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6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compact high flux polarized neutron beam generator
1
作者 Jun Yuan Tengfei Ma +2 位作者 Jing Pan Jie Zhang Cheng Zhang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2025年第7期437-446,共10页
This paper introduced a compact high flux polarized neutron beam generator scheme,which used air as the working medium and had low energy consumption.The neutron beam generator adopted a linear three compartment confi... This paper introduced a compact high flux polarized neutron beam generator scheme,which used air as the working medium and had low energy consumption.The neutron beam generator adopted a linear three compartment configuration,sequentially using nitrogen nucleus tandem near range accelerated polarization target spallation nuclear reaction technology,neutron multiplication technology,neutron beam polarization and near range acceleration technology,neutron focusing and shooting control technology.Through design and equivalent verification,it has been proven that the total length of the device does not exceed 5 m,the effective range can reach several hundred kilometers,the neutron flux at the muzzle is not less than 10^(25) n·cm^(-2)·s^(-1),which attenuates to 10^(10) n·cm^(-2)·s^(-1) at a distance of several 100 km,and this flux can effectively strike the target.It can be used as a defensive directed energy weapon with high energy density and has broad application prospec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gh flux neutron beam DEFENSE Neutron polarization Neutron acceleration Strong magnetic field pulsed power technolog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生态系统韧性视角下热带雨林地区的蓝绿空间评价——以五指山市南圣河为例 被引量:2
2
作者 车乐 李媛钰 +1 位作者 赵渺希 叶鸿任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09-723,共15页
热带雨林地区因特殊的气候特点及空间特征,河流蓝绿空间面临的雨洪压力与人类社会活动压力较大,其韧性建设对于整个生境具有关键性影响。国内外研究聚焦于韧性承洪实践与韧性评估量化,鲜有基于不同生态压力冲击对河流蓝绿空间开展多维... 热带雨林地区因特殊的气候特点及空间特征,河流蓝绿空间面临的雨洪压力与人类社会活动压力较大,其韧性建设对于整个生境具有关键性影响。国内外研究聚焦于韧性承洪实践与韧性评估量化,鲜有基于不同生态压力冲击对河流蓝绿空间开展多维韧性评价。文章以南圣河为对象,基于雨洪等自然灾害的脉冲式压力与人类社会对生态系统施加的慢性压力两类情境,构建水生态系统的“压力-脉冲-韧性”模型,通过“构建理论模型―叠合双维承压评价―解析吻合/冲突点―探析韧性策略”的逻辑方法实现特定地域蓝绿空间的评价与优化。研究发现:1)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越高,调节功能越高,蓝绿空间韧性越强。2)突发性脉冲方面,在极端日降雨量增加情景下,河流水系的缓冲半径与水源类型密切相关,水库受到水安全威胁的风险大于河流,地表的径流曲线数值(简称CN)一般与历史经验相关。3)慢发性压力方面,韧性压力与城市人口密切相关,人口越密集,韧性压力越大;且不同季候的游憩密度与丰枯期存在分异,丰水期雨洪威胁大,游憩密度低,枯水期雨洪威胁小,游憩密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生态系统 压力-脉冲-韧性 热带雨林地区 蓝绿空间评价 供需平衡 五指山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磁同步电机全转速范围无位置传感器控制
