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4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esign and Range of Application of Slot Bushings with Volumetric Orifice Fields
1
作者 ULYBYSHEV V. V. VASEKIN V. V. PERELMAN S. L. 《贵金属》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A01期124-126,共3页
A design of a slot bushing with a volumetric field has been developed, which allows to produce continuous fibers from melts with difficult processing characteristics in order to produce fibers with better operating ch... A design of a slot bushing with a volumetric field has been developed, which allows to produce continuous fibers from melts with difficult processing characteristics in order to produce fibers with bett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 The operability of the design was confirmed when solving two problems of special technological complexity. 1. 400 and 800 orifice bushings for production of continuous fibers from the basalt melt have been developed and recommended for manufacture. 2. The process of production of continuous fibers from standard glass using 2400 orifice bushing with perforated plates instead of orifice tips without air cooling, has been realized for the first tim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lot bushing ORIFICE under-orifice zone basalt melt temperature of the upper limit of crystallization viscosity limiting wetting angle perforated plate flow rate formation force governing air flow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石墨烯纳米流体吸液芯热管传热特性
2
作者 金志浩 陈艺帆 +1 位作者 牟嘉辉 陈超 《化学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6-50,82,共6页
对于铜粉烧结吸液芯的普通热管和铜粉烧结吸液芯与微沟槽结合的复合热管(简称普通热管和复合热管),使用质量法测试2种热管吸液芯的毛细性能。相比于铜粉烧结吸液芯,复合吸液芯的抽取液体质量提高了13.4%。制备质量分数为0.05%、0.03%、0... 对于铜粉烧结吸液芯的普通热管和铜粉烧结吸液芯与微沟槽结合的复合热管(简称普通热管和复合热管),使用质量法测试2种热管吸液芯的毛细性能。相比于铜粉烧结吸液芯,复合吸液芯的抽取液体质量提高了13.4%。制备质量分数为0.05%、0.03%、0.01%的GO(氧化石墨烯)溶液和去离子水4种溶液作为工质,并分别注入到普通热管和复合热管中,充液量分别为1.4 mL和1.5 mL。研究热管在水平、25°和45°倾角放置时,不同的加热功率下对2种热管的传热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水平放置时,复合热管质量分数0.01%、0.03%、0.05%GO溶液在45 W时相较于去离子水热阻分别降低了57%、53.9%、64.7%,普通热管0.01%、0.03%GO溶液热阻降低了19.2%、22.4%,0.05%GO溶液则失效。以25°、45°倾角放置(加热段在上),发现随着倾角的增加,质量分数较高的溶液在普通热管内更容易失效,而在复合热管中仍可保持较好的传热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石墨烯 吸液芯 毛细性能 倾角 传热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照相机支架注塑模具设计
