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钎焊工艺参数对C/C复合材料/Cu/Mo/TC4钎焊接头微观组织的影响
被引量:
5
1
作者
秦优琼
于治水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78-82,共5页
在钎焊温度为820~940℃,钎焊时间为1~30min的条件下,采用TiZrNiCu钎料、Cu/Mo复合中间层对C/C复合材料和TC4进行了钎焊实验。利用扫描电镜及能谱仪对接头的界面组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较低工艺参数下,Cu/C/C复合材料界面结构为Cu...
在钎焊温度为820~940℃,钎焊时间为1~30min的条件下,采用TiZrNiCu钎料、Cu/Mo复合中间层对C/C复合材料和TC4进行了钎焊实验。利用扫描电镜及能谱仪对接头的界面组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较低工艺参数下,Cu/C/C复合材料界面结构为Cu/Cu51Zr14/Ti2(Cu,Ni)+Ti(Cu,Ni)+TiCu+Cu2TiZr/TiC/C/C复合材料。随着工艺参数的提高,TiCu和Cu2TiZr反应相逐渐消失,Ti(Cu,Ni)2新相生成,此时的界面结构为Cu/Cu51Zr14/Ti2(Cu,Ni)+Ti(Cu,Ni)+Ti(Cu,Ni)2/TiC/C/C复合材料。钎焊工艺参数较高时界面结构为Cu/Cu51Zr14/Cu(s.s)+Ti(Cu,Ni)2/TiC/C/C复合材料。随着钎焊温度的增加以及保温时间的延长,界面反应层Cu51Zr14和TiC反应层厚度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C复合材料
TC4
tizrnicu
钎料
cu/
mo
复合中间层
界面组织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多层复合钎料钎焊Ti(C,N)基金属陶瓷与45钢接头的组织
被引量:
2
2
作者
何虎
杜学铭
+1 位作者
姚振华
彭军波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8-23,共6页
采用由Ag-Cu-Ti+Mo钎料、铜箔和Ag-Cu钎料组成的多层复合钎料,对Ti(C,N)基金属陶瓷和45钢在不同温度(890,920,950℃)和不同时间(10,20,30min)下进行了真空钎焊,根据接头截面形貌和剪切强度确定了最佳钎焊温度和保温时间,并分析了最佳工...
采用由Ag-Cu-Ti+Mo钎料、铜箔和Ag-Cu钎料组成的多层复合钎料,对Ti(C,N)基金属陶瓷和45钢在不同温度(890,920,950℃)和不同时间(10,20,30min)下进行了真空钎焊,根据接头截面形貌和剪切强度确定了最佳钎焊温度和保温时间,并分析了最佳工艺下钎焊接头的显微组织。结果表明:随钎焊温度的升高或保温时间的延长,Ag-Cu-Ti+Mo钎料与金属陶瓷间的界面反应层厚度增大,铜钛金属间化合物增多,两侧钎料区中的铜基固溶体增多,接头的剪切强度先增后降;最佳钎焊工艺为钎焊温度920℃、保温时间20min,此时接头剪切强度最大,从金属陶瓷向45钢,接头组织依次为Cu3Ti2+Ni3Ti金属间化合物,银基固溶体+铜基固溶体+钼+铜钛金属间化合物,铜,银基固溶体+铜基固溶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C
N)基金属陶瓷
含钼Ag-
cu
-Ti钎料
铜中间层
多层复合钎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钎焊工艺参数对C/C复合材料/Cu/Mo/TC4钎焊接头微观组织的影响
被引量:
5
1
作者
秦优琼
于治水
机构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材料工程学院
出处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78-82,共5页
基金
上海市优青项目资助(gjd08013)
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资助项目(J51402)
文摘
在钎焊温度为820~940℃,钎焊时间为1~30min的条件下,采用TiZrNiCu钎料、Cu/Mo复合中间层对C/C复合材料和TC4进行了钎焊实验。利用扫描电镜及能谱仪对接头的界面组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较低工艺参数下,Cu/C/C复合材料界面结构为Cu/Cu51Zr14/Ti2(Cu,Ni)+Ti(Cu,Ni)+TiCu+Cu2TiZr/TiC/C/C复合材料。随着工艺参数的提高,TiCu和Cu2TiZr反应相逐渐消失,Ti(Cu,Ni)2新相生成,此时的界面结构为Cu/Cu51Zr14/Ti2(Cu,Ni)+Ti(Cu,Ni)+Ti(Cu,Ni)2/TiC/C/C复合材料。钎焊工艺参数较高时界面结构为Cu/Cu51Zr14/Cu(s.s)+Ti(Cu,Ni)2/TiC/C/C复合材料。随着钎焊温度的增加以及保温时间的延长,界面反应层Cu51Zr14和TiC反应层厚度增加。
关键词
C/C复合材料
TC4
tizrnicu
钎料
cu/
mo
复合中间层
界面组织结构
Keywords
C/C
composite
TC4
tizrnicu filler metal cu/mo composite interlayer
microstructure
分类号
TG454 [金属学及工艺—焊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多层复合钎料钎焊Ti(C,N)基金属陶瓷与45钢接头的组织
被引量:
2
2
作者
何虎
杜学铭
姚振华
彭军波
机构
武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8-23,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475345)
武汉理工大学自主创新基金资助项目(2016IVA005)
文摘
采用由Ag-Cu-Ti+Mo钎料、铜箔和Ag-Cu钎料组成的多层复合钎料,对Ti(C,N)基金属陶瓷和45钢在不同温度(890,920,950℃)和不同时间(10,20,30min)下进行了真空钎焊,根据接头截面形貌和剪切强度确定了最佳钎焊温度和保温时间,并分析了最佳工艺下钎焊接头的显微组织。结果表明:随钎焊温度的升高或保温时间的延长,Ag-Cu-Ti+Mo钎料与金属陶瓷间的界面反应层厚度增大,铜钛金属间化合物增多,两侧钎料区中的铜基固溶体增多,接头的剪切强度先增后降;最佳钎焊工艺为钎焊温度920℃、保温时间20min,此时接头剪切强度最大,从金属陶瓷向45钢,接头组织依次为Cu3Ti2+Ni3Ti金属间化合物,银基固溶体+铜基固溶体+钼+铜钛金属间化合物,铜,银基固溶体+铜基固溶体。
关键词
TI(C
N)基金属陶瓷
含钼Ag-
cu
-Ti钎料
铜中间层
多层复合钎料
Keywords
Ti(C, N)-based cermet
Ag-
cu
-Ti brazing alloy containing
mo
copper
interlayer
multi-layered
composite
filler
分类号
TG454 [金属学及工艺—焊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钎焊工艺参数对C/C复合材料/Cu/Mo/TC4钎焊接头微观组织的影响
秦优琼
于治水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多层复合钎料钎焊Ti(C,N)基金属陶瓷与45钢接头的组织
何虎
杜学铭
姚振华
彭军波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