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弧离子镀制备TiN/AlN纳米多层膜及其超硬效应 被引量:6
1
作者 潘应君 邓敏 +3 位作者 陈淑花 向往 李晓光 吴新杰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3期312-315,共4页
采用多弧离子镀技术在高速钢表面制备TiN/AlN纳米多层膜,并对TiN/AlN纳米多层膜的表面形貌、调制机构进行表征。通过对薄膜显微硬度的测试发现,纳米多层膜的显微硬度明显高于TiN或AlN单层薄膜的显微硬度,具有明显的超硬效应。对比试验表... 采用多弧离子镀技术在高速钢表面制备TiN/AlN纳米多层膜,并对TiN/AlN纳米多层膜的表面形貌、调制机构进行表征。通过对薄膜显微硬度的测试发现,纳米多层膜的显微硬度明显高于TiN或AlN单层薄膜的显微硬度,具有明显的超硬效应。对比试验表明,TiN/AlN纳米多层膜涂层刀具比TiN涂层刀具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弧离子镀 tin/aln纳米多层膜 超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应等离子喷涂TiN/AlN涂层在润滑状态下摩擦磨损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李晓亮 阎殿然 +3 位作者 何继宁 董艳春 李香芝 张建新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52-54,共3页
对用反应等离子喷涂法制备的TiN/AlN涂层在油润滑条件下的摩擦磨损特征进行了研究,并就轻、重载荷下的磨损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油润滑条件下,涂层磨损体积显著降低。在轻载荷下,以疲劳磨损为主;在重载荷下,以脆性剥落和磨粒磨损... 对用反应等离子喷涂法制备的TiN/AlN涂层在油润滑条件下的摩擦磨损特征进行了研究,并就轻、重载荷下的磨损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油润滑条件下,涂层磨损体积显著降低。在轻载荷下,以疲劳磨损为主;在重载荷下,以脆性剥落和磨粒磨损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n/aln涂层 韧性 磨损 磨损机理 润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强度TiN-AlN_p/Al-Si复合材料的制备 被引量:2
3
作者 申玉田 崔春翔 +2 位作者 徐艳姬 孟凡斌 王如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z1期111-114,共4页
提出一种新型的熔体搅拌铸造工艺 ,解决了Al Si合金对 10 μm级以下高体积分数TiN ,AlN陶瓷的非真空无压浸润问题 ,并在此基础上成功制备了高强度低成本的TiN AlNp/Al Si复合材料。研究表明 ,细小TiN ,AlN颗粒在铝熔体中已经实现了润湿 ... 提出一种新型的熔体搅拌铸造工艺 ,解决了Al Si合金对 10 μm级以下高体积分数TiN ,AlN陶瓷的非真空无压浸润问题 ,并在此基础上成功制备了高强度低成本的TiN AlNp/Al Si复合材料。研究表明 ,细小TiN ,AlN颗粒在铝熔体中已经实现了润湿 ,平均尺寸在 2~ 3μm ,基本呈均匀分布 ,与基体结合良好。当TiN ,AlN的含量为10 % (体积分数 )时 ,复合材料的抗拉强度为 335MPa ,屈服强度为 2 40MPa ,延伸率为 2 .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基复合材料 tin aln 润湿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VR的脉冲激光沉积TiN/AlN多层薄膜的工艺优化 被引量:2
4
作者 皇思洁 蔡从中 曾庆文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4期2074-2078,共5页
根据脉冲激光沉积(PLD)法在单晶Si试样表面沉积制备多层TiN/AlN硬质膜实验数据,应用基于粒子群算法(PSO)寻优的支持向量回归(SVR)方法,建立不同工艺参数下沉积的TiN/AlN多层膜的AlN膜厚及TiN薄膜硬度的SVR预测模型。在相同的训练与测试... 根据脉冲激光沉积(PLD)法在单晶Si试样表面沉积制备多层TiN/AlN硬质膜实验数据,应用基于粒子群算法(PSO)寻优的支持向量回归(SVR)方法,建立不同工艺参数下沉积的TiN/AlN多层膜的AlN膜厚及TiN薄膜硬度的SVR预测模型。在相同的训练与测试样本集下,将SVR所得的AlN膜厚预测值与免疫径向基函数(IRBF)神经网络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SVR模型训练和预测结果的平均绝对百分误差要比IRBFNN模型的小,其预测精度更高,预测效果更好。应用SVR的TiN薄膜硬度模型对PLD法沉积TiN薄膜的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分析了多因素对PLD法沉积TiN薄膜硬度的交互作用和影响。该方法可为人们利用PLD法沉积TiN/AlN多层功能薄膜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激光沉积 tin aln硬质多层膜 支持向量回归 回归分析 工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刀具表面超晶格TiN/AlN纳米多层膜的制备及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潘应君 陈淑花 +2 位作者 张细菊 吴新杰 陈大凯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23-25,共3页
