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基层医疗资源配置失配度测算及其时空演变分析
1
作者 李丽清 彭崟 +1 位作者 卢祖洵 袁岗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8期3495-3506,共12页
背景随着人口老龄化和慢性病患者比例的增加,人民群众对基层医疗资源的需求呈多样化、复杂化的态势。不同地区、不同人群对基层医疗资源的需求存在差异,部分地区面临基层医疗资源匮乏的问题,严重制约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覆盖率和质量,极... 背景随着人口老龄化和慢性病患者比例的增加,人民群众对基层医疗资源的需求呈多样化、复杂化的态势。不同地区、不同人群对基层医疗资源的需求存在差异,部分地区面临基层医疗资源匮乏的问题,严重制约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覆盖率和质量,极大影响居民的就医体验和健康状况。目的为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高质量发展,引入健康距离模型,分析2011—2021年我国基层医疗资源配置失配度的时空演变过程,为合理制订区域卫生规划、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方案、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推动医疗卫生服务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方法从卫生物力、人力、保障资源三个层面建立基层医疗资源失配度评价指标体系,从《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获取数据,采用双层规划模型和健康距离模型测算2011—2021年基层医疗资源配置失配度。结果2011—2021年我国基层医疗资源配置整体失配度有明显的下降趋势,但是区际、省际间失配度差异不断扩大。2011年东、中、西部地区失配度平均值分别为0.633、0.624、0.754,分别为中度失配、轻度匹配和重度失配。2021年东、中、西部地区失配度平均值分别为0.479、0.522、0.639,分别为中度匹配、轻度匹配和中度失配。结论尽管我国基层医疗资源配置的整体失配度呈下降趋势,但仍然存在明显的差异,医疗资源配置的不均衡性仍在加剧。为持续优化基层医疗配置,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高质量发展,提升我国医疗卫生体系的效能,需注重区域间资源配置的均衡性,因地制宜地制定差异化政策,以进一步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覆盖率和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生资源 资源配置 失配度 基层医疗资源配置 双层规划模型 时空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原城市群水生态空间演变时空特征及其驱动机制——基于时空立方体与可解释机器学习分析
2
作者 张轲 尹力 +2 位作者 赵浪 魏伟 薄立明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4697-4715,共19页
中原城市群是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空间载体,科学认知其水生态空间演变的时空特征及形成机制,对黄河下游地区水生态空间管制和国土空间规划具有重要支撑作用。采用时空立方体刻画2000—2023年长时序中原城市群水生态空间年际演... 中原城市群是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空间载体,科学认知其水生态空间演变的时空特征及形成机制,对黄河下游地区水生态空间管制和国土空间规划具有重要支撑作用。采用时空立方体刻画2000—2023年长时序中原城市群水生态空间年际演变动态及典型模式,从规模⁃位置2个维度综合分析空间结构转型特征,进而利用Mantel test矩阵分析水生态空间结构转型与驱动因素的相关性关系,在此基础上运用XGBoost模型和可解释机器学习VIVI⁃PDP框架从驱动因素重要程度、交互作用强度和非线性依赖关系分析演变机制。结果表明:①近23年中原城市群水生态空间增加805.53km^(2),增幅高达33.52%,整体呈现“上升—平稳—上升—平稳”的动态变化趋势,在稳定的基础上逐步提升;②“农业空间⁃水生态空间”的动态转换现象尤为显著,且在城市群的六大功能分区中差异明显,其中高效生态示范区的水生态空间转型最为活跃,核心发展区与跨区域协同发展区相对活跃,而转型创新发展区和承接产业转移区转换度较低;水生态空间动态转换的高⁃高聚类区,即水生态空间的转入和转出均较为频繁的区域,主要集中于水资源丰富的西部、南部与东部地区,低⁃低聚类区则多位于北部和中部地区,其水生态空间的转入和转出均较为有限;③自然地理基础与交通区位条件是中原城市群水生态空间动态转型过程中的主导因素,然而,在水生态空间向农业空间的转出和城镇空间向水生态空间的转入过程中,社会经济因素作用逐渐凸显,自然与人文因素的交织作用使得转型过程呈现出多重因素交织、区域差异显著的驱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生态空间 时序遥感 分异格局 驱动因素 水生态保护 中原城市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源数据的广西珍珠湾红树林遥感监测与分析
