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微地形—植物”协同的三峡库区城市消落带修复设计与评估
1
作者 杨柳青 陈鸿飞 +2 位作者 游奉溢 钱深华 袁嘉 《中国城市林业》 2024年第4期171-179,共9页
微地形与植物的协同作用是自然河岸带生态系统维持结构稳定与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机制。三峡库区蓄水后,其沿岸城市的原有河岸带转变为周期性淹没且水位落差极大的消落带,内部地形与植被破坏严重,生物多样性快速衰退,对库区城市的生态安全... 微地形与植物的协同作用是自然河岸带生态系统维持结构稳定与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机制。三峡库区蓄水后,其沿岸城市的原有河岸带转变为周期性淹没且水位落差极大的消落带,内部地形与植被破坏严重,生物多样性快速衰退,对库区城市的生态安全造成负面影响。选取重庆市开州区汉丰湖北岸的乌杨坝消落带,首次基于“微地形—植物”协同提出消落带生态系统修复设计技术框架,并对修复后的消落带微地形、植物群落和鸟类群落进行调查分析,评估修复设计的实际效果。结果表明:丰富的微地形类型及其组合有效促进了乌杨坝消落带的植物多样性恢复;二者耦合作用,在不同水位条件下维持了鸟类生境异质性,使鸟类多样性得到提升。因此,“微地形—植物”协同设计有助于维持三峡水库消落带生态系统的结构稳定性及生物多样性,有利于生态服务功能的保障及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落带 微地形 植物群落 生境修复 三峡库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库区澎溪河消落区草本植物的分布与分解 被引量:11
2
作者 张志永 彭建华 +2 位作者 万成炎 郑志伟 仇登高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46-152,共7页
采用随机多次小样方对三峡库区澎溪河消落区草本植物群落进行了调查,并应用分解网袋法对消落区草本植物分解速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消落区草本植物覆盖度为50%-90%;在分解试验进行的94 d中,草本植物分解速率为0.073-0.081 g/d,平均0.... 采用随机多次小样方对三峡库区澎溪河消落区草本植物群落进行了调查,并应用分解网袋法对消落区草本植物分解速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消落区草本植物覆盖度为50%-90%;在分解试验进行的94 d中,草本植物分解速率为0.073-0.081 g/d,平均0.070 g/d,干物质流失率为78.35%-89.88%,平均为82.49%;试验期间共采集到底栖动物21种,分属于9目、10科,20属。第2,6,11,17,94天栖息密度均值依次为27,80,37,114,300个/m2,生物量平均值依次为0.299 2,0.307 8,0.065 7,0.315 4,0.225 7 g/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 消落区 草本植物 分解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库区坡耕地植物篱技术对土壤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王海明 陈治谏 +2 位作者 廖晓勇 李贤伟 陈义相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692-694,共3页
研究三峡库区坡耕地植物篱技术对土壤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植物篱技术能有效改善坡耕地土壤结构,提高土壤养分的含量。植物篱的根系吸收促进养分的保持以及植物篱的物理阻挡作用对土壤径流的截持与减少泥沙的流失,有效地改善了土壤的养... 研究三峡库区坡耕地植物篱技术对土壤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植物篱技术能有效改善坡耕地土壤结构,提高土壤养分的含量。植物篱的根系吸收促进养分的保持以及植物篱的物理阻挡作用对土壤径流的截持与减少泥沙的流失,有效地改善了土壤的养分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库区 植物篱 土壤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站枢纽综合出力系数计算及对调度过程模拟的影响 被引量:11
4
作者 刘荣华 魏加华 李想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4-17,共4页
