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考虑机身前体影响的S弯进气道大迎角性能试验
1
作者 全景阁 韩珊珊 +2 位作者 冯晓强 郁新华 孙琰 《火箭推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2-61,共10页
考虑融合体机身前体的影响,对一种高机动隐身无人机背负式S弯进气道开展了大迎角状态下的气动性能试验研究。综合考虑流量系数、马赫数、迎角和侧滑角的影响,获得了进气道在亚、跨音速范围内的气动特性,重点关注融合体机身前体对S弯进... 考虑融合体机身前体的影响,对一种高机动隐身无人机背负式S弯进气道开展了大迎角状态下的气动性能试验研究。综合考虑流量系数、马赫数、迎角和侧滑角的影响,获得了进气道在亚、跨音速范围内的气动特性,重点关注融合体机身前体对S弯进气道大迎角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考虑机身前体影响后,机身前体分离涡对进气道产生有利影响,S弯进气道大迎角气动性能得到改善,表现出和常规背负式S弯进气道不同的变化趋势;随着迎角增加,进气道大迎角总压恢复系数不再减小,而是在某一临界迎角后开始增加,畸变指数不再增加,而是在临界迎角后开始降低,进气道大迎角性能不再变差,而是保持较好的性能;侧滑角对进气道性能的不利影响减弱,小侧滑大迎角状态下进气道依然可以保持较高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合体前机身 前体分离涡 s弯进气道 大迎角 总压恢复系数 畸变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弯收扩喷管过膨胀状态下流动分离特性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明新 周莉 +2 位作者 史经纬 张诣 王占学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71-82,共12页
为了研究S弯收扩喷管过膨胀状态下的流动分离特性,数值模拟了不同落压比(NPR)下S弯收扩喷管内的流动特征。结果表明:在落压比为2.0时,喷管内发生非对称分离,出现非对称的双“λ”激波结构,喷流整体向上偏转,上侧出现限制性流动分离RSS,... 为了研究S弯收扩喷管过膨胀状态下的流动分离特性,数值模拟了不同落压比(NPR)下S弯收扩喷管内的流动特征。结果表明:在落压比为2.0时,喷管内发生非对称分离,出现非对称的双“λ”激波结构,喷流整体向上偏转,上侧出现限制性流动分离RSS,下侧出现自由性流动分离FSS,并产生三维分离涡,喷流出现明显的三维效应。随着落压比从高度过膨胀状态下开始增加,喷管下侧保持FSS不变,喷管上侧RSS逐渐向后移动,直至与外界大气相连,转变为FSS,之后随着落压比增加,上下侧分离结构逐渐对称。推力矢量角随着落压比的增加先增加,后在极小的落压比变化范围内快速降低,直至变为0°,之后保持0°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弯收扩喷管 过膨胀状态 流动分离 落压比 推力矢量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形试件的五轴数控机床综合动态精度检测特性研究 被引量:15
3
作者 杜丽 张信 +2 位作者 王伟 付振华 石荣波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29-635,共7页
以ISO国际标准试件、NAS979系列试件、NCG试件等为例,比较了目前国内外常用机床精度检测试件的检测性能与特点,计算了"S"形检测试件的开闭角、扭曲角、曲线曲率以及曲面法曲率等特征,研究了"S"形检测试件在几何造... 以ISO国际标准试件、NAS979系列试件、NCG试件等为例,比较了目前国内外常用机床精度检测试件的检测性能与特点,计算了"S"形检测试件的开闭角、扭曲角、曲线曲率以及曲面法曲率等特征,研究了"S"形检测试件在几何造型方面的特性,证明了"S"形试件能基本体现和覆盖机床的各种复杂姿态,以及在机床多轴联动精度检测和机床动态刚度特性检测等方面更具全面性。为基于"S"形检测试件的五轴数控机床动态精度检测提供相应的科学依据,为五轴数控机床精度检测试件的型面构造研究提供理论参考,有助于"S"形试件国际标准草案的制定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曲率 开闭角 反向间隙 s”形检测试件 扭曲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件的五轴数控机床加工性能综合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18
