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6篇文章
< 1 2 3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Discuss of the Formula of Flow Loss and Water Using Coefficient on Seepage Proofed Channel
1
作者 MENBao-hui ZHOUQing-guo 《Journal of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CAS 2001年第1期43-48,共6页
On the basis of the analysis about present water resource situation in China,the disadvantage of the for- mula of flow loss and water using coefficient on anti-seep channel which have been applying in channel de- sign... On the basis of the analysis about present water resource situation in China,the disadvantage of the for- mula of flow loss and water using coefficient on anti-seep channel which have been applying in channel de- sign and water saving irrigation administration will be indicated in the paper.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at the loss of conveying water is changeable with the now changing have been take into account in the new formula. The formula is validated by the example of middle permeable channel (A=1.90,m=0.40). The calculate re- sult is more precision. Also some formula has been given,they can be referred to the worker of the irrigation administr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ater resource water saving irrigation channel flow loss water-using coefficie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输水河道潜水层土体渗透系数随机分布特性
2
作者 兰雁 王辉 +3 位作者 赵寿刚 张一博 孙瑞东 范嘉懿 《人民黄河》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0-155,共6页
清水河天然河道两侧潜水层结构属冲洪积地层,具有明显的沉积韵律,河道及调蓄水库存在不同程度渗漏,直接影响输水流量和地下水补给量。引入随机理论探究河道典型潜水层土层渗透系数的分布规律,并利用渗透系数密度分布函数得到土层组合渗... 清水河天然河道两侧潜水层结构属冲洪积地层,具有明显的沉积韵律,河道及调蓄水库存在不同程度渗漏,直接影响输水流量和地下水补给量。引入随机理论探究河道典型潜水层土层渗透系数的分布规律,并利用渗透系数密度分布函数得到土层组合渗透系数,对比分析了不同渗透系数组合下河道渗流量的变化,结果表明:输水河道潜水层土体黏粒含量与渗透系数相关性显著;粉质黏土、重粉质壤土渗透系数呈指数分布,壤土、砂壤土渗透系数呈t分布;基于各土层渗透系数分布函数,选取3种渗透系数组合计算的河道单侧年渗流量变幅较大,土层渗透系数随机性对渗流量影响十分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输水河道 水量损失 潜水层 渗透系数 随机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游设置分水口的渠道梯形节制闸水力特性试验研究
3
作者 李琳 刘岩 +1 位作者 王延文 戴文鸿 《长江科学院院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2-119,共8页
