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0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城镇有机更新设计策划的实施机制研究
1
作者 莫洲瑾 遇美含 曲劼 《城市建筑》 2025年第6期44-47,共4页
针对小城镇有机更新过程中设计目标制定不科学、组织架构不明确、长效机制不持续等实施机制问题,文章提出小城镇有机更新需要一个上衔规划先于并指导设计的系统性策划。文章分析并借鉴英国、美国和国内的城市设计策划的特性与实施机制,... 针对小城镇有机更新过程中设计目标制定不科学、组织架构不明确、长效机制不持续等实施机制问题,文章提出小城镇有机更新需要一个上衔规划先于并指导设计的系统性策划。文章分析并借鉴英国、美国和国内的城市设计策划的特性与实施机制,得出小城镇有机更新设计策划应基于城镇特质科学地制定设计目标,应成立设计策划专项组织保障多元主体参与,应设立弹性和刚性并存的管制导则保障设计与实施,以及明确闭环工作流程,保证设计策划的高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设计策划 城市设计导则 小城镇 小城镇有机更新 实施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技术融合的内涝风险预警系统研究
2
作者 丁一 赵碧莹 +1 位作者 闫爱霞 张宇 《信息技术》 2025年第3期8-15,共8页
综合考虑降雨、下垫面、排水设施等多种因素设计内涝风险预警系统,实现内涝风险智能化、自动化制作,可提高内涝风险预警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及时性。以满洲里市为例,以降雨量智能网格预报、降雨实况、内涝统计模型资料、内涝点信息、管... 综合考虑降雨、下垫面、排水设施等多种因素设计内涝风险预警系统,实现内涝风险智能化、自动化制作,可提高内涝风险预警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及时性。以满洲里市为例,以降雨量智能网格预报、降雨实况、内涝统计模型资料、内涝点信息、管网信息等数据资料为背景,融合Python、GIS、C#等多种计算机技术,设计开发满洲里城市内涝风险预警系统,实现内涝灾害风险的预报、数据入库、预警产品自动制作等功能,业务化运行效果良好,为防御和减轻内涝灾害提供精准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技术融合 城市内涝 风险预警 系统设计 精准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网融合下城市轨道交通自适应站台门设计与分析
3
作者 王玉珏 陈卓 +1 位作者 马松 刘潇洋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0-74,共5页
针对四网融合中不同线路、车型间站台门系统的兼容性问题,本研究提出自适应站台门系统设计方案,包括改进机械结构、优化控制系统算法、提升智能化水平及增强间隙探测系统能力等在内的综合性解决方案。这些方案旨在提高站台门系统的灵活... 针对四网融合中不同线路、车型间站台门系统的兼容性问题,本研究提出自适应站台门系统设计方案,包括改进机械结构、优化控制系统算法、提升智能化水平及增强间隙探测系统能力等在内的综合性解决方案。这些方案旨在提高站台门系统的灵活性和安全性,以更好地适应不同车型和运营模式的需求。通过多种车型的适应,减少车站规模,降低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成本。研究成果以期为城市轨道交通四网融合背景下的站台门系统升级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四网融合 站台门系统 多车型 自适应站台门 方案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产教融合型课程建设研究——以《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为例
4
作者 董建雄 尹来容 +1 位作者 胡波 袁慧 《时代汽车》 2025年第5期50-52,共3页
针对地方高校在“新工科”课程建设中面临的资源短缺困局,本文从产教融合型课程建设需遵循的基本原则出发,以长沙理工大学《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为例,提出了培养综合型“新工科”人才的产教融合型课程建设方法,提高了对课程满意度,为其... 针对地方高校在“新工科”课程建设中面临的资源短缺困局,本文从产教融合型课程建设需遵循的基本原则出发,以长沙理工大学《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为例,提出了培养综合型“新工科”人才的产教融合型课程建设方法,提高了对课程满意度,为其他课程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课程建设 产教融合 机械设计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通高校城市设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与探索
5
作者 陈娟辉 邓云叶 +1 位作者 银周妮 曾艳 《山西建筑》 2025年第6期182-185,共4页
