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56篇文章
< 1 2 13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isk Assessment of Coal Mine Water Hazard Based on Three-Dimensional Model of Geology and Underground Space 被引量:1
1
作者 Kai Zhang~1,Ming Huang~1,Bin Tang~2,Fan Cui~1 1.Laboratory of Coal Resources and Mine Safety,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Beijing 100083,China. 2.China Water Investment Co.Ltd,Beijing 100053,China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279-279,共1页
Mine safety have top-five disasters,which including the water,gas,fire,dust and geological dynamic disaster.The coal mine water disaster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factors which restricted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coa... Mine safety have top-five disasters,which including the water,gas,fire,dust and geological dynamic disaster.The coal mine water disaster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factors which restricted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coal production.It is showed by statistics that 60%of mine accidents are affected by groundwater,which not only result in the production losses,casualties and a variety o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SASTER risk assessment three-dimensionAL model of GEOLOGY and UNDERGROUND space emergency RESCU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电化学-热-应力三维耦合建模及应力分布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刘素贞 陈永博 +2 位作者 张闯 徐志成 金亮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07-1322,共16页
锂离子电池工作过程中产生的扩散诱导应力和热应力,会导致电池内部发生多种形式的力学损伤,进而导致电池容量减少和寿命缩短,准确获取锂离子电池应力分布和演变情况对研究电池老化机制至关重要。因此亟须研究一种能够获取锂离子电池工... 锂离子电池工作过程中产生的扩散诱导应力和热应力,会导致电池内部发生多种形式的力学损伤,进而导致电池容量减少和寿命缩短,准确获取锂离子电池应力分布和演变情况对研究电池老化机制至关重要。因此亟须研究一种能够获取锂离子电池工作过程中内部应力分布及演化的方法,以揭示应力对其寿命的影响,进一步提高设计和优化的效率。该文首先研究锂离子电池电化学、热、力的多物理场耦合机制,建立锂离子电池电化学-热-应力三维耦合模型;其次搭建锂离子电池充放电实验平台并测试不同倍率下电池的表面温度和表面压力,验证了所建模型的有效性;最后通过验证后的模型分析了电池在不同倍率恒流充电过程中内部应力分布及演化规律。该模型可以有效获取锂离子电池在运行过程中的应力分布情况,有助于电池失效机理研究,为电池的优化设计和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三维耦合模型 扩散诱导应力 热应力 应力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顺北地区三维抗钻特性参数分布规律
3
作者 靳永红 李双贵 +4 位作者 陈帅 陈修平 刘景涛 于洋 石祥超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4-162,共9页
