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改进ANMM及Trace Ratio的人脸识别算法
1
作者 赵德群 李梦醒 《微电子学与计算机》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50-152,共3页
针对传统ANMM算法计算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ANMM及Trace Ratio的人脸识别算法.在近邻保持投影的基础上,算法减少了同类数据间由于线性投影而带来的重构误差,同时,保留了类内相似度图的拉普拉斯矩阵的完整性.另一方面,通过构造一... 针对传统ANMM算法计算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ANMM及Trace Ratio的人脸识别算法.在近邻保持投影的基础上,算法减少了同类数据间由于线性投影而带来的重构误差,同时,保留了类内相似度图的拉普拉斯矩阵的完整性.另一方面,通过构造一个与类内相似度图对应的类外代价图,算法还可以最大化两者间的边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脸识别 ANMM算法 trace ratio降维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输管道内置式集肤电伴热工艺节能特性研究
2
作者 徐庆丰 《石油石化节能与计量》 2025年第1期32-36,42,共6页
针对油田高含水集输管道热能消耗较大的问题,提出了采用内置式集肤电伴热工艺取代掺水、电加热工艺,并从热平衡原理出发,对集中伴热工艺和内置式集肤电伴热工艺的输入功率计算方法进行了梳理,分析不同参数变化对功率比的影响,最后对不... 针对油田高含水集输管道热能消耗较大的问题,提出了采用内置式集肤电伴热工艺取代掺水、电加热工艺,并从热平衡原理出发,对集中伴热工艺和内置式集肤电伴热工艺的输入功率计算方法进行了梳理,分析不同参数变化对功率比的影响,最后对不同工况下的优化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当管道保温性能一般、管径较小、输送距离较长、含水率较低、流速较小时,内置式集肤电伴热与集中电伴热相比,会显著节约热力消耗;在正常工况下可节约燃料气53.7 m^(3)/h,小输量工况下可节约燃料气70.1 m^(3)/h;在停输工况下,安全停输时间可延长3.9倍;单条管道投资回收期在2年左右。研究结果可为集输工艺的节能降耗提供实际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输管道 内置式集肤电伴热 功率比 管径 含水率 流速 总传热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easurements of NO_2 mixing ratios with topographic target light scattering-differential optical absorption spectroscopy system and comparisons to point monitoring technique
3
作者 王杨 李昂 +6 位作者 谢品华 曾议 王瑞斌 陈浩 裴显 刘建国 刘文清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12年第11期285-290,共6页
A topographic target light scattering-differential optical absorption spectroscopy ('IbTaL-DOA~) system is de- veloped for measuring average concentrations along a known optical path and studying surface-near distr... A topographic target light scattering-differential optical absorption spectroscopy ('IbTaL-DOA~) system is de- veloped for measuring average concentrations along a known optical path and studying surface-near distributions of atmospheric trace gases. The telescope of the ToTaL-DOAS system points to targets which are located at known dis- tances from the measurement device and illuminated by sunlight. Average concentrations with high spatial resolution can be retrieved by receiving sunlight reflected from the targets, A