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Variable Coefficient KdV Equation for Amplitude of Nonlinear Solitary Rossby Waves in a Sort of Time-Dependent Zonal Flow
1
作者 DA Chao-jiu SUN Shu-peng +1 位作者 SONG Jian YANG Lian-gui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49-354,共6页
On the basis of the quasi-geostrophic vorticity equation,theoretical research has been down upon the evolution of the amplitude of solitary Rossby waves employing the perturbation method,and come to the conclusion tha... On the basis of the quasi-geostrophic vorticity equation,theoretical research has been down upon the evolution of the amplitude of solitary Rossby waves employing the perturbation method,and come to the conclusion that the evolution of the amplitude satisfies the variable coefficient Korteweg-de Vries(KdV) equ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NLINEAR ROSSBY Waves Variable coefficient KDV equation time-dependent zonal flow Perturbation metho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L-2A 装置边缘湍流与带状流相互作用的实验研究
2
作者 方茜 程钧 +8 位作者 王威策 严龙文 黄治辉 吴娜 许宇鸿 唐昌建 石中兵 钟武律 许敏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2-77,共6页
利用组合静电探针阵列研究了HL-2A装置中湍流与带状流相互作用的动力学过程。实验结果表明,在粒子注入后的等离子体恢复阶段,边界区径向电场剖面逐渐变陡,湍流相干尺度和带状流幅度相应增加,而湍流强度随之降低。这些实验提供了带状流... 利用组合静电探针阵列研究了HL-2A装置中湍流与带状流相互作用的动力学过程。实验结果表明,在粒子注入后的等离子体恢复阶段,边界区径向电场剖面逐渐变陡,湍流相干尺度和带状流幅度相应增加,而湍流强度随之降低。这些实验提供了带状流与边缘湍流相互作用的直接实验证据,暗示了能量转移是引起带状流增长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卡马克 带状流 湍流输运 静电探针 双谱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温度梯度模湍流扩散特性的量化描述
3
作者 田辉 李继全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43-350,共8页
采用回旋动理学模型对无剪切平板位形中离子温度梯度模(ITG)湍流扩散的物理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提出了湍流有效扩散距离的描述方法,定量地讨论了湍流扩散性质对磁场位形因子和离子温度梯度特征长度的依赖关系。结果显示,随着极向... 采用回旋动理学模型对无剪切平板位形中离子温度梯度模(ITG)湍流扩散的物理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提出了湍流有效扩散距离的描述方法,定量地讨论了湍流扩散性质对磁场位形因子和离子温度梯度特征长度的依赖关系。结果显示,随着极向磁场的减小,湍流扩散增强;随着离子温度梯度特征长度的增加,湍流扩散减弱。更重要的是,通过对比ITG和ETG湍流以及不同碰撞阻尼下的ITG湍流中的湍流扩散特征,论证了带状流对ITG湍流扩散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在此模型下,带状流对湍流扩散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湍流扩散 带状流 回旋动理学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层采油技术的发展历程和展望 被引量:50
4
作者 刘合 郑立臣 +4 位作者 杨清海 俞佳庆 岳庆峰 贾德利 王全宾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027-1038,共12页
