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萌发燕麦蛋白质营养价值及功能性物质含量研究
1
作者 洪慧晨 郑文琪 +4 位作者 王迪 梅俊霞 李晨 陆利霞 熊晓辉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167-173,共7页
该文以燕麦为原料,评价其在萌发72 h过程中芽长、干物质损耗、蛋白质营养价值的变化,以及萌发对燕麦中总酚、可溶性膳食纤维、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等功能性成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萌发过程中芽长及干物质损耗率... 该文以燕麦为原料,评价其在萌发72 h过程中芽长、干物质损耗、蛋白质营养价值的变化,以及萌发对燕麦中总酚、可溶性膳食纤维、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等功能性成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萌发过程中芽长及干物质损耗率均不断增加,至72 h时芽长为8.09 mm;干物质损耗率为15.13%。萌发时间为48 h时,燕麦芽粉氨基酸态氮含量最高,显著增加了2.9倍(P<0.05),蛋白质溶解性增加31%,必需氨基酸总量由37.88 mg/g显著增加到54.54 mg/g(P<0.05),可溶性膳食纤维占总膳食纤维比例由45%增加到58%,GABA和总酚含量分别增加了33%与65%,植酸含量由1.79%显著降低至0.47%(P<0.05)。各必需氨基酸含量超过牛奶和鸡蛋中的各必需氨基酸含量,必需氨基酸评分除蛋氨酸外均高于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粮农组织标准模式,化学评分均接近或超过鸡蛋蛋白。通过萌发处理可提高燕麦中必需氨基酸、总酚、可溶性膳食纤维、GABA等功能性成分含量,利于改善其营养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萌发 燕麦 蛋白质 膳食纤维 总酚 植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梨渣的营养成分及抗氧化性分析
2
作者 田夏雨 张楠 +2 位作者 程玉豆 王永霞 关军锋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303-312,共10页
梨渣是梨加工过程中常见的副产物,其利用价值值得深入研究。该文选取了6个品种梨果渣,对其营养组成和抗氧化能力进行测定,并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6个品种梨渣的脂肪、蛋白质、总膳食纤维含量范围分别为0.36~1.44、1.67... 梨渣是梨加工过程中常见的副产物,其利用价值值得深入研究。该文选取了6个品种梨果渣,对其营养组成和抗氧化能力进行测定,并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6个品种梨渣的脂肪、蛋白质、总膳食纤维含量范围分别为0.36~1.44、1.67~4.22、50.97~68.2 g/100 g,其中,鸭梨和黄冠梨渣脂肪含量较高,秋月梨和黄冠梨渣蛋白质含量较高,安梨渣总膳食纤维含量最高。梨渣总氨基酸含量平均值为1.64 g/100 g,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含量的32.6%~36.3%,接近FAO/WHO模式蛋白。4种可溶性总糖含量最高的是秋月梨渣(351.96 mg/g)。分析的9种有机酸中,黄冠梨渣总有机酸含量最高为6.54 mg/g。安梨、玉露香和黄冠梨渣总酚和总黄酮含量较高,与其DPPH自由基清除率和羟自由基清除率较高相对应。矿质元素分析发现梨渣有低钠(平均为24.46 mg/kg)高钾(平均为7466.72 mg/kg)的特点。梨渣品质综合评价排名由高到低为黄冠、秋月、玉露香、鸭梨、雪花、安梨渣。不同品种梨渣品质存在一定差异,黄冠梨渣各营养成分含量均处于较高水平。该研究发现梨渣营养成分全面,可为梨果渣的进一步应用和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梨渣 蛋白质 膳食纤维 总黄酮 总酚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种颜色藜麦的营养价值比较 被引量:3
3
作者 刘建垒 张东 +3 位作者 王文娟 杨维巧 孙辉 段晓亮 《粮油食品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4-142,共9页
