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5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emia treatment and 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 in non-dialysis chronic kidney disease
1
作者 Robert N.Foley Peter A.McCullough 《Journal of Geriatric Cardiology》 SCIE CAS CSCD 2005年第4期195-,共1页
To this day, the target hemoglobin level that minimizes cardiovascular risk in chronic kidney disease (CKD) patients remains unclear. When one examines the many randomized trials of epoetin therapy in aggregate, enhan... To this day, the target hemoglobin level that minimizes cardiovascular risk in chronic kidney disease (CKD) patients remains unclear. When one examines the many randomized trials of epoetin therapy in aggregate, enhanced quality of life provides the most cogent argument for hemoglobin levels above 110 g/L. It remains unclear whether treatment of anemia improves longevity, or even a surrogate marker (such as left ventricular [LV] mass index), especially when applied at earlier phases of CK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KD LEFT Anemia treatment and 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 in non-dialysis chronic kidney diseas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脾肾相关”理论论治膝骨性关节炎合并骨质疏松症
2
作者 李博 张师侥 +2 位作者 张江 金连峰 关雪峰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5年第3期57-60,共4页
膝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与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为临床常见的退行性疾病,二者在临床上常合并出现。在现代研究中,多数学者认为两者关系密切,文章认为在中医方面,KOA合并OP为一种筋骨共病,痹痿共存的疾病,属于中... 膝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与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为临床常见的退行性疾病,二者在临床上常合并出现。在现代研究中,多数学者认为两者关系密切,文章认为在中医方面,KOA合并OP为一种筋骨共病,痹痿共存的疾病,属于中医“骨痹”“骨痿”范围。基于“脾肾相关”理论,认为KOA与OP的根本病机应为脾肾亏虚,治疗时需注重调补脾肾,内外兼施,辨证论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肾相关 膝骨性关节炎 骨质疏松症 病因病机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五脏相关论”和“五神藏”理论从脾论治小儿自闭症研究进展
3
作者 刘玲佳 樊燕萍 +1 位作者 王俊宏 陈溪 《临床误诊误治》 2025年第6期95-100,共6页
