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TF-1、CD56、P40免疫组化标志物及其他临床特征与小细胞肺癌预后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2
1
作者 王鑫 张毅 +5 位作者 胡牧 王若天 刘磊 钱坤 李元博 支修益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522-527,共6页
背景与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甲状腺转录因子-1(thyroid transcription factor-1,TTF-1)、神经细胞粘附分子CD56和P40蛋白在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的阳性表达情况,探讨上述免疫表型标志物及其他临床特征与小细胞肺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用免疫组... 背景与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甲状腺转录因子-1(thyroid transcription factor-1,TTF-1)、神经细胞粘附分子CD56和P40蛋白在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的阳性表达情况,探讨上述免疫表型标志物及其他临床特征与小细胞肺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98例初次诊治的小细胞肺癌患者石蜡包埋活检组织标本中TTF-1、CD56、P40的阳性表达情况,观察随访患者临床特征及治疗、生存情况,通过Cox风险比例模型分析上述标志物、临床病理特征与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198例小细胞肺癌患者TTF-1、CD56、P40的阳性率分别为73.2%(145/198)、88.4%(175/198)、7.1%(14/198)。TTF-1是否阳性为小细胞肺癌患者独立预后因素OR=0.665,95%CI:0.472-0.937。其他与预后的相关因素包括:与不吸烟者相比,吸烟指数≤400组OR=1.72,95%CI:1.061-2.789;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astern Cooperative Oncology Group,ECOG)得分为2分与0分者相比的OR=3.551,95%CI:2.133-5.914;广泛期与局限期患者相比OR=2.487,95%CI:1.793-3.451;合并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superior vena cava syndrome,SVCS)者OR=2.394,95%CI:1.49-3.846。结论小细胞肺癌中的预后与TTF-1表达及吸烟、ECOG得分、肿瘤分期、合并SVCS等多个因素相关,TTF-1、CD56、P40表达在小细胞肺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有辅助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预后 甲状腺转录因子-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TF-1、SP-A在肺腺癌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8
2
作者 王彩霞 王晓 +2 位作者 吕淑慧 聂美楠 王桂梅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80-283,共4页
目的评价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肺泡表面活性蛋白A(SP-A)在肺腺癌中表达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探讨他们在肺腺癌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经组织学和临床资料证实的肺原发性腺癌40例、转移性腺癌13例,采用免疫组化EnV ision法检... 目的评价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肺泡表面活性蛋白A(SP-A)在肺腺癌中表达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探讨他们在肺腺癌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经组织学和临床资料证实的肺原发性腺癌40例、转移性腺癌13例,采用免疫组化EnV ision法检测TTF-1及SP-A的表达情况。结果40例肺腺癌中有32例表达TTF-1、27例表达SP-A;13例转移性腺癌中只有1例肝细胞癌胞质表达TTF-1、无SP-A表达。TTF-1和SP-A在肺腺癌中表达的敏感性分别为80%和67.5%、特异性均为100%。结论TTF-1在肺腺癌中表达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在排除甲状腺癌可能后,可作为鉴别肺原发性和转移性腺癌的可靠标记;而SP-A敏感性较低且随分化程度降低表达下降,故TTF-1对肺腺癌鉴别诊断的价值优于S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 甲状腺转录因子-1 肺泡表面活性蛋白A 免疫组织化学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浆膜腔积液转移性肺腺癌细胞中TTF-1的表达 被引量:6
3
作者 苏学英 蒋莉莉 +2 位作者 李甘地 谢斌 江映红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6期706-708,共3页
