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压力相平面推导的τ和K在评价离体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脏左心室舒张功能中的作用
1
作者 欧颖 郑鸣之 +3 位作者 蒋建平 包家立 陈莹莹 沈岳良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16-221,共6页
目的:应用分析和比较基于压力相平面(PPP)推导的心室等容舒张期时间常数)(和室腔僵硬度常数(K)在离体大鼠心脏缺血/再灌注过程中的变化,探讨其在评价左心室舒张功能异常中的价值。方法:采用SD大鼠心肌不同时程缺血/再灌注模型,分别计算... 目的:应用分析和比较基于压力相平面(PPP)推导的心室等容舒张期时间常数)(和室腔僵硬度常数(K)在离体大鼠心脏缺血/再灌注过程中的变化,探讨其在评价左心室舒张功能异常中的价值。方法:采用SD大鼠心肌不同时程缺血/再灌注模型,分别计算出LVEDP、-(dp/dt)max、和K。同时,检测冠脉流出液中的乳酸脱氢酶(LDH),并进行心肌电镜观察。结果:在再灌注过程中,在各缺血组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K在各缺血组均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而且,随着缺血时间延长,更高,K更低(P<0.05)。除了缺血15min组,其余各组LDH含量在再灌注10min和20min时均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缺血45min组和缺血60min组LDH含量在再灌注10min和20min时均高于缺血30min组(P<0.05)。随着缺血时间延长,心肌超微结构发生异常改变。结论:基于PPP推导的和K可以作为定量评价离体大鼠心脏缺血/再灌注过程中的左心室舒张功能的指标,还可以反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再灌注损伤 左心室舒张功能 压力相平面 心室等容舒张期时间常数 室腔僵硬度常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