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0篇文章
< 1 2 3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BCWSM-AHP模型的复杂配电网薄弱节点识别精度提升研究
1
作者 王凌云 李洋 +2 位作者 鲍刚 王艳阳 赵铜鑫 《智慧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46-53,共8页
为提升复杂配电网中受环网结构与分布式电源影响的薄弱节点识别精度,首次融合二项系数加权法与层次分析法,提出基于二项系数加权层次分析(BCWSM-AHP)模型的识别精度提升方法。该模型基于复杂网络理论,构建了包括改进节点度指标、改进节... 为提升复杂配电网中受环网结构与分布式电源影响的薄弱节点识别精度,首次融合二项系数加权法与层次分析法,提出基于二项系数加权层次分析(BCWSM-AHP)模型的识别精度提升方法。该模型基于复杂网络理论,构建了包括改进节点度指标、改进节点PageRank指标、改进节点电气介数指标、潮流增量冲击指标及节点电压稳定指标等5大新型指标的评估体系,可全面评估复杂配电网的薄弱节点。通过二项式系数加权法优化准则层权重分配,将专家判断的主观一致性指数从0.047降至0.015,显著降低了传统层次分析法(AHP)中的主观性。算例分析表明,BCWSM-AHP模型能更精准定位有源配电网的关键薄弱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弱点识别 复杂配电网 复杂网络理论 层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roup cooperative midcourse guidance law design considering time-to-go
2
作者 ZHANG Ruitao FANG Yangwang +2 位作者 CHEN Zhan GUO Hang FU Wenxing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2025年第3期835-853,共19页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providing the best initial situation for terminal guidance when multiple missiles intercept multiple targets,a group cooperative midcourse guidance law(GCMGL)considering time-to-go is proposed....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providing the best initial situation for terminal guidance when multiple missiles intercept multiple targets,a group cooperative midcourse guidance law(GCMGL)considering time-to-go is proposed.Firstly,a threedimensional(3D)guidance model is established and a cooperative trajectory shaping guidance law is given.Secondly,for estimating the unknown target maneuvering acceleration,an adaptive disturbance observer(ADO)is designed,combining finitetime theory with a radial basis function(RBF)neural network,and the convergence of the estimation error is proven using Lyapunov stability theory.Then,to ensure time-to-go cooperation among missiles within the same group and across different groups,the group consensus protocols of virtual collision point mean and the inter-group cooperative consensus protocol are designed respectively.Based on the group consensus protocols,the virtual collision point cooperative guidance law is given,and the finite-time convergence is proved by Lyapunov stability theory.Simultaneously,combined with trajectory shaping guidance law,virtual collision point cooperative guidance law and the intergroup cooperative consensus protocol,the design of GCMGL considering time-to-go is given.Finally,numerical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e effectiveness and the superiority of the proposed GC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operative midcourse guidance virtual collision point TIME-TO-GO finite-time theory group consensus protoco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raffic assignment problem under tradable credit scheme in a bi-modal stochastic transportation network: A cumulative prospect theory approach 被引量:3
3