以《城市设计》课程为研究对象,基于“三全育人”的核心理念,旨在解决教学过程中专业知识传授、个人价值培育和思政融入生硬的问题,根据《城市设计》课程具体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结合课程思政的总体目标,进行匹配性设计,并在教学方法、... 以《城市设计》课程为研究对象,基于“三全育人”的核心理念,旨在解决教学过程中专业知识传授、个人价值培育和思政融入生硬的问题,根据《城市设计》课程具体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结合课程思政的总体目标,进行匹配性设计,并在教学方法、思政资源库、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拓展与探索,以激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融合课程思政内涵,促进城乡规划学科人才教育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全育人 城市设计 课程思政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职业教育发展路径研究
6
作者 魏保成 张华 《成才之路》 2025年第9期17-20,共4页
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使得新兴产业和服务业不断涌现,而这些领域对人才的需求量大、要求高。职业院校是为社会培养技能人才的重要场所,但传统职业教育偏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难以适应新兴领域对人才的专业技能和实践... 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使得新兴产业和服务业不断涌现,而这些领域对人才的需求量大、要求高。职业院校是为社会培养技能人才的重要场所,但传统职业教育偏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难以适应新兴领域对人才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要求。基于高质量发展背景,职业院校要深入了解各个行业对人才的技术要求和能力要求,精准地开展职业培训和教育,为学生提供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和学习途径,在逐步提高教育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的同时,使学生在就业市场更具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职业教育 顶层设计 产教融合 评价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液压缸性能模型的起竖装置一体化设计方法
7
作者 牛兆羽 苏成谦 高鹏飞 《现代防御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4-163,共10页
起竖装置传统设计流程是通过液压缸单方案设计来校核布局设计的可行性,设计过程未充分利用布局参数和液压缸性能的耦合关系,难以实现起竖装置快速设计和优化。通过对液压缸的设计计算过程进行数学建模,计算液压缸的性能特性数据,并以此... 起竖装置传统设计流程是通过液压缸单方案设计来校核布局设计的可行性,设计过程未充分利用布局参数和液压缸性能的耦合关系,难以实现起竖装置快速设计和优化。通过对液压缸的设计计算过程进行数学建模,计算液压缸的性能特性数据,并以此为基础构建液压缸性能模型。通过在起竖装置设计流程中引入液压缸性能模型,建立起布局方案到液压缸性能的直接映射关系,实现了布局方案和液压缸性能的一体化设计。在此基础上进行应用研究,利用一体化设计方法对单一布局方案下液压缸的性能参数进行了快速计算,研究了布局参数改变对液压缸性能参数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为起竖装置的快速设计和优化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体化设计 起竖装置 多级液压缸 布局方案 三铰点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化生存,艺术化生活:环境艺术设计在新时代的发展与挑战——访谈东华大学冯信群教授
8
作者 李博 《设计艺术研究》 2025年第1期7-9,共3页
在当前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和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的背景下,环境设计也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冯信群教授结合东华大学的学科建设经验,探讨了环境设计在可持续背景下的发展趋势,特别是在城乡融合、乡村振兴等领域,在学生、乡村、企业间... 在当前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和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的背景下,环境设计也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冯信群教授结合东华大学的学科建设经验,探讨了环境设计在可持续背景下的发展趋势,特别是在城乡融合、乡村振兴等领域,在学生、乡村、企业间搭建起沟通、合作的桥梁。并结合AI技术对设计教育的影响,强调了艺术与技术之间的平衡共融发展,提出了“科技化生存,艺术化生活”的理念,并探讨了如何通过跨学科融合、批判性思维培养以及主动设计能力的提升,推动设计学科的创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融合 跨学科融合 批判性思 主动设计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城乡规划协同机制探讨