目的 探讨甲状腺转录因子 1(TTF 1)在浆膜腔积液肺腺癌细胞中的表达 ,为肺腺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新的依据。方法 选用浆膜腔积液转移性腺癌共 6 0例 (胸水 4 0例 ,腹水 17例 ,心包积液 3例 )。经组织学或结合临床资料证实的肺腺癌... 目的 探讨甲状腺转录因子 1(TTF 1)在浆膜腔积液肺腺癌细胞中的表达 ,为肺腺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新的依据。方法 选用浆膜腔积液转移性腺癌共 6 0例 (胸水 4 0例 ,腹水 17例 ,心包积液 3例 )。经组织学或结合临床资料证实的肺腺癌 36例 ,泌尿生殖道腺癌 14例 ,胃肠道腺癌 8例 ,乳腺癌 2例。每例均制备HE染色的涂片和离心沉渣经琼脂和石蜡包埋而成的细胞块 ,并用细胞块切片作TTF 1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结果  36例肺腺癌中有 2 6例表达TTF 1,2 4例肺外腺癌中只有 2例表达TTF 1,其敏感性为 72 2 % ,特异性为 91 7%。结论 TTF 1在浆膜腔积液肺腺癌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在排除甲状腺癌的可能性后 ,TT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甲状腺转录因子-1 腺癌 浆膜腔积液 免疫细胞化学 细胞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腺癌组织中TTF-1和SPA的表达对EGFR突变的临床预测价值 被引量:6
4
作者 刘瑞青 申淑景 +2 位作者 马杰 刘杰 李醒亚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2期2314-2317,共4页
目的探讨肺腺癌组织中甲状腺转录因子(thyroid transcription factor-1,TTF-1)和表面活性物质A(surfactantprotein-A,SPA)的表达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突变状态的临床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05年1月... 目的探讨肺腺癌组织中甲状腺转录因子(thyroid transcription factor-1,TTF-1)和表面活性物质A(surfactantprotein-A,SPA)的表达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突变状态的临床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05年1月至2011年11月在河南省肿瘤医院行EGFR突变检测的肺腺癌患者235例,其中能找到石蜡组织共120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组织中的TTF-1和SPA的表达。分析TTF-1和SPA的表达与EGFR突变状态、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入组患者的EGFR突变率为43.8%(103/235);其中的120例患者中有50例发生EGFR突变;TTF-1阳性表达多见于女性(P=0.029)、不吸烟(P=0.025)和Ⅰ~Ⅱ期(P=0.044)患者;EGFR突变多发生于TTF-1或者SPA(P=0.043)阳性表达患者,TTF-1阴性表达时EGFR很少发生突变(P=0.004),TTF-1对EGFR突变状态的阴性预测价值高达92.6%;TTF-1表达与SPA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380,P=0.005)。结论肺腺癌组织中TTF-1和SPA的表达情况能预测EGFR突变状态,TTF-1或者SPA阴性表达患者很少发生EGFR突变;TTF-1和SPA的表达具有很好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甲状腺转录因子 表面蛋白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TF-1及CK在肺小细胞癌中的表达及预后意义 被引量:7
5
作者 吕旭 孙蕾娜 +2 位作者 战忠利 孙保存 王长利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73-277,共5页
目的:研究甲状腺转录因子-1(thyroid transcription factor-1,TTF-1)和广谱角蛋白(pan-cytokeratin,CK)在肺小细胞癌(small eelllung carcinoma,SCLC)中的表达,初步探讨其作为SCLC预后判断分子标志物的可能性。方法:收集天津医科大学附... 目的:研究甲状腺转录因子-1(thyroid transcription factor-1,TTF-1)和广谱角蛋白(pan-cytokeratin,CK)在肺小细胞癌(small eelllung carcinoma,SCLC)中的表达,初步探讨其作为SCLC预后判断分子标志物的可能性。方法:收集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间,经手术切除、病理证实的SCLC 65例,采集病例相关临床病理资料。免疫组化EnVision二步法分别检测TTF-1及CK在SCLC中的表达,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TTF-1和CK在SCLC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1.5%(40/65)和69.2%(45/65)。Kaplan-Meier分析显示,TTF-1表达阳性者预后优于表达阴性者(Log-rank,P=0.012)。CK不同表达两组间生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显示,TTF-1表达、淋巴结转移、pTNM分期为影响SCLC患者术后生存的预后因素。结论:TTF-1与SCLC预后密切相关,可能成为SCLC临床预后良好的标志物。CK在判断SCLC预后中的地位尚需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小细胞癌 甲状腺转录因子-1 广谱角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TF-1启动子调控miR-7表达对人肺癌95D细胞体外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卢佳 陈超 +6 位作者 廖珍媛 崔盼盼 雷良玉 徐华林 田丹 郑静 徐林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76-181,共6页
