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机械合金化制备TiB_2-Ni(Al)复合粉末组织结构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陈枭 王洪涛 +1 位作者 白小波 杨超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87-91,共5页
目的通过原位合成技术获得TiB_2-Ni(Al)复合粉末。方法采用机械合金化方法在不同球磨时间的条件下,制备不同体积含量的TiB_2陶瓷相增强Ni(Al)基复合粉末,其中Ni粉和Al粉的摩尔比为1:1。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以及X-射线衍射仪(XRD)分... 目的通过原位合成技术获得TiB_2-Ni(Al)复合粉末。方法采用机械合金化方法在不同球磨时间的条件下,制备不同体积含量的TiB_2陶瓷相增强Ni(Al)基复合粉末,其中Ni粉和Al粉的摩尔比为1:1。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以及X-射线衍射仪(XRD)分析球磨后粉末的显微组织结构及物相,研究不同球磨时间对制备TiB_2-Ni(Al)复合粉末物相演变、组织结构及粒子间界面结合状态的影响。结果在球磨过程中,球磨时间越长,Ni/Al间的塑变有利于原子之间的扩散,TiB_2陶瓷相颗粒逐渐变小。当球磨时间增长到一定程度时,延展性好的Al粉颗粒发生扁平化且其表面积不断增大,使得碎化后的Ni粉颗粒不断嵌入Al粉颗粒中,最终形成Ni(Al)固溶体。同时根据XRD分析发现,随着球磨时间的延长,TiB_2-Ni(Al)复合粉末中的Al峰逐渐减小,说明Al不断固溶到Ni中,形成了一定量的Ni(Al)固溶体。结论通过机械球磨技术在球磨一定时间后可原位合成Ni(Al)固溶体,这说明随着Ni与Al之间的相互扩散有利于形成Ni(Al)固溶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合金化 tib2-ni(al)复合粉末 组织结构 原位合成 冷喷涂 固溶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Al_2O_3和TiB_2粒子增强Al-Cu合金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和性能 被引量:11
2
作者 马宗义 吕毓雄 毕敬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01-105,共5页
由TiO2AlBCuO体系制备了原位Al2O3和TiB2粒子增强Al3.2%Cu和Al6.0%Cu合金基复合材料。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在两种复合材料中均有Al2O3和TiB2生成,没有发现Al3Ti相产生。... 由TiO2AlBCuO体系制备了原位Al2O3和TiB2粒子增强Al3.2%Cu和Al6.0%Cu合金基复合材料。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在两种复合材料中均有Al2O3和TiB2生成,没有发现Al3Ti相产生。原位生成的Al2O3和TiB2粒子为尺寸小于2μm的等轴状粒子,在Al基体中均匀分布。室温拉伸试验表明两种AlCu合金基原位复合材料具有很高的强度,并且随着基体合金中Cu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强度增加。动态压缩试验表明,这种AlCu合金基原位复合材料的强度对应变速率是不敏感的,这可由不同应变速率变形后的复合材料基体中位错密度大致相同来解释。高温压缩蠕变试验表明,两种复合材料均表现出高的显态应力指数。随基体合金中Cu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蠕变抗力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氧化铝 硼化钛 铝铜合金 制备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艺因素对还原气氛下铝热法制备Al_2O_3-TiB_2复相陶瓷的影响 被引量:22
3
作者 李远兵 覃显鹏 +1 位作者 王龙 李楠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11-212,共2页
