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7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eroxymonosulfate Activation by CoFe_(2)O_(4)/MgAl-LDH Catalyst for the Boosted Degradation of Antibiotic
1
作者 LI Jianjun CHEN Fangming +5 位作者 ZHANG Lili WANG Lei ZHANG Liting CHEN Huiwen XUE Changguo XU Liangji 《无机材料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40-448,I0022-I0024,共12页
Owing to outstanding hydrophilicity and ionic interaction,layered double hydroxides(LDHs)have emerged as a promising carrier for high performance catalysts.However,the synthesis of new specialized catalytic LDHs for d... Owing to outstanding hydrophilicity and ionic interaction,layered double hydroxides(LDHs)have emerged as a promising carrier for high performance catalysts.However,the synthesis of new specialized catalytic LDHs for degradation of antibiotics still faces some challenges.In this study,a CoFe_(2)O_(4)/MgAl-LDH composite catalyst was synthesized using a hydrothermal coprecipitation method.Comprehensive characterization reveals that the surface of MgAl-LDH is covered with nanometer CoFe_(2)O_(4) particles.The specific surface area of CoFe_(2)O_(4)/MgAl-LDH is 82.84 m^(2)·g^(-)1,which is 2.34 times that of CoFe_(2)O_(4).CoFe_(2)O_(4)/MgAl-LDH has a saturation magnetic strength of 22.24 A·m^(2)·kg^(-1) facilitating efficient solid-liquid separation.The composite catalyst was employed to activate peroxymonosulfate(PMS)for the efficient degradation of tetracycline hydrochloride(TCH).It is found that the catalytic performance of CoFe_(2)O_(4)/MgAl-LDH significantly exceeds that of CoFe_(2)O_(4).The maximum TCH removal reaches 98.2%under the optimal conditions([TCH]=25 mg/L,[PMS]=1.5 mmol/L,CoFe_(2)O_(4)/MgAl-LDH=0.20 g/L,pH 7,and T=25℃).Coexisting ions in the solution,such as SO_(4)^(2-),Cl-,H_(2)PO_(4)^(-),and CO_(3)^(2-),have a negligible effect on catalytic performance.Cyclic tests demonstrate that the catalytic performance of CoFe_(2)O_(4)/MgAl-LDH remains 67.2%after five cycles.Mechanism investigations suggest that O_(2)^(•-)and ^(1)O_(2) produced by CoFe_(2)O_(4)/MgAl-LDH play a critical role in the catalytic degrad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gnetic composite catalyst PEROXYMONOSULFATE CoFe_(2)O_(4)/MgAl-LDH advanced oxidation process antibioti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O_(2)-Al_(2)O_(3)载体中TiO_(2)含量对NiMoP催化芘加氢反应活性的影响
2
作者 侯冉冉 杨清河 +3 位作者 曾双亲 聂红 鲍俊 桑小义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06-616,共11页