采用脉冲多弧离子镀技术制备TiN/AlN纳米多层膜,对该薄膜的结构研究表明,随着调制周期的减小,稳定态六方AlN相逐渐转变成亚稳态立方AlN相,形成以TiN/AlN超晶格结构为主的薄膜。并从与标准图谱的对比中可知,TiN/AlN超晶格是AlN在立方TiN... 采用脉冲多弧离子镀技术制备TiN/AlN纳米多层膜,对该薄膜的结构研究表明,随着调制周期的减小,稳定态六方AlN相逐渐转变成亚稳态立方AlN相,形成以TiN/AlN超晶格结构为主的薄膜。并从与标准图谱的对比中可知,TiN/AlN超晶格是AlN在立方TiN簿膜的影响下,在TiN层上以亚稳态相立方结构外延生长所形成。另研究显示,TiN/AlN薄膜具有一定的超硬效应以及在硬质合金刀具上优良的使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刀具 超晶格tin/aln纳米多层膜 多弧离子镀 超硬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应烧结制备Ti_2AlN-TiN复合材料 被引量:4
6
作者 梁宝岩 王明智 《燕山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3期204-206,共3页
采用2Ti/2Al/3TiN粉体为原料,通过反应热压烧结,以制备Ti2AlN-TiN复合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XRD)、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结合能谱仪(EDS)分析试样。研究结果表明,在1350℃保温2h,压力为30MPa,可烧结得到组织细小、致密的Ti2AlN-... 采用2Ti/2Al/3TiN粉体为原料,通过反应热压烧结,以制备Ti2AlN-TiN复合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XRD)、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结合能谱仪(EDS)分析试样。研究结果表明,在1350℃保温2h,压力为30MPa,可烧结得到组织细小、致密的Ti2AlN-TiN复合材料。材料中层片状Ti2AlN晶粒长约5m,TiN晶粒大小为1~2m。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其显微硬度与弯曲强度分别达8.57GPa和450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2aln tin 反应烧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艺参数对含钛高炉渣合成(Ca,Mg)α′-Sialon-AlN-TiN粉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姜涛 薛向欣 +3 位作者 段培宁 刘然 董学文 茹红强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08-613,共6页
以含钛高炉渣、硅灰、高铝矾土熟料和炭黑为原料,采用碳热还原氮化法合成了(Ca,Mg)α′2Sialon2AlN2TiN粉。用X射线衍射法测定了产物相组成及相对含量,研究了合成温度和恒温时间对反应过程的影响,并对合成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合... 以含钛高炉渣、硅灰、高铝矾土熟料和炭黑为原料,采用碳热还原氮化法合成了(Ca,Mg)α′2Sialon2AlN2TiN粉。用X射线衍射法测定了产物相组成及相对含量,研究了合成温度和恒温时间对反应过程的影响,并对合成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合成温度对(Ca,Mg)α′2Sialon2AlN2TiN粉的合成过程影响显著,随着合成温度升高,产物中α′2Sialon相含量增大,1480℃时α′2Sialon含量达最大,是最佳的合成温度。恒温时间对产物相组成的影响不十分显著,但较长的恒温时间可使还原氮化反应进行得更充分,恒温8h的试样中α′2Sialon含量最高,是较理想的恒温时间。合成过程中SiO的挥发导致试样较大的质量损失,且随着合成温度升高和恒温时间延长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钛高炉渣 碳热还原氮化 (Ca Mg)α'-Sialon-aln-tin 工艺参数 合成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钛高炉渣合成(Ca,Mg)α′-Sialon-AlN-TiN粉末 被引量:3