以铝粉、B2 O3 粉和TiO2 粉为原料 ,研究了埋炭还原气氛下B2 O3 加入量、温度和气氛 3种工艺因素对铝热还原法制备Al2 O3 -TiB2 复相陶瓷的影响。结果表明 :(1)在还原气氛下用铝热还原法可以制备Al2 O3 -TiB2 复相陶瓷。 (2 )原料中B2 ... 以铝粉、B2 O3 粉和TiO2 粉为原料 ,研究了埋炭还原气氛下B2 O3 加入量、温度和气氛 3种工艺因素对铝热还原法制备Al2 O3 -TiB2 复相陶瓷的影响。结果表明 :(1)在还原气氛下用铝热还原法可以制备Al2 O3 -TiB2 复相陶瓷。 (2 )原料中B2 O3 过量 ,则有 9Al2 O3 ·2B2 O3 相生成。 (3)烧成温度在 90 0℃时铝热反应基本未开始 ;10 0 0℃时有大量TiB2 和α Al2 O3 相生成 ,α Al2 O3 呈长方柱状 ,晶粒较大 ,TiB2分布在α Al2 O3 颗粒之间 ,晶粒细小 ;10 0 0℃以上时 ,反应产物的相组成变化不大 ,但 15 0 0℃后 ,TiB2晶粒较大 ,尺寸为 0 .5~ 3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艺因素 还原气氛 铝热法 制备 al2O3-tib2复相陶瓷 铝热还原法 工艺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生成TiB_2/Al-Si-Mg复合材料的组织与性能 被引量:10
4
作者 韩延峰 刘相法 边秀房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840-845,共6页
结合LSM法和MCR法原位反应生成TiB2 粒子增强Al Si Mg复合材料。研究发现 :原位生成TiB2 粒子呈等轴状且尺寸 <1μm ,大都均匀分布在共晶组织中 ,与共晶Si交织在一起 ,在α(Al)中只有少量的TiB2 粒子 ;原位TiB2 粒子可明显强化Al Si... 结合LSM法和MCR法原位反应生成TiB2 粒子增强Al Si Mg复合材料。研究发现 :原位生成TiB2 粒子呈等轴状且尺寸 <1μm ,大都均匀分布在共晶组织中 ,与共晶Si交织在一起 ,在α(Al)中只有少量的TiB2 粒子 ;原位TiB2 粒子可明显强化Al Si Mg复合材料 ,且随着TiB2 粒子数量的增加 ,强化效果也随之提高 ,而且延伸率也略有升高 ,如 6 %TiB2 /ZL10 4复合材料室温拉伸强度可达 2 96MPa ,延伸率为 5 .5 %;热处理 (T6)可将共晶Si由原先的连续棒状变为孤立的颗粒状 ,大幅度提高材料抗拉强度 ,使 6 %TiB2 /ZL10 4复合材料室温拉伸强度达386MPa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b2/al-Si-Mg复合材料 原位反应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法生成TiB_2/Al复合材料制备工艺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张树瑜 柴跃生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02年第5期478-481,共4页
在实验的基础上 ,分析 CR法生成 Ti B2 /Al复合材料制备工艺的 5个关键问题 ,得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制备出了颗粒分布均匀、组织致密、性能较理想的 Ti B2 /Al复合材料 。
关键词 tib2/al复合材料 CR法 tib2颗粒 铝基复合材料 制备工艺 硼化钛颗粒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_2O_3/TiB_2复合材料组织与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宁 茹红强 +1 位作者 唐学原 孙旭东 《黄金学报》 2000年第4期253-255,共3页
利用金相显微镜、 SEM、抗折试验机和硬度计研究了无压烧结 Al2 O3/ Ti B2 陶瓷复合材料的组织与性能 .结果表明 ,利用无压烧结技术可以制备这种性能优良的新型材料 ,Ti B2 细化材料的晶粒 ,提高了材料的机械牲能 。
关键词 无压烧结 al2O3/tib2 复合材料 组织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铸造成型原位自生TiB_2/Al-Mg-Li复合材料热处理过程中的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演变 被引量:5
7