以共沉淀法合成了4种TiO_(2)含量不同的TiO_(2)-Al_(2)O_(3)载体,并以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相应的NiMoP催化剂,考察了载体中TiO_(2)含量对相应催化剂催化芘加氢饱和反应性能的影响。通过X射线衍射、H_(2)程序升温还原、N_(2)吸附-脱附、... 以共沉淀法合成了4种TiO_(2)含量不同的TiO_(2)-Al_(2)O_(3)载体,并以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相应的NiMoP催化剂,考察了载体中TiO_(2)含量对相应催化剂催化芘加氢饱和反应性能的影响。通过X射线衍射、H_(2)程序升温还原、N_(2)吸附-脱附、红外光谱、透射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手段对材料的晶体结构、孔结构以及表面性质进行分析表征,考察TiO_(2)-Al_(2)O_(3)载体对金属分散状态以及硫化态催化剂活性相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TiO_(2)质量分数增加至15%,Al_(2)O_(3)骨架中的Ti原子由分散状态发生聚集,并最终形成锐钛矿,且载体表面的Ti—OH峰强度不断增加,活性金属与载体间的相互作用力增强,(Ni)MoS_(2)片晶的堆叠层数下降。与TiO_(2)质量分数大于10%的载体相比,当TiO_(2)在载体中含量较低(TiO_(2)质量分数为5%和10%)且分散度较高时,金属与载体间的相互作用力适中,可适当提高金属分散度,并保留相当比例的Ⅱ类相,相应NiMoP催化剂的芘加氢饱和活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_(2)-Al_(2)O_(3)复合氧化物 共沉淀法 锐钛矿 羟基 加氢饱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镀温度对CuO@rGO/TiO_(2)复合光催化涂层微观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3
作者 刘爱莲 吴奕楠 +3 位作者 杨翟平 仇兆忠 巴什科夫·奥·维 徐家文 《表面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69-77,119,共10页
目的克服粉体TiO_(2)光催化剂回收困难、易团聚、催化活性受限等问题,提高对可见光的利用率。方法利用微弧氧化技术在TC4合金表面制备还原氧化石墨烯(rGO)/TiO_(2)复合微弧氧化层,然后继续进行化学镀与水热处理,利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 目的克服粉体TiO_(2)光催化剂回收困难、易团聚、催化活性受限等问题,提高对可见光的利用率。方法利用微弧氧化技术在TC4合金表面制备还原氧化石墨烯(rGO)/TiO_(2)复合微弧氧化层,然后继续进行化学镀与水热处理,利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光电子谱等对复合涂层的微观形貌、物相组成、表面元素价态等进行表征;将亚甲基蓝溶液作为降解目标,评价了试验材料的光催化性能。结果TC4合金表面微弧氧化膜层呈典型火山口形貌,加入rGO使微弧氧化膜层孔隙率增加,微孔尺寸缩小,rGO/TiO_(2)复合膜层经化学镀-水热处理在表面原位生长出垂直于膜层分布的纳米CuO。rGO的加入提高了微弧氧化TiO_(2)膜层对亚甲基蓝溶液的降解率,而CuO@rGO/TiO_(2)复合光催化涂层降解率随施镀温度升高先增大后减小,施镀温度为40℃时复合光催化涂层具有最高的降解率,达83.45%。结论膜层多孔结构和纳米片修饰为光催化反应增加了表面活性位点增强了光吸收能力,促进了电荷分离与传输,CuO、rGO和TiO_(2)多相共存产生协同催化效应。此外,利用微弧氧化、化学镀制备的光催化材料以金属基体为载体,回收简单易行,降低了TiO_(2)光催化剂的成本,使其在污水的降解处理领域表现出潜在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镀温度 CuO@rGO/tio_(2)复合光催化涂层 微弧氧化 化学镀 光催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散Cu_(x)Co_(y)O的一锅合成及其储能和光催化还原CO_(2)性能研究
4
作者 桂玉梅 余昕 +2 位作者 刘顺强 张萍 解明江 《现代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73-181,共9页
利用商业轻质氧化镁为原料,通过一锅离子交换结合低温热处理的方法实现了铜钴复合氧化物的制备。分析表明,所合成的复合氧化物具有高度分散的结构、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均匀的元素分布。其作为电极用于储能型超级电容器,实现了优于单一氧... 利用商业轻质氧化镁为原料,通过一锅离子交换结合低温热处理的方法实现了铜钴复合氧化物的制备。分析表明,所合成的复合氧化物具有高度分散的结构、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均匀的元素分布。其作为电极用于储能型超级电容器,实现了优于单一氧化物的超级电容器性能,在电流密度为1 A/g时,复合氧化物的比电容高达650 F/g;在功率密度为775 W/kg时,复合氧化物电极的能量密度高达37.8 W·h/kg。当铜和钴的质量比为1∶2的复合氧化物用于光催化还原CO_(2)时,同时实现了较高的甲烷和一氧化碳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散 CuCo复合氧化物 超级电容器 光催化 CO_(2)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rphology and conductivity of in-situ PEO-LiClO_4-TiO_2 composite polymer electrolyte 被引量:2
5
作者 潘春跃 冯庆 +2 位作者 王丽君 张倩 巢猛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2007年第3期348-352,共5页