4
作者 边志远 丁杰雄 +4 位作者 赵旭东 关利超 宋智勇 谢刚 杜丽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86-89,共4页
五轴数控机床由于其结构的复杂性,还没有相应的加工性能检验规范。为了对五轴数控机床加工性能进行评价,建立了基于"S"件试切结果的五轴数控机床加工性能综合评价模型。根据隶属关系构造了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基于五轴数控机床... 五轴数控机床由于其结构的复杂性,还没有相应的加工性能检验规范。为了对五轴数控机床加工性能进行评价,建立了基于"S"件试切结果的五轴数控机床加工性能综合评价模型。根据隶属关系构造了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基于五轴数控机床加工"S"件的加工质量测试数据提取出特征区域与评价指标,根据序关系分析法计算各层指标权重,利用模糊分析建立了机床加工精度等级综合评价集结函数。最后用样本数据验证了评价模型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轴数控机床 加工性能 s”件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曲率特性的柔性加减速NURBS插补器 被引量:7
5
作者 富宏亚 李茂月 +1 位作者 刘源 韩振宇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921-1929,共9页
为降低非均匀有理B样条段间转接时对机床的机械冲击,提出了一种基于曲率特性的柔性加减速控制方法。研究了满足插补误差要求的非均匀有理B样条梯形加减速的算法,推导了满足S型加减速要求的简化算法。用两种算法进行的基于弓高误差的非... 为降低非均匀有理B样条段间转接时对机床的机械冲击,提出了一种基于曲率特性的柔性加减速控制方法。研究了满足插补误差要求的非均匀有理B样条梯形加减速的算法,推导了满足S型加减速要求的简化算法。用两种算法进行的基于弓高误差的非均匀有理B样条仿真加工实验表明,在曲率突变处加速度和加加速度均出现突变,对机床造成较大冲击。而基于曲率变化进行的柔性加减速的仿真试验表明,相关特性参数符合加减速的规划要求。将算法集成至自行开发的开放式控制器中,加工实验表明,该算法使数控机床的速度变化更加平稳,并具有良好的实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均匀有理B样条 s加减速 曲率 开放式控制器 机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形检测试件五轴联动数控加工方法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杜丽 张信 +1 位作者 赵爽宇 李俊杰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1期2907-2911,共5页
作为国际标准试件中的新成员,S形检测试件由于其造型复杂,一直是加工领域中的一个难题。在UG NX环境下,通过三维建模、工艺规划、数控编程得到了S形件加工后置指令。基于虚拟机床技术理论,搭建了后置指令加工仿真通用平台,并验证了S形... 作为国际标准试件中的新成员,S形检测试件由于其造型复杂,一直是加工领域中的一个难题。在UG NX环境下,通过三维建模、工艺规划、数控编程得到了S形件加工后置指令。基于虚拟机床技术理论,搭建了后置指令加工仿真通用平台,并验证了S形件数控程序的准确性。提出并对比分析了多种编程加工方法下S形件的理论误差。选取最优编程方法进行切削实验,实现了S形件的五轴联动加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形检测试件 五轴加工 后置处理 虚拟机床 加工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形试件的五轴机床几何误差建模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黄克 关立文 +1 位作者 杨亮亮 王耀辉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89-193,197,共6页