3
作者 刘计龙 付康壮 +2 位作者 麦志勤 李科峰 张伟伟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4-124,共11页
为解决IF控制启动速度偏慢、启动转矩能力薄弱等问题,采用高频脉振电压注入法完成电动机零低速启动,并结合中高速区有效磁链法形成全转速范围无位置传感器复合控制策略。为了实现两种控制方法的平滑切换,提出一种基于转速过渡区与状态... 为解决IF控制启动速度偏慢、启动转矩能力薄弱等问题,采用高频脉振电压注入法完成电动机零低速启动,并结合中高速区有效磁链法形成全转速范围无位置传感器复合控制策略。为了实现两种控制方法的平滑切换,提出一种基于转速过渡区与状态机结合的滞环切换策略,所提策略将全转速范围划分为零低速区、过渡区以及中高速区,电动机由中高速区进入过渡区时提前开启高频脉振电压注入法,使其位置估计过程达到稳定,为切换做好准备。为了减小注入高频电压对有效磁链法位置估计过程的冲击,在转速过渡区采用软开启的方式实现高频脉振电压注入法的投入与退出。针对转速过渡区两种位置估计方法同时工作时的耦合问题,设置了双同步旋转坐标系,实现了转子位置估计的解耦控制。在一台三相永磁同步电机上对所提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无位置传感器控制 高频脉振电压注入法 有效磁链法 复合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悬浮绕组直流励磁型无轴承磁通切换电机转矩与悬浮力直接控制
4
作者 周祎豪 周扬忠 +1 位作者 张竞 黄郑凯 《电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69-279,共11页
针对悬浮绕组直流励磁型双绕组12/10极U型定子铁芯无轴承磁通切换电机BFSPMM(bearingless flux switching permanent magnet motor)提出1种直接控制策略。首先,分析转子偏心对电机数学模型的影响并构建偏心情况下的双绕组BFSPMM数学模型... 针对悬浮绕组直流励磁型双绕组12/10极U型定子铁芯无轴承磁通切换电机BFSPMM(bearingless flux switching permanent magnet motor)提出1种直接控制策略。首先,分析转子偏心对电机数学模型的影响并构建偏心情况下的双绕组BFSPMM数学模型;然后,根据机电能量转换原理推导双绕组无轴承磁通切换电机的转矩数学模型并构建基于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VPWM(space vector pulse width modulation)的直接转矩控制;最后,运用虚位移法得到悬浮力数学模型,通过SVPWM合成的电压矢量对悬浮绕组磁链的进行精确控制,实现对悬浮力的直接控制。实验结果表明,转子可以稳定悬浮且悬浮力与转矩可以独立控制,说明系统具有良好的动静态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轴承磁通切换电机 悬浮绕组直流励磁 空间矢量脉宽调制 直接转矩控制 直接悬浮力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热脉冲系统对桉树人工林树液流通量的研究 被引量:50
5
作者 尹光彩 周国逸 +2 位作者 王旭 褚国伟 黄志宏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1984-1990,共7页
应用热脉冲式树液流测定系统和自动气象站 1 999年 9月~ 2 0 0 0年 9月的观测资料 ,探讨了广东省湛江市雷州半岛两个桉树人工林树液流通量 (Sap flux density,SFD)的时空动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关系。河头和纪家两地桉树林的树液流... 应用热脉冲式树液流测定系统和自动气象站 1 999年 9月~ 2 0 0 0年 9月的观测资料 ,探讨了广东省湛江市雷州半岛两个桉树人工林树液流通量 (Sap flux density,SFD)的时空动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关系。河头和纪家两地桉树林的树液流变化具有明显的昼夜节律性 ,大约从清晨 7:0 0开始萌动 ,1 2 :0 0以后达到峰值 ,夏季连续 4 d中 (2 0 0 0年 6月 1 5日~ 6月 1 8日 )河头 SFD最大值 44.2 1± 4.5 ml/ (cm2 · h) ,纪家 2 9.2± 7.2 ml/ (cm2· h)。此后 ,SFD逐渐减小 ,一直到日落前后降至最低值。树液流在不同的季节具有不同的昼夜节律性变化规律。两地 SF D值的季节波动节律相似 ,湿季时相对较大。但是河头日平均 SFD值 (2 4 36± 1 1 92 .5 ml/ (cm2 · d) )要比纪家 (1 70 3± 82 4 .5 ml/ (cm2 · d) )高 ,这主要是由于两地土壤质地的差异所导致的。