针对三维抗钻特性参数难以确定的问题,基于岩性特征优选了适合顺北地区的抗钻特性参数预测模型.通过对测井资料的分析和计算,获取了22口井的抗钻特性参数.根据井位和地层信息建立了三维几何模型,通过赋值、井的粗化以及纵横向高斯插值... 针对三维抗钻特性参数难以确定的问题,基于岩性特征优选了适合顺北地区的抗钻特性参数预测模型.通过对测井资料的分析和计算,获取了22口井的抗钻特性参数.根据井位和地层信息建立了三维几何模型,通过赋值、井的粗化以及纵横向高斯插值得到三维抗钻特性参数模型.结合现场需求得到了新近系—奥陶系的抗钻特性参数纵向分布规律,以及二叠系地层的横向分布规律.研究结果显示,二叠系中浅地层的研磨性较小,而二叠系以下的地层研磨性显著增加.从新近系到奥陶系,岩石抗钻特性参数呈增加趋势,其中,古近系和二叠系地层相较于相邻地层具有更大的抗钻特性参数,同时表现出较为明显的软硬交错.在顺北地区,二叠系北部地层的抗钻特性整体上高于南部地层,而东西部之间的抗钻特性参数差异并不明显.建立的三维岩石抗钻特性参数模型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基础,应用二叠系和石炭系—志留系地层抗钻特性的预测结果进行钻头选型和钻井参数的优化,二叠系和石炭系—志留系的机械钻速分别提高了53.80%和35.10%.该方法不仅有效提高了钻头与目标地层的匹配程度,而且为顺北地区的钻井提速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井工程 顺北地区 三维模型 抗钻特性 二叠系 可钻性 研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维模型的机载武器运动参数精确测量方法
4
作者 胡丙华 晏晖 何红丽 《应用光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63-669,共7页
针对飞行试验中机载武器投射试验测试需求、测试条件与现有弹体运动参数测量方法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三维模型的弹体运动参数精确测量方法。首先,简要论述了基于三维模型的弹体运动参数精确测量的方法原理和系统构成。其次,详细论述... 针对飞行试验中机载武器投射试验测试需求、测试条件与现有弹体运动参数测量方法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三维模型的弹体运动参数精确测量方法。首先,简要论述了基于三维模型的弹体运动参数精确测量的方法原理和系统构成。其次,详细论述了弹体高精度几何与纹理建模、弹体三维模型与动态序列影像的自动配准,以及自动寻点、转点跟踪与高精度位姿解算等方法。最后,构建了地面试验验证系统,进行了静态测量数据准确性和动态测量数据有效可靠性的验证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有效提升了测量精度与可靠性,实现了基于弹体模型运动过程的三维重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载武器 飞行试验 三维模型 几何与纹理建模 模型与影像配准 位姿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因素对男士软质防弹背心压力舒适性的影响
5
作者 庹武 刘思雨 +3 位作者 楚艳艳 张欣汝 范睿鸽 刘琼洋 《现代纺织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9-108,共10页
为了提升防弹背心的舒适性,根据男士人体重要器官的分布对防弹层的尺寸进行设计,通过三维建模技术研究小肩宽、腰带宽度、腰围省量对软质防弹背心压力舒适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小肩宽、腰带宽度和腰围省量对防弹背心的压力舒适性的影响... 为了提升防弹背心的舒适性,根据男士人体重要器官的分布对防弹层的尺寸进行设计,通过三维建模技术研究小肩宽、腰带宽度、腰围省量对软质防弹背心压力舒适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小肩宽、腰带宽度和腰围省量对防弹背心的压力舒适性的影响均达到了显著水平,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小肩宽、腰围省量、腰带宽度,尺寸最优组合为小肩宽10 cm,腰带宽度21.5 cm,腰围省量9 cm。通过制作样衣并进行压力测试,验证了三维建模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能为改善防弹背心舒适性提供有效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建模 软质防弹背心 结构因素 压力舒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空间土壤推测与土壤模型构建研究进展
6
作者 解宪丽 夏成业 +3 位作者 殷彪 李安波 李开丽 潘贤章 《土壤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28,共15页