PEO-LiClO4-TiO2 composite polymer electrolyte films were prepared. TiO2 was formed directly in matrix by hydrolysis and condensation reaction of tetrabutyl titanate. The crystallinity, morphology and ionic conductivit... PEO-LiClO4-TiO2 composite polymer electrolyte films were prepared. TiO2 was formed directly in matrix by hydrolysis and condensation reaction of tetrabutyl titanate. The crystallinity, morphology and ionic conductivity of composite polymer electrolyte films were examined by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atom force microscopy and alternating current impedance spectroscopy, respectively. The glass transition temperature and the crystallinity of composite polymer electrolytes are decreased compared with those of PEO-LiClO4 polymer electrolyte film. The results show that TiO2 particles are uniformly dispersed in PEO-LiClO4-5%TiO2 composite polymer electrolyte film. The maximal conductivity of 5.5×10、5 Scm at 20 ℃ of PEO-LiClO4-TiO2 film is obtained at 5% mass fraction of TiO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lyethylene oxide (PEO) tio2 composite polymer electrolyte in-situ composite CONDUCTIVI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hotocatalytic oxidation of nitric oxide from simulated flue gas by wet scrubbing using ultraviolet/TiO_2/H_2O_2 process 被引量:2
6
作者 张波 仲兆平 付宗明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1期82-87,共6页
Nitric oxide(NO) from flue gas is hard to remove because of low solubility and reactivity. A new technology for photocatalytic oxidation of NO using ultraviolet(UV)/TiO2/H2O2 process is studied in an efficient laborat... Nitric oxide(NO) from flue gas is hard to remove because of low solubility and reactivity. A new technology for photocatalytic oxidation of NO using ultraviolet(UV)/TiO2/H2O2 process is studied in an efficient laboratory-scale reactor. Effects of several key operational parameters on NO removal efficiency are studied, including TiO2 content, H2O2 initial concentration, UV lamp power, NO initial content, oxygen volume fraction and TiO2/H2O2 solution volume. The results illustrate that the NO removal efficiency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ing of H2O2 initial concentration or UV lamp power. Meanwhile, a lower NO initial content or a higher TiO2/H2O2 solution volume will result in higher NO removal efficiency. In addition, oxygen volume fraction has a little effect.The highest NO removal efficiency is achieved at the TiO2 content of 0.75 g/L, H2O2 initial concentration of 2.5 mol/L, UV lamp power of 36 W, NO initial content of 206×10-6 and TiO2/H2O2 solution volume of 600 m L. It is beneficial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NO removal from coal-fired flue gas with UV/TiO2/H2O2 proce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otocatalytic oxidation nitric oxide UV/tio2/H2O2 proces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O_2-SnO_2基钨催化剂的表面性质和NH_3吸附特性及脱硝机理 被引量:6
