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0篇文章
< 1 2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inite difference time domain method forward simulation of complex geoelectricity ground penetrating radar model 被引量:5
1
作者 戴前伟 冯德山 何继善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EI 2005年第4期478-482,共5页
The ground penetrating radar(GPR) forward simulation all aims at the singular and regular models, such as sandwich model, round cavity, square cavity, and so on, which are comparably simple. But as to the forward of c... The ground penetrating radar(GPR) forward simulation all aims at the singular and regular models, such as sandwich model, round cavity, square cavity, and so on, which are comparably simple. But as to the forward of curl interface underground or “v” figure complex model, it is difficult to realize. So it is important to forward the complex geoelectricity model. This paper takes two Maxwell’s vorticity equations as departure point, makes use of the principles of Yee’s space grid model theory and the basic principle finite difference time domain method, and deduces a GPR forward system of equation of two dimensional spaces. The Mur super absorbed boundary condition is adopted to solve the super strong reflection on the interceptive boundary when there is the forward simulation. And a self-made program is used to process forward simulation to two typical geoelectricity mode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ound penetrating radar finite difference time domain method forward simulation ideal frequency dispersion relationshi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5GDHC系统的电-热双向耦合建模仿真与准稳态分析
2
作者 张瑞腾 李凌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8-157,共10页
以5GDHC系统为基础,深度双向耦合电力网络,构建了具有复杂新特性的新型电-热双向耦合网络仿真模型。考虑到新型互联网络耦合节点以及耦合方式的改变可能引发运行阶段的安全性问题,引入多时间尺度分析方法,划分电-热网络准稳态阶段,通过... 以5GDHC系统为基础,深度双向耦合电力网络,构建了具有复杂新特性的新型电-热双向耦合网络仿真模型。考虑到新型互联网络耦合节点以及耦合方式的改变可能引发运行阶段的安全性问题,引入多时间尺度分析方法,划分电-热网络准稳态阶段,通过添加扰动探讨5GDHC系统与电力网络在不同准稳态阶段的相互作用机制,并分析其与传统电-热网络在交互行为上的差异性。最后,通过某区域12节点配电网、26节点供热网的综合能源系统验证模型以及准稳态分析的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时域内网络冷热互补功率可达到13.5 MW,低温运行下的热损耗仅占网络供热量的1.3%,而反映网络水力特性的水力交汇点数量最大增至5个;准稳态分析则揭示了在电负荷开断状态下相比于传统电-热网络,新型电-热网络的水力变化更加显著,达到了5.7 kg/s,而热力变化相对平缓,仅为0.054℃,此外,扰动并不会对建筑的室内温度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能源系统 双向耦合 5GDHC系统 时域仿真 准稳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开关结电容的高频谐振型DC-DC变换器实时仿真建模方法研究
3
作者 孙宗辉 郭希铮 +2 位作者 王诗楠 王玉乐 游小杰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3973-3983,I0034,共12页
