、溯源解析与健康风险。方法采用固相分散萃取前处理技术联合高效液相色谱-紫外荧光串联检测器(HPLC-UV-FLD)同时在线检测技术,对中药材中4种不同药用部位进行污染检测、来... 目的研究4种不同药用部位药食同源中药材中多环芳烃的污染现状、溯源解析与健康风险。方法采用固相分散萃取前处理技术联合高效液相色谱-紫外荧光串联检测器(HPLC-UV-FLD)同时在线检测技术,对中药材中4种不同药用部位进行污染检测、来源解析和健康风险评估。结果中药材中16种多环芳烃(PAHs)污染水平范围在ND~150.50μg/kg,芘(Pyr)的检出率最高(51.43%),其次为䓛(Chr,45.71%),苯并[a]芘在所有样品中均未检出。2~6环中,4环占比最高(41.22%~50.95%),其次为3环(22.23%~49.05%)和2环(ND~36.56%),5~6环均未检出。特征比率分析表明,石油、煤炭和生物质燃烧是药食同源中药材多环芳烃的主要来源。荧蒽(Flu)的致癌毒性贡献率最高(37.06%),其次为苯并[a]蒽(BaA,23.59%)。药食同源中药材终生致癌风险范围在2.90×10^(-8)~1.75×10^(-7),ILCR值小于10^(-6)。结论35种药食同源中药材中4种不同药用部位普遍存在PAHs污染,但其致癌风险可以忽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材 多环芳烃 药食同源 污染溯源 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知识图谱的中药药物警戒研究
8
作者 张晓朦 贺鑫 +2 位作者 杨莹 张冰 林志健 《中国药物警戒》 2024年第10期1118-1124,共7页
目的基于国内外公开发表的中药药物警戒为主题的期刊文献,构建中药药物警戒研究知识图谱,探讨其研究热点及发展方向。方法在中国知网、Web of science数据库检索近10年来国内外以“中药药物警戒”为主题的学术研究机构发表的相关文献,利... 目的基于国内外公开发表的中药药物警戒为主题的期刊文献,构建中药药物警戒研究知识图谱,探讨其研究热点及发展方向。方法在中国知网、Web of science数据库检索近10年来国内外以“中药药物警戒”为主题的学术研究机构发表的相关文献,利用CiteSpace软件对其作者分布、关键词共现、关键词聚类、关键词突现等进行知识图谱分析。结果共纳入2785篇中文文献和229篇英文文献,主要突显出3个研究团队与研究机构。研究范畴主要集中于中药不良反应的识别、中药毒性机制的理解、中药风险防范与合理用药转化3个方面,研究内容不断深入、丰富。国内外发文热点各有侧重,对中药注射剂等安全问题关注持久。结合研究现状与未来发展思考,建立中药药物警戒发展与研究思维导图。结论中药药物警戒的建设应在传承中医药传统的同时,创新发挥现代技术优势,示范引领国际植物药药物警戒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药物警戒 知识图谱 思维导图 中药注射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中医方剂大辞典》的雷丸组方用药规律分析
9
作者 李瑶 陈瑜鑫 +3 位作者 高海云 李慧 刘天睿 袁媛 《中国药物警戒》 2024年第5期553-558,共6页
目的 基于数据挖掘方法探究《中医方剂大辞典》中雷丸的组方用药规律。方法 以《中医方剂大辞典》为信息源,梳理含雷丸的方剂,构建雷丸方药数据库;采用文献分析和数据挖掘方法,探讨雷丸的增效减毒及其方剂主治病症类型、药物配伍情况;... 目的 基于数据挖掘方法探究《中医方剂大辞典》中雷丸的组方用药规律。方法 以《中医方剂大辞典》为信息源,梳理含雷丸的方剂,构建雷丸方药数据库;采用文献分析和数据挖掘方法,探讨雷丸的增效减毒及其方剂主治病症类型、药物配伍情况;利用关联规则分析探寻其在常见病中的配伍特点;使用皮尔逊相关性分析发掘药-证的相关性,总结其用药规律。结果 含有雷丸方剂的剂型主要为丸剂和散剂,高频用药为槟榔、大黄、木香等,与雷丸配伍的主要为驱虫药、泻下药及理气药等,且味多为苦、辛,归胃经、脾经。其中“槟榔-雷丸”出现的药对配伍频数最高,其次是“大黄-雷丸”“木香-雷丸”;雷丸方剂的主治病症为虫积的频数最高,其次为疳证、积滞等。皮尔逊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治疗虫积配伍槟榔、木香、使君子、芜荑、鹤虱等;治疗疳证配伍胡黄连、黄连、青皮等;治疗积滞配伍神曲、陈皮、牵牛子、三棱等。结论 雷丸与槟榔等配伍可加强杀虫消积的功效;与胡黄连、大黄等配伍可增加泻下攻积的作用,以上可能会引起轻微的胃肠道不良反应;与陈皮、神曲等配伍可保护胃黏膜,减轻胃肠不良反应。但雷丸毒性物质基础研究等未见报道,仍需深入研究,为雷丸临床应用提供更确切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丸 中医方剂大辞典 配伍 用药规律 数据挖掘 关联规则 皮尔逊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科视域下的中医学新探
10
作者 赵丛苍 吕亚宁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70-85,共16页
中医学是承载着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内涵的重要学科,但随着研究逐渐深入,中医学的概念使用出现了几许困惑。本文基于学科交叉背景下的中医学科认知,从中医学、历史学、考古学等学科中对“中医”内容的利用情况进行分析,并联系其“中医”与... 中医学是承载着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内涵的重要学科,但随着研究逐渐深入,中医学的概念使用出现了几许困惑。本文基于学科交叉背景下的中医学科认知,从中医学、历史学、考古学等学科中对“中医”内容的利用情况进行分析,并联系其“中医”与“民族医学”的关系,综合考虑了“中医学”学科内外对“中医”的认识和应用。由此展开关于对“中医”“民族医学”及“汉医”之辨析,提出可将“汉医”作微观问题的研究对象,以企化解中医学研究中概念不清及研究难以拓展的疑虑。而基于这一新概念的应用,“中医学”能够真正实现广域视野的探索,多角度的深入研究且发挥出惠及多面的学科价值,促进中医学的长远发展以及多学科的交叉共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 中医学 汉医 民族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的某中医院重症医学科治疗脓毒症的中药组方规律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魏一鸣 徐霄龙 +4 位作者 胡雅慧 杨思雯 李珍萱 赵春霞 刘清泉 《环球中医药》 CAS 2024年第2期248-255,共8页
