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arrowband time delay estimation based on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被引量:3
1
作者 Gao Yang Qiu Tianshuang Sha Lan Zhao Yanbin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09年第5期937-941,共5页
The problems of time delay estimation of narrowband signals are presented. The disadvantages of the existing algorithms are analyzed, and a new narrowband time delay estimating algorithm based on correlation coefficie... The problems of time delay estimation of narrowband signals are presented. The disadvantages of the existing algorithms are analyzed, and a new narrowband time delay estimating algorithm based on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is proposed. The original time delay information is transfered into the delay between the autocorrelation and cross-correlation function, and the precise estimating result by wave-comparison is given. The algorithm proposed here is also compared with other algorithms and its advantages over other algorithms are proved.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simulation show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algorith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me delay estimation narrowband signal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nderdetermined DOA estimation via multiple time-delay covariance matrices and deep residual network 被引量:4
2
作者 CHEN Ying WANG Xiang HUANG Zhitao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21年第6期1354-1363,共10页
Higher-order statistics based approaches and signal sparseness based approaches have emerged in recent decades to resolve the underdetermined direction-of-arrival(DOA)estimation problem.These model-based methods face ... Higher-order statistics based approaches and signal sparseness based approaches have emerged in recent decades to resolve the underdetermined direction-of-arrival(DOA)estimation problem.These model-based methods face great challenges in practical applications due to high computational complexity and dependence on ideal assumptions.This paper presents an effective DOA estimation approach based on a deep residual network(DRN)for the underdetermined case.We first extract an input feature from a new matrix calculated by stacking several covariance matrices corresponding to different time delays.We then provide the input feature to the trained DRN to construct the super resolution spectrum.The DRN learns the mapp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nput feature and the spatial spectrum by training.The proposed approach is superior to existing model-based estimation methods in terms of calculation efficiency,independence of source sparseness and adaptive capacity to non-ideal conditions(e.g.,low signal to noise ratio,short bit sequence).Simulations demonstrate the validity and strong performance of the proposed algorithm on both overdetermined and underdetermined ca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rection-of-arrival(DOA)estimation underdetermined condition deep residual network(DRN) time delay covariance matri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daptive sliding mode control of modular self-reconfigurable spacecraft with time-delay estimation 被引量:1
3
作者 Xin-hong Li Zhi-bin Zhang +4 位作者 Ji-ping An Xin Zhou Gang-xuan Hu Guo-hui Zhang Wan-xin Man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CSCD 2022年第12期2170-2180,共11页