梯级水电站优化调度是当前大型水电枢纽研究的重要课题,调度方案的优劣对水电站发电效益影响很大。在进行调度方案建模过程中,出力计算是其中的核心问题之一,在以往的枢纽优化调度研究中,优化算法的应用研究占绝对的比重,但大都没有对... 梯级水电站优化调度是当前大型水电枢纽研究的重要课题,调度方案的优劣对水电站发电效益影响很大。在进行调度方案建模过程中,出力计算是其中的核心问题之一,在以往的枢纽优化调度研究中,优化算法的应用研究占绝对的比重,但大都没有对其中建模的细节有过详细的描述,通过对三峡及葛洲坝梯级枢纽运行数据进行分析,给出枢纽出力系数的相关关系,以期对建模及求解提供较为准确的基础数据,同时,采用机组出力系数关系式对出力计算进行模拟,并对结果进行了初步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站枢纽 出力系数 调度模拟 出力计算 粒子群算法 三峡电站 葛洲坝电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种植物水桦与乡土植物桑树对三峡库区消落带水淹的响应 被引量:7
5
作者 高岚 刘芸 +5 位作者 熊兴政 邬静淳 王萌 袁贵琼 欧阳 任立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47-156,共10页
【目的】对桑树与引种植物水桦在三峡库区消落带的生长及光合特性进行比较,探讨这2种木本植物对三峡库区消落带周期性水淹生境的适应性,为消落带植被重建适用树种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重庆市万州区典型消落带170、175 m 2个高... 【目的】对桑树与引种植物水桦在三峡库区消落带的生长及光合特性进行比较,探讨这2种木本植物对三峡库区消落带周期性水淹生境的适应性,为消落带植被重建适用树种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重庆市万州区典型消落带170、175 m 2个高程的台地种植2年生桑树、水桦实生苗,之后自然生长,于每年4月上旬调查其存活率。供试种调查存活率后,于上述台地旁种植2年生桑树、水桦实生苗,2年后于4月上旬春季出露期、7月中旬夏季干旱期、9月底秋季淹水前期测定其生长量(株高、地径、冠幅)、光合特性(叶绿素、叶绿素荧光动力参数及气体交换参数)。【结果】170 m高程桑树、水桦的存活率显著低于175 m高程,而2个高程水桦存活率均大于桑树,其中170 m高程差异显著;170 m高程水桦的生长量均大于桑树,其中株高差异显著。春季出露期(SEP),170 m高程桑树叶片的叶绿素含量高于175 m高程,Pn、Gs、Tr、Ci、WUE无明显差异;夏季干旱期(SDP),桑树和水桦170 m高程叶绿素含量及Pn、Gs、Tr、Ci均大于175 m高程,其中桑树的Ci、Tr差异显著、水桦的Tr差异显著;秋季水淹前期(PFP),170 m高程水桦的叶绿素含量显著大于桑树,Pn、WUE与175 m高程无明显差异。SEP期,170 m高程桑树的qP、ETR、ΦPSⅡ大于175 m高程;PFP期,水桦在2个高程的ΦPSⅡ、ETR、qP基本与SDP期一致,170 m高程qN大于175 m高程。【结论】乡土树种桑树能通过出露后快速恢复叶片PSⅡ光反应系统的能力,提高光电子的传递速率,增加叶绿素含量而增强光合作用,积累更多有机物恢复生长来适应三峡库区冬季水淹的胁迫;引种植物水桦则通过延长光合作用时间,在桑树进入休眠期后仍保持较高的光能转化效率,积累更多的有机物以应对冬季水淹的过度消耗。桑树和水桦均能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三峡库区消落带特殊的生境,引种植物水桦较本地树种桑树对于三峡库区消落带生境表现出更强的适应能力,可以考虑用于三峡库区消落带的植被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种植物 水桦 三峡库区 光合参数 荧光动力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库区万州段消落带植被及土壤理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18
6
作者 张志永 程郁春 +2 位作者 程丽 万成炎 李金波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4-33,共10页
水文节律是河岸带植物群落演替的主要驱动因子,受水文节律影响的土壤理化特性也有可能逐渐改变周边植被,为了探究周期性淹没对三峡水库消落带植物群落及其生境状况的影响,2015年8-9月,以三峡水库腹地万州段消落带为研究区域,调查分析了... 水文节律是河岸带植物群落演替的主要驱动因子,受水文节律影响的土壤理化特性也有可能逐渐改变周边植被,为了探究周期性淹没对三峡水库消落带植物群落及其生境状况的影响,2015年8-9月,以三峡水库腹地万州段消落带为研究区域,调查分析了8个样地、24个样带、96个样方的消落带植被及土壤理化特征。结果表明,在三峡库区万州段消落带共调查到维管植物22科、47属、51种,其中禾本科、菊科、蓼科和莎草科的种类数较多;植物群落组成以草本植物为主,一年生和多年生草本植物分别占58.8%和27.5%。