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葡萄TST基因家族鉴定及表达分析
1
作者 杨杰 龚丽丽 +3 位作者 徐涛 赵双滢 杨中义 吴月燕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12-623,共12页
【目的】液泡膜糖转运蛋白(TST或者TMT)是植物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一种糖转运蛋白。研究旨为探究TST基因家族在葡萄生长发育中的作用,并进一步为阐明TST基因功能提供坚实的基础。【方法】通过同源分析法从葡萄基因组中鉴定出13个TS... 【目的】液泡膜糖转运蛋白(TST或者TMT)是植物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一种糖转运蛋白。研究旨为探究TST基因家族在葡萄生长发育中的作用,并进一步为阐明TST基因功能提供坚实的基础。【方法】通过同源分析法从葡萄基因组中鉴定出13个TST基因,对基因的结构和编码蛋白质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用qRT-PCR技术分析‘鄞红’葡萄发育过程中不同组织的TST表达水平,并对不同时期葡萄果肉中可溶性糖含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TST基因家族分布在6条染色体上,存在3对片段重复和3对串联重复基因;根据系统发育将其分为3个亚家族,各亚家族成员结构相似;TST基因含有大量与激素、光和胁迫响应相关的顺式作用元件;TST家族蛋白质由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组成,各亚族蛋白模型相似;VvTST在不同组织中均有表达,并存在时空表达特异性;相关性分析发现,葡萄果肉中4个VvTST基因(VIT_18s0001g12560、VIT_18s0122g00850、VIT_04s0023g01860和VIT_03s0038g03940)的表达水平与其中可溶性糖的积累呈现相似变化趋势。【结论】VvTST可能对葡萄果肉中可溶性糖积累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st基因家族 生物信息学 表达分析 可溶性糖 葡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邻近性语义感知的无监督文本风格迁移
2
作者 安俊秀 杨林旺 柳源 《计算机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39-1147,共9页
针对离散词扰动和嵌入扰动方法中未充分考虑潜在空间词向量之间距离边界的问题,提出一种邻近性语义感知的对抗性自动编码器(SPAAE)方法。首先,采用对抗自动编码器作为底层模型;其次,根据词向量的邻近距离求得噪声向量概率分布的标准差;... 针对离散词扰动和嵌入扰动方法中未充分考虑潜在空间词向量之间距离边界的问题,提出一种邻近性语义感知的对抗性自动编码器(SPAAE)方法。首先,采用对抗自动编码器作为底层模型;其次,根据词向量的邻近距离求得噪声向量概率分布的标准差;最后,通过对概率分布进行随机采样,动态调整扰动参数,从而最大限度模糊自身语义且不影响其他词向量的语义。实验结果表明,与DAAE(DenoisingAdversarialAuto-Encoders)和EPAAE(Embedding Perturbed Adversarial Auto-Encoders)方法相比,所提方法在Yelp数据集上的自然流畅度分别提升了14.88%、15.65%;在Scitail数据集上的文本风格迁移(TST)的准确率分别提升了11.68%、6.45%;在Tenses数据集上的BLEU(BiLingual Evaluation Understudy)值分别提升了28.16%、26.17%。可见,SPAAE方法不仅在理论上提供了一种更精确的词向量扰动方式,而且在7个公开数据集上展示了它在不同风格迁移任务中的显著优势。特别是在网络舆论引导中,所提方法可以用于情感文本的风格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本风格迁移 语义感知 无监督学习 对抗学习 嵌入扰动 距离边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st和pvl基因阳性金黄色葡萄球菌流行情况及分子特征 被引量:10
3
作者 赵焕强 邹玉涵 +3 位作者 金姝 舒文 汤荣 刘庆中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53-358,共6页
目的了解中毒性休克综合征毒素-1的tst基因和杀白细胞素的pvl基因阳性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流行情况及其附属基因调节子(agr)和葡萄球菌盒式染色体(SCCmec)型别。方法收集上海市及浙江省共7所医院的916株金葡菌,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 目的了解中毒性休克综合征毒素-1的tst基因和杀白细胞素的pvl基因阳性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流行情况及其附属基因调节子(agr)和葡萄球菌盒式染色体(SCCmec)型别。方法收集上海市及浙江省共7所医院的916株金葡菌,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tst、pvl、mec A和mec C基因,并对tst或pvl基因阳性菌株作agr及SCCmec(针对甲氧西林耐药金葡菌,MRSA)遗传学分型。结果 916株金葡菌中tst阳性208株,阳性率22.7%;pvl阳性35株,阳性率3.8%;mec A阳性665株(MRSA),未检测到mec C基因。