目的观察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启动子调控miR-7表达对人肺癌细胞体外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意义。方法将前期构建的TTF-1启动子调控miR-7真核表达载体(命名为p-T-miR-7)与对照载体p-cont分别体外瞬时转染人肺癌95D细胞,采用FCM法检测95... 目的观察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启动子调控miR-7表达对人肺癌细胞体外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意义。方法将前期构建的TTF-1启动子调控miR-7真核表达载体(命名为p-T-miR-7)与对照载体p-cont分别体外瞬时转染人肺癌95D细胞,采用FCM法检测95D细胞凋亡比例;TUNEL法检测95D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检测各组中磷酸化Caspase3和磷酸化Caspase9的蛋白的表达;共聚焦显微技术检测miR-7靶分子CGGBP1和EGFR蛋白的表达;最后,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各组中磷酸化Akt和Erk蛋白的表达。结果体外转染48h后,与p-cont转染组相比,转染p-T-miR-7组细胞凋亡比例明显增加(P<0.05);磷酸化Caspase3和磷酸化Caspase9蛋白水平均显著增加(P<0.05),同时EGFR和CGGBP1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且细胞中磷酸化Akt和Erk蛋白水平亦显著降低(P<0.05)。结论 TTF-1启动子调控miR-7表达可导致人肺癌细胞的凋亡。这为后续基于miR-7的人肺癌基因靶向治疗策略的开发提供了前期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7 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 启动子 基因治疗 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腔积液中转移性肺腺癌细胞TTF-1的表达及基因突变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周春辉 申洪 李晓楠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85-689,共5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转录因子-1(thyroid transcription factor-1,TTF-1)在胸腔积液转移性肺腺癌细胞中的表达和基因突变情况。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TTF-1蛋白的表达情况,采用PCR-SSCP法与DNA测序相结合对TTF-1第1、2外显子进行突变分析... 目的探讨甲状腺转录因子-1(thyroid transcription factor-1,TTF-1)在胸腔积液转移性肺腺癌细胞中的表达和基因突变情况。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TTF-1蛋白的表达情况,采用PCR-SSCP法与DNA测序相结合对TTF-1第1、2外显子进行突变分析。结果37例转移性肺腺癌中28例表达TTF-1,11例肺外腺癌中均无表达,其检测的灵敏度为75.7%,特异度为100%。胸水中转移性腺癌肺源性组TTF-1的表达与非肺源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4例转移性肺腺癌TTF-1外显子2区引物2A、2S所扩增片段b出现明显电泳迁移率的改变,经DNA双向测序,均出现单碱基缺失,2例同时出现单碱基置换,突变率为10.8%。结论TTF-1在胸腔积液转移性肺腺癌的检测中具有较高的特异度和灵敏度,在排除甲状腺癌的可能性后,TTF-1可作为判断胸腔积液中转移性肺腺癌的组织特异性指标。胸水转移性肺腺癌中存在TTF-1基因外显子2区的基因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积液 肺肿瘤 甲状腺转录因子-1 免疫组织化学 PCR-SSCP 基因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阉割对猪甲状腺转录因子-1、2(TTF-1,2)基因表达的影响
8
作者 王颖 张立凡 +5 位作者 蔡兆伟 陈哲 蒋晓玲 周红梅 华绪川 徐宁迎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7,共7页
为了研究阉割对甲状腺转录因子-1、2(TTF-1,2)基因的影响,本研究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阉割与非阉割金华猪甲状腺组织中TTF-1和TTF-2基因在60、90和120日龄时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非阉割猪TTF-1和TTF-2基因在不同生长阶段的表达量呈... 为了研究阉割对甲状腺转录因子-1、2(TTF-1,2)基因的影响,本研究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阉割与非阉割金华猪甲状腺组织中TTF-1和TTF-2基因在60、90和120日龄时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非阉割猪TTF-1和TTF-2基因在不同生长阶段的表达量呈稳步上升趋势,阉割猪TTF-1和TTF-2基因的表达基本稳定。