The reconstruction control of modular self-reconfigurable spacecraft (MSRS) is addressed using an adaptive sliding mode control (ASMC) scheme based on time-delay estimation (TDE) technology. In contrast to the ground,... The reconstruction control of modular self-reconfigurable spacecraft (MSRS) is addressed using an adaptive sliding mode control (ASMC) scheme based on time-delay estimation (TDE) technology. In contrast to the ground, the base of the MSRS is floating when assembled in orbit, resulting in a strong dynamic coupling effect. A TED-based ASMC technique with exponential reaching law is designed to achieve high-precision coordinated control between the spacecraft base and the robotic arm. TDE technology is used by the controller to compensate for coupling terms and uncertainties, while ASMC can augment and improve TDE’s robustness. To suppress TDE errors and eliminate chattering, a new adaptive law is created to modify gain parameters online, ensuring quick dynamic response and high tracking accuracy. The Lyapunov approach shows that the tracking errors are uniformly ultimately bounded (UUB). Finally, the on-orbit assembly process of MSRS is simulated to validate the efficacy of the proposed control scheme.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control method can accurately complete the target module’s on-orbit assembly, with minimal perturbations to the spacecraft’s attitude. Meanwhile, it has a high level of robustness and can effectively eliminate chatter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aptive sliding mode control(ASMC) time delay control time delay estimation Modular self-reconfigurable spacecraft Uncertainty Coordinated contro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search on Estimation of Time Delay Difference in Passive Locating for Impulse Signal
4
作者 徐复 何文翔 +1 位作者 惠俊英 余赟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2011年第3期167-175,共9页
Analyzed the relation between time delay difference and time delay estimation errors, based on the principles of three-point locating, a reformed threshold method for time delay difference estimation of impulse signal... Analyzed the relation between time delay difference and time delay estimation errors, based on the principles of three-point locating, a reformed threshold method for time delay difference estimation of impulse signals, called as amendment estimation for short, is developed by introducing channel equalization technique to its conventional version, named as direct estimation in this paper, to improve the estimation stability. After inherent relationship between time delay and phase shift of signals is analyzed, an integer period error compensation method utilized the diversities of both contribution share and contribution mode of concerned estimates is proposed under the condition of high precision phase lag estimation. Finally, a cooperative multi-threshold estimation method composed of amendment and direct estimations to process impulse signals with three thresholds is established. In sea trials data tests of passive locating, this method improves the estimation precision of time delay difference efficiently. The experiments verify the theoretical predic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formation processing technique PASSIVE locating for IMPULSE signal three point positioning time delay DIFFERENCE estimation amendment estimation INTEGER period error compensation cooperative MULTI-THRESHOLD estim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DE技术的声源定位算法 被引量:8
