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a(OH)_(2)·8H_(2)O复合相变材料蓄热供热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张一澍 张文庆 《新能源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53-360,共8页
针对传统太阳能供热系统储热水箱体积大、储热密度低、温度不恒定、热量损失大等缺点,开展以Ba(OH)_(2)·8H_(2)O为基体的相变蓄热/供热实验研究。在油封环境下,对Ba(OH)_(2)·8H_(2)O放热过程出现的过冷现象,选取了同晶型成核... 针对传统太阳能供热系统储热水箱体积大、储热密度低、温度不恒定、热量损失大等缺点,开展以Ba(OH)_(2)·8H_(2)O为基体的相变蓄热/供热实验研究。在油封环境下,对Ba(OH)_(2)·8H_(2)O放热过程出现的过冷现象,选取了同晶型成核剂Sr(OH)_(2)·8H_(2)O、非同晶型成核剂Na_(2)B_(4)O_(7)·10H_(2)O;对Ba(OH)_(2)·8H_(2)O的相分层现象,选取增稠剂羧甲基纤维素、增稠剂明胶。实验表明,油封环境下向Ba(OH)_(2)·8H_(2)O中添加质量分数为3%的Na_(2)B_(4)O_(7)·10H_(2)O和质量分数为1%的羧甲基纤维素能够较好改善Ba(OH)_(2)·8H_(2)O的过冷现象和相分层。以该研究为基础,制备97 kg Ba(OH)_(2)·8H_(2)O复合相变材料,搭建相变蓄热/供热实验平台。蓄热实验中,温度曲线呈现明确的三阶段性,蓄热总时长1185 min,相变过程首先从底部开始,并逐步向上蔓延。70℃以下蓄热时长为185 min,温升率高,蓄热量少。70~80℃蓄热时长为965min,温升率低,蓄热量大;80~84℃蓄热时长为35min,温升率高,蓄热量少。供热实验无过冷现象,供热总时长602 min,A、B、C三测点温度平缓下降。散热器供水温度范围为60~74℃,回水温度范围为53~65℃,供回水温度符合实际工程要求。供热实验表明Ba(OH)_(2)·8H_(2)O复合相变材料在应用于蓄热供热时具有较好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oh)_(2)·8H_(2)O 过冷现象 复合相变材料 蓄热实验 供热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OH)_2/USY的制备及其超级电容器性能 被引量:5
2
作者 吴建军 曹林 +1 位作者 白玉霞 邱新平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72-75,共4页
提出了一种制备纳米-复合物的新方法。这种方法是用USY型分子筛作为模板,用离子交换法、化学沉积和自组装过程合成出具有氧化还原活性的无机纳米结构的复合物。对用这种方法合成的新型纳米-复合物Co(OH)2/USY进行形态和微观结构研究。... 提出了一种制备纳米-复合物的新方法。这种方法是用USY型分子筛作为模板,用离子交换法、化学沉积和自组装过程合成出具有氧化还原活性的无机纳米结构的复合物。对用这种方法合成的新型纳米-复合物Co(OH)2/USY进行形态和微观结构研究。纳米级高分散的、松散填充的Co(OH)2具有很好的电解质OH"离子电化学可及性和快的扩散速率,这种材料具备了超级电容器的性质而不是传统的电池性能。研究表明:这种材料的比电容高达1492F/g[单位质量的Co(OH)2相校正后达3108F/g]。提出这种材料的生成机理。另外,用电化学阻抗谱(EIS)研究了电化学和化学动力学过程,如离子迁移、电导和电化学反应的控速步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oh)2/USY纳米复合物 生长机理 超级电容器 沸石分子筛 氢氧化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Ni(OH)_2/GO原位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
3
作者 李延伟 朱彦熹 +2 位作者 姚金环 梁晓丽 刘长久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11-716,共6页
采用均相沉淀法分别制备了α-Ni(OH)2和α-Ni(OH)2/GO复合材料,并对其微观结构和电化学性能进行了考察。XRD分析表明α-Ni(OH)2/GO复合材料层间距更大;FT-IR表明α-Ni(OH)2/GO复合材料中NO-3振动吸收峰峰形逐渐宽化、强度减弱;FESEM图... 采用均相沉淀法分别制备了α-Ni(OH)2和α-Ni(OH)2/GO复合材料,并对其微观结构和电化学性能进行了考察。XRD分析表明α-Ni(OH)2/GO复合材料层间距更大;FT-IR表明α-Ni(OH)2/GO复合材料中NO-3振动吸收峰峰形逐渐宽化、强度减弱;FESEM图像表明α-Ni(OH)2/GO复合材料结构更加致密。采用CV、EIS和充放电测试表征了合成样品的电化学性能,发现α-Ni(OH)2/GO复合材料具有相对较低的阻抗、较好的循环稳定性和较高的放电比容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均相沉淀 Α-NI(oh)2 GO复合材料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Ba(OH)_2·8H_2O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热性能 被引量:4