7
作者 李娟 张亚平 +4 位作者 王文选 王龙飞 郭婉秋 杨林军 沈凯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92-99,共8页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TiO2-SnO2固溶体载体,浸渍WO3得到系列x%WO3/Ti O2-Sn O2脱硝催化剂,采用比表面积测定(BET)、X射线衍射(XRD)、高分辨率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程序升温还原(H2-TPR)、原位漫反射傅里叶红外光谱(in situ DR...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TiO2-SnO2固溶体载体,浸渍WO3得到系列x%WO3/Ti O2-Sn O2脱硝催化剂,采用比表面积测定(BET)、X射线衍射(XRD)、高分辨率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程序升温还原(H2-TPR)、原位漫反射傅里叶红外光谱(in situ DRIFTS)等表征研究脱硝催化剂的微观结构、表面性质和NH3吸附特性,并推测该催化剂表面的SCR脱硝反应机理.结果表明:负载WO3之后,随着负载量的增加,催化剂的比表面积有所减小;WO3以无定形态存在于催化剂表面;催化剂还原特性和表面Brnsted酸量显著增强;催化剂的脱硝效率增加,其中12%WO3/TiO2-SnO2催化剂在280~380℃的温度窗口具有90%的NOx转换效率.原位漫反射红外研究结果表明,对于x%WO3/TiO2-SnO2系列的催化剂来说,Brnsted酸中心是催化过程中的活性酸位,该催化剂脱硝反应遵循E-R反应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2-sno2固溶体 原位漫反射红外 NH3吸附 脱硝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TiO_2-SnO_2的制备及其对庚烷的气相光催化性能 被引量:6
8
作者 徐自力 薛宝永 +3 位作者 杨秋景 谢超 张剑宝 杜尧国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980-984,共5页
以钛酸四丁酯和SnCl2·2H2O为前驱体,采用溶胶凝胶(SolGel)法制备了TiO2SnO2复合纳米粒子,利用XRD、IR和XPS等测试技术对其结构、粒子粒径、晶型等进行了表征。以有机挥发物正庚烷为模拟污染物,测定了TiO2SnO2复合微粒的气相光催化... 以钛酸四丁酯和SnCl2·2H2O为前驱体,采用溶胶凝胶(SolGel)法制备了TiO2SnO2复合纳米粒子,利用XRD、IR和XPS等测试技术对其结构、粒子粒径、晶型等进行了表征。以有机挥发物正庚烷为模拟污染物,测定了TiO2SnO2复合微粒的气相光催化性能。实验结果表明,用SolGel法制备的TiO2SnO2复合微粒光催化活性优于纯TiO2;随焙烧温度的增加,其粒子粒径由100nm长大到342nm,晶型也在500~600℃下由锐钛矿向金红石型转变,同时光催化活性逐渐降低。另外,当n(Sn)/n(Ti)=006时,光催化活性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2-sno2 溶胶-凝胶法 正庚烷 光催化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TiO_2-SnO_2-RuO_2电极电催化降解HMX炸药废水的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赵晓梅 何平 +1 位作者 潘静 戴可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6-30,共5页
采用刷涂法制备了Ti/TiO2-SnO2-RuO2电极,并用SEM、XRD对电极形貌及结构进行表征。利用该电极作阳极,石墨板为阴极,对含奥克托今(HMX)的废水进行电催化氧化降解处理,探讨了Na2SO4电解质浓度、反应温度、溶液pH、电解电压等因素对HMX去... 采用刷涂法制备了Ti/TiO2-SnO2-RuO2电极,并用SEM、XRD对电极形貌及结构进行表征。利用该电极作阳极,石墨板为阴极,对含奥克托今(HMX)的废水进行电催化氧化降解处理,探讨了Na2SO4电解质浓度、反应温度、溶液pH、电解电压等因素对HMX去除率和COD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Na2SO4质量浓度为7.5 g/L、反应温度为35℃、溶液pH为3、外加电解电压为3 V的条件下处理50 mL含HMX的废水,HMX的去除率达到91.76%,COD去除率达到99.8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炸药废水 奥克托今 TI tio2-sno2-RuO2电极 电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O_2-SnO_2复合氧化物微球的低温水热一步法合成及紫外屏蔽性能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元瑞 周兵 +1 位作者 王子忱 赵旭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2146-2151,共6页