5
作者 张传义 米常伟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33-336,369,共5页
针对基本互相关法在估计时延时没有明显的峰值及实际环境中的噪声会减损峰值,甚至出现伪峰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广义互相关的改进时延估计方法,并结合麦克风阵列结构,实现了基于两步定位的声源定位.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该方法在有... 针对基本互相关法在估计时延时没有明显的峰值及实际环境中的噪声会减损峰值,甚至出现伪峰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广义互相关的改进时延估计方法,并结合麦克风阵列结构,实现了基于两步定位的声源定位.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该方法在有噪声的环境下能准确测量声源的位置,定位的平均距离误差和平均方向角误差都低于5%,且方向角在30°~150°、距离在1.1~2.3m时定位成功率达8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互相关 广义互相关 时延估计 麦克风阵列 声源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称并联运动机构的无模型交叉耦合控制
6
作者 周志伟 高健 张揽宇 《中国机械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691-1699,1712,共10页
并联机构驱动关节间的动力学耦合效应是影响其轨迹跟踪性能的关键难题,现有并联平台的多电机协同控制方法常常不考虑机构关节间的相互耦合关系及其关节协同关系,影响了机构末端的运动精度。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提高机构任务空间跟踪... 并联机构驱动关节间的动力学耦合效应是影响其轨迹跟踪性能的关键难题,现有并联平台的多电机协同控制方法常常不考虑机构关节间的相互耦合关系及其关节协同关系,影响了机构末端的运动精度。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提高机构任务空间跟踪精度的无模型交叉耦合控制方法。通过引入表示相邻电机运动关系的电机协同误差,采用时延估计(TDE)技术间接地进行机构动力学闭环控制,解决动力学模型不确性问题;同时采用Lyapunov定理分析证明所提方法的稳定性,并在对称并联运动机构上进行所提方法的实验验证。结果表明,相比现有的时延控制(TDC)方法,所提方法可以通过并联机构的高效位置跟踪和稳定操作有效减小其末端运动跟踪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称并联运动机构 无模型控制器 协同控制 时延估计 轨迹跟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有限时间控制策略的高分辨率显微镜运动控制 被引量:1
7
作者 余胜东 李小鹏 +4 位作者 杨思朋 吴鸿源 胡文科 蔡博凡 马金玉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688-1697,共10页
针对大数值孔径显微成像技术对物镜位移台提出的长行程、高精度和大负载的要求,提出了一种非线性鲁棒运动控制策略以实现物镜位移台的精密运动。设计了大数值孔径显微镜的光路系统、虚拟样机以及由滚珠丝杠驱动的物镜位移台,采用双螺母... 针对大数值孔径显微成像技术对物镜位移台提出的长行程、高精度和大负载的要求,提出了一种非线性鲁棒运动控制策略以实现物镜位移台的精密运动。设计了大数值孔径显微镜的光路系统、虚拟样机以及由滚珠丝杠驱动的物镜位移台,采用双螺母预紧的方式消除滚珠丝杠传动间隙。将自适应技术引入非奇异终端滑模控制,实现系统状态的有限时间收敛,提高系统鲁棒性。针对滚珠丝杠传动机构内部的非线性摩擦效应,采用时延估计技术实现摩擦力的在线估计和实时补偿,将时延估计技术和自适应非奇异终端滑模控制相结合获得无模型控制特性。通过Lyapunov理论证明了闭环系统的稳定性。搭建了一个高分辨率的光学显微镜,实现物镜位移台的精密运动,采集到小鼠心肌细胞的显微图像,证明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有限时间控制 高分辨率光学显微镜 时延估计 非奇异终端滑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锅炉承压管泄漏声传播时间延迟估计 被引量:6
8
作者 安连锁 王鹏 +2 位作者 姜根山 李庚生 沈国清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6-23,共8页
电站锅炉内强背景噪声和炉膛、管道壁面的反射干扰,使声传感器阵列接收到的承压管泄漏声压信号的广义相关函数峰值模糊,甚至无法获得稳定的估计峰值,从而无法精确定位泄漏源位置。采用声场设计软件EASE构建了600 MW超临界锅炉模型,对泄... 电站锅炉内强背景噪声和炉膛、管道壁面的反射干扰,使声传感器阵列接收到的承压管泄漏声压信号的广义相关函数峰值模糊,甚至无法获得稳定的估计峰值,从而无法精确定位泄漏源位置。采用声场设计软件EASE构建了600 MW超临界锅炉模型,对泄漏声线的传播、衰减等进行追踪,计算出泄漏信噪比;采用系统冲击响应平方反向积分法与Sabine方法对炉膛混响时间进行计算;通过数值实验评估了相位变换(phase transformation,PHAT)、极大似然(maximum likelihood,ML)及改进的噪声条件下的相位变换(phase transform for noise,PTN)以及选择(SWITCH)算法的时间延迟估计性能。结果表明:在强背景噪声和混响存在情况下,SWITCH和PTN算法具有优越性。PTN性能略优于SWITCH算法,但需要泄漏混响与直达声能量比的先验知识,并且需要触发频点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炉管泄漏 声线追踪 信噪比 混响 时间延迟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PGA的改进型最小均方自适应时延估计器 被引量:6
9
作者 付学志 刘忠 +2 位作者 胡生亮 李朝旭 宁小玲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191-1196,共6页