在665株MRSA中,tst阳性198株(29.8%),agr和SCCmec分型均以2/Ⅱ型为主,分别占97.0%和94.4%;pvl阳性14株(2.1%),agr分型以1型(85.7%)为主,SCCmec分型以Ⅲ型(42.9%)和Ⅳa型(28.6%)为主。在251株甲氧西林敏感金葡菌(MSSA)中,tst阳性10株(4.0%);pvl阳性21株(8.4%)。tst阳性率在MRSA菌株中较MSSA中高,而pvl检出率则在MSSA菌株中较高,且浙江地区MRSA中pvl的阳性率高于上海菌株,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st基因在MRSA菌株中阳性率较MSSA高;pvl阳性率相对较低,但因其与某些严重的金葡菌感染相关,临床应予以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黄色葡萄球菌 tst基因 PVL基因 SCCmec分型 agr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ST加微创手工处理术结合中医辨证施治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3
4
作者 张悦 魏志军 +2 位作者 廖颖婴 方进 张小惠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2年第4期857-859,共3页
目的:120例环状混合痔患者分别采用TST加微创手工处理术及传统外剥内扎术,结合中医辨证施治治疗,对比两组的情况。方法:患者分为TST加微创手工处理术组和传统外剥内扎术对照组,分别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及中药辨证治疗,观察手术疗效、术... 目的:120例环状混合痔患者分别采用TST加微创手工处理术及传统外剥内扎术,结合中医辨证施治治疗,对比两组的情况。方法:患者分为TST加微创手工处理术组和传统外剥内扎术对照组,分别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及中药辨证治疗,观察手术疗效、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及治疗费用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通过分析得出差异,并对肛管口径、肛管直肠压力等数据进行对比观察,比较两组在各方面的影响。结果:两组在手术疗效、伤口愈合后肛管直肠压力对比、伤口出血及术后发热对比上无明显差异(P>0.05);在住院时间、治疗费用、伤口疼痛、伤口水肿、伤口愈合后肛管口径测量对比、术后尿潴留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TST加微创手工处理术优于传统外剥内扎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st 微创手工处理术 中医药 环状混合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ST技术在岩溶地区隧道超前预报中的应用 被引量:32
5
作者 肖启航 谢朝娟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416-1420,共5页
顶效隧道位于岩溶发育地区,地质构造复杂,岩体破碎,对超前预报技术的要求高,风险较大。目前国内外应用的隧道超前预报技术多数都存在着技术缺陷,不能区分不同方向的地震回波,不能准确地确定掌子面前方围岩的波速,不能正确地进行纵横波... 顶效隧道位于岩溶发育地区,地质构造复杂,岩体破碎,对超前预报技术的要求高,风险较大。目前国内外应用的隧道超前预报技术多数都存在着技术缺陷,不能区分不同方向的地震回波,不能准确地确定掌子面前方围岩的波速,不能正确地进行纵横波分离等问题,影响到预报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为了确保施工安全,减少和避免地质灾害发生,顶效隧道超前预报中采用了TST技术。应用结果表明,TST技术采用空间阵列系统和速度扫描技术有效地解决了掌子面前方围岩速度分布问题,提高了构造定位精度;应用二维方向滤波技术有效地消除了上下、左右的侧向回波和面波干扰,成功提取了前方回波用于超前预报,避免了虚报误报,解决了复杂地质条件下的超前预报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超前预报 速度扫描 频率-波数滤波 隧道地震波成像(tst) 隧道地震波超前预报(TSP) 隧道地质超前预报(TGP) 隧道层析成像(TR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快速检测含tst基因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纳米生物 传感器 被引量:1
6
作者 李明阳 贺气志 +1 位作者 马春霞 俞建昆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81-86,共6页