高程不同,群落优势种有差异,145-155 m及156-165 m区域优势度较高的物种相近,为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光头稗(Echinochloa crusgalli var.mitis)和醴肠(Eclipta prostrata);高程166-175 m区域优势度较高的物种为鬼针草(Bidens pilosa)和狗尾草(Setaria viridis)和狗牙根;高程156-166 m区域植物鲜重均值最高,为(2199.1±863.9)g/m^2;高程166-175 m区域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的均值最高,分别为(2.00±0.30)和(0.85±0.06)。随着坡度等级增加,植物鲜重和盖度呈递减趋势,物种数在坡度6~15°区域最高。长江左岸消落带植物鲜重、高度、Shannon-Wiener和Pielou指数高于右岸。消落带土壤理化性质具有较高的空间异质性,土壤容重、p H、有机质、全氮、有效氮、全磷、有效磷均值分别为(1.34±0.09)g/cm^3、(7.60±0.47)、(6.02±2.94)g/kg、(1.21±0.16)g/kg、(53.42±9.67)mg/kg、(0.42±0.14)g/kg、(6.55±2.82)mg/kg,其中有机质的变异系数最大,其次为有效磷和全磷。左岸消落带土壤p H、有机质、全氮和有效氮含量均值低于右岸,但左岸土壤全磷和有效磷含量高于右岸。淹没时间和土壤有效磷含量对消落带植物重要值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水库 消落带 植物群落 重要值 土壤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材线虫入侵初期三峡库区马尾松林及土壤性质的变化 被引量:6
7
作者 高瑞贺 宋德文 +4 位作者 黄瑞芬 石娟 骆有庆 刘洪高 陈京元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4-91,共8页
近些年来,松材线虫入侵对三峡库区马尾松林造成严重危害,并严重威胁着三峡库区松林资源和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的生态安全。以不同的马尾松林生态系统(健康、感病1年、感病3年、感病5年、感病7年)为研究对象,采用样方法和每木调查法,分析松... 近些年来,松材线虫入侵对三峡库区马尾松林造成严重危害,并严重威胁着三峡库区松林资源和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的生态安全。以不同的马尾松林生态系统(健康、感病1年、感病3年、感病5年、感病7年)为研究对象,采用样方法和每木调查法,分析松材线虫入侵早期马尾松林群落植物群落结构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动态变化。共调查了37种乔木物种,隶属于30科33属,其中马尾松是群落内的优势树种(IV=49.63%),樟树、槲栎、栓皮栎和檵木等树种的重要值也较高,为亚优势种;与健康林地相比,感病林地内马尾松的数量显著下降,平均胸径和平均树高呈现明显增加趋势;松材线虫入侵对群落内植物不同空间结构(乔木、灌木、草本)的物种多样性影响较大,且物种多样性指数随感病年限变化规律符合"中间高度膨胀理论";此外,不同感病年限马尾松林群落内土壤的化学性质变化不显著,但是与水分相关的物理性质变化显著。本研究明确阐明了松材线虫入侵早期,三峡库区典型马尾松林群落内植物群落结构、物种多样性指数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动态变化,旨在为改变三峡库区单一的马尾松林结构、增加群落的健康程度,从而为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的生态安全提供基础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库区 松材线虫病 植物群落 马尾松 土壤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56m水位下三峡水电站15#机组厂房结构的振动安全研究 被引量:12
8
作者 欧阳金惠 陈厚群 +2 位作者 张超然 李德玉 符建平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48-51,共4页
三峡水电站机组蜗壳HD值高,其埋设方式对厂房和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关键的影响。蜗壳直接埋入法相对于垫层埋入法和充水保压埋入法而言,其外围钢筋混凝土承担的内水压力较大,但施工比较简单且节省蜗壳钢材,因此三峡水电站15#机组拟... 三峡水电站机组蜗壳HD值高,其埋设方式对厂房和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关键的影响。蜗壳直接埋入法相对于垫层埋入法和充水保压埋入法而言,其外围钢筋混凝土承担的内水压力较大,但施工比较简单且节省蜗壳钢材,因此三峡水电站15#机组拟采用直接埋入法。文中在已有静力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了局部混凝土开裂后的厂房结构的整体自振特性和振动响应,并根据计算结果和振动标准对厂房结构的振动做了安全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蜗壳直埋方案 混凝土开裂 自振特性 振动安全 三峡水电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库区的珍稀濒危植物及其保护 被引量:4