土壤是具有高度异质性的复合体。早期的数字土壤制图研究主要关注水平方向的土壤空间变异和制图,对垂直方向空间变异和土壤三维制图考虑较少。近年来,三维地理信息技术和对地观测与探测技术的快速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土壤三维空间数据获... 土壤是具有高度异质性的复合体。早期的数字土壤制图研究主要关注水平方向的土壤空间变异和制图,对垂直方向空间变异和土壤三维制图考虑较少。近年来,三维地理信息技术和对地观测与探测技术的快速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土壤三维空间数据获取、三维空间推测、三维数据模型、三维模型构建和可视化方法等方面的研究。本文对三维空间土壤推测与土壤模型构建的已有方法进行梳理和评述,以期为三维数字土壤制图的应用和发展提供建议。以三维土壤制图、三维GIS、三维数据模型、三维地质建模、三维可视化、土壤空间变异、空间推测、克里格插值、土壤-景观分析、深度函数、机器学习、地统计学、随机模拟等为关键词检索Web of Science数据库,基于相关度、引用率和文献来源等因素进一步筛选出重点文献进行分析。归纳整理了土壤空间变异性、三维空间土壤推测、三维空间数据模型和三维模型构建等关键技术的现有研究体系,对各种三维推测和建模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场景作出评价。针对目前研究中存在的垂直方向土壤数据稀少、土壤三维推测精度低、三维模型质量待提高等问题,提出一些可行的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空间 土壤空间变异性 土壤空间推测 三维数据模型 三维模型构建 数字土壤制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均质稠油油藏火驱开发特征对比研究
7
作者 陶磊 丁雨辰 +8 位作者 张霞 徐正晓 胡子伟 史文洋 白佳佳 张娜 朱庆杰 姜龙宇 班晓春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2-133,共12页
针对稠油油藏内部储层非均质性复杂,常规火驱技术很难有较好的开发效果等问题,提出了非均质油藏添加助燃剂进行化学点火,与均质油藏火驱开发特征进行对比,验证该技术的火驱开发效果。通过三维物理模型开展了有、无物性遮挡条件下的火驱... 针对稠油油藏内部储层非均质性复杂,常规火驱技术很难有较好的开发效果等问题,提出了非均质油藏添加助燃剂进行化学点火,与均质油藏火驱开发特征进行对比,验证该技术的火驱开发效果。通过三维物理模型开展了有、无物性遮挡条件下的火驱实验,分别探究了温度场的发育情况以及结焦带的形成、扩展规律,并通过火驱后的生产效果分析以及剩余油分布进一步揭示了2种储层条件下的火驱开发特征。结果表明:储层非均质性影响燃烧前缘的推进,尤其是在物性遮挡处具有一定的屏蔽作用,并产生局部高温,添加助燃剂后进行中继点火可协同火驱前缘突破遮挡,此时温度腔持续扩展,最高温度可达583.2℃;与均质油藏不同,其形成的结焦带呈不连续状分布,中继点火后物性遮挡产生应力断裂,燃烧前缘穿过断裂条带继续向生产井推进,燃烧腔迅速扩展;均质油藏火驱过程中,燃烧稳定阶段保持高速产油,最终采收率为53.27%,非均质油藏中继点火后开始稳定产油,进入产油主力期,大量原油被驱替,仅少量原油存在非流场波及范围内,最终采收率为51.46%;2种储层的剩余油分布在高温区都趋近于0,非均质油藏中继点火前物性遮挡影响的区域含油饱和度较高,中继点火后整个区域含油饱和度大幅度降低,2种储层下部由于燃烧较剧烈,含油饱和度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油藏 火驱 三维物理模型 物性遮挡 助燃剂 结焦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频电磁法三维自适应有限元正演及含油储层灵敏度分析研究
8
作者 李宗杰 蔡盼盼 +3 位作者 李清坤 秦策 高文龙 王绪本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06-816,共11页
时频电磁法在油气勘探领域应用非常广泛。三维正演模拟能够获得地下三维电性结构的电磁响应,是电磁数据定性解释和电磁勘探观测系统设计的重要工具,也是三维反演的基础。利用时频电磁三维自适应有限元正演模拟算法,求解电场需满足的二... 时频电磁法在油气勘探领域应用非常广泛。三维正演模拟能够获得地下三维电性结构的电磁响应,是电磁数据定性解释和电磁勘探观测系统设计的重要工具,也是三维反演的基础。利用时频电磁三维自适应有限元正演模拟算法,求解电场需满足的二阶偏微分方程,并基于电磁场连续性条件估计后验误差,据此指导网格自适应加密,实现电磁响应的高效、精确模拟。相比传统正演方法,该方法能够在保证计算精度的前提下,有效减少计算量。通过数值算例验证算法的计算精度和效率,然后对油气模型进行模拟,分析时频电磁响应对储层的灵敏度。该研究为利用时频电磁法进行油气勘探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频电磁法 三维正演 自适应有限元 油气勘探 电磁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现实环境下的自由雕刻系统
9
作者 朱晓强 杨伊菲 《图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45-357,共13页