在所选时段内 ,SFD的最大值出现在河头的冬季和纪家的夏季 ,这是由于这两天的大气饱和水气压差 ,太阳辐射和土壤有效持水量都比较高的缘故。在空间上 ,从形成层到心材 ,SF D最初有所增加 ,随后持续减小。整个观测期间两地 SFD的极大值均出现在 6月中旬 ,河头为 51 .53ml/ (cm2· h) ,而纪家为 39.85ml/ (cm2 · h) ,显然 ,由于环境条件的限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脉冲系统 树液流通量 桉树人工林 统计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石羊河流域人工种植长穗柽柳树干液流量变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17
6
作者 屈艳萍 康绍忠 +1 位作者 夏桂敏 李王成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2259-2265,共7页
采用SF 200热脉冲液流测定仪对人工种植长穗柽柳的树干液流进行连续监测;利用管式-时域反射仪测定长穗柽柳根区附近3 m深土壤含水量;并用自动气象站对太阳辐射、空气温度、相对湿度、风速等主要气象因子进行同步监测.基于上述试验数据,... 采用SF 200热脉冲液流测定仪对人工种植长穗柽柳的树干液流进行连续监测;利用管式-时域反射仪测定长穗柽柳根区附近3 m深土壤含水量;并用自动气象站对太阳辐射、空气温度、相对湿度、风速等主要气象因子进行同步监测.基于上述试验数据,分析长穗柽柳树干液流量的日季变化规律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人工种植环境下,霜冻对长穗柽柳树干液流量的影响较大;随着时间的推移,长穗柽柳日液流量可能会因环境因子的变化而上下波动,但总体上是逐渐减少的趋势;气象因子对长穗柽柳日液流量的影响依次为:太阳辐射>气温>空气水汽压差>大气相对湿度>风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穗柽柳树 热脉冲法 树干液流量 日液流量 气象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A02/Q235钢Nd∶YAG激光——脉冲MIG复合热源熔——钎连接 被引量:25
7
作者 雷振 于宁 +1 位作者 游爱清 林尚扬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1-24,28+114,共6页
研制开发了铝/钢特种钎剂,利用研制开发的铝/钢特种钎剂成功地实现了5A02铝合金板与普通Q235冷轧钢板的大光斑Nd∶YAG激光—脉冲MIG复合热源熔—钎连接,并对焊缝的成形、接头的性能及成分、钎剂中各成分的作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涂有... 研制开发了铝/钢特种钎剂,利用研制开发的铝/钢特种钎剂成功地实现了5A02铝合金板与普通Q235冷轧钢板的大光斑Nd∶YAG激光—脉冲MIG复合热源熔—钎连接,并对焊缝的成形、接头的性能及成分、钎剂中各成分的作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涂有KAlF4+Sn+Zn配方钎剂的Q235试板得到的焊缝成形美观,并且焊接过程稳定;拉伸试验中试样的破坏位置发生在铝母材的焊接热影响区,铝母材热影响区略有软化,接头抗拉强度可达167.3 MPa,约为5A02铝合金母材抗拉强度的83.6%,与5A02铝合金熔化焊接头的强度相当,接头的断裂方式为混合断裂;剪切试验中接头的最高抗剪强度可达106.3 MPa。扫描电镜分析表明,在接头钎焊连接界面处生成了一层厚度约为3.27μm的金属间化合物层;能谱测试结果表明,Al,Fe原子在钎焊界面处扩散较为充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 脉冲MIG电弧 复合热源 熔—钎连接 特种钎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脉中脉搏波传播分析 被引量:11
8
作者 潘一山 贾晓波 +1 位作者 崔长奎 肖晓春 《应用数学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30-236,共7页
将血管简化为弹性管,并考虑组织对血管壁的约束,利用力学方法建立血液流过血管的力学模型.通过理论分析对脉搏波在血管中的传播规律进行研究,同时分析了血液粘性、血管壁弹性模量、管径对波的传播的影响.通过对考虑血液粘性和不考虑血... 将血管简化为弹性管,并考虑组织对血管壁的约束,利用力学方法建立血液流过血管的力学模型.通过理论分析对脉搏波在血管中的传播规律进行研究,同时分析了血液粘性、血管壁弹性模量、管径对波的传播的影响.通过对考虑血液粘性和不考虑血液粘性的结果比较,发现血液的粘性对脉搏波的传播的影响不能忽略,并且当弹性模量增大时,传播速度增大,血流的压力值增高;血管直径减小时,血流压力也增高,脉搏波速度增大.理论分析得到的结果也有助于利用脉搏波的信息来分析和辅助诊断一些人体疾病的病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搏波 血液粘性 压力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用于多模式脉宽调制的通用切换策略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周明磊 刘伟志 +2 位作者 邱腾飞 王琛琛 游小杰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2125-2133,共9页