研究分水口对闸前流态的影响以及不同边坡和分水角下梯形节制闸的流量系数和水头损失的变化规律,建立梯形节制闸流量公式,探究梯形节制闸水头损失规律,为灌区量水控水精确化提供支持。试验设置了3个边坡(m=1.5、1.75和2)、5个分水角(θ=... 研究分水口对闸前流态的影响以及不同边坡和分水角下梯形节制闸的流量系数和水头损失的变化规律,建立梯形节制闸流量公式,探究梯形节制闸水头损失规律,为灌区量水控水精确化提供支持。试验设置了3个边坡(m=1.5、1.75和2)、5个分水角(θ=30°、45°、60°、75°和90°)、不同开度、不同水头共495组试验,进行梯形节制闸门在分水条件不同时的过流试验,观察分水口流态并分析成因;运用量纲分析法建立梯形节制闸流量公式,计算节制闸的相对水头损失。在节制闸前形成了回水区,节制闸流量计算公式的决定系数R^(2)=0.934,流量的平均相对误差为2.83%,相对水头损失随节制闸的相对开度增大而减小。梯形节制闸门的流量公式精度较高,可为灌区梯形渠道流量测量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梯形节制闸 灌区渠道 分水口 水头损失 流量系数 流量公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恒定围压下间断级配散粒土内部侵蚀机理研究
4
作者 梁越 罗安志 +2 位作者 杨牛虎 许彬 代磊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4-232,共9页
管涌侵蚀一直是水力学研究的重点,其是指在渗透水流作用下土体内部细颗粒发生迁移并形成渗漏通道的一种渗漏现象,且在围压条件下土体内部侵蚀过程会受到显著的影响。利用自主研发的应力动态联动式渗透变形试验装置对不同级配的散粒土在... 管涌侵蚀一直是水力学研究的重点,其是指在渗透水流作用下土体内部细颗粒发生迁移并形成渗漏通道的一种渗漏现象,且在围压条件下土体内部侵蚀过程会受到显著的影响。利用自主研发的应力动态联动式渗透变形试验装置对不同级配的散粒土在恒定围压条件下的侵蚀过程进行研究。设置三组不同的间断级配试样,对渗流过程中的渗流量、细颗粒流失量和渗透变形量进行测量。结果表明:试验前期渗流速度v和水力梯度i呈线性正相关,但围压作用使得i-v曲线后期明显变缓不再符合达西定律;土体中间级配缺的越多,颗粒起动的临界水力梯度越小;且土体的不均匀系数对渗透系数的影响存在某一上限值。渗流过程中细颗粒的流失存在因堵塞而引起的自滤自稳定现象,该现象在骨架颗粒级配较为均匀时更易出现。土体在恒定围压条件下细颗粒流失导致体积收缩,而由于土体内部颗粒间的作用力突变,土体渗透变形呈现阶梯状变化,且在土体颗粒级配间断跨度大、内部细颗粒粒径小且单一的情况下阶梯状变化较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断级配散粒土 恒定围压 渗透系数 体积变化量 细颗粒流失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空区球体组装模型与多孔介质流动压损预测 被引量:2
5
作者 陈方兴 郝小礼 +3 位作者 陈世强 李轶群 李石林 鲁义 《煤炭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33-242,共10页
快速预测采空区内部流动损失,一直是煤矿精准防灭火的关键问题。围绕采空区多孔介质流动,提出球体组装的采空区多孔介质物理模型,结合模型几何特征,找到流动的最小体元,并划分出该流动的4个阶段。基于纳维-斯托克斯(N-S)方程,建立表观... 快速预测采空区内部流动损失,一直是煤矿精准防灭火的关键问题。围绕采空区多孔介质流动,提出球体组装的采空区多孔介质物理模型,结合模型几何特征,找到流动的最小体元,并划分出该流动的4个阶段。基于纳维-斯托克斯(N-S)方程,建立表观速度、球径、动力黏度、流体密度与压损的关系式,得到4个阶段的压损计算式,进一步,采用时间比重的加权方法,建立了单位长度压损模型JT/L,符合Forchheimer方程形式。应用该模型预测了压损数值,对比了数值模拟结果和Ergun方程的预测值,结果表明:对数值模拟结果的影响,相比出入口效应,发现边壁效应更大,经优化确定模型为16×7的多球组装体接枝组合;对于该接枝组合内的多孔介质流动,在层流和近层流时,Ergun预测值与数值模拟结果的相对误差小于8%;引入孔隙率为0.375的多孔介质试验数据,开展无量纲分析,验证了数值模拟结果的可靠性,但是,单位长度压损模型JT/L预测值的误差最大值达69.9%,实为将N-S方程简化成一维而引起的;定义修正系数K,表征三维流动的影响,雷诺数(R_(e))低于10,K=2.84,雷诺数为10~3000时,K=6.56R_(e)^(-0.334);最终,得到了拟三维的JT'/L计算模型,当雷诺数低于10,预测值的误差小于6%,在雷诺数10~3000范围内,误差低于10%。结论表明,基于球体组装模型的采空区拟三维多孔介质流动压损计算模型,可快速预测出雷诺数不超过3000的单位长度压损,有助于科学指导采空区精准防灭火的工程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损失 多孔介质模型 时间比重 边壁效应 修正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接隧洞下通竖井的调压室流态和阻力系数CFD分析
6
作者 邹远璐 陈胜 +2 位作者 章梦捷 赵文龙 张健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67-171,共5页