概述了国外分层采油技术的发展状况,基于中国油田开发进程、生产需求、技术特点和适应性等条件,梳理了国内分层采油技术的发展历程,将其分为自喷分层配产、机采井找堵水、液压可调层、智能分层采油4个发展阶段,详细介绍了技术原理、施... 概述了国外分层采油技术的发展状况,基于中国油田开发进程、生产需求、技术特点和适应性等条件,梳理了国内分层采油技术的发展历程,将其分为自喷分层配产、机采井找堵水、液压可调层、智能分层采油4个发展阶段,详细介绍了技术原理、施工工艺、技术适应性和优缺点。基于现阶段油田实际生产情况,提出未来分层采油技术的3个发展方向:从油井适用的井下传感器技术、地面和井下双向通讯技术、全生命周期服役能力、水平井适应性等方面提高分层采油技术的实时监测与调整水平;结合数字化人工举升系统构建分层采油技术与管理综合平台;通过分层采油、分层注水规模化应用实现注采一体化,提高注入端和采出端参数匹配调整水平,使得开发调整由"滞后调控"向"实时优化"转变,提高开发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层采油 自喷分层配产 机采井找堵水 液压可调层 智能分层采油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驱多层分注技术研究 被引量:29
5
作者 杨子强 谢朝阳 +1 位作者 梁福民 付志红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2001年第2期83-85,共3页
叙述了在大庆油田非均质油层条件下实行聚合物驱分注的必要性 ,介绍了 1种新型聚合物单管分注工艺。从理论上给出了分层配注工具的设计原则 。
关键词 聚合物驱油 分注工艺 流量测试 大庆油田 环形槽结构配注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网络流理论的分区备用模型 被引量:11
6
作者 王建学 王锡凡 王秀丽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51-55,共5页
采用网络流理论来研究分区备用问题,这是由于网络流理论可以方便地处理分区间的联络线容量约束,而用网络流优化得到的备用方案可以借助新型FACTS技术来实现。从节点和弧两个方面讨论了购买、传输和辅助部分中参数取值等问题,提出将电力... 采用网络流理论来研究分区备用问题,这是由于网络流理论可以方便地处理分区间的联络线容量约束,而用网络流优化得到的备用方案可以借助新型FACTS技术来实现。从节点和弧两个方面讨论了购买、传输和辅助部分中参数取值等问题,提出将电力系统网络图转换为网络流图的方法,并指出分区备用问题最终可以转换为最小费用流问题。进一步建立基于网络流理论的分区备用数学模型,提出初步的综合策略,并采用实用的最小费用流算法进行求解。最后通过算例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市场 备用市场 分区备用 网络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赤道太平洋温度、流场距平EOF分析及与厄尔尼诺的关系 被引量:17
7
作者 蔡怡 王彰贵 +1 位作者 余宙文 陈幸荣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2-18,共7页
利用EOF分析方法,讨论了最近20a赤道太平洋次表层温度、纬向流距平与厄尔尼诺的关系.结果表明:赤道太平洋海温距平EOF分析第一、二主分量占总量的近80%,其中第一主分量类似于厄尔尼诺模态,第二主分量类似于暖池模态;后一模态存在着突... 利用EOF分析方法,讨论了最近20a赤道太平洋次表层温度、纬向流距平与厄尔尼诺的关系.结果表明:赤道太平洋海温距平EOF分析第一、二主分量占总量的近80%,其中第一主分量类似于厄尔尼诺模态,第二主分量类似于暖池模态;后一模态存在着突变和渐变两种过程,其中由冷位相变暖位相过程为渐变过程,而暖位相变冷位相过程为突变过程.厄尔尼诺事件是赤道西太平洋暖池突变过程的结果.赤道太平洋纬向流距平EOF的第二主分量代表赤道西太平洋潜流和东太平洋南赤道流的变化,这个模态存在着半年左右的振荡和与厄尔尼诺同位相的年际振荡两种频率.另外,它还存在明显的年代际变化.赤道西太平洋潜流和东太平洋南赤道流减弱是产生厄尔尼诺的必要条件.统计回归分析表明,赤道太平洋海温距平和纬向流距平EOF的第二特征向量的时间系数对厄尔尼诺和拉尼娜均有一定的预报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道 太平洋 EOF分析 厄尔尼诺 年代际变化 统计回归分析 拉尼娜 海温距平 纬向流距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市场中区域电价综合模型 被引量:13
8
作者 丁晓莺 王锡凡 +1 位作者 胡泽春 王建学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59-64,共6页
安排发电计划、进行网络阻塞管理以及相应价格的制定是电力市场的基本职能,应将三者集中协调。区别于传统的单时段电价模型,文中所提出的区域电价模型考虑了发电计划各时段之间的耦合约束(如爬坡约束),并提出了一种简单、实用的区域划... 安排发电计划、进行网络阻塞管理以及相应价格的制定是电力市场的基本职能,应将三者集中协调。区别于传统的单时段电价模型,文中所提出的区域电价模型考虑了发电计划各时段之间的耦合约束(如爬坡约束),并提出了一种简单、实用的区域划分方法。建立了区域电价的综合模型,该模型包括3部分:电能交易出清、电价区域划分、解决网络阻塞的同时产生区域电价。通过RTS-24系统和中国某实际系统的验证,所提出的分区方法是合理、可行的,由此产生的电价信号能提高输电资源利用效率,引导发电商合理投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市场 区域电价 节点电价 电能出清 最优潮流 阻塞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空急流区内纬向基本气流加速与EP通量的关系 被引量:19
