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90篇文章
< 1 2 8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rominent Manifestations of National Thoughts in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of Literature in the Qing Dynasty
1
作者 Wang Chunyang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257-262,共6页
It is analyzed from the time and society development background that the social nature was subject to concrete changes in the early Qing Dynasty,middle and latter periods of Qing Dynasty and the late Qing Dynasty due ... It is analyzed from the time and society development background that the social nature was subject to concrete changes in the early Qing Dynasty,middle and latter periods of Qing Dynasty and the late Qing Dynasty due to different China's social development backgrounds,but the establishing target of the national thought subject in the literature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is not transferred. The revitalization of national development is considered as the fundamental to establish positive national spirit and directly safeguard and defend the national dignity,so that the literature in the Qing Dynasty becomes the cultural thought action force to promote developing and growing Chinese n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发展 民族精神 清代 突出 社会发展 背景分析 社会背景 中华民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ew Thoughts of Context Construction of Schools of American Culture in Innovation Perspective
2
作者 Yuan Xueping Tang Min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269-274,共6页
The innovative thoughts of the context construction of schools of American culture mainly lie in integrating and optimizing the context construction elements of cultural schools. As the embodiment of the principled in... The innovative thoughts of the context construction of schools of American culture mainly lie in integrating and optimizing the context construction elements of cultural schools. As the embodiment of the principled innovation of the context construction of the schools of American culture,the innovative thoughts express the direct influence of the context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cultural schools on the times development of the American culture and play decisive role in the innovation of the context construction thoughts of the cultural schoo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建设 美国文化 创新思想 语境 文化背景 构成要素 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教师构建TPACK持续发展共同体的行动研究:基于实践—反思的路径 被引量:2
3
作者 魏志慧 胡啸天 +2 位作者 林东华 刘玉梅 郭可慧 《电化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2-107,113,共7页
近年来,直播技术、元宇宙、生成式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不断涌现、快速更迭,为教师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PACK)发展提供了丰富情景。然而,推进教师理解和应用新兴技术、发展TPACK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等特征,仅靠常规培训难以实现。研究... 近年来,直播技术、元宇宙、生成式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不断涌现、快速更迭,为教师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PACK)发展提供了丰富情景。然而,推进教师理解和应用新兴技术、发展TPACK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等特征,仅靠常规培训难以实现。研究历时四年,利用行动研究方法构建了由教育研究人员和教师组成的跨年龄、跨学科、跨高校和跨国界的基于实践—反思的教师TPACK持续发展共同体。该共同体聚焦新技术的学习和整合,通过三步反思法推动教师提炼和发展TPACK,并为教师提供系统化、专业化、个性化和长周期的认知支持和情感支持,从而激发教师基于发展情景形成行动链,进而得到反思性成长。基于对访谈文本和交流日志的分析,研究发现教师的TPACK得到明显发展,反思和研究能力得到提升,TPACK发展信心得到增强。研究结果有助于各级各类教育机构更好地理解数智时代教师TPACK发展难点和规律,有效推进创新型教师队伍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PACK发展 实践—反思教师研修 教师成长共同体 生成式人工智能 创新型教师队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丽宁夏: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宁夏的理论与实践 被引量:1
4
作者 黄承梁 张弼 吴月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1-122,共12页