为比较不同颜色藜麦的营养价值,选取我国藜麦主产省的白、黑、红、灰藜麦主要品种样品各4份,比较其营养成分含量,用层次聚类分析对样品和营养指标分类。结果表明,同小麦粉、大米等主粮及燕麦、荞麦、小米、青稞等杂粮相比,藜麦具有更高... 为比较不同颜色藜麦的营养价值,选取我国藜麦主产省的白、黑、红、灰藜麦主要品种样品各4份,比较其营养成分含量,用层次聚类分析对样品和营养指标分类。结果表明,同小麦粉、大米等主粮及燕麦、荞麦、小米、青稞等杂粮相比,藜麦具有更高的粗蛋白、粗脂肪、灰分、不溶性膳食纤维(IDF)、P、K、Zn和更低的总淀粉含量;藜麦维生素B_(1)、B_(2)高于小麦粉和大米,但低于荞麦、小米和青稞。不同颜色藜麦相比,灰藜麦同其它3种颜色藜麦的区分度最大,红藜麦和黑藜麦的相似度最高。总膳食纤维(TDF)、IDF、Cu、Zn、总淀粉、Mn和K这7种组分在黑色和红色等深色藜麦中含量较高;维生素B1、可溶性膳食纤维(SDF)和Se在灰色和白色等浅色藜麦中含量较高;总黄酮、Fe、粗脂肪在灰色和红色藜麦中含量较高;维生素B2、粗蛋白在白色和红色藜麦中的含量较高;Ca、Mg和P在灰色和黑色藜麦中含量较高。综上,不同颜色藜麦的营养特性有一定的互补性,混合颜色的藜麦可提供更全面的营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藜麦 颜色 粗蛋白 粗脂肪 膳食纤维 维生素 总黄酮 矿物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型海藻膳食纤维功能食品的降血脂作用 被引量:37
4
作者 熊霜 肖美添 叶静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7期220-225,共6页
研究以海藻膳食纤维为主,传统降脂中药山楂、绞股蓝、泽泻为辅的功能食品的降血脂作用。参考卫生部保健食品辅助降血脂功能评价方法,以高脂饲料建立高脂血症小鼠模型,灌胃给予含不同成分的复合物(海藻膳食纤维高、中、低剂量组,复合物... 研究以海藻膳食纤维为主,传统降脂中药山楂、绞股蓝、泽泻为辅的功能食品的降血脂作用。参考卫生部保健食品辅助降血脂功能评价方法,以高脂饲料建立高脂血症小鼠模型,灌胃给予含不同成分的复合物(海藻膳食纤维高、中、低剂量组,复合物Ⅰ、Ⅱ、Ⅲ组,辛伐他汀组,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灌胃生理盐水)。4周后,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以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in,LDL-C)水平,计算肝脏系数,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肝脏脂肪变性程度。结果表明:海藻膳食纤维能显著降低高脂血症小鼠血清TC、TG及LDL-C水平,升高HDL-C水平;且加入少量药食同源的中药(绞股蓝提取物和泽泻提取物)后的复合型海藻膳食纤维能使高脂小鼠血脂水平更接近正常值。说明复合型海藻膳食纤维功能食品有较好的降血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藻 膳食纤维 小鼠 降血脂 总胆固醇 甘油三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法改性对小米糠膳食纤维体外胆固醇吸附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5
5
作者 朱玉 郭利娜 +5 位作者 楚佳希 吕凤霞 陆兆新 别小妹 张充 赵海珍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9期211-216,共6页
以小米糠为原材料,采用AOAC 985.29《食物中总膳食纤维酶-质量法》制备小米糠总膳食纤维(total dietary fiber,TDF)。利用纤维素酶对TDF进行酶法改性,以提高其体外胆固醇吸附活性。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最终确定TDF的酶法改性条件... 以小米糠为原材料,采用AOAC 985.29《食物中总膳食纤维酶-质量法》制备小米糠总膳食纤维(total dietary fiber,TDF)。利用纤维素酶对TDF进行酶法改性,以提高其体外胆固醇吸附活性。