形状建模是计算机图形学中的重要领域,其中虚拟雕刻是自由形状建模中的重要范式之一。传统的虚拟雕刻通常通过控制器对模型网格进行编辑,并在显示器上观察二维的模型可视化结果,存在视角受限、沉浸感差等问题。随着近年来虚拟现实(VR)... 形状建模是计算机图形学中的重要领域,其中虚拟雕刻是自由形状建模中的重要范式之一。传统的虚拟雕刻通常通过控制器对模型网格进行编辑,并在显示器上观察二维的模型可视化结果,存在视角受限、沉浸感差等问题。随着近年来虚拟现实(VR)的发展,其带来的沉浸式交互体验为虚拟雕刻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将VR与虚拟雕刻相结合,以准均匀网格为基础,实现了一个VR环境中的实时雕刻系统。系统设计主要包括表面点选择算法、网格优化技术、网格变形策略和拓扑融合方法,并进一步设计自由拓扑算法为雕刻建模提供更高的自由度。针对通用的雕刻过程,基于以上算法实现了一系列用户友好的雕刻工具,可保证网格始终具有封闭、流形和无自交等优点。此外,针对任意模型间无缝融合的需求,提出了2种以符号距离场引导的模型间融合方法,分别基于网格变形和网格融合。系统所创建的模型可应用于多种场景,实验结果展示了算法的有效性和通用性,以及用户友好的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现实 三维建模 虚拟雕刻 自由拓扑 模型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nventor二次开发的垫层蜗壳参数化设计
10
作者 包腾飞 赵向宇 +2 位作者 周喜武 陈雨婷 程健悦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7-113,共7页
针对垫层蜗壳设计过程复杂、设计更改烦琐、结构优化效率低下等问题,基于Inventor平台,确定了垫层蜗壳的设计参数,研究了蜗壳的参数化建模方法。针对参数化建模中钢衬与垫层、垫层与外围混凝土间的接触状态难以处理的问题,引入了曲面划... 针对垫层蜗壳设计过程复杂、设计更改烦琐、结构优化效率低下等问题,基于Inventor平台,确定了垫层蜗壳的设计参数,研究了蜗壳的参数化建模方法。针对参数化建模中钢衬与垫层、垫层与外围混凝土间的接触状态难以处理的问题,引入了曲面划分算法,实现了钢衬、垫层与外围混凝土的有效分割;针对蜗壳垫层与进水口垫层相交重叠问题,提出了实体接触判断算法及切割方法,实现了两者交界部位精细化处理。实例应用结果表明:采用所提参数化设计方法,能够根据设计参数的调整快速地建立模型。当垫层厚度变大,外包混凝土承担内水压力比例减少,最小可达20.16%,钢衬环向、径向位移均增大,最大可分别达到12.26,9.39 mm;当垫层铺设范围变大,外包混凝土承担内水压力比例大致呈减小趋势,最小可达23.17%,钢衬环向、径向位移均减小,最小可分别达到4.27,2.06 mm。最终选择垫层子午向包角铺设至腰线以下15°,厚度选择20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M技术 参数化设计 三维模型 垫层蜗壳 二次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逆向分析的车辆对碰事故再现系统
11
作者 刘永涛 高隆鑫 +3 位作者 方腾源 闫星培 杨京帅 滑海宁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71-678,共8页
为提高车辆对碰事故再现的精度与有效性,基于动量与动量矩守恒定理,建立车辆碰撞速度计算方程组,并通过碰撞坐标系旋转变换,构建车辆碰撞瞬间的解析模型;其次,将碰撞事故过程分阶段进行分析,构建车辆三维车身动力学模型;最后,基于3D MAX... 为提高车辆对碰事故再现的精度与有效性,基于动量与动量矩守恒定理,建立车辆碰撞速度计算方程组,并通过碰撞坐标系旋转变换,构建车辆碰撞瞬间的解析模型;其次,将碰撞事故过程分阶段进行分析,构建车辆三维车身动力学模型;最后,基于3D MAX和OpenGL图形技术以及基础数据库技术,设计碰撞事故重建系统,并通过真实对向碰撞(对碰)事故案例进行仿真分析,以验证系统的精度和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该系统模拟车速的平均相对误差小于5.1%,车辆运动轨迹吻合程度的平均相关性为0.85,有效解决了模拟车辆碰撞瞬间逆向不确定性方程组解析化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向算法 车辆对向碰撞 事故再现 动力学计算模型 3维再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轨道交通涡流制动器三维电磁模型与性能分析
12
作者 吕刚 韩天宇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2-62,共11页
针对计算轨道交通涡流制动器(EddyCurrentBrake,ECB)制动力的问题,提出一种三维电磁模型,并对其制动性能受不同参数的影响进行分析.首先,采用等效磁路法和麦克斯韦方程组推导出静态气隙磁密的表达式.分析横向边缘效应对制动力的影响,推... 针对计算轨道交通涡流制动器(EddyCurrentBrake,ECB)制动力的问题,提出一种三维电磁模型,并对其制动性能受不同参数的影响进行分析.首先,采用等效磁路法和麦克斯韦方程组推导出静态气隙磁密的表达式.分析横向边缘效应对制动力的影响,推导出导体板电导率修正系数的表达式.建立等效涡流密度模型,推导出气隙磁密和涡流密度的表达式.然后,分析纵向边端效应对制动力的影响,推导出附加气隙磁密的表达式,并结合涡流密度与气隙磁密之间的关系推导出制动力的表达式.