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莞市生态型农业灌溉技术及节水补偿实践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王海丽 吕顺 +2 位作者 李铁 詹小米 王小军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17-119,共3页
针对东莞降雨集中、水质性缺水严重的特点,建设雨水集蓄和水循环利用工程,采取雨水集蓄、管道输水、水肥一体化、喷滴灌、水循环利用等系列节水灌溉措施,节约水量供生态用水,同时减少面源污染排放,改善生态环境。通过补贴节水工程经费,... 针对东莞降雨集中、水质性缺水严重的特点,建设雨水集蓄和水循环利用工程,采取雨水集蓄、管道输水、水肥一体化、喷滴灌、水循环利用等系列节水灌溉措施,节约水量供生态用水,同时减少面源污染排放,改善生态环境。通过补贴节水工程经费,促进农业节水,形成农业节水补偿生态公益用水,政府补偿农业节水的生态型节水补偿模式。实践证明,该模式可节水60%90%,增产12.6%18%,缓解了降雨集中、污水灌溉和农业面源污染物排放问题,实现了清洁灌溉、减少了环境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型农业节水技术 清洁灌溉 集雨工程 循环用水 节水补偿 水权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乡村清洁工程建设探讨与实践 被引量:2
2
作者 黄文星 石润圭 +1 位作者 李文 马友华 《中国农村小康科技》 2007年第1期3-7,共5页
乡村清洁工程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农村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农业生产、农民生活条件的重要途径。2006年,安徽省选择了巢湖市周黄村、来安县李庄村、桐城市大石板村等10个示范村参加了农业部乡村清洁工程示范村项目建设... 乡村清洁工程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农村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农业生产、农民生活条件的重要途径。2006年,安徽省选择了巢湖市周黄村、来安县李庄村、桐城市大石板村等10个示范村参加了农业部乡村清洁工程示范村项目建设,摸索出了一条适合安徽自身条件的开展乡村清洁工程建设的路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清洁工程 新农村 生态环境保护 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县域环境污染综合整治中低碳高值农业技术研究——以韶山灌区在建生态循环农业园种养业发展为例 被引量:3
3
作者 李林杰 许振成 +5 位作者 罗琳 黄璜 李劲松 赵志彬 陈月华 何清林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1期11668-11672,共5页
探索县域城乡环境污染综合整治方略,以微观、宏观与动态视角三结合的研究方法,揭示了韶山灌区湘乡湘潭等县市及其周边地区农村水质、土壤与大气污染的严重性;提出了城乡"四维污染"的控制对策——低碳高值农业及其技术创新;且... 探索县域城乡环境污染综合整治方略,以微观、宏观与动态视角三结合的研究方法,揭示了韶山灌区湘乡湘潭等县市及其周边地区农村水质、土壤与大气污染的严重性;提出了城乡"四维污染"的控制对策——低碳高值农业及其技术创新;且以韶山灌区在建生态循环农业园种养业产前、产中与产后深加工三部分低碳高值化技术创新产业化示范为驱动力,力求推进稻、草、树、药和猪、牛、鸡、鸭、鱼的低碳生态种养业,缓解以往种养业结构失衡、"谷贱伤农"与社会-经济-生态效益"短腿"问题的解决。结果表明,低碳高值农业体系是一个基于生态学的促进物质多层分级利用、节能降耗、清洁生产的多联产技术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环境污染综合整治 城乡四维污染 低碳高值农业 生态循环农业 环境安全-城乡循环耦合模式 低碳高值化技术创新产业化示范 加-树-药-草-稻-鸭-牛-鸡-猪-鱼-沼-游生态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与式乡村评估在青海大通县CDM造林再造林项目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任枫 《内蒙古林业科技》 2012年第3期48-51,共4页
基于实地踏查、问卷调查、社区会议及关键人物访谈等参与式乡村评估工具对青海大通县清洁发展机制(CDM)造林再造林项目进行评估,结果表明:拟议项目能很好地反应当地社区生计发展需求,不仅将对缓解气候变化做出贡献,还将为社区经济发展... 基于实地踏查、问卷调查、社区会议及关键人物访谈等参与式乡村评估工具对青海大通县清洁发展机制(CDM)造林再造林项目进行评估,结果表明:拟议项目能很好地反应当地社区生计发展需求,不仅将对缓解气候变化做出贡献,还将为社区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做出贡献,农户、社区和政府等相关利益群体对项目实施提出了有益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与式乡村评估 大通县 CDM 造林再造林项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与式乡村评估在青海互助县CDM造林再造林项目中的应用
5
作者 任枫 《四川林业科技》 2012年第5期42-45,共4页