基于荧光能量共振转移(Fluorescence energy resonance transfer,FRET)原理利用单壁碳纳米管(Single-walled carbon nanotubes,SWCNTs)构建一种操作简单、成本低、灵敏度高和选择性强的纳米生物传感器快速检测含有tst基因金黄色葡萄球... 基于荧光能量共振转移(Fluorescence energy resonance transfer,FRET)原理利用单壁碳纳米管(Single-walled carbon nanotubes,SWCNTs)构建一种操作简单、成本低、灵敏度高和选择性强的纳米生物传感器快速检测含有tst基因金黄色葡萄球菌。将tst基因互补序列设计为探针,利用单壁碳纳米管联合羧基荧光素(FAM)标记的DNA分子探针(FAM-P)构建出FAM-P/SWCNTs复合检测体系。考察该体系对靶标序列和靶标菌的灵敏度和特异性。结果表明,该生物传感器对靶标序列的检测下限低至10 nmol/L,并在10-100 nmol/L范围内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R2=0.994),对靶标菌的检测下限低至102,且在102-107CFU/m L范围内均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此外,在错配实验和对非靶标菌检测时,该传感器呈现了较高的特异性。本研究构建的FAM-P/SWCNTs体系能快速检测含tst基因金黄色葡萄球菌,并具有操作简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等优点,为食品检测、临床诊断等领域开辟了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壁碳纳米管 荧光标记的核酸探针 tst基因 金黄色葡萄球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STM的大坝混凝土早期变温自收缩变形模型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赵志方 徐乐靓 +2 位作者 鹿永久 章宦秘 赵志刚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36-641,共6页
采用绝热和温度匹配(TMC)2种温度历程养护模式,进行基准混凝土(F35混凝土)和超高掺量粉煤灰大坝混凝土(F80混凝土)的温度—应力试验(TST)。由实测的2种温度历程下的自由试件的应变获得大坝混凝土热膨胀系数和温度变形规律,进而得到2种... 采用绝热和温度匹配(TMC)2种温度历程养护模式,进行基准混凝土(F35混凝土)和超高掺量粉煤灰大坝混凝土(F80混凝土)的温度—应力试验(TST)。由实测的2种温度历程下的自由试件的应变获得大坝混凝土热膨胀系数和温度变形规律,进而得到2种大坝混凝土的自收缩变形规律。分析2种大坝混凝土的自收缩变形规律,提出大坝混凝土变温自收缩变形模型。结果表明:大坝混凝土的早龄期自收缩变形具有时变性,温度历程影响自收缩变形的发展。对于同种混凝土,绝热模式下自收缩变形大于温度匹配模式下的自收缩变形;F80混凝土的早龄期自收缩变形明显小于F35混凝土。提出的早龄期变温自收缩变形模型可较好地预测大坝混凝土的早龄期自收缩变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掺量粉煤灰大坝混凝土 温度—应力试验(tst) 早龄期 变温养护 自收缩变形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纳入活化络合非平衡效应的TST公式体系 被引量:2
8
作者 赵南蓉 罗久里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316-319,共4页
在唯象理论的层次上评述了活化络合体系的非平衡性引起的非平衡统计问题 ;通过分析活化络合过程的耗散与涨落对反应速度的影响 ,提出了一个纳入了活化络合过程非平衡效应的 TST公式体系代替活化络合平衡常数 ,建立了活化络合耗散函数与... 在唯象理论的层次上评述了活化络合体系的非平衡性引起的非平衡统计问题 ;通过分析活化络合过程的耗散与涨落对反应速度的影响 ,提出了一个纳入了活化络合过程非平衡效应的 TST公式体系代替活化络合平衡常数 ,建立了活化络合耗散函数与反应速度的关系 .同时讨论了影响反应活化络合进程耗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化络合体系 非平衡态 tst公式体系 活化络合耗散函数 反应速度 化学反应 过渡状态理论 耗散-涨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荷包缝合TST术与PPH术联合外剥内扎治疗重度混合痔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3
9
作者 唐力 霍斌 王家凯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B06期1712-1713,共2页
目的比较加强荷包缝合TST术(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吻合术)联合外剥内扎术与PPH术(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联合外剥内扎术治疗重度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40例重度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120例,实验组采用加强荷包缝合TST术联... 目的比较加强荷包缝合TST术(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吻合术)联合外剥内扎术与PPH术(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联合外剥内扎术治疗重度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40例重度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120例,实验组采用加强荷包缝合TST术联合外剥内扎术治疗,对照组采用PPH术联合外剥内扎术治疗。结果:两组手术治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h、48h两组肛门疼痛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实验组均少于对照组。结论.力口强荷包缝合TST术和PPH术在治疗重度混合痔上疗效相似,但并发症少,疼痛小,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混合痔 tst PPH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果园应用球孢白僵菌TST05菌粉防治桃小食心虫试验 被引量:3