4
作者 华维三 章学来 +2 位作者 丁锦宏 刘宇飞 罗孝学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755-1760,共6页
以BaCO_3、CaCl_2、NaCl为成核剂,进行Ba(OH)_2·8H_2O的成核剂筛选实验。采用超声波震荡法,制备不同质量分数的石墨/Ba(OH)_2·8H_2O复合相变蓄热材料体系。对该复合相变蓄热材料体系进行步冷曲线、DSC、导热系数测试和红外成... 以BaCO_3、CaCl_2、NaCl为成核剂,进行Ba(OH)_2·8H_2O的成核剂筛选实验。采用超声波震荡法,制备不同质量分数的石墨/Ba(OH)_2·8H_2O复合相变蓄热材料体系。对该复合相变蓄热材料体系进行步冷曲线、DSC、导热系数测试和红外成像表征,结果表明:添加1%~2%的BaCO_3不仅可使Ba(OH)_2·8H_2O的过冷度小于1℃,并可延长相变潜热放热时间;石墨粉可有效提高Ba(OH)_2·8H_2O的导热系数和相变稳定性,但添加量应小于0.3%,过量会导致相变潜热值下降和石墨粉在基体材料中的团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变材料 复合材料 混合物 石墨 Ba(oh)2·8H2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O_2/Mg(OH)_2复合材料对有机污水中甲基橙的光催化降解动力学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婷 孟波 邢鹏飞 《材料与冶金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85-91,共7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纳米TiO2,并以TiO2和镁盐溶液为前驱物用氨气鼓泡法制得了TiO2/Mg(OH)2复合材料.利用氢氧化镁在水溶液中较强的吸附能力和TiO2对有机物的催化降解作用,研究TiO2/Mg(OH)2复合材料对有机污水中的甲基橙暗反应吸附规...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纳米TiO2,并以TiO2和镁盐溶液为前驱物用氨气鼓泡法制得了TiO2/Mg(OH)2复合材料.利用氢氧化镁在水溶液中较强的吸附能力和TiO2对有机物的催化降解作用,研究TiO2/Mg(OH)2复合材料对有机污水中的甲基橙暗反应吸附规律和光反应催化降解性能.结果表明:当TiO2/Mg(OH)2加入量为1 g·L-1时,在可见光下照射180 min后,对有机污水中含20 mg·L-1的甲基橙的降解率达到98.00%,同时在同等条件下选用国家标准(30 mg·L-1亚甲基蓝溶液)作为参照时,降解率可达99.20%.TiO2/Mg(OH)2复合材料对污水中甲基橙的催化降解反应较好地符合Langmuir动力学模型,可用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进行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学 TiO2i Mg(oh)2复合材料 光催化 降解 甲基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状多孔石墨烯/NiOOH/Ni(OH)_2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1
6
作者 郭欢 张晨 +2 位作者 李小姗 刘春玲 董文生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214-1216,1292,共4页
以石墨烯、Ni SO4、K2S2O8(饱和)、氨水、蒸馏水为反应物,经过常温回流制备得到Ni OOH/Ni(OH)2含量不同的石墨烯/Ni OOH/Ni(OH)2复合材料。扫描电子显微镜法(SEM)表征显示,Ni(OH)2/Ni OOH在石墨烯表面上形成多孔结构,负载了多孔Ni OOH/N... 以石墨烯、Ni SO4、K2S2O8(饱和)、氨水、蒸馏水为反应物,经过常温回流制备得到Ni OOH/Ni(OH)2含量不同的石墨烯/Ni OOH/Ni(OH)2复合材料。扫描电子显微镜法(SEM)表征显示,Ni(OH)2/Ni OOH在石墨烯表面上形成多孔结构,负载了多孔Ni OOH/Ni(OH)2的石墨烯又进行了层层堆积。电化学性能测试显示,电极材料GP/Ni-5性能最佳,其在电流密度为100 m A/g时,首次可逆比容量为1 287.4 m Ah/g,80次循环后比容量保持在830 m Ah/g,而纯Ni OOH/Ni(OH)2首次可逆比容量为2 400.6 m Ah/g,80次循环后比容量已降至405.9 m Ah/g,表明石墨烯的加入大大提高了材料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NiOoh/Ni(oh)2复合材料 锂离子电池 负极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O_(2)/Ni_(3)[Ge_(2)O_(5)](OH)_(4)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 被引量:3