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最终确定TDF的酶法改性条件为:酶解pH 3.8、酶添加量140 U/g、酶解温度55℃、酶解时间3 h,所得纤维素酶改性膳食纤维(cellulase-modified dietary fiber,CMF)的体外胆固醇吸附效果最佳,吸附量达到14.21 mg/g,比TDF的胆固醇吸附量(5.91 mg/g)提高了1.40倍。对TDF和CMF的单糖组成、红外光谱以及超微结构等物化特性分析发现,纤维素酶的作用改变了TDF的单糖组成,形成了更多纤维二糖,产生了较多憎水基团,结构粗糙,这些组成及微观结构的改变可能与CMF胆固醇吸附活性显著提高有着密切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米糠 总膳食纤维 纤维素酶 胆固醇吸附活性 物理化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燥方法对黄秋葵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23
6
作者 徐康 杜金华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20-125,共6页
为明确不同干燥方法对黄秋葵品质的影响,优选其干燥技术,以新鲜黄秋葵果实为原料,分别采用热风、冷冻、微波、自然干燥方法干制,测定不同干制方法得到的黄秋葵干果中膳食纤维、果胶、黄酮等物质的含量,评价不同干制方法所得果实的抗氧... 为明确不同干燥方法对黄秋葵品质的影响,优选其干燥技术,以新鲜黄秋葵果实为原料,分别采用热风、冷冻、微波、自然干燥方法干制,测定不同干制方法得到的黄秋葵干果中膳食纤维、果胶、黄酮等物质的含量,评价不同干制方法所得果实的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干燥方法并不影响黄秋葵中总膳食纤维、总糖、总氮和灰分的含量。可溶性膳食纤维、果胶、黄酮与Vc含量均以冷冻干燥果实最高,依次为14.21%、7.38%、1.72%和322.7 mg/kg,与新鲜果实中含量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方法干制后黄秋葵中总酚含量降低。自然干燥的黄秋葵总还原力(FRAP值)最低为0.767 mmol/L,而其他干制样品与新鲜黄秋葵的总还原力(0.856 mmol/L)相近且无显著性差异(P>0.05);冷冻干燥及新鲜果实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OH)的清除率较高,但新鲜果实对超氧阴离子(O-2·)的清除率则均高于干制后的黄秋葵。综合分析认为,冷冻干燥能较好保持新鲜黄秋葵的营养成分和抗氧化能力,可作为黄秋葵即食加工的首选方法;自然干燥成本低,处理量大,所得干果中果胶含量高,适用于食品精深加工用黄秋葵的干制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秋葵 干燥方法 膳食纤维 果胶 黄酮 总酚 抗氧化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提取香椿叶总膳食纤维的工艺条件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刘静 李湘利 +2 位作者 张艳 胡彦营 朱九滨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82-187,共6页
采用响应面法优化中性蛋白酶提取香椿叶总膳食纤维的工艺条件,并测定了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pH5.8、酶解温度61℃、酶解时间50min、中性蛋白酶添加量0.2%,此条件下总膳食纤维得率为72.45%;香椿叶总膳食纤维浓度在2-10mg/m... 采用响应面法优化中性蛋白酶提取香椿叶总膳食纤维的工艺条件,并测定了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pH5.8、酶解温度61℃、酶解时间50min、中性蛋白酶添加量0.2%,此条件下总膳食纤维得率为72.45%;香椿叶总膳食纤维浓度在2-10mg/mL时对DPPH·具有较强的清除能力,IC50为3.26mg/mL;对O2-·、·OH最高清除率分别为35.13%和27.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椿叶 总膳食纤维 提取工艺 抗氧化活性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复合酶提取香椿叶总膳食纤维的工艺参数 被引量:1
8
作者 刘静 李湘利 +3 位作者 张启美 魏海香 朱九滨 赵敏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7期217-221,共5页