TTF-1与TTF-2mRNA的表达量均是在60、90日龄时阉割组高于非阉割组;在120日龄时,阉割组TTF-1与TTF-2mRNA的表达量均低于非阉割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建立的SYBR-Green荧光定量PCR方法可以有效地用于TTF-1和TTF-2基因的表达分析;另外,阉割使得猪甲状腺TTF-1和TTF-2基因在60、90日龄的表达量升高,且TTF-1基因的表达与猪部分肉质性状存在显著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阉割 荧光定量PCR 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 甲状腺转录因子-2(ttf-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TF-1相关蛋白26磷酸化位点对人SP-B基因表达的影响
9
作者 柴新群 邓飞涛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07-710,共4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转录因子-1相关蛋白26(TAP26)对人肺表面活性蛋白-B(hSP-B)基因表达的调控机制。方法采用定点诱变PCR技术,分别突变掉TAP26的4个磷酸化位点(S48,S66,T219和T167S168),并获得TAP26的4个相应突变体;通过体外细胞共转染和荧... 目的探讨甲状腺转录因子-1相关蛋白26(TAP26)对人肺表面活性蛋白-B(hSP-B)基因表达的调控机制。方法采用定点诱变PCR技术,分别突变掉TAP26的4个磷酸化位点(S48,S66,T219和T167S168),并获得TAP26的4个相应突变体;通过体外细胞共转染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活性值检测技术分别检测上述4个突变体对hSP-B基因启动子活性的影响。结果与野生型TAP26比较,突变体质粒TAP26(T167S168→V167A168)、TAP26(S48→A48)和TAP26(T219→V219)分别与hSP-B基因启动子共转染后所测荧光素酶活性值无明显差异(P>0.05);而当DNA浓度为400 ng的突变体质粒TAP26(S66→A66)与hSP-B基因启动子共转染后所测荧光素酶活性值则明显降低(P<0.05)。结论突变体质粒TAP26(S66→A66)不能促进hSP-B的表达,从而TAP26的S66蛋白激酶C(PKC)位点是TAP26移位到细胞核的重要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转录因子-1相关蛋白26 肺表面活性蛋白-B 基因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引导下经皮穿刺组织中TTF-1、NapsinA表达量与癌细胞恶性生物学的相关性 被引量:5
10
作者 孙文国 孔延亮 王琦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7期811-814,共4页
目的:研究CT引导下经皮穿刺组织中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天冬氨酸蛋白酶A(NapsinA)表达量与癌细胞恶性生物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7年12月期间铜川市人民医院CT引导下经皮穿刺获得的肺组织,经病理诊断为肺癌组织78例、... 目的:研究CT引导下经皮穿刺组织中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天冬氨酸蛋白酶A(NapsinA)表达量与癌细胞恶性生物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7年12月期间铜川市人民医院CT引导下经皮穿刺获得的肺组织,经病理诊断为肺癌组织78例、良性组织40例,抽提RNA后测定TTF-1、NapsinA、癌基因及上皮间质转化(EMT)基因的表达量。结果:肺癌组织中TTF-1、Pim1、Cmyc、Nr4a1、KLF4、N-cadherin的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良性组织、NapsinA、Rb、LKB1、HIPK2、Ecadherin的mRNA表达量显著低于良性组织;TTF-1高表达的肺癌组织中Pim1、C-myc的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TTF-1低表达的肺癌组织,Rb、LKB1的mRNA表达量显著低于TTF-1低表达的肺癌组织;NapsinA高表达的肺癌组织中HIPK2、E-cadherin的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NapsinA低表达的肺癌组织,Nr4a1、KLF4、N-cadherin的mRNA表达量显著低于NapsinA低表达的肺癌组织。结论:CT引导下经皮穿刺组织中高表达的TTF-1和低表达的NapsinA分别能够促进癌细胞的增殖及EM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甲状腺转录因子-1 天冬氨酸蛋白酶A 细胞增殖 上皮间质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检测细胞蜡块中的napsin A和甲状腺转录因子-1有助于肺腺癌胸水的诊断 被引量:22
11
作者 徐小艳 刘红伟 +3 位作者 姜黄 李川 袁淑慧 杨金花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610-1613,共4页