8
作者 姜涛 薛向欣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2009-2015,共7页
在热力学分析的基础上 ,以含钛高炉渣为主要原料 ,采用碳热还原氮化法合成了 (Ca,Mg)α′ Sialon AlN TiN粉。确定了合成过程的最佳工艺参数 :反应温度 14 80℃ ,保温 10h,配碳量为理论值的 1.5倍 ,氮气流量 4 0 0mL/min。采用X射线衍... 在热力学分析的基础上 ,以含钛高炉渣为主要原料 ,采用碳热还原氮化法合成了 (Ca,Mg)α′ Sialon AlN TiN粉。确定了合成过程的最佳工艺参数 :反应温度 14 80℃ ,保温 10h,配碳量为理论值的 1.5倍 ,氮气流量 4 0 0mL/min。采用X射线衍射仪和扫描电镜研究了合成产物的相组成和显微结构。结果表明 :产物中除有主要物相α′ Sialon、AlN和TiN外 ,还有少量 β SiC ,15R和 β CaSiO3 等杂质相。其中 ,(Ca,Mg)α′ Sialon多以片状而AlN多以球形或短柱状形式存在。EDS分析结果表明 ,Ca2 + 、Mg2 + 都进入了α′ Sialon晶格中 ,但Ca2 + 的固溶量远高于Mg2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钛高炉渣 碳热还原氮化 (Ca Mg)α′-Sialon-AIN-t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合金等离子体基离子注入形成AlN/TiN层结构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廖家轩 夏立芳 《真空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86-390,共5页
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小掠射角X射线衍射研究了铝合金LY12等离子体基离子注入形成的AlN/TiN改性层的结构。结果表明 ,N和Ti能注入铝合金表面 ,N在注入层呈类高斯分布 ,而Ti沿注入方向呈梯度递减。后注入的Ti和N对先注入的N的含量和分布... 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小掠射角X射线衍射研究了铝合金LY12等离子体基离子注入形成的AlN/TiN改性层的结构。结果表明 ,N和Ti能注入铝合金表面 ,N在注入层呈类高斯分布 ,而Ti沿注入方向呈梯度递减。后注入的Ti和N对先注入的N的含量和分布有重要影响。同时注入Ti和N ,能在试样表面形成一层稳定的Ti,N层。所形成的AlN/TiN改性层主要由TiO2 ,TiN ,TiAl3 ,Al2 O3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 等离子体基离子注入 高斯分布 梯度层 aln/tin 结构 氮化铝 氮化钛 表面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激光沉积制备TiN/AlN多层膜的变形机理研究
10
作者 唐普洪 毛杰 +1 位作者 宋仁国 柴国钟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39-41,共3页
本文采用纳秒脉冲激光沉积法在单晶硅试样表面制备了调制周期为20nm和200nm的TiN/AlN硬质多层膜,通过有限元模拟和纳米压痕方法研究了调制周期对多层膜的开裂机理的影响。结果表明:调制周期200nm时,载荷致使能量表层积累形成应力集中,... 本文采用纳秒脉冲激光沉积法在单晶硅试样表面制备了调制周期为20nm和200nm的TiN/AlN硬质多层膜,通过有限元模拟和纳米压痕方法研究了调制周期对多层膜的开裂机理的影响。结果表明:调制周期200nm时,载荷致使能量表层积累形成应力集中,一定程度后界面应变梯度劣化促使界面裂纹萌生、扩展。载荷继续增加后,主裂纹沿纵向扩展,其两侧也形成新的应力集中区,原有应力释放。薄膜应力近表层的应力集中超过多层膜的强度极限时,多层膜表层发生开裂。调制周期20nm时,加载诱导应力沿着AlN软膜向多层薄膜内部传递,能量在纵深方向累积储存,直至超过薄膜的屈服极限时,多层膜内部损伤失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激光沉积 多层膜 tin/aln 变形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应室沉积TiN/AlN复相陶瓷的研究
11
作者 邹东利 阎殿然 +2 位作者 郭亚昆 刘英凯 卢国起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3-14,18,共3页