运用多体系统理论和齐次坐标变换方法,以"S"形检测试件为对象,针对一种刀具双摆动五轴数控机床建立了运动学模型和几何误差模型。利用UG NX8.0进行了加工仿真和后置处理,将生成的数控代码代入所建立的运动学模型中,生成了理... 运用多体系统理论和齐次坐标变换方法,以"S"形检测试件为对象,针对一种刀具双摆动五轴数控机床建立了运动学模型和几何误差模型。利用UG NX8.0进行了加工仿真和后置处理,将生成的数控代码代入所建立的运动学模型中,生成了理想情况下刀具在"S"形试件坐标系中的扫描轨迹;在"S"形试件的直纹面上选取了75个点,将每个点的点位数据代入几何误差模型中,得到"S"形试件直纹面上轮廓误差大小分布情况,将所得结果与通过三坐标测量机测量得到的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几何误差模型具有比较理想的预测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形试件 五轴数控机床 几何误差建模 后置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对称波瓣下外扩张角对S型喷管气动热力性能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刘友宏 杜力伟 +3 位作者 李腾 邵万仁 徐速 邓洪伟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78-687,共10页
为了研究非对称波瓣下外扩张角对S型喷管气动热力性能的影响规律,以含非对称波瓣的S型喷管为研究对象,保持非对称波瓣长度、内扩张角、高宽比及上外扩张角不变,取定非对称波瓣下外扩张角依次为17.75°,22.75°,27.75°,32.7... 为了研究非对称波瓣下外扩张角对S型喷管气动热力性能的影响规律,以含非对称波瓣的S型喷管为研究对象,保持非对称波瓣长度、内扩张角、高宽比及上外扩张角不变,取定非对称波瓣下外扩张角依次为17.75°,22.75°,27.75°,32.75°,建立了一组具有不同下外扩张角的非对称波瓣S型喷管模型。通过数值求解Reynolds-Averaged Navier-Stokes(RANS)方程,得到了S型喷管气动热力性能随非对称波瓣下外扩张角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第一个弯道上游流场中,流向涡具有较强的混合能力,其核心区无量纲涡量值随非对称波瓣下外扩张角增大而逐渐增大;然而,在第一个弯道下游流场中,所有模型对应的流向涡核心区无量纲涡量值均已非常微弱。在S型喷管弯道区域,流道流向、截面形状发生巨大改变,使得内外涵流体混合效果显著提高,但混合流体的总压恢复系数却急剧下降。混合流体热混合效率值受下外扩张角影响不明显,但S型喷管下半部分内壁面温度随下外扩张角增大而逐渐上升。在S型喷管出口,下外扩张角为17.75°模型的总压恢复系数为0.9464,高于其他3种模型,并且相对于该截面上总压恢复系数最低值增加了0.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对称波瓣 s型喷管 下外扩张角 流向涡 热混合效率 总压恢复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装涡流发生器S形进气道迎角特性数值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李大伟 马东立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14-118,共5页
为了研究加装涡流发生器后S形进气道在不同来流迎角下的内流特性,利用CFD方法对加装涡流发生器前后的S形进气道迎角特性进行了数值仿真,首先通过在已有的S形进气道内部安装涡流发生器来改善出口流场分布,给出了涡流发生器的设计参数,包... 为了研究加装涡流发生器后S形进气道在不同来流迎角下的内流特性,利用CFD方法对加装涡流发生器前后的S形进气道迎角特性进行了数值仿真,首先通过在已有的S形进气道内部安装涡流发生器来改善出口流场分布,给出了涡流发生器的设计参数,包括导流叶片的高度、弦长、攻角和安装站位(轴向站位和横向站位),其次,分析了不同迎角下,加装涡流发生器前后S形进气道内流特性的变化.分析结果表明,在正负10°迎角范围内,加装涡流发生器都能够改善S形进气道出口流场品质,周向畸变指数平均下降0.1,但对出口总压恢复系数没有改善.在大迎角情况下,由于进口气流产生分离,涡流发生器已无法对来流进行有效的导向作用,从而导致出口流场变得异常紊乱,周向畸变指数陡增.这些分析结果对涡流发生器的设计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形进气道 流场控制 涡流发生器 迎角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形精度检验试件的简化重构与优化研究
10
作者 杜丽 郑从志 +2 位作者 边志远 赵旭东 王伟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9,共5页