前接隧洞下通竖井的调压室水流条件复杂,型式特殊,目前相关研究较少。为研究其水力特性,针对国内某抽水蓄能电站建立了该调压室局部模型并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对比分析了发电及抽水工况下分流及汇流两种典型流态的分流比对水头损失系数... 前接隧洞下通竖井的调压室水流条件复杂,型式特殊,目前相关研究较少。为研究其水力特性,针对国内某抽水蓄能电站建立了该调压室局部模型并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对比分析了发电及抽水工况下分流及汇流两种典型流态的分流比对水头损失系数的影响,提出了不同流态下水头损失系数与分流比的拟合曲线,并将数值模拟结果与模型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两种典型流态下的水头损失系数数值模拟结果与模型试验结果吻合良好,三维数值模拟方法可用于该类调压室的水力特性研究;与常规布置形式调压室相比,机组稳定发电运行时前接隧洞下通竖井的调压室水流流态较差,结合处伴有局部向上的流动及回流;水头损失系数随分流比呈非线性特征。研究结果可为此类调压室的设计及水力特性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竖井与调压室结合布置 调压室 三维数值模拟 水头损失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层井下低温取心过程瓦斯损失量推算模拟试验
7
作者 王龙 邓志亮 +3 位作者 王兆丰 刘军 胡龙生 王新丰 《煤炭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74-185,共12页
低温取心技术既能在煤层中定点取样,又可有效减少取样过程的瓦斯逸散,在井下煤层瓦斯含量精准测定中应用前景广阔。为了准确推算低温取心过程的煤心瓦斯损失量,依托含瓦斯煤低温取心吸附解吸模拟平台,在不同管壁外热、不同平衡压力(1~4 ... 低温取心技术既能在煤层中定点取样,又可有效减少取样过程的瓦斯逸散,在井下煤层瓦斯含量精准测定中应用前景广阔。为了准确推算低温取心过程的煤心瓦斯损失量,依托含瓦斯煤低温取心吸附解吸模拟平台,在不同管壁外热、不同平衡压力(1~4 MPa)条件下开展了低温取心型煤瓦斯解吸模拟试验,研究了低温环境下的瓦斯解吸特征;并基于图解法,采用3种不同扩散模型对低温取心的解吸曲线进行拟合分析,评价了3种损失量推算模型的优劣。结果表明:常规取心过程产生的摩擦热会大大增加煤心瓦斯损失量;瓦斯解吸量随取心管壁温度上升逐渐增大,当管壁外热分别为60、70、80、90℃时,30 min内解吸量分别为6.587、7.082、7.460和7.981 cm^(3)/g,较之恒温30℃解吸量的增幅分别达到13.71%、22.25%、28.78%和37.77%。低温取心时,煤心解吸出现倒吸回流现象,这是降温导致煤样罐内压力小于大气压造成的。经不含瓦斯煤倒吸对比试验校正,低温取心时的真实解吸量随着管壁外热降低逐渐减小,管壁外热分别为60、70、80、90℃时,30 min内低温取心解吸量分别为3.578、3.842、4.215和4.76 cm^(3)/g,较之常规取心的解吸抑制率在40%~46%间。低温环境下,瓦斯解吸量随吸附平衡压力升高逐渐增大,但增长幅度逐渐减小;低温取心时的扩散系数较之常规取心减少得多,且随着降温呈现线性降低。采用Logistic增长模型对低温取心解吸曲线的拟合精度明显优于√t模型和指数模型,损失量推算误差小于0.5%,能够满足低温取心时瓦斯损失量推算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取心 瓦斯损失量 管壁外热 瓦斯解吸 扩散系数 LOGISTIC增长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热障涂层的涡轮叶片气膜冷却与流阻特性分析
8
作者 张王子 谭晓茗 +1 位作者 韦裕恒 张镜洋 《表面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17-229,共13页
目的 获得涡轮导向叶片附加热障涂层后叶栅通道、气膜孔流动损失和叶片表面气膜冷却效率的变化规律。方法 采用三维数值模拟,研究某型发动机涡轮导向叶片敷设热障涂层后,热障涂层厚度和表面粗糙度2个参数对气膜孔、叶栅通道流动特性和... 目的 获得涡轮导向叶片附加热障涂层后叶栅通道、气膜孔流动损失和叶片表面气膜冷却效率的变化规律。方法 采用三维数值模拟,研究某型发动机涡轮导向叶片敷设热障涂层后,热障涂层厚度和表面粗糙度2个参数对气膜孔、叶栅通道流动特性和叶片表面气膜冷却效率的影响。结果 热障涂层厚度与表面粗糙度增加,会导致气膜孔流量系数减小、叶栅通道总压损失系数与能量损失系数增大;叶片基底冷效与温度削减率随着涂层厚度增加不断增大,当陶瓷层厚度增加至0.4mm,叶片基底平均冷效提升19.1%,温度削减率高达6.5%;随着涂层表面粗糙度增加,叶片基底平均冷效与涂层表面平均冷效均下降,粗糙度为20μm时降幅分别为7.2%、8.9%;在研究范围内,温度削减率与表面粗糙度呈正相关,最大高达2.58%。结论 在研究参数范围内,附加热障涂层可以明显提升叶片表面综合冷效,但也增加了叶栅通道与气膜孔的流动损失;热障涂层表面粗糙度的增大不利于热障涂层的热防护和减小流动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膜冷却 热障涂层 粗糙度 综合冷却效率 能量损失系数 流量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进气参数对非对称涡轮非稳态特性的影响
9
作者 王智慧 刘湘 王宏波 《车用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9-35,共7页
