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半纤维素模化物热裂解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26
1
作者 王树荣 郑赟 +3 位作者 文丽华 施正伦 骆仲泱 岑可法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05-109,共5页
在热重红外联用系统中对生物质的主要组分半纤维素的模化物进行了热裂解动力学研究.在用红外压片微观结构分析方法验证木聚糖典型结构模型的基础上,得到不同升温速率下的热重曲线表明,随着升温速率的增加,各个阶段的起始和终止温度向... 在热重红外联用系统中对生物质的主要组分半纤维素的模化物进行了热裂解动力学研究.在用红外压片微观结构分析方法验证木聚糖典型结构模型的基础上,得到不同升温速率下的热重曲线表明,随着升温速率的增加,各个阶段的起始和终止温度向高温侧轻微移动,主反应区间加宽以及炭产量逐渐增加;计算得到的木聚糖两阶段活化能分别为118.59 kJ/mol和66.69 kJ/mol.与纤维素热解气的联机红外分析谱图相比可知,木聚糖热解析出气体过程复杂,其中CO在全过程都有析出,而CH4主要来源于一次挥发分的二次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聚糖 热裂解 动力学 热重-傅里叶红外联用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草热裂解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32
2
作者 赵明 吴文权 +1 位作者 卢玫 魏晓阳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07-110,共4页
生物质热裂解液化是未来最有前途的可再生能源形式之一。为优化工艺参数和改进设备 ,对稻草在 N2 气中以低加热速率 (10、15、2 0、30℃ /min)用热重分析仪 (TGA )进行动力学研究 ,建立起的一级平行反应模型给出了快速热解区的最佳拟合 ... 生物质热裂解液化是未来最有前途的可再生能源形式之一。为优化工艺参数和改进设备 ,对稻草在 N2 气中以低加热速率 (10、15、2 0、30℃ /min)用热重分析仪 (TGA )进行动力学研究 ,建立起的一级平行反应模型给出了快速热解区的最佳拟合 ,并对热解过程中测得的质量损失、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稻草 热裂解 动力学模型 热重分析仪 热解过程 液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等温热重分析研究煤焦气化动力学 被引量:37
3
作者 周志杰 范晓雷 +2 位作者 张薇 王辅臣 于遵宏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19-222,共4页
使用等温法和非等温法热重分析研究了神府煤焦气化反应动力学.在非等温法中,Doyle和Coats-Redfern近似函数都可以模拟煤焦气化反应过程,两种函数在不同的升温速率下得到了与等温法相近的E值.对比两个函数拟合实验数据的相关系数,确定在... 使用等温法和非等温法热重分析研究了神府煤焦气化反应动力学.在非等温法中,Doyle和Coats-Redfern近似函数都可以模拟煤焦气化反应过程,两种函数在不同的升温速率下得到了与等温法相近的E值.对比两个函数拟合实验数据的相关系数,确定在非等温热重分析中使用Coats-Redfern函数在15℃/m in的升温速率下求取煤焦气化反应动力学参数是一种既简便又准确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等温法 热重分析 煤焦气化 气化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型流化床反应分析的方法基础与应用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曾玺 王芳 +3 位作者 余剑 岳君容 姚梅琴 许光文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687-1697,共11页
准确测试气-固反应特性、求算动力学参数和推导反应机理是能源、化工、冶金等过程工程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通过分析现有气-固反应分析测试方法与测试仪器优缺点,本文作者提出了利用微型流化床(MFB,micro fluidized bed)实现低扩散、快... 