9
作者 冉令坤 高守亭 雷霆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09-416,共8页
采用多时间尺度方法,并假设纬向基本气流是正压的,在不引入剩余环流的情况下,推导出纬向基本气流局地变化与一种新形式EliassenPalm通量之间的关系,这种EliassenPalm通量关系在形式上比较简单,而且物理意义明确,适合诊断分析高空急流区... 采用多时间尺度方法,并假设纬向基本气流是正压的,在不引入剩余环流的情况下,推导出纬向基本气流局地变化与一种新形式EliassenPalm通量之间的关系,这种EliassenPalm通量关系在形式上比较简单,而且物理意义明确,适合诊断分析高空急流区内纬向基本气流的加速与减速。理论分析表明,正压纬向基本气流的局地变化由新形式EliassenPalm通量散度决定。作者利用该EliassenPalm通量关系对2002年12月一次寒潮过程中200hPa等压面上纬向基本气流的发展演变进行了诊断分析。诊断结果表明,在200hPa纬向基本气流急流区内,新形式EliassenPalm通量散度是影响纬向基本气流发展演变的重要因子,并且纬向基本气流的加速与减速主要是由新形式EliassenPalm通量中扰动动量的经向输送造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空急流 纬向基本气流 多时间尺度方法 EP通量 Eliassen-Palm通量 局地变化 散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与非线性区域预测方法结合的月延伸预报试验I:纬向平均环流的预报 被引量:22
10
作者 陈伯民 纪立人 +1 位作者 杨培才 张道民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10,共10页
为克服数值模式普遍存在的纬向平均环流预报误差 ,文中在 3 6aNCEP/NCAR再分析高度场资料的基础上 ,应用非线性时空序列预测理论的局域近似法构建了 2 0 0 ,3 0 0 ,50 0和 70 0hPa 4个等压面上的月尺度逐候纬向平均高度距平场非线性动... 为克服数值模式普遍存在的纬向平均环流预报误差 ,文中在 3 6aNCEP/NCAR再分析高度场资料的基础上 ,应用非线性时空序列预测理论的局域近似法构建了 2 0 0 ,3 0 0 ,50 0和 70 0hPa 4个等压面上的月尺度逐候纬向平均高度距平场非线性动力学区域预报模型。对 1996年 12个月所做的预报试验表明 ,无论是南、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还是低纬度地区 ,非线性模型的候纬向平均高度预报结果均优于持续性预报、气候预报和T 42L9模式动力预报。用非线性结果对T42L9模式月平均高度场预报结果进行订正 ,则使该谱模式系统性预报误差显著减少 ,也大大减少了其预报高度场的均方根误差 ,相应地 ,高度场距平相关评分也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模式 非线性区域预报 气候预报 纬向平均环流 月延伸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热河谷泥石流流域不同分区土壤养分特征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广帅 俞伟 +5 位作者 邓浩俊 林勇明 王道杰 吴承祯 洪伟 马瑞丰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2014年第1期8-13,共6页
以云南泥石流频发的小江流域为研究区域,根据该流域的微地貌特点,将流域划分为物源区、流通区、堆积区;为全面了解土壤肥力的分区异质性特征,结合各分区土地利用类型,分析其土壤物理结构、养分特征。结果表明:不同分区土壤颗粒组成差异... 以云南泥石流频发的小江流域为研究区域,根据该流域的微地貌特点,将流域划分为物源区、流通区、堆积区;为全面了解土壤肥力的分区异质性特征,结合各分区土地利用类型,分析其土壤物理结构、养分特征。结果表明:不同分区土壤颗粒组成差异性不大,土壤质地以粗粒和砾石为主,土壤沙石化明显,流通区土壤物理结构相对较好;小江流域山地土壤含水量总体受季节影响较大,而不同分区的土壤含水量则受垂直地带性因素影响,表现为流通区>物源区>堆积区;不同分区土壤养分含量受人类活动、土壤类型、土壤颗粒组成等因素影响,差异性特征复杂,总体含量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热河谷 泥石流 土壤性质 分区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IC16F877A的分层注水流量智能测调系统的设计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文华 李涛 杨旭 《工矿自动化》 2010年第4期95-98,共4页
