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种杀虫剂对昆虫病原线虫侵染臭椿沟眶象幼虫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郑惠中 杨开朗 +2 位作者 覃艳妮 郭文娟 温俊宝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312-1320,共9页
昆虫病原线虫在20世纪初后已发展成为生物防治领域研究热点之一,作为生防制剂被广泛使用,且可与杀虫剂混用。臭椿沟眶象Eucryptorrhynchus brandti是重要的林木蛀干害虫,对宁夏农田防护林主要树种臭椿Ailanthus altissima造成严重危害... 昆虫病原线虫在20世纪初后已发展成为生物防治领域研究热点之一,作为生防制剂被广泛使用,且可与杀虫剂混用。臭椿沟眶象Eucryptorrhynchus brandti是重要的林木蛀干害虫,对宁夏农田防护林主要树种臭椿Ailanthus altissima造成严重危害。目前臭椿沟眶象的主要防治方法之一是化学防治,但效果不理想。为了降低对臭椿沟眶象幼虫的农药使用剂量并提高防治效果,须筛选与昆虫病原线虫混用适合的杀虫剂。本研究测试了4.5%氯氰菊酯乳油、10%吡虫啉可溶液剂、5%啶虫脒乳油对小卷蛾斯氏线虫Steinernema carpocapsae All、长尾斯氏线虫Steinernema longicaudum X-7存活以及侵染率的影响,以筛选对臭椿沟眶象3龄幼虫致死效果好、能与昆虫病原线虫混用的杀虫剂和混用配比。结果表明,3种杀虫剂对2种线虫的存活均无亚致死作用;吡虫啉对2种线虫的致死率无明显影响;不同浓度的氯氰菊酯和啶虫脒对2种线虫的致死率存在显著差异,其中有效成分为88.97μg/mL、17.79μg/mL的氯氰菊酯和有效成分为307.89μg/mL、61.58μg/mL的啶虫脒对2种线虫的致死率均显著高于对照。3种药剂与X-7、All混用对臭椿沟眶象3龄幼虫均表现为增效或叠加作用,其中有效成分为8.89μg/mL的氯氰菊酯和有效成分为7.67μg/mL的吡虫啉与线虫X-7混用对臭椿沟眶象3龄幼虫表现出增效作用,致死率分别为41.67%、54.17%,其它浓度和其它药剂与2种线虫混用的各处理均表现为叠加作用。该结果为进一步利用昆虫病原线虫开展野外防治试验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椿沟眶象 3龄幼虫 昆虫病原线虫 杀虫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