目的 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重症医学科治疗脓毒症的组方用药规律,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医渡云平台数据库检索出于2007年7月1日至2022年7月31日在北京中医医院重症医学科入院的脓毒症患者的就诊信... 目的 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重症医学科治疗脓毒症的组方用药规律,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医渡云平台数据库检索出于2007年7月1日至2022年7月31日在北京中医医院重症医学科入院的脓毒症患者的就诊信息,建立数据库,利用R语言进行药物频数统计,筛选出核心药物;通过Excel软件进行药物药味、药性、归经、功效的统计;通过R语言操作Apriori算法,进行关联规则分析,筛选出核心药物组合;通过SPSS 25.0软件进行聚类分析,筛选出有效类方群。结果 共纳入571例脓毒症患者,共903次就诊信息,累计药味总数346味,其中核心药物分别是人参、炙甘草、大黄、麸炒白术、茯苓、黄芪、当归等。处方药物性味以苦寒、甘温为主,归肝经、肺经、胃经,功效主要是清热、补虚、化瘀、祛痰浊。关联规则分析得出常用药物组合为人参—麦冬—五味子、黄芪—当归—金银花、制附子—人参—干姜、桂枝—麸炒白术—茯苓等,通过聚类分析将核心药物分为3个有效类方群。脓毒症不同感染部位的用药各有侧重,以扶正和祛邪药共举为特点。近15年的脓毒症治疗规律体现出人参等扶正药的使用更加突出。结论 北京中医医院重症医学科治疗脓毒症以扶助正气兼祛除热毒、痰浊、瘀血邪实为主,扶正与祛邪并用,可为中医临床参与救治脓毒症提供治疗思路和用药策略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北京中医医院重症医学科 中药 组方规律 数据挖掘 感染部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DT作业光环境对不同体质设计师视健康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喻泉 严永红 +1 位作者 赵品勇 路瑜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2-148,共7页
为探究光环境、体质与视健康的交互作用关系,保护高风险体质者视觉作业安全。首先,对重庆地区9家建筑勘察设计企业进行光环境调研,测量72间视觉显示终端(VDT)办公室的水平作业面照度、相关色温、眼位照度等光环境参数,计算节律照明相关... 为探究光环境、体质与视健康的交互作用关系,保护高风险体质者视觉作业安全。首先,对重庆地区9家建筑勘察设计企业进行光环境调研,测量72间视觉显示终端(VDT)办公室的水平作业面照度、相关色温、眼位照度等光环境参数,计算节律照明相关指标,并与标准进行比对;然后,对541名青年设计师进行中医体质辨识及视疲劳特征记录;最后,基于中医体病相关理论,分析环境光照下体质与近视、视疲劳的相关性,辨别视健康高风险体质。结果表明:青年设计师的体质类型以平和质为主,在9种体质中占比最高;偏颇体质中阳虚质占比最高,对近视、视疲劳的易感性显著高于平和质;工作场所长期日光暴露不足、节律刺激过低易诱发体质向阳虚质转变,增加视健康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业光环境 视健康 视觉显示终端 中医体质 个体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眼科古籍中内障眼病方剂遣方用药规律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诗敏 李点 王超群 《西部中医药》 2024年第8期55-59,共5页
目的:分析中医眼科古籍中治疗内障眼病方剂的遣方用药规律。方法:从7部历代主要中医眼科古籍中筛选出治疗内障眼病的方剂并建立数据库,导入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运用频次统计分析、四气五味分布统计、基于关联规则的组方规律分析及... 目的:分析中医眼科古籍中治疗内障眼病方剂的遣方用药规律。方法:从7部历代主要中医眼科古籍中筛选出治疗内障眼病的方剂并建立数据库,导入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运用频次统计分析、四气五味分布统计、基于关联规则的组方规律分析及聚类分析等数据挖掘方法,探索古籍中治疗内障眼病的组方用药规律和辨治经验。结果:共收集322首方剂,涉及用药187味,总使用频次2867次,频率≥40次的单味药有22味,药类以补虚药、清热药、解表药为主,药味多甘味,其次为苦味、辛味,归经主要为肝经,四气统计以寒性药最多,温性药次之,统计出核心药物组合48组,聚类分析得到核心处方7个。