基于实地踏查、问卷调查、社区会议及关键人物访谈等参与式乡村评估工具对青海互助县清洁发展机制(CDM)造林再造林项目进行评估,结果表明:拟议项目能很好的反应当地社区生计发展需求,不仅将对缓解气候变化做出贡献,还将为社区经济发展... 基于实地踏查、问卷调查、社区会议及关键人物访谈等参与式乡村评估工具对青海互助县清洁发展机制(CDM)造林再造林项目进行评估,结果表明:拟议项目能很好的反应当地社区生计发展需求,不仅将对缓解气候变化做出贡献,还将为社区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做出贡献,最后,农户、社区和政府等相关利益群体对项目实施提出了有益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与式乡村评估 互助县 CDM 造林再造林项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灰色关联度模型的生态敏感区贫困化成因分析——以南水北调中线河南省水源区贾营小流域为例 被引量:3
6
作者 贾大周 赵喜鹏 +2 位作者 刘少博 郝仕龙 张彦鹏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91-197,212,共8页
[目的]探究生态敏感区农村贫困化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扶贫工作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贾营生态清洁小流域为研究对象,运用基于熵权的灰色关联度模型,计算了小流域贫困化率与影响因素的关联度,分析了小流域内影响贫困化... [目的]探究生态敏感区农村贫困化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扶贫工作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贾营生态清洁小流域为研究对象,运用基于熵权的灰色关联度模型,计算了小流域贫困化率与影响因素的关联度,分析了小流域内影响贫困化率的主要因素.[结果]①小流域2017年贫困化率为5.69%,是同时期河南省平均水平的2.21倍;②小流域内中游地区平均贫困化率为7.13%,明显高于上游地区(6.26%)和下游地区(5.65%);③影响小流域贫困化的主要因素为人均耕地资源占有量、劳动力占总人口比重及家庭年均饮食消费支出、初中以上学历比例、家庭年均工资性收入、地面坡度及家庭年均医疗支出等指标;④影响小流域内各个村的贫困化主要因素各有不同,呈现区域差异化.[结论]在小流域内因地制宜地采取扶贫措施,充分利用流域内剩余劳动力和剩余劳动时间,加大教育投入力度以及处理好因残及因病致贫问题是解决小流域贫困问题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色关联模型 农村贫困化率 生态清洁小流域 南水北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邯郸县西军师堡村乡村清洁循环利用模式
7
作者 何国庆 田彩霞 靳书坤 《河北农业科学》 2012年第11期105-108,共4页
介绍了邯郸县西军师堡村乡村清洁循环利用项目建设的背景、目标以及取得的成果,提出了进一步建设和改进措施,并分析了乡村清洁循环利用项目实施所取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旨为该项目的进一步推广提供借鉴。
关键词 乡村 清洁循环利用 模式 建设 邯郸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茂名市乡村清洁工程示范村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8
作者 谭杰玲 吴小芳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B03期330-334,共5页
农村环境恶化和资源浪费严重制约着农业可持续发展,成为构建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障碍。根据两年来茂名市乡村清洁工程示范村建设的实践,总结了其建设所取得的成效及存在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今后乡村清洁工程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乡村清洁工程 建设成效 问题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与式乡村评估在青海湟水河流域CDM造林再造林项目中的应用
9
作者 张学元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28期13849-13851,共3页
基于实地踏查、问卷调查、社区会议及关键人物访谈等参与式乡村评估工具对青海湟水河流域清洁发展机制(CDM)造林再造林项目进行评估,结果表明:拟议项目能很好地反应当地社区生计发展需求,不仅将对缓解气候变化做出贡献,还将为社区经济... 基于实地踏查、问卷调查、社区会议及关键人物访谈等参与式乡村评估工具对青海湟水河流域清洁发展机制(CDM)造林再造林项目进行评估,结果表明:拟议项目能很好地反应当地社区生计发展需求,不仅将对缓解气候变化做出贡献,还将为社区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做出贡献,最后,农户、社区和政府等相关利益群体对项目实施提出了有益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与式乡村评估 湟水河流域 CDM 造林再造林项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清洁循环利用工程”助推现代化新农村建设
10
作者 王玉霞 张伟亮 陈玉明 《河北农业科学》 2012年第11期103-104,108,共3页
以涉县井店镇刘家村为例,介绍了"农村清洁循环利用工程"的建设内容;为保证工程的顺利实施,提出了成立项目实施组织、规范项目运行机制、巩固项目实施效果3项措施,以期推进现代化新农村建设。
关键词 涉县 农村清洁循环利用工程 新农村 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