小儿自闭症的核心病机为“以脾脏功能失调”为核心的五脏、神志失常,即脾主升清功能不足、脾失运化。从“五脏相关论”和“五神藏”理论角度分别对脾主升清异常之五脏失养、脾失运化致脾意之思辨知行异常进行病机分析,认为脾脏在本病发... 小儿自闭症的核心病机为“以脾脏功能失调”为核心的五脏、神志失常,即脾主升清功能不足、脾失运化。从“五脏相关论”和“五神藏”理论角度分别对脾主升清异常之五脏失养、脾失运化致脾意之思辨知行异常进行病机分析,认为脾脏在本病发病中具有重要作用,进而归纳为“脾为五脏之母,脾意主思辨知行”的发病特点以及“脾气不足、脾失统血”的核心病机。提出脾主升清功能不足主要体现在脾气不足,从而影响精微传输,导致小儿发育受到影响,以自拟健脾方加减治疗,可补脾益气、以助升清。脾失运化主要体现在脾失统血,从而影响脾意,导致小儿思辨知行异常,可在健脾方的基础上加用补血之药,以补益脾胃、充养脾意。旨在建立“脾为五脏之母,脾健则五神安”的辨治体系,以为临床诊治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自闭症 五脏相关论 五神藏 从脾胃论治 脾主运化 脾不统血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艳昕从心肝脾自拟肝脾调神方治疗持续性姿势性知觉性头晕的临床经验
4
作者 王颖 王艳昕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5年第3期440-445,共6页
持续性姿势性知觉性头晕(persistent postural perceptual dizziness,PPPD)近年来就诊病例呈上升趋势。该疾病于2017年才被《国际前庭疾病分类》进行明确的定义,因此对于其发病机制的研究尚不明确,其发作诱因较为复杂,并且该疾病对病人... 持续性姿势性知觉性头晕(persistent postural perceptual dizziness,PPPD)近年来就诊病例呈上升趋势。该疾病于2017年才被《国际前庭疾病分类》进行明确的定义,因此对于其发病机制的研究尚不明确,其发作诱因较为复杂,并且该疾病对病人的精神、心理影响颇深,病人日常生活遭受限制,且西药治疗方案有限。从症候上讲,PPPD属于中医的“眩晕”与“郁病”之合病。王艳昕,教授,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二科主任,不仅被誉为安徽省名中医,也成立了王艳昕安徽省名中医工作室,是研究团队中的核心成员,王教授也是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睡眠分会副主任委员、安徽省神经科学学会常务理事,以及中国中药学会脑病分会眩晕学组常委、安徽省中医药学会脑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20余年来致力于脑病研究,临床经验丰富。王教授总结得出:PPPD当从虚实论治,病机不外乎累及心肝脾,肝失疏泄,脾失建运,心神失养而发此病,治以疏肝解郁,养血安神,化痰健脾,治疗上方以自拟方肝脾调神方,结合虚实进行诊治,多年临床工作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经验。作者有幸跟师,现将王师治疗PPPD的临床经验总结如下,以飨同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性姿势性知觉性头晕 脏腑论治 临床经验 王艳昕 肝脾调神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脾为之卫”理论探讨线粒体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及微观辨治
5
作者 岑璐 韩宇博 +1 位作者 姚春丽 刘莉 《中国医药导报》 2025年第5期145-148,共4页
代谢综合征(MS)是一种复杂代谢证候群,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线粒体能通过多种途径影响MS的发生和发展,以线粒体作为治疗MS的新切入点将是医学研究的热点。“脾为之卫”是对脾正常生理功能及抵御外邪能力的高度概括,线粒体物质代谢... 代谢综合征(MS)是一种复杂代谢证候群,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线粒体能通过多种途径影响MS的发生和发展,以线粒体作为治疗MS的新切入点将是医学研究的热点。“脾为之卫”是对脾正常生理功能及抵御外邪能力的高度概括,线粒体物质代谢与能量转化是脾主运化的微观实质。“脾失其卫”与MS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脾虚失卫,免疫功能异常为MS发生之基;脾虚失运,能量代谢紊乱为MS发生之核。“脾失其卫”与线粒体功能障碍导致MS发生和发展具有相似处,线粒体功能障碍是湿浊痰饮等病理产物的内在反应。治疗上,健脾益气实卫,调节免疫平衡,运脾理气化浊,改善代谢紊乱。因此,本文阐释“脾为之卫”理论内涵,探讨线粒体与MS的关系,以期为MS的治疗提供理论基础和新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为之卫” 线粒体 代谢综合征 “脾失其卫” 微观辨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伤寒论》从脾胃探讨烦证之证治
6
作者 张梦 石学慧 +1 位作者 谭甜 吴远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5年第1期53-56,共4页