3
作者 金华军 《中国塑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20-123,共4页
照相机支架产品结构复杂,精度要求高,外观面要求无任何缺陷,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有较高的难度。经工艺验证,采用动模潜伏浇口,塑料熔体通过产品上增加的工艺薄片进入型腔,以保证产品的成型质量。该产品有4处需要设计侧向抽芯与分型结构,... 照相机支架产品结构复杂,精度要求高,外观面要求无任何缺陷,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有较高的难度。经工艺验证,采用动模潜伏浇口,塑料熔体通过产品上增加的工艺薄片进入型腔,以保证产品的成型质量。该产品有4处需要设计侧向抽芯与分型结构,其中2处为动模侧的斜向侧抽。借鉴双分型面模具结构的分型原理,采用固定在支承板上的斜抽块作为传动元件,利用支承板与动模板之间的开模力驱动斜向侧滑块在斜抽块的斜向T型槽内运动,迫使斜向侧滑块沿主型芯内的斜孔移动设定距离,实现斜向侧抽。试模结果表明,模具设计结构合理,动作可靠,产品质检合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机支架 潜伏浇口 工艺薄片 斜向侧抽芯 斜向T型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用对旋式主通风机缝-槽耦合机匣处理扩稳性能研究
4
作者 陈庆光 刘海秀 +1 位作者 王钦昌 林先来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65-171,共7页
以扩稳性能良好的逆角向缝机匣处理为基础,通过在缝的不同轴向位置增设周向槽,得到三种逆角向缝-周向槽耦合机匣处理,并将其应用于FBCDZ-No20型矿用对旋式主通风机。通过数值模拟,对比分析了逆角向缝和三种缝-槽耦合机匣处理对风机扩稳... 以扩稳性能良好的逆角向缝机匣处理为基础,通过在缝的不同轴向位置增设周向槽,得到三种逆角向缝-周向槽耦合机匣处理,并将其应用于FBCDZ-No20型矿用对旋式主通风机。通过数值模拟,对比分析了逆角向缝和三种缝-槽耦合机匣处理对风机扩稳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逆角向缝机匣处理可有效提高对旋风机的稳定裕度,采用三种逆角向缝-周向槽耦合机匣处理,都可进一步提高风机的稳定裕度,但也会引起峰值效率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当周向槽位于逆角向缝的前端时,扩稳效果最好,但效率损失也最大。随着周向槽向缝的尾端移动,扩稳能力逐渐减弱。实施缝-槽耦合机匣处理后,前级叶片吸力面与压力面之间压差的显著变化使得叶顶泄漏流的驱动力增大,而且由于对前级叶顶通道内气流的抽吸和喷射作用,吹除了叶顶通道内的低速气流,减轻了流动堵塞,增大了叶顶泄漏流的轴向速度,改善了叶顶区域流场,延缓了失速的发生,因而提高了风机的稳定裕度。然而,气流在缝-槽耦合机匣处理内部产生的流动损失,以及由机匣处理产生的射流与叶顶通道内气流之间的掺混所引起的流动损失,都导致风机峰值效率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旋风机 逆角向缝 缝-槽耦合机匣处理 稳定裕度 扩稳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向角和安装倾角对海上固定式光伏风荷载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葛小丰 姜太荣 +3 位作者 韩学栋 吉春明 倪辉豪 赵云鹏 《海洋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2-53,共12页