filed measurement of NO2 concentration is performed with the ToTaL-DOAS system in Shijiazhuang in the autumn of 2011. The measurement data are compared with con- centrations measured by the point monitoring technique at the same sit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ToTaL-DOAS system is sensitive to the variation of NO2 concentrations along the optical pat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mospheric optics target light scattering-differential optical absorption spectroscopy(ToTaL-DOAS) atmospheric trace gas averaging mixing rati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集肤电伴热的集输管道节能评价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姜天雪 《石油石化节能与计量》 CAS 2024年第4期78-83,共6页
为实现集输管道热力消耗方面的节能挖潜,在热油管道温降理论计算基础上,根据集中加热和集肤电伴热两种原油加热输送方式的不同,探讨了不同因素对节能比的影响,研究了停输工况下集肤电伴热的加热效果趋势,掌握运行能耗、维温效果等多项... 为实现集输管道热力消耗方面的节能挖潜,在热油管道温降理论计算基础上,根据集中加热和集肤电伴热两种原油加热输送方式的不同,探讨了不同因素对节能比的影响,研究了停输工况下集肤电伴热的加热效果趋势,掌握运行能耗、维温效果等多项技术参数。结果表明,理论上集肤电伴热恒优于集中加热方式;节能比与总传热系数、管径、管道长度呈线性负相关,与质量流量、原油比热容呈指数正相关,在一定条件下集肤电伴热的节能效果显著;现场管道中的电伴热停止工作后,38 h后温度才突破设定的下限温度,每年可节约热能15543.55 kW,相当于关停13台1160 kW的管式加热炉,可年减少碳排量10.215 t CO_(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肤电伴热 集中加热 节能比 总传热系数 质量流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P-MS/MS技术同时测定大米中多种元素含量 被引量:1
5
作者 张芬 赵亚晴 徐萍 《现代食品》 2024年第3期158-161,共4页
通过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采用M-SQ-N/A、M-SQ-KED、M-SQ-O_(2)3种模式建立了同时测定大米中钠、钾、钙、镁、铁、锰、铜、铬、锌、砷、硒、镉和铅13种微量元素含量的方法。结果表明,在M-SQ-KED模式下,锰、铁、铜、锌4种元... 通过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采用M-SQ-N/A、M-SQ-KED、M-SQ-O_(2)3种模式建立了同时测定大米中钠、钾、钙、镁、铁、锰、铜、铬、锌、砷、硒、镉和铅13种微量元素含量的方法。结果表明,在M-SQ-KED模式下,锰、铁、铜、锌4种元素的背景等效浓度和检出限处于较低水平;在M-SQ-O_(2)模式下铬、砷、硒均能与氧气发生反应生成氧化物离子,经过筛选,消除干扰,背景等效浓度和检出限均得到明显改善,砷和硒具有更好的仪器响应值,更好的灵敏度。所有元素的加标回收率在90.7%~99.4%,RSD≤1.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微量元素 大米 质荷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稳定同位素质谱技术及其在食品掺假检验及溯源中的应用研究
6
作者 檀慧芳 张洋 +4 位作者 陈红兵 唐璐子 周方 周珊珊 王雨婷 《现代食品》 2024年第17期119-122,129,共5页
稳定同位素质谱法(Stable Isotope Ratio Mass Spectrometry,IRMS)是一种质谱技术,专注于测量样品(如食品)中的碳、氮和氢等元素的稳定同位素比率。通过分析食品样品中特定元素的稳定同位素组成,IRMS能够追踪食品的来源并验证其真实性... 稳定同位素质谱法(Stable Isotope Ratio Mass Spectrometry,IRMS)是一种质谱技术,专注于测量样品(如食品)中的碳、氮和氢等元素的稳定同位素比率。通过分析食品样品中特定元素的稳定同位素组成,IRMS能够追踪食品的来源并验证其真实性。本文通过介绍稳定同位素质谱技术的原理、技术分类,并分析其在食品掺假检测和产品溯源中的应用,旨在为检验人员和监管部门提供技术指导和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同位素质谱(IRMS) 食品掺假 溯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顶煤放出散体介质流理论的现场观测研究 被引量:38