开关结电容在高频谐振型DC-DC变换器开关暂态实现过程中起主要作用,但在二值电阻模型中增加结电容将导致仿真步长与计算量大幅增加。为此,该文提出一种考虑开关结电容的实时仿真建模方法。首先,通过建立等效的状态方程,将变换器模型分... 开关结电容在高频谐振型DC-DC变换器开关暂态实现过程中起主要作用,但在二值电阻模型中增加结电容将导致仿真步长与计算量大幅增加。为此,该文提出一种考虑开关结电容的实时仿真建模方法。首先,通过建立等效的状态方程,将变换器模型分割为系统级模型与器件级模型从而减小模型矩阵的乘法运算量。其次,采用双时钟域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实现方案优化时序路径。最后,在FPGA上实现250kHz开关频率的全桥型LLC谐振变换器实时仿真建模,系统级模型仿真步长为50ns,器件级模型仿真步长可低至10ns,验证所提方法在开关暂态快速仿真中的实用性。由FPGA资源利用率及实验对比结果所知,所提建模方法可以实现较低的FPGA资源消耗并具有较高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关结电容 高频谐振型DC-DC变换器 二值电阻模型 实时仿真 双时钟域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模型混合驱动的电力系统机电暂态快速仿真方法 被引量:4
4
作者 王鑫 杨珂 +3 位作者 黄文琦 马云飞 耿光超 江全元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955-2964,I0002,共11页
数据驱动建模方法改变了发电机传统的建模范式,导致传统的机电暂态时域仿真方法无法直接应用于新范式下的电力系统。为此,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数据-模型混合驱动的机电暂态时域仿真(data and physics driven time domain simulation,DPD-T... 数据驱动建模方法改变了发电机传统的建模范式,导致传统的机电暂态时域仿真方法无法直接应用于新范式下的电力系统。为此,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数据-模型混合驱动的机电暂态时域仿真(data and physics driven time domain simulation,DPD-TDS)算法。算法中发电机状态变量与节点注入电流通过数据驱动模型推理计算,并通过网络方程完成节点电压计算,两者交替求解完成仿真。算法提出一种混合驱动范式下的网络代数方程组预处理方法,用以改善仿真的收敛性;算法设计一种中央处理器单元-神经网络处理器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neural network processing unit,CPU-NPU)异构计算框架以加速仿真,CPU进行机理模型的微分代数方程求解;NPU作协处理器完成数据驱动模型的前向推理。最后在IEEE-39和Polish-2383系统中将部分或全部发电机替换为数据驱动模型进行验证,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仿真算法收敛性好,计算速度快,结果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电暂态 时域仿真 数据-模型混合驱动 收敛性 CPU-NPU异构运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域间断伽辽金-粒子模拟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陈再高 齐红新 +1 位作者 李炎培 任泽平 《电波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18-826,共9页
时域间断伽辽金-粒子模拟(discontinuous Galerkin time-domain particle-in-cell,DGTD-PIC)方法采用非结构网格能准确描述复杂结构,采用高阶基函数进一步提高了计算的精度,同时避免了求解大型逆矩阵,在等离子体和高功率电磁学相关数值... 时域间断伽辽金-粒子模拟(discontinuous Galerkin time-domain particle-in-cell,DGTD-PIC)方法采用非结构网格能准确描述复杂结构,采用高阶基函数进一步提高了计算的精度,同时避免了求解大型逆矩阵,在等离子体和高功率电磁学相关数值模拟方面具有广泛的用途。近年来国内外报道了大量DGTD-PIC方面的研究工作,该方法在核心关键技术方面已取得了许多突破性进展。为促进DGTD-PIC方法的发展及应用,本文对该方法在修正势的DGTD电磁场计算方法、复频移完全匹配层边界、非结构网格中带电粒子定位与电荷和电流分配等关键技术方面所取得的研究成果进行了详细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模拟 时域间断伽辽金(DGTD)方法 有限元方法 全电磁粒子模拟算法 真空电子器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tlab/Simulink的随机路面建模与不平度仿真 被引量:126
6
作者 陈杰平 陈无畏 +1 位作者 祝辉 朱茂飞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1-15,共5页