作者 HAN Fei ZHAO Xiang-mo CHENG Lin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0年第1期180-197,共18页
The traffic equilibrium assignment problem under tradable credit scheme(TCS) in a bi-modal stochastic transportation network is investigated in this paper. To describe traveler’s risk-taking behaviors under uncertain... The traffic equilibrium assignment problem under tradable credit scheme(TCS) in a bi-modal stochastic transportation network is investigated in this paper. To describe traveler’s risk-taking behaviors under uncertainty, the cumulative prospect theory(CPT) is adopted. Travelers are assumed to choose the paths with the minimum perceived generalized path costs, consisting of time prospect value(PV) and monetary cost. At equilibrium with a given TCS, the endogenous reference points and credit price remain constant, and are consistent with the equilibrium flow pattern and the corresponding travel time distributions of road sub-network. To describe such an equilibrium state, the CPT-based stochastic user equilibrium(SUE) conditions can be formulated under TCS. An equivalent variational inequality(VI) model embedding a parameterized fixed point(FP) model is then established, with its properties analyzed theoretically. A heuristic solution algorithm is developed to solve the model, which contains two-layer iterations. The outer iteration is a bisection-based contraction method to find the equilibrium credit price, and the inner iteration is essentially the method of successive averages(MSA) to determine the corresponding CPT-based SUE network flow pattern. Numerical experiments are provided to validate the model and algorith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dable credit scheme cumulative prospect theory endogenous reference points generalized path costs stochastic user equilibrium variational inequality model heuristic solution algorith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面向限制性三体问题的轨道-姿态运动模态构建方法 被引量:1
4
作者 刘威 罗建军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78-1088,共11页
针对平动点附近的具有强非线性和耦合性的轨道-姿态动力学机理分析,以及如何利用其动力学特性完成相关任务操作等问题,提出了基于Floquet理论的轨道-姿态运动模态构建方法,并探讨了所构建模态的典型应用。首先,在平动点轨道-姿态周期解... 针对平动点附近的具有强非线性和耦合性的轨道-姿态动力学机理分析,以及如何利用其动力学特性完成相关任务操作等问题,提出了基于Floquet理论的轨道-姿态运动模态构建方法,并探讨了所构建模态的典型应用。首先,在平动点轨道-姿态周期解的基础上,对轨道-姿态状态转移矩阵进行分块,根据分块矩阵特征值特点,建立了姿态模态和姿轨耦合模态,与轨道模态共同构成完整的轨道-姿态运动模态。然后,对模态特性进行了相空间分析。最后,以平动点相对轨道-姿态运动解析、平动点轨道-姿态稳定性控制和平动点轨道附近姿轨编队设计为应用案例,相应数值仿真表明了所提出模态的正确性,以及在典型航天任务设计与控制中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型限制性三体问题 轨道-姿态运动 平动点 FLOQUET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积分边界条件的耦合φ-Hilfer分数阶微分系统解的存在性
5
作者 张蓓 司换敏 +2 位作者 江卫华 郭春静 陈坤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9-167,共9页