以香椿叶为试材,采用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分析法对复合酶(纤维素酶∶淀粉酶=1∶1)提取香椿叶总膳食纤维(TDF)的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在复合酶添加量0.5%,酶解时间2.0h,酶解温度61℃,酶解pH6.1时,香椿叶TDF提取率最高可达74.01%... 以香椿叶为试材,采用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分析法对复合酶(纤维素酶∶淀粉酶=1∶1)提取香椿叶总膳食纤维(TDF)的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在复合酶添加量0.5%,酶解时间2.0h,酶解温度61℃,酶解pH6.1时,香椿叶TDF提取率最高可达74.01%;所得TDF杂质含量低,生理活性好;持水力和膨胀力分别为6.50g/g和4.50mL/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椿 总膳食纤维(tdf) 复合酶 酶法提取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橄榄渣总膳食纤维提取工艺优化及其理化性质 被引量:4
9
作者 谢三都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33期137-139,190,共4页
[目的]优化橄榄渣膳食纤维的提取工艺并测定其理化性质。[方法]考察了颗粒大小、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对橄榄渣总膳食纤维提取率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其提取工艺条件,并分析橄榄渣总膳食纤维的理化性质。[结果]橄榄... [目的]优化橄榄渣膳食纤维的提取工艺并测定其理化性质。[方法]考察了颗粒大小、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对橄榄渣总膳食纤维提取率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其提取工艺条件,并分析橄榄渣总膳食纤维的理化性质。[结果]橄榄渣总膳食纤维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是橄榄渣160目、乙醇浓度60%、料液比1∶7 g/ml、提取时间30 min、提取温度50℃,在此条件下橄榄渣总膳食纤维的提取率达86.81%,其持水力、持油力、膨胀力和葡萄糖吸附值分别为4.96 g/g、2.45 g/g、6.00 ml/g、18.11 mmol/g。[结论]该研究可为橄榄渣膳食纤维的工业化生产与应用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橄榄渣 总膳食纤维 提取工艺 理化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层分离磨粉技术对黑麦主要理化特性的影响
10
作者 陈志成 田双起 +1 位作者 屈凌波 乔永峰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7-11,共5页
利用分层分离磨粉技术和小麦磨粉的硬度指数特性,分析黑麦和普通小麦的不同粉层的营养特性以及出粉率。结果显示在黑麦(BW 3201)中的氨基酸含量要比普通小麦(YN19)中氨基酸的含量高13.91%~23.32%。比较分析黑麦和普通小麦中微量元素Se... 利用分层分离磨粉技术和小麦磨粉的硬度指数特性,分析黑麦和普通小麦的不同粉层的营养特性以及出粉率。结果显示在黑麦(BW 3201)中的氨基酸含量要比普通小麦(YN19)中氨基酸的含量高13.91%~23.32%。比较分析黑麦和普通小麦中微量元素Se、Fe、Ca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不同的分层分离磨粉技术对黑麦和普通小麦的胚乳,糊粉层以及麸皮中的微量元素的含量也有较大变化。黑麦和普通小麦的扫描电镜以及理化特性分析为不同粉层的定量和定性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有利于黑麦的有效加工利用和主食品产业化的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麦 湿面筋 总膳食纤维 微量元素 氨基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纤维组成和粒度的TMR对哺乳期犊牛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苗赟 成述儒 +4 位作者 王硕 焦崇 朴泯宇 屠焰 刁其玉 《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9-16,共8页
