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旋转机械振动信号形态滤波器的设计与分析 被引量:14
1
作者 杜必强 唐贵基 石俊杰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79-81,共3页
对实测采样振动信号的滤波处理,验证了形态滤波器在抑制信号干扰、保留信号原有特征方面的作用。定量分析了形态滤波器设计中结构元素的形状、宽度、幅值等因素对形态滤波器性能的影响程度以及振动信号的采样频率对结构元素尺寸的影响,... 对实测采样振动信号的滤波处理,验证了形态滤波器在抑制信号干扰、保留信号原有特征方面的作用。定量分析了形态滤波器设计中结构元素的形状、宽度、幅值等因素对形态滤波器性能的影响程度以及振动信号的采样频率对结构元素尺寸的影响,并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得出了在对旋转机械振动信号进行降噪滤波处理时,形态滤波器中结构元素的形状及尺寸的一般设计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机械 振动信号 形态滤波器 结构元素 采样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性抽样调查中的样本轮换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徐国祥 王芳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9-96,共8页
本文在讨论样本轮换研究的背景下,阐述了分层抽样下样本轮换的理论模型,包括分层抽样下样本轮换的估计量公式和最优样本轮换率的确定方法,并对上海市城镇住房空置率抽样调查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由于该抽样调查采取的是分层抽样,因此相... 本文在讨论样本轮换研究的背景下,阐述了分层抽样下样本轮换的理论模型,包括分层抽样下样本轮换的估计量公式和最优样本轮换率的确定方法,并对上海市城镇住房空置率抽样调查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由于该抽样调查采取的是分层抽样,因此相应地进行了分层抽样下的样本轮换研究。本文先根据该抽样调查本身的特点和社会经济活动的规律确定样本轮换时间间隔为1年,再分别计算出各层的最优样本轮换率和总体的样本轮换率,最后分别对三层子总体样本轮换的效果进行了分析,分析发现各层经过样本轮换以后的精度比不进行样本轮换或进行完全样本轮换的精度有了明显的提高,轮换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性抽样调查 样本轮换 样本老化 房屋空置率抽样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层抽样下的样本轮换理论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张宁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2008年第4期33-36,共4页
讨论用于回归估计的二相抽样理论在分层抽样下样本轮换后估计量的构造及其精度问题,并在构造的估计量的基础上计算了分层抽样下的最优样本轮换率,这对于深入研究分层抽样理论,使其估计量的精度提高,从而更好地实现抽样调查的目标有积极... 讨论用于回归估计的二相抽样理论在分层抽样下样本轮换后估计量的构造及其精度问题,并在构造的估计量的基础上计算了分层抽样下的最优样本轮换率,这对于深入研究分层抽样理论,使其估计量的精度提高,从而更好地实现抽样调查的目标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层抽样 样本轮换 样本轮换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给定抽样调查费用时最优轮换率及样本容量的确定
4
作者 欧辉 杨向群 《应用概率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83-288,共6页
建立了前期和现期总的调查规模即样本容量不一定相等时的样本轮换模型,并求出了给定费用时的最优样本容量及最优轮换率,并分析了3种特殊情况,其中第3种特殊情况正是[1,2]中的有关结果.
关键词 抽样调查 样本轮换 费用 样本容量 最优轮换率 方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抽样调查中最优轮换率的确定 被引量:2
5
作者 姜秀英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96-97,共2页
提出了在林业信息资料的抽样调查中、最优样本轮换率的问题。根据抽样理论构造均值的加权估计量,应用解条件极值的数学方法.确定最优样本轮换率就是样本的老化系数。并分析了几种具体情况。
关键词 抽样调查 样本轮换率 方差 条件极值 样本老化系数 林业信息资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高精度的ISAR转动补偿和方位定标方法 被引量:3
6
作者 刘鑫阁 邢孟道 孙光才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2250-2257,共8页
传统逆合成孔径雷达(ISAR)成像算法忽略了目标回波的高阶转动相位的影响,导致方位向聚焦效果较差,且无法直接从目标图像中获取目标尺寸信息。该文提出一种转动补偿和方位定标方法。该方法采用回波的全部方位信息,通过构造局部平均多普... 传统逆合成孔径雷达(ISAR)成像算法忽略了目标回波的高阶转动相位的影响,导致方位向聚焦效果较差,且无法直接从目标图像中获取目标尺寸信息。该文提出一种转动补偿和方位定标方法。该方法采用回波的全部方位信息,通过构造局部平均多普勒趋势(LADT)信号获取目标回波的多普勒变化趋势。进一步利用随机采样一致(RANSAC)算法估计多普勒调频率及目标有效转动速度,实现高精度转动补偿与方位定标。仿真与实测数据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合成孔径雷达 转动补偿 方位定标 多普勒调频率 随机采样一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