目的探讨细胞蜡块免疫组织化学napsin A和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的检测对肺腺癌胸水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48例有肺腺癌病史胸水的细胞涂片、细胞蜡块切片及对应的免疫组织化学切片,比较细胞涂片和细胞蜡块免疫组化两种方法诊断肺腺癌... 目的探讨细胞蜡块免疫组织化学napsin A和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的检测对肺腺癌胸水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48例有肺腺癌病史胸水的细胞涂片、细胞蜡块切片及对应的免疫组织化学切片,比较细胞涂片和细胞蜡块免疫组化两种方法诊断肺腺癌阳性率;对免疫指标napsin A和TTF-1诊断肺腺癌价值进行评估。结果细胞蜡块免疫组化诊断肺腺癌阳性率高于细胞涂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84.44%vs 55.56%P<0.05)。TTF-1和napsin A在肺腺癌细胞蜡块中表达率分别为94.74%(36/38)和78.95%(30/38),二者在间皮反应增生中均不表达,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napsin A和TTF-1检测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其诊断肺腺癌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为97.37%和100%。结论细胞蜡块免疫组织化学napsin A和TTF-1检测较传统细胞涂片有助于提高肺腺癌胸水诊断阳性率,二者联合检测对肺腺癌胸水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 细胞蜡块 甲状腺转录因子-1 NAPSIN 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甲状腺转录因子-1蛋白的变化特点及在肺癌诊断中的意义分析 被引量:13
12
作者 李笑 万里燕 +1 位作者 申洪 白晓燕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592-1596,共5页
目的检测血清中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蛋白的变化特点,探讨其在肺癌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应用免疫酶斑点法结合Leica Q500MC图像分析系统定量检测正常成年人、肺良性病变、肺癌及肺外肿瘤(甲状腺癌和非甲状腺来源癌)血清标本中TTF-1蛋... 目的检测血清中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蛋白的变化特点,探讨其在肺癌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应用免疫酶斑点法结合Leica Q500MC图像分析系统定量检测正常成年人、肺良性病变、肺癌及肺外肿瘤(甲状腺癌和非甲状腺来源癌)血清标本中TTF-1蛋白的表达强度。结果本试验方法的灵敏度、特异度、标准化阳性预告值、标准化阴性预告值、标准化准确度和标准化错诊率(SWDR)分别为90.91%、82.22%、83.64%、90.04%、86.57%和13.43%;健康成年人血清TTF-1蛋白PU值的正常截断值为36.39,此时ROC值为0.95。肺腺癌、肺鳞癌和甲状腺癌患者血清TTF-1蛋白的PU值均大于正常成年人、肺良性病变和非甲状腺来源癌(P=0.000);肺腺癌、肺小细胞癌、肺大细胞癌和甲状腺癌血清TTF-1蛋白的PU值基本相同(P=0.744,P=0.677,P=0.333);肺腺癌、肺鳞癌、肺小细胞癌、肺大细胞癌和甲状腺癌血清TTF-1蛋白的PU值均大于其癌组织匀浆(P=0.000);肺癌组织匀浆和血清TTF-1蛋白的PU值与肺癌患者TNM分期有关(P=0.000),与性别、肿瘤大体类型、分化程度和有无淋巴结转移均无关。结论免疫酶斑点法结合图像定量分析技术敏感、特异、可靠,适于血清中TTF-1蛋白的检测。血清TTF-1蛋白的PU值若高于36.39,则提示可能为肺腺癌、肺鳞癌或甲状腺癌;血清TTF-1对于区分肺癌类型及甲状腺癌无意义,在排除甲状腺癌后,血清TTF-1对于肺癌的检测具有辅助作用;不同类型肺癌和甲状腺癌患者血清TTF-1蛋白的表达均高于其癌组织匀浆;肺癌患者血清及组织匀浆TTF-1蛋白的表达随肺癌患者TNM分期的进展而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 甲状腺转录因子-1 免疫酶斑点法 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转录因子-1在肿瘤病理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3
作者 许雁萍 沈艳莹 殷晓璐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90-693,共4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转录因子-1(thyroid transcription factor-1,TTF-1)在肿瘤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研究TTF-1在8种临床常见肿瘤中的表达,选用来自两家公司的TTF-1抗体,其克隆号分别为8G7G3/1(Dako)和SPT24(Novocas... 目的探讨甲状腺转录因子-1(thyroid transcription factor-1,TTF-1)在肿瘤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研究TTF-1在8种临床常见肿瘤中的表达,选用来自两家公司的TTF-1抗体,其克隆号分别为8G7G3/1(Dako)和SPT24(Novocastra)。结果收集临床常见肿瘤标本160例,包括肺、甲状腺、肝脏、胃、结直肠、肾、乳腺及卵巢癌各20例。(1)在甲状腺和肺腺癌中,克隆号为8G7G3/1(Dako)的TTF-1其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0%(14/20)和80%(16/20),克隆号为SPT24(Novocastra)的TTF-1其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5%(19/20)和100%(20/20)。TTF-1的阳性信号定位于细胞核。(2)在肝细胞性肝癌中,8G7G3/1的阳性表达率为80%(16/20),而周围正常或良性病变(包括肝硬化、炎症及腺瘤)的肝细胞呈100%(20/20)阳性表达。