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心美丽宁夏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三次到宁夏考察,就生态文明建设、坚持绿色发展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和指示,明确了宁夏在全国生态全局和黄河流域生态大局的战略定位,赋予宁夏努力建设黄河流域生态... 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心美丽宁夏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三次到宁夏考察,就生态文明建设、坚持绿色发展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和指示,明确了宁夏在全国生态全局和黄河流域生态大局的战略定位,赋予宁夏努力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时代使命,提出了美丽宁夏建设的重点任务和实践要求。习近平早期关于宁夏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相关思考和实践探索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历史形成过程中的丰富源泉和重要节点;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考察时的相关重要讲话和科学论断,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彰显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真理光芒和实践伟力,是奋力谱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宁夏篇章的根本遵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美丽中国 美丽宁夏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文明融入农村发展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体系探索
5
作者 王润 楼嘉辉 +1 位作者 龙飞 夏龙 《智慧农业导刊》 2025年第11期84-88,共5页
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该文旨在探索生态文明思想在农村发展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体系建设中的落实途径。通过梳理问题和分析培养要求,该文提出落实生态文明思想在理论与实践课程培养中的课程设计原则、积累生态文明指导下乡村生态... 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该文旨在探索生态文明思想在农村发展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体系建设中的落实途径。通过梳理问题和分析培养要求,该文提出落实生态文明思想在理论与实践课程培养中的课程设计原则、积累生态文明指导下乡村生态可持续发展数据和案例教学实践库、评估生态文明课程体系的教育教学效果等落实途径,从而在农村发展专业硕士培养体系中融入生态文明理念。以期增强农村发展专业硕士的生态意识,提升生态知识和技术水平,为乡村区域生态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思想 农村发展专业硕士 培养体系 绿色发展 农业硕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农科背景下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耿晨光 谷巍 胡杨 《智慧农业导刊》 2025年第2期128-131,共4页
随着全球健康观念的转变和中医药国际化的加速推进,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作为连接传统医学与现代科技的桥梁,其重要性日益凸显。在新农科教育理念的引领下,该专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与挑战。该文旨在探讨新农科背景下中药资源与开... 随着全球健康观念的转变和中医药国际化的加速推进,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作为连接传统医学与现代科技的桥梁,其重要性日益凸显。在新农科教育理念的引领下,该专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与挑战。该文旨在探讨新农科背景下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现状、问题及策略,以期为相关教育机构提供参考,促进中药资源科学保护与合理开发,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科 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 应用型人才 培养 传统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家蔡元培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及其实践
7
作者 董羽 《江苏高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9-104,共6页
民国成立后,伴随着西方教育思潮的冲击,高等教育的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新形势、新挑战、新机遇。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后,矢志改革。他在西方近代教育家和教育理念的深刻影响下,敏锐捕捉到教育体系重建的时代命题,致力于革新北大,开“... 民国成立后,伴随着西方教育思潮的冲击,高等教育的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新形势、新挑战、新机遇。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后,矢志改革。他在西方近代教育家和教育理念的深刻影响下,敏锐捕捉到教育体系重建的时代命题,致力于革新北大,开“学术”与“自由”之风。围绕“五育并举”的教育思想,立足人本主义教育理念,大力倡导完全人格教育,推崇因材施教,开展个性化培养;改革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潜心钻研学问;推行选科制度,侧重发展学生个性;号召男女平等,勇敢推行男女同校;提倡成立学生社团,提升学生综合素养。蔡元培的教育改革范围广、思路新、力度大、举措多,受到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对中国近现代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为中国高等教育的现代化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本主义教育 北京大学 教育思想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快推进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方式创新转型
8
作者 叶青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8-26,共9页
在推进涉外法治体系和能力建设过程中,涉外法治人才发挥着基础性、战略性和先导性的作用。当前我国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方式仍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如人才培养模式不连贯、学科体系设置不合理和协同培养机制不完善等,涉外法治人才在数量和... 在推进涉外法治体系和能力建设过程中,涉外法治人才发挥着基础性、战略性和先导性的作用。当前我国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方式仍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如人才培养模式不连贯、学科体系设置不合理和协同培养机制不完善等,涉外法治人才在数量和质量上尚不能满足新时代法治建设的需要。高校应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系统推进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方式创新转型,提升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效果,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法治思想 涉外法治人才 培养方式 创新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与当代价值
9
作者 顾成敏 杨哲 《内蒙古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8,共8页
