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氯苯乙酮单缩二氨基硫脲Ti(Ⅳ)、Ni(Ⅱ)、Cu(Ⅰ)配合物的直接电化学合成 被引量:2
1
作者 刘建宁 张兵 +2 位作者 仵博万 于新桥 赵建设 《化学世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530-532,共3页
在以对氯苯乙酮单缩二氨基硫脲 ( HL)为配体的非水溶剂中 ,用 Ti、Ni、Cu金属做阳极 ,用电化学金属阳极氧化法合成了对氯苯乙酮单缩二氨基硫脲与 Ti( )、Ni( )、Cu( )的金属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磁化率、摩尔... 在以对氯苯乙酮单缩二氨基硫脲 ( HL)为配体的非水溶剂中 ,用 Ti、Ni、Cu金属做阳极 ,用电化学金属阳极氧化法合成了对氯苯乙酮单缩二氨基硫脲与 Ti( )、Ni( )、Cu( )的金属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磁化率、摩尔电导等对配体和配合物进行了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合物 电化学合成 对氯苯乙酮单缩二氨基硫脲 ti() Ni(Ⅱ) Cu(Ⅰ) 钴() 镍(Ⅱ) 铜(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曙红-NaClO-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H_2O_2-Ti(Ⅳ)化学发光新体系的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11
2
作者 柳玉英 于振安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5期596-598,共3页
近年来,化学发光在分析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用于测定Ti(Ⅳ)体系尚不多见,我们发现,在碱性条件下,用ClO_^--H_2O_2可氧化曙红而发光,同时发现CTMAB阳离子表面活性物质对该化学发光体系有强烈的敏化作用,Ti(Ⅳ)对该发光体系有催化作用,... 近年来,化学发光在分析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用于测定Ti(Ⅳ)体系尚不多见,我们发现,在碱性条件下,用ClO_^--H_2O_2可氧化曙红而发光,同时发现CTMAB阳离子表面活性物质对该化学发光体系有强烈的敏化作用,Ti(Ⅳ)对该发光体系有催化作用,且可增强发光强度,被增强的发光强度与Ti(Ⅳ)浓度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据此可进行痕量 Ti(Ⅳ)的测定,并拟定了新的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测定钛的方法.该法用于合成水样、铝合金试样分析获得满意的效果,检测限达2.1×10^(-9)g/mL,线性范围为4×10^(-9)~8×10^(-7)g/mL Ti(Ⅳ),测试的精密度良好,回收率为92.2%~107%,对含10×10^(-9)g/mL Ti(Ⅳ)连续测11次,其RSD为1.5%,分析结果与标样推荐值颇为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注射 化学发光 曙红 CTMA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钛酸异丙酯为原料合成Ti(Ⅳ)取代的Keggin型多金属氧酸盐 被引量:1
3
作者 刘红霞 杨春 周家宏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000-1004,共5页
以钛酸异丙酯为钛源,在酸性条件(pH=2)下合成了一钛取代的钨磷、钨硅多金属氧酸盐(Bu4N+或Me4N+盐),用IR、31PNMR、1HNMR和TG-DTA测试技术对样品的结构、阳离子含量等进行了表征,并对样品存在的形态(二聚体、单体和质子化单体)以及形态... 以钛酸异丙酯为钛源,在酸性条件(pH=2)下合成了一钛取代的钨磷、钨硅多金属氧酸盐(Bu4N+或Me4N+盐),用IR、31PNMR、1HNMR和TG-DTA测试技术对样品的结构、阳离子含量等进行了表征,并对样品存在的形态(二聚体、单体和质子化单体)以及形态的转化进行了研究。IR光谱显示,Ti取代的钨磷酸盐和钨硅酸盐均具有Ti-O-Ti结构,表明它们是Ti取代多金属氧酸盐的二聚体,或含有Ti取代多金属氧酸盐的二聚体,采用TG-DTA测得的阳离子(Me4N+)含量也证实了这一点。31PNMR和1HNMR进一步揭示,Ti取代的钨磷酸盐是一质子化单体和二聚体的混合物。实验结果还表明,酸性介质是生成质子化单体和二聚体的必要条件,且钨磷酸盐二聚体的稳定性较低,用碱(Bu4NOH)处理合成产物可得纯的钨磷酸盐单体,而相同条件下钨硅酸盐的二聚体却比较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金属氧酸盐 KEGGIN结构 ti()取代 钛酸异丙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指示剂阻抑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Ti(Ⅳ)