为了拓展分数阶微分方程系统的相关理论,研究了一类具有积分边界条件的耦合φ-Hilfer分数阶微分系统。首先,将具有积分边界条件的耦合φ-Hilfer分数阶微分系统转化为积分系统;其次,定义合适的Banach乘积空间和范数,构造合适的积分算子,... 为了拓展分数阶微分方程系统的相关理论,研究了一类具有积分边界条件的耦合φ-Hilfer分数阶微分系统。首先,将具有积分边界条件的耦合φ-Hilfer分数阶微分系统转化为积分系统;其次,定义合适的Banach乘积空间和范数,构造合适的积分算子,分别运用压缩映像原理和Kransnoselskii不动点定理得出耦合φ-Hilfer分数阶微分系统在积分边界条件下解的存在性结果;最后,通过列举实例说明所得结论的正确性。研究表明,积分边界条件下的耦合φ-Hilfer分数阶微分系统的解具有存在性。研究结论丰富了耦合分数阶微分系统理论可解性的相关理论,可为深入研究分数阶微分方程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析理论 φ-Hilfer分数阶导数 耦合系统 压缩影像原理 Kransnoselskii不动点定理 解的存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价值视域下PPP项目回报机制决策研究:基于PSO-TRP模型
6
作者 石世英 赵方方 +2 位作者 李瑚均 陈辉华 胡晓珂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634-1644,共11页
回报机制是PPP项目的核心属性,政府作为PPP项目中公共服务合作生产的关键决策主体,其回报机制的决策逻辑关系到PPP项目公共性与经济效率的平衡,这也是直接影响PPP项目成败的关键问题。首先,综合考虑PPP项目公共性、参照点效应和边际效... 回报机制是PPP项目的核心属性,政府作为PPP项目中公共服务合作生产的关键决策主体,其回报机制的决策逻辑关系到PPP项目公共性与经济效率的平衡,这也是直接影响PPP项目成败的关键问题。首先,综合考虑PPP项目公共性、参照点效应和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提出研究假设。其次,引入三参照点理论构建PPP项目回报机制决策模型并分析其约束条件。最后,利用粒子群算法对政府在预算约束和底线逻辑情境中如何选择回报机制获取最大效用的决策问题进行案例模拟、情景仿真与方案甄选。研究发现:1)PPP项目中政府感知价值随着目标的升高而先升高后降低,呈倒“U”型分布,感知价值和努力水平随底线升高而升高,最优位置即为公共价值达到最大化。2)当政府底线一定、目标较高时,政府完全或部分将公共资源让渡给社会资本主体,选择使用者付费或可行性缺口补助模式。3)当政府心理权重值发生改变时,成功权重越大,在最优目标范围内主体会加大自身的投入程度,选择基于公共价值的冒险行为;当失败权重越大,决策主体会减少自身的投入程度,选择基于公共价值的保底行为。研究立足于公共价值视域并引入三参照点理论,构建了基于粒子群算法的PPP项目回报机制决策模型,为PPP项目政府决策研究提供了新思路,同时也为维持PPP项目公共性和实现公共价值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PP项目 回报机制 公共价值 三参照点理论 底线思维 粒子群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源-汇”理论的深圳河湾流域非点源污染风险评价 被引量:2
7
作者 李洪庆 陈明慧 +2 位作者 程飞飞 宋红艳 鞠琴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217-224,共8页
非点源污染影响因素复杂,实时监测与模拟具有难度,而景观生态风险评价从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的角度为区域污染风险评价与识别提供了新的思路。以深圳河湾流域为案例,基于“源-汇”理论,通过源汇景观识别、景观空间负荷对比指数评价污染风... 非点源污染影响因素复杂,实时监测与模拟具有难度,而景观生态风险评价从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的角度为区域污染风险评价与识别提供了新的思路。以深圳河湾流域为案例,基于“源-汇”理论,通过源汇景观识别、景观空间负荷对比指数评价污染风险,且与实地监测污染物数据进行数值与空间相关性分析,验证其结果准确性与科学性。研究结果表明:1)污染物监测数据表明流域内雨季总氮、总磷平均浓度超标率为12.99%、11.89%,非雨季超标率为8.61%、9.44%,雨季风险高于非雨季,5、7、9、10、12、13号子流域水环境质量相对较差,下游污染风险高于上游,沿海污染风险高于非沿海。2)非点源污染风险指数法评价结果表明7、9、10、12、13号子流域处于污染高风险区,集中在布吉河流域与福田河下游,占流域总面积的16.93%。3)两种风险结果具有一致性,数值上具有高度显著性,空间上具有聚集性。基于“源-汇”理论的非点源污染风险指数法适用于区域非点源污染风险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源-汇”理论 非点源污染风险指数 污染风险 深圳河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T-GRA-TOPSIS在雨水调蓄池选址及数量优化中的应用
8
作者 李红艳 张翀 +3 位作者 郝景开 崔佳丽 史文韬 毛立波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32-840,共9页
【目的】为有效减轻极端暴雨天气造成的城市洪涝问题,开展了对城市雨水排水系统(USDS)中雨水调蓄池(SST)的选址及数量优化的研究。【方法】采用博弈论(GT)思想将层次分析法(AHP)获得的主观权重与改进熵值法(IEVM)获得的客观权重组合赋权... 【目的】为有效减轻极端暴雨天气造成的城市洪涝问题,开展了对城市雨水排水系统(USDS)中雨水调蓄池(SST)的选址及数量优化的研究。【方法】采用博弈论(GT)思想将层次分析法(AHP)获得的主观权重与改进熵值法(IEVM)获得的客观权重组合赋权,并与灰色关联分析(GRA)和逼近理想解排序(TOPSIS)相结合,建立了城市内涝与面源污染风险的定量评估框架。根据各节点的相对接近度确定风险等级,风险较高的节点设置SST,根据积水削减率和总悬浮物(TSS)削减率优化SST的数量。以山西省长治市为例,探讨了该方法在不同降雨重现期时城市内涝和面源污染的控制效果。【结果】GRA-TOPSIS法在5 a和10 a降雨重现期时的综合变异系数分别为0.355和0.361,极值均为0.496,均高于单独GRA或TOPSIS.【结论】GT赋权并耦合GRA-TOPSIS的优化方法采用较少的经济投资可较好地消除城市内涝和面源污染风险,为SST的选址和数量优化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源污染 博弈论(GT) 灰色关联分析(GRA) 逼近理想解排序(TOPSIS) 调蓄池选址及数量优化 雨水管理模型(SWM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治理积分制的运行机制、现实困境与破解策略——基于“三圈理论”的解释框架 被引量:3