结论:本研究充分挖掘了主要中医眼科古籍中治疗内障眼病的遣方用药规律,对今后的临床用药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障眼病 中医古籍 中医传承计算平台 用药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思维导图的翻转课堂在中医专科护士辨证施护能力培训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魏佳佳 冉真榕 +3 位作者 石奥利 陈丛琳 杨光静 杨婵娟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0-84,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思维导图的翻转课堂在中医专科护士辨证施护能力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1年64名中医专科护士培训班学员设为对照组,2022年77名学员设为试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讲授法,试验组采用基于思维导图的翻转课堂教学。培训后评... 目的探讨基于思维导图的翻转课堂在中医专科护士辨证施护能力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1年64名中医专科护士培训班学员设为对照组,2022年77名学员设为试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讲授法,试验组采用基于思维导图的翻转课堂教学。培训后评价两组学员中医理论、辨证施护考核成绩及学员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结果试验组中医理论、辨证施护考核成绩及教学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将思维导图联合翻转课堂教学应用于中医专科护士辨证施护培训,能有效提高中医专科护士辨证施护能力及中医理论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 专科护士 护士培训 辨证施护 思维导图 翻转课堂 中医理论 护理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中医药在辅助生殖技术中的分期应用
15
作者 宫政 王聪 +1 位作者 宋佳怡 夏天 《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361-367,共7页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整合分析名医名家临证应用中医药配合辅助生殖技术(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ART)的各期方药分布规律。方法:计算机系统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名...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整合分析名医名家临证应用中医药配合辅助生殖技术(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ART)的各期方药分布规律。方法:计算机系统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名医名家临证应用中医药配合ART的相关文献,建立文献分析数据库进行整合归纳,获得其中药物分布规律。结果:本研究纳入合格文献共112篇,涉及名家36人。降调期药物共获得总类别13种,相关药物77味,累计出现频次224次,频率较高者为“补虚药”(55.94%)、“活血化瘀药”(10.89%)、“清热药”(6.44%)、“收涩药”(5.45%)、“利水渗湿药”(5.45%)等;促排期药物共获得总类别13种,相关药物92味,累计出现频次398次,频率较高者为“补虚药”(61.34%)、“活血化瘀药”(8.68%)、“收涩药”(8.40%)、“清热药”(5.88%)、“利水渗湿药”(5.32%)等;移植期药物共获得总类别14种,相关药物70味,累计出现频次372次,频率较高者为“补虚药”(68.78%)、“祛风湿药”(5.80%)、“活血化瘀药”(5.52%)等;确认妊娠后用药物共获得总类别11种,相关药物47味,累计出现频次182次,频率较高者为“补虚药”(59.88%)、“祛风湿药”(9.30%)、“清热药”(7.56%)、“收涩药”(5.23%)等。四期用药关联分析显示降调期分析得18组药物组合,促排期分析得14组药物组合,移植期分析得41组药物组合,确认妊娠后分析得22组药物组合。四期用药聚类分析结果显示降调期得到核心药物组:党参-甘草-白术-黄芪-酸枣仁、菟丝子-枸杞子-熟地黄-当归-香附、熟地黄-白芍-阿胶-菟丝子-生地黄;促排期得到核心药物组:菟丝子-熟地黄-山药-枸杞子-桑椹、菟丝子-熟地黄-当归-枸杞子-丹参、熟地黄-山茱萸-山药-菟丝子-生地黄;移植期得到核心药物组:白术-续断-桑寄生-党参-菟丝子、桑寄生-菟丝子-续断-黄芩-阿胶、当归-菟丝子-甘草-山药-巴戟天;确认妊娠后得到核心药物组:白术-黄芪-甘草-党参-续断、菟丝子-续断-白术-桑寄生-阿胶、白术-续断-甘草-苎麻根-杜仲。结论:“补虚药”是四期主要应用的药物种类,药物主要归肝肾脾经,“以补为主,攻补兼施,性以温平,味以甘苦”是四期用药的共同特点,临床应根据四期不同特点进行相应的遣方用药以提高疗效,降调期以防气血躁动为主;促排期应以补肾精为主,同时应加用少量温阳药物,在补肾的同时应涩促结合,防止肾精过耗;移植期与胚胎着床后中药的功效主要在于“稳固胎元”,应注重补养母体气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殖技术 辅助 中药 名家经验 中医药学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足浴联合优质护理对妇产科术后患者睡眠质量和心理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聂娟 丁细秀 朱琼 《宜春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69-71,共3页