7
作者 王家臣 杨建立 +2 位作者 刘颢颢 赵大鹏 郑立永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53-356,共4页
研制了观测顶煤移动和放出规律的专用顶煤运移跟踪仪,用于观测现场顶煤放出率。在室内进行了顶煤放出规律的模拟试验,通过在顶煤不同层位放标志点的方法,详细研究了不同层位顶煤放出率和颗粒移动轨迹,得出靠近支架的下位顶煤受移架步距... 研制了观测顶煤移动和放出规律的专用顶煤运移跟踪仪,用于观测现场顶煤放出率。在室内进行了顶煤放出规律的模拟试验,通过在顶煤不同层位放标志点的方法,详细研究了不同层位顶煤放出率和颗粒移动轨迹,得出靠近支架的下位顶煤受移架步距等影响采出率偏低,靠近顶板的上位顶煤由于窜矸影响,采出率明显低于其他部分。结合标志点在放出过程中的坐标变化,运用回归分析,得出了不同层位顶煤颗粒运移轨迹的曲线方程,表明顶煤颗粒在放出过程中分3个阶段:先沿二次曲线轨迹向后下方移动,然后垂直下降,最后顶煤颗粒会以二次或三次曲线的轨迹向前下方流出放煤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煤移动规律 介质流理论 顶煤跟踪仪 采出率 颗粒轨迹 放顶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波多尺度井间地震衰减层析成像 被引量:10
8
作者 宋常瑜 裴正林 +1 位作者 狄帮让 王守东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0-33,共4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井间地震衰减层析成像方法,首先采用小波多尺度分解;然后采用程函方程有限差分法进行井间地震走时计算,反演出井间速度结构;最后采用相邻道比值法消除震源对成像结果的影响,完成共炮集记录的振幅衰减成像。通过对含洞层... 本文提出了一种井间地震衰减层析成像方法,首先采用小波多尺度分解;然后采用程函方程有限差分法进行井间地震走时计算,反演出井间速度结构;最后采用相邻道比值法消除震源对成像结果的影响,完成共炮集记录的振幅衰减成像。通过对含洞层状模型用黏滞声波方程交错网格高阶有限差分法合成的井间数据的计算表明:本方法与程函方程有限差分法计算的初至走时精度吻合较好,波场快照不但精确描述了正传方向和反传方向上地震波前面的特征,而且定量描述了地震波传播过程中的能量转换;振幅衰减值层析成像剖面准确刻画出了模型中洞的大小和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衰减层析 井同地震 小波多尺度分解 相邻道比值法 分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外空空导弹气动光学传输效应分析方法 被引量:5
9
作者 万士正 常晓飞 闫杰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21-626,共6页
精确制导武器在大气中高速飞行时,受到复杂绕流流场影响,接收的目标图像产生畸变退化,形成气动光学效应,降低成像探测系统的精度。以半球头罩红外空空导弹为研究对象,通过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得到典型飞行状态下头罩外流场参数分布。针对... 精确制导武器在大气中高速飞行时,受到复杂绕流流场影响,接收的目标图像产生畸变退化,形成气动光学效应,降低成像探测系统的精度。以半球头罩红外空空导弹为研究对象,通过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得到典型飞行状态下头罩外流场参数分布。针对传统流场网格正规化处理精度损失问题,提出运用广义回归神经网络和Barron算子方法获取空间任意点折射率及其梯度值。考虑平面光线追迹局限性,使用变步长龙格库塔法实现三维空间光线追迹,从光路偏折和波前传输性能分析不同飞行状态下气动光学光路传输效应对红外探测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很好地复现目标红外辐射在进入探测器前的近场传播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动光学 空空导弹 流场 光线追迹 斯特列尔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对泊松比分析技术在平湖地区中深层砂岩气藏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0
作者 陈学国 徐仁 +1 位作者 穆星 高伟义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3-65,共3页