提高时延估计器的运算速度和时延分辨力是实现垂直线阵水下被动声目标快速、精确定位的关键。将最小均方自适应时延估计算法中原有的按"滤波-误差更新-权系数更新"严格依次递进的顺序迭代运算,优化为只包含误差更新和权系数... 提高时延估计器的运算速度和时延分辨力是实现垂直线阵水下被动声目标快速、精确定位的关键。将最小均方自适应时延估计算法中原有的按"滤波-误差更新-权系数更新"严格依次递进的顺序迭代运算,优化为只包含误差更新和权系数更新操作的全并行乘/加运算。改进后的自适应时延估计器结构紧凑,并未改变其误差收敛特性。消声水池缩比试验表明,基于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实现的改进型最小均方自适应时延估计器能够在不需要流水线或时序控制单元的前提下提高数据处理速度,且具有一定的抗噪声干扰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动定位 时延估计 自适应滤波 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义相关时延估计在管道泄漏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0
作者 杨荣根 任明武 叶有培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214-215,共2页
针对实际检测环境中信号信噪比低,噪声影响时间延迟估计的精度的问题,提出广义互相关方法,并给出利用FFT快速求解算法。在输油管道泄漏检测中的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计算泄漏信号到达管道2端的时间差,计算泄漏点位置误差控制在2%以... 针对实际检测环境中信号信噪比低,噪声影响时间延迟估计的精度的问题,提出广义互相关方法,并给出利用FFT快速求解算法。在输油管道泄漏检测中的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计算泄漏信号到达管道2端的时间差,计算泄漏点位置误差控制在2%以内,改善了相关运算的时延估计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泄漏检测 时延估计 广义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道频域模型及OFDM技术的超分辨率时延估计算法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晶 裴亮 +1 位作者 曹茂永 郁道银 《传感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733-736,共4页
就非自由空间电磁波测距这一课题,给出了信道的参数化频域模型,提出了互相关MUSIC超分辨率时延估计(TDE)算法,进一步结合先进的OFDM技术提出了基于信道频域响应及OFDM技术的互相关MUSIC算法,利用OFDM这一特殊的调制解调技术方便可靠的... 就非自由空间电磁波测距这一课题,给出了信道的参数化频域模型,提出了互相关MUSIC超分辨率时延估计(TDE)算法,进一步结合先进的OFDM技术提出了基于信道频域响应及OFDM技术的互相关MUSIC算法,利用OFDM这一特殊的调制解调技术方便可靠的获得了信道的频域响应。对该算法的时延估计性能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在[SNR]=0dB、[BW]=20MHz条件下可实现精确的TDE,对应的测距误差不大于30cm,充分体现了算法的超分辨率特性及抗噪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波测距 时延估计 多径效应 超分辨率 OFD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延估计的空间机器人无模型姿态解耦控制 被引量:7
12
作者 张鑫 刘金国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150-1161,共12页
针对空间机器人的基—臂姿态耦合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时延估计(TDE)的无模型解耦控制方法,以实现机械臂与基体的协调运动。首先,采用复合刚体动力学建模方法建立系统动力学模型。然后,分析动力学耦合特性,从多输入多输出(MIMO)角度出发,... 针对空间机器人的基—臂姿态耦合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时延估计(TDE)的无模型解耦控制方法,以实现机械臂与基体的协调运动。首先,采用复合刚体动力学建模方法建立系统动力学模型。然后,分析动力学耦合特性,从多输入多输出(MIMO)角度出发,设计基于时延估计的无模型解耦控制器,实现机械臂关节轨迹精准跟踪与基体姿态稳定控制。最后,采用数值仿真方式,对比经典的基于模型解耦控制方法,即计算力矩控制(CTC),结果表明基于时延估计的无模型控制方法不仅效率更高,且解耦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机器人 基—臂姿态耦合 时延估计(tde) 复合刚体动力学建模方法 无模型解耦控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频差存在时广义相关时延估计方法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江 杨景曙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12-114,共3页
研究了两个接收站输出信号的频率有差异时的时延估计问题并针对广义相关时延估计提出了改进方法。首先理论推导了频率差异是如何影响广义相关时延估计的,接着应用频域相关函数对频差做准确估计和补偿,最后给出了频差补偿后的广义相关时... 研究了两个接收站输出信号的频率有差异时的时延估计问题并针对广义相关时延估计提出了改进方法。首先理论推导了频率差异是如何影响广义相关时延估计的,接着应用频域相关函数对频差做准确估计和补偿,最后给出了频差补偿后的广义相关时延估计方法。以四种常用通信信号为例,仿真验证了不同信噪比下提出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差 广义相关 时延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DOA中几种时延估计算法的比较 被引量:9
14
作者 王毅 吴长奇 胡双喜 《无线电通信技术》 2008年第1期52-55,共4页
在现有的传声器阵列声源定位方法中,基于声达时间差(TDOA)估计定位法计算量较小,定位精度较高,同时也易于实现实时系统,是目前声源定位法中常用的方法。采用该方法最重要的就是进行时间延迟估计(TDE),其精确性直接影响到定位的准确与否... 在现有的传声器阵列声源定位方法中,基于声达时间差(TDOA)估计定位法计算量较小,定位精度较高,同时也易于实现实时系统,是目前声源定位法中常用的方法。采用该方法最重要的就是进行时间延迟估计(TDE),其精确性直接影响到定位的准确与否。概括了基于传声器阵列的声达时间差(TDOA)估计定位法中几种时间延迟估计的算法,给出了部分算法的仿真结果,分析了每种算法中存在的优缺点并同时指出了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达时间差(TDOA) 时延估计(tde) 传声器阵列 声源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噪声下基于自适应特征值分解的时延估计新方法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文红 邱天爽 唐洪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905-909,共5页