为了更好地了解脉冲进气参数对非对称双通道涡轮(asymmetrical twin-scroll turbine,ATST)性能的影响,应用ANSYS CFX软件对不同脉冲进气条件下的ATST进行了非稳态数值计算,探究了进气脉冲频率和幅值对ATST性能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了脉... 为了更好地了解脉冲进气参数对非对称双通道涡轮(asymmetrical twin-scroll turbine,ATST)性能的影响,应用ANSYS CFX软件对不同脉冲进气条件下的ATST进行了非稳态数值计算,探究了进气脉冲频率和幅值对ATST性能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了脉冲频率和幅值对蜗壳出口参数、转子进口参数及内部流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脉冲频率不同使得涡轮性能参数发生了一定的相移,但是对其周期内的平均性能影响较小;脉冲幅值对ATST的瞬态和平均性能都有较大影响,较大脉冲幅值对应的平均流量参数和效率分别下降了5.69%和0.48%,且转子进口入射角和蜗壳出口总压损失系数明显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频率 脉冲幅值 非对称双通道涡轮 入射角 总压损失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nSAR的加州中央山谷地下储水层存储结构变化反演
10
作者 张深沅 孙玉 +2 位作者 王宝行 张兴 林飞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4-54,共11页
地下水的过度开采导致黏土颗粒的重新排列,削弱含水层的储水能力,引发地表沉降。为保证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监测地下水的储量变化尤为重要。本研究以加州中央山谷农业种植区为例,利用合成孔径雷达干涉(InSAR)数据反演地下水的储量... 地下水的过度开采导致黏土颗粒的重新排列,削弱含水层的储水能力,引发地表沉降。为保证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监测地下水的储量变化尤为重要。本研究以加州中央山谷农业种植区为例,利用合成孔径雷达干涉(InSAR)数据反演地下水的储量变化。通过结合升轨和降轨InSAR数据反演垂向和东西方向的形变,采用独立成分分析方法,从垂向形变信号中重构出与地下水相关的多孔形变信号,再根据该信号与地下水位信号之间的季节性振幅估计弹性骨架释水系数,从而反演地下水储量变化状态。结果显示,该地区在2017—2021年的总地下水储量损失超过1.26×10^(10)m^(3),其中95.7%是不可恢复的。本研究旨在通过InSAR数据快速评估过度开发引起的地下水储量变化,给地下水管理者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 地下水储量变化 垂向形变 独立成分分析 弹性骨架释水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孔径比多孔板对管道内流动特性的影响分析
11
作者 金恒 朱根生 +3 位作者 李凤甡 李澍 陈星泽 张延瑞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68-274,共7页
围绕变孔径比多孔板对于管道内流体的水动力特性演化规律开展工作,建立计算流体动力学数值模型并验证计算结果的可靠性,进而讨论了孔隙板周围局部区域流出系数和压损系数变化,研究了流体在带多孔板管道内沿程速度和压力分布特征,分析了... 围绕变孔径比多孔板对于管道内流体的水动力特性演化规律开展工作,建立计算流体动力学数值模型并验证计算结果的可靠性,进而讨论了孔隙板周围局部区域流出系数和压损系数变化,研究了流体在带多孔板管道内沿程速度和压力分布特征,分析了压力损失的变化规律会和变孔径比多孔板周围局部的流动状态.计算结果表明,孔径比的改变使得扩散孔对流出系数和压损系数的敏感程度略大于收缩孔,使得进出口的孔径差异程度与压损系数成正比、与流出系数成反比;流速、压力峰值拐点的位置与孔径比有关.在此基础上,引入双层板进行研究,进一步研究表明双层板均使得流出系数下降,压损系数上升,孔径比为1∶4和4∶1的双层板对流出系数、压损系数更加敏感;流速影响距离约为2倍管径,压力影响距离约为1倍管径;变孔径比的后板对前板引起的流速变化无太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板 孔径比 压损系数 流出系数 流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3D打印的高性能HAN基单组元发动机喷注器
12
作者 徐丁欢 孙策 +2 位作者 董佳磊 党涵宇 陈鸿麟 《火箭推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7-93,共7页