习近平经济思想系统构建了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的理论框架与实践路径。习近平经济思想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根基,从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和唯物史观四重维度深化了对经济规律的认识。在唯物论层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客观实际,把握... 习近平经济思想系统构建了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的理论框架与实践路径。习近平经济思想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根基,从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和唯物史观四重维度深化了对经济规律的认识。在唯物论层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客观实际,把握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规律,提出“两山理论”等生态文明发展范式,推动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协同演进;在辩证法层面,运用“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方法论,统筹供给需求关系、国内国际双循环格局和量变质变转化机制,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体系;在认识论层面,坚持实践导向与理论创新的辩证统一,通过深化改革开放破解发展难题,形成“理论—政策—实践”的动态反馈机制;在唯物史观维度,揭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以新质生产力理论推动经济体系现代化,并通过人民主体性实践构建共同富裕的实现机制。习近平经济思想以系统观念为方法论核心,创新提出的“六个坚持”战略原则,既继承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精髓,又植根于中华文明沃土,为全球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科学指引,彰显了马克思主义在新时代的理论生命力和实践创造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经济思想 马克思主义哲学 中国式现代化 新发展理念 系统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的科学体系
10
作者 蒲清平 向往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8-32,329,共16页
顺应科技进步趋势,瞄准外围困局态势,聚焦高质量发展形势,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新质生产力”新概念,围绕新质生产力发表一系列新观点新思想新论断。将这些重要论述体系化、学理化是理论创新的根本要求,从“出场逻辑(由何而来)—主要内容(... 顺应科技进步趋势,瞄准外围困局态势,聚焦高质量发展形势,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新质生产力”新概念,围绕新质生产力发表一系列新观点新思想新论断。将这些重要论述体系化、学理化是理论创新的根本要求,从“出场逻辑(由何而来)—主要内容(由何构成)—原创贡献(有何创新)—时代意义(有何作用)”四个维度构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的科学体系,具有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萌芽于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守正创新,生发于对中国共产党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践的经验总结,成型于对“两个大局”时代命题的科学回应。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由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方法论构成,对新质生产力的本质内涵、发展规律、价值意蕴、实践方法作出全面系统阐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回答了新质生产力的本质性、规律性、价值性和实践性问题,对唯物史观、中国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和新时代生产力发展实践作出原创性丰富和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具有对习近平经济思想进行创新性完善的理论意义,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行动方略的实践意义,为世界各国谋求发展方式转型贡献中国智慧的世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习近平经济思想 体系化 学理化 高质量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料企业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共赢发展模式研究
11
作者 郭懿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7-160,共4页
高职院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机构,拥有丰富的教学资源和专业知识,具备培养饲料行业所需专业人才的能力。饲料行业与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被广泛认为是促进饲料行业研究成果转化的有效途径。本文旨在通过对饲料企业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现... 高职院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机构,拥有丰富的教学资源和专业知识,具备培养饲料行业所需专业人才的能力。饲料行业与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被广泛认为是促进饲料行业研究成果转化的有效途径。本文旨在通过对饲料企业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现状、共赢发展的现实意义和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建议饲料企业与高职院校加强合作,共同解决问题,推动饲料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本研究探讨了饲料企业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共赢发展模式,对饲料行业与高职院校合作模式的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并为未来的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料企业 高职院校 人才培养 共赢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高质量发展促进就业扩容提质
12
作者 张冰子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4-42,共9页