其阳性信号定位于细胞质。相反,SPT24均呈阴性反应。(3)在胃、结直肠及卵巢癌中,8G7G3/1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2/20)、5%(1/20)和20%(4/20),信号定位于细胞质;而SPT24的阳性表达率为分别为40%(8/20)、10%(2/20)和10%(2/20),信号定位于细胞核。(4)在乳腺癌中,两种不同来源的TTF-1抗体在细胞核及细胞质都呈浅黄色均一性的非特异性表达。(5)TTF-1在肾细胞癌中不表达。结论(1)TTF-1(8G7G3/1及SPT24)在细胞核的阳性表达是肺及甲状腺癌的重要特征。(2)TTF-1(8G7G3/1)可作为肝细胞性肝癌诊断与鉴别诊断的重要标记物之一。(3)克隆号分别为8G7G3/1(Dako)和SPT24(Novocastra)的TTF-1在本质上是两种具有不同分子量及长短的蛋白多肽,在免疫组化检测中具有不同的表达方式,临床实际应用时需注意抗体来源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转录因子-1 肿瘤/病理学 诊断 鉴别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芯片检测甲状腺转录因子-1蛋白在肺癌细胞核中表达的定量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白晓燕 申洪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423-1426,共4页
目的揭示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蛋白在正常成人肺泡Ⅱ型上皮细胞、人胚胎肺泡上皮细胞、肺癌原发灶及淋巴结转移灶中的表达特点及规律。方法用组织微阵列技术构建包含20例正常成人肺组织、15例胚胎肺组织、100例肺癌原发灶及其相应的5... 目的揭示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蛋白在正常成人肺泡Ⅱ型上皮细胞、人胚胎肺泡上皮细胞、肺癌原发灶及淋巴结转移灶中的表达特点及规律。方法用组织微阵列技术构建包含20例正常成人肺组织、15例胚胎肺组织、100例肺癌原发灶及其相应的55例淋巴结转移灶的765点阵的石蜡组织芯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该芯片中TTF-1蛋白的表达。用LeicaQ500MC图像分析系统定量测试组织芯片上TTF-1蛋白的表达强度。结果胚胎肺泡上皮细胞核TTF-1阳性单位(PU)值小于正常成人肺泡Ⅱ型上皮细胞核TTF-1的PU值(P<0.001);不同类型肺癌癌细胞核TTF-1的PU值均小于胚胎肺泡上皮细胞和正常成人肺泡Ⅱ型上皮细胞核TTF-1的PU值(P<0.001);肺腺癌和肺小细胞癌癌细胞核TTF-1的PU值均大于肺鳞癌和肺大细胞癌癌细胞核TTF-1的PU值(P<0.001);肺鳞癌癌细胞核TTF-1的PU值大于肺大细胞癌癌细胞核TTF-1的PU值(P<0.001)。肺的腺癌、鳞癌和大细胞癌淋巴结转移灶中癌细胞核TTF-1的PU值均大于其癌原发灶癌细胞核TTF-1的PU值(P<0.001,P<0.001,P<0.05);肺小细胞癌淋巴结转移灶癌细胞核TTF-1的PU值与其原发灶癌细胞核TTF-1的PU值基本相同(P>0.05)。有淋巴结转移的肺癌原发灶癌细胞核TTF-1的PU值大于无淋巴结转移的肺癌原发灶癌细胞核TTF-1的PU值(P<0.001);癌细胞胞核TTF-1的PU值与肺癌大体类型、分化程度和患者性别无关(P>0.05);TNMⅡ-Ⅳ期癌细胞胞核TTF-1的PU值大于Ⅰ期(P<0.001)。结论TTF-1的表达量在正常成人肺泡Ⅱ型上皮细胞、胚胎肺泡上皮细胞和肺癌细胞核中的表达具有差异性并依次减少;肺癌细胞核TTF-1的表达具有癌组织类型差异性,腺癌和小细胞癌相对较高,鳞癌和大细胞癌极少;TTF-1胞核高表达的肺癌易发生转移,TTF-1胞核高表达的肺的腺癌、鳞癌和大细胞癌癌细胞为具有明显转移能力的肺癌细胞的重要标志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组织芯片 甲状腺转录因子-1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组织芯片甲状腺转录因子-1蛋白表达检测的可靠性探讨 被引量:4
15
作者 白晓燕 申洪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25-128,共4页
目的:比较石蜡组织芯片和对应常规石蜡切片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蛋白在正常成人肺泡Ⅱ型上皮细胞、人胚胎肺泡上皮细胞、肺癌原发灶及淋巴结转移灶中的表达差异,探讨组织芯片检测蛋白表达的可靠性。方法:采用组织微阵列技术,构建包含... 目的:比较石蜡组织芯片和对应常规石蜡切片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蛋白在正常成人肺泡Ⅱ型上皮细胞、人胚胎肺泡上皮细胞、肺癌原发灶及淋巴结转移灶中的表达差异,探讨组织芯片检测蛋白表达的可靠性。方法:采用组织微阵列技术,构建包含765点阵的石蜡组织芯片。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石蜡组织芯片和对应常规石蜡切片TTF-1蛋白的表达。应用Leica Q500MC图像分析系统分别对石蜡组织芯片和对应常规石蜡切片上TTF-1蛋白表达的阳性单位进行定量测试。结果:组织芯片和对应常规切片中不同类型细胞TTF-1的PU值基本相同,两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值均>0.05。结论:石蜡组织芯片和常规组织切片检测TTF-1蛋白表达结果高度一致;应用组织芯片检测蛋白表达是一种较可靠的分子生物学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组织芯片 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 免疫组化 可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及其转移癌甲状腺转录因子-1mRNA表达的定量测试及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白晓燕 申洪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0-25,共6页