在分析路面空间频率功率谱密度、时间频率功率谱密度与方差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建立了路面随机信号生成模型,在不同车速情况下进行了仿真,生成了B和C级随机路面时间激励信号。利用功率谱密度和方差分析,对所建立模型的仿真结果与路面分级... 在分析路面空间频率功率谱密度、时间频率功率谱密度与方差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建立了路面随机信号生成模型,在不同车速情况下进行了仿真,生成了B和C级随机路面时间激励信号。利用功率谱密度和方差分析,对所建立模型的仿真结果与路面分级标准进行比较,证明所建模型产生的随机信号功率谱和方差值与国家规定的路面等级标准一致,结果准确,可以为车辆控制研究提供可靠的激励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面不平度 随机激励 功率谱密度 时域模型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lbert-Huang变换方法在谐波和电压闪变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77
7
作者 李天云 赵妍 +1 位作者 韩永强 赵健波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73-77,共5页
将一种新的非平稳信号处理方法,即HHT(Hilbert-HuangTransform)方法用于检测与时频分析典型的电能质量扰动信号,如谐波、电压闪变与波动信号。该方法由经验模态分解法(EMD)及Hilbert变换两部分组成,先用EMD提取信号的固有模态函数(IMF)... 将一种新的非平稳信号处理方法,即HHT(Hilbert-HuangTransform)方法用于检测与时频分析典型的电能质量扰动信号,如谐波、电压闪变与波动信号。该方法由经验模态分解法(EMD)及Hilbert变换两部分组成,先用EMD提取信号的固有模态函数(IMF)分量,再对IMF作Hilbert变换求瞬时频率和幅值。该方法可以从时域和频域两方面同时对信号进行分析,能够准确检测出突变、非平稳谐波和电压闪变信号的时间、频率和幅值信息。仿真分析结果表明了该方法检测非平稳电能质量扰动信号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压闪变 谐波 电能质量扰动 幅值 EMD 分量 时域 信号 HILBERT变换 HILBERT-HUANG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lbert-Huang变换的自适应频率多分辨分析研究 被引量:35
8
作者 盖强 张海勇 徐晓刚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563-566,共4页
Hilbert -Huang变换方法能自适应地提取非平稳数据的局部均值曲线 ,将复杂的叠加信号分解成有限数量的、且有物理意义的内蕴模式分量函数 ,从而得到有意义的瞬时频率和希尔伯特时频谱 .它是一种局域波分析方法 .其特点是比小波分析有更... Hilbert -Huang变换方法能自适应地提取非平稳数据的局部均值曲线 ,将复杂的叠加信号分解成有限数量的、且有物理意义的内蕴模式分量函数 ,从而得到有意义的瞬时频率和希尔伯特时频谱 .它是一种局域波分析方法 .其特点是比小波分析有更高的时频分辨率 ,没有Wigner- Ville分布的交叉项 ,特别适合分析非平稳数据 .本文根据Hilbert- Huang变换的原理 ,推导出内蕴模式函数的递推表达式 ,给出了希尔伯特谱的最高频率分辨率 ,首次提出了一种新的的自适应频率多分辨分析原理和方法 ,从而完善了局域波分析的理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多分辨分析 HILBERT-HUANG变换 局域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斯谱函数及其时-频局域化特征 被引量:5
9
作者 袁晓 虞厥邦 +1 位作者 陈向东 杨家德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80-83,共4页
首先在频域定义第一类、第二类超高斯谱函数并推导出其时域解析表达式 ,然后引用时间算子和频率算子分析两类超高斯谱函数的时间局域化、频域局域化和时 频局域化特征 .研究结果表明 :时间算子和频率算子对于时 频分析是两个很有用的... 首先在频域定义第一类、第二类超高斯谱函数并推导出其时域解析表达式 ,然后引用时间算子和频率算子分析两类超高斯谱函数的时间局域化、频域局域化和时 频局域化特征 .研究结果表明 :时间算子和频率算子对于时 频分析是两个很有用的数学工具 ;超高斯谱函数的基本性质十分有利于构造规范正交尺度和子波 ;超高斯谱函数的带宽主要取决于形状因子 ,时宽主要取决于超高斯谱的阶数 ,而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斯谱函数 时间算子 频率算子 -频局域化 信号分析 信号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辆-人体系统振动时域模拟及悬架非线性分析 被引量:9
10
作者 王岩松 何辉 耿艾莉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36-39,112,共5页