由于陆地资源限制,光伏逐渐向环境更为恶劣的海洋领域发展,对光伏平台结构提出更高要求。风载荷作为海上固定式光伏所受的主要载荷,直接影响结构能否安全运行。本文提出了一种海上固定式光伏支架型式,并基于计算流体力学方法结合RSM湍... 由于陆地资源限制,光伏逐渐向环境更为恶劣的海洋领域发展,对光伏平台结构提出更高要求。风载荷作为海上固定式光伏所受的主要载荷,直接影响结构能否安全运行。本文提出了一种海上固定式光伏支架型式,并基于计算流体力学方法结合RSM湍流模型建立了在风载荷作用下海上固定式光伏的流场数值模型。研究了不同风向角和安装倾角下固定式光伏平台周围的流场特性。结果表明,当风向角为0°时,结构的升力系数随着安装倾角增大而减小,结构的阻力系数在安装倾角为10°时取得最小值;当风向角为90°时,结构的升力系数和阻力系数对安装倾角的变化不敏感;当风向角为180°时,结构的升力系数取得最大值,易发生倾覆,结构的升力系数和阻力系数在安装倾角为10°时取得最大值。本研究可以为海上固定式光伏支架设计与优化提供数据支撑和理论参考,有十分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和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支架 风向角 安装倾角 风力系数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伏组件表面灰尘沉积特性的三维数值模拟仿真
6
作者 郑传啸 卢浩 +1 位作者 何蓓华 赵文君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7期7173-7179,共7页
为了探究光伏组件表面灰尘沉积特性,针对地面光伏的积灰问题,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数值模拟方法,从倾斜角度和风速两个因素研究了不同粒径的灰尘颗粒的沉积特性。结果表明:随着光伏组件倾斜角度的增大... 为了探究光伏组件表面灰尘沉积特性,针对地面光伏的积灰问题,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数值模拟方法,从倾斜角度和风速两个因素研究了不同粒径的灰尘颗粒的沉积特性。结果表明:随着光伏组件倾斜角度的增大,光伏组件表面灰尘的沉积率逐渐减小,除此之外,发现当光伏组件迎风时,灰尘沉积率随着风速的增加而增加,最大灰尘沉积粒径均会随着风速的增加而变大。同时随着粒径的增大,光伏组件表面灰尘的沉积率先增大后减小。研究结果对探究光伏积灰特性及解决光伏电站的积灰问题有着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组件 灰尘沉积 倾斜角度 风速 粒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EMS传感器的基坑土体变形监测试验研究与应用
7
作者 顾正浩 虞洪 +3 位作者 王风栋 吕鑫龙 邱俊 陈晓斌 《传感器与微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65-168,共4页
基于MEMS传感器技术,提出了一种基坑开挖变形监测系统。介绍了系统工作的基本原理和位移变形监测的计算方法。通过自行设计的试验装置,对该系统的误差进行试验校核,试验模型试验的误差在3 mm以下。依托湖州某地区深基坑工程,将该系统应... 基于MEMS传感器技术,提出了一种基坑开挖变形监测系统。介绍了系统工作的基本原理和位移变形监测的计算方法。通过自行设计的试验装置,对该系统的误差进行试验校核,试验模型试验的误差在3 mm以下。依托湖州某地区深基坑工程,将该系统应用于该基坑开挖过程当中的土体变形监测,监测结果表明:测量精度可以满足基坑变形监测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MS传感器 倾角传感器 基坑变形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激光反射镜面调节的双电机控制系统设计
8
作者 王攀 冯宇 +3 位作者 陈昌鑫 王丽君 周炳 王海洋 《中国测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2-117,139,共7页
针对激光反射镜面水平旋转和俯仰调节的角度控制需求,建立双电机控制系统模型,设计以STM32作为主控芯片、USART和RS485作为通信方式的硬件结构,开发LabVIEW上位机软件,搭建舵机SM40BL控制俯仰角度、电机HT-S-4315控制水平旋转角度的实... 针对激光反射镜面水平旋转和俯仰调节的角度控制需求,建立双电机控制系统模型,设计以STM32作为主控芯片、USART和RS485作为通信方式的硬件结构,开发LabVIEW上位机软件,搭建舵机SM40BL控制俯仰角度、电机HT-S-4315控制水平旋转角度的实验平台,分析并验证不同PID参数下的控制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当舵机SM40BL的PID参数为K_(p)=30、K_(i)=4、K_(d)=30且电机HT-S-4315的参数为位置环K_(p)=1、速度环K_(p)=5、K_(i)=1时,系统在俯仰方向和水平方向的最大角度误差分别为3.3%、1.1%。双电机控制系统通过PID控制算法实现对激光反射镜面的水平旋转和俯仰角度调节,进而实现激光光束的反射,对光束指向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射镜面调节 水平旋转和俯仰角度调节 PID控制 双电机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单洞双线隧道中隔墙倾斜快速检测方法与精度评定