9
作者 谢宗强 陈伟烈 +1 位作者 梁松筠 贺金生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82-87,共6页
该文依据“三峡库区植物数据库”,对库区的珍稀濒危植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库区有珍稀濒危植物44种,其中濒危的6种,渐危的20种,稀有的18种;半数以上的种类隶属于起源古老的科,反映出该地区珍稀濒危植物的主老性;受淹... 该文依据“三峡库区植物数据库”,对库区的珍稀濒危植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库区有珍稀濒危植物44种,其中濒危的6种,渐危的20种,稀有的18种;半数以上的种类隶属于起源古老的科,反映出该地区珍稀濒危植物的主老性;受淹没影响最大的兴山、巴东、宜昌、巫山4县市拥有近2/3的珍稀濒危植物种次,成为重点保护区域;三峡水库虽不会导致植物物种的消灭,但将直接淹没荷叶铁线蕨的主要原产地和长瓣短柱茶的部分野生生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库区 珍稀濒危植物 三峡工程 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水库小江流域消落区的植物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张志永 刘明芹 +3 位作者 郑志伟 张卓文 胡莲 万成炎 《水生态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8-42,共5页
为了解三峡水库运行初期消落区的植被状况,2009年5月、7月和9月对小江流域消落区高程150、160和170m处植物的种类组成、生物量和多样性等特征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小江流域消落区维管束植物共有140种,隶属于38科113属,以草本植... 为了解三峡水库运行初期消落区的植被状况,2009年5月、7月和9月对小江流域消落区高程150、160和170m处植物的种类组成、生物量和多样性等特征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小江流域消落区维管束植物共有140种,隶属于38科113属,以草本植物或旱生植物为主。群落优势种主要有香附、苍耳、小白酒草、狗牙根等18种。生物量均值999.9g/m2,变幅140.7~2055.6g/m2;烘干重均值310.7g/m2,变幅为26.5~932.6g/m2。植物多样性Margalef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等均在5月最小,7月最大,9月略下降,在高程150m处最小,160m处最大,170m处次之。并对小江流域消落区植物的演替趋势、生态恢复、影响因素和利用前景进行了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水库 小江流域 消落区 植物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干扰对三峡库区柏木人工林下植物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11
11
作者 黄志霖 田耀武 +1 位作者 王俊青 雷静品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32-135,139,共5页
为研究不同干扰模式(间伐,间伐+补植)对三峡库区云阳县长江防护林带植物多样性的影响,根据云阳县柏木人工林区高等维管植物调查数据,采用Simpson指数、Shannon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等进行α多样性测度分析。结果表明:不同间伐和补植... 为研究不同干扰模式(间伐,间伐+补植)对三峡库区云阳县长江防护林带植物多样性的影响,根据云阳县柏木人工林区高等维管植物调查数据,采用Simpson指数、Shannon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等进行α多样性测度分析。结果表明:不同间伐和补植等干扰模式均改变了柏木林生境,对柏木林林下高等维管植物多样性产生了较大影响,植物种类和数量均发生了变化,植物种类平均高出对照2~3倍;与对照相比,随着干扰模式的变化,灌木层多样性指数发生了不规则变化,草木层多样性指数呈明显增加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柏木人工林 干扰模式 植物物种多样性 三峡库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水库消落区植物群落结构及其季节性变化规律 被引量:9