在大功率牵引传动系统中,广泛采用多模式调制策略,例如,中间60°调制、SHEPWM、CHMPWM等,以在有限的开关频率下实现牵引电机的全速度范围运行。在采用不同的多模式脉宽调制(pulse width modulation,PWM)策略时,通常需要研究相应的... 在大功率牵引传动系统中,广泛采用多模式调制策略,例如,中间60°调制、SHEPWM、CHMPWM等,以在有限的开关频率下实现牵引电机的全速度范围运行。在采用不同的多模式脉宽调制(pulse width modulation,PWM)策略时,通常需要研究相应的切换策略以保证不同调制方式之间的平滑切换。对多模式调制下的谐波磁链轨迹、谐波磁链幅值以及磁链幅值偏差的计算方式和变化规律进行研究。通过对谐波磁链和定子磁链轨迹的分析计算,可以更加直观地对不同PWM策略的性能进行对比。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通用的基于谐波磁链和磁链幅值偏差的不同PWM策略之间的切换方法。该方法不需要复杂的理论计算,不受限于具体的调制方式,只需根据调制比画出切换前后两种调制方式的谐波磁链幅值偏差和实际磁链幅值偏差即可准确判断出最优切换点,具有很好的通用性。仿真和实验结果证明了该切换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宽调制 谐波磁链 定子磁链 切换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塞式磁通压缩发电机的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严萍 孙鹞鸿 +1 位作者 潘洋 孙广生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7-49,共3页
详述了一种活塞式磁通压缩发电机“减少电感以放大电流”的工作原理、实验室样机的基本结构和参数 (直径82mm、长约 1 5m)。现场实验结果和理论计算结果相当一致 ,均表明这种磁通压缩方式可实现化学能到电能的转换。分析并给出了电流放... 详述了一种活塞式磁通压缩发电机“减少电感以放大电流”的工作原理、实验室样机的基本结构和参数 (直径82mm、长约 1 5m)。现场实验结果和理论计算结果相当一致 ,均表明这种磁通压缩方式可实现化学能到电能的转换。分析并给出了电流放大的临界条件即 -dL/dt>R ,指出了试验样机设计和工艺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新型磁通压缩发电机的结构模型 ,它将磁通压缩发电机的动力段和压缩段分离 ,增加了压缩段的直径 ,这样可得到较大的电流放大倍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塞式磁通压缩发电机 脉冲功率 螺旋线圈 工作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脉冲漏磁传感器的仿真设计与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杨宾峰 张辉 +1 位作者 余付平 王韫江 《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7-61,共5页
在对带保温层管道进行检测时,由于保温层的隔离作用使得传统的电磁无损检测方法感生的磁场在传播到管道表面时已衰减的非常微弱,因此,对带保温层管道中腐蚀缺陷的检测是无损检测领域的一个难点。脉冲漏磁方法由于结合了脉冲检测频率丰... 在对带保温层管道进行检测时,由于保温层的隔离作用使得传统的电磁无损检测方法感生的磁场在传播到管道表面时已衰减的非常微弱,因此,对带保温层管道中腐蚀缺陷的检测是无损检测领域的一个难点。脉冲漏磁方法由于结合了脉冲检测频率丰富以及漏磁检测适于铁磁性管道检测的优势,因而采用脉冲漏磁技术对管道腐蚀缺陷进行了检测。在分析了脉冲漏磁检测原理的基础上,仿真分析了4种不同结构的脉冲漏磁传感器沿管道表面和管壁的磁场分布以及对不同厚度保温层的检测能力,仿真结果表明带聚磁板的模型具有较好的检测能力。最后,采用实验的方法研究了这种模型传感器对腐蚀缺陷深度的定量能力,实验结果表明该传感器可以很好地实现对腐蚀缺陷深度的定量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温层管道 腐蚀缺陷 脉冲漏磁 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通切换永磁电机的空间矢量脉宽调制控制 被引量:24
12
作者 朱瑛 程明 +1 位作者 花为 贾红云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5-50,共6页