9
作者 唐继民 《测绘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79-183,共5页
上海市轨道交通16号线地下段工程采用大直径盾构施工,其内径达10.4 m,隧道内部采用钢筋混凝土中隔墙板进行上、下行分隔,为确保中隔墙的安全,需要定期、快速、全覆盖检测其状态。本文针对16号线大盾构中隔墙结构的特点,创新研究了一种... 上海市轨道交通16号线地下段工程采用大直径盾构施工,其内径达10.4 m,隧道内部采用钢筋混凝土中隔墙板进行上、下行分隔,为确保中隔墙的安全,需要定期、快速、全覆盖检测其状态。本文针对16号线大盾构中隔墙结构的特点,创新研究了一种通过相对倾角检测中隔墙墙体状态的技术方法,并采用移动扫描的方式进行中隔墙快速、全覆盖检测;介绍了新型中隔墙监测技术的原理、方法和相关理论模型,结合项目实践通过重复扫描数据和全站仪方式检测验证并估算了该方法的精度。结果表明,该方法对于快速筛查和定位中隔墙有问题区域有良好的效果,具有检测效率高、自动化程度高等特点,对各类交通市政工程中隔墙检测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隔墙 移动扫描 相对倾角 全覆盖检测 快速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倾斜角度柔性光伏电池燃烧行为特性试验研究
10
作者 谷思念 杨光远 +1 位作者 杨小龙 杨建 《消防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217-1225,共9页
柔性铜铟镓硒(CIGS)光伏电池因其柔软、易安装等优点,应用场景广泛。然而,柔性CIGS光伏电池采用热塑性材料封装,其热稳定性差,火蔓延速度较快,火灾危险性更高。通过试验研究了不同倾斜角度(-30°~+30°)及点火位置(顶部、底部)... 柔性铜铟镓硒(CIGS)光伏电池因其柔软、易安装等优点,应用场景广泛。然而,柔性CIGS光伏电池采用热塑性材料封装,其热稳定性差,火蔓延速度较快,火灾危险性更高。通过试验研究了不同倾斜角度(-30°~+30°)及点火位置(顶部、底部)下柔性光伏电池的燃烧蔓延特性,系统分析了火焰形态、火焰夹角、火蔓延速度、电池表面温度、辐射热通量等燃烧特性参数的变化规律。研究发现:随着电池板倾斜角度从-30°增加到+30°,火焰夹角、热解时间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而火焰长度、热通量、火蔓延速度呈相反趋势;倾斜角度在+10°~+20°时,火焰长度及蔓延速度出现明显激增,热解时间缩短40%,热通量增加65%。基于不同倾斜角度与点火位置下火焰前锋形态的差异,建立了3种不同辐射传热模型,辐射热流的理论值与试验值误差在20%以内,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铜铟镓硒 光伏电池 倾斜角度 点火位置 火蔓延特性 燃烧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空连续的光伏系统最佳安装倾角及调整策略分析
11
作者 解沛然 徐硕 +1 位作者 赵轩 徐超伟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96-403,共8页
开发一种基于高时空分辨率气象数据的时空模拟方法,以精准确定任意位置光伏系统的最佳安装倾角,并在江苏省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设计算法的模拟输出与实际测量数据高度相关,决定系数高达0.9619,相对均方根误差为13.4%。江苏省的光伏... 开发一种基于高时空分辨率气象数据的时空模拟方法,以精准确定任意位置光伏系统的最佳安装倾角,并在江苏省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设计算法的模拟输出与实际测量数据高度相关,决定系数高达0.9619,相对均方根误差为13.4%。江苏省的光伏最优倾角从南到北逐渐增加,年最佳倾角介于25°~31°之间,夏季倾角最低可至5°、冬季最高可达49°。相比于年固定倾角,季节性和逐月调整倾角分别提升发电效率3.56%和4.33%,特别是在北部区域,由于直接太阳辐照度比例更高,倾角调整产生的发电增量更显著。当考虑光伏矩阵布设的土地成本、遮挡损失等因素时,使收益最大化的最佳倾角会有所不同,但整体空间格局基本不变,倾角的具体调整随市场经济要素的波动而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 空间分布 太阳能 优化算法 最优倾角 时空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海漂浮式光伏系统发电量测算方法研究
12