针对油田偏心注水工艺过程繁琐、复杂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PIC16F877A的分层注水流量智能测调系统的设计方案,介绍了系统的工作原理及软、硬件设计。该系统采用模糊控制方法对注水流量进行智能调节和控制,通过串行通信接口实现上、下... 针对油田偏心注水工艺过程繁琐、复杂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PIC16F877A的分层注水流量智能测调系统的设计方案,介绍了系统的工作原理及软、硬件设计。该系统采用模糊控制方法对注水流量进行智能调节和控制,通过串行通信接口实现上、下位机的通信,具有自动调节各分层的注水配注量及远程监测功能。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运行稳定,流量调节响应速度快,调节精度高、误差小,具有较强的可靠性及抗干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层注水 流量控制 远程监测 PIC16F877A 步进电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L-2A装置的边缘参数测量 被引量:4
13
作者 洪文玉 严龙文 +5 位作者 王恩耀 潘宇东 钱俊 李伟 崔正英 罗萃文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68-172,共5页
HL-2A装置中平面边缘的等离子体特性通过磁力传动的马赫/雷诺协强/朗缪尔10探针组进行了研究。10探针组安装在可径向向里和向外移动,并可绕轴旋转360o的传动杆上,用于测量主等离子体边缘的温度、密度、悬浮电位、空间电位、径向和极向... HL-2A装置中平面边缘的等离子体特性通过磁力传动的马赫/雷诺协强/朗缪尔10探针组进行了研究。10探针组安装在可径向向里和向外移动,并可绕轴旋转360o的传动杆上,用于测量主等离子体边缘的温度、密度、悬浮电位、空间电位、径向和极向电场、湍流的雷诺协强、径向和极向等离子体流速及其径向分布。HL-2A装置的实验结果表明,边缘等离子体扰动诱发的雷诺协强产生了边缘极向流;雷诺协强的径向梯度驱动带状流抑制了湍流输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L-2A装置 活动10探针组 带状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纬向非平行基流中的对称不稳定 被引量:12
14
作者 丁一汇 沈新勇 《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54-165,共12页
文中讨论了非纬向非平行基流中的对称不稳定,得到了新的非纬向基流下对称不稳定的判据条件。在存在横向切变时,无旋层结流体中扰动的不稳定条件为Ri<14sin2(β-α);而在有旋层结流体中,弱的横向切变在取一级近似时并不... 文中讨论了非纬向非平行基流中的对称不稳定,得到了新的非纬向基流下对称不稳定的判据条件。在存在横向切变时,无旋层结流体中扰动的不稳定条件为Ri<14sin2(β-α);而在有旋层结流体中,弱的横向切变在取一级近似时并不能改变对称不稳定的增长率,但扰动必定传播,传播方向是顺切变方向,波长越短,传播速度越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称不稳定 非纬向基流 非平行基流 气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酸性沉降的数值研究Ⅱ.个例模拟和试验 被引量:7
15
作者 王体健 李宗恺 南方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720-734,共15页
利用建立的区域酸性污染物沉降模式,配合中尺度模式MM4预报的气象场,以1991年6月12-14日淮河流域的一次降雨过程作为实例,对我国东半部及其相邻地区的酸沉降进行了数值模拟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模式基本上能够模拟出... 利用建立的区域酸性污染物沉降模式,配合中尺度模式MM4预报的气象场,以1991年6月12-14日淮河流域的一次降雨过程作为实例,对我国东半部及其相邻地区的酸沉降进行了数值模拟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模式基本上能够模拟出区域酸性沉降的特征,具有良好的综合模拟性能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模拟 中尺度 酸性污染物 沉降模式 空气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拉伯海—南海海温距平纬向差异对长江中下游降水的影响 被引量:69
16
作者 陈烈庭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33-42,共10页
本文从分析阿拉伯海至南海海温距平场为东暖西冷和东冷西暖两种不同纬向分布型时热带大气环流不同的特征中讨论了该区海温异常对长江中下游梅雨影响的物理过程。指出不同类型的海温距平纬向分布,可能导致印度季风和东亚季风位置和强度... 本文从分析阿拉伯海至南海海温距平场为东暖西冷和东冷西暖两种不同纬向分布型时热带大气环流不同的特征中讨论了该区海温异常对长江中下游梅雨影响的物理过程。指出不同类型的海温距平纬向分布,可能导致印度季风和东亚季风位置和强度不同的变异,并通过这两支季风的相互作用和调整,影响西太平洋热带辐合带、副热带高压和我国降水的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拉伯海 南海 海温 纬向差异 降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与非线性区域预测方法结合的月延伸预报试验II:对波动分量预报的改进 被引量:3
17
作者 陈伯民 纪立人 +1 位作者 杨培才 张道民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1-19,共9页