为了满足HAN(硝酸羟铵)基单组元催化分解发动机对高性能喷注器的需求,开展基于3D打印技术的多圈多喷注孔高性能喷注器设计研究。以3D打印喷注器为对象进行传热特性仿真、流阻特性及热试性能试验研究,提出3D打印喷注器流阻计算沿程损失... 为了满足HAN(硝酸羟铵)基单组元催化分解发动机对高性能喷注器的需求,开展基于3D打印技术的多圈多喷注孔高性能喷注器设计研究。以3D打印喷注器为对象进行传热特性仿真、流阻特性及热试性能试验研究,提出3D打印喷注器流阻计算沿程损失修正系数。试验结果表明:3D打印喷注器流阻随化铣总时间的增加而降低,流阻降低速率逐渐减小;发动机可以实现常温可靠起动,高床载下分解效率达到0.992;发动机起动响应时间随着初始温度降低而增加,可通过控制最长间隔时间提高响应时间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喷注器 沿程损失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磁耦合谐振的多自由度电机无线电能传输
13
作者 常雨芳 尹帅帅 +1 位作者 黄文聪 李飞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7-131,共5页
针对多自由度电机无线电能传输中传输效率较低的问题,提出基于磁耦合谐振的多自由度电机无线电能传输方法。该方法根据共振原理构建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模型,通过反射系数描述阻抗匹配状态,获取最佳负载阻抗;采用混沌优化算法优化... 针对多自由度电机无线电能传输中传输效率较低的问题,提出基于磁耦合谐振的多自由度电机无线电能传输方法。该方法根据共振原理构建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模型,通过反射系数描述阻抗匹配状态,获取最佳负载阻抗;采用混沌优化算法优化电机线圈损耗率,实现多自由度电机无线电能传输优化。实验结果表明,应用该方法后,多自由度电机的电能输出功率达到了893 W,传输效率提升了0.10以上,提高了电能输出功率和传输效率,方法有效,具备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耦合谐振 多自由度电机 无线电能传输 阻抗匹配 最佳负载阻抗 混沌算法 反射系数 线圈损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滴形热管阵列预冷器综合换热特性数值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侯温馨 吕元伟 +2 位作者 张镜洋 张靖周 王奉明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82-191,共10页
提出了一种应用于高超声速飞行器进气预冷的水滴形热管阵列预冷器构想,以实现进气预冷的高效换热和低流动损失。基于将热管处理为恒定温度导热体的简化模型假设,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水滴形热管预冷器的流动换热特性以及水滴热管形状... 提出了一种应用于高超声速飞行器进气预冷的水滴形热管阵列预冷器构想,以实现进气预冷的高效换热和低流动损失。基于将热管处理为恒定温度导热体的简化模型假设,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水滴形热管预冷器的流动换热特性以及水滴热管形状、纵向间距和来流马赫数的影响,并与具有相同截面积的圆形热管预冷器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水滴外形减少了外掠高温来流在热管尾缘脱落涡的产生,流动变得平滑。与圆形热管预冷器相比,水滴形热管预冷器极大地减小了高温来流流动损失,仅为圆形热管阵列的30%。虽然温降有所降低,但综合性能因子大于圆形热管预冷器。在本文的研究参数范围内,存在相对较优的水滴形状和热管纵向间距,可以获得更高的综合换热特性;随着来流马赫数增大,预冷器的综合换热特性有所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超声速飞行器 水滴形热管预冷器 温降 对流换热系数 压力损失系数 综合性能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应力混凝土构件时变预应力损失计算 被引量:4
15
作者 胡狄 李雨洁 余志武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852-2859,共8页
较准确预测混凝土收缩徐变和预应力筋松弛引起的时变预应力损失是进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抗裂性和变形控制的基础,预测值过高或过低均直接影响设计配筋及结构的服役性能。包括设计规范给出的现有各种时变预应力损失公式均为近似式,这些公... 较准确预测混凝土收缩徐变和预应力筋松弛引起的时变预应力损失是进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抗裂性和变形控制的基础,预测值过高或过低均直接影响设计配筋及结构的服役性能。包括设计规范给出的现有各种时变预应力损失公式均为近似式,这些公式的表达形式并不一致,对是否考虑普通钢筋配筋等参量影响存在较大差别。同时各公式中引入的简化系数值及简化项亦不相同,且所有这些公式均不能严谨体现收缩徐变与松弛的耦合影响,因此其时变预应力损失的预测精度难以保证。