3
作者 李梅娜 田雨晴 +4 位作者 印萍 段晓勇 张嘉琳 李雪 张尧 《海洋地质前沿》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2-92,共11页
为了解广西珍珠湾红树林近30年来的时空演化,以Landsat TM/OLI卫星遥感影像为数据源,结合Sentinel-2卫星遥感影像,基于地物光谱特征,构建了决策树分类规则;通过基于缨帽变换的决策树分类方法,提取1995、2000、2005、2010、2015和2023年... 为了解广西珍珠湾红树林近30年来的时空演化,以Landsat TM/OLI卫星遥感影像为数据源,结合Sentinel-2卫星遥感影像,基于地物光谱特征,构建了决策树分类规则;通过基于缨帽变换的决策树分类方法,提取1995、2000、2005、2010、2015和2023年红树林空间分布信息,计算动态度与景观格局指数,对研究区1995—2023年的红树林时空演化进行了动态分析。结果表明:近30年来,珍珠湾红树林在面积构成、空间位置等方面变化显著,整体呈现先减少后增多的趋势。其中,动态度最高的时期为2005—2010年,红树林面积增加了127.3 hm^(2),动态度为3.59%;景观格局指数计算表明,破碎度和景观分异程度总体上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聚合度比较稳定;红树林空间演化特征与降水、气温、泥沙沉积、虫害等自然因素相关,与围塘养殖等人类活动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树林 遥感监测 时空演化 景观格局指数 驱动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84–2023年苏州高新区景观格局演变及景观生态风险评估 被引量:1
4
作者 徐曦 钱静 印玉琴 《园林》 2025年第1期93-100,共8页
以苏州高新区为研究对象,通过解译Landsat系列遥感影像建立研究区土地利用数据,分析1984–2023年研究区景观格局演变过程,并构建50 m×50 m的风险小区,利用景观格局指数法对其景观生态风险进行评估。结果表明:近40年间苏州高新区景... 以苏州高新区为研究对象,通过解译Landsat系列遥感影像建立研究区土地利用数据,分析1984–2023年研究区景观格局演变过程,并构建50 m×50 m的风险小区,利用景观格局指数法对其景观生态风险进行评估。结果表明:近40年间苏州高新区景观格局发生了显著变化,主要表现为耕地向建设用地的转变和建设用地自东南向西北、从伴山到临湖的阶梯扩张,而水网格局和水域面积保持稳定,禁开禁采之后城市山林面积也在稳定恢复提高。在这一过程中,研究区平均景观生态风险值呈现出“提升—下降—回升”的趋势,不同时期景观格局的异质性使得景观生态风险分布差异明显,较大影响区域高值区景观生态风险的因素在这一过程中也发生转变,自发城镇化发展阶段高值区主导因素为景观脆弱度,快速城镇化发展阶段主导因素为景观破碎化,区域优化及高质量发展阶段主导因素为景观优势度。了解苏州高新区生态变化过程,识别提取长期处于高值风险的生态薄弱区,并基于研究结果提出区域发展建议,以期推动苏州高新区可持续发展,并为理解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生态环境变化提供实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州高新区 土地利用 景观格局演变 生态风险评估 时空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粮食生态效率:水平测度、时空格局演变与影响因素 被引量:3
5
作者 王帅 王亚静 +2 位作者 方正 吕昊泉 刘璐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06-716,共11页