“烦”乃常见病症之一,常由外感、内伤或劳倦引发,其病位在心,病机或虚或实,可伴发热或无热。自生理功能言:心神需脾胃运化腐熟水谷精微滋养,心肾相交需脾胃中土之枢协作。张仲景在《伤寒论》详述其病机及治法。文章通过总结《伤寒论》... “烦”乃常见病症之一,常由外感、内伤或劳倦引发,其病位在心,病机或虚或实,可伴发热或无热。自生理功能言:心神需脾胃运化腐熟水谷精微滋养,心肾相交需脾胃中土之枢协作。张仲景在《伤寒论》详述其病机及治法。文章通过总结《伤寒论》烦证条文,明确病因、病机,发现仲景在治疗过程中强调调理脾胃,兼顾祛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论 脾胃 烦证 证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内经》“肝传之脾”论治黄疸型病毒性肝炎
7
作者 郑小梅 胡振斌 谢婷婷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5年第3期61-63,共3页
黄疸型病毒性肝炎病机以湿热内蕴中焦最常见,病位多定位在脾胃,最早《内经》中阐述了“肝传之脾”的理论,认为黄疸的发生发展与脾胃相关,文章通过这一理论角度来探讨黄疸型病毒性肝炎的诊疗思路与治疗方法,主要从该病的病因、病机、病... 黄疸型病毒性肝炎病机以湿热内蕴中焦最常见,病位多定位在脾胃,最早《内经》中阐述了“肝传之脾”的理论,认为黄疸的发生发展与脾胃相关,文章通过这一理论角度来探讨黄疸型病毒性肝炎的诊疗思路与治疗方法,主要从该病的病因、病机、病位、论治等方面来进行阐述,得出了治疗该病时,要注重顾护脾胃的分治来治疗黄疸型病毒性肝炎,以期为中医药临床应用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肝炎 黄疸 中医 病因病机 辨证论治 肝病治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脑肠互动探讨中医药治疗脾虚泄泻证
8
作者 朱永丽 肖开颜 +3 位作者 仇正英 何晓蓓 李玉洁 王贵波 《中兽医医药杂志》 2025年第1期39-45,共7页
脾虚泄泻是中医临床泄泻常见的证型之一,其病因和发病机制较为复杂,治疗存在难点。根据笔者课题组多年的临床观察,动物的脾虚泄泻发病率逐年增加,西兽药治疗效果有限且存在一定的副作用,长期用药会导致肠道菌群失调,胃肠功能紊乱,甚至... 脾虚泄泻是中医临床泄泻常见的证型之一,其病因和发病机制较为复杂,治疗存在难点。根据笔者课题组多年的临床观察,动物的脾虚泄泻发病率逐年增加,西兽药治疗效果有限且存在一定的副作用,长期用药会导致肠道菌群失调,胃肠功能紊乱,甚至发展为慢性腹泻等,故兽医临床脾虚泄泻的治疗需求日益迫切。中兽医学多采用健脾化湿法治疗脾虚泄泻,较现代医学的对症治疗,具有辨证论治、整体调理、药物选择多样、疗效稳定、无明显副作用、不易复发等优势,是治疗脾虚泄泻的有效方法。传统中医学认为脑与肠腑经络相连,生养相通,互相联系形成脑肠互动。近年来的研究发现,中医药可通过脑肠轴调节脑肠肽,进而改善脾虚泄泻病患的胃肠动力障碍、肠道菌群失调等症状。为进一步了解中医药调控脑肠肽的情况及其对脾虚泄泻的治疗机制,梳理相关文献,从脑肠互动角度阐述脾虚泄泻的发生机制,并对中医药调节脑肠肽与治疗脾虚泄泻证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从脑肠互动的角度深入探索脾虚泄泻的分子致病机制提供参考,并为疾病的靶点筛选、建立具有中医药特色的精准治疗体系提供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虚泄泻 脑肠互动 脑肠轴 脑肠肽 中医药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脾益肾化痰法在肺癌治疗中的应用与意义研究进展
9
作者 方以峻 熊常州 +2 位作者 覃慧敏 李刘邦 王志光 《中国医药导报》 2025年第2期40-44,共5页
中医药治疗肿瘤具有悠久历史,近年来众多学者聚焦于中药对肺癌防治作用的深入探讨。肺癌作为一种常见且严重的恶性肿瘤,其病机复杂多样,其中脾肾两虚兼痰凝是一种重要的病机类型,深入研究健脾益肾化痰法在肺癌治疗中的理论基础具有重要... 中医药治疗肿瘤具有悠久历史,近年来众多学者聚焦于中药对肺癌防治作用的深入探讨。肺癌作为一种常见且严重的恶性肿瘤,其病机复杂多样,其中脾肾两虚兼痰凝是一种重要的病机类型,深入研究健脾益肾化痰法在肺癌治疗中的理论基础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合分析健脾益肾化痰法在肺癌治疗中的理论基础、临床应用、实验研究及作用机制,深入探讨该方法在肺癌防治中的重要价值和应用前景,为肺癌的中医药辨证治疗提供更全面的认识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脾益肾化痰法 肺癌 中医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医大师刘嘉湘从脾肾论治肺癌经验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淑清 李和根 +1 位作者 徐蔚杰 刘嘉湘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5期503-507,共5页