试验旨在研究日粮营养水平相同的条件下,以燕麦草粉(SO)、燕麦长草(LO)和大豆皮粉(SS)为主要中性洗涤纤维(NDF)来源的全混合日粮(TMR)对哺乳期荷斯坦犊牛生长性能、消化代谢、血清抗氧化指标、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试验选取45头新... 试验旨在研究日粮营养水平相同的条件下,以燕麦草粉(SO)、燕麦长草(LO)和大豆皮粉(SS)为主要中性洗涤纤维(NDF)来源的全混合日粮(TMR)对哺乳期荷斯坦犊牛生长性能、消化代谢、血清抗氧化指标、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试验选取45头新生荷斯坦犊牛,按照体重和日龄相近的原则分为3组,每组15头(公犊牛9头,母犊牛6头),7日龄起分别饲喂以SO、LO和SS为主要NDF来源的TMR,63日龄断奶,试验期56 d。每天记录犊牛的TMR采食量,并计算干物质采食量(DMI)。于7、63日龄晨饲前称量体重,在26~28日龄及54~56日龄采集粪便样品进行消化试验,14、63日龄空腹颈静脉采集血清测定抗氧化指标,64日龄时进行屠宰。结果表明:(1)试验全期(7~63日龄)各组犊牛体重、平均日增重、TDMI无显著差异(P>0.05),与LO组相比,SS组饲料转化比有降低的趋势(P=0.080)。(2)纤维来源和粒度对哺乳期犊牛干物质、粗蛋白质、粗脂肪表观消化率无显著影响(P>0.05),但与LO组相比,SS组粗纤维消化率有升高的趋势(0.05≤P<0.10)。(3)14日龄,LO组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显著高于SO组,丙二醛(MDA)浓度显著降低(P<0.05);63日龄,LO组GSH-Px活性显著低于SO组,MDA浓度显著升高(P<0.05),SS组和SO组血清抗氧化性能无显著差异(P>0.05)。(4)各试验组犊牛屠宰性能无显著差异(P>0.05),但与SO组相比,LO组肝脏指数有下降的趋势(P=0.051)。(5)纤维来源和粒度对犊牛肉品质无显著影响(P>0.05)。综上所述,短粒度TMR可提高犊牛对纤维的消化率,显著增加机体的抗氧化能力。大豆皮粉作为哺乳期犊牛TMR的主要NDF来源有更高的饲料转化率和纤维消化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哺乳期犊牛 全混合日粮 纤维来源 日粮粒度 抗氧化性能 屠宰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栽培条件对水芹菜营养成分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郭守鹏 李佳嫘 +3 位作者 徐晓琳 袁园园 门洪文 徐延熙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15期271-273,共3页
[目的]研究不同栽培条件对水芹菜营养成分含量的影响,为水芹菜栽培技术的改进与优化提供依据。[方法]对比了不同栽培条件以及施肥条件下水芹菜可食用部位类胡萝卜素、膳食纤维、总糖、总黄酮、维生素C等营养元素的含量差异。[结果]栽培... [目的]研究不同栽培条件对水芹菜营养成分含量的影响,为水芹菜栽培技术的改进与优化提供依据。[方法]对比了不同栽培条件以及施肥条件下水芹菜可食用部位类胡萝卜素、膳食纤维、总糖、总黄酮、维生素C等营养元素的含量差异。[结果]栽培条件的不同对水芹菜营养元素含量有明显的影响,基质无土栽培优于土培与水培,尿素(60 kg/hm^2)+硫酸钾(45 kg/hm^2)与尿素(75 kg/hm^2)+硫酸钾(60 kg/hm^2)的追肥方案具有更好的效果,菌肥短期效果不佳。[结论]该研究初步找到了一种水芹菜优质高产栽培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芹菜 类胡萝卜素 膳食纤维 总糖 总黄酮 维生素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溶性膳食纤维聚葡萄糖含量检测方法的进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海燕 程朝晖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90-92,共3页