7
作者 闵涛 马国华 +1 位作者 刘桂君 郑玉婷 《人工晶体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2086-2092,2102,共8页
以Ni_(3)[Ge_(2)O_(5)](OH)_(4)为载体,氟钛酸铵为原料,采用水热辅助液相沉积法制备了纳米TiO_(2)/Ni_(3)[Ge_(2)O_(5)](OH)_(4)复合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XRD)、拉曼光谱分析(RM)、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高分辨透射电镜(HTEM)... 以Ni_(3)[Ge_(2)O_(5)](OH)_(4)为载体,氟钛酸铵为原料,采用水热辅助液相沉积法制备了纳米TiO_(2)/Ni_(3)[Ge_(2)O_(5)](OH)_(4)复合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XRD)、拉曼光谱分析(RM)、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高分辨透射电镜(HTEM)、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等表征手段对样品的物相组成、结构特性及微观形貌做了检测分析,并且探究了不同二氧化钛负载量对纳米TiO_(2)/Ni_(3)[Ge_(2)O_(5)](OH)_(4)复合材料光降解亚甲基蓝能力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实验实现了纳米TiO_(2)与Ni_(3)[Ge_(2)O_(5)](OH)_(4)的紧密复合与有效分散,TiO_(2)为锐钛矿型结构,平均粒径20 nm。该复合材料能够有效抑制光生载流子的复合,改善材料的吸附性能,提高材料的光催化效率。当复合材料中TiO_(2)与Ni_(3)[Ge_(2)O_(5)](OH)_(4)的摩尔比为3.1∶1时,材料对亚甲基蓝的光催化效率最高,90 min亚甲基蓝的光降解率为99.8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_(2) Ni_(3)[Ge_(2)O_(5)](oh)_(4) 复合材料 光催化降解 有机污染物 亚甲基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氧化镍/氧化石墨烯复合电极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林煦呐 宋朝霞 +2 位作者 曾森 张玉娟 刘伟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17-120,共4页
通过化学沉淀法,将氧化石墨烯与硫酸镍、过硫酸铵、氨水反应,制备出Ni(OH)_2/GO复合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以及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对样品的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并使用循环伏安法(CV)、恒电流充放电法... 通过化学沉淀法,将氧化石墨烯与硫酸镍、过硫酸铵、氨水反应,制备出Ni(OH)_2/GO复合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以及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对样品的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并使用循环伏安法(CV)、恒电流充放电法研究了样品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Ni(OH)_2/GO复合材料呈现为大小不等的薄片状结构。作为电极材料,复合材料表现出优良的电化学性能,在1.0A/g的电流密度下,比电容达到476F/g,比纯Ni(OH)_2的比电容(387F/g)高出约20%。制备的Ni(OH)_2/GO复合电极材料适合作为超级电容器的电极材料。该方法提供了一种简单而温和的途径将氢氧化镍分散在氧化石墨烯的表面上,可用于能量存储和转换装置中其它金属氢氧化物/GO复合材料的制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氧化镍/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 电极材料 化学沉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