刘嘉湘教授认为,肺癌病位在肺,亦与脾、肾密切相关。其病机以正气亏虚为本,而脾肾为正虚之关键,治疗时强调“治病必求于本”,创立扶正培本治癌大法,开创了中医药治疗恶性肿瘤的新思路,扶正培本又重在脾肾,同时补虚不忘祛邪,扶正祛邪相... 刘嘉湘教授认为,肺癌病位在肺,亦与脾、肾密切相关。其病机以正气亏虚为本,而脾肾为正虚之关键,治疗时强调“治病必求于本”,创立扶正培本治癌大法,开创了中医药治疗恶性肿瘤的新思路,扶正培本又重在脾肾,同时补虚不忘祛邪,扶正祛邪相辅相成,将扶正培本法贯穿于治疗肺癌的始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脾肾不足 肺脾肾同治 刘嘉湘 名医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肝脾论治甲状腺良性结节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倩 庞雨 +1 位作者 甄林强 赵璐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4期468-472,共5页
甲状腺结节为常见的内分泌系统疾病,多为良性结节。西医对于甲状腺结节缺乏有效的治疗措施,对于部分病情严重的患者可进行手术治疗,但相关并发症较多。中医认为,甲状腺结节的发生与患者情志失调密切相关,而情志畅达与肝脏气机调畅密切相... 甲状腺结节为常见的内分泌系统疾病,多为良性结节。西医对于甲状腺结节缺乏有效的治疗措施,对于部分病情严重的患者可进行手术治疗,但相关并发症较多。中医认为,甲状腺结节的发生与患者情志失调密切相关,而情志畅达与肝脏气机调畅密切相关,患者情志抑郁可致肝气郁结,日久使得脾胃生化功能失调,肝郁脾虚则水液输布失常,痰气瘀结于颈前而发为“瘿病”,因此,从疏肝理气、健脾利水、化痰消瘀为基本原则,治疗甲状腺结节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从肝脾论治 肝郁脾虚 良性甲状腺结节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脾虚致消”理论探讨消渴心病的病机与治疗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爽 杨宇峰 石岩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4年第7期114-117,共4页
糖尿病心血管病变是糖尿病重要的并发症和主要死因之一,属中医消渴心病范畴。中医认为消渴心病发病的根本病因是脾虚,阴虚燥热是基本病机,心脾两虚是病机关键,痰瘀是重要致病因素。中药复方“益糖康”以健脾为立方之法,在临床取得了良... 糖尿病心血管病变是糖尿病重要的并发症和主要死因之一,属中医消渴心病范畴。中医认为消渴心病发病的根本病因是脾虚,阴虚燥热是基本病机,心脾两虚是病机关键,痰瘀是重要致病因素。中药复方“益糖康”以健脾为立方之法,在临床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文章基于“脾虚致消”理论对消渴心病的病因病机及治疗进行了论述,以期为中医从脾论治消渴心病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渴心病 糖尿病心血管病变 脾虚 痰瘀 从脾论治 病因 病机 益糖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神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3
作者 李开楊 杨梅 +6 位作者 赵琦 黄敬 蔺晓源 刘杰民 郭震凡 石慧 杨月月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3期180-185,共6页
四神丸是治疗脾肾泻的经典方剂,具有温肾暖脾、涩肠止泻功效。临床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脾肾阳虚证常以四神丸为基础方加减联合中医其他治法或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显著。药理学研究显示,四神丸可能通过调控相关信号通路蛋白表达,调节炎症因... 四神丸是治疗脾肾泻的经典方剂,具有温肾暖脾、涩肠止泻功效。临床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脾肾阳虚证常以四神丸为基础方加减联合中医其他治法或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显著。药理学研究显示,四神丸可能通过调控相关信号通路蛋白表达,调节炎症因子、抑制炎症反应,调节自噬,调节肠道菌群、改善肠黏膜通透性、修复肠黏膜屏障,调节细胞能量代谢,抗氧化应激,调节细胞免疫功能等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本文对四神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研究现状进行整理、归纳,为进一步研究其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神丸 脾肾阳虚 溃疡性结肠炎 作用机制 中医治疗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艳自拟冠心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证经验