准确测试气-固反应特性、求算动力学参数和推导反应机理是能源、化工、冶金等过程工程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通过分析现有气-固反应分析测试方法与测试仪器优缺点,本文作者提出了利用微型流化床(MFB,micro fluidized bed)实现低扩散、快速升温条件下的反应微分化和等温分析的测试方法,系统研究了反应器内的流体力学特性,研制了微型流化床反应分析仪(MFBRA,micro fluidized bed reaction analyzer),验证和展示了其对热解、燃烧(氧化)、气化、还原、催化、吸收等典型气-固反应的应用,充分揭示了微型流化床反应分析仪强化传热传质、降低扩散抑制、实现实时在线微分分析的特性,尤其为快速复杂反应提供了有效的研究分析手段,并且拓展了水蒸气气氛、在线颗粒采样、串联反应解耦等系列气-固反应研究与表征功能,形成了与热重分析互补的气-固反应分析方法和分析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流化床 热重分析仪 气固反应 反应分析 动力学 微型流化床反应分析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贝壳脱硫性能的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程世庆 冯玉滨 路春美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9期80-85,共6页
采用热重分析仪和压汞仪对4种贝壳和一种石灰石在不同反应条件下的脱硫性能和孔结构进行了试验研究。随SO2浓度的增加、反应时间的增加,贝壳与石灰石的钙转化率增加。贝壳的脱硫效果优于石灰石,其最佳脱硫温度比石灰石的高:扇贝壳的约为... 采用热重分析仪和压汞仪对4种贝壳和一种石灰石在不同反应条件下的脱硫性能和孔结构进行了试验研究。随SO2浓度的增加、反应时间的增加,贝壳与石灰石的钙转化率增加。贝壳的脱硫效果优于石灰石,其最佳脱硫温度比石灰石的高:扇贝壳的约为1050℃,海螺和毛蚶壳约为1000℃,花蛤约为950℃,而石灰石的约为900℃。煅烧贝壳的内部孔径在0.2-10gm之间,比表面积在0.6459-1.1389 m2/g,而石灰型CaO的孔径集中在0.02-0.1μm,比表面积为12.2209 m2/g。孔分布良好的贝壳具有较好的脱硫动力学特性,脱硫剂的钙转化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能动力工程 贝壳 脱硫 热重分析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铁精矿高温氧化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朱德庆 罗艳红 +1 位作者 潘建 周文涛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89-93,共5页
采用热重分析技术研究了750~900℃下磁铁精矿在空气中的氧化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磁铁精矿自身的氧化速度远远大于其球团的氧化速度,且氧化反应基本在前2 min内完成;比表面积越大,温度越高,磁铁精矿的氧化反应越快;磁铁精矿氧化反应... 采用热重分析技术研究了750~900℃下磁铁精矿在空气中的氧化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磁铁精矿自身的氧化速度远远大于其球团的氧化速度,且氧化反应基本在前2 min内完成;比表面积越大,温度越高,磁铁精矿的氧化反应越快;磁铁精矿氧化反应初期受化学反应控制,后期受化学反应和气体内扩散混合控制;根据磁铁精矿的氧化速度和FeO含量,可从一定程度上判断相应生球预热所需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铁精矿 热重分析 高温氧化动力学 球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氧化二异丙苯的热分解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丁阿平 蒋军成 +1 位作者 陈发明 潘勇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203-1207,共5页
The thermal decomposition of dicumyl peroxide under the flow nitrogen atmosphere was studied by DSC-TG technique.The non-isothermal kinetics parameters were analyzed by means of the Kissinger and Flynn-Wall-Ozawa meth... The thermal decomposition of dicumyl peroxide under the flow nitrogen atmosphere was studied by DSC-TG technique.The non-isothermal kinetics parameters were analyzed by means of the Kissinger and Flynn-Wall-Ozawa methods,and the thermal decomposition mechanism of dicumyl peroxide was also studied with the Satava-Sestak metho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as