建立了整车-人体振动系统十二个自由度非线性动力学模型,通过对钢板弹簧和减振器的非线性特性的离散化,在四轮相关随机路面激励的条件下,采用分步线性化法对整车-人体的振动进行了时域模拟。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所采用的非线性模型分步线... 建立了整车-人体振动系统十二个自由度非线性动力学模型,通过对钢板弹簧和减振器的非线性特性的离散化,在四轮相关随机路面激励的条件下,采用分步线性化法对整车-人体的振动进行了时域模拟。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所采用的非线性模型分步线性化算法较传统线性模拟方法更精确,更可靠。还分析了悬架非线性因素对车辆振动的影响,得到了一些有价值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人体系统 时域模拟 悬架 非线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维并行全电磁粒子模拟软件UNIPIC-3D 被引量:6
11
作者 陈再高 王建国 +6 位作者 张殿辉 王玥 刘纯亮 李永东 王洪广 乔海亮 袁媛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2103-2110,共8页
介绍了自行研制的3维并行全电磁粒子模拟软件UNIPIC-3D。在该软件中,电磁场量用二阶精度的时域有限差分方法迭代,粒子用相对论牛顿-洛仑兹力方程推进。该软件拥有复杂器件的几何建模和网格自动剖分的功能,具有模拟相对论返波管、虚阴极... 介绍了自行研制的3维并行全电磁粒子模拟软件UNIPIC-3D。在该软件中,电磁场量用二阶精度的时域有限差分方法迭代,粒子用相对论牛顿-洛仑兹力方程推进。该软件拥有复杂器件的几何建模和网格自动剖分的功能,具有模拟相对论返波管、虚阴极振荡器、磁绝缘线振荡器等高功率微波器件的能力。且该软件具有强大的后处理功能,可以显示电场、磁场、电流、电压、功率、频谱、粒子相空间等。在高性能并行计算机上对软件的并行效率进行了测试。通过与2.5维UNIPIC软件的结果进行比较,验证了UNIPIC-3D软件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行计算 粒子模拟 高功率微波 时域有限差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轨道随机不平顺的谱表示-随机函数模拟及应用 被引量:10
12
作者 刘付山 曾志平 王卫东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21-127,共7页
以轨道随机不平顺时域样本数值模拟方法为研究对象,采用谱表示-随机函数法分别由2个随机变量模拟生成轨道高低、水平、方向、轨距不平顺,并利用基于广义概率密度演化理论的非线性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随机分析模型,进行耦合动力系统随机... 以轨道随机不平顺时域样本数值模拟方法为研究对象,采用谱表示-随机函数法分别由2个随机变量模拟生成轨道高低、水平、方向、轨距不平顺,并利用基于广义概率密度演化理论的非线性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随机分析模型,进行耦合动力系统随机振动分析。结果表明:利用谱表示-随机函数法模拟所得轨道不平顺时域样本集的均值、标准差、轨道谱、各频点谱概率分布均与原轨道谱一致;与三角级数法、傅里叶逆变化法相比,模拟生成轨道不平顺幅值范围误差在5.51%以内;该方法减少了模拟轨道不平顺时域样本所需的随机变量数,提高了基于概率密度演化理论的非线性车辆-轨道耦合系统随机振动计算效率,为随机振动分析中轨道随机不平顺模拟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不平顺 时域模拟 谱表述-随机函数法 随机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跨介质的空中-水下激光致声探测技术研究 被引量:11
13
作者 李鹏 赵扬 +3 位作者 周志权 张鹏辉 白雪 马健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5-63,共9页
跨空水介质间的探测技术是世界主要海洋国家的热点研究问题。为研究空中平台与水下的激光致声探测技术,文中在光击穿机制下采用纳秒脉冲激光与水听器之间的光声信号转换来进行空-水跨介质探测模拟实验研究及验证工作。搭建了激光致声空... 跨空水介质间的探测技术是世界主要海洋国家的热点研究问题。为研究空中平台与水下的激光致声探测技术,文中在光击穿机制下采用纳秒脉冲激光与水听器之间的光声信号转换来进行空-水跨介质探测模拟实验研究及验证工作。搭建了激光致声空气-水下实验测试系统,采集了激光声扫描探测数据,对典型实验数据在时域内进行分析得出了激光激励声波的传播特性,根据时间互易原理实现了水下激光声信号的三维探测成像。利用有限元法进行激光在水下激发声波及传播的数值仿真,据此对实验进行了验证。此外,从仿真中发现通过提高脉冲能量至2.8×1010 W/cm2所激励的声波在传播400 m后仍能观测出明显的信号,信噪比约为11.3 dB,证明了百米级传输及探测的可能性。此研究结果为采用激光致声技术进行跨空-水介质探测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致声 三维成像 时域分析 有限元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力机塔架-叶片耦合模型风致响应时域分析 被引量:15
14
作者 柯世堂 曹九发 +1 位作者 王珑 王同光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7-93,共7页