14
作者 张楠 张艳 +1 位作者 何晓腾 刘翔宇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4年第4期661-664,共4页
冠心病心绞痛在心血管疾病中较为常见,属于中医学中“胸痹”“心痛”等范畴。张艳教授行医四十余载,治疗胸痹心痛疗效显著。认为其发病以气虚痰瘀交阻证型较为多见,提出“虚痰瘀”理论,自拟“冠心方”从脾论治冠心病心绞痛,治法为补气健... 冠心病心绞痛在心血管疾病中较为常见,属于中医学中“胸痹”“心痛”等范畴。张艳教授行医四十余载,治疗胸痹心痛疗效显著。认为其发病以气虚痰瘀交阻证型较为多见,提出“虚痰瘀”理论,自拟“冠心方”从脾论治冠心病心绞痛,治法为补气健脾,养血活血,化瘀止痛,化痰祛湿。该文章将张艳教授自拟冠心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证经验总结作出详细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心绞痛 从脾论治 虚痰瘀 名医经验 张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仲元教授从脾论治桥本甲状腺炎的经验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雨阳 乔佳君 +1 位作者 王悦竹 夏仲元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11期114-116,126,共4页
近年来,桥本甲状腺炎发病率明显升高。甲状腺位于颈下,为脾胃两经循行所过。饮食不节,思虑过度易导致内伤脾胃,脾胃虚损则易致桥本甲状腺炎。夏仲元教授认为甲状腺与脾胃关系密切,健脾益气是桥本甲状腺炎治疗中的重点环节,方用补中益气... 近年来,桥本甲状腺炎发病率明显升高。甲状腺位于颈下,为脾胃两经循行所过。饮食不节,思虑过度易导致内伤脾胃,脾胃虚损则易致桥本甲状腺炎。夏仲元教授认为甲状腺与脾胃关系密切,健脾益气是桥本甲状腺炎治疗中的重点环节,方用补中益气汤合消瘰丸加减。桥本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时应注意滋阴潜阳,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时宜温补脾肾,伴结节性甲状腺肿时则宜疏肝健脾,行气活血,方用逍遥蒌贝散加减。从脾胃论治桥本甲状腺炎的思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值得对此方向进行更加深入的探讨。本文总结分析夏仲元教授从脾胃论治桥本甲状腺炎的相关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本甲状腺炎 甲状腺 从脾论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泉旺教授基于“胰脾同源”理论治疗胰腺癌经验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若宣 吕红艳 +2 位作者 张语馨 王玥慧 李泉旺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1期117-121,共5页
胰腺癌是消化系统常见恶性肿瘤,其起病隐匿、易转移、预后差,常规的手术、放化疗皆不能取得良好效果。李泉旺教授基于多年临证经验,从“胰脾同源”角度认识胰腺癌,认为胰腺癌发病与脾之生理失常密切相关,发病之本为脾气亏虚、升降失调;... 胰腺癌是消化系统常见恶性肿瘤,其起病隐匿、易转移、预后差,常规的手术、放化疗皆不能取得良好效果。李泉旺教授基于多年临证经验,从“胰脾同源”角度认识胰腺癌,认为胰腺癌发病与脾之生理失常密切相关,发病之本为脾气亏虚、升降失调;病之标为痰浊、瘀血、癌毒;具体治则包括:其一健脾益气、固本夯基;其二理气疏肝、调和枢机;其三芳香化浊、解毒散结;病位在胰,涉及肝、脾。本文以“胰脾同源”理论为指导,总结了李泉旺教授治疗胰腺癌的临床经验,文末附医案1则以佐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脾同源 胰腺癌 治则治法 经验总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痰瘀互结”理论论治糖尿病肾病 被引量:4
17