目的:分析对妇产科术后患者实施中药足浴联合优质护理对睡眠质量、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3月-2024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妇产科术后患者8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n=40)、观察组(n=40)。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 目的:分析对妇产科术后患者实施中药足浴联合优质护理对睡眠质量、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3月-2024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妇产科术后患者8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n=40)、观察组(n=40)。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中药足浴联合优质护理。评价及对比两组的睡眠质量、心理状态。结果:观察组的睡眠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焦虑、抑郁情绪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疼痛程度、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妇产科术后患者实施中药足浴联合优质护理,在改善睡眠质量与心理状态方面作用更为突显,可减轻术后疼痛,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借鉴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产科 中药足浴 优质护理 睡眠质量 心理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发病情况及中医药利用率的调查分析
17
作者 余华敏 吴玥 +2 位作者 禹佳琦 张成 王斌艳 《浙江临床医学》 2024年第11期1719-1721,共3页
目的调查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发病情况及中医药利用率,为提升老年慢性病患者中医药服务的质量提供建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浙江省杭州、台州和丽水的社区老年人群进行问卷调查,了解老年慢性病人群中医药服务的利用情况。采用... 目的调查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发病情况及中医药利用率,为提升老年慢性病患者中医药服务的质量提供建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浙江省杭州、台州和丽水的社区老年人群进行问卷调查,了解老年慢性病人群中医药服务的利用情况。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影响中医药服务利用率的因素。结果共收集有效问卷2109份。调查显示,老年人群慢性病的患病率为63.92%。其中高血压患病率最高,为45.66%,其次是糖尿病,患病率为15.65%。老年慢性病患者中医药服务的利用率为40.73%,患一种慢性病的老年人中医药服务的利用率为39.86%(340/853)、患有两种慢性病的为41.15%(158/384),而患有三种及以上慢性病的为45.95%(51/111)。老年慢性病患者中医药服务利用率是非慢性病患者的1.390倍(95%CI:1.149~1.682)。然而,患多种慢性病的老年人与仅患一种慢性病的老年人在中医药服务利用率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病的存在增加了浙江省社区老年人群对中医药服务的利用,但慢性病的数量对中医药服务的利用率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中医药 慢性病 安德森行为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护理门诊护士处方权准入资质与内容的构建
18
作者 刘竹韵 林美珍 +1 位作者 刘杨晨 魏琳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74-78,共5页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门诊护士处方权的准入资质与处方内容及形式,为中医护理门诊出诊护士处方权相关政策制定与培训教学等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文献回顾、理论分析、临床访谈等方法初步构建专家函询问卷。共纳入31名中医护理专家,...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门诊护士处方权的准入资质与处方内容及形式,为中医护理门诊出诊护士处方权相关政策制定与培训教学等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文献回顾、理论分析、临床访谈等方法初步构建专家函询问卷。共纳入31名中医护理专家,基于Delphi法进行2轮问卷函询,对函询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轮专家函询问卷的有效回收率分别为90.3%和100%;专家的权威系数为0.909。中医护理门诊护士处方权准入资质要求为:本科学历,从事中医临床护理工作至少5年,具备主管护师职称;共确定了5大类36条处方:中医护理技术处方10条、护理干预处方13条、治疗材料处方8条、检查处方4条,药物处方1条;常见中医护理技术处方除了针刺法为协议处方外,其余均为独立处方;护理干预和治疗处方均为独立处方;常见检查均为独立/协议处方。结论基于Delphi法构建的中医护理门诊护士处方权准入资质与内容具有科学性、实用性,有利于中医护理门诊的进一步发展,但还需进一步深入细致探究护士处方权的具体内容和形式,为制定和完善护士处方权相关政策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护理门诊 护士处方权 非药物处方 中医护理技术 治疗 检查 DELPHI法 处方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杵针联合中药熏蒸用于气滞血瘀型腰腿痛痹患者中的效果