目的观察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mRNA在正常成人肺泡Ⅱ型上皮细胞、人胚胎肺泡上皮细胞、肺癌原发灶及淋巴结转移灶癌细胞中的表达,从mRNA水平探讨其在肺癌发生、发展及转移中的意义。方法应用组织芯片和原位杂交技术检测1320点阵石蜡... 目的观察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mRNA在正常成人肺泡Ⅱ型上皮细胞、人胚胎肺泡上皮细胞、肺癌原发灶及淋巴结转移灶癌细胞中的表达,从mRNA水平探讨其在肺癌发生、发展及转移中的意义。方法应用组织芯片和原位杂交技术检测1320点阵石蜡组织芯片中TTF-1mRNA的表达。用LeicaQ500MC图像分析系统定量测试TTF-1mRNA表达强度。结果胚胎肺TTF-1mRNA的表达强度小于正常成人肺(P=0.000);肺腺癌、鳞癌、小细胞癌和大细胞癌TTF-1mRNA的表达强度均小于胚胎肺和正常成人肺(P=0.000);肺腺癌和小细胞癌TTF-1mRNA的表达强度均大于肺鳞癌和大细胞癌(P=0.000);肺腺癌与小细胞癌TTF-1mRNA的表达强度基本相同(P=0.068);肺鳞癌TTF-1mRNA的表达强度大于大细胞癌(P=0.018);肺腺癌、鳞癌和大细胞癌淋巴结转移灶TTF-1mRNA的表达强度均大于其原发灶(P=0.003,P=0.000,P=0.019);肺小细胞癌淋巴结转移灶TTF-1mRNA的表达强度大于其原发灶(P=0.078);有淋巴结转移组TTF-1mRNA的表达强度大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26);TNM分期Ⅱ-Ⅳ期TTF-1mRNA的表达强度大于TNMⅠ期(P=0.010);肺癌TTF-1mRNA的表达强度与患者性别、肿瘤大体类型和分化程度无关。结论TTF-1mRNA的表达强度在正常成人肺泡Ⅱ型上皮细胞、胚胎肺泡上皮细胞和肺癌细胞中具有差异性并依次减少;肺癌TTF-1mRNA的表达具有癌组织类型差异性,腺癌和小细胞癌相对较高,鳞癌和大细胞癌极少;TTF-1mRNA高表达的肺癌易发生转移,TTF-1mRNA高表达的肺腺癌、鳞癌和大细胞癌为具有明显转移能力的肺癌细胞的重要标志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甲状腺转录因子-1 组织芯片 原位杂交 图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甲状腺转录因子-1的表达及其与细胞凋亡和血管新生关系探讨 被引量:1
17
作者 白晓燕 申洪 +1 位作者 周春辉 王灏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693-696,共4页
目的:探讨肺癌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表达与细胞凋亡和血管新生的关系。方法:构建含196例肺癌组织、10例正常肺组织和1例肌肉组织的829点阵的石蜡组织芯片。用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检测法(TUNEL)和免疫组化SP法,检测细胞凋亡及TTF-1和C... 目的:探讨肺癌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表达与细胞凋亡和血管新生的关系。方法:构建含196例肺癌组织、10例正常肺组织和1例肌肉组织的829点阵的石蜡组织芯片。用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检测法(TUNEL)和免疫组化SP法,检测细胞凋亡及TTF-1和CD34的表达。应用LeicaQ500MC图像分析系统测试TTF-1阳性单位值(Positive Unit,PU)、细胞凋亡指数(Apoptotic Index,AI)和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结果:肺小细胞癌和大细胞癌AI小于肺腺癌和鳞癌,差异有显著性(P=0.000)。有淋巴结转移组AI小于无淋巴结转移组,差异有显著性(P=0.039);TNMⅡ~Ⅳ期组AI小于Ⅰ期组,差异有显著性(P=0.008)。肺小细胞癌TTF-1的PU值与AI呈负相关(r=-0.752,P=0.000)。无淋巴结转移组MVD小于有淋巴结转移组(P=0.031);TNMⅠ期组MVD小于Ⅱ~Ⅳ期组,差异有显著性(P=0.040)。肺腺癌TTF-1的PU值与MVD呈正相关(r=0.708,P=0.000)。结论:肺小细胞癌TTF-1的PU值与AI呈负相关,二者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相互作用关系。肺腺癌TTF-1的PU值与MVD呈正相关,TTF-1可能通过促进肿瘤微血管生成促进肺腺癌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甲状腺转录因子-1 组织芯片 细胞凋亡 血管新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转录因子-1在肝细胞性肝癌中的表达
18
作者 沈艳莹 许雁萍 殷晓璐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96-199,共4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在肝细胞性肝癌(HCC)的诊断及其生物学行为判定中的价值。方法良性病变切除的肝脏标本30例,其中肝硬化及炎症性病变25例,腺瘤5例。肝脏肿瘤标本176例,其中HCC142例(高分化12例、中分化57例、低分化73例... 目的探讨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在肝细胞性肝癌(HCC)的诊断及其生物学行为判定中的价值。方法良性病变切除的肝脏标本30例,其中肝硬化及炎症性病变25例,腺瘤5例。肝脏肿瘤标本176例,其中HCC142例(高分化12例、中分化57例、低分化73例,肝内胆管细胞癌(ICC)17例,肝脏转移癌(MC)17例。