采用自蔓延高温合成与等离子喷涂相结合的方法在自制的反应室中沉积了TiN/AlN复相陶瓷。通过 XRD、SEM、TEM等手段对复相陶瓷进行了相分析、表面形貌及微观结构分析,结果表明,复相陶瓷主要由TiN和 AlN两相组成,但复相陶瓷粒子间的结合... 采用自蔓延高温合成与等离子喷涂相结合的方法在自制的反应室中沉积了TiN/AlN复相陶瓷。通过 XRD、SEM、TEM等手段对复相陶瓷进行了相分析、表面形貌及微观结构分析,结果表明,复相陶瓷主要由TiN和 AlN两相组成,但复相陶瓷粒子间的结合较差,没有明显的相界,TEM表明复相陶瓷有类似于羽毛状的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喷涂 自蔓延高温合成 tin/aln 复相陶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激光沉积制备TiN/AlN多层薄膜及其工艺研究
12
作者 唐普洪 宋仁国 +1 位作者 柴国钟 熊京远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1-43,共3页
本文采用脉冲激光沉积(PLD)法,在单晶硅试样表面上沉积制备了TiN/AlN多层硬质薄膜;研究了激光能量、靶衬距离和基体温度等工艺参数对薄膜性能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显微硬度仪方法研究了薄膜的性能。结果表... 本文采用脉冲激光沉积(PLD)法,在单晶硅试样表面上沉积制备了TiN/AlN多层硬质薄膜;研究了激光能量、靶衬距离和基体温度等工艺参数对薄膜性能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显微硬度仪方法研究了薄膜的性能。结果表明:薄膜由TiN和立方AlN细晶和无定型的非晶TiN、AlN组成,薄膜的调制周期尺寸均在λ=(50-200)nm范围内,多层结构界面清晰;当多层薄膜调制周期在100nm以下时,薄膜的显微硬度明显高于TiN和AlN的混合硬度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激光烧蚀 多层膜 微观结构 tin/al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应溅射TiO/AlO和TiN/AlN薄膜的微结构与力学性能
13
作者 赵文济 李一睿 +3 位作者 胡祖光 许辉 祝新发 李戈扬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2005年第5期19-21,共3页
采用Ti-Al镶嵌复合靶在Ar、N2和O2混合气体中反应溅射制备了一系列TiO/AlO和TiN/AlN薄膜,并采用EDS、XRD、TEM、AFM、SEM和微力学探针研究了薄膜的化学成分、微结构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随氧分压的提高,TiO/AlO和TiN/AlN薄膜中的氧含量... 采用Ti-Al镶嵌复合靶在Ar、N2和O2混合气体中反应溅射制备了一系列TiO/AlO和TiN/AlN薄膜,并采用EDS、XRD、TEM、AFM、SEM和微力学探针研究了薄膜的化学成分、微结构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随氧分压的提高,TiO/AlO和TiN/AlN薄膜中的氧含量逐步增加,氮含量相应减少,但其(Ti+Al):(O+N)仍保持约为1:1的化学计量比.薄膜保持与(Ti,Al)N薄膜相同的NaCl结构,并形成强烈(200)织构的柱状晶.与此同时,TiO/AlO和TiN/AlN薄膜的硬度和弹性模量也仍保持在与TiN/AlN薄膜相当的35GPa和370~420GPa的高值.由于薄膜中形成了相当含量的氧化物,这类薄膜的抗氧化能力有望得到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薄膜 AlO薄膜 tin薄膜 aln薄膜 反应溅射 微结构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N/AlN纳米多层膜的调制结构研究
14
作者 李戈扬 施晓蓉 +3 位作者 张流强 许俊华 李鹏兴 顾明元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5期543-544,共2页
纳米多层膜具有多种物理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异常效应,其中超模量、超硬度效应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采用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EM)研究了TiN/AlN纳米多层膜的微结构并对其力学性能的变化给予解释。TiN/AlN... 纳米多层膜具有多种物理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异常效应,其中超模量、超硬度效应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采用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EM)研究了TiN/AlN纳米多层膜的微结构并对其力学性能的变化给予解释。TiN/AlN纳米多层膜采用反应溅射法在日本产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 多层膜 调制结构 HREM tin/al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N_(0.3)/AlN复合烧结界面扩散现象