作者 陈砚池 吴量 +1 位作者 邓亚琪 李险峰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08-312,共5页
Al-Li合金具有低密度、高比强、高比刚的特点,在航空航天工业领域有着广阔的前景。Al-Mg-Li系合金中的Mg密度低,且可通过热处理进一步提高强度和硬度。为了进一步提高该材料的强度,制备了原位TiB_2/Al-Mg-Li复合材料。相比于Al-Cu-Li体... Al-Li合金具有低密度、高比强、高比刚的特点,在航空航天工业领域有着广阔的前景。Al-Mg-Li系合金中的Mg密度低,且可通过热处理进一步提高强度和硬度。为了进一步提高该材料的强度,制备了原位TiB_2/Al-Mg-Li复合材料。相比于Al-Cu-Li体系,针对原位TiB_2/Al-Mg-Li复合材料热处理的系统研究目前仍比较缺乏。通过原位自生混合盐法,制备了原位自生TiB_2/Al-4. 5Mg-2. 4Li复合材料。差示扫描量热(DSC)实验表明,复合材料中第二相开始熔化的温度为510℃;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表明,原位TiB_2颗粒倾向于在晶界处形成团簇,热处理过程中基本不发生变化; SEM和电子能谱仪(EDS)扫描结果表明,该复合材料在500℃下固溶16 h后,合金元素Mg扩散充分,元素Mg偏聚基本消除; 185℃人工时效过程中,材料硬度有显著提升,时效24 h后达到峰时效状态,最大硬度为146. 2 HV10/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Mg-Li 原位自生tib2 金属基复合材料 热处理 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_2O_3微粉和SiO_2微粉对刚玉-莫来石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李学伟 石干 孙庚辰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396-398,406,共4页
在板状刚玉细粉中添加粘土或Al2O3微粉 和不同种类的SiO2微粉制成刚玉-莫来石试样,分 别于1200℃、1400℃和1600℃保温5h烧成后,测 定试样的体积密度、显气孔率和烧后线收缩率,利用 XRD分析了试样在不同温度段的莫来石生成量,研 究了添... 在板状刚玉细粉中添加粘土或Al2O3微粉 和不同种类的SiO2微粉制成刚玉-莫来石试样,分 别于1200℃、1400℃和1600℃保温5h烧成后,测 定试样的体积密度、显气孔率和烧后线收缩率,利用 XRD分析了试样在不同温度段的莫来石生成量,研 究了添加Al2O3微粉和不同种类的SiO2微粉对材料 的烧结性能和莫来石化的影响,并利用SEM观察了 试样的显微结构。结果表明:(1)加入Al2O3微粉和 SiO2微粉均有利于材料的烧结;加入SiO2微粉的纯度 和晶形不同,对试样莫来石化的影响也不同,无定形 态SiO2微粉(即硅灰)的纯度越高,试样的莫来石生 成量也越高。(2)加粘土的试样,其显微结构中柱状 莫来石的晶体特征比较明显;而加入SiO2微粉的试 样,其莫来石晶体和刚玉晶体相互交错,晶粒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2O3微粉 莫来石化 SIO2微粉 试样 刚玉 显气孔率 纯度 线收缩率 无定形态 显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材料特性对 SiC-TiB_2 复合陶瓷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凌兴珠 徐振民 《中南工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49-152,共4页
以微米级α-SiC粉为原料,用常压烧结法制备SiC-15%TiB2(体积分数)复合陶瓷.研究了原材料特性如烧结助剂种类、增韧相类型和原料SiC粉粒度对材料性能和显微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Al-B-C是SiC-TiB2... 以微米级α-SiC粉为原料,用常压烧结法制备SiC-15%TiB2(体积分数)复合陶瓷.研究了原材料特性如烧结助剂种类、增韧相类型和原料SiC粉粒度对材料性能和显微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Al-B-C是SiC-TiB2复合陶瓷的有效烧结助剂.用它为助剂制备的陶瓷其相对密度和抗弯强度高于以B-C,Al-C和Si-C为助剂的SiC陶瓷.与纯TiB2粉末相比,以TiB2-SiC复合粉为增韧相的复合陶瓷性能改善,且抗氧化性较好.SiC原料粉末的粒度是影响SiC可烧结性最重要的因素.粒度愈细,SiC陶瓷的相对密度和抗弯强度愈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tib2 复合陶瓷 烧结助剂 tib2-SiC 复合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胶-凝胶/高温氢还原工艺制备Mo-Al_(2)O_(3)-La_(2)O_(3)复合粉末 被引量:1