基于风力机塔架-叶片耦合模型,采用改进的叶素-动量理论模拟了考虑平稳风修正、叶片旋转效应和空间相干性的风力机气动载荷,并基于有限元方法对该耦合模型进行了动力特性分析和风致响应时域计算.基于目标响应时程探讨了风力机塔架-叶片... 基于风力机塔架-叶片耦合模型,采用改进的叶素-动量理论模拟了考虑平稳风修正、叶片旋转效应和空间相干性的风力机气动载荷,并基于有限元方法对该耦合模型进行了动力特性分析和风致响应时域计算.基于目标响应时程探讨了风力机塔架-叶片耦合系统在随机风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响应特性,并与不考虑叶片影响的风力机塔架风致响应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在进行风力机的抗风设计时,应该考虑塔架-叶片的耦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机塔架-叶片耦合模型 风场模拟 风致响应 时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新的差分结构的时-空域高阶有限差分波动方程数值模拟方法 被引量:10
15
作者 张保庆 周辉 +1 位作者 陈汉明 盛善波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804-1814,共11页
传统的高阶有限差分波动方程数值模拟方法采用高阶差分算子近似空间偏导数,能有效抑制空间频散.然而,传统的有限差分法仅采用二阶差分算子近似时间偏导数,这使得地震波场沿时间外推的精度较低.当采用较大的时间采样间隔,传统的有限差分... 传统的高阶有限差分波动方程数值模拟方法采用高阶差分算子近似空间偏导数,能有效抑制空间频散.然而,传统的有限差分法仅采用二阶差分算子近似时间偏导数,这使得地震波场沿时间外推的精度较低.当采用较大的时间采样间隔,传统的有限差分法模拟波场会出现明显的时间频散,甚至不稳定.本文基于新的差分结构和中心网格剖分,发展了一种空间任意偶数阶精度、时间四阶和六阶精度的时空域有限差分方法.基于对离散后的频散关系进行泰勒展开,本文推导了时空域高阶有限差分算子的差分系数.相速度分析表明时间四阶、六阶精度的差分方法能显著地减小传统时间二阶精度差分方法的时间频散.在相同的精度下与传统差分法比较,本文发展的时间四阶、六阶有限差分方法的计算效率比传统方法高.均匀和非匀均介质中的波场数值模拟实验进一步证实本文研究的时空高阶有限差分方法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动方程 时空域 高阶有限差分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地激光大气湍流传输的时域特性模拟 被引量:2
16
作者 向劲松 李晓双 +1 位作者 陈绍娟 吴金勇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87-490,共4页
首先采用多相位屏的方法对大气湍流进行模拟,接着采用基于协方差的插值方法产生足够长的湍流相位屏,以模拟大气湍流随时间的变化。在下行链路地面接收天线直径和上行高斯光束直径分别不同的情况下,数值模拟光强度随时间的变化,并对接收... 首先采用多相位屏的方法对大气湍流进行模拟,接着采用基于协方差的插值方法产生足够长的湍流相位屏,以模拟大气湍流随时间的变化。在下行链路地面接收天线直径和上行高斯光束直径分别不同的情况下,数值模拟光强度随时间的变化,并对接收到的光强度信号分别进行时域和频域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湍流 多相位屏 时域特性 数值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源接入配电网动态等值的时域Kron物理推广模型
17
作者 罗佳奕 韩蓓 +3 位作者 汪可友 彭林 何志敏 欧朱建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5504-5515,I0015,共13页
Kron化简是等值建模中经典的网络拓扑化简方式,常用于稳态等值建模。经典Kron化简仅适用于工频正弦波激励下的稳态网络,难以精确拟合动态及暂态过程。动态推广理论时域Kron化简虽具有更高动态拟合精度,但存在无法映射得到物理模型的缺... Kron化简是等值建模中经典的网络拓扑化简方式,常用于稳态等值建模。经典Kron化简仅适用于工频正弦波激励下的稳态网络,难以精确拟合动态及暂态过程。动态推广理论时域Kron化简虽具有更高动态拟合精度,但存在无法映射得到物理模型的缺点。针对时域Kron化简这一问题展开研究,发现通过高斯消去法获取化简零空间基向量,并在自由基赋值时每次仅给一个自由基赋值为1或-1,其余自由基赋值为0时,时域Kron化简能够映射明确物理模型,将该方法称为时域Kron物理推广。并对时域Kron物理推广模型的线路耦合特征、模型唯一性和化简效果进行分析。相较于时域Kron,所提物理推广模型具有直观物理意义,可适用于更广泛场景与仿真技术;相较于经典Kron,该模型具有更高的动态拟合精度和更简洁的化简拓扑形式。最后通过电磁暂态数值实验及Simulink仿真对上述方法进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ron化简 多源配电网 动态等值 时域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红外外腔可调谐窄线宽量子级联激光器设计
18