15
作者 邹芹 孙俊绒 +1 位作者 李艳国 罗永安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37-545,共9页
为研究TiN_(0.3)/AlN复合烧结体中两相界面区域的N原子的扩散现象,通过机械合金化方法制备出非化学计量比TiN_(0.3),采用放电等离子体烧结技术分层及复合烧结TiN_(0.3)/AlN复合材料,采用金相、XRD、SEM、EDS及TEM等分析表征TiN_(0.3)/Al... 为研究TiN_(0.3)/AlN复合烧结体中两相界面区域的N原子的扩散现象,通过机械合金化方法制备出非化学计量比TiN_(0.3),采用放电等离子体烧结技术分层及复合烧结TiN_(0.3)/AlN复合材料,采用金相、XRD、SEM、EDS及TEM等分析表征TiN_(0.3)/AlN复合材料的物相组成、元素分布和组织形貌。结果表明:AlN中的N通过空位扩散机制向TiN_(0.3)中扩散,其扩散程度逐渐减弱;与AlN接触的TiN_(0.3)部分由于吸收了来自AlN中的N使成分接近正常比例的TiN,而远离界面处的部分则接近TiN_(0.3)的成分;在两相结合区域有宽度在1 nm以下的非晶层,其电子衍射斑点出现纵向伸长,产生共格,说明六方结构的AlN晶格向TiN晶格畸变,形成面心立方结构的TiN_(0.3)/Al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n/aln复合材料 放电等离子体烧结 界面扩散 共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N/BN与AlN/BN纳米混合添加剂的摩擦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孟凡善 李征 +2 位作者 程焯 王文健 刘启跃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59-265,282,共8页
目的探究TiN/BN与AlN/BN两类纳米混合添加剂在油润滑中的摩擦学性能,分析纳米润滑油润滑机理。方法以油酸作为分散剂,提高纳米添加剂在基础油中的分散性能,利用MRS-10A型四球摩擦磨损实验机对不同混合比例、不同添加浓度的TiN/BN与AlN/B... 目的探究TiN/BN与AlN/BN两类纳米混合添加剂在油润滑中的摩擦学性能,分析纳米润滑油润滑机理。方法以油酸作为分散剂,提高纳米添加剂在基础油中的分散性能,利用MRS-10A型四球摩擦磨损实验机对不同混合比例、不同添加浓度的TiN/BN与AlN/BN纳米润滑油进行摩擦学性能测试,使用扫描电镜观察磨斑表面形貌,用EDS和XPS检测磨斑表面元素种类及相应化合价态。结果经油酸分散的混合纳米粒子的质量比为1︰1时,纳米润滑油表现出最好的抗磨减摩性能。其中TiN/BN纳米混合添加剂的质量分数为0.6%时,磨斑直径和摩擦系数较基础油分别降低34.97%和16.75%,最大无卡咬负荷提高65.96%;AlN/BN纳米混合添加剂的质量分数为0.2%时,磨斑直径和摩擦系数较基础油分别降低24.49%和11.76%,最大无卡咬负荷提高38.30%。磨斑表面磨痕沟槽深度、宽度减小,表面粗糙度明显降低。结论分散在油液中的AlN、BN、TiN纳米粒子进入摩擦副间发挥承载支撑作用,将滑动摩擦变为滑动-滚动混合摩擦,降低摩擦磨损。进入摩擦副间的AlN纳米粒子由于高表面能特性,沉淀吸附于摩擦表面凹坑处,修复磨损表面,TiN、BN纳米粒子与摩擦表面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由Fe-O、Ti-O、BOx及TiNxOy等物质所构成的自修复膜,表现出较好的抗磨减摩及自修复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添加剂 tin/BN aln/BN 油润滑 减摩 抗磨 自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N/AlN复合陶瓷的电性能 被引量:5
17
作者 朱江 李晨辉 +3 位作者 刘凯 史玉升 贺智勇 张启福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04-209,共6页
以AlN粉为原料,TiN粉为调节剂,添加稀土金属(Sm2O3,Y2O3,)烧结助剂在N2气氛下,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在1 700℃,25 MPa下保温10 min制备了相对密度高于98%的AlN陶瓷。引入导电相TiN对AlN陶瓷电性能进行改性,AlN复合陶瓷的相对密度随着... 以AlN粉为原料,TiN粉为调节剂,添加稀土金属(Sm2O3,Y2O3,)烧结助剂在N2气氛下,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在1 700℃,25 MPa下保温10 min制备了相对密度高于98%的AlN陶瓷。引入导电相TiN对AlN陶瓷电性能进行改性,AlN复合陶瓷的相对密度随着TiN含量的增加而有所下降,电阻率出现明显的导电渗流现象,渗流阀值出现在质量分数为26%左右。通过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可知:AlN烧结体含有主晶相AlN、第二相稀土金属铝酸盐和间隙相TiN,一般认为,低熔点的稀土金属铝酸盐促进了AlN陶瓷的烧结致密化,导电相TiN提供了导电的自由电子致使陶瓷体的电性能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化铝陶瓷 氮化钛 Re2O3 电性能调节剂 体积电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N缓冲层厚度对立方AlN薄膜显微组织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莫祖康 黄尚力 +3 位作者 翁瑶 符跃春 何欢 沈晓明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192-1196,共5页