19
作者 欧歌 宋远丽 许丽丹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4年第7期45-48,共4页
目的考察杵针联合中药熏蒸用于气滞血瘀型腰腿痛痹患者中的效果。方法纳入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苏州市中医医院于2020年5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106例气滞血瘀型腰腿痛痹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简单随机法分别纳入观察组(53例)、对照组(53例)。... 目的考察杵针联合中药熏蒸用于气滞血瘀型腰腿痛痹患者中的效果。方法纳入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苏州市中医医院于2020年5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106例气滞血瘀型腰腿痛痹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简单随机法分别纳入观察组(53例)、对照组(53例)。2组均接受中药熏蒸治疗,观察组加用杵针治疗,持续3周。对比2组的中医症状评分、日本骨科协会改良腰痛评分(M-JOA)、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变化,并分析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2组在治疗1周、2周、3周后的中医症状评分,M-JOA评分,VAS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更低(P均<0.05);观察组在治疗1周、2周、3周后的中医症状评分,M-JOA评分,VAS评分均较同期对照组更低(P均<0.05)。观察组在治疗3周后的总有效率为94.34%,较对照组的81.13%显著更高(P<0.05)。结论在中药熏蒸的基础上将杵针联合应用于气滞血瘀型腰腿痛痹的治疗,不仅能够减轻患者的症状、疼痛程度,改善腰腿功能,还能够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腿痛痹 气滞血瘀 杵针 中药熏蒸 中医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耳穴压豆联合中药足浴对剖宫产术后快速康复的影响
20
作者 徐小燕 《浙江临床医学》 2024年第1期54-56,共3页
目的探讨耳穴压豆联合穴位按摩、中药足浴对剖宫产产后泌乳、乳房胀痛及快速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6月至2021年2月本院经剖宫产分娩的产妇214例,按1∶1比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107例实施穴位按摩、中药足浴干预,观察组... 目的探讨耳穴压豆联合穴位按摩、中药足浴对剖宫产产后泌乳、乳房胀痛及快速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6月至2021年2月本院经剖宫产分娩的产妇214例,按1∶1比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107例实施穴位按摩、中药足浴干预,观察组107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耳穴压豆干预,两组均干预5 d。观察两组产妇泌乳始动时间,统计两组干预1 d、5 d后泌乳量,评定两组乳房胀痛情况,检测两组干预前、干预5 d后血清泌乳素(PRL)及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水平,并记录两组肛门排气时间、离床时间及干预5 d后宫底高度。结果观察组产妇泌乳始动时间明显较对照组短(P<0.05),干预1 d、5 d后泌乳量均明比较对照组多(P<0.05);干预后两组血清PRL水平与干预前比明显增高(P<0.05),且观察组干预后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乳房肿痛程度比对照组轻(P<0.05);干预后两组血清IL-6、CRP水平与干预前比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均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肛门排气时间、离床时间比对照组短(P<0.05),干预5 d后宫底高度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剖宫产产后给予耳穴压豆联合穴位按摩、中药足浴干预,可明显上调血清PRL水平及下调血清IL-6、CRP水平,有效促进泌乳,提高泌乳量,并能减轻乳房肿痛程度,促使产妇康复进程加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穴压豆 穴位按摩 中药足浴 剖宫产 快速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