4
作者 陈宁生 王胜忠 +1 位作者 傅应强 胡立武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85-688,共4页
在硫酸介质中,Fe(Ⅲ)能催化H2O2氧化番红花红T和灿烂甲酚蓝双指示剂混合体系氧化褪色,Ti(Ⅳ)对该氧化褪色反应有灵敏的阻抑作用。测定含有Ti(Ⅳ)的阻抑体系和不含Ti(Ⅳ)的空白体系在波长520nm和630nm处的吸光度,发现在一定条件下,两波... 在硫酸介质中,Fe(Ⅲ)能催化H2O2氧化番红花红T和灿烂甲酚蓝双指示剂混合体系氧化褪色,Ti(Ⅳ)对该氧化褪色反应有灵敏的阻抑作用。测定含有Ti(Ⅳ)的阻抑体系和不含Ti(Ⅳ)的空白体系在波长520nm和630nm处的吸光度,发现在一定条件下,两波长处的吸光度变化之和(△A)与Ti(Ⅳ)的浓度之间存在线性关系,由此建立了双指示剂阻抑动力学光度法测定Ti(Ⅳ)的新方法。研究了反应体系的吸收光谱并优化了反应条件。该方法测定Ti(Ⅳ)的线性范围为4.0~110μg·L-1,检出限为0.12μg·L-1。对40.0μg·L-1Ti(Ⅳ)标准溶液11次平行测定,其相对标准偏差为2.1%。该方法灵敏度高,用于发样中Ti(Ⅳ)含量的测定,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指示剂 阻抑动力学 t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甲醛单缩二氨基硫脲Ti(Ⅳ)、Ni(Ⅱ)、Cu(Ⅱ)配合物的直接电化学合成
5
作者 刘建宁 张兵 +1 位作者 仵博万 于新桥 《化学世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467-469,共3页
在以苯甲醛单缩二氨基硫脲(HL)为配体的非水溶剂中,用Ti、Ni、Cu金属做阳极,用电化学金属阳极氧化法合成了苯甲醛单缩二氨基硫脲与Ti( )、Ni( )、Cu( )的金属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磁化率、摩尔电导等对配体和配... 在以苯甲醛单缩二氨基硫脲(HL)为配体的非水溶剂中,用Ti、Ni、Cu金属做阳极,用电化学金属阳极氧化法合成了苯甲醛单缩二氨基硫脲与Ti( )、Ni( )、Cu( )的金属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磁化率、摩尔电导等对配体和配合物进行了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合成 苯甲醛酮单缩二氨基硫脲 ti()、Ni(Ⅱ)、Cu(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位滴定法测定化铣钛合金的腐蚀溶液中HNO_3、HF以及Ti(Ⅳ)的含量 被引量:2
6
作者 严鹏飞 刘海东 +2 位作者 郭安儒 姚静芬 赵政鑫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435-1440,共6页
提出了测定化铣钛合金的腐蚀溶液中HNO3、HF及Ti(Ⅳ)浓度的新方法。(1)取适量样品,在50mL乙醇(2+3)溶液中,与1.000g KNO3反应,使样品中的H2TiF6转化为K2TiF6沉淀并同时生成HNO3,借此抑制Ti(Ⅳ)的水解反应。用0.500mol·L^(-1) NaOH... 提出了测定化铣钛合金的腐蚀溶液中HNO3、HF及Ti(Ⅳ)浓度的新方法。(1)取适量样品,在50mL乙醇(2+3)溶液中,与1.000g KNO3反应,使样品中的H2TiF6转化为K2TiF6沉淀并同时生成HNO3,借此抑制Ti(Ⅳ)的水解反应。用0.500mol·L^(-1) NaOH溶液作滴定液,耐氢氟酸pH电极作指示电极,用电位滴定法测定所取样品的总酸度。(2)另取适量样品,加入已知且过量的0.500mol·L^(-1) NaOH溶液,在60℃反应20min,使Ti(Ⅳ)生成Ti(OH)4沉淀,随即用0.500mol·L^(-1) HCl溶液电位滴定法测定体系中过量的氢氧化钠,据此计算样品中Ti(Ⅳ)的浓度。(3)取5.00mL样品,加入水50mL,用NaOH溶液调节pH至6.0~8.0,用水定容至100mL,分取溶液5.00 mL,加入pH 6.5的六次甲基四胺缓冲溶液10 mL,加水至约60 mL,用0.016 7mol·L^(-1) La(NO3)3溶液为滴定剂,氟离子选择电极为指示电极,电位滴定法测定样品中的总氟化物浓度。按所给公式分别计算样品中HNO3、HF及Ti(Ⅳ)的浓度。用标准HNO3、HF及H2TiF6配制的合成样品,按所提出方法分析所得结果均与理论值相符。以生产线实际样品为基础作加标回收试验,测得HF、Ti(Ⅳ)及HNO3的回收率依次在97.8%~101%,98.9%~99.7%,97.8%~103%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合金化铣 腐蚀溶液 电位滴定法 硝酸 氢氟酸 t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指示剂-紫外分光法研究Ti(Ⅳ)-羧酸、羟基羧酸的配位作用
7