10
作者 颜建辉 唐幸 +3 位作者 汪异 邱敬文 王跃明 宋晨飞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096-1109,共14页
Al_(2)O_(3)协同La_(2)O_(3)强韧化的钼及钼合金具有优越的综合力学性能,通过粉末冶金方法制备钼及钼合金的关键在于获得超细或纳米Mo-Al_(2)O_(3)-La_(2)O_(3)粉末。本文以仲钼酸铵、硝酸铝、硝酸镧和柠檬酸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煅烧... Al_(2)O_(3)协同La_(2)O_(3)强韧化的钼及钼合金具有优越的综合力学性能,通过粉末冶金方法制备钼及钼合金的关键在于获得超细或纳米Mo-Al_(2)O_(3)-La_(2)O_(3)粉末。本文以仲钼酸铵、硝酸铝、硝酸镧和柠檬酸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煅烧-高温氢还原工艺制备Mo-Al_(2)O_(3)-La_(2)O_(3)复合粉末,利用XRD、SEM、EDS和TEM等分析手段对粉末的微观组织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当水浴温度为85℃、pH=1、柠檬酸与钼酸铵的质量比为1.7时,形成了网状结构大分子交联的络合物前驱体,这有利于在后续高温还原过程中制备超细或纳米Mo复合粉末。前驱体粉体在550℃煅烧3 h后,粉末主要由MoO_(3)和Al_2(MoO_(4))_(3)组成。采用一步高温氢还原时,还原3 h后MoO_(3)全部转化成Mo,其最低还原温度为650℃。在650℃以下通过氢还原得到了微米尺寸Mo-Al_(2)O_(3)-La_(2)O_(3)复合粉末,而在750℃通过氢还原得到了由纳米颗粒聚集而成的近球形絮状粉末,在850℃通过氢还原得到的粉末内部出现烧结颈,其颗粒尺寸略有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复合粉末 氧化铝 氧化镧 溶胶-凝胶 氢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B-Co-Cr热喷粉体及其涂层微观结构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枭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735-1741,共7页
通过机械球磨结合粘结破碎法制备三种TiB:CoCr质量比分别为1∶1、2∶1和3∶1复合粉末,并将所制备的TiB:CoCr质量比1∶1复合粉末进行超音速火焰喷涂制备涂层,研究Ti-B-Co-Cr复合粉末及涂层的组织结构。通过X-射线衍射仪分析复合粉末和涂... 通过机械球磨结合粘结破碎法制备三种TiB:CoCr质量比分别为1∶1、2∶1和3∶1复合粉末,并将所制备的TiB:CoCr质量比1∶1复合粉末进行超音速火焰喷涂制备涂层,研究Ti-B-Co-Cr复合粉末及涂层的组织结构。通过X-射线衍射仪分析复合粉末和涂层的物相,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粉末表面和截面形貌及涂层的截面形貌进行观察,采用能谱分析仪对涂层的化学成分进行测试,通过激光粒度分析仪测试粉末的粒径分布,采用HV-1000硬度计测试涂层的平均硬度值,通过图像法测量涂层的平均孔隙率和厚度。研究结果表明,三种复合粉末的组织形态呈近球形,复合粉末各粒子间结合良好;通过X-射线衍射发现,三种复合粉末的主要物相为Ti、Co和Cr三相。通过对TiB:CoCr质量比1∶1复合粉末进行超音速火焰喷涂技术制备涂层,研究发现所制备的涂层组织致密,孔隙率仅为0.72%,且涂层扁平粒子间及涂层与基体界面结合良好。通过对涂层进行物相和能谱分析发现,涂层中原位生成了Ti B2硼化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粉末 球磨 tib2 超音速火焰喷涂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