平湖地区砂岩气藏埋藏深度为3000—4300m,气藏在地震剖面上不具有典型的“亮点”指示现象。针对这一特殊气藏条件,利用道积分原理和AVO属性分析技术,开发了相对泊松比分析技术,找出了相对泊松比与气藏之间的特征关系。建立了中深层... 平湖地区砂岩气藏埋藏深度为3000—4300m,气藏在地震剖面上不具有典型的“亮点”指示现象。针对这一特殊气藏条件,利用道积分原理和AVO属性分析技术,开发了相对泊松比分析技术,找出了相对泊松比与气藏之间的特征关系。建立了中深层砂岩气藏的检测方法。通过钻井检验,预测的气层与实际钻遇情况基本吻合,从而证明了该方法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对泊松比 道积分 AVO 平湖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接种量及微量元素对水葫芦产甲烷的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叶小梅 周立祥 +3 位作者 常志州 杜静 徐跃定 张建英 《中国沼气》 2010年第2期34-37,共4页
在实验室进行了不同接种量(接种物VS与水葫芦VS比例分别为0,0.5,1,2)、不同发酵温度(35℃,55℃)以及微量元素Fe2+,Co2+,N i2+对水葫芦厌氧发酵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大接种量有利于提高水葫芦厌氧发酵的启动与产气率,综合产气量、原料降解... 在实验室进行了不同接种量(接种物VS与水葫芦VS比例分别为0,0.5,1,2)、不同发酵温度(35℃,55℃)以及微量元素Fe2+,Co2+,N i2+对水葫芦厌氧发酵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大接种量有利于提高水葫芦厌氧发酵的启动与产气率,综合产气量、原料降解率,以接种比例1较适宜。55℃高温厌氧发酵有利于加快厌氧发酵进程,缩短发酵周期,但总产气量及原料降解率与35℃无区别。添加适量的微量元素可以提高前7天总产气量,三种微量元素对水葫芦厌氧发酵的影响力为Fe2+>Co2+>N i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葫芦 温度 接种比例 微量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元素组成和稳定同位素比值在蜂蜜溯源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6
12
作者 陈辉 范春林 +3 位作者 常巧英 王志斌 王伟 庞国芳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2期375-380,共6页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在关心蜂蜜掺假与否的同时,更加关心其植物和地理来源等真实性信息,各国科研人员纷纷开展了蜂蜜溯源研究。本文综述了自2000年以后多元素组成和稳定同位素比值在蜂蜜溯源相关研究中的应用,重点介绍了原子吸收...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在关心蜂蜜掺假与否的同时,更加关心其植物和地理来源等真实性信息,各国科研人员纷纷开展了蜂蜜溯源研究。本文综述了自2000年以后多元素组成和稳定同位素比值在蜂蜜溯源相关研究中的应用,重点介绍了原子吸收光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测定蜂蜜中元素含量以及稳定同位素质谱测定碳、氮、氢和硫等元素稳定同位素比值在蜂蜜溯源研究中的应用进展,并对多元素组成和稳定同位素比值在蜂蜜溯源研究中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素组成 稳定同位素比值 蜂蜜 溯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波多分量直接油气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彭才 朱仕军 +3 位作者 黄东山 谢芳 夏陵 何建秋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4-47,共4页
常规地震资料解释主要利用纵波来识别岩性和检测气水层,其结果多解性较大,而利用多分量地震资料提供的纵波和转换波速度及由此导出的泊松比、纵速度比、纵波、道积分和转换波的波阻抗反演联合解释来直接预测含油气性,预测结果与实际情... 常规地震资料解释主要利用纵波来识别岩性和检测气水层,其结果多解性较大,而利用多分量地震资料提供的纵波和转换波速度及由此导出的泊松比、纵速度比、纵波、道积分和转换波的波阻抗反演联合解释来直接预测含油气性,预测结果与实际情况吻合很好,说明利用多波资料能提高地震预测油气藏的可靠性和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分量 转换渡 纵速度比 泊淞比 道积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辙图像频域分析及星球车车轮滑转率估计方法 被引量:7