"S"形精度检验试件作为一种新的五轴数控机床精度检验试件,目前已得到一定的推广,但根据ISO标准提出的试件通用、简化及工程化要求,仍需进一步完善S试件的构型。研究了基于三次均匀B样条插值简化"S"形检验试件的方... "S"形精度检验试件作为一种新的五轴数控机床精度检验试件,目前已得到一定的推广,但根据ISO标准提出的试件通用、简化及工程化要求,仍需进一步完善S试件的构型。研究了基于三次均匀B样条插值简化"S"形检验试件的方法,通过重新调整控制点重构"S"形检验试件,并对简化前后的"S"形检验试件的典型特征,如开闭角、扭曲角、曲率及连续性等进行了对比分析,通过UG软件进行了加工编程,计算和对比了加工新旧"S"形检验试件的理想速度、加速度,证明了新"S"形检验试件的可行性,为"S"形检验试件的标准化推广提供了依据,有助于全面了解"S"形检验试件的几何和加工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形检验试件 插值逼近 重构与优化 开闭角 扭曲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形井钻具疲劳破坏的钻具设计
11
作者 徐小峰 陈庚绪 刘永辉 《石油机械》 2016年第12期16-20,共5页
在"S"形复杂轨迹井眼中,井眼弯曲会对钻具产生疲劳破坏,从而严重影响钻具的寿命。鉴于此,对"S"形井钻具组合进行力学分析,并计算井眼曲率限制下的最大轴向拉力及复合应力下钻具的疲劳系数,分析及计算结果表明:存在... 在"S"形复杂轨迹井眼中,井眼弯曲会对钻具产生疲劳破坏,从而严重影响钻具的寿命。鉴于此,对"S"形井钻具组合进行力学分析,并计算井眼曲率限制下的最大轴向拉力及复合应力下钻具的疲劳系数,分析及计算结果表明:存在较大井眼曲率的上部井段,在钻具设计时既需要尽量减小疲劳系数,还需考虑到井眼曲率下部钻具的拉力对钻具失效的影响。以南堡3-35井为例对钻压、钻具刚性及钻具组合等进行优化和调整后,可以将钻具的疲劳系数控制在合理范围,使现场"S"形井眼钻具失效事故率大幅度降低。研究结果为"S"形井钻具安全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形井眼 钻具 疲劳破坏 疲劳系数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加速度连续的S型加减速规划算法 被引量:32
12
作者 李志杰 蔡力钢 刘志峰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192-1201,共10页
传统S型加减速算法的加加速度不连续,起止端存在突变导致机床进给过程中产生柔性冲击和振动,为改善机床动力学性能,提出一种加加速度无突变且起止端连续的加减速曲线,其加速度曲线由三角函数与直线连接组成,与纯三角函数加减速曲线相比... 传统S型加减速算法的加加速度不连续,起止端存在突变导致机床进给过程中产生柔性冲击和振动,为改善机床动力学性能,提出一种加加速度无突变且起止端连续的加减速曲线,其加速度曲线由三角函数与直线连接组成,与纯三角函数加减速曲线相比可控性更强,可充分发挥机床的最大加速度性能。根据该加减速曲线特征,分别提出位移适配法和区间判别法对加减速模式进行规划分析和探讨。区间判别法只需简单少量计算,便可快速寻找出速度取值区间,规划出曲线构型,通过一次方程求解即可获得完整加减速曲线参数,具有高效的求解效率。对规划方法给出了详细的数学描述,并对曲线算法进行仿真和实验,得到平滑连续的加速度与速度曲线。仿真和实验结果证明了研究内容的正确性和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型加减速 加加速度连续 快速规划 s形曲线算法 数控机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试件几何形状定义与特性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陈耿祥 李迎光 +1 位作者 郝小忠 刘长青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93-797,共5页