9
作者 夏斐 方文华 《山西建筑》 2025年第4期33-35,75,共4页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城乡规划协同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和挑战。基于乡村振兴的背景,从规划体系不完善、部门协调不足、公众参与度低等深入分析了当前城乡规划协同机制存在的问题,通过案例分析和实地调研,提出了完善法律法规、建立跨部...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城乡规划协同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和挑战。基于乡村振兴的背景,从规划体系不完善、部门协调不足、公众参与度低等深入分析了当前城乡规划协同机制存在的问题,通过案例分析和实地调研,提出了完善法律法规、建立跨部门协调平台、引入智能化管理等优化措施。结果表明,建立健全的城乡规划协同机制对于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城乡规划 协同机制 城乡融合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系统性的乡村振兴——访谈湖南大学季铁教授
10
作者 王适思 《设计艺术研究》 2025年第1期4-6,共3页
随着设计在促进我国社会发展,改善民生福祉方面作用的加强,设计的边界也在不断拓宽。面向资源开发利用、能源结构调整、生态经济转型的系统集成设计参与将成为设计行业发展的前沿阵地。本文从探讨由季铁教授主持的“新通道”社会创新计... 随着设计在促进我国社会发展,改善民生福祉方面作用的加强,设计的边界也在不断拓宽。面向资源开发利用、能源结构调整、生态经济转型的系统集成设计参与将成为设计行业发展的前沿阵地。本文从探讨由季铁教授主持的“新通道”社会创新计划中文化保护与现代化创新的关系出发,逐步扩展到对设计农旅综合体的设计原则及目前乡村振兴面临的具体问题的讨论上,提出面向系统性的乡村振兴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设计 生态美学 乡村振兴 城乡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医疗产业为核心的产城融合模式——城市空间设计与可持续发展的探索
11
作者 唐崭 黄方艾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 2025年第2期61-63,共3页
产城融合是现代城市可持续发展与经济增长的重要策略。文章通过分析国内医疗产业集聚区的实践经验,探讨在产城融合背景下,以医疗产业为核心,通过优化空间设计和合理的功能布局来促进城市功能的协调发展,使产业、居住和公共服务之间实现... 产城融合是现代城市可持续发展与经济增长的重要策略。文章通过分析国内医疗产业集聚区的实践经验,探讨在产城融合背景下,以医疗产业为核心,通过优化空间设计和合理的功能布局来促进城市功能的协调发展,使产业、居住和公共服务之间实现有效连接,从而提升区域的服务质量和活力。通过具体案例,分析了当下适应医疗产业特点的空间设计思路和策略,为医疗产业导向的城市规划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空间设计 产城融合 医疗产业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机械式停车库设计策略研究
12
作者 全文康 叶鹏程 《城市建筑》 2025年第2期181-184,共4页
为解决停车需求与土地资源的供需矛盾、优化停车效率提升出行体验,文章进行地下机械式停车库的设计策略研究。首先介绍地下机械式车库的特征、优势及应用前景,然后进行相关设计方法研究,认为地下机械式车库的设计重点在于提高空间利用... 为解决停车需求与土地资源的供需矛盾、优化停车效率提升出行体验,文章进行地下机械式停车库的设计策略研究。首先介绍地下机械式车库的特征、优势及应用前景,然后进行相关设计方法研究,认为地下机械式车库的设计重点在于提高空间利用率与停车效率,通过案例分析法、定性研究法,就车库内部环境、设备选取,以及车库外部交通组织、出入口等层面分析相关设计策略,最后通过实际工程案例论证其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机械式车库 车库建筑设计 城市停车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州11号线车站公共区空间一体化创新设计研究与实践
13
作者 张涛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 2025年第1期156-158,共3页
苏州11号线车站公共区空间一体化创新设计强调车站建筑空间与机电及装修空间的融合与统一,通过对车站建筑空间骨架的创新搭建、机电系统筋脉的合理重塑、装修及终端设备表皮的严格把控,在持续不断地设计深化与实践中,充分优化整合各自... 苏州11号线车站公共区空间一体化创新设计强调车站建筑空间与机电及装修空间的融合与统一,通过对车站建筑空间骨架的创新搭建、机电系统筋脉的合理重塑、装修及终端设备表皮的严格把控,在持续不断地设计深化与实践中,充分优化整合各自空间需求,使三者相互协调、相互依存、互为表里,最终打造出形式新颖、功能完备且具有艺术美感的车站公共区空间,为乘客出行营造了一种全新的车站空间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车站 建筑 机电 装修 空间一体化 苏州11号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州+北三县”一体化背景下燕郊街道公共设施提升设计研究