作者 李鑫 晁刚 +1 位作者 徐庆跃 魏鹏冲 《热带海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79-188,共10页
漂浮式光伏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海上光伏解决方案,能助力沿海地区能源结构转型,拓宽海上资源利用空间,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有望为国家提出的“3060”战略提供重要支撑。针对目前尚缺乏对近海漂浮式光伏发电量测算方法研究的现状,文章基... 漂浮式光伏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海上光伏解决方案,能助力沿海地区能源结构转型,拓宽海上资源利用空间,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有望为国家提出的“3060”战略提供重要支撑。针对目前尚缺乏对近海漂浮式光伏发电量测算方法研究的现状,文章基于目标海域波浪运动及其他海洋环境特征,提出了近海漂浮式光伏发电量测算模型。首先,基于波浪力学及浮体水动力学理论,以目标海域波陡(d)为小值(波高h/波长l≤1)作为边界条件,采用辐照能效率(η)和时均倾角(ε)来量化波浪对光伏组件的长期影响,得到规则波作用下的倾斜面等效辐照量目标函数;其次,鉴于海水反射、蒸发、对流作用,考虑组件背面及水面冷却效应的影响,引入背面辐照量实用化计算公式及水面冷却效应因子,以表征光伏组件背面及水面冷却效应正向增益;最后,与目标场址进行实际测算对比,结果显示测算数值与理论数值相差在10%以内,符合预期差值限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海漂浮式光伏 发电量测算 辐照能效率 时均倾角 正向增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压直推式取样钻机纠偏控制
13
作者 贾启康 李莺莺 +3 位作者 郄松涛 刘美艳 纪国才 马晓哲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0-18,共9页
环境污染场地调查及风险评估对保障用地安全尤为重要。当前多数取样工作使用液压直推式取样钻机。该类钻机取样钻具刚性连接在集成机架和车身上,因此集成机架和整车车身的偏斜会导致钻孔方向的偏斜。为保证钻具钻入地下的初始方向,实现... 环境污染场地调查及风险评估对保障用地安全尤为重要。当前多数取样工作使用液压直推式取样钻机。该类钻机取样钻具刚性连接在集成机架和车身上,因此集成机架和整车车身的偏斜会导致钻孔方向的偏斜。为保证钻具钻入地下的初始方向,实现集成机架和整车车身的姿态预支撑后的纠偏控制,设计了一套基于三轴倾角的纠偏控制策略。同时,建立取样钻机各个系统模型并设定不同初始值进行仿真。经过仿真验证,该控制策略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调平精度高,单方向调整时间不超过6 s,适合应用于液压直推取样钻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直推式取样钻机 纠偏控制 三轴倾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合式差动圆柱面电容倾角传感器的输出特性研究
14
作者 王福谦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7-167,共11页
由于电容传感器极板的边缘效应,导致其存在有边缘附加电容,使其灵敏度降低并产生非线性,对传感器的输出特性产生影响。为了研究组合式差动圆柱面电容倾角传感器在计及边缘效应情况下的输出特性,将保角变换法、格林函数法和计算机数值模... 由于电容传感器极板的边缘效应,导致其存在有边缘附加电容,使其灵敏度降低并产生非线性,对传感器的输出特性产生影响。为了研究组合式差动圆柱面电容倾角传感器在计及边缘效应情况下的输出特性,将保角变换法、格林函数法和计算机数值模拟相结合,首先讨论组合式差动圆柱面电容器其中一组差动传感器的输出特性,指出改善该组传感器输出特性的途径,然后在该组传感器输出特性的基础上,研究组合式差动圆柱面电容倾角传感器的输出特性。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可通过5个途径来改善组合式差动圆柱面电容倾角传感器的输出特性:一是使转动与固定极板所对的圆心角相等;二是减小2个固定极板间隙所对的圆心角;三是增大转动、固定极板的半径并减小其差值;四是在转动、固定极板所对的圆心角相等的情形下,增大其圆心角的数值至π/2,使该传感器的测量范围增大至π/2;五是适度增加该组合传感器的单元数。该项研究不仅为在计及极板边缘效应情况下的电容传感器电容量的计算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也消除了极板横向边缘效应对其输出特性的影响,提高了电容传感器的测量精度,为传感器的设计与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在科研上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式 差动式 圆柱面 电容倾角传感器 边缘效应 保角变换法 格林函数法 数值模拟 输出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激光点云的电力杆塔倾斜角度计算方法 被引量:1