12
作者 张志永 胡晓红 +4 位作者 向林 邹曦 史方 李怡 胡莲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37-45,共9页
为探究三峡水库消落区出露期间植物群落结构的季节性变化规律,于2017年4、6和8月,设置了15个调查样地,根据高程将消落区分为145~155 m、155~165 m和165~175 m共3个区域,并设置未水淹区域(高程175~185 m)为对照。结果表明,消落区出露时... 为探究三峡水库消落区出露期间植物群落结构的季节性变化规律,于2017年4、6和8月,设置了15个调查样地,根据高程将消落区分为145~155 m、155~165 m和165~175 m共3个区域,并设置未水淹区域(高程175~185 m)为对照。结果表明,消落区出露时间显著影响植物群落组成,随着出露时间的延长,群落优势种及其优势度变化规律因植物的生活型不同呈现出相反的变化规律。从4月至8月,优势植物狗牙根、牛鞭草、喜旱莲子草等多年生草本植物优势度下降,鬼针草、苍耳、醴肠、水蓼、野胡萝卜、狗尾草等一年生草本植物优势度增加;而未水淹区植物优势种及其优势度变化不会因生活型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规律,不同采样地点的植物群落优势种差异较大,相对来说艾蒿较为优势,其次为小飞蓬。高程也是影响植物群落特征的主要因子,植物群落Shannon-Wiener指数、Margalef指数、Simpson指数、植物高度均值显著低于未水淹区域;随着高程的增加,生物多样性指数及植物高度均值呈增加趋势。植物内在的适应机制,包括植物本身的冬季耐水淹能力、夏季抗旱能力、抗病虫害能力及其繁殖对策、种源扩散对策等是影响植物群落分布的主因;而外界环境条件,包括消落区土层厚度、地形坡度、土壤基质氮磷等营养盐以及受水淹持续时间、水淹深度、高程、消落区出露时间等是其主要驱动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水库 消落区 植物群落 优势种 适应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库区几种耐水淹植物根系特征与土壤抗水蚀增强效应 被引量:38
13
作者 徐少君 曾波 +1 位作者 类淑桐 苏晓磊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60-167,共8页
为明确用于三峡库区消落区植被构建的岸生植物物种根系特征与土壤抗水蚀之间的关系,对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L)Pers.)、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Mart)Griseb)、荻(Triarrhena saccharifloraNakai)、牛鞭草(Hemarthri... 为明确用于三峡库区消落区植被构建的岸生植物物种根系特征与土壤抗水蚀之间的关系,对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L)Pers.)、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Mart)Griseb)、荻(Triarrhena saccharifloraNakai)、牛鞭草(Hemarthria compressa(L.f.)R.Br.)、香附子(Cyperus rotundusL.)、野古草(Arundinella anomala Steud.)等6种耐水淹植物根系进行了研究。利用根钻(Eijkelkamp agrisearch equipmentmodel 15.01)在野外直接取样的方法,获取了含有目标物种根系的土柱试验样品,采用改进的抗崩解装置测量土壤的水蚀速率,计算了这6种植物根系对土壤的抗水蚀增强系数,并使用根系分析系统(WinRHIZO Pro.2004c)对根系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空心莲子草、荻、香附子和狗牙根的根冠比均值较大,野古草、荻具有较大的根长密度和根表面积密度;含有根系的土壤水蚀速率显著低于对照,空心莲子草、荻、野古草的土壤抗水蚀增强系数显著高于其他3个物种;根长密度、根表面积密度均与土壤抗水蚀增强系数之间呈极显著的线性关系;根系径级中D≤2 mm的根系与土壤抗水蚀关系最为密切,土壤抗水蚀增强系数与D≤2 mm根系的根长密度和根表积密度均呈显著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随着径级的增加而减小。结果表明,6物种均能显著增强土壤的抗水蚀能力,空心莲子草、荻、野古草的增强作用最为明显;根长密度、根表面积密度能很好地表征土壤的抗水蚀能力,尤其是D≤2 mm或D≤0.5 mm根系的根长密度和根表积密度,可以作为表征土壤抗水蚀能力的最重要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库区 消落区 耐水淹植物 土壤抗水蚀 根长密度 根表面积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库区消落带植物群落及分布特点的调查 被引量:35