9
作者 马改艳 徐学荣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5-194,共10页
基于“三圈理论”分析框架,利用对陕西咸阳SG村、福建福州YZ村和厦门D村的调研访谈数据,分析乡村治理积分制的运行机制及其现实困境。结果表明:乡村治理积分制有效运行需要价值、能力和支持等3个维度的协同支撑。价值维度需契合乡村公... 基于“三圈理论”分析框架,利用对陕西咸阳SG村、福建福州YZ村和厦门D村的调研访谈数据,分析乡村治理积分制的运行机制及其现实困境。结果表明:乡村治理积分制有效运行需要价值、能力和支持等3个维度的协同支撑。价值维度需契合乡村公共价值导向,具体体现在增强乡村凝聚力与向心力、引导多元共治格局、促进乡风文明建设及提升治理效能等方面;能力维度需具备相应资源与能力,如必要的资金供给、基层治理组织的能力建设、数字基建与人才支撑;支持维度需得到村民、村干部、政府部门和社会力量等利益相关者的支持。在当前乡村治理积分制运行中,“价值圈”存在公共价值偏离,“能力圈”存在基层治理资源和能力建设不足问题,“支持圈”面临利益相关者行动支持不足的挑战。据此,建议重塑积分制的公共价值导向、强化资源保障与能力建设体系、构建多元主体协同参与的激励机制,以推动乡村治理积分制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分制 乡村治理 “三圈理论” 数字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无界势能的Kirchhoff-型差分方程多个同宿轨的存在性
10
作者 王振国 丁廉业 《数学物理学报(A辑)》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0-92,共13页
该文运用临界点理论研究了具有无界势能的Kirchhoff-型差分方程多个同宿轨的存在性.特别地,文中借助于非线性项次线性增长条件和一些技巧证明了能量泛函满足Palais-Smale紧性条件.最后举例说明主要结论.
关键词 Kirchhoff-型差分方程 Palais-Smale序列 临界点理论 同宿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点并联驱动精密压力机几何误差建模与灵敏度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勇 杨江帆 +3 位作者 寿康力 詹晨 胡火根 黄明玖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2-169,共8页
为提高芯片塑封精度,文章以一种多点并联驱动精密压力机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精度分析和误差分配方法。介绍了多点并联驱动压力机的拓扑结构,采用低序列阵列法描述了压力机传动系统各零部件之间的并联关系,并基于多体系统理论和齐次变换... 为提高芯片塑封精度,文章以一种多点并联驱动精密压力机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精度分析和误差分配方法。介绍了多点并联驱动压力机的拓扑结构,采用低序列阵列法描述了压力机传动系统各零部件之间的并联关系,并基于多体系统理论和齐次变换法构建了多点并联驱动精密压力机的位置误差传递模型和角度误差传递模型;以一阶敏感度函数为理论基础,建立多点并联驱动精密压力机的误差灵敏度分析模型,对求出的误差传递模型中各项误差进行灵敏度分析,找到了位置误差和角度误差的主要误差源并计算出各项几何误差的灵敏度系数,以此为依据为整机的精度分配提供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点并联驱动精密压力机 多体系统理论 误差传递模型 灵敏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剩余权力配置:弘扬企业家精神的治理枢要
12
作者 方政 张天宇 张晓峰 《财经问题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8-30,共13页
“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弘扬企业家精神”需要优化出资人与企业家的企业剩余权力配置,以提高公司治理效率和推动高质量发展。本文研究认为,企业剩余权力配置是为了应对源于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产生的代理问题,从而提高公司治理效率... “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弘扬企业家精神”需要优化出资人与企业家的企业剩余权力配置,以提高公司治理效率和推动高质量发展。本文研究认为,企业剩余权力配置是为了应对源于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产生的代理问题,从而提高公司治理效率,其依次经历了资合情境下股东主导的企业剩余权力配置、人合情境下经理人参与的企业剩余权力配置和人资兼合情境下经理人与股东协同的企业剩余权力配置三个发展阶段。在中国治理情境下优化企业剩余权力配置,可围绕拓展企业剩余权力配置主体、优化企业剩余权力配置依据和提高企业剩余权力配置效率等展开,以期拓展企业剩余权力配置研究的理论边界,同时为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和弘扬企业家精神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剩余权力 企业家精神 不完全契约理论 关键资源理论 参照点契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路与支点:论新闻表征理论的符号学建构
13
作者 屈会超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7-142,共6页
新闻表征理论是关于新闻文本如何表现新闻真实问题的理论,它涉及新闻发布者、新闻接收者、新闻解释等多项元素。符号学与新闻表征理论关系密切,是后者构建的学理基础。依靠符号真实、流动呈现、框架博弈等支点,新闻表征理论可对新闻内... 新闻表征理论是关于新闻文本如何表现新闻真实问题的理论,它涉及新闻发布者、新闻接收者、新闻解释等多项元素。符号学与新闻表征理论关系密切,是后者构建的学理基础。依靠符号真实、流动呈现、框架博弈等支点,新闻表征理论可对新闻内容生产、传递、解释和接受等进行比较有效的符号学说明。作为新闻学理论的一种,对它的研究不仅对推进新闻学理论的探索具有现实意义,而且对于构建新闻学的自主知识体系具有理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表征理论 符号学 理路 支点 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耕地面源污染治理的农户参与意愿研究