10
作者 宣善滨 曹天文 +3 位作者 王菊平 薛皎亮 谢映平 熊琦 《山西农业科学》 2016年第7期1001-1003,共3页
为了了解球孢白僵菌TST05在果园的防虫效果,应用球孢白僵菌TST05菌粉进行了防治桃小食心虫的试验。结果表明,防治后桃小食心虫幼虫平均校正死亡率达67.3%;虫果率为5.0%~15.0%,远远低于对照组的虫果率32.5%~60.0%,防治效果达68.18%~84.4... 为了了解球孢白僵菌TST05在果园的防虫效果,应用球孢白僵菌TST05菌粉进行了防治桃小食心虫的试验。结果表明,防治后桃小食心虫幼虫平均校正死亡率达67.3%;虫果率为5.0%~15.0%,远远低于对照组的虫果率32.5%~60.0%,防治效果达68.18%~84.48%,效果十分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孢白僵菌tst05菌株 防治 桃小食心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表达分析和基因沉默方法研究硫代硫酸硫转移酶基因TaTST与小麦抗白粉病反应的关系 被引量:4
11
作者 贺洋 岳洁瑜 王华忠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31-239,共9页
硫代硫酸硫转移酶参与植物体内的硫代谢、氰化物的清除以及活性氧的生成与清除,与植物抗病反应密切相关。小麦抗、感白粉病近等基因系材料在接种白粉菌后均诱导表达硫代硫酸硫转移酶基因TaTST,并在接种后0~48h内呈现2次诱导峰值,分别... 硫代硫酸硫转移酶参与植物体内的硫代谢、氰化物的清除以及活性氧的生成与清除,与植物抗病反应密切相关。小麦抗、感白粉病近等基因系材料在接种白粉菌后均诱导表达硫代硫酸硫转移酶基因TaTST,并在接种后0~48h内呈现2次诱导峰值,分别与白粉菌初次接触识别和附着胞侵入、吸器形成时间相对应,也与2次氧突发时间对应。TaTST在感病材料上的诱导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在抗病材料上,由此导致的活性氧过度清除可能是导致感病反应的原因之一。TaTST也参与抗病反应过程。利用病毒诱导的基因沉默技术(virus-induced gene silencing,VIGS)创造了TaTST基因沉默的抗病植株。尽管充分发病时间后沉默植株叶片上并未观察到肉眼可见的病斑,但侵染早期白粉菌成功侵入频率的增加和次级菌丝的有限伸长说明TaTST沉默植株抗病水平下降。TaTST沉默导致乳突致密度下降和H2O2在细胞内的扩散时间延迟。因此,TaTST可能通过调节活性氧的积累和扩散、乳突的形成等小麦-白粉菌互作早期的寄主细胞反应而参与小麦对白粉菌的抗侵入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白粉菌 硫代硫酸硫转移酶 VIG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黄色葡萄球菌tst-1基因敲除菌株的构建
12
作者 李胜军 张晓清 +2 位作者 尉冰 张荻 吕昌龙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6期56-59,共4页
抽提金黄色葡萄球菌834菌株的基因组DNA,PCR克隆扩增tst-1及tst-1的上、下游基因,通过将tst-1上、下游基因分别重组到载体质粒p AULA中,形成同源重组质粒p AULA-Δtst-1,将p AULA-Δtst-1电转入细菌内,进行同源重组,以PCR、Western blo... 抽提金黄色葡萄球菌834菌株的基因组DNA,PCR克隆扩增tst-1及tst-1的上、下游基因,通过将tst-1上、下游基因分别重组到载体质粒p AULA中,形成同源重组质粒p AULA-Δtst-1,将p AULA-Δtst-1电转入细菌内,进行同源重组,以PCR、Western blot鉴定tst-1基因敲除菌株无tst-1基因片段,且无TSST-1蛋白表达,表明已成功构建金黄色葡萄球菌tst-1基因的敲除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黄色葡萄球菌 tst-1 基因敲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敏目标杀伤链闭合时间测算方法研究
13
作者 刘刚 季明 许珺怡 《现代防御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1-128,共8页
测算闭合时间是运筹时敏目标杀伤链的关键工作。针对线性累加杀伤链各环节耗时的传统方法不适应杀伤链部分环节已并行重叠执行的问题,提出一种时敏目标杀伤链闭合时间动态精准测算方法。仿真实验表明,该方法结果更为精准,有助于辅助指... 测算闭合时间是运筹时敏目标杀伤链的关键工作。针对线性累加杀伤链各环节耗时的传统方法不适应杀伤链部分环节已并行重叠执行的问题,提出一种时敏目标杀伤链闭合时间动态精准测算方法。仿真实验表明,该方法结果更为精准,有助于辅助指挥机构更好地把握打击机会;能够适应时敏目标打击窗口变化,可为开展时敏目标杀伤链构造、建模、效能评估等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敏目标 杀伤链 杀伤网 闭合时间 打击窗口 “发现-定位-跟踪-瞄准-交战-评估”(F2T2EA)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ST和LTD综合技术在某隧道超前地质预报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易威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1年第32期7957-7960,7984,共5页