14
作者 杨朝东 张霞 向家云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1期13795-13796,13866,共3页
[目的]调查三峡库区消落带植物种类、群落及分布特点。[方法]采用路线法,调查三峡库区秭归太平溪港至巴东楠木园的145~156 m消落带的植物分布。[结果]三峡库区消落带植物约16科27种,种类最多的科为禾本科和菊科,优势种群为狗尾草、刺... [目的]调查三峡库区消落带植物种类、群落及分布特点。[方法]采用路线法,调查三峡库区秭归太平溪港至巴东楠木园的145~156 m消落带的植物分布。[结果]三峡库区消落带植物约16科27种,种类最多的科为禾本科和菊科,优势种群为狗尾草、刺苋、芝麻和狗牙根,优势植物群落为狗尾草草丛、狗尾草+刺苋草丛、芝麻草丛、狗牙根草丛,主要分布在水位156~150 m消落带。这些1年生草本植物以种子繁殖或营养繁殖,为须根系或直根系,分别分布在地下20和40 cm左右土壤中,对库区消落带表层水土保持发挥重要作用。[结论]该研究为筛选三峡库区消落带植被恢复和水土保持的物种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库区消落带 植物群落 分布特点 生长繁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水库运行对汉丰湖湿地植物群落及生境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志永 潘晓洁 +5 位作者 郑志伟 胡红青 程丽 李春辉 丁庆秋 万成炎 《水生态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7,共7页
2012年9月和2013年9月对汉丰湖湿地5个断面的生境和植物群落特征进行了调查,分析了三峡水库运行对汉丰湖湿地植物群落及土壤生境的影响。结果表明,维管束植物共计59种,隶属于26科、20属,其中菊科、禾本科和蓼科种类较多;群落结构以草本... 2012年9月和2013年9月对汉丰湖湿地5个断面的生境和植物群落特征进行了调查,分析了三峡水库运行对汉丰湖湿地植物群落及土壤生境的影响。结果表明,维管束植物共计59种,隶属于26科、20属,其中菊科、禾本科和蓼科种类较多;群落结构以草本植物为主,其中一年生草本植物占54.2%,多年生草本植物占37.3%;植物群落鲜重、高度和盖度平均值(范围)依次为2 031.5(488.3~6 586.1)g/m2、59.2(19.6~102.2)cm、109%(23%~201%);土壤容重、pH、有机质、有效氮、有效磷和有效钾的平均值(范围)分别1.32(1.00~1.60)g/cm3、8.15(6.83~8.59)、10.03(1.40~22.5)g/kg、29.37(6.00~94.38)mg/kg、12.18(1.33~59.37)mg/kg和46.13(2.50~219.00)mg/kg;重要值较大的有狗牙根(22.84±5.78)、牛鞭草(16.38±13.27)、马唐(11.10±12.27)、无芒稗(10.83±3.64)和狗尾草(9.56±5.38);主要环境影响因子为土壤pH值和有效钾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水库 湿地植物 生境特征 汉丰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库区不同规模柑桔园的果农行为与经济效益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熊晓山 文泽富 +1 位作者 宋光煜 谢德体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5,共5页
在农户行为方式及其特征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农户行为对三峡库区柑桔产业发展的影响。其中,农户收益与脐橙种植规模关系的拟合方程为:lny=49.28+10.524 lnx(R2=0.975**),与锦橙种植规模关系的拟合方程为:lny=45.106+9.251 lnx(R2=0.90**... 在农户行为方式及其特征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农户行为对三峡库区柑桔产业发展的影响。其中,农户收益与脐橙种植规模关系的拟合方程为:lny=49.28+10.524 lnx(R2=0.975**),与锦橙种植规模关系的拟合方程为:lny=45.106+9.251 lnx(R2=0.90**)。分析结果表明,无论是锦橙还是脐橙,柑桔种植面积和单位面积收益均呈显著正相关。