为了提高亚稳立方Al N薄膜的外延质量,采用激光分子束外延法,以Ti N为缓冲层在Si(100)衬底上制备立方Al N薄膜,主要研究了Ti N缓冲层厚度对立方Al N薄膜结晶质量和表面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以Ti N为缓冲层可制备出高取向度的立方Al N薄... 为了提高亚稳立方Al N薄膜的外延质量,采用激光分子束外延法,以Ti N为缓冲层在Si(100)衬底上制备立方Al N薄膜,主要研究了Ti N缓冲层厚度对立方Al N薄膜结晶质量和表面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以Ti N为缓冲层可制备出高取向度的立方Al N薄膜,当缓冲层沉积时间为30 min时,立方Al N薄膜的结晶质量最好,表面最平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方aln薄膜 tin缓冲层 激光分子束外延 显微组织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BN烧结体中TiN_(0.3)/AlN与CBN的界面关系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邓华 邢英 +1 位作者 王明智 徐帅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CAS 2016年第3期38-42,共5页
针对传统结合剂的PCBN超硬刀具材料在无液干切削过程中存在耐热性不足、软点等问题,采用非化学计量比TiN0.3与AlN为结合剂的方法制备PCBN。使用SEM、XRD、EDS、DIL膨胀仪及硬度测量设备,对样品的抛光表面和断口进行观察,样品相组成分析... 针对传统结合剂的PCBN超硬刀具材料在无液干切削过程中存在耐热性不足、软点等问题,采用非化学计量比TiN0.3与AlN为结合剂的方法制备PCBN。使用SEM、XRD、EDS、DIL膨胀仪及硬度测量设备,对样品的抛光表面和断口进行观察,样品相组成分析,界面处的元素分布,膨胀系数及硬度等方面的分析,讨论TiN0.3与CBN及TiN0.3/AlN与CBN表面的结合状态,分析TiN与CBN热膨胀系数的差异,及这种差异对烧结体组织的影响。引入AlN减轻膨胀系数的影响;通过CBN表面镀钛,使TiN0.3、TiN0.3/AlN与CBN更好结合。分析CBN表面区域与TiN0.3、TiN0.3/AlN的生成物,并且分析这些生成物在PCBN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BN tin0.3/aln结合剂 界面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对SiCp/Al等离子弧焊焊缝组织的影响 被引量:10
20
作者 雷玉成 朱飞 +1 位作者 袁为进 程晓农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65-567,共3页
对铝基复合材料进行等离子弧焊接,高温下基体A l与增强相S iC之间发生有害界面反应,生成脆性相A l4C3,严重降低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采用钛合金作为填充材料,对S iCp/6061A l进行原位合金化焊接,并将离子气由单一的Ar气变为以一定比例混... 对铝基复合材料进行等离子弧焊接,高温下基体A l与增强相S iC之间发生有害界面反应,生成脆性相A l4C3,严重降低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采用钛合金作为填充材料,对S iCp/6061A l进行原位合金化焊接,并将离子气由单一的Ar气变为以一定比例混合的N2+Ar的混合气体,着重研究了合金化填充材料Ti对焊缝显微组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合金化填充材料Ti的添加改善了基体与增强相间的润湿性,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基体A l与增强相S iC之间界面反应的发生,抑制了脆性相A l4C3的生成,并获得以TiN、A lN为二次增强相均匀分布的焊缝显微组织,保证了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基复合材料(SiCp/6061Al MMCs) 等离子弧焊接 合金化填充材料Ti tin al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