S试件是用于综合检测五轴数控铣床动态加工精度的检测试件,目前已申请纳入国际标准ISO 10791-7标准组作为附加测试件。S试件的型面由两个直纹面构成,但S试件草案中并未对S形直纹面的参数化方式进行详细指定,因而导致S试件的几何形状表... S试件是用于综合检测五轴数控铣床动态加工精度的检测试件,目前已申请纳入国际标准ISO 10791-7标准组作为附加测试件。S试件的型面由两个直纹面构成,但S试件草案中并未对S形直纹面的参数化方式进行详细指定,因而导致S试件的几何形状表达方式不唯一,不同的型面几何定义对试件的检测特性有重要影响。针对以上问题,本文给出了Nurbs参数和等弧长两种典型的S试件直纹面定义方法,对比分析了两种直纹面的扭曲角变化及侧铣原理性误差等特性,并根据分析结果选取Nurbs参数作为S试件直纹面定义方式,从原理上完善了S试件的几何定义,有利于S试件标准的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试件 直纹面 扭曲角 原理性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西门子840D sl系统的回转工作台参与五轴插补的伺服优化 被引量:1
14
作者 浦姣 周亚雄 +2 位作者 杨林 王勇 王廷猛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A01期437-440,共4页
从机械间隙、增益、摩擦补偿、冲击、加工编程等方面进行主从驱动的回转工作台的伺服优化匹配,通过切削S试件验证,提高了机床的五轴联动加工性能。
关键词 五轴联动 主从 伺服优化 s试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切削-挤压翅片管成形过程的研究 被引量:12
15
作者 袁启龙 李言 +1 位作者 郑建明 李鹏阳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7期1550-1553,共4页
采用无屑切削-挤压成形技术加工翅片管。对翅片的成形过程和加工刀具的特点进行了研究,建立了翅片尺寸的理论模型;通过单因素试验,获得了主偏角、切削深度、进给量、切削速度等工艺参数对翅片尺寸的影响规律;以正交试验为基础,获得了翅... 采用无屑切削-挤压成形技术加工翅片管。对翅片的成形过程和加工刀具的特点进行了研究,建立了翅片尺寸的理论模型;通过单因素试验,获得了主偏角、切削深度、进给量、切削速度等工艺参数对翅片尺寸的影响规律;以正交试验为基础,获得了翅片高度和厚度的经验公式。理论和试验研究表明,切削用量参数和刀具几何参数的精确匹配是翅片成形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削-挤压成形 翅片管 切削用量 刀具角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轴机床加工零件轮廓误差预测方法 被引量:13
16
作者 吕盾 刘青 +3 位作者 刘沛 汤洪涛 赵万华 卢秉恒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9-15,共7页
研究了五轴机床进给轴实际位置预测方法和零件轮廓误差求解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五轴机床加工零件轮廓误差预测方法。机床进给轴实际位置的预测,通过辨识选定机床进给轴传递函数和读取待加工零件插补指令、将各轴指令输入各轴传递函数... 研究了五轴机床进给轴实际位置预测方法和零件轮廓误差求解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五轴机床加工零件轮廓误差预测方法。机床进给轴实际位置的预测,通过辨识选定机床进给轴传递函数和读取待加工零件插补指令、将各轴指令输入各轴传递函数获得。零件轮廓误差的求解,通过正运动学变换求解工件坐标系下待加工零件的指令位置轨迹和实际位置轨迹、求解二者之间的轮廓误差来实现。以S形试件为加工零件,以科德KMC600S UMT五轴铣车立式复合加工中心为加工机床,预测了S缘条直纹面A的轮廓误差。刀尖位置误差和刀轴姿态误差引起的零件轮廓误差随着直纹面的位置变化,误差分别在0.04 mm和±7×10^-5 rad内。研究结果表明:建立的五轴机床加工零件轮廓误差预测方法,可以在加工前实现零件轮廓误差的精确预估,提前判断选定机床是否能够满足零件轮廓误差的要求,为优化加工参数、保证高速加工下的零件轮廓精度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轴数控机床 轮廓误差 精度预测 s形试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轴联动机床联动精度检测及优化方法 被引量:11
17
作者 姜忠 丁杰雄 +2 位作者 杜丽 李晴朝 宋智勇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92-96,共5页