利用多元回归分析,脐橙农户收入与管理关系拟合方程:y=-1604.38+238.7614X2+535.4469X3+395.4653X4-218.327X5,锦橙农户收入与果园管理关系拟合方程:y=-221.71+130.9762X1+81.83X4+91.21X5。结果表明,果农对柑桔园的科学管理以及对新知识的接受程度都影响着农户收益。种植规模是影响三峡库区农户行为的最关键因素,也是影响三峡库区柑桔产业发展的最关键因素。因此,扩大果农的种植规模是保证三峡库区柑桔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库区 柑桔园 种植规模 果农行为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水电站混流式水轮机叶片磨蚀机理浅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廖庭庭 陈和春 王继保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18-120,193,共4页
针对空蚀与泥沙磨损影响水轮机安全运行的关键问题,分析了空蚀与磨损破坏机理,研究了湍流的拟序结构对磨蚀的影响,并结合三峡水轮机真实磨蚀状况,对水轮机叶片磨蚀机理进行了浅析,为水轮机的运行管理及合理的维护和检修提供了参考依据。
关键词 三峡水电站 混流式水轮机 叶片 空蚀 磨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工程地下电站开挖的粘弹性数值模拟及稳定性评价 被引量:3
18
作者 周火明 丁秀丽 盛谦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1-34,共4页
以现场与室内岩石蠕变试验成果为基础 ,采用广义开尔文模型作为三峡花岗岩的粘弹性模型 ,对三峡工程地下厂房的施工开挖进行了粘弹性数值模拟。结果表明 :当考虑岩体的流变特性后 ,围岩的变形约增加了 5 %~10 % ,洞室围岩在各开挖步下... 以现场与室内岩石蠕变试验成果为基础 ,采用广义开尔文模型作为三峡花岗岩的粘弹性模型 ,对三峡工程地下厂房的施工开挖进行了粘弹性数值模拟。结果表明 :当考虑岩体的流变特性后 ,围岩的变形约增加了 5 %~10 % ,洞室围岩在各开挖步下的变形通常持续 7~ 10d趋于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工程 地下厂房 开挖 流变 数值模拟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造洪峰的三峡梯级生态调度仿真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李清清 覃晖 +1 位作者 陈广才 杨春花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12-117,共6页
为分析三峡-葛洲坝梯级电站(三峡梯级)生态调度效果及其影响,从保证三峡梯级下游河道生态流量、改善江湖连通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出发,制定了三峡梯级的生态调度目标,并在常规调度的基础上提出基于人工造峰的生态调度方法,通过多种... 为分析三峡-葛洲坝梯级电站(三峡梯级)生态调度效果及其影响,从保证三峡梯级下游河道生态流量、改善江湖连通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出发,制定了三峡梯级的生态调度目标,并在常规调度的基础上提出基于人工造峰的生态调度方法,通过多种调度方式的仿真结果,分析了不同来水条件下三峡梯级生态调度的效果,揭示了不同生态调度目标之间的影响以及人工造峰对防洪调度和发电效益的影响。研究成果可为开展三峡梯级生态调度实践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梯级 水库生态调度 生态流量 江湖关系 人造洪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库区能源植物资源评价原则与指标探讨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聪敏 蒋猛 +1 位作者 杨晓红 郝春梅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4期15163-15164,共2页
以充分发掘三峡库区能源植物的开发潜力为基本目的,设置了筛选评价指标所遵循的评价原则;并依据该原则,在客观反映三峡库区能源植物的资源特征的基础上,从资源、经济、社会、生态四个方面展开了相关指标的探讨,最终确立了评价三峡库区... 以充分发掘三峡库区能源植物的开发潜力为基本目的,设置了筛选评价指标所遵循的评价原则;并依据该原则,在客观反映三峡库区能源植物的资源特征的基础上,从资源、经济、社会、生态四个方面展开了相关指标的探讨,最终确立了评价三峡库区能源植物的各类不同指标,以期为能源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库区 能源植物资源 评价原则 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