为揭示中国粮食生产生态效率水平及变化特征,基于超效率SBM模型对30个省份2000—2021年粮食生态效率进行估算,通过非参数核密度分析揭示其演进特征,进而通过固定效应模型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从粮食生态效率水平来看,2000—2021年... 为揭示中国粮食生产生态效率水平及变化特征,基于超效率SBM模型对30个省份2000—2021年粮食生态效率进行估算,通过非参数核密度分析揭示其演进特征,进而通过固定效应模型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从粮食生态效率水平来看,2000—2021年中国粮食生态效率由0.662上升至0.787,年平均增长0.827%。主产区和产销平衡区粮食生态效率的变动趋势与全国层面相近,主销区则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从时空格局演变来看,中国粮食生态效率长期存在高-高集聚、低-低集聚的两极分化现象,且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向较高水平一侧集聚,呈现出北方高于南方、粮食主产区高于粮食非主产区的特征;在各影响因素中,人均GDP、粮食经营规模的影响显著为正,化肥施用强度、农业机械强度和自然灾害的影响显著为负。研究表明,中国粮食生态效率总体水平仍较低且区域差距较大,多数省份未达到效率前沿面,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生产 粮食生态效率 时空格局 非参数核密度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农业水资源安全与粮食安全耦合协调时空特征及障碍因子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高鸿铭 樊帆 《湖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7期176-184,共9页
基于2008—2022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CRITIC权重、耦合协调度、莫兰指数、障碍度模型分析中国31省域农业水资源安全和粮食安全。结果表明,农业水资源安全水平较高、波伏较大。粮食安全总体水平不高,2008—2016年提升较大,2017—2022年提... 基于2008—2022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CRITIC权重、耦合协调度、莫兰指数、障碍度模型分析中国31省域农业水资源安全和粮食安全。结果表明,农业水资源安全水平较高、波伏较大。粮食安全总体水平不高,2008—2016年提升较大,2017—2022年提升小,两者都呈上升态势。空间格局不均衡,农业水资源安全呈现东部、中部>全国>西部、东北的空间特点,粮食安全呈现东北>中部>东部>全国>西部的总体形势。农业水资源安全和粮食安全总体上处于高水平耦合,各省域农业水资源安全和粮食安全协调水平在稳步上升,但耦合水平发展不均衡,呈现中部最高,东部、东北、全国接近,西部最低的基本局面。中国农业水资源安全与粮食安全的耦合协调度在空间上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相关性。多数省域都分布在高-高、低-低象限,大部分省域耦合协调度呈现正向空间相关特征。不同地区农业水资源安全和粮食安全受当地条件差异性影响而受限不一致,工业用水总量、人均水资源拥有量是农业水资源安全的主要共性障碍;道路密度、粮食作物播种面积、货运承载力是粮食安全的主要共性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水资源安全 粮食安全 耦合协调 时空格局 障碍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景观破碎化时空演变特征及其驱动力研究——以株洲市为例
7
作者 史新泽 黄丽媛 刘珍 《现代农业研究》 2024年第5期121-124,共4页
科学评估农业景观破碎化程度是实现农业生态安全的基础,也是制定有效生态保护与恢复策略、优化农业生产布局的前提条件。本研究以湖南省株洲市为研究对象,探讨了2000—2020年间农业景观演变及其破碎化的时空特征,并运用地理探测器揭示... 科学评估农业景观破碎化程度是实现农业生态安全的基础,也是制定有效生态保护与恢复策略、优化农业生产布局的前提条件。本研究以湖南省株洲市为研究对象,探讨了2000—2020年间农业景观演变及其破碎化的时空特征,并运用地理探测器揭示了其驱动机制。研究发现:株洲市农业景观经历了明显的时空演变,耕地面积减少、林地增加,主要受退耕还林政策等影响;农业景观破碎化程度先升高后降低,总体呈现先提高后减小的趋势;人口密度、GDP密度和路网密度对破碎化程度具有较高的解释力,其中人口密度与GDP密度的交互作用影响最显著。本研究为农业景观保护和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本研究为农业景观保护和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有助于实现景观的可持续发展和空间连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景观格局 景观破碎化 时空演变 驱动力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通经济带的基础理论及其生命周期模式研究 被引量:93
8