应用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TTF-1在上述不同组织中的表达;运用Fishers精确检验、Kruskal-Wallis检验及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比较不同组织中TTF-1表达的差异。结果在所有良性病变和癌旁组织的肝细胞胞质中,TTF-1均呈强阳性表达。肝脏肿瘤标本中,HCC组织中TTF-1表达阳性率为78.9%(112/142),而ICC和MC组织中TTF-1表达均为阴性(均P<0.0001)。TTF-1在高分化、中分化和低分化HCC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98.2%和60.2%;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表明,TTF-1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密切相关(P=0.0001)。结论TTF-1在HCC中的表达具有较强的特异性,可作为其诊断及与其他类型肿瘤或转移性癌鉴别诊断的重要标记物。TTF-1表达的缺失可能在HCC细胞去分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转录因子-1 肝细胞性肝癌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默Ttf1对神经元细胞及雌性大鼠弓状核内Kiss1和Gn RH基因表达的影响
19
作者 臧少莲 尹小琴 +3 位作者 吕拥芬 许丽雅 郭盛 李嫔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447-1453,共7页
目的·探讨抑制神经元细胞和雌性大鼠下丘脑弓状核中甲状腺转录因子1(thyroid transcription factor 1,Ttf1)基因的表达对亲吻素(Kiss1)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GnRH)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针对... 目的·探讨抑制神经元细胞和雌性大鼠下丘脑弓状核中甲状腺转录因子1(thyroid transcription factor 1,Ttf1)基因的表达对亲吻素(Kiss1)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GnRH)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针对大鼠Ttf1基因的mRNA序列分别设计3对特异性的干扰序列(TTF1-shRNA1、TTF1-shRNA2、TTF1-shRNA3),包装成慢病毒质粒。以神经元细胞ND7-23为体外模型,采用real-time PCR及Western blotting技术筛选干扰效率最高的慢病毒质粒(LV-TTF1-shRNA),转染72 h后检测Kiss1和GnRH基因的表达。将LV-TTF1-shRNA和空载质粒注射到21日龄雌性大鼠的下丘脑弓状核内,分别在幼年期(25日龄)、青春发育早期(35日龄)、成年期(42日龄)检测弓状核内Kiss1和GnRH基因的表达变化并观察雌鼠的阴门开放时间。结果·慢病毒质粒转染ND7-23细胞72 h后,LV-TTF1-shRNA2组、LV-TTF1-shRNA3组的Ttf1 mRNA及蛋白表达均显著减少(均P<0.05),其中LV-TTF1-shRNA3干扰效果最佳。采用LV-TTF1-shRNA3抑制ND7-23细胞中Ttf1表达后,Kiss1和GnRH基因的mRNA表达均显著降低(均P<0.05)。雌鼠弓状核内双侧显微注射LV-TTF1-shRNA3后,25日龄、35日龄、42日龄大鼠弓状核Kiss1和GnRH的mRNA均显著降低(均P<0.05),35日龄和42日龄时KISS1蛋白水平明显降低,且雌鼠阴门开放时间延迟。结论·在细胞水平和雌性大鼠弓状核内抑制Ttf1基因表达均使得Kiss1和GnRH基因表达显著下调,也导致雌鼠阴门开放时间明显延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转录因子1 亲吻素基因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RNA干扰 慢病毒载体 青春期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硬化性血管瘤的组织起源和组织成分的探讨 被引量:30
20
作者 罗洪英 王海成 +2 位作者 曾庆富 郑晖 蒋海鹰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65-167,共3页
目的 探讨肺硬化性血管瘤 (SHL)组织起源和组织成分。方法 对 15例SHL的临床和组织病理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 ,并对其组织标本进行甲状腺转录因子 1(TTF 1)、微管相关蛋白 2 (MAP 2 )、上皮膜抗原 (EMA)和FⅧRAg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目的 探讨肺硬化性血管瘤 (SHL)组织起源和组织成分。方法 对 15例SHL的临床和组织病理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 ,并对其组织标本进行甲状腺转录因子 1(TTF 1)、微管相关蛋白 2 (MAP 2 )、上皮膜抗原 (EMA)和FⅧRAg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SHL组织结构多样 ,主要表现为实性区、乳头区、血管瘤样区和硬化区等 4种结构 ;实性区及乳头轴心为圆形多边形胞质浅染细胞 ,乳头表面和血管样腔面为立方或扁平细胞。圆形多边形细胞和立方细胞都能表达TTF 1、MAP 2和EMA ,FⅧRAg仅在肿瘤组织中的血管内皮细胞呈阳性表达。 结论 SHL的组织成分包括胞质浅染的圆形多边形细胞、表面立方细胞和血管瘤样结构 ;肿瘤细胞可能起源于肺细支气管上皮的基细胞 ,伴有神经内分泌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起源 肺硬化性血管瘤 细胞 MAP-2 ttf-1 RA 乳头 多边形 立方 结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