结合某隧道实体工程,介绍了TST超前地质预报系统和LTD2100地质雷达综合方法的工作原理和技术特点。综合利用两者方法,对设计和施工的合理性进行信息反馈指导,并提出合理处治建议,为隧道综合超前地质预报的实施和高效施工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 隧道 超前地质预报 tst LT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肉火龙果TST基因家族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郑乾明 王小柯 马玉华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7期60-63,共4页
为分离参与红肉火龙果果实可溶性糖积累的功能基因,基于转录组测序数据克隆液泡糖转运蛋白(Tonoplast sugar transporter,TST)基因家族,进行序列同源性、跨膜结构、亚细胞定位和系统发育等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红肉火龙果含有4个TS... 为分离参与红肉火龙果果实可溶性糖积累的功能基因,基于转录组测序数据克隆液泡糖转运蛋白(Tonoplast sugar transporter,TST)基因家族,进行序列同源性、跨膜结构、亚细胞定位和系统发育等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红肉火龙果含有4个TST基因,开放读码框(open reading frame,ORF)长度为2127~2235 bp,编码长度为708~744个氨基酸的序列。预测等电点为4.84~5.36,相对分子量为75.7~80.4 kDa;红肉火龙果TST家族氨基酸序列与甜菜和藜麦TST家族具有74.9%~83.4%的相似性;红肉火龙果TST成员均含11~12个跨膜结构域,定位于质体、叶绿体、液泡或内质网等细胞器。系统进化分析表明HpTST1属于TST1类,HpTST2.1和HpTST2.2属于TST2类,HpTST3属于TST3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龙果 可溶性糖 液泡 亚细胞定位 tst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ST超前地质预报技术在贵州岩溶地区的应用 被引量:19
16
作者 张卿 罗宗帆 《隧道建设》 2012年第3期398-403,共6页
为探索岩溶地区有效的超前预报技术方案,结合岩溶区的地震波场特征,尝试使用基于散射和反射混合模型的TST隧道超前预报技术进行地质超前预报。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基本查明斗磨隧道进口平导和大独山隧道1#横洞掌子面前方150m预报范围内... 为探索岩溶地区有效的超前预报技术方案,结合岩溶区的地震波场特征,尝试使用基于散射和反射混合模型的TST隧道超前预报技术进行地质超前预报。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基本查明斗磨隧道进口平导和大独山隧道1#横洞掌子面前方150m预报范围内的地质情况;2)探明隧道掌子面前方岩溶裂隙、溶洞的分布范围、规模以及发育情况;3)预报的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一致,为提前采取支护措施提供准确的地质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 隧道地质超前预报 tst 速度扫描 方向滤波 偏移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γ-干扰素EIA与TST检测牛结核病的比较 被引量:4
17
作者 朱冬冬 孙泉云 +4 位作者 曹传闺 陈建生 许光明 李凯航 薛霞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2011年第2期14-15,共2页
采用牛γ-干扰素EIA(酶免疫分析)与结核菌素皮内试验(TST)两种方法对某奶牛场中182头奶牛进行牛结核病的检测,并对牛γ-干扰素EIA与TST两种检测方法进行比较。结果:TST检出阳性123份、可疑20份、阴性39份,牛γ-干扰素EIA检出阳性58份、... 采用牛γ-干扰素EIA(酶免疫分析)与结核菌素皮内试验(TST)两种方法对某奶牛场中182头奶牛进行牛结核病的检测,并对牛γ-干扰素EIA与TST两种检测方法进行比较。结果:TST检出阳性123份、可疑20份、阴性39份,牛γ-干扰素EIA检出阳性58份、阴性124份,TST的阳性率大于牛γ-干扰素EIA,EIA与TST相比,敏感性为30.30%、特异性为82.05%、符合率为39.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γ-干扰素EIA tst 牛结核病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ST超前地质预报技术在N-J工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18
作者 冯兴龙 陈方明 +1 位作者 谢冕 蒋辉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6-68,共3页