针对磁通切换永磁电机采用电流滞环控制方法精确度不高的问题,提出采用空间矢量脉宽调制算法对磁通切换永磁电机进行控制的方法。以一台12/10极磁通切换型永磁电机作为控制对象,建立此控制方法下的电机仿真模型,并采用dSPACE平台进行实... 针对磁通切换永磁电机采用电流滞环控制方法精确度不高的问题,提出采用空间矢量脉宽调制算法对磁通切换永磁电机进行控制的方法。以一台12/10极磁通切换型永磁电机作为控制对象,建立此控制方法下的电机仿真模型,并采用dSPACE平台进行实验研究。通过改变电机负载来测试此控制方法的动态调速性能及转矩响应速度。静态和动态仿真以及实验结果表明,采用空间矢量脉宽调制算法控制后,电机转速及转矩平稳,电流波形正弦度高,而在负载发生突变时转速经过一个小波动后能迅速恢复为给定值,电流也能迅速地响应变化,并保持较高的正弦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电机 磁通切换 空间矢量脉宽调制 矢量控制 驱动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采用虚拟磁链模型预测的新型PWM算法 被引量:18
13
作者 杜少通 伍小杰 +2 位作者 周娟 王福均 杨宇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88-694,共7页
针对变流器脉宽调制(pulse-width modulation,PWM),基于虚拟磁链的模型预测,提出一种新型脉宽调制算法(novel algorithm of pulse-width modulation,NPWM)。建立由正弦调制电压和变流器输出电压构成的虚拟磁链模型,以磁链误差最小为优... 针对变流器脉宽调制(pulse-width modulation,PWM),基于虚拟磁链的模型预测,提出一种新型脉宽调制算法(novel algorithm of pulse-width modulation,NPWM)。建立由正弦调制电压和变流器输出电压构成的虚拟磁链模型,以磁链误差最小为优化目标建立价值函数,采用模型预测获取最优目标电压矢量。基于单一目标预测方法,提出一种多目标预测方案,确保在磁链误差范围一定的前提下降低器件平均开关频率,依据建立的价值函数分析算法流程。仿真和实验比较两种预测算法下NPWM调制和空间矢量脉宽调制的控制效果,验证两种预测方法下NPWM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宽调制 模型预测 虚拟磁链 单目标优化 多目标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压大流量自激振荡脉冲射流喷嘴结构参数优化研究 被引量:19
14
作者 王乐勤 王循明 +1 位作者 徐如良 李江云 《流体机械》 CSCD 2004年第3期7-10,31,共5页
通过对上喷嘴直径分别为 8mm和 10mm的低压大流量自激振荡脉冲射流喷嘴系统的试验研究得到了其结构参数的最佳配比关系 ,并与以往高压小流量自激振荡脉冲喷嘴优化的结构参数配比相比较 ,阐明了引发差异的原因。
关键词 自激振荡 脉冲射流喷嘴 优化设计 低压大流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出能量20kJ,脉宽10μs的爆磁压缩电流发生器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孙奇志 龚兴根 +4 位作者 谢卫平 刘正芬 戴文峰 池原 付嵩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625-628,共4页
8- 6型爆磁压缩电流发生器由两级间接馈电式螺旋线圈及中心爆炸管电枢组成 ,前级进行能量放大 ,后级进行脉冲压缩及功率放大。多次实验表明 :8- 6型爆磁压缩电流发生器能在 5 μH电感性负载上产生约 10 0 k A脉冲电流及超过 2 0 k J能... 8- 6型爆磁压缩电流发生器由两级间接馈电式螺旋线圈及中心爆炸管电枢组成 ,前级进行能量放大 ,后级进行脉冲压缩及功率放大。多次实验表明 :8- 6型爆磁压缩电流发生器能在 5 μH电感性负载上产生约 10 0 k A脉冲电流及超过 2 0 k J能量 ,有效脉宽 10 μs。 8- 6型爆磁压缩电流发生器具有高输出能量及很好的稳定性 ,它在产生脉冲高电压应用领域具有广泛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研究 脉冲功率技术 爆炸电源 爆磁压缩发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漏磁检测的三维场特征分析及缺陷分类识别 被引量:20
16
作者 唐莺 罗飞路 +1 位作者 潘孟春 孟祥贵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2506-2510,共5页
漏磁检测方法广泛应用于石油、运输及化工等行业中金属的缺陷检测。介绍了漏磁检测原理,采用有限元法建立了三维缺陷脉冲漏磁检测模型,分析了缺陷脉冲漏磁场Bx、By和Bz分量的特点。结果表明,与传统漏磁检测系统提取缺陷漏磁场水平分量B... 漏磁检测方法广泛应用于石油、运输及化工等行业中金属的缺陷检测。介绍了漏磁检测原理,采用有限元法建立了三维缺陷脉冲漏磁检测模型,分析了缺陷脉冲漏磁场Bx、By和Bz分量的特点。结果表明,与传统漏磁检测系统提取缺陷漏磁场水平分量Bx和法向分量Bz进行缺陷识别相比较,三维缺陷脉冲漏磁场分量的提取将提供更多有关缺陷尺寸、位置等信息,尤其是当外加磁场方向与缺陷主平面近似平行时。最后给出了实验验证,实验结果与仿真分析有较好的一致性,这说明有限元仿真分析对实际脉冲漏磁检测系统的设计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漏磁检测 有限元仿真 三维磁场测量 缺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圆柱型螺线管爆磁压缩发生器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陈冬群 曹胜光 +2 位作者 刘永贵 张建德 钟辉煌 《电工电能新技术》 CSCD 2002年第3期49-52,共4页