14
作者 李楠 高海波 +4 位作者 吕凤天 丁亮 刘振 于海涛 邓宗全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356-1364,共9页
在月面环境下车轮滑转影响月球车的运动性能和定位精度,针对星球车车轮滑转率检测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车辙图像频域特征的滑转率估计方法。通过分析车轮与土壤相互作用过程与车辙形成机理,建立车辙的时域参数化解析模型。并在车辙构造时... 在月面环境下车轮滑转影响月球车的运动性能和定位精度,针对星球车车轮滑转率检测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车辙图像频域特征的滑转率估计方法。通过分析车轮与土壤相互作用过程与车辙形成机理,建立车辙的时域参数化解析模型。并在车辙构造时域解析模型基础上,通过对车辙图像进行频域分析,建立了基于车辙图像基频特征的车轮滑转率估计模型。此外,介绍了一种适用于该方法的车辙频域特征提取和图像处理技术。通过试验证明,该方法只需检测车辙图像基频便可以实现车轮滑转率非接触式精确估计。采用本方法估计车轮滑转率,相对精度可达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转率 车辙 频域分析 星球车 图像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奈酚清除DPPH自由基的新型微量光度滴定方法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刘萍 高云涛 +3 位作者 张丽珠 张宏教 虞姣姣 茶家伟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3-57,共5页
基于光度滴定方法原理,在山奈酚与DPPH·反应的UV—Vis光谱研究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评估DPPH·清除活性的微量光度滴定新方法。测定了山奈酚与DPPH·反应的微量光度滴定曲线,提出以DPPH消耗量(nD)及山奈酚加入量(nK)... 基于光度滴定方法原理,在山奈酚与DPPH·反应的UV—Vis光谱研究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评估DPPH·清除活性的微量光度滴定新方法。测定了山奈酚与DPPH·反应的微量光度滴定曲线,提出以DPPH消耗量(nD)及山奈酚加入量(nK)化学计量数比(nD/nK)评价DPPH·清除能力、以及最大清除率(ECmax)和半数清除浓度(EC50)的计算方法。对于不同DPPH初始量,测得nD/nK在1.70~1.78之间,EC~和EC50值分别为84.32%和1.99×10^-2mmol·L^-1(相当于7.1×100^-7mol初始DPPH),均与常规方法结果相近,而本法具有更好的精密度,样品使用量明显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奈酚 DPPH自由基 微量 光度滴定法 化学计量数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脉动机制分析方法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郭明珠 谢礼立 于海英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2002年第2期17-23,共7页
本文首先回顾了地脉动波场分析方法的发展历史和以往研究地脉动机制的几种方法。然后依据作者对基岩地脉动水平分量与竖向分量谱比的理论分析结果,结合地脉动记录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特征,提出了判定地脉动波场性质的形态法,轨迹法和基岩... 本文首先回顾了地脉动波场分析方法的发展历史和以往研究地脉动机制的几种方法。然后依据作者对基岩地脉动水平分量与竖向分量谱比的理论分析结果,结合地脉动记录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特征,提出了判定地脉动波场性质的形态法,轨迹法和基岩地脉动谱比法,并用实际地脉动观测记录对这3种方法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脉动机制 形态法 轨迹法 基岩地脉动谱比法 地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能量比法拾取地震初至的一种改进方法 被引量:51
17
作者 左国平 王彦春 隋荣亮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4年第4期345-347,共3页