以硫酸钛、四氯化锡和尿素为原料,采用低温水热法一步合成了TiO2-SnO2复合氧化物.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能量色散X射线谱仪(SEM/EDAX)及紫外-可见光谱(UV-Vis)对产物的结构与性能进行表征分析,考察了反应条件对产物晶体... 以硫酸钛、四氯化锡和尿素为原料,采用低温水热法一步合成了TiO2-SnO2复合氧化物.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能量色散X射线谱仪(SEM/EDAX)及紫外-可见光谱(UV-Vis)对产物的结构与性能进行表征分析,考察了反应条件对产物晶体结构和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静止反应条件下Ti4+/Sn4+摩尔比为6~8时,可以获得尺寸均一的金红石结构TiO2-SnO2复合氧化物微球,其平均粒径为2μm.产物的紫外吸收性能优于同种方法制备的纯TiO2、SnO2及商品P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红石 tio2-sno2复合氧化物 紫外屏蔽 尿素 低温水热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O_2-SnO_2复合氧化物介孔薄膜的气敏特性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锦瑞 许军娜 凌云汉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8-11,共4页
采用蒸发诱导自组装工艺制备了TiO2-SnO2介孔金属氧化物薄膜。采用静态配气法,研究了不同掺杂量SnO2对TiO2元件气敏性的影响,并通过测定电化学阻抗谱,分析了介孔金属氧化物的气敏机理。结果表明:随着SnO2掺杂量的增加,TiO2元件对乙醇气... 采用蒸发诱导自组装工艺制备了TiO2-SnO2介孔金属氧化物薄膜。采用静态配气法,研究了不同掺杂量SnO2对TiO2元件气敏性的影响,并通过测定电化学阻抗谱,分析了介孔金属氧化物的气敏机理。结果表明:随着SnO2掺杂量的增加,TiO2元件对乙醇气体灵敏度也随之提高,而初始响应温度则随之降低。在250℃时,20%-TiO2和SnO2元件对体积分数为500×10-6乙醇的灵敏度分别为13.24和14.26。阻抗分析表明:复合氧化物对还原性气体敏感过程具有明显容抗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孔材料 tio2-sno2薄膜 蒸发诱导自组装 气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反应/热压合成Ti_(2)AlC-20TiB_(2)复合材料在1000~1300℃空气中的高温氧化行为
12
作者 王文婷 徐敬军 +3 位作者 马科 李美栓 李兴超 李同起 《无机材料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1-38,共8页
Ti_(2)AlC是MAX相材料中抗氧化性能最好的化合物之一,在高温结构材料和高温抗氧化防护涂层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然而其强度和硬度不足,在高温领域的应用受到限制。为了提升Ti2AlC的性能,本研究采用原位固-液相反应/热压方法成功合成... Ti_(2)AlC是MAX相材料中抗氧化性能最好的化合物之一,在高温结构材料和高温抗氧化防护涂层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然而其强度和硬度不足,在高温领域的应用受到限制。为了提升Ti2AlC的性能,本研究采用原位固-液相反应/热压方法成功合成了Ti_(2)AlC-20%TiB2(体积分数)复合材料(简称Ti_(2)AlC-20TiB_(2)),分析了其在1000~1300℃的高温氧化行为,揭示了其高温抗氧化机理。结果表明:Ti_(2)AlC-20TiB_(2)复合材料的氧化动力学符合自然对数规律,比单相Ti_(2)AlC具有更优异的抗氧化性能。1200℃以下,氧化膜主要由Al_(2)O_(3)(内层)和TiO_(2)(外层)组成,而在1300℃时,氧化膜的外层则是TiO_(2)与Al_(2)TiO_(5)混合物。复合材料形成的Al_(2)O_(3)保护层比单相Ti_(2)AlC形成的更为致密,这是抗氧化性能优异的关键。引入的TiB_(2)颗粒减小了材料的晶粒尺寸,增加了短路扩散的晶界数量,有利于Al的选择性氧化,从而加速了Al_(2)O_(3)保护层的形成。TiB_(2)氧化过程中生成的B2O3能够填充微孔并修复微裂纹,有效阻止了O的内扩散,进一步提高了复合材料的抗氧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_(2)AlC-TiB_(2)复合材料 高温氧化行为 氧化保护层 高温抗氧化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O_(2)/石墨烯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光催化降解染料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齐俊红 王黎明 +2 位作者 徐丽慧 潘虹 董潇远 《功能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214-4222,共9页
采用改进Hummers法制备氧化石墨烯(GO)和水解法制备的TiO_(2)及溶剂热法制备了还原氧化石墨烯(rGO)和一系列不同浓度的rGO/TiO_(2)纳米复合材料(0、5%、10%、15%、20%质量分数),并对合成产物进行SEM、XRD、XPS、DRS、Raman等表征,研究... 采用改进Hummers法制备氧化石墨烯(GO)和水解法制备的TiO_(2)及溶剂热法制备了还原氧化石墨烯(rGO)和一系列不同浓度的rGO/TiO_(2)纳米复合材料(0、5%、10%、15%、20%质量分数),并对合成产物进行SEM、XRD、XPS、DRS、Raman等表征,研究不同实验条件下纯TiO_(2)和rGO/TiO_(2)复合催化剂对亚甲基蓝染液(MB)的降解效果。