本文简述了圆柱型螺线管爆磁压缩发生器的基本原理 ,并介绍了一种小型紧凑装置的参数设计 ,工艺要求和实验结果。该装置重约 7kg ,初始能量 1kJ ,在 0 .5 μH的负载上产生了 2 2 8 1kA的电流 ,电流放大倍数为 2 2 3倍 ,能量放大倍数... 本文简述了圆柱型螺线管爆磁压缩发生器的基本原理 ,并介绍了一种小型紧凑装置的参数设计 ,工艺要求和实验结果。该装置重约 7kg ,初始能量 1kJ ,在 0 .5 μH的负载上产生了 2 2 8 1kA的电流 ,电流放大倍数为 2 2 3倍 ,能量放大倍数为 12 5倍 ,电流上升时间为 37 7μ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柱型螺线管爆磁压缩发生器 实验 能量放大 脉冲功率电源 磁场冻结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量级螺线圈型爆磁压缩发生器 被引量:5
18
作者 孙奇志 刘伟 +4 位作者 刘正芬 池原 戴文峰 方东凡 孙承纬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571-1574,共4页
采用多分支螺线圈型爆磁压缩发生器数值模拟程序MFCG8-7进行理论模拟及参数优化,设计了EMG-125型螺线圈型发生器,并开展了实验研究。电感负载实验结果表明:EMG-125型发生器可以在25nH电感负载上输出大于3 MA脉冲电流,负载能量大于100 kJ... 采用多分支螺线圈型爆磁压缩发生器数值模拟程序MFCG8-7进行理论模拟及参数优化,设计了EMG-125型螺线圈型发生器,并开展了实验研究。电感负载实验结果表明:EMG-125型发生器可以在25nH电感负载上输出大于3 MA脉冲电流,负载能量大于100 kJ,电磁能量放大50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磁压缩发生器 爆炸脉冲电源 脉冲功率 螺线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漏磁检测技术中传感器性能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5
19
作者 唐莺 潘孟春 罗飞路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875-2880,共6页
漏磁检测技术广泛应用于铁磁性材料的检测。脉冲漏磁检测采用脉冲激励对被测试件进行局部磁化,它的优点是能对较大提离下的铁磁性材料实现缺陷检测。分析了2种不同截面激励线圈下传感器的灵敏度情况,确定矩形截面激励线圈灵敏度高、受... 漏磁检测技术广泛应用于铁磁性材料的检测。脉冲漏磁检测采用脉冲激励对被测试件进行局部磁化,它的优点是能对较大提离下的铁磁性材料实现缺陷检测。分析了2种不同截面激励线圈下传感器的灵敏度情况,确定矩形截面激励线圈灵敏度高、受提离影响明显;并采用有限元法对矩形激励线圈厚度、匝数密度、尺寸大小及磁轭极靴高度、两极靴间距等对检测结果与提离值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为合理选择传感器参数及优化传感器性能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漏磁检测 传感器性能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道腐蚀检测中新型脉冲漏磁传感器的设计与实验验证 被引量:5
20
作者 王韫江 王晓锋 丁克勤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406-1412,共7页
在金属管道腐蚀检测方面,脉冲漏磁技术显示了潜在的优势。在对多种不同结构的传感器进行实验和仿真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型结构的脉冲漏磁传感器,用于带一定厚度保温层管道腐蚀缺陷的检测。该新型传感器在结构上采用传统漏磁检测... 在金属管道腐蚀检测方面,脉冲漏磁技术显示了潜在的优势。在对多种不同结构的传感器进行实验和仿真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型结构的脉冲漏磁传感器,用于带一定厚度保温层管道腐蚀缺陷的检测。该新型传感器在结构上采用传统漏磁检测的磁路设计方法,同时采用脉冲方波作为激励,这样既利用了漏磁检测聚磁效果好的优点,提高了激励场的穿透深度,又利用了脉冲激励所具有的频率成分丰富的优点,增强了激励场对保温层的穿透效果和对管道深层缺陷的检测效果。实验证明了传感器设计的正确性及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道 腐蚀 脉冲漏磁 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