介绍了能量比法拾取地震道初至的一种改进方法,即利用时窗滚动来计算能量比值,并从比值特征中判断初至。在以前的计算中是把要计算的地震道划分成许多个时窗,然后逐个求能量比值。由于各道初至的到达有先有后,如果静态地划分时窗,有可... 介绍了能量比法拾取地震道初至的一种改进方法,即利用时窗滚动来计算能量比值,并从比值特征中判断初至。在以前的计算中是把要计算的地震道划分成许多个时窗,然后逐个求能量比值。由于各道初至的到达有先有后,如果静态地划分时窗,有可能初至到达前后时窗的能量比值并不是最大的,也就是说这时的拾取结果是错误的。但是通过时窗滚动可以多次计算初至前后时窗内的能量比值,经比较得出最佳比值。改进的方法能快速准确地拾取地震道的初至,并且可以提高拾取的精度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比法 地震勘探技术 地震道 折射波 面波 地震波 地震记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模型正演方法分析观测系统对复杂构造区成像的影响 被引量:16
18
作者 王永明 王彦春 +2 位作者 冯许魁 张品 孔昭举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80-587,1,共8页
针对地震勘探中的复杂地表及复杂构造区,设计了一种有效的观测系统方案,以期改善复杂构造区地震成像质量。根据中国西部某探区的地质结构特征建立数学模型,通过声波波动方程正演模型数据,得到不同的野外观测系统参数的地震数据记录,进... 针对地震勘探中的复杂地表及复杂构造区,设计了一种有效的观测系统方案,以期改善复杂构造区地震成像质量。根据中国西部某探区的地质结构特征建立数学模型,通过声波波动方程正演模型数据,得到不同的野外观测系统参数的地震数据记录,进行叠前偏移成像处理,最终对比分析不同观测系统参数对地震叠前偏移成像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道密度不变的条件下,宽方位、炮检点均匀对称分布的观测系统更有利于叠前偏移成像。同时通过应用实际地震资料对比分析,进一步证明了宽方位三维观测系统对于解决复杂构造成像问题具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测系统 模型正演 叠前偏移 宽方位 横纵比 道密度 均匀对称采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气散落核素复合示踪在土壤侵蚀科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晓燕 田均良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2001年第2期133-137,共5页
介绍了大气散落核素 7Be、2 1 0 Pbex、1 37Cs复合在土壤侵蚀和泥沙来源领域中的研究进展 ;阐述了核素比率应用的原理、特点及其能更为敏感地反映土壤侵蚀速率和过程等优点 ;说明多元素复合示踪在推断土壤不同侵蚀过程及估算土壤侵蚀速... 介绍了大气散落核素 7Be、2 1 0 Pbex、1 37Cs复合在土壤侵蚀和泥沙来源领域中的研究进展 ;阐述了核素比率应用的原理、特点及其能更为敏感地反映土壤侵蚀速率和过程等优点 ;说明多元素复合示踪在推断土壤不同侵蚀过程及估算土壤侵蚀速率方面的作用 ;论述了建立两核素相关深度曲线确定泥沙起源深度的应用原理和特点及其应用范围 ,并对各种方法进行了简单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散落放射性元素 复合示踪 核素比率 土壤侵蚀 泥沙来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稳定同位素比率差异的西湖龙井茶产地溯源分析 被引量:24
20
作者 王洁 石元值 +4 位作者 张群峰 倪康 伊晓云 马立锋 阮建云 《同位素》 CAS 2016年第3期129-139,共11页
通过测定不同产区扁形茶稳定同位素比率,借助化学计量学工具探索建立西湖龙井茶产地区分模型。从山东、四川、浙江、贵州等扁形茶主产区代表性取样,采用稳定同位素质谱测定样品中碳、氢、氧、氮、锶、铅、镉稳定同位素比率,对其进行方... 通过测定不同产区扁形茶稳定同位素比率,借助化学计量学工具探索建立西湖龙井茶产地区分模型。从山东、四川、浙江、贵州等扁形茶主产区代表性取样,采用稳定同位素质谱测定样品中碳、氢、氧、氮、锶、铅、镉稳定同位素比率,对其进行方差分析,采用逐步线性判别(FLDA)、决策树C5.0和神经网络方法构建模型进行产地区分。结果表明,不同产地扁形茶中稳定同位素比率表现出产地差异。δD、δ18 O受陆地效应和高程效应影响较大,并且二者有较好的正相关关系,88 Sr/86 Sr比值随地区纬度增加而增大,在不同产地扁形茶间差异尤为显著。FLDA和BP-ANN模型对外部样本的预测能力相对较差,分别为76%和84%;决策树算法模型回代验证准确率为91.35%,对外部样本的预测准确度达到92%。结果表明,在西湖龙井茶产地判别中,采用基于稳定同位素比率的决策树算法模型可取得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湖龙井茶 非西湖龙井扁形茶 稳定性同位素比率 产地溯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