little difference between kinetic parameters calculated by DSC plot and DTG plot,the apparent activation energy and pre-exponential factor were 120.83 kJ·mol-1 and 9.12×1011s-1,respectively.The thermal decomposition mechanism of dicumyl peroxide in nitrogen was controlled by interface reaction R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化二异丙苯 同步热分析 热分解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油沥青质的热解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董喜贵 雷群芳 俞庆森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2004年第6期652-656,共5页
从国内外5种不同原油中分离提取正己烷沥青质,分别进行10,15,20,25℃·min-1四个加热速率下的热重分析(TGA),关联系列不同挥发度下的沥青质裂解活化能和指前因子等动力学参数.活化能和指前因子随挥发度变化而变化,指前因子的对数与... 从国内外5种不同原油中分离提取正己烷沥青质,分别进行10,15,20,25℃·min-1四个加热速率下的热重分析(TGA),关联系列不同挥发度下的沥青质裂解活化能和指前因子等动力学参数.活化能和指前因子随挥发度变化而变化,指前因子的对数与活化能之间有很好的直线关系,显示出良好的补偿效应,说明沥青质裂解反应由许多具有不同动力学参数的平行反应组成.用活化能分布模型计算了活化能和指前因子的分布函数,该模型能较好地表达沥青质的热裂解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质 裂解 动力学 热重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热重的南方7种典型乔木叶片热解特性和燃烧性分析 被引量:26
9
作者 金森 杨艳波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58-63,共6页
通过对南方7种典型乔木叶片在空气气氛条件下,升温速度为10℃·min^(-1)的热重分析,研究了其热解特性和热解动力学特征,并基于热解参数对其燃烧性进行了四维评价。结果表明:(1)综纤维素开始分解的温度为140.54~158.67℃,结束温度为3... 通过对南方7种典型乔木叶片在空气气氛条件下,升温速度为10℃·min^(-1)的热重分析,研究了其热解特性和热解动力学特征,并基于热解参数对其燃烧性进行了四维评价。结果表明:(1)综纤维素开始分解的温度为140.54~158.67℃,结束温度为372.01~389.91℃。木素开始分解温度为372.01~389.91℃,结束温度为538.63~581.32℃。(2)综纤维素热解的活化能为34.059~48.531 k J·mol^(-1),指前因子为72.012~1 966.463 min^(-1)。木素热解的活化能为31.264~54.091 k J·mol^(-1),指前因子为31.755~1 909.015 min^(-1)。除麻栗和毛竹外,木素热解的活化能和指前因子都高于综纤维素的活化能和指前因子。(3)7种可燃物的四维燃烧性不完全一致。华山松四维燃烧性都高,麻栗都差。其他5个树种的四维燃烧性不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典型乔木叶片 热解动力学 燃烧性 热解特征 热重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苯硫醚非等温热分解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吴鹏飞 国凤敏 +1 位作者 任婉婷 崔宁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82-85,共4页
采用非等温法测定和对比了国产及进口聚苯硫醚(PPS)树脂的热失重动力学行为。运用动力学分析软件计算出动力学参数(活化能Ea、指前因子Z和反应级数n),运用动力学方程估算出两种PPS切片的热分解转化率α、温度T以及时间t之间的关系。结... 采用非等温法测定和对比了国产及进口聚苯硫醚(PPS)树脂的热失重动力学行为。运用动力学分析软件计算出动力学参数(活化能Ea、指前因子Z和反应级数n),运用动力学方程估算出两种PPS切片的热分解转化率α、温度T以及时间t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国产PPS切片的热稳定性略优于进口PPS切片。在低于350℃时,两种切片均十分稳定,因此,在通常的纺丝条件下(300℃左右)发生热分解的可能性均很小。如果在更高的温度范围内加工PPS树脂或使用PPS的产品,热分解的影响则不容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硫醚 热重分析(tga) 非等温热分解动力学 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弃印刷线路板在二氧化碳气氛下的热失重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波 周秋平 洪丽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64-269,共6页