作者 韩增林 杨荫凯 +1 位作者 张文尝 尤飞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95-300,共6页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 ,区域经济系统的空间演化与交通运输线的联系日益密切 ,一种依托交通干线不断集散、融合人口、产业、城镇、物流、能流、信息流的线状空间地域综合体不断生长并迅速发展 ,我们将这种独特的空间地域综合体称为交通经济...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 ,区域经济系统的空间演化与交通运输线的联系日益密切 ,一种依托交通干线不断集散、融合人口、产业、城镇、物流、能流、信息流的线状空间地域综合体不断生长并迅速发展 ,我们将这种独特的空间地域综合体称为交通经济带 (TrafficEconomicBelt)。本文系统阐述了交通经济带的基本概念、基本类型、基本性质 ,并创建性地提出了交通经济带的生命周期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经济带 类型 基础理论 生命周期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滇黔桂地区石炭系层序地层研究 被引量:32
9
作者 彭军 陈洪德 +6 位作者 田景春 覃建雄 侯中建 杨晓宁 寿建峰 沈安江 陈子炓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90-197,共8页
川滇黔桂地区石炭系地层发育 ,其地层划分对比清楚 ,沉积类型丰富 ,地表露头良好 ,是进行层序地层研究的理想场所。本文运用层序地层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 ,在详细的沉积学研究和精细的地层划分对比基础上 ,对川滇黔桂地区石炭系地层进行... 川滇黔桂地区石炭系地层发育 ,其地层划分对比清楚 ,沉积类型丰富 ,地表露头良好 ,是进行层序地层研究的理想场所。本文运用层序地层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 ,在详细的沉积学研究和精细的地层划分对比基础上 ,对川滇黔桂地区石炭系地层进行了精细的露头层序地层研究 ,详细阐述了层序建立和各种界面的露头标志 ,探讨了川滇黔桂地区石炭系地层的层序划分、层序区域对比。在此基础上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序地层 时空格架 石炭系 川滇黔桂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渗透油田油井见水规律分析 被引量:13
10
作者 郭粉转 席天德 +2 位作者 孟选刚 王静 唐明明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87-93,128,共7页
为了解决低渗透油田不规则面积注水井网中油井见水时间的计算及其影响因素的定量表征问题,将面积注采井网单元细分为一源一汇三角形最小计算单元,运用非达西渗流流管微元法得到不同面积注采井网类型条件下的生产井见水时间计算通式.以... 为了解决低渗透油田不规则面积注水井网中油井见水时间的计算及其影响因素的定量表征问题,将面积注采井网单元细分为一源一汇三角形最小计算单元,运用非达西渗流流管微元法得到不同面积注采井网类型条件下的生产井见水时间计算通式.以鄂尔多斯盆地X油田为例,研究井网类型、储层非均质性和裂缝发育程度对低渗透油田油井见水时间的影响,并通过统计回归得到沿裂缝方向、裂缝半长与油井见水时间之间的经验公式.结果表明:储层非均质性和裂缝规模对油井见水时间的影响最大,井网类型对其影响程度最小;不规则井网或油井所在最小三角形井网单元差异较大时,油井见水存在一个阶梯上升规律;油井见水时间与裂缝半长呈幂指数减小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见水时间 井网类型 非均质 裂缝发育程度 低渗透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光系统的周期编码光设计 被引量:5
11
作者 许丽 陈黎霞 张之江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94-302,共9页