新型水溶性膳食纤维聚葡萄糖不能被测定总膳食纤维(TDF)的AOAC方法985.29定量测定,从而影响了其推广应用。本文简要介绍了聚葡萄糖的结构特点,详细讨论了聚葡萄糖含量检测方法的沿革,并详细介绍了FCC方法和最新的能够把聚葡萄糖作为纤... 新型水溶性膳食纤维聚葡萄糖不能被测定总膳食纤维(TDF)的AOAC方法985.29定量测定,从而影响了其推广应用。本文简要介绍了聚葡萄糖的结构特点,详细讨论了聚葡萄糖含量检测方法的沿革,并详细介绍了FCC方法和最新的能够把聚葡萄糖作为纤维测定的AOAC方法2000.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葡萄糖 水溶性膳食纤维 含量检测 td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滤袋技术法测定多种蔬菜中膳食纤维含量 被引量:4
14
作者 杨志才 王玲玲 +2 位作者 刑薇薇 黄洁洁 赵蕾 《园艺与种苗》 CAS 2016年第10期57-59,共3页
[目的]对市场常见13种蔬菜中的可溶性膳食纤维、不溶性膳食纤维和总膳食纤维进行测定。[方法]采用三维滤袋技术法测定多种蔬菜中膳食纤维含量。[结果]样品中可溶性膳食纤维的含量均高于不溶性膳食纤维的含量;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以胡萝... [目的]对市场常见13种蔬菜中的可溶性膳食纤维、不溶性膳食纤维和总膳食纤维进行测定。[方法]采用三维滤袋技术法测定多种蔬菜中膳食纤维含量。[结果]样品中可溶性膳食纤维的含量均高于不溶性膳食纤维的含量;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以胡萝卜中最高,茄子次之;不溶性膳食纤维含量以莲藕中最高,胡萝卜、南瓜、茄子、豇豆中含量均超过2%;总膳食纤维的含量以莲藕最高,南瓜和胡萝卜紧随其后;因含水量高,黄瓜、冬瓜、西红柿、白菜中膳食纤维含量较低。[结论]研究结果为蔬菜中膳食纤维含量测定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滤袋技术法 蔬菜 可溶性膳食纤维(SDF) 不溶性膳食纤维(IDF) 总膳食纤维(td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长寿人群食谱中膳食纤维复合体提取工艺优化及其特性
15
作者 时凤翠 于晓涵 +5 位作者 韩坤宸 郑文轩 李锐定 宋瑶 廖艳婷 李全阳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4期215-223,共9页
在前期对广西长寿人群队列饮食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长寿人群食谱,本研究以食谱中特定比例的8种代表性膳食纤维复合体(dietary fiber complex,DFC)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超声波辅助酶法提取,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试验探究提取工艺的最优条件... 在前期对广西长寿人群队列饮食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长寿人群食谱,本研究以食谱中特定比例的8种代表性膳食纤维复合体(dietary fiber complex,DFC)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超声波辅助酶法提取,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试验探究提取工艺的最优条件,并进行基本组成成分以及理化性质分析。结果表明:在α-淀粉酶添加量0.3%,超声波功率242 W,液料比15 mL/g,提取温度86℃时,总膳食纤维(total dietary fiber,TDF)的最大得率为63.90%,与理论预测值基本一致。优化后DFC中的蛋白质、脂肪等杂质含量分别由(2.66%±0.12%)、(5.31%±0.14%)降至(1.90%±0.08%)、(1.77%±0.26%),且TDF含量有显著提高(P<0.05),从(39.71%±1.17%)增加至(64.83%±0.28%)。持水力、膨胀力、持油力、乳化能力和乳化稳定性分别提高了5.36 g/g、2.83 mL/g、3.56 g/g、21.81%、36.8%。因此认为不同种类、特定比例的多种膳食纤维复合体(DFC)具有良好的品质,为广西长寿人群食谱中膳食纤维复合体特性的了解及应用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长寿人群食谱 膳食纤维复合体 超声波辅助酶法 提取工艺 总膳食纤维 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日喀则市蓝、紫色青稞4项营养成分差异性分析 被引量:8