利用热重分析仪研究了废弃印刷电脑线路板(CP)、电视机线路板(TV)、交换机线路板(SW)和游戏机线路板(GS)在CO2气氛下的热失重规律,采用Coats-Redfern积分法和Agrawal温度积分近似式,分别选取不同的机理函数计算了热失重动力学... 利用热重分析仪研究了废弃印刷电脑线路板(CP)、电视机线路板(TV)、交换机线路板(SW)和游戏机线路板(GS)在CO2气氛下的热失重规律,采用Coats-Redfern积分法和Agrawal温度积分近似式,分别选取不同的机理函数计算了热失重动力学方程的指前因子和活化能,并根据转化率的计算值与试验值间的标准偏差确定了最优机理函数。结果表明,4种样品的失重过程均包括挥发分析出和固定碳气化两个主要的失重阶段,其中挥发分析出阶段又包括两个不同的反应区间,共采用3个机理函数来描述整个失重过程。其中TV在温度区间562~613 K的机理函数为[(1-α)-2.5-1]/2.5,在613~934 K的机理函数为[-ln(1-α)]4,在934~1 233 K的机理函数为[1-(1-α)1/3]2;CP在温度582~636 K和636~955 K的机理函数为[(1-α)-3.5-1]/3.5,在955~1 233 K的机理函数为α+(1-α)ln(1-α);SW在582~639 K和639~959 K的机理函数为[(1-α)-3.5-1]/3.5,在959~1 233 K的机理函数为[(1-α)-1/3-1]2;GS在577~641 K的机理函数为[(1-α)-1.5-1]/1.5,在641~917 K的机理函数为(1-α)-2,在917~1 233 K的机理函数为[-ln(1-α)]3。基于最优机理函数计算出的转化率与试验结果均吻合很好,但不同样品所遵循的机理函数有差异。在求取最优机理函数时,仅根据拟合直线的相关系数最大、标准偏差最小的原则来选取最优机理函数还不够完善,进一步考虑转化率的计算值与试验值间的标准偏差,可以获得更合理的机理函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废弃印刷线路板 热失重动力学 二氧化碳 热解 热重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芯热解及过程分析 被引量:32
12
作者 曹青 鲍卫仁 +1 位作者 吕永康 谢克昌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57-562,共6页
研究了农业废弃物玉米芯热解过程中气、液、固三相产率与裂解温度的关系;气相组成、液相组成与温度的关系,以及热解过程的机理。实验表明,在350℃~400℃,气相成分主要是CO2、CO所占比率为95%;随着温度的升高,H2、C2H4、CH4等气体的比... 研究了农业废弃物玉米芯热解过程中气、液、固三相产率与裂解温度的关系;气相组成、液相组成与温度的关系,以及热解过程的机理。实验表明,在350℃~400℃,气相成分主要是CO2、CO所占比率为95%;随着温度的升高,H2、C2H4、CH4等气体的比率逐渐增高,CO、CO2的体积分数在逐渐降低。在450℃~500℃,CO、H2所占的比率达50%。GC MS,IR分析表明,裂解过程产生的液体主要是由含氧的化合物酚、呋喃及其衍生物组成;低温有利于酚类质量分数的增加,高温有利于4 乙基 2 甲氧基 苯酚、2 甲基 苯酚的增加;采用TGA分析,建立了热解过程的动力学方程,得到了热解过程的反应机理,即热解过程有两个分解阶段,在不同温度段具有不同的反应规律。在211℃~290℃具有三级反应的特征,其活化能为121.4kJ·mol-1;在290℃~418℃表现为0.5级反应的特征,其活化能为105.7kJ·mo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芯 热解 热重分析 机理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滤泥的热解特性及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刘法球 周少基 +2 位作者 向敏 唐秋平 唐智光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552-2558,共7页