在文献 [1]的基础上 ,设计了将逐候纬向平均高度距平场非线性动力学区域预报和T42L9谱模式动力延伸预报结合的方案 ,即将非线性预报结果转化为模式的静力扣除谱系数 ,然后在模式积分过程中的每一步取代其相应部分 ,实施过程订正。多个... 在文献 [1]的基础上 ,设计了将逐候纬向平均高度距平场非线性动力学区域预报和T42L9谱模式动力延伸预报结合的方案 ,即将非线性预报结果转化为模式的静力扣除谱系数 ,然后在模式积分过程中的每一步取代其相应部分 ,实施过程订正。多个例试验结果表明 ,这种途径在减少了模式纬向环流的预报误差的同时 ,还通过非线性波流相互作用 ,改善了部分波动分量的预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动力学 月延伸预报 纬向平均环流 非线性区域预报 过程订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阻塞形势演变过程中波数域能量的诊断分析 被引量:16
18
作者 陆日宇 黄荣辉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69-278,共10页
本文对北半球冬季维持时间较长的三次阻塞形势形成前的纬向平均西风变化以及阻塞过程中波数域动能及其转换进行了诊断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阻塞形势形成前,由于波流相互作用,使得平均流减弱,并且波流相互作用在太平洋地区和大西洋... 本文对北半球冬季维持时间较长的三次阻塞形势形成前的纬向平均西风变化以及阻塞过程中波数域动能及其转换进行了诊断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阻塞形势形成前,由于波流相互作用,使得平均流减弱,并且波流相互作用在太平洋地区和大西洋地区有不同的特点;分析结果还表明:阻塞形势维持期间,由于波波相互作用,行星波异常增幅;而在崩溃期间,也主要通过波波相互作用使得行星波动能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过程 平均流 波流 相互作用 波数域能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季纬向平均气流变动的主要模态及其与AO和ENSO的联系 被引量:10
19
作者 白莹莹 管兆勇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72-383,共12页
使用NCEP-NCAR月平均再分析资料,研究了夏季纬向平均气流变动的主要模态及其与北极涛动(AO)和ENSO的联系,探讨了夏季[u]主要模态维持的可能机制。结果表明,北半球夏季纬向平均[u]的异常分布表现为两个主要模态。EOF1反映了与AO相对应的... 使用NCEP-NCAR月平均再分析资料,研究了夏季纬向平均气流变动的主要模态及其与北极涛动(AO)和ENSO的联系,探讨了夏季[u]主要模态维持的可能机制。结果表明,北半球夏季纬向平均[u]的异常分布表现为两个主要模态。EOF1反映了与AO相对应的纬向平均[u]的分布,EOF2反映了与ENSO相对应的纬向平均[u]的分布。周期分析显示了EOF1、EOF2分别具有与AO及ENSO相似的周期。滞后相关分析表明,除了夏季之外的其他季节EOF1与ENSO存在显著相关,而EOF2与AO亦存在显著相关。夏季,EOF1与ENSO、EOF2与AO的同期相关量值小且不显著。这些说明,北半球夏季纬向平均气流变化的主要模态可以有效分离,其分别代表了AO和ENSO有关的信号。这对于更好地理解AO和ENSO的全球影响具有重要意义。利用准地转无加速定理,发现EOF1和EOF2对应的时间系数高低值年的E-P通量散度的合成差值场分别与纬向平均[u]的EOF1、EOF2分布表现出很好的对应关系,其中行星波对纬向平均气流主要模态的维持起着主要作用。余差环流与E-P通量散度分布型相似,量值相当,但符号相反。在一些地区,大气涡动的摩擦耗散也起着一定的作用。这些平衡了波动的能量输送作用,使纬向平均[u]的结构得以维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季 纬向平均气流 北极涛动 ENSO E-P通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沙运动一、二维分区耦合虚拟点算法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修忠 王光谦 金生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51-155,共5页
建立了一种计算具有多空间尺度水沙运动的一、二维分区耦合虚拟点算法。该算法通过在一、二维区域的交界面定义虚拟点,并利用有限元的非结构化网格与单元叠加的特点,将所有一、二维区域连接点的影响系数集成到总体阵中虚拟点的元素上,... 建立了一种计算具有多空间尺度水沙运动的一、二维分区耦合虚拟点算法。该算法通过在一、二维区域的交界面定义虚拟点,并利用有限元的非结构化网格与单元叠加的特点,将所有一、二维区域连接点的影响系数集成到总体阵中虚拟点的元素上,实现不同分区之间的强耦合作用。同传统的使用简单匹配条件的一、二维分区弱耦合算法相比,该方法可以提高分区耦合计算的稳定性。对算法的正确性用一河口算例进行了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沙运动 分区耦合 虚拟点 有限元法 河口海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