最后,根据上海TR-08型高速磁浮列车ECB的设计参数搭建三维有限元模型来验证三维电磁模型的准确性,应用三维电磁模型分析不同参数对制动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三维电磁模型与三维有限元模型计算结果的最大误差为5.18%,平均误差为2.35%,验证了三维电磁模型的准确性;制动力随速度增加而先增大后减小,其变化曲线具备线性、临界、衰减和平缓4种特征,附加制动力随速度增加而增大;适当加宽导体板能有效削弱横向边缘效应的影响;制动力随励磁绕组安匝和初级铁芯宽度增加而增大,随导体板的电导率和磁导率及初级极距的增加而先增大后减小;制动力随气隙厚度增加而减小,峰值制动力对应的速度将增大;导体板厚度减小,制动力增长变缓慢;无论是增加气隙厚度,还是减小导体板厚度,均能使制动性能更平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流制动器 三维电磁模型 有限元法 制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战略模式比较与路径实践--基于政策文本分析视角
13
作者 肖华斌 朱琳霄 +2 位作者 盛硕 曹情情 夏甜甜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2-59,共8页
山东省地处黄河流域的河海交汇区域,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防洪减灾以及新旧动能转换等关键任务的主战场。为响应《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山东省沿黄地区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政策与规划,全力推动规划纲要的落地落实。文... 山东省地处黄河流域的河海交汇区域,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防洪减灾以及新旧动能转换等关键任务的主战场。为响应《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山东省沿黄地区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政策与规划,全力推动规划纲要的落地落实。文章选取山东省及其沿黄地区52份相关政策文本,利用LDA主题模型构建了政策目标、政策工具、政策主体三维评价体系,借助NVivo 11质性分析工具进行综合评价。研究发现:政策目标层面聚焦生态资源保护、经济社会发展、居民福祉提升3大方面,其中,生态资源保护强调了河道防洪与滩区治理,经济社会发展体现了不同区域的发展战略,居民福祉提升关联了黄河文化与民生保障;政策工具层面,表现出内部分配不协调、与政策目标不匹配的问题。为进一步推进落实规划纲要的要求,山东省省级层面应增加供给型政策工具的具体实施,地市层面应稳定政策内容并拓宽焦点,县(区)层面应增加需求型政策工具制定与落实。通过各层级政府的协同联动以及各类政策工具的有机整合与高效运用,助力山东省成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典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 生态保护 高质量发展 政策文本 三维量化 战略模式 山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维代理模型的风力机尾流模拟
14
作者 李正农 晏凯 +2 位作者 李亚飞 特日根 龙海芳 《空气动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0-90,I0002,共12页
为研究风力机尾流风场特性,本文将风轮简化为多孔介质球体,提出了一种新的风力机三维代理模型。以河南省濮阳市某地区陆上风电场为研究对象,通过无人机测风系统采集风电场的自由流与尾流数据,以实测来流风场为入流条件,采用修正的湍流... 为研究风力机尾流风场特性,本文将风轮简化为多孔介质球体,提出了一种新的风力机三维代理模型。以河南省濮阳市某地区陆上风电场为研究对象,通过无人机测风系统采集风电场的自由流与尾流数据,以实测来流风场为入流条件,采用修正的湍流模型参数建立数值模拟模型,分析了风力机尾流在水平和垂直方向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通过设置多孔介质模型的阻力系数可有效模拟风轮对流场的阻力效应;水平方向的尾流风速和湍流度呈对称分布,且近尾流区的湍流分布呈现双峰形式,垂直方向的尾流则表现为非对称分布。在轮毂高度处,尾流风速在下游2倍风轮直径(2D)处削减为来流风速的46%;随着尾流向下游发展至6D位置处,逐渐恢复为来流风速的75%,同时湍流水平整体下降,叶尖高度的湍流增强效应也逐渐减弱。与实测数据的对比验证表明,模拟风速的均方根误差均在10%以内,湍流强度的误差大多在15%以内,说明所提出的代理模型能较为准确地计算尾流风速与湍流强度,为风力机尾流仿真的工程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机尾流 三维代理模型 多孔介质 无人机测风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动力专用发动机润滑系统油膜爆破声研究
15