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相结合,在发展中推动就业容量扩大与就业质量提升是我国就业工作的重要经验。当前,人口发展面临新形势,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刻重塑了劳动力市场,传统劳动法体系和社会保障制度受到冲击,劳动力市场“内卷式”... 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相结合,在发展中推动就业容量扩大与就业质量提升是我国就业工作的重要经验。当前,人口发展面临新形势,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刻重塑了劳动力市场,传统劳动法体系和社会保障制度受到冲击,劳动力市场“内卷式”竞争加剧。以高质量发展促进就业扩容提质的主要路径包括坚持以发展推动就业,增强经济增长的就业带动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人力资源体系,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效率;健全劳动力市场政策体系,加强劳动者权益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就业扩容提质 教育培训 劳动基准 社会保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形态结构与生长发育虚拟仿真实训系统的构建与应用
13
作者 黄小忠 王充 +2 位作者 胡晓丹 胡荣 潘然 《现代农业研究》 2025年第1期63-66,共4页
植物形态学涵盖的知识点繁多,且植物的微观结构和生长发育过程难以直接观察,增加了教学的难度。为应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构建植物形态结构与生长发育虚拟仿真实训系统,以辅助教学并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为植物细胞、组织、器官的形态结... 植物形态学涵盖的知识点繁多,且植物的微观结构和生长发育过程难以直接观察,增加了教学的难度。为应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构建植物形态结构与生长发育虚拟仿真实训系统,以辅助教学并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为植物细胞、组织、器官的形态结构、生长发育及生理功能的教学提供有力支持。该系统基于B/S架构,部署在校园网服务器上,用户通过Web浏览器访问,终端与服务器进行数据通信。系统包括理论学习、理论考核、实操练习和实操考核四个模块。教学实践表明,该系统克服了学时和微观结构的限制,规范了实验操作,提高了切片操作的安全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形态结构 生长发育 虚拟仿真实训系统 教学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文化思想探赜:核心要义、价值意蕴与实践导向
14
作者 李金桥 刘苏醒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25年第2期1-10,共10页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构成,作为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为新时代文化建设提供根本遵循。核心要义包含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明确意识形态工作重要性,确保文化建设方向正确;强调文化...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构成,作为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为新时代文化建设提供根本遵循。核心要义包含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明确意识形态工作重要性,确保文化建设方向正确;强调文化自信以提升国家软实力;主张文化繁荣助力民族复兴;坚持文化为民满足群众精神需求;倡导文化交流增进文化理解。在价值阐释上,着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以文化赋能中国式现代化。实践导向聚焦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进全民参与文化建设,强化核心价值观舆论引导,全方位推动新时代文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思想 文化建设 文化领导权 文化自信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教师网络研修缘何“沉浸”与“浅止”——基于中西部五省县域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付苏豪 王晶莹 +1 位作者 白荐楠 李玉顺 《电化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9-105,共7页
乡村教师的现代性专业发展是高质量乡村教育与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研修为数字时代乡村教师群体能力提升与专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然而网络研修实践过程亦面临参与意愿缺位与获得感匮乏的尴尬境地。研究借助推拉理论视角... 乡村教师的现代性专业发展是高质量乡村教育与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研修为数字时代乡村教师群体能力提升与专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然而网络研修实践过程亦面临参与意愿缺位与获得感匮乏的尴尬境地。研究借助推拉理论视角并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对中西部五省县域的15名乡村教师进行深度访谈,考察乡村教师网络研修参与的复杂影响因素与深层内在机制,发现乡村教师的网络研修参与受到课程教学改革、线上参与优势、内容适切有用、社群文化影响、考核奖励体系五个推力因素吸引,额外教研需求薄弱、教学任务繁重、平台功能缺陷三个拉力因素排斥,以及教师发展动力、技术适应性两个中间障碍与个人因素影响。为进一步促进乡村教师网络研修工程的迭代优化与高质量乡村教育体系的建设,必须坚持应用为王,加强乡村数字生态建设;实施主体驱动,激发乡村教师发展动力;进行乡土重塑,创生县域本土教研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教师 网络研修 教师专业发展 乡村教育 教育数字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职业教育若干基本问题的再认识之三:必须处理好的几对关系 被引量:1
16
作者 葛道凯 郝天聪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9-25,共7页
关于职业教育基本问题的再认识,事关职业教育发展的底层逻辑,也关乎职业教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职业教育与人的发展等四类关系范畴,是职业教育基本问题中不可忽视的重要... 关于职业教育基本问题的再认识,事关职业教育发展的底层逻辑,也关乎职业教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职业教育与人的发展等四类关系范畴,是职业教育基本问题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职业教育是教育体系不断分化的产物,从对象、目的、形式来看,职业教育在本质上不同于职业培训,但也具有交融之处。从培养内涵、方式与重点来看,职业教育在本质上区别于普通教育,同时具有一定联系,需要认识到职普融通对于教育体系结构、培养高素质现代化人才、推动学生生涯发展的重要价值,并探索可能的现实路径。职业教育通过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来实现其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功能,限于产教之间的不匹配,职业教育在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方面仍存在一定不足,需要推动教学关键要素的改革与创新。职业教育主要通过促进个体生涯的多样化发展来实现其服务人的发展的功能,限于职业教育在服务个体就业与升学方面存在的短板,职业教育在服务个体生涯高质量多样化发展方面仍存在一定不足,需要系统强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与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职业培训 普通教育 区域经济 人的发展 职普融通 贯通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统筹发展和安全”重要思想的理论基础、基本特征和实践意义
17