根据任意时刻截面内力增量平衡和变形协调条件,运用按龄期调整的有效模量法,建立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时变预应力损失统一计算方法;结合预应力筋时变应变变化特点和松弛折减系数分析模型,推导松弛折减系数求解方程,从而获得了预测时变预应力损失的实用公式。计算式全面考虑了预应力筋与普通钢筋截面配筋率、钢筋位置等各个影响因素,并能体现混凝土收缩徐变与预应力筋松弛的耦合影响。该公式的计算值、各规范公式值与长期预应力损失试验值比较表明,AASHTO规范与EN 1992-1-1规范的公式理论值比试验值大17%~24%,TB 10092—2017与JTG 3362—2018规范的公式理论值则比试验值少9%~21%,该公式的计算值与试验值差别在6%以内,说明该公式具有良好计算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损失 徐变 收缩 松弛 松弛折减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形复杂度的山区水土流失风险评价 被引量:1
16
作者 魏休耘 甘淑 +1 位作者 袁希平 李绕波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5-33,共9页
水土流失研究中通常以大范围区域数据为主导,探究小范围山地地区精细化表达,这对评价小范围山地地区水土流失情况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利用无人机数据生成高精度的数字高程模型(DEM)与三维模型,基于DEM数据计算多个地形因子,结合相关性分... 水土流失研究中通常以大范围区域数据为主导,探究小范围山地地区精细化表达,这对评价小范围山地地区水土流失情况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利用无人机数据生成高精度的数字高程模型(DEM)与三维模型,基于DEM数据计算多个地形因子,结合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实现地形因子的分类,再使用变异系数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实现地形因子的筛选与确权并建立地形复杂度模型;随后,在地形复杂度模型中引入常数偏移量,并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水土流失风险评价因子模型;最后,将其与三维模型和实地踏勘数据进行验证分析。结果表明:1)水土流失风险评价因子模型中坡度、地表切割深度、剖面曲率、平面曲率的系数分别为1.933、0.338、0.206和2.633;2)对于整个试验区,中风险区面积比例为28.50%,分布较为分散。极高风险区比例为4.42%,集中分布在南侧以及西北侧。总体而言,该区域以中低风险为主;3)F1和F2区域水土流失风险较高,因为其存在陡峭地形、低植被覆盖率和土壤沙化等问题。F3区域由于平坦地形和种植大量农作物,表现出相对轻微的水土流失情况。该模型能够准确提取水土流失区域,为小范围山地地区的水土流失和土壤侵蚀等地学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地形复杂度 水土流失 相关性分析 变异系数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输出系数法的常州市农田面源氮流失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玉洁 赵健 +2 位作者 侯聪宇 武倩倩 任加国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665-1676,共12页
定量解析面源污染的时空分布特征对面源污染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以平原河网区城市常州市的农田总氮流失为例,在典型的输出系数模型基础上,引入降雨侵蚀因子、地形影响因子、地表径流因子、土壤淋溶因子、植被截留因子计算总氮入河系数,... 定量解析面源污染的时空分布特征对面源污染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以平原河网区城市常州市的农田总氮流失为例,在典型的输出系数模型基础上,引入降雨侵蚀因子、地形影响因子、地表径流因子、土壤淋溶因子、植被截留因子计算总氮入河系数,并对常州市的农田种植模式进行分类,得到常州市农田种植产生的总氮流失量及入河量,识别常州市农田种植的主要污染类型。结果表明:常州市总氮入河系数的年际变化不大,但时空变化明显,2010年、2015年常州市总氮入河系数西部大于东部,2020年西部与东部大致相等;常州市农田种植模式可划分成27种,总氮流失量排名前3的为平原水田的稻油轮作、平原水田的稻麦轮作及平原水田的其他类3种种植模式。平原水田的这3种种植模式合计在2010年、2015年、2020年分别贡献了常州市80.54%、81.67%、77.62%的总氮流失量。从总氮流失量的年际变化来看,平原水田的稻麦轮作模式在2015年总氮流失量最高,为1 220.98 t;溧阳市及金坛区的总氮流失量及入河量明显大于常州市其他区(市),这2个地区在2010—2020年平均贡献了64.61%的总氮流失量和68.85%的总氮入河量,溧阳市及金坛区是常州市农田面源污染控制的关键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输出系数法 种植模式 面源污染 氮流失 入河系数 常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对变电站二次直流失电的超高压输电线路相间保护方案 被引量:1