结果表明,复合光催化剂中TiO_(2)主要为锐钛矿相,溶剂热合成引入的还原氧化石墨烯(rGO)对TiO_(2)的物相没有产生影响,rGO的引入使得rGO/TiO_(2)吸收带发生一定红移,TiO_(2)禁带宽度由3.23降低至3.09 eV;合成的(15%质量分数)rGO/TiO_(2)具有最佳的光催化效果,光催化活性最高,在100 W高压汞灯照射下70 min对20 mg/L的亚甲基蓝染料的降解率达97.6%;在500 W氙灯光源下照射70 min对20 mg/L亚甲基蓝染料的降解率达到93.2%,(15%质量分数)rGO/TiO_(2)复合光催化剂具有良好的光催化降解性及循环稳定性,5次循环光催化降解后,rGO/TiO_(2)有86.1%的降解效率。表现出了优异的吸附和光催化性能,这可为光催化处理废液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剂热法 tio_(2) 还原氧化石墨烯 复合材料 光催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酸SO_4^(2-)/TiO_2-Al_2O_3-SnO_2催化合成氯乙酸四甘醇双酯 被引量:3
14
作者 牛梅菊 窦建民 贺媛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798-800,共3页
以固体酸SO2-4/TiO2 Al2O3 SnO2为催化剂,氯乙酸和四甘醇为原料催化合成了氯乙酸四甘醇双酯。经实验确定的最佳反应条件为:n(氯乙酸).Mn(四甘醇)=2 5,催化剂和带水剂用量分别为反应物总质量的5%和10%,反应时间2 5h,醇的转化率达97 02%,... 以固体酸SO2-4/TiO2 Al2O3 SnO2为催化剂,氯乙酸和四甘醇为原料催化合成了氯乙酸四甘醇双酯。经实验确定的最佳反应条件为:n(氯乙酸).Mn(四甘醇)=2 5,催化剂和带水剂用量分别为反应物总质量的5%和10%,反应时间2 5h,醇的转化率达97 02%,产品收率为81 87%,产品质量分数>97%,催化剂重复使用10次,催化活性基本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超强酸SO4^2-/tio2-Al2O3-sno2 氯乙酸四甘醇双酯 酯化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O_2-SnO_2纳米粒子超声波光催化降解尤丽特蓝的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暴勇超 李小丽 +1 位作者 刘娟 赵春禄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86-290,共5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TiO_2-SnO_2催化剂,以尤丽特蓝为研究对象,研究了超声波光催化降解尤丽特蓝的动力学。结果表明:在所研究的范围内,SnO_2的最佳掺杂量为0.05,TiO_2-SnO_2催化剂的最佳投加量为2g/L;超声波光催化降解尤丽特蓝符合一...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TiO_2-SnO_2催化剂,以尤丽特蓝为研究对象,研究了超声波光催化降解尤丽特蓝的动力学。结果表明:在所研究的范围内,SnO_2的最佳掺杂量为0.05,TiO_2-SnO_2催化剂的最佳投加量为2g/L;超声波光催化降解尤丽特蓝符合一级动力学反应,可用L-H动力学方程描述,且反应速率常数K∝C_0^(0.85)·(DO)^(3.91);超声光催化协同降解要比单独超声波或光催化处理效果显著,证实了声光联合技术具有明显的协同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2-sno2超声波光催化 动力学 协同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ermal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Isotactic Polypropylene/TiO_2 Particulate Composites
16
作者 CASCONE,E DILORENIO,ML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275-279,共5页
Particulate composites based on isotactic polypropylene(iPP) and titanium dioxide(TiO 2) have been prepared and their morphology and thermal behavior investigated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 differential sca... Particulate composites based on isotactic polypropylene(iPP) and titanium dioxide(TiO 2) have been prepared and their morphology and thermal behavior investigated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DSC) and 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TGA). Tensile tests were performed to assess the influence of TiO 2 on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iP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规立构聚丙烯 二氧化钛颗粒 复合材料 机械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BST/TiO_(2)/MgO复合薄膜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昕 卫爱丽 +1 位作者 张杰 余雯雯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8-103,109,共7页