在结构光系统中,编码光是解决对应点匹配的关键,编码光的性能直接影响结构光测量的精度、分辨率和实时性。在深入分析条纹图变形机理的基础上,证明了空间周期性应用到编码光设计的可行性,提出了运用空间周期的约束条件,分析了在编码光... 在结构光系统中,编码光是解决对应点匹配的关键,编码光的性能直接影响结构光测量的精度、分辨率和实时性。在深入分析条纹图变形机理的基础上,证明了空间周期性应用到编码光设计的可行性,提出了运用空间周期的约束条件,分析了在编码光设计中引入空间周期性对测量性能的改进。分析结果表明,在编码图个数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在结构光编码中引入空间周期性,系统测量分辨率将会有很大的提高;同样在保持测量分辨率不变的情况下,应用空间周期性可减少编码模式的个数,更适合实时测量系统。结合时空编码方式,提出了一种新的实时编码光设计方案——周期时空条纹编码。该编码方式利用了空间周期性,在保证测量分辨率和精度的情况下,可减少编码模式的个数,适应实时测量的应用。对该编码方式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证明了空间周期性应用于编码光设计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光系统 编码光设计 空间周期性 周期时空编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垂直上升管中气液两相流电导波动信号的混沌特性分析 被引量:24
12
作者 金宁德 郑桂波 胡凌云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552-1560,共9页
首先以Lorenz混沌方程产生的非线性时间序列为例,讨论了在不同时间序列长度下各种延迟时间算法对噪声的适用性.研究发现,采用C_C算法计算延迟时间的鲁棒性强.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垂直上升管中气水两相流电导波动信号混沌表征结果,发现在... 首先以Lorenz混沌方程产生的非线性时间序列为例,讨论了在不同时间序列长度下各种延迟时间算法对噪声的适用性.研究发现,采用C_C算法计算延迟时间的鲁棒性强.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垂直上升管中气水两相流电导波动信号混沌表征结果,发现在较低水相表观速度时,随着气相表观速度增加,泡状流及混状流动力学特性变得愈加复杂,而段塞流动力学特性受液相表观速度影响较大;在较高水相表观速度时,随着气相表观速度增加,当流型从泡状流向段塞流转变时,气液两相流动力学特性变得相对简单.但是,由于受液相湍流作用影响,段塞流的动力学特性表现出了涨落现象,呈现不稳定性,当流型从段塞流向混状流转变时,气液两相流动力学特性则变得愈加复杂.研究结果表明:基于电导波动信号的混沌分析可以较好地表征气液两相流流型变化,是理解流型转变机理及其动力学演变特性的有用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相流 混沌时间序列 相空间重建 延迟时间 流型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兴安岭岔路口巨型斑岩钼矿床角砾岩相的划分、特征及成因 被引量:16
13
作者 李真真 李光明 +6 位作者 孟昭君 秦克章 宋国学 金露英 阚学胜 王进 张夏楠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07-624,共18页
岔路口矿床是大兴安岭北段新发现的巨型斑岩钼矿床(Mo金属量246万t,工业品位0.087%),其形成与晚侏罗世晚期侵入的细晶斑岩和花岗斑岩关系最为密切。岔路口矿床中发育多种类型的角砾岩,包括岩浆角砾岩和热液角砾岩。通过对这些角砾岩详... 岔路口矿床是大兴安岭北段新发现的巨型斑岩钼矿床(Mo金属量246万t,工业品位0.087%),其形成与晚侏罗世晚期侵入的细晶斑岩和花岗斑岩关系最为密切。岔路口矿床中发育多种类型的角砾岩,包括岩浆角砾岩和热液角砾岩。通过对这些角砾岩详细的填图和鉴定,并根据其角砾类型、基质、胶结物和结构差异,又将热液角砾岩分为A相、B1相、B2相和E相4个亚相。其中,A相角砾岩形成最早,是细晶斑岩流体释放的产物,以无矿石英胶结物为特征。随后,花岗斑岩侵位形成了以长英质岩浆(含石英、长石斑晶)为胶结物的岩浆角砾岩,花岗斑岩流体的释放造成的超压作用和流体演化,形成了胶结物组合分别为石英+辉钼矿+黄铁矿、绢云母+伊利石+黄铁矿+萤石和绿泥石+碳酸盐+黄铁矿+闪锌矿+方铅矿+萤石的B1相、B2相和E相角砾岩。在角砾岩形成过程中,流体化作用造成的角砾混合和磨损是B1相和B2相角砾岩中复杂成分角砾和大量岩粉基质产生的原因。富基质的角砾岩虽然由于渗透性的降低,造成自身钼品位较低,但它代表了流体聚集的位置;在角砾岩形成过程中,它是高渗透性带,可以作为流体运移的通道,在成矿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略深的岩体侵位深度、单次较小释放量流体的多次注入、富氟的岩浆-热液系统及围岩先存薄弱构造是岔路口斑岩钼矿床内角砾岩主要呈脉状产出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岩浆角砾岩 热液角砾岩 角砾岩相 时空分布 蚀变组合 岔路口斑岩钼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北地震带强震迁移特征及其预测意义 被引量:12
14
作者 毛可 石特临 杨立明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1997年第4期6-11,共6页