作者 赵碧莲 霍晶晶 于世家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4年第1期19-22,共4页
糖尿病肾病的病性为本虚标实,其以脾肾亏虚为本,痰浊、瘀血相互搏结,损伤肾络为患,“痰瘀互结”是病机关键。脾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脾胃运化失职,肾脏封藏失司,脾肾亏虚影响水谷精微的运化摄纳,使水液潴留,化液成痰,痰阻气血,血... 糖尿病肾病的病性为本虚标实,其以脾肾亏虚为本,痰浊、瘀血相互搏结,损伤肾络为患,“痰瘀互结”是病机关键。脾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脾胃运化失职,肾脏封藏失司,脾肾亏虚影响水谷精微的运化摄纳,使水液潴留,化液成痰,痰阻气血,血气郁结,痰瘀互结。而痰瘀内生,壅滞经络,会加重脾络肾络受损,可见痰瘀互结与脾肾亏虚又互为因果。故以“培补脾肾,通络化痰,活血化瘀”之中医治法论治糖尿病肾病,同时强调“标本兼治,补虚泄实”来使正气恢复,邪气散出,以期在临床上对糖尿病肾病的中医药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痰瘀互结 脾肾两虚 中医治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随其所得而攻之”探讨脾胃湿热证防治内涵及临床实践 被引量:1
18
作者 何友成 蒋风茹 +4 位作者 吴月 潘可怡 周淳宇 蔡舒雨 袁建业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6期175-180,共6页
脾胃湿热证是中医临床辨治较为棘手的脾胃复合证型之一。基于“随其所得而攻之”理论内涵,认为脾胃湿热证需从“攻无形邪气所据”(祛湿温阳)、“攻治所合之腑”(苦寒直折胃腑湿热)、“随五脏欲恶而攻”(制定脾胃所喜的生活调摄方案)、... 脾胃湿热证是中医临床辨治较为棘手的脾胃复合证型之一。基于“随其所得而攻之”理论内涵,认为脾胃湿热证需从“攻无形邪气所据”(祛湿温阳)、“攻治所合之腑”(苦寒直折胃腑湿热)、“随五脏欲恶而攻”(制定脾胃所喜的生活调摄方案)、“随五脏所喜用药”(随脾胃所喜用药)、“各量轻重,从宜施治”(把握细节,辨证施治)5个方面进行综合辨治,并附临证案例一则,为脾胃湿热证防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其所得而攻之 脾胃湿热证 辨证论治 理论探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五行生克理论探析“心-脾-肾”同调辨治慢性心衰 被引量:2
19
作者 翟智慧 张艳 +2 位作者 张楠 何晓腾 张伟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4年第6期28-30,共3页
五行学说属于我国古代的一种哲学范畴,五行之间存在生克乘侮关系,运用中医学的五行生克对疾病进行病因病机分析,确立治法,对疾病的防治与诊断具有指导意义。基于五行生克理论提出了“心-脾-肾”同调辨治慢性心衰的发生及演变规律,治以... 五行学说属于我国古代的一种哲学范畴,五行之间存在生克乘侮关系,运用中医学的五行生克对疾病进行病因病机分析,确立治法,对疾病的防治与诊断具有指导意义。基于五行生克理论提出了“心-脾-肾”同调辨治慢性心衰的发生及演变规律,治以益心复脉、健脾补肾、活血利水为基本治法,使得心、脾、肾三脏互相制衡协调,为其临床治疗心衰提供新的方向与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行学说 “心-脾-肾”同治 慢性心衰 血瘀 水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吴敏教授从脾肺肝论治儿科常见疾病的临证经验
20
作者 陈燕妮 姜科宇 吴敏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11期1200-1202,共3页
儿科常见疾病种类繁多,吴敏教授认为,脾、肝、肾与儿童常见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关系密切。根据儿科常见疾病的病机,吴敏教授主张以肝、肾、脾来论治儿科常见疾病,达到良好临床疗效。通过分析典型病例,梳理疾病特点与机制、治疗方法,以为儿... 儿科常见疾病种类繁多,吴敏教授认为,脾、肝、肾与儿童常见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关系密切。根据儿科常见疾病的病机,吴敏教授主张以肝、肾、脾来论治儿科常见疾病,达到良好临床疗效。通过分析典型病例,梳理疾病特点与机制、治疗方法,以为儿科常见疾病的中医论治提供参考,同时亦为吴敏教授治疗经验的推广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肺肝论治 儿科常见疾病 治疗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