因其在掘进速度和安全施工上的巨大优势,TBM掘进施工技术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应用,但由于部分隧道地质情况不明、超前地质预报方法不当造成的TBM掘进卡机情况也时有发生。结合TBM现场施工的实际情况,巴基斯坦N-J水电站项目最终采用TST超... 因其在掘进速度和安全施工上的巨大优势,TBM掘进施工技术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应用,但由于部分隧道地质情况不明、超前地质预报方法不当造成的TBM掘进卡机情况也时有发生。结合TBM现场施工的实际情况,巴基斯坦N-J水电站项目最终采用TST超前地质预报技术指导TBM掘进施工。与TBM贯入度、推力参数的对比分析表明,TST超前地质预报技术在N-J项目TBM施工中的应用是可行的,对岩性分界面和断层位置的预报结果可信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st超前地质预报 TBM 地震波法 N—J水电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ST术联合聚桂醇点状注射治疗混合痔合并直肠黏膜内脱垂临床观察 被引量:12
19
作者 周世勇 艾飞 +2 位作者 刘德武 刘卓志 罗绍泽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2期76-79,共4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术(TST)联合聚桂醇点状注射对于混合痔合并直肠黏膜内脱垂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入组了2013年1月—2017年1月在本院肛肠外科治疗的100例混合痔合并直肠黏膜内脱垂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术(TST)联合聚桂醇点状注射对于混合痔合并直肠黏膜内脱垂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入组了2013年1月—2017年1月在本院肛肠外科治疗的100例混合痔合并直肠黏膜内脱垂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观察组采用TST术联合聚桂醇点状注射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TST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手术安全性和术后近期和远期并发症。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8.0%(49/50)和96.0%(48/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22)。观察组的术中失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2.45±0.57)ml vs(5.07±1.14)ml,P=0.000〕,术后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手术后12 h:(5.08±1.62)ml vs(7.19±2.01)ml,P=0.000;首次换药:(2.64±0.87)分vs(4.34±1.15)分,P=0.000;首次排便:(3.91±1.47)分vs(5.63±1.98)分,P=0.001〕,尿潴留的发生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n=5 vs n=10,P=0.001),手术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18.3±5.6)min vs(29.5±8.2)min,P=0.000〕以及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5.3±0.6)d vs(11.4±1.8)d,P=0.000〕。此外,观察组的长期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大便失禁(n=1 vs n=3,P=0.003),排便困难(n=1 vs n=2,P=0.011),顽固性疼痛(n=1 vs n=2,P=0.011)和肛门分泌物(n=1 vs n=5,P=0.000)。结论TST联合聚桂醇点状注射治疗混合痔合并直肠黏膜内脱垂效果满意,患者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痔上黏膜环切术 聚桂醇 混合痔 直肠黏膜内脱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华同方TST系统信任机制和实现
20
作者 贾士民 李健航 +1 位作者 刘锋 郑必可 《信息网络安全》 2010年第2期32-33,共2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可信密码模块的系统信任链实现方式。这种信任机制构建于可信密码平台模块(TCM)之上,符合《可信计算密码支持平台功能与接口规范》要求,保证了整个系统的可信。同时本文给出了具体实现,为开发基于可信密码模块的系统...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可信密码模块的系统信任链实现方式。这种信任机制构建于可信密码平台模块(TCM)之上,符合《可信计算密码支持平台功能与接口规范》要求,保证了整个系统的可信。同时本文给出了具体实现,为开发基于可信密码模块的系统信任链提供了解决方案,为推广国产可信计算平台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信密码模块 信任链 tst系统信任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