15
作者 黄科文 蒙彦锡 +1 位作者 于昊田 贾涛 《应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88-999,共12页
本文旨在提出一种基于无人机激光点云数据的电力杆塔倾斜角度自动精准计算方法,用于解决电力杆塔人工巡检验收环节中倾斜度计算效率低下、过程繁琐、难度较高的问题。本方法利用无人机激光雷达获取复杂环境下的电力杆塔点云,采用分层密... 本文旨在提出一种基于无人机激光点云数据的电力杆塔倾斜角度自动精准计算方法,用于解决电力杆塔人工巡检验收环节中倾斜度计算效率低下、过程繁琐、难度较高的问题。本方法利用无人机激光雷达获取复杂环境下的电力杆塔点云,采用分层密度统计与塔身结构提取方法,生成电力杆塔中轴方向线,并计算其与杆塔所处位置铅垂线的夹角,得到电力杆塔倾斜角度。为验证本方法的有效性,选取了不同地点4个待验收的杆塔进行实验,通过模拟仿真与影响因素分析,探索了电力杆塔倾斜角度计算的精度。结果表明,本方法对电力杆塔倾斜角度计算的平均绝对误差为0.017 4?,验证了其在电力杆塔人工巡检验收环节中倾斜度计算的有效性与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杆塔 倾斜角度 激光点云 无人机 结构分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架火炬掺氢燃烧热辐射模拟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孙恒 高小雨 +1 位作者 刘楚茹 耿金亮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6-53,共8页
目的天然气掺氢后燃烧特性会发生改变,因此,有必要对掺氢天然气热放空过程进行研究,以确定掺氢输送条件下原有高架火炬适用的工况条件,从而确保天然气管输系统在掺氢输送时的安全。方法结合掺氢燃烧实验和CFD数值模拟,研究掺氢(摩尔分数... 目的天然气掺氢后燃烧特性会发生改变,因此,有必要对掺氢天然气热放空过程进行研究,以确定掺氢输送条件下原有高架火炬适用的工况条件,从而确保天然气管输系统在掺氢输送时的安全。方法结合掺氢燃烧实验和CFD数值模拟,研究掺氢(摩尔分数0~20%)天然气进行扩散燃烧时燃烧特性及热辐射半径变化情况,揭示掺氢对燃烧热辐射半径的影响机理,明确API STD 521—2014《泄压和减压系统》中热辐射半径解析模型可用于掺氢天然气的计算。结果在等体积流量下,掺氢减小了热释放量从而减短了火焰长度,而在侧风作用下的火焰倾斜角几乎不变,因此缩小了热辐射半径;在等质量流量下,掺氢增加了热释放量从而增长了火焰长度,而火焰倾斜角变大,使得热辐射半径变化极小。同时,风速增大会导致热辐射半径扩大。结论在安全热辐射半径不变的前提下,按体积流量计算,掺氢条件下最多可提高19%~23%体积流量的放空量,火炬系统的排放效率有所提高;按质量流量计算,掺氢条件下高架火炬的质量流量放空量与掺氢前相比几乎保持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架火炬 掺氢 天然气 热辐射 CFD 火焰倾斜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心泵叶片斜开槽抑制空化的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赵伟国 李兴国 +1 位作者 聂雄杰 刘莹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9-126,共8页
为了抑制低比转数离心泵的空化,提出改变叶片开槽轴向角度的方法,并设计了3种叶片斜开槽方案。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对比离心泵试验结果,分析叶片斜开槽对离心泵空化抑制的效果。模拟结果表明:轴向角度为5°的叶片斜开槽对低比转速... 为了抑制低比转数离心泵的空化,提出改变叶片开槽轴向角度的方法,并设计了3种叶片斜开槽方案。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对比离心泵试验结果,分析叶片斜开槽对离心泵空化抑制的效果。模拟结果表明:轴向角度为5°的叶片斜开槽对低比转速离心泵的空化抑制效果最明显,断裂扬程提高了0.281 m;叶片斜开槽抑制了离心泵叶轮流场内空泡的发展,在空化严重阶段空泡体积最多减小了67.25%;叶片斜开槽优化了叶轮流场结构,缩小了叶轮进口低压区,降低了叶轮流道内的湍动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心泵 数值模拟 轴向角度 斜开槽 空化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前倾角度倾转旋翼噪声数值计算分析