在分析南北构造带构造体系的基础上,研究了该带强震的时空动态图象演化.结果表明,南北带的地震活动有如下特征:①经向迁移,其空间演化有步进型和步进折返型两种形态;②远程的快速响应;③诱发地震的链锁分布,该特征反映了强震间... 在分析南北构造带构造体系的基础上,研究了该带强震的时空动态图象演化.结果表明,南北带的地震活动有如下特征:①经向迁移,其空间演化有步进型和步进折返型两种形态;②远程的快速响应;③诱发地震的链锁分布,该特征反映了强震间的相互耦合,对未来强震具有示踪意义;④时空可公度性.该结果对分析判定本带的地震趋势从而实现正确的预测具有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预报 地震迁移 时空动态 图象演化 地震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入境旅游发展效率时空格局演化及驱动因素——以浙江为例 被引量:12
15
作者 涂玮 黄震方 +1 位作者 方叶林 丁洁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2013年第12期14-20,共7页
旅游发展效率研究是旅游业发展转型期探讨的热点问题。基于2004-2011年浙江省11个地级市入境旅游投入产出相关数据,采用修正DEA模型测算了浙江省入境旅游发展效率,并运用变异系数、空间分析方法对浙江省入境旅游效率的时间特征、空间特... 旅游发展效率研究是旅游业发展转型期探讨的热点问题。基于2004-2011年浙江省11个地级市入境旅游投入产出相关数据,采用修正DEA模型测算了浙江省入境旅游发展效率,并运用变异系数、空间分析方法对浙江省入境旅游效率的时间特征、空间特征进行研究。在浙江省入境旅游效率时空特征基础上,利用相关分析探讨入境旅游效率时空格局驱动因素,最后利用波士顿矩阵分析方法将浙江省各市入境旅游发展划分为四种类型并提出发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境旅游 旅游发展效率 时空格局 驱动机制 浙江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南土壤侵蚀特征及时空分布规律 被引量:11
16
作者 惠振德 孙虎 李晓玲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6,共6页
据历史文献和遥感技术及实地考察资料,对陕南地区的土壤侵蚀特征,时空分布规律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并针对影响土壤侵蚀发展趋势的生态环境问题。
关键词 土壤侵蚀特征 时空分布规律 综合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发展与乡村时空格局演变的耦合关系研究——以湖北省为例 被引量:2
17
作者 梅琳 黄衍丽 +2 位作者 姚瑶 翟润东 敖荣军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11,共11页
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作为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为乡村发展提出了新方向。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本要求之一,而工业发展又是实现乡村产业兴旺的重要支点,因此,对工业与乡村发展关系的研究显得格外重要。以湖北省为例,运用空间分析... 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作为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为乡村发展提出了新方向。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本要求之一,而工业发展又是实现乡村产业兴旺的重要支点,因此,对工业与乡村发展关系的研究显得格外重要。以湖北省为例,运用空间分析、数理统计和构建指标体系等方法,分析工业和乡村发展水平的时空分布格局,揭示其时空演变规律及耦合关系,探析影响耦合关系演变的因素。结果显示:(1)在工业发展的时空演变格局上,湖北省呈现发展水平整体不断上升的态势,但空间上存在县区工业发展不平衡的现象;(2)在乡村发展的时空演变格局上,乡村发展水平整体提升,空间分布呈现“双核心”和“中心-边缘”的格局;(3)在耦合关系上,湖北省工业与乡村发展的相互作用关系显著,乡村发展对工业发展起到保障作用,而工业发展对乡村发展起到驱动作用。当前阶段,湖北省应协调好工业与乡村发展之间的关系,在城市地区工业产业结构升级的同时,积极扶持和鼓励乡村农业的产业化发展,推动乡村产业的科学化布局,加快乡村农业的现代化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发展 乡村发展 时空格局 耦合关系 湖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省县域粮食生产时空格局及影响因子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刘正兵 丁志伟 王发曾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3期186-193,共8页