【目的】研究滤泥的热解特性、动力学和热力学性质,为滤泥热解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定量法进行工业分析和元素分析;采用热重分析法,以5、10、15、20、25和30℃/min加热速率从室温加热至800℃,运用Kissinger、Flynn-Wall-Ozawa(FWO... 【目的】研究滤泥的热解特性、动力学和热力学性质,为滤泥热解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定量法进行工业分析和元素分析;采用热重分析法,以5、10、15、20、25和30℃/min加热速率从室温加热至800℃,运用Kissinger、Flynn-Wall-Ozawa(FWO)和Kissinger-Akahira-Sunose(KAS)3种方法处理热重试验数据。【结果】滤泥灰分含量为44.34%,挥发分含量为52.88%,C、H、N、S和O的重量百分比含量分别为24.96%、4.04%、1.98%、5.82%和18.86%,高位发热值(HHV)为11.39 MJ/kg。由TG(热重分析)曲线可知热解主要分为3个阶段进行,分别为微失重阶段(110℃左右)、快速热解阶段(150~510℃)和炭化阶段(510~800℃),不同加热速率下DTG(热重分析一阶微分)曲线峰值差别明显。运用FWO和KAS方法计算得出的平均活化能(Eα)分别为322.28和321.93 kJ/mol,平均焓变(ΔH)为289.04和288.24 kJ/mol,平均吉布斯自由能变(ΔG)为207.87和208.01 kJ/mol,熵变(ΔS)由负值持续增加为正值。【结论】较低的加热速率有利于滤泥的热解反应;FWO和KAS模型均能较好地描述滤泥热解过程,整个热解过程符合热力学第二定律,是一个复杂多步的吸热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滤泥 热解 热重分析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化细渣掺烧煤和生物质的燃烧特性及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7
14
作者 孙晓慧 颜济青 +2 位作者 方梦祥 王勤辉 匡建平 《洁净煤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7-126,共10页
气化细渣目前以堆放填埋为主,环保压力大,如何高效利用低热值气化细渣是关注热点。合成甲醇和煤油的煤气化工艺排出的2种气化细渣总量较大、处理困难。对2种气化细渣进行粒径分析及SEM观察,发现气化细渣粒径较小,大部分小于100μm,整体... 气化细渣目前以堆放填埋为主,环保压力大,如何高效利用低热值气化细渣是关注热点。合成甲醇和煤油的煤气化工艺排出的2种气化细渣总量较大、处理困难。对2种气化细渣进行粒径分析及SEM观察,发现气化细渣粒径较小,大部分小于100μm,整体结构破碎,由较多熔融聚合形成的球形颗粒和不规则孔隙构成。掺烧是利用低热值燃料的有效手段,将气化细渣与煤、生物质以不同比例掺烧,分析其燃烧特性,并用Coats-Redfern方法进行动力学特性分析。结果表明,气化细渣与煤、生物质掺烧可大幅提高气化细渣燃烧性能,降低燃烧所需活化能。纯甲醇渣、煤油渣燃烧所需活化能分别为105.10和100.80 kJ/mol,甲醇渣、煤油渣与煤掺烧后,气化细渣掺烧比例为30%时,综合燃烧特性指数最高,分别为23.64×10^(8)和25.96×10^(8);活化能最低,分别为89.46和83.76 kJ/mol。气化细渣内含丰富孔隙结构,一定比例的气化细渣与煤掺烧可增大可燃物质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利于气体吸附扩散,缩短燃烧达到最大燃烧速率的时间,提前达到最大燃烧强度。甲醇渣、煤油渣与生物质掺烧,气化细渣掺烧比例为30%时,活化能最小,分别为72.14、69.59 kJ/mol,生物质的燃烧温度区间低于气化细渣,可对气化细渣燃烧过程起预热作用,显著降低气化细渣固定碳燃烧所需活化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热值燃料 气化细渣 掺烧 热重 燃烧特性 动力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烘焙预处理对油茶果蒲热解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葛智颖 蒋绍坚 +4 位作者 李昌珠 张爱华 赵梓成 李培旺 肖志红 《湖南林业科技》 2022年第6期35-41,共7页
为了研究烘焙预处理对油茶果蒲热解过程的影响,揭示烘焙温度对油茶果蒲理化性质、热解特性的影响机制,通过选取210℃、240℃、270℃三种不同烘焙温度进行油茶果蒲烘焙实验,并对烘焙前后样品进行理化性质分析和热重分析。结果表明:烘焙... 为了研究烘焙预处理对油茶果蒲热解过程的影响,揭示烘焙温度对油茶果蒲理化性质、热解特性的影响机制,通过选取210℃、240℃、270℃三种不同烘焙温度进行油茶果蒲烘焙实验,并对烘焙前后样品进行理化性质分析和热重分析。结果表明:烘焙预处理能提高油茶果蒲热值和能量密度;烘焙温度的提高使得最大失重速率对应的温度提高,残炭率提高,同时改变热解过程的主要反应机理;随着烘焙温度的提高,热解过程的表观活化能由195.17 kJ·mol^(-1)逐步提高到232.33 kJ·mol^(-1);烘焙预处理对油茶果蒲热解产生了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烘焙预处理 动力学分析 油茶果蒲 热解 热重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