18
作者 袁明川 孙会迅 +2 位作者 李志彬 牛青峰 樊枫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5-213,共9页
基于自由尾迹结合FW-H(Ffowcs Williams-Hawkings)方程的方法建立了倾转旋翼气动噪声计算模型,并采用倾转旋翼模型噪声试验数据验证了计算分析方法的有效性。选取典型过渡路径,进行考虑配平的倾转双旋翼气动噪声特性计算,获得了旋翼桨... 基于自由尾迹结合FW-H(Ffowcs Williams-Hawkings)方程的方法建立了倾转旋翼气动噪声计算模型,并采用倾转旋翼模型噪声试验数据验证了计算分析方法的有效性。选取典型过渡路径,进行考虑配平的倾转双旋翼气动噪声特性计算,获得了旋翼桨叶剖面非定常气动载荷以及不同测点气动噪声等计算结果,分析了倾转旋翼在不同前倾角下噪声指向性和噪声声压级的变化。结果表明:由于双旋翼噪声在传播中的叠加和抵消,倾转双旋翼和孤立单旋翼的噪声指向特性存在较大的不同;倾转旋翼噪声随前倾角增加总体上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变化趋势,在前倾角30°附近噪声最强;不同前倾角下噪声声压级和指向性的变化与旋翼桨尖马赫数、气动载荷和桨盘角度等多种因素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倾转旋翼 气动噪声 倾转角度 自由尾迹 FW-H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耦合辐射模型的太阳能集热器倾角优化研究
19
作者 王恩宇 王天生 +2 位作者 张学友 沈海笑 黄运兴 《可再生能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94-900,共7页
为了使太阳能集热器获得更多的太阳辐射量,须对集热器倾角进行优化。文章在建立倾斜面太阳辐射计算模型的基础上,分别优化直接辐射、散射辐射的计算过程。以太阳能集热器运行期间倾斜面接收最大辐射量为求解目标,借助MATLAB对集热器倾... 为了使太阳能集热器获得更多的太阳辐射量,须对集热器倾角进行优化。文章在建立倾斜面太阳辐射计算模型的基础上,分别优化直接辐射、散射辐射的计算过程。以太阳能集热器运行期间倾斜面接收最大辐射量为求解目标,借助MATLAB对集热器倾角进行优化分析,得到月度最佳倾角和年度最佳倾角。其中天津地区的太阳能集热器年度最佳倾角为36.3°,比当地纬度略小;月度最佳倾角为10~64°,表现为夏季小冬季大的特点。相较于水平放置,在年度最佳倾角和月度最佳倾角下,太阳能集热器接收的年太阳辐射量可分别增加12.4%,17.3%;相较当地纬度作为倾角时,以月度最佳倾角值逐月调整接收的太阳辐射量可增加5.0%。分别以广州、拉萨、济南和长春为例,计算得到上述地区的年、月最佳倾角。对不同地区进行对比分析发现,直接辐射占比较高的地区逐月改变最佳倾角可获得更高的能量增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辐射模型 集热器 最佳倾角 设计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窄河谷大夹角挑流消能工体型优化研究
20
作者 陈刚 张陆陈 +1 位作者 俞雷 朱丽至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6-79,102,共5页
针对窄河谷大夹角条件下挑流消能易出现冲击两岸、冲坑过深的问题,采用水工整体模型试验方法对具有代表性的某水利枢纽深孔放水冲沙洞挑流鼻坎体型开展优化研究,并对比分析了水舌形态和下游河道冲刷特性。结果表明,不对称收缩的异型窄... 针对窄河谷大夹角条件下挑流消能易出现冲击两岸、冲坑过深的问题,采用水工整体模型试验方法对具有代表性的某水利枢纽深孔放水冲沙洞挑流鼻坎体型开展优化研究,并对比分析了水舌形态和下游河道冲刷特性。结果表明,不对称收缩的异型窄缝式消能工可使水流在狭窄河道归槽,水舌纵向拉伸效果较好,大幅减轻了河床冲刷;提出了收缩比、收缩角差、斜切面积比等特征参数适宜的挑流消能工体型,可供窄河谷大夹角条件下挑流消能设计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窄河谷 大夹角泄洪消能 窄缝消能工 水工模型试验 体型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