14
作者 严思寒 侯晓乐 《上海包装》 2025年第3期219-221,共3页
“通州+北三县”一体化发展趋势为燕郊整体环境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在此背景下,以燕郊化工大街为例,探究了燕郊街道公共设施利用现状,分析了燕郊街道公共设施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有针对性和实践性的设计策略,旨在促进该街道公共... “通州+北三县”一体化发展趋势为燕郊整体环境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在此背景下,以燕郊化工大街为例,探究了燕郊街道公共设施利用现状,分析了燕郊街道公共设施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有针对性和实践性的设计策略,旨在促进该街道公共设施的提升,增强居民生活的满意度与幸福感,助力区域一体化协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设施设计 燕郊街道 “通州+北三县”一体化 城市空间布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站城融合理念下雄安站城市交换中心设计实践
15
作者 葛永 《工程技术研究》 2025年第2期189-191,共3页
站城融合理念在我国新时期高铁站建设领域得到了广泛运用和实践,雄安站综合交通枢纽作为站城融合理念的典型代表之一,其设计理念充分体现了高铁站与城市建设的相互协调、融合发展。为积极践行雄安新区绿色出行发展理念,雄安站综合交通... 站城融合理念在我国新时期高铁站建设领域得到了广泛运用和实践,雄安站综合交通枢纽作为站城融合理念的典型代表之一,其设计理念充分体现了高铁站与城市建设的相互协调、融合发展。为积极践行雄安新区绿色出行发展理念,雄安站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提出了城市交换中心的概念,为高铁站站城融合建设提供了新方向。文章结合雄安站城市交换中心的设计实践,从设计理念、设计方案、设计难点及解决措施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城市交换中心的设计特点及经验启示,为站城融合理念下高铁枢纽规划设计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铁站 城市交换中心 设计实践 雄安站 站城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规划健康影响评估理论框架构建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兰 孙文尧 +1 位作者 陶佳 谢辉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3-48,共6页
健康影响评估为预测城市发展、城市规划方案和项目的健康效益提供框架,但在融入我国城市规划中仍面临内容体系不清、技术流程不明、模型体系未建立和工作方法缺失等问题。本文构建了城市规划健康影响评估理论框架,系统性地明确了面向城... 健康影响评估为预测城市发展、城市规划方案和项目的健康效益提供框架,但在融入我国城市规划中仍面临内容体系不清、技术流程不明、模型体系未建立和工作方法缺失等问题。本文构建了城市规划健康影响评估理论框架,系统性地明确了面向城市规划的健康影响评估内容体系、技术流程、模型体系和工作方法。面向城市规划的健康影响评估可从“健康风险控制影响评估”“健康资源支撑保障评估”和“健康行为促进效益评估”3个方面开展;主要技术流程包括参照对象确定、评估范围界定、评估框架构建、评估方法选取和评估开展5个步骤;模型体系由核心模型、相关模型和外围模型构成;最后,规划编制团队与健康影响评估团队可协作推进健康影响评估“全过程”融入规划。本文可为面向城市规划开展健康影响评估提供基本的理论、方法和机制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影响评估 健康城市规划 理论框架 模型方法 融入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古都营城智慧的创新探索——北京老城总体城市设计的实践与思考
17
作者 王建国 吴晨 +1 位作者 杨俊宴 陈薇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4-15,共12页
北京老城是东方古都的杰出代表,北京向来重视历史文化的传承,但在现代化进程中,古都历史文化保护仍然面临来自社会、经济、城市定位及交通方式变化等诸方面的压力和挑战。针对东方古都的杰出代表——北京老城,设计通过对北京老城东方营... 北京老城是东方古都的杰出代表,北京向来重视历史文化的传承,但在现代化进程中,古都历史文化保护仍然面临来自社会、经济、城市定位及交通方式变化等诸方面的压力和挑战。针对东方古都的杰出代表——北京老城,设计通过对北京老城东方营城智慧挖掘探索的研究主线,强调中轴线统领作用的“一轴带两翼”总体布局。在保护与发展并重的规划引导下,设计凝练了北京老城何以杰出的营城智慧——山水格局的自然调和、都城规制的礼制大成、理想城市的市井生活,揭示了北京老城历史传承的重大价值。在此基础上,通过传统城市设计与数字化城市设计技术方法的综合运用,设计进一步诠释了北京老城形态构成的内在规律特征,形成了“营城八法”的北京老城空间解析及价值体系,并最终指导了北京老城空间形态及环境的设计营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老城 历史文化 总体城市设计 数字化城市设计 活力营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楔横轧齿轮轴轴齿一体化成形机理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束学道 陈啸谷 +3 位作者 连奇杰 蔡汉龙 丁为民 王林桥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800-1809,共10页