14
作者 张冬咏 林阳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58-368,共11页
【目的】系统探究农户参与耕地面源污染治理意愿的影响因素。【方法】针对化肥农药带来的耕地面源污染,利用624份河南农户样本信息,基于扩展的计划行为理论构建研究框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农户的耕地面源污染治理... 【目的】系统探究农户参与耕地面源污染治理意愿的影响因素。【方法】针对化肥农药带来的耕地面源污染,利用624份河南农户样本信息,基于扩展的计划行为理论构建研究框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农户的耕地面源污染治理参与意愿会受其道德规范、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知识、态度、风险感知的正向影响,并且影响程度依次减小;经济效益对农户的态度、主观规范和风险感知有显著影响,同时主观规范也会受农资销售商的显著影响。【结论】在耕地面源污染治理中,应切实增强农户参与化肥农药减量的主体意识,充分利用农资销售商对农户的重要影响,并且创新经济手段或激励政策以提升农户参与耕地面源污染治理意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面源污染治理 扩展的计划行为理论 影响因素 结构方程模型 农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S证据理论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的辐射源及平台识别 被引量:10
15
作者 刘海军 许丹 +1 位作者 周一宇 姜文利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94-297,共4页
本文深入研究了基于D-S证据理论的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方法,将其应用于单个辐射源识别,并在此基础上将其推广到辐射源平台识别,提出了一种应用于平台识别的可行方法,仿真结果表明,这种基于D-S证据理论信息融合识别方法是适用有效的。
关键词 信息融合 D-S证据理论 辐射源 平台 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工程的“减源-拦截-修复”(3R)理论与实践 被引量:68
16
作者 吴永红 胡正义 杨林章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6,共6页
在点源污染逐步得到控制后,面源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在一定程度上已经严重影响到中国生态环境健康、良性发展,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中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结合30多年的面源污染控制经验,剖析了中国农业面源污染总体形势,并从农业... 在点源污染逐步得到控制后,面源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在一定程度上已经严重影响到中国生态环境健康、良性发展,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中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结合30多年的面源污染控制经验,剖析了中国农业面源污染总体形势,并从农业面源污染产生、发展和发生的特征上,基于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提出了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的策略性理论——"减源-拦截-修复"理论。在阐述了该理论后,从太湖流域和滇池流域典型区域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的实践案例进行验证。期望"减源-拦截-修复"理论的建立,能从根本上扭转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工程至今无策略性指导理论的局面,为中国乃至世界类似经济发展模式的地区农业面源污染控制提供有益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染控制 农业 环境保护 “减源-拦截-修复”理论 面源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点-轴理论的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旅游空间结构研究 被引量:58
17
作者 程晓丽 祝亚雯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082-1088,共7页
合理的区域旅游空间结构对区域旅游经济发展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点-轴系统理论作为区域开发的基础性理论之一,对区域旅游空间开发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在分析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旅游资源分布、旅游交通空间结构和旅... 合理的区域旅游空间结构对区域旅游经济发展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点-轴系统理论作为区域开发的基础性理论之一,对区域旅游空间开发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在分析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旅游资源分布、旅游交通空间结构和旅游市场结构特征的基础上,运用点-轴系统理论分析测算了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重要旅游节点、旅游发展轴线以及旅游区,构建了"两个中心、两条发展主轴、三大旅游区"的旅游空间结构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理论 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 旅游空间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otka-Volterra模型的企业专利竞争分析 被引量:6