利用空间自回归、ESDA-GWR空间计量方法对山西省县域粮食生产时空格局进行研究,结果发现:(1)山西省县域粮食生产同时存在空间自相关与空间非均衡性特征;(2)1990—2001年,粮食生产空间相关性变化大,粮食生产空间集聚较强,2002—2011年,... 利用空间自回归、ESDA-GWR空间计量方法对山西省县域粮食生产时空格局进行研究,结果发现:(1)山西省县域粮食生产同时存在空间自相关与空间非均衡性特征;(2)1990—2001年,粮食生产空间相关性变化大,粮食生产空间集聚较强,2002—2011年,粮食生产空间自相关系数下降且变化稳定,粮食生产空间集聚存在的同时伴有空间异质性;(3)县域粮食生产关联模式中以"HH"、"LL"两类模式为主,集中在晋西南与西北地区,且地域随时间变化较稳定,粮食生产空间溢出效应不明显。就粮食生产格局影响因子而言,粮食单产、农业劳动力投入及基期粮食生产是影响山西省县域粮食生产的最显著要素,机械化不显著,劳动力依赖显著。粮食单产、农业劳动力、基期粮食生产等要素作用于县域粮食生产异质性显著,除基期粮食生产要素外,其余大部分要素都表现为空间正负效应。山西省需要因地制宜规划粮食生产,增强各区域影响因子与粮食生产的匹配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生产 时空格局 影响因子 山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北生态脆弱地区甘肃的生态安全时空演化格局 被引量:6
19
作者 胡晓芬 陈兴鹏 +4 位作者 逯承鹏 庞家幸 张子龙 赵林 薛冰 《生态科学》 CSCD 2017年第6期165-172,共8页
基于区域能值密度改进的能值-生态足迹模型,结合GIS以甘肃省为例分析了西北生态脆弱地区生态安全时空演化格局。结果表明:甘肃省的人均生态赤字呈现波动上升趋势,人均生态赤字从1980年的0.42 hm^2·cap^(-1)增加到2015年的4.00 hm^2... 基于区域能值密度改进的能值-生态足迹模型,结合GIS以甘肃省为例分析了西北生态脆弱地区生态安全时空演化格局。结果表明:甘肃省的人均生态赤字呈现波动上升趋势,人均生态赤字从1980年的0.42 hm^2·cap^(-1)增加到2015年的4.00 hm^2·cap^(-1),且以年均6.70%的速度增长,生态赤字状态在空间上呈现出由中心向两极扩散的演变格局。生态压力指数不断增大,生态安全等级逐渐升高,近年来生态安全状况出现恶化趋势,生态安全问题亟待解决。基于上述结论从降低人类环境负荷和减少化石能源使用量等方面提出了提升生态安全状况的对策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安全 时空格局 能值-生态足迹模型 甘肃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省经济实力与环境承载力协调度的时空演变格局 被引量:2
20
作者 徐纳 杨海娟 +1 位作者 程旭 李婷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2017年第3期152-158,166,共8页
[目的]研究陕西省10个地级市的经济实力与环境承载力的协调度,为未来城市经济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方法]运用熵值法构建经济实力和环境承载力的指标体系,结合耦合协调度模型对经济和环境之间协调度的发展趋势进行研究,并借助ArcGI... [目的]研究陕西省10个地级市的经济实力与环境承载力的协调度,为未来城市经济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方法]运用熵值法构建经济实力和环境承载力的指标体系,结合耦合协调度模型对经济和环境之间协调度的发展趋势进行研究,并借助ArcGIS工具对二者的空间格局进行探讨。[结果](1)陕西省10个地市的经济发展和环境承载力发展趋势呈现总体上升且稳定发展的态势,各个城市的环境承载力水平较高,发展速度差别不大且波动幅度小。(2)2005—2014年10个城市经济实力与环境承载力的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变化趋势基本相同,呈缓慢上升趋势;耦合协调度的空间组合不同,陕西省北部和中部城市经济发展和环境承载力的耦合协调度较高,南部城市耦合协调度水平低。[结论]陕西省10个地市经济实力与环境承载力协调度总体差异大,省会西安市所处的关中地区发展好,陕北地区次之,陕南地区的安康市和商洛市经济实力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实力 环境承载力 耦合协调度 时空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