作者 刘文强 李勤华 +2 位作者 胡军峰 费龙盼 郭丰 《润滑与密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8-36,共9页
在混合动力专用汽油发动机怠速大负荷充电工况下,发现曲轴第3主轴承座在1缸最大爆发压力时刻出现随机的宽频油膜爆破声。针对该问题,建立AVL Excite PU三维动力学模型,通过仿真与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该噪声产生的工况和机制,分析温度... 在混合动力专用汽油发动机怠速大负荷充电工况下,发现曲轴第3主轴承座在1缸最大爆发压力时刻出现随机的宽频油膜爆破声。针对该问题,建立AVL Excite PU三维动力学模型,通过仿真与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该噪声产生的工况和机制,分析温度、轴瓦间隙、供油压力及润滑系统结构对该噪声的影响。结果表明:轴瓦表面大面积低压区及油膜压力持续地降低是空穴产生的前提条件,曲轴轴心轨迹突变时形成空穴,导致下瓦油膜压力快速降低,油膜压力变化率越大,易产生空穴噪声,油膜压力变化率可以用来评价空穴噪声大小;减小轴瓦间隙与增加供油量都可以改善油膜爆破声。从优化润滑系统的角度提出改善异响轴承座下轴瓦噪声的工程方案,并通过台架试验证明改善后油膜爆破噪声幅值降低61%,解决油膜爆破噪声问题,为后续混合动力机型类似问题的改善和解决提供理论依据和工程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膜爆破声 润滑系统 混合动力专用发动机 怠速充电 三维动力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stercam与Vericut的偏心轴数控编程与仿真加工
16
作者 李倩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5年第5期91-94,共4页
该文分析了偏心轴的5种常用加工方法的使用场景、加工难点,提出了一种新的加工偏心轴的方法,接着用三维建模软件对偏心轴进行建模,利用Mastercam软件的高级旋转命令对偏心轴进行了粗加工,用三角网格功能对偏心轴进行了半精加工、精加工... 该文分析了偏心轴的5种常用加工方法的使用场景、加工难点,提出了一种新的加工偏心轴的方法,接着用三维建模软件对偏心轴进行建模,利用Mastercam软件的高级旋转命令对偏心轴进行了粗加工,用三角网格功能对偏心轴进行了半精加工、精加工,并利用后置功能生成了数控加工,最后利用Vericut仿真软件对偏心轴进行仿真加工,为偏心轴的加工提供了一种高效的加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心轴高效加工 三维建模 四轴编程 仿真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碳”目标下黄河流域资源型城市碳足迹时空特征及组态路径
17
作者 宋梅 王子莎 +1 位作者 陈晨 张加 《中国环境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4677-4687,共11页
通过三维碳足迹模型、TOE框架及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对黄河流域资源型城市三维碳足迹进行测算并明确其未来减排降迹组态路径.研究发现:研究期内黄河流域资源型城市平均碳足迹呈波动下降趋势,具体表现出“持续下降-略有回弹-波动下降... 通过三维碳足迹模型、TOE框架及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对黄河流域资源型城市三维碳足迹进行测算并明确其未来减排降迹组态路径.研究发现:研究期内黄河流域资源型城市平均碳足迹呈波动下降趋势,具体表现出“持续下降-略有回弹-波动下降”的特征;高碳足迹城市数量明显减少,上、中、下游资源型城市碳足迹存在显著差异且呈“上游<下游<中游”的顺序排列;黄河流域资源型城市减排降迹路径可归结为覆盖44%城市的“技术-结构主导型”路径、覆盖50%城市的“组织主导型”路径、覆盖37%城市的“环境主导型”路径.基于上述结论,未来应基于全局视角持续关注黄河流域碳生态系统,实时监测资源型城市碳足迹值,结合组态效应多策并举降低资源型城市碳足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 资源型城市 三维碳足迹模型 TOE框架 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MC指数模型的优质粮食工程政策量化评价
18
作者 崔宁波 宋瑞 +1 位作者 兰惠 范月圆 《粮油食品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82-189,共8页