作者 邱陵 贾东方 孙乔玉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1986年第2期109-115,共7页
本文以铬变酸为Ti(Ⅳ)的金属指示剂,研究了pH1.50时10种羧酸对Ti(Ⅳ)的相对配位能力,用推导出的公式处理光吸收的测量值并定量地求出其相对配位能力,还研究了Ti(Ⅳ)和羧酸、羟基羧酸的紫外光谱,探讨了成键方式。
关键词 配位能力 ti() 配位作用 金属指示剂 紫外光谱 羟基羧酸 光吸收 紫外分光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辽盆地北部T_3反射系数及T_3反射层特征成因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唐建人 杨宝俊 陈守田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49-50,共2页
介绍了反射系数计算方法; 阐述了松辽盆地北部T3 反射系数分布规律, 分析了T3 反射层特征的成因, 认为岩性岩相变化、埋藏较深、T2 反射层屏蔽以及较小的波阻抗差是影响T3 反射层特征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松辽盆地 反射系数 反射层 成因分析 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谱过程温度效应的研究(Ⅲ)——催化反应速率常数和反应活化能的测定
9
作者 陈洪渊 方惠群 +1 位作者 成于飞 Rolf Neeb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1988年第11期1196-1198,共3页
催化反应在极谱分析中的应用及反应速率常数的测定已有报道。通常根据Koutecky公式计算催化反应速率常数,而反应活化能则由不同温度下测定的速率常数,按照Arrhenius公式计算。我们根据前文提出的可逆、不可逆、准可逆、动力和催化过程... 催化反应在极谱分析中的应用及反应速率常数的测定已有报道。通常根据Koutecky公式计算催化反应速率常数,而反应活化能则由不同温度下测定的速率常数,按照Arrhenius公式计算。我们根据前文提出的可逆、不可逆、准可逆、动力和催化过程各种极谱电流——温度关系的普遍方程式,测定了Ti(Ⅳ)-H_(2)SO_(4)H_(2)C2O_(4)-KClO_(3)、Mo(Ⅳ)-H_(2)SO_(4)-NaNO_(3)、Mo(Ⅵ)-H_(2)SO_(4)-NH4NO_(3)体系催化反应速率常数和反应活化能(或表观活化能),结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反应 速率常数与活化能 温度效应 钼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烯烃聚合物和选择性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10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005-1005,共1页
在一定调节剂、一种催化剂混合物和一种物质的作用下,聚合一种烃或烃混合物中烯烃,可以制得烯烃的均聚物或共聚物。其中该物质能增强烃或烃混合物的导电性,同时其可溶解于烃或烃的混合物中,或与催化剂混合物反应。催化剂混合物由镁... 在一定调节剂、一种催化剂混合物和一种物质的作用下,聚合一种烃或烃混合物中烯烃,可以制得烯烃的均聚物或共聚物。其中该物质能增强烃或烃混合物的导电性,同时其可溶解于烃或烃的混合物中,或与催化剂混合物反应。催化剂混合物由镁的醇盐与Ti(Ⅳ)卤化物反应制得,其含有3价和4价氧化态的Ti和有机铝化合物。其中Ti(Ⅳ)与Ti(Ⅲ)的摩尔比为100/1~1/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物反应 选择性催化剂 烯烃聚合物 醇盐 制备方法 摩尔比 均聚物 ti() 铝化合物 氧化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速离子的流洗色谱分离研究(Ⅰ)——Cu(Ⅱ)-氯合离子的加速作用
11
作者 贾东方 向红文 张戬坤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1984年第4期457-459,共3页
前报曾报导了Mn(Ⅱ)的加速效应。此后又肯定了这一效应的普遍性及应用于流洗色谱的可能性。本文发现了4N HCl中的CuCl_(x)^(x-2)-是一种有效的加速离子,可以改善U(Ⅵ)的色谱床效,以此实现了U(Ⅵ)、Ti(Ⅳ)和Fe(Ⅲ)的色谱分离。按文献[2],... 前报曾报导了Mn(Ⅱ)的加速效应。此后又肯定了这一效应的普遍性及应用于流洗色谱的可能性。本文发现了4N HCl中的CuCl_(x)^(x-2)-是一种有效的加速离子,可以改善U(Ⅵ)的色谱床效,以此实现了U(Ⅵ)、Ti(Ⅳ)和Fe(Ⅲ)的色谱分离。按文献[2],以~t作图,对理想的色谱图,可得到对称的一对直线,相交于S处,在络合色谱中,前沿属快扩散组份,偏离平衡的程度Q小,容易得到直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效应 Mn(Ⅱ) 色谱图 色谱分离 Fe(Ⅲ) U(Ⅵ) t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