依据分数低阶统计量理论和噪声特征,提出一种鲁棒性自适应特征值分解(RAED)时延估计方法,扩展了自适应特征值分解(AED)时延估计方法的使用环境.该算法在脉冲噪声环境下,组合两个接收信号,使其共变矩阵最小特征值对应的特征向量为信道的... 依据分数低阶统计量理论和噪声特征,提出一种鲁棒性自适应特征值分解(RAED)时延估计方法,扩展了自适应特征值分解(AED)时延估计方法的使用环境.该算法在脉冲噪声环境下,组合两个接收信号,使其共变矩阵最小特征值对应的特征向量为信道的估计,并基于广义归一化最小平均p范数(广义NLM P)方法自适应得到该特征向量,从而获得时延估计.计算机仿真表明该方法在脉冲噪声环境下具有较好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延估计 a稳定分布 分数低阶矩 共变矩阵 特征值分解 广义归一化最小平均p范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正交频分复用系统多径时延估计模型与算法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亚军 彭建华 +1 位作者 黄开枝 罗文宇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372-1377,1383,共7页
针对正交频分复用(OFDM)系统的时延(the time of arrival,TOA)估计未充分利用OFDM信号的时频特性及其精度较低的问题,根据OFDM信号的时频特性提出一种基于频域相偏的多径时延估计模型(Multipath Delay Estimation Based on Frequency Do... 针对正交频分复用(OFDM)系统的时延(the time of arrival,TOA)估计未充分利用OFDM信号的时频特性及其精度较低的问题,根据OFDM信号的时频特性提出一种基于频域相偏的多径时延估计模型(Multipath Delay Estimation Based on Frequency Domain Phase-offset,FDP-MDE).并在此基础上,结合LTE(Long Term Evolution)系统的实际特点提出一种分组联合时延估计算法(Grouped Joint Time Delay Estimation,GJ-TDE).该算法首先将OFDM系统的时域接收信号转换为频域信号,然后对频域信号采样分成多组低维的接收数据矩阵并利用各采样数据矩阵组分级估计时延,最后取各时延估计值的平均作为定位时延值.仿真结果表明:在信噪比(SNR)为0dB、采样间隔为8的条件下,GJ-TDE算法的均方根误差(RMSE)比基于时域同步的Mensing算法降低了5.503 4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频分复用系统 到达时延估计 分组联合时延估计 采样间隔 均方根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窄带恒包络信号存在相差的时延估计新方法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江 李春生 熊秋犇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37-140,共4页
在时差定位应用中,两部侦收天线传输给接收机的是射频信号,频率较高,接收机需要将其下变频到某一中频,在中频采样后,送给时延估计器进行时延估计,以确定辐射源位置。在研究中发现,应用同一本振信号对两路存在相对时差的窄带恒包络信号... 在时差定位应用中,两部侦收天线传输给接收机的是射频信号,频率较高,接收机需要将其下变频到某一中频,在中频采样后,送给时延估计器进行时延估计,以确定辐射源位置。在研究中发现,应用同一本振信号对两路存在相对时差的窄带恒包络信号进行下变频时,会引入新的相差,这个新的相差会导致时延估计值错误。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补偿此相差的时延估计方法,计算机仿真验证了新方法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窄带 恒包络 相差 时延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互TK能量算子的到达时间差估计 被引量:2
18
作者 陈奎 徐钊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4期84-86,共3页
借鉴TK算子的优点,提出一种基于互TK能量算子的信号到达时间差(TDOA)的估计方法。该方法通过相似度的峰值可以直接获得一个统计独立的TDOA估计。采用超宽带信号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适用于无线定位中TDOA参数的估计,性能优于互... 借鉴TK算子的优点,提出一种基于互TK能量算子的信号到达时间差(TDOA)的估计方法。该方法通过相似度的峰值可以直接获得一个统计独立的TDOA估计。采用超宽带信号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适用于无线定位中TDOA参数的估计,性能优于互相关估计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TK能量算子 时延估计 到达时间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号变频引入相差后的时延估计方法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志刚 杨景曙 王江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44-146,共3页
分析了用同一本振对两路存在相对时差的信号进行变频时引入新的相差的原因,提出了一种新的相位补偿时延估计算法,与传统的存在相差的时延估计方法相比,新方法将传统的对相差和时差的二维搜索改进为单纯对时差的一维搜索,大大地提高了运... 分析了用同一本振对两路存在相对时差的信号进行变频时引入新的相差的原因,提出了一种新的相位补偿时延估计算法,与传统的存在相差的时延估计方法相比,新方法将传统的对相差和时差的二维搜索改进为单纯对时差的一维搜索,大大地提高了运行效率,巧妙地解决了变频引入相差条件下的时延估计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延估计 相差 变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过零点的时延测量方法 被引量:1
20
作者 赵慎 周超 乔纯捷 《数据采集与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98-303,共6页
研究了一种基于过零点的时延测量方法,在建立过零点搜索模型的基础上推导得出时延测量的测量结果表达式;定量分析了高斯白噪声条件下过零点时延测量的测量精度,得到测量误差的理论表达式。仿真与实验表明,过零点时延测量精度与信号频率... 研究了一种基于过零点的时延测量方法,在建立过零点搜索模型的基础上推导得出时延测量的测量结果表达式;定量分析了高斯白噪声条件下过零点时延测量的测量精度,得到测量误差的理论表达式。仿真与实验表明,过零点时延测量精度与信号频率、过零点数目、信噪比密切相关,当信噪比较高时,其测量精度与经典FFT法相当,而优势在于过零点时延测量的算法简单、计算量小,适用于对实时性要求较高的测量场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延测量 过零点 均方误差 计算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