优质粮食工程是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最直接、最有效的载体抓手。通过构建“政策主体-政策工具-政策效力”的三维分析框架,综合运用文献计量、内容分析、PMC指数模型等研究方法对2017—2023年56项优质粮食工程政策进行量化评价。研究发现... 优质粮食工程是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最直接、最有效的载体抓手。通过构建“政策主体-政策工具-政策效力”的三维分析框架,综合运用文献计量、内容分析、PMC指数模型等研究方法对2017—2023年56项优质粮食工程政策进行量化评价。研究发现:1)政策主体逐渐形成了“以中央和地方粮食部门为主、多部门协同合作”的发文趋势。2)优质粮食工程政策工具运用较为协调,呈现“供给型>环境型>需求型”的偏好格局。3)10项代表性政策内容的PMC指数得分均值为6.56分,整体表现良好,但在保障措施等方面仍有提升空间。基于此,提出政策优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策量化评价 优质粮食工程 三维框架 PMC指数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GGD变换的三维模型有示例颜色传递方法 被引量:1
19
作者 杨佳音 周家伦 +1 位作者 王泽宇 王宁 《信号处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38-349,共12页
三维模型颜色传递技术在影视编辑、游戏制作以及医学图像处理等多个领域具有关键应用价值。这项技术通过将示例模型的颜色特征准确传递到输入模型中,不仅可以实现三维模型的艺术风格迁移与融合,还可以有效提升三维模型的视觉效果。然而... 三维模型颜色传递技术在影视编辑、游戏制作以及医学图像处理等多个领域具有关键应用价值。这项技术通过将示例模型的颜色特征准确传递到输入模型中,不仅可以实现三维模型的艺术风格迁移与融合,还可以有效提升三维模型的视觉效果。然而,当前基于统计学的颜色传递方法在处理过程中通常仅考虑色彩风格的均值、方差等简单统计特征,而忽视了色彩风格与几何结构之间的深层次联系,继而导致颜色传递过程中无法保持模型的整体颜色一致性与细节的完整性。特别是在处理复杂场景或精细模型时,传统方法容易引发颜色失真、伪影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元广义高斯分布的三维模型色彩传递方法。该方法在常见统计特征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考虑了输入模型与示例模型在颜色和几何结构信息上的相互关联性。具体而言,借助多元广义高斯模型强大的泛化能力,实现了对输入数据集真实概率密度的更为精确的拟合,从而能够更加全面地捕捉到颜色分布的复杂性与几何结构的相互作用。在此基础上,研究采用了最优传输理论中的Monge-Kantorovich变换,基于多元广义高斯分布散布矩阵的方式实现了不同模型之间颜色信息的精确映射,确保了颜色传递过程中模型整体色彩的一致性。此外,本研究还进一步引入了基于多元广义高斯分布形状参数的随机变换机制。通过适当增加颜色传递过程中的随机性,在保证颜色一致性的同时,增强了模型对复杂场景和细微差异的适应能力。数值实验结果显示,所提出的基于多元广义高斯分布的颜色迁移方法在视觉效果上表现优异,能够更好地保持色彩的整体一致性与细节完整性。同时,在七种常用的定量评估指标(包括结构相似性指标、学习感知图像块相似度、Wasserstein距离等)上,本方法均显著优于传统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模型编辑 颜色传递 多元广义高斯分布 最优传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库车坳陷超深层碎屑岩油气地质研究新进展和下步勘探方向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清华 杨海军 杨威 《石油勘探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0-83,共14页
基于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超深层陆相碎屑岩近几年取得的重要勘探进展,开展新一轮油气地质综合研究。形成4点地质认识:①建立多滑脱层复合、多期构造叠加、多层构造变形的“3多”构造模型,多期构造圈闭纵向叠置,下伏超深层发现系列构造圈... 基于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超深层陆相碎屑岩近几年取得的重要勘探进展,开展新一轮油气地质综合研究。形成4点地质认识:①建立多滑脱层复合、多期构造叠加、多层构造变形的“3多”构造模型,多期构造圈闭纵向叠置,下伏超深层发现系列构造圈闭;②三叠系—侏罗系发育3类有机相5套规模优质烃源岩,与3套区域储盖层构成超深层良好生储盖组合;③源岩、储层、盖层、断层等4因素控制大油气田的形成,根据其空间配置关系建立了库车坳陷超深层碎屑岩立体成藏新模式;④库车坳陷超深层碎屑岩下步重点油气勘探领域包括常规和非常规油气两类,常规油气领域包括克拉苏深层多层系立体油气聚集带、北部构造带侏罗系阿合组致密砂岩气、中秋—迪那构造带多目的层岩性油气藏、南斜坡岩性地层+潜山复合型油气藏等有利区;非常规油气领域包括侏罗系克孜勒努尔组、阳霞组和三叠系塔里奇克组深层煤岩气和中下侏罗统、上三叠统深层陆相页岩气。上述认识对于丰富超深层碎屑岩油气勘探理论,指导下步油气勘探部署,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库车坳陷 超深层 陆相碎屑岩 多层构造变形 分层运聚 立体成藏新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