16
作者 安震 《大麦与谷类科学》 2020年第4期30-33,共4页
为了解西藏日喀则市不同蓝、紫色青稞营养成分的差异,筛选优异种质资源进行后续利用,收集整理了24份日喀则市不同县(区)蓝、紫色青稞材料,对青稞籽粒中的膳食纤维、β-葡聚糖、总黄酮、花青素4项营养成分进行检测与分析。结果表明:日喀... 为了解西藏日喀则市不同蓝、紫色青稞营养成分的差异,筛选优异种质资源进行后续利用,收集整理了24份日喀则市不同县(区)蓝、紫色青稞材料,对青稞籽粒中的膳食纤维、β-葡聚糖、总黄酮、花青素4项营养成分进行检测与分析。结果表明:日喀则蓝色青稞膳食纤维平均含量和β-葡聚糖平均含量与日喀则紫色青稞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日喀则紫色青稞总黄酮和花青素平均含量均极显著高于日喀则蓝色青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膳食纤维 Β-葡聚糖 总黄酮 花青素 差异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售全麦挂面品质评价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晓宁 谭斌 +4 位作者 汪丽萍 田晓红 燕子豪 叶国栋 薛丽 《粮油食品科技》 2021年第5期145-151,共7页
为较为全面的掌握目前市售全麦挂面的品质特性,为全麦挂面标准制定提供数据参考,对采集于2019和2020两个年度的41份市售全麦挂面进行产品品质分析与评价。结果显示:水分含量为9.77%~13.06%,酸度值为0~4.46 mL/10 g,自然断条率为0.04%~4.... 为较为全面的掌握目前市售全麦挂面的品质特性,为全麦挂面标准制定提供数据参考,对采集于2019和2020两个年度的41份市售全麦挂面进行产品品质分析与评价。结果显示:水分含量为9.77%~13.06%,酸度值为0~4.46 mL/10 g,自然断条率为0.04%~4.05%,熟断条率为0%~3.33%,其中90%全麦挂面样品的熟断条率为0%,烹调损失率为2.46%~11.36%。以LS/T 3212—2014《挂面》粮食行业标准中上述指标的限值为基准,2份样品的酸度和4份样品的烹调损失率大于限值;其余样品各指标均符合要求。总膳食纤维含量为2.22~12.37 g/100 g;烷基间苯二酚含量为10.08~218.52μg/g。比较发现,水分、酸度和烷基间苯二酚这3个指标在2020年全麦挂面中的整体水平要高于2019年,而烹调损失率则与之相反,其余指标两年度间无显著差异。目前市售全麦挂面品质差异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麦 挂面 品质 标准 总膳食纤维 烷基间苯二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自动膳食纤维仪测定食品中总膳食纤维的不确定度相关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林玲 刘艇飞 肖晓峰 《农产品加工》 2022年第19期86-90,共5页
通过全自动膳食纤维分析仪[1]直接测食品中膳食纤维含量的不确定度相关的因素,分析计算过程中食品中灰分含量、蛋白质质量、采用方法、自动分析仪器、试样制备时因干燥、脱脂、脱糖导致质量变化的校正因子等影响检测结果的各方面因素进... 通过全自动膳食纤维分析仪[1]直接测食品中膳食纤维含量的不确定度相关的因素,分析计算过程中食品中灰分含量、蛋白质质量、采用方法、自动分析仪器、试样制备时因干燥、脱脂、脱糖导致质量变化的校正因子等影响检测结果的各方面因素进行不确定度评定。通过饼干中总膳食纤维质控样测试结果为代表,饼干中总膳食纤维质控样6次测定结果为1.61~1.68 g/100 g与证书值1.757±0.438 g/100 g相符,准确性良好。阐明食品中总膳食纤维的不确定度评定的各个环节和最终数据。查阅资料列出检测分析过程、分析了不确定度相关分量的来源、并详细表示合成后标准不确定度以及最终扩展不确定度,为膳食纤维检测分析和理化检测实验室贡献必要的技术参数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自动膳食纤维分析仪 食品中总膳食纤维 测量不确定度 食品营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