18
作者 高钰堃 赵明 +3 位作者 李本瑜 石恒初 李银红 陈金富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8-195,共8页
变电站二次直流失电会导致本站继电保护装置等设备失去供电电源而无法动作,本站出线发生故障时需要依靠上级变电站的远后备保护进行切除。针对变电站二次直流失电情况下超高压输电线路发生相间短路故障时保护远后备灵敏度不足的问题,提... 变电站二次直流失电会导致本站继电保护装置等设备失去供电电源而无法动作,本站出线发生故障时需要依靠上级变电站的远后备保护进行切除。针对变电站二次直流失电情况下超高压输电线路发生相间短路故障时保护远后备灵敏度不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应对变电站二次直流失电的超高压输电线路相间保护方案。首先,根据超高压电网相间故障时负序电流的自然分布特性,探讨了反时限负序过流保护的远后备应用可行性和相间距离保护的补充特性,确定了相间故障远后备保护的构成思路。接着,研究了助增系数和负序电流对反时限负序过流保护整定时间定值的影响,讨论了临界助增系数的确定方法和反时限负序过流保护的时间定值整定方法。然后,提出了反时限负序过流保护为主、相间距离保护为辅的应对变电站二次直流失电的超高压输电线路相间保护方案。最后,以IEEE 39节点系统和某实际500 kV电网作为仿真算例,对所提方案的有效性进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电站 直流失电 相间故障 继电保护 反时限特性 负序电流 助增系数 远后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粗糙度对SA508 Gr.3 Cl.1钢-石墨摩擦副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
19
作者 郑张利 王文东 王飞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6-32,共7页
采用旋转钢圆环-固定石墨圆环式端面摩擦副结构,对不同表面粗糙度(0.319,0.451,1.210,2.300,5.240μm)的SA508 Gr.3 Cl.1钢进行干摩擦磨损试验,研究了试验钢表面粗糙度对摩擦副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分析了磨损机制。结果表明:随着试验钢... 采用旋转钢圆环-固定石墨圆环式端面摩擦副结构,对不同表面粗糙度(0.319,0.451,1.210,2.300,5.240μm)的SA508 Gr.3 Cl.1钢进行干摩擦磨损试验,研究了试验钢表面粗糙度对摩擦副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分析了磨损机制。结果表明:随着试验钢表面粗糙度增加,摩擦因数先减小后增大,表面粗糙度为0.451μm时最小,为5.240μm时最大;石墨的摩擦磨损质量损失整体呈增大趋势,磨损机制均以磨粒磨损为主。当表面粗糙度较低时,石墨在试验钢磨损面形成大面积光滑的转移膜,膜中碳含量较高;当表面粗糙度较高时,产生犁沟效应,石墨转移膜面积较小,膜中碳含量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擦因数 磨损质量损失 石墨 转移膜 表面粗糙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b扩散对NdFeB磁体微观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20
作者 杨萌威 明昕 严高林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7-71,共5页
利用直流磁控溅射技术在烧结NdFeB磁体的单极面镀不同厚度Tb膜,并进行热扩散及退火处理,研究了不同厚度Tb膜及热处理工艺对磁体的影响。结果表明,3.137μm膜厚对磁体内禀矫顽力提升最明显,并在850℃×7 h+500℃×2 h热处理条件... 利用直流磁控溅射技术在烧结NdFeB磁体的单极面镀不同厚度Tb膜,并进行热扩散及退火处理,研究了不同厚度Tb膜及热处理工艺对磁体的影响。结果表明,3.137μm膜厚对磁体内禀矫顽力提升最明显,并在850℃×7 h+500℃×2 h热处理条件下,获得的磁性能最佳,其内禀矫顽力从872.36 kA/m提升到1305.67 kA/m;20~160℃的剩磁温度系数α从-0.1226%/℃减小至-0.1230%/℃,略有降低,但矫顽力温度系数β从-0.5534%/℃明显增大至-0.52967%/℃。利用SEM观测Tb扩散磁体的近表面及深处的微观结构,可以发现明显的(Nd,Tb)_(2)Fe_(14)B核壳结构及分布较均匀的富Nd相,这是磁体磁性能提升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处理 温度系数 矫顽力 磁通不可逆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