为实现齿轮轴短流程高效精确制造,本文创新了楔横轧齿轮轴一体化成形方法。在分析齿形塑性成形原理基础上,综合出加工模具的主要参数,得出了满足分齿条件的参数公式,设计出齿轮轴楔横轧模具;通过Deform软件对齿形模具进入加工过程的阶... 为实现齿轮轴短流程高效精确制造,本文创新了楔横轧齿轮轴一体化成形方法。在分析齿形塑性成形原理基础上,综合出加工模具的主要参数,得出了满足分齿条件的参数公式,设计出齿轮轴楔横轧模具;通过Deform软件对齿形模具进入加工过程的阶段进行了仿真,得到齿形模具于阶梯轴第1阶段展宽段进入加工成品质量最佳。在此基础上进行仿真,分析其应力场、应变场以及温度场,进而阐明齿轴一体化楔横轧成形机理。仿真与实验结果比较表明:误差在8.2%以下,验证了仿真结果的可靠性。本文研究结果为实现齿轴一体化精确短流程成形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楔横轧 齿轮轴 一体化 成形机理 模具加工参数 分齿公式 模具设计 仿真实验对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体绿化在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的构建模式研究——以达州市中心城区为例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红强 《林业科技情报》 2024年第3期148-150,共3页
为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美丽达州,达州市启动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两年之后,再次提出中心城区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的目标,围绕达州中心城区创建国家园林城市,构建城市立体绿化体系策略研究。上海、深圳厦门等沿海城市的立体... 为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美丽达州,达州市启动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两年之后,再次提出中心城区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的目标,围绕达州中心城区创建国家园林城市,构建城市立体绿化体系策略研究。上海、深圳厦门等沿海城市的立体绿化起步早,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支撑体系,上海经过世博会,使之立体绿化走在了世界的前列,立体绿化属低碳绿化,是城市建设节能、低碳、生态的好办法,是花钱少、见效快、效果好,受欢迎的未来城市建设的发展之路,符合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建设的发展方向。将立体绿化与传统文化元素融合,提出了具有实践参考的设计原则与设计方法,使现代城市绿化充分发挥自身文化价值,赋予城市绿化的文化功能,提升达州城市形象,增强文化认同感,为城市绿色发展方式的转变,城市可持续发展建设实施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构建城市景观人文与自然相协调的原则,突出城市特色,既显山露水,又延续历史文脉。项目设计实施有助于改变当前居民小区景观同质化、形式化的设计问题,同时也赋予城市空间立体绿化的文化表达功能,提升达州的城市品牌形象,为城市增添更丰富的绿色空间和文化交流场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绿化 城市公园 传统文化 设计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设计与低温锂电池全流程数字化智能制造的联系及应用
20
作者 范龙 张研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486-2488,共3页
随着现代制造技术、信息技术和数字化技术的飞速发展,低温锂电池生产迎来了技术升级。对此本文综述了机械设计与低温锂电池数字化智能制造的联系以及技术优化进展。首先分析了低温锂电池产业数字化、智能化的发展流程,包括低温锂电池数... 随着现代制造技术、信息技术和数字化技术的飞速发展,低温锂电池生产迎来了技术升级。对此本文综述了机械设计与低温锂电池数字化智能制造的联系以及技术优化进展。首先分析了低温锂电池产业数字化、智能化的发展流程,包括低温锂电池数字化制造和二阶段的智能化制造;然后重点探讨了机械设计为低温锂电池数字化智能制造产业带来的优化变革。从产业发展角度来看,与机械设计技术深度融合,可以从多个方面优化现有的低温锂电池数字化智能制造技术,对后者的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设计 数字化制造 智能制造 技术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