18
作者 杨萍 王闽 朱礼龙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85-90,共6页
从生态种群竞争理论出发,根据企业专利竞争的内在关系建立Lotka-Volterra生态模型,通过定性分析给出不同专利竞争系数下的均衡点,以及专利竞争力发展趋势。为验证模型的可行性,由灰色理论估计出企业专利的竞争参数,实证分析了工程机械... 从生态种群竞争理论出发,根据企业专利竞争的内在关系建立Lotka-Volterra生态模型,通过定性分析给出不同专利竞争系数下的均衡点,以及专利竞争力发展趋势。为验证模型的可行性,由灰色理论估计出企业专利的竞争参数,实证分析了工程机械龙头企业中联重科与三一重工的专利竞争状态。最后结合企业专利竞争分析,给出专利竞争的管理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TKA-VOLTERRA模型 专利竞争 竞争参数 均衡点 灰色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源-汇”生态过程的景观格局识别方法——景观空间负荷对比指数 被引量:228
19
作者 陈利顶 傅伯杰 +1 位作者 徐建英 巩杰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2406-2413,共8页
正确理解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的关系是进一步深化景观生态学研究的关键 ,但是由于景观格局和生态过程涉及到不同的研究尺度 ,并且随着尺度的变化而变化 ,加上面状生态过程监测数据无法直接获得 ,导致很难定量描述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之间... 正确理解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的关系是进一步深化景观生态学研究的关键 ,但是由于景观格局和生态过程涉及到不同的研究尺度 ,并且随着尺度的变化而变化 ,加上面状生态过程监测数据无法直接获得 ,导致很难定量描述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之间的关系。本文以非点源污染作为研究的典型生态过程 ,通过分析不同景观类型及其空间分布格局在非点源污染形成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借用洛伦兹曲线的理论 ,从距离、相对高度和坡度三个方面建立了不受尺度限制的景观格局评价模型——景观空间负荷对比指数。该指数可以较好地将具有面状特性的景观格局与点状监测数据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使定量研究流域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的关系成为可能。该评价模型的特点有以下几个 :1不受空间尺度的限制 ,具有跨尺度的功能 ;2适宜于环境背景 (降雨和土壤等 )相似的地区 ;3景观空间负荷对比指数具有相对比较意义 ,其值越大 ,表示该类景观空间格局对流域出口监测点的贡献越大 ,反之越小 ;4景观空间负荷对比指数不能用来预测流域出口监测点非点源污染或水土流失的值 ,但是可以通过比较计算不同流域景观空间负荷对比指数 ,来判断流域发生养分 (水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源”“汇”景观格局 景观空间负荷对比指数 生态过程 非点源污染 洛伦兹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剪切带构造-流体-成矿系统动力学模拟 被引量:44
20
作者 邓军 翟裕生 +5 位作者 杨立强 杨军臣 方云 万丽 王建平 丁式江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1999年第1期115-127,共13页
剪切带构造成矿系统动力学模拟可以定量,并能展示成矿系统时空结构与发展,从而揭示其本质。可从质量平衡、输运反应耦合、转换界面成矿和动力分形弥散等四个方面对剪切带构造成矿系统动力学进行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质量平衡分析指出... 剪切带构造成矿系统动力学模拟可以定量,并能展示成矿系统时空结构与发展,从而揭示其本质。可从质量平衡、输运反应耦合、转换界面成矿和动力分形弥散等四个方面对剪切带构造成矿系统动力学进行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质量平衡分析指出:(1)剪切蚀变作用过程中,各种物质组分发生了不同程度的迁移;(2)体积应变为增加型,金矿床定位于剪切带的扩容带中;(3)存在较大的流体与岩石比值,金矿体定位于流体流量最大部位。耦合成矿动力学模拟表明:(1)金属硫化物成矿作用发生于剪压构造变形岩相向剪张构造变形岩相转换的时空界面;(2)其决定因素是成矿元素的地球化学特性及成矿流体的特征和性状;(3)岩浆侵入后,形成以岩体为中心的温度梯度带,是热液成矿作用的主要动力之一;(4)成矿流体的流速可以促进混合热液的生长,剪切破碎带是强烈输运反应耦合成矿的有利场所。动力弥散作用过程理论分析与计算机模拟指出:(1)点源淀积弥散机制,C=Aρv2dxdydte-kr/[2π(h2-v2t)dl];(2)分形弥散度,αm=xs2D-1σ2(εc1-D)/2;(3)剪切带构造成矿系统是自相似的变形变质系统,在动力系统作用下,矿源系统与输运系统耦合,弥散作用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剪切带 成矿系统 耦合成矿 点源淀积 动力学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