作者 贾涵 袁配 +6 位作者 张东亮 张诗雅 崔锦涛 杜舒豪 刘铭 成步文 郑军 《红外与激光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92-202,共11页
可调谐量子级联激光器(Quantum Cascade Laser,QCL)在自由空间光通信、光谱检测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然而针对分布式反馈QCL存在的掩埋光栅二次外延工艺繁琐、表面光栅耦合效果不佳,以及光栅耦合不利于器件集成化、微型化等问题,... 可调谐量子级联激光器(Quantum Cascade Laser,QCL)在自由空间光通信、光谱检测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然而针对分布式反馈QCL存在的掩埋光栅二次外延工艺繁琐、表面光栅耦合效果不佳,以及光栅耦合不利于器件集成化、微型化等问题,提出利用硅基锗集成波导与F-P腔QCL混合集成来实现波长可调谐和窄线宽输出的方案,对中心波长4.6μm的可调谐QCL的硅基集成外腔部分进行了设计优化。通过时域有限差分法仿真,系统地分析了微环谐振器半径、耦合长度和耦合间隔等结构参数对中心波长偏移和透射率的影响。研究表明,微环谐振器耦合间隔的减小会显著影响输出光谱透射率和耦合系数,而耦合长度的增加则会影响输出光谱透射率并使中心波长向长波方向移动。此外,分析了Sagnac环形反射镜的耦合间隔对耦合系数和反射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耦合间隔的减小会导致反射率的增加。最后通过改变波导材料有效折射率,仿真模拟了调谐性能。最终确定当自由光谱范围为20 nm、线宽为0.18 nm时的微环谐振器的半径为41.5μm,耦合长度为4μm,耦合间隔为0.15μm;反射率为0.7时的反射镜的耦合长度为60μm,耦合间隔为0.345μm,相关参数和研究结论为实际器件制备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级联激光器 可调谐 时域有限差分法仿真 微环谐振器 Sagnac环形反射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增量学习和知识约束的预想故障集最小极限切除时间快速估计
19
作者 兰宇田 姚伟 +3 位作者 杨雨昕 戴玉臣 严明辉 文劲宇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252-2264,I0016,共14页
不同预想故障下的最小极限切除时间(critical clearing time,CCT)是预防控制的重要评价指标。然而预想故障集中常常包含过多的非必要分析,导致基于二分法的CCT求解耗时显著。基于此,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增量学习和知识约束的预想故障集... 不同预想故障下的最小极限切除时间(critical clearing time,CCT)是预防控制的重要评价指标。然而预想故障集中常常包含过多的非必要分析,导致基于二分法的CCT求解耗时显著。基于此,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增量学习和知识约束的预想故障集最小极限切除时间快速估计框架;首先基于增量学习方法(incremental learning,IL),提出了“数据仿真■简化辅助模型训练→模型离线训练→模型在线应用”双向闭环模型训练思路,利用辅助模型知识简化CCT仿真求解次数;其次,提出了一种融入专家经验知识的CCT二分法求解方法,通过故障屏蔽和薄弱线路故障子集两个经验知识,优化了预想故障集中非必要分析的故障种类;最后,结合两种方法,将CCT辅助预测模型和电力系统经验知识融入到最小CCT求解过程中,从求解次数和故障种类两个维度减少不同电力系统运行状态在预想故障集下的仿真次数。以IEEE39节点系统和改进WECC179节点系统进行算例分析,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相比于传统二分法能减少86%和89.5%的仿真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防控制 预想故障集 极限切除时间 时域仿真 二分法 增量学习 知识约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C-DC变换器时变效应的建模与时频域仿真 被引量:1
20
作者 徐志宇 许维胜 +1 位作者 余有灵 吴启迪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728-732,737,共6页
定量研究DC-DC变换器的时变效应,建立小信号模型,首次将电流环时域响应表示为内部参数(变换器开关频率、稳态占空比)和外部参数(正弦激励的频率、幅值、相位)的显函数,且具有封闭形式。Matlab时域仿真及误差统计结果证明了该模型的精确... 定量研究DC-DC变换器的时变效应,建立小信号模型,首次将电流环时域响应表示为内部参数(变换器开关频率、稳态占空比)和外部参数(正弦激励的频率、幅值、相位)的显函数,且具有封闭形式。Matlab时域仿真及误差统计结果证明了该模型的精确性。据此进行傅立叶分析,解析简化与数值仿真相结合,求得响应频谱,探讨内、外部参数对其谐波分布和幅值的影响,揭示了时变效应的频域本质,其有效性得到PSpice电路仿真的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C-DC变换器 时变效应 时频域仿真 频谱 谐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