提出一种五轴数控机床联动精度快速检测方法:通过特殊检测轨迹下RTCP检测机床联动精度,依据刀尖点误差轨迹分析并溯源与其他驱动轴不匹配的驱动轴,通过优化驱动轴伺服系统参数提升五轴机床联动精度。通过对比优化前后标准检验试件——S... 提出一种五轴数控机床联动精度快速检测方法:通过特殊检测轨迹下RTCP检测机床联动精度,依据刀尖点误差轨迹分析并溯源与其他驱动轴不匹配的驱动轴,通过优化驱动轴伺服系统参数提升五轴机床联动精度。通过对比优化前后标准检验试件——S形试件的试切质量,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轴机床 联动精度 RTCP s形试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几何误差和跟随误差的五轴联动轨迹误差预测方法 被引量:8
18
作者 吕盾 罗世有 +3 位作者 王大伟 汤洪涛 赵万华 卢秉恒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38-49,共12页
为了准确分析五轴联动轨迹误差,从而提升零件加工效率,提出了考虑几何误差和跟随误差的五轴联动轨迹误差预测方法,在加工前或加工中预测在某选定机床上加工某轨迹的轨迹误差,提前判断选定机床是否能够满足零件轮廓误差的要求,保证零件... 为了准确分析五轴联动轨迹误差,从而提升零件加工效率,提出了考虑几何误差和跟随误差的五轴联动轨迹误差预测方法,在加工前或加工中预测在某选定机床上加工某轨迹的轨迹误差,提前判断选定机床是否能够满足零件轮廓误差的要求,保证零件的加工精度,提高加工效率。所提方法将位置相关的30项几何误差表征为函数,将位置无关的11项几何误差表征为常量,读取各轴指令位置序列和光栅检测位置序列,合成了包含跟随误差和41项几何误差的刀轴矢量轨迹,实现了五轴刀心位置轨迹误差及刀轴姿态轨迹误差的预测,并选用AC双转台立式五轴机床加工S形试件,对所提五轴联动轨迹误差预测方法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指令轨迹和预测轨迹均呈现出S形,预测轨迹相对于指令轨迹存在一定偏差,呈现了几何误差和跟随误差的影响;实测轨迹与预测轨迹具有相同的变化趋势,两曲线均反映出部分尖峰特征,说明预测算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轴机床 几何误差 跟随误差 轨迹误差 s试件 误差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游动坐标法及其在复杂形状刀具数控磨削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9
作者 熊烽 宾鸿赞 金建新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5-28,共4页
通过分析复杂形状刀具的几何角度和数控磨削工艺 ,提出一种新型游动坐标系的刀位计算方法 ,应用该方法可简便地进行复杂形状刀具数控磨削的刀位计算 ,并可实现复杂形状刀具几何角度的精确磨削。通过三维仿真及实际磨削加工试验验证了该... 通过分析复杂形状刀具的几何角度和数控磨削工艺 ,提出一种新型游动坐标系的刀位计算方法 ,应用该方法可简便地进行复杂形状刀具数控磨削的刀位计算 ,并可实现复杂形状刀具几何角度的精确磨削。通过三维仿真及实际磨削加工试验验证了该刀位计算方法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动坐标法 复杂形状刀具 数控磨削 刀位计算 刀具角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剪切闸板剪切性能研究 被引量:11
20
作者 韩传军 叶玉麟 +4 位作者 宋力 王延民 梁红军 严永发 蒋光强 《石油机械》 2015年第7期7-11,共5页
剪切闸板的工作可靠性是关井能否成功的关键,因此对剪切闸板剪切可靠性的研究十分必要。借助数值模拟技术,应用ABAQUS显式动力学分析模块对闸板剪切钻杆过程进行仿真分析与研究。研究结果表明,ISR型和SBR型剪切闸板均能可靠地剪切127.... 剪切闸板的工作可靠性是关井能否成功的关键,因此对剪切闸板剪切可靠性的研究十分必要。借助数值模拟技术,应用ABAQUS显式动力学分析模块对闸板剪切钻杆过程进行仿真分析与研究。研究结果表明,ISR型和SBR型剪切闸板均能可靠地剪切127.0 mm(5 in)及以下规格的S135钻杆,SBR型剪切闸板剪切应力和应变值更小,故其剪切性能优于ISR型剪切闸板;在剪切直径更大或壁厚更厚的钻杆时,剪切闸板剪切应力峰值更大,剪切127.0 mm(5 in)以上的S135钻杆时闸板刃口的应力很大,已超过闸板材料屈服强度,存在较高的失效风险;ISR型剪切闸板的最优结构参数是:倒角45°、刀面倾角1°或2°、V形夹角16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剪切闸板 IsR sBR 应力峰值 应变 倒角 刀面倾角 V形夹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