采用硅烷偶联剂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对TiO_(2)/MgO NPs改性,采用溶液共混法制备了聚丁二酸-共-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ST)/TiO_(2)/MgO NPs纳米复合薄膜,并探讨了其在食品包装方面的应用。研究了改性TiO_(2)/MgO ... 采用硅烷偶联剂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对TiO_(2)/MgO NPs改性,采用溶液共混法制备了聚丁二酸-共-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ST)/TiO_(2)/MgO NPs纳米复合薄膜,并探讨了其在食品包装方面的应用。研究了改性TiO_(2)/MgO NPs对PBST基体机械、阻隔、抗菌和保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膜的抗拉强度和水蒸汽透过率分别为29.39MPa和2.43×10^(-11) g·m/(m^(2)·s·Pa),相较PBST基体抗拉强度提高了24.32%,水蒸汽透过率降低了32.37%,且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s)和大肠杆菌(E.coli)抑菌效果显著,分别达到98.7%和97.2%,并对圣女果有良好的保鲜性能,当改性后的TiO_(2)/MgO NPs质量含量为5%时,复合薄膜的性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薄膜 聚丁二酸-共-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tio 2/MgO 抗菌活性 食品包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A/TiO_2-SnO_2催化合成没食子酸丙酯 被引量:4
18
作者 余新武 刘琼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07年第3期16-17,20,共3页
制备了以混合氧化物为载体的固载杂多酸催化剂HPA/TiO2-SnO2,并催化没食子酸和正丙醇合成了没食子酸丙酯。确定最佳催化反应条件为:醇酸摩尔比为15∶1、催化剂用量为反应物总质量的2.0%、反应时间为2.5 h,在此反应条件下,没食子酸丙酯... 制备了以混合氧化物为载体的固载杂多酸催化剂HPA/TiO2-SnO2,并催化没食子酸和正丙醇合成了没食子酸丙酯。确定最佳催化反应条件为:醇酸摩尔比为15∶1、催化剂用量为反应物总质量的2.0%、反应时间为2.5 h,在此反应条件下,没食子酸丙酯的收率达到9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A/tio2-sno2 催化剂 没食子酸丙酯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O_2-SnO_2纳米粉末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9
19
作者 李燕 段国荣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2000年第2期92-93,共2页
以廉价的无机盐为原料 ,采用溶胶 -凝胶 (Sol-Gel)法制备了TiO_2 -SnO_2 纳米粉 ,并采用DTA、XRD、TEM技术对粉体进行了表征 .实验结果表明 :用该法制得的TiO_2 -SnO_2 超细粉体粒径在 5~ 7nm左右
关键词 tio2-sno2纳米粉 溶胶-凝胶 气敏半导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C/SiO_(2)复合涂层对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抗氧化性能影响研究
20
作者 闫海波 陶佳栋 +3 位作者 周子涵 黄志雄 石敏先 丁杰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0-138,共9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和先驱体浸渍裂解法在碳纤维表面制备了一种SiC/SiO_(2)复合涂层,并使用热压罐工艺制备了碳纤维增强酚醛树脂基复合材料,测试了复合材料在600℃、800℃、1000℃下氧化后的弯曲强度,研究了涂层对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抗氧... 采用溶胶-凝胶法和先驱体浸渍裂解法在碳纤维表面制备了一种SiC/SiO_(2)复合涂层,并使用热压罐工艺制备了碳纤维增强酚醛树脂基复合材料,测试了复合材料在600℃、800℃、1000℃下氧化后的弯曲强度,研究了涂层对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抗氧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在1000℃空气下的氧化,复合涂层碳纤维/酚醛树脂复合材料弯曲强度为60 MPa,是相同条件下的原始碳纤维/酚醛树脂复合材料弯曲强度的3.3倍,SiC/SiO_(2)涂层对碳纤维有较好的抗氧化效果且会使复合材料具备一定的弯曲强度。在SiC/SiO_(2)涂层的协同保护下,复合涂层碳纤维/酚醛树脂复合材料在氧乙炔火焰下表现出更好的耐烧蚀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SiO_(2)复合涂层 碳纤维 树脂基复合材料 抗氧化性能 弯曲性能 耐烧蚀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