作者 王永兴 郭恺钊 +1 位作者 徐凤琴 王大树 《南开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20,共18页
习近平经济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当代中国的最新理论成果,其中“统筹发展和安全”重要思想集中体现了“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和“安全”这个“头等大事”之间的辩证联系,实现了习近平经济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两大理论创新的... 习近平经济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当代中国的最新理论成果,其中“统筹发展和安全”重要思想集中体现了“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和“安全”这个“头等大事”之间的辩证联系,实现了习近平经济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两大理论创新的有机连接,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统性、有机性的重要证明。深入理解这一思想和方法是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处理好发展和安全这一对国家治理核心命题之间关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目标、保障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根本要求。本文对“统筹发展和安全”重要思想的产生和发展进行了系统梳理,阐明了其理论来源和历史脉络。研究结果表明,“统筹发展和安全”重要思想不但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安全观的赓续和发展。本文还对“统筹发展和安全”重要思想的理论基础进行了探索,发现其内蕴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本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具有指导性。最后,本文从解决主要矛盾、化解系统风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四个维度,系统阐释了“统筹发展和安全”重要思想在当代的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筹发展和安全 习近平经济思想 总体国家安全观 国家安全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学共生发展影响因素及作用路径——基于集成电路与人工智能领域研究生调查的实证研究
18
作者 马万里 马永红 《研究生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25,共12页
基于共生理论与相关文献,提炼出共生单元选择、共生模式构建、共生环境支撑3个驱动维度及涵盖的8个产学共生发展驱动因素,构建产学共生发展动力模型。基于11所“双一流”建设高校集成电路与人工智能领域在读工科研究生的487份有效问卷,... 基于共生理论与相关文献,提炼出共生单元选择、共生模式构建、共生环境支撑3个驱动维度及涵盖的8个产学共生发展驱动因素,构建产学共生发展动力模型。基于11所“双一流”建设高校集成电路与人工智能领域在读工科研究生的487份有效问卷,构建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分析。研究发现,3个驱动维度对产学共生发展均存在显著正向影响。共生单元选择中“志同道合”是产学共生发展的基础,基于资源互补与需求匹配的“望衡对宇”是产学共生发展的关键;共生模式构建中稳定的结构联结是产学共生发展的基础,有效的资源融合与均衡的利益分配对共生发展的正向影响更强。综合来看,共生模式构建是推动产学共生发展的最大动力且在共生单元选择、共生环境支撑对共生发展的影响中发挥显著中介作用;知识披露策略在共生模式构建对产学共生发展的影响中发挥显著正向调节作用,当校企选择趋于开放的知识披露策略时,产学共生发展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学共生发展 工科研究生 战略性新兴产业 协同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家精神赋能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逻辑基点、现实堵点与纾解之策 被引量:1
19
作者 崔亿久 《当代经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4-41,共8页
企业家精神作为内驱动力,发挥着赋能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作用。企业家精神的现实嬗变投契于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价值旨归,其构成要素兼容了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定位,其作用机制意蕴着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解题方案。文章在... 企业家精神作为内驱动力,发挥着赋能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作用。企业家精神的现实嬗变投契于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价值旨归,其构成要素兼容了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定位,其作用机制意蕴着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解题方案。文章在理清企业家精神与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内在逻辑的基础上,以习近平关于民营经济的重要论述为理论原点,分析了企业家精神赋能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存在的现实堵点,主要包括供需结构性矛盾、企业家认知偏差、政府政策供给缺口及社会舆论环境支持弱化。据此,在问题导向指引下,从价值认同、制度保障和社会生态三方面出发探寻纾解之策,以期为深入理解习近平经济思想、弘扬企业家精神、助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助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家精神 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经济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职业教育发展定位及功能的阐释与澄明——对教育、职业及其与职业教育关系的辨析
20
作者 姜大源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6-13,共8页
职业教育的初心和使命,其发展定位和功能的确立,涉及职业教育目标的阐释与澄明:需要在教育原则的解放性与功能性的融合,教育思想的职业与教育的适配,以及教育类型的职教与普教的本原这三个层面,对其所关涉的三个“二元论”问题展开深入... 职业教育的初心和使命,其发展定位和功能的确立,涉及职业教育目标的阐释与澄明:需要在教育原则的解放性与功能性的融合,教育思想的职业与教育的适配,以及教育类型的职教与普教的本原这三个层面,对其所关涉的三个“二元论”问题展开深入分析和哲学反思。上述三个问题的破解,与通过职业教育使个体获得自我生存权及其生涯发展权的关键因素——就业密不可分。作为人类特有的活动,就业不仅有利于促进人类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而且有利于实现劳动者的个性发展和生涯发展;就业既可使人才需求侧的职业与人才供给侧的教育得以良性匹配,又是个体走向成熟的主体化和社会化过程的必经之路。由此,职业教育强调服务发展、促进就业或就业优先,因其本原的差异导致在教育导向上的区